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2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世纪英格兰妇女陪审团与父权制司法
1
作者 杨松涛 周星钰 《世界历史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127-142,M0005,共17页
以男性为主导的中世纪英格兰司法制度存在对女性的怜悯,这主要体现在女性犯罪者享有“怀孕抗辩”的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妇女陪审团。以往学者认为,妇女陪审团会协助女性罪犯逃避死刑的惩罚,它显示女性具有相对于父权制司法的独立性;然而... 以男性为主导的中世纪英格兰司法制度存在对女性的怜悯,这主要体现在女性犯罪者享有“怀孕抗辩”的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妇女陪审团。以往学者认为,妇女陪审团会协助女性罪犯逃避死刑的惩罚,它显示女性具有相对于父权制司法的独立性;然而,司法档案显示,女性罪犯提出怀孕抗辩的几率并不高,且她们提出的怀孕抗辩请求有时也会被妇女陪审团驳回。中世纪有限的医学水平使得妇女陪审团的检查鉴定工作粗糙且存在困难,判断的具体标准随着时间变化。整体来看,妇女陪审团的作用存在局限性,始终受控于由男性操纵的司法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英格兰 妇女陪审团 怀孕抗辩 父权制司法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村多元婚姻形式与代际关系调适——兼论父权制家庭变革的不均衡性
2
作者 周新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进入21世纪,中国农村出现了多元化的婚姻形式。一方面,传统的“嫁娶婚”形式在社会转型变迁中产生了相应的变革;另一方面,在一些地区普遍出现了“并家婚”“两头婚”等新婚姻形式。不同的婚姻形式在婚姻缔结、居住模式、家庭与亲属关系... 进入21世纪,中国农村出现了多元化的婚姻形式。一方面,传统的“嫁娶婚”形式在社会转型变迁中产生了相应的变革;另一方面,在一些地区普遍出现了“并家婚”“两头婚”等新婚姻形式。不同的婚姻形式在婚姻缔结、居住模式、家庭与亲属关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当代中国的婚姻形式变迁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有着各自的生成基础。在不同婚姻形式中,代际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变迁与调适状况。透过婚姻形式变迁与代际关系调适可以发现,当代中国父权制家庭变革具有区域、城乡、阶层等维度的不均衡性。在研究中国家庭现代化转型路径、制定适宜的家庭政策以保卫家庭与推动社会平等化进程时,应该考虑到家庭变迁的不均衡性现实,既要有总体性视角,也要有区域性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形式 并家婚 两头走 代际关系 父权制
下载PDF
资本、殖民、父权制——《仲夏夜之梦》中的印度男孩之谜
3
作者 刘鑫 《外文研究》 2024年第3期61-66,108,共7页
《仲夏夜之梦》中的印度男孩在全剧中仅仅被直接提及了6次,是一个无台词、无动作、容易被忽视的对象。相比于喜剧元素、梦境、叙事结构及语言、狂欢化等主流研究,印度男孩在早期《仲夏夜之梦》剧作研究中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然而,莎士比... 《仲夏夜之梦》中的印度男孩在全剧中仅仅被直接提及了6次,是一个无台词、无动作、容易被忽视的对象。相比于喜剧元素、梦境、叙事结构及语言、狂欢化等主流研究,印度男孩在早期《仲夏夜之梦》剧作研究中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然而,莎士比亚设定这样一个印度男孩的角色绝非偶然。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社会转折时期,印度男孩是英国迈向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以及现代父权家庭结构的重要见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夏夜之梦 莎士比亚 印度男孩 资本 殖民 父权制
下载PDF
以身体叙事摇撼伏羲之力——谈《伏羲伏羲》对乡土父权制的解剖
4
作者 邹序萌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刘恒的《伏羲伏羲》是20世纪8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典型代表,也是新写实小说走向乡土的成功尝试。在身体叙事视角下加以分析,小说从父权压迫下的女性境遇、极具张力的情欲书写等面向揭示了作品解剖父权制的主题,探讨了以文学摇撼现实中的... 刘恒的《伏羲伏羲》是20世纪8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典型代表,也是新写实小说走向乡土的成功尝试。在身体叙事视角下加以分析,小说从父权压迫下的女性境遇、极具张力的情欲书写等面向揭示了作品解剖父权制的主题,探讨了以文学摇撼现实中的不可抗力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伏羲》 身体叙事 父权制 新写实小说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域下《正常人》中的父权制压迫分析
5
作者 王子溦 李琳 《女报》 2024年第8期0004-0006,共3页
萨莉·鲁尼在《正常人》一书中,将父权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造成的心理病与青春命题融合,借亲密关系的推离与牵扯来佐证对父权制压迫的妥协及在人心上的烙印。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为依托,对萨莉·鲁尼《正常人》中父权制压迫造... 萨莉·鲁尼在《正常人》一书中,将父权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造成的心理病与青春命题融合,借亲密关系的推离与牵扯来佐证对父权制压迫的妥协及在人心上的烙印。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为依托,对萨莉·鲁尼《正常人》中父权制压迫造成的父位缺失及其对男主康奈尔、女主玛丽安成长过程中自身不断出现的心理疾病、社会中的性骚扰、集体中被边缘化、重建男子气概与女性自我矮化等现象进行分析,并归纳出萨莉·鲁尼对父权制压迫已造成的恶果提供的解决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莉·鲁尼 《正常人》 父权制 父位缺失
下载PDF
后父权制社会——后现代女权主义的理想模式述评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明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9,共6页
现代社会从根本上讲是父权制社会,女性要获得彻底解放,就必须打碎这个父权制社会。后现代女权主义在批判父权制,努力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和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各种危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即后父权制社会。它强调内在... 现代社会从根本上讲是父权制社会,女性要获得彻底解放,就必须打碎这个父权制社会。后现代女权主义在批判父权制,努力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和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各种危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即后父权制社会。它强调内在联系、重视差异、推进文化多元化和倡导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性,是一种平等、无暴力、文化多样性、合作、无等级的理想社会。追求后父权制社会成为后现代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父权制社会 女权主义 后现代女权主义
下载PDF
从私人父权制到公共父权制——女性解放目标的现代性转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芳平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0-22,共3页
女性解放的目标从反对私人父权制转向公共父权制,早期的女性解放主要是批判家庭范围内男性家长对女性的控制和压迫,即以个人形式存在的私人父权制。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私人父权制逐渐被瓦解。当代女性解放运动更多关注的是公共领... 女性解放的目标从反对私人父权制转向公共父权制,早期的女性解放主要是批判家庭范围内男性家长对女性的控制和压迫,即以个人形式存在的私人父权制。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私人父权制逐渐被瓦解。当代女性解放运动更多关注的是公共领域对女性的隔离,即以集体形式出现的公共父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解放 私人父权制 公共父权制
下载PDF
从父权制英雄的历史演变看后父权制英雄的兴起
8
作者 汪幼枫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3-177,共5页
19世纪晚期存在主义反英雄的出现是对传统父权制英雄价值观的颠覆。在理性时代,父权制英雄的价值观念走向极致,随着理性时代的结束,传统的父权制英雄正在走向没落,人类正在进入争取个人存在与宇宙存在和谐统一的后父权制英雄时代。
关键词 父权制英雄 父权制英雄 英雄探索 价值观
下载PDF
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父权制少数民族妇女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基于撒尼、傣和哈尼三民族案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唐雪琼 朱竑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以撒尼、傣和哈尼三个父权制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以曼春满、曼乍与曼嘎俭村、五棵树与月湖村、箐口和大鱼塘村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发展旅游村寨和未发展旅游村寨妇女的社会性别观念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探讨旅游发展对云... 以撒尼、傣和哈尼三个父权制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以曼春满、曼乍与曼嘎俭村、五棵树与月湖村、箐口和大鱼塘村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发展旅游村寨和未发展旅游村寨妇女的社会性别观念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探讨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父权制少数民族妇女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研究认为: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妇女社会性别观念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旅游带来的社会文化的交融,少数民族妇女主体意识和自立能力的增强,不断建构起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性别观念。研究将有利于少数民族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并对男女平等国策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观念 旅游发展 少数民族妇女 父权制 云南
下载PDF
西方父权制文化与女性主义心理学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郭爱妹 叶浩生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5-31,共7页
主流心理学根植于西方主流文化──父权制文化。在父权制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主流心理学遵循实证主义的研究传统,忽视文化价值因素,将女性经验无形化、边缘化及病态化,反映了心理学研究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崛起... 主流心理学根植于西方主流文化──父权制文化。在父权制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主流心理学遵循实证主义的研究传统,忽视文化价值因素,将女性经验无形化、边缘化及病态化,反映了心理学研究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崛起,女性主义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女性主义心理学以女性主义立场和态度重新解读和审视传统父权制文化影响下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法论,着重批判主流心理学所表现出来的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试图建立自己的心理学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父权制文化 女性主义心理学 主流心理学 立场认识论 经验主义 后现代主义 文化价值 实证主义
下载PDF
在反抗父权制过程中女性的自我实现——关于《简·爱》的女性主义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钱东艳 刘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54-156,共3页
通过对父权制和19世纪英国妇女生存状况的阐述,分析了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中女主人公在同表兄约翰·里德和慈善学校校长布洛克赫斯特的斗争中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的成长过程;研究了简在同罗切斯特的爱情关系中的... 通过对父权制和19世纪英国妇女生存状况的阐述,分析了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中女主人公在同表兄约翰·里德和慈善学校校长布洛克赫斯特的斗争中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的成长过程;研究了简在同罗切斯特的爱情关系中的出走和回归,以及拒绝圣约翰·里弗斯的求婚,找到理想中的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爱情,最终走向成熟的自我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制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自我实现
下载PDF
父权制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女权主义的理论透视 被引量:31
12
作者 戴雪红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7,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中的中心概念“父权制”来探讨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父权制还是资本主义?二者的关系如何?在对父权制理论进行历史与现实的考察以后,本文认为,女性之所以受压迫,最根本的原因不是...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中的中心概念“父权制”来探讨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父权制还是资本主义?二者的关系如何?在对父权制理论进行历史与现实的考察以后,本文认为,女性之所以受压迫,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父权制,而是资本主义。父权制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性。在当代,只有消灭资本主义,才能消灭父权制,女性才能实现彻底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制 资本主义 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农村女性非农转移和流动的父权制因素探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芬 慈勤英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4-47,共4页
农村女性在非农转移和社会流动过程中相对于农村男性处于劣势 ,父权制通过性别角色分工与性别意识影响其转移和流动 ,使其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要促进农村女性与男性平等地转移与流动 ,必须挣脱父权制性别角色分工与性别意识的禁锢。
关键词 父权制 非农转移 社会流动 农村妇女 中国 制约因素 农村劳动力
下载PDF
痛定思痛 姐妹携手——托尼·莫里森小说《爱》中姐妹情谊与父权制的较量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棲庆 李毅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5,共7页
托尼·莫里森发表于2003年的第八部小说《爱》延续了她在《秀拉》、《天堂》等作品中对黑人女性之间关系的关注。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希德和克里斯汀的姐妹情谊在与比尔.科西代表的父权制的较量中以完败告终。50年的争斗让两位女... 托尼·莫里森发表于2003年的第八部小说《爱》延续了她在《秀拉》、《天堂》等作品中对黑人女性之间关系的关注。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希德和克里斯汀的姐妹情谊在与比尔.科西代表的父权制的较量中以完败告终。50年的争斗让两位女主人公身心疲惫,痛苦不堪。希德临终之际,她们终于冰释前嫌,重新找回了失落的姐妹情谊,并且认识到是她们自己创造了科西这个"大男人",赋予了他权力,她们"本该手拉手地生活"。这是主人公对黑人女性间关系痛定思痛之后的深刻感悟,是她们对父权制的有力控诉,也是黑人女性争取平等、自由和幸福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 姐妹情谊 父权制
下载PDF
父权制桎梏中的女性悲剧——《红字》与《女勇士》中通奸行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丽 陈文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S1期73-75,共3页
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以女性主义的视点对金斯顿《女勇士》中的无名女人,和霍桑《红字》中的海 斯特·白兰的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通奸行为,以及父权制社会对她们的惩罚进行比较研究。旨在阐明女 性的他者地位和父权制... 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以女性主义的视点对金斯顿《女勇士》中的无名女人,和霍桑《红字》中的海 斯特·白兰的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通奸行为,以及父权制社会对她们的惩罚进行比较研究。旨在阐明女 性的他者地位和父权制对女性压迫的历史性和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奸 禁忌 父权制 普遍性
下载PDF
颠覆父权制文化的理论先锋——社会性别理论评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文秀 郑百灵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 2 0世纪 6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女权 女性主义运动浪潮中 ,社会性别差异理论成为最令世人瞩目的女权 女性主义话语。这种理论是针对传统男性中心主义在两性关系上的“自然主义态度”提出的 ,认为男女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不是由两性之间的... 在 2 0世纪 6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女权 女性主义运动浪潮中 ,社会性别差异理论成为最令世人瞩目的女权 女性主义话语。这种理论是针对传统男性中心主义在两性关系上的“自然主义态度”提出的 ,认为男女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不是由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决定的 ,而是由两性的社会性别差异造成的。人类历史上男女不平等和女性受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制文化 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差异 女权/女性主义运动 女性主义理论 两性问题
下载PDF
关于母系制与父权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思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3-30,共8页
对母系制与父权制的解释,关系到我们对整个历史的解释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期望。本文列举了对母系制与父权制的种种误读,并根据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经典论述及理安·艾斯勒的《圣杯与剑》所记叙的克里特岛考古发现... 对母系制与父权制的解释,关系到我们对整个历史的解释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期望。本文列举了对母系制与父权制的种种误读,并根据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经典论述及理安·艾斯勒的《圣杯与剑》所记叙的克里特岛考古发现及我国考古发现,结合一些相关文学文本分析,对母系制与父权制这两个女性文学研究的元概念从社会结构与人与人的关系上进行了理论上的厘清与梳理,并分析了与此相关的“阳具中心主义”这个概念是对男性性能力的一种自大狂式的夸张和一个纯生物主义的虚假概念,从而认同了女性主义者的名言:“在中国,如果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也就同时意味着必须承认自己是男性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系制 父权制 伙伴关系 统治关系 等级制 文化转型
下载PDF
女性文学中的父权制解读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思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5,共4页
在以往有关文学研究方法论的研讨中,我们根据阐释学的视角理论和西方女性主义有关人的自然性别与社会文化性别理论,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性别视角问题。视角作为一种阅读阐释文本的角度,关系到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和阐释,关系到阅读者、阐释者... 在以往有关文学研究方法论的研讨中,我们根据阐释学的视角理论和西方女性主义有关人的自然性别与社会文化性别理论,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性别视角问题。视角作为一种阅读阐释文本的角度,关系到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和阐释,关系到阅读者、阐释者能够从文本中看到什么和对什么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性别视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在于作为个体的一个个女性或男性都既是一定民族的、阶级的人,同时又是有性别的人,而性别在绵延几千年的父权等级制社会里,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以自然性别为基础的男主女从、男优女劣的社会文化性别观念,文学作为人的情感的、意识的与无意识的表现,自然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将这些历史与社会的性别内涵携带进文学文本之内,只有运用综合性的双性主体间性的性别视角,才能将它们被长期遮蔽和曲解的意义澄明彰显出来。我们这次“性别视角下的文学文本解读”便是一次具体运用性别视角来解读文学文本的实践。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丰富的和非自明性的(那些浅薄的和直白的教条式的文本除外),任何自以为高明的阅读者和阐释者,都很难一次性地将文本的意义一网打尽。如果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阐释学的真理的话,那么,我们作为这一千个读者中的一个,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文学文本,也应该有锲而不舍、一读再读,不惜读它十几次、几十次、一百次的勇气。此次以性别视角解读文本的实践,期待参与者能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理论的与实际的问题切入,组织起相关文本说清楚一个问题。这样,文本的涵盖面需要相应的广阔,女性文本、“男性文本”或古今中外的文本都可以根据阐释的需要走进我们的视野。不言而喻,这对于我们的文本分析能力和理论思维素质将是一次挑战。让我们共同面对这次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视角 文本解读 女性文学 父权制 文学研究 社会文化 西方女性主义 文学文本
下载PDF
资本主义父权制下的多重性别关系——重读《骆驼祥子》的性别化现实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素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92,共24页
本文尝试以新的视点对《骆驼祥子》进行重新解读和评价。历来的现实主义批评和对“女性文学”的女性主义批评,因其现有的认识论框架,以类似的方式在各自内部形成了本质化的二元话语结构。基于这两种批评观点解释《骆驼祥子》,就会不可... 本文尝试以新的视点对《骆驼祥子》进行重新解读和评价。历来的现实主义批评和对“女性文学”的女性主义批评,因其现有的认识论框架,以类似的方式在各自内部形成了本质化的二元话语结构。基于这两种批评观点解释《骆驼祥子》,就会不可避免地忽视其叙事中的多重性别关系,尤其是资本主义父权制之内的性别与阶级/阶层的交叉关系及其以身体为媒介的种种表现。本文从上述的性别观点对祥子—虎妞—小福子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重新作了一个较深入的解读,同时证明这种观点使得《骆驼祥子》叙事中的裂痕与矛盾凸显出来,并通过它们建构起与叙事的表层相异的性别化现实。以《骆驼祥子》的结尾部分为例阐明了《骆驼祥子》的叙事促使读者面对围绕性别化现实再现的种种问题,并给读者提供一种参考别的文学文本来试图继续思考它们的动力,从而最终建议文学批评要把这种文本的效果当成新的批评对象,以撰写对文学性进行新的思考的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祥子》 性别关系 资本主义 父权制 女性主义批评 重读 “女性文学” 文学文本
下载PDF
父权制下女性的疯狂与恐怖——心理解读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桂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85,共5页
从女性主义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来剖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女主人公爱米丽,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充满恐怖色彩的哥特式小说,窥视小说的魅力。小说叙述了一位深受父权制社会压抑的女性人物——爱米丽的人生... 从女性主义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来剖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女主人公爱米丽,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充满恐怖色彩的哥特式小说,窥视小说的魅力。小说叙述了一位深受父权制社会压抑的女性人物——爱米丽的人生悲剧。她的一生是孤独的,身心长期受到压抑,在恐怖的氛围中实施了她的疯狂行为。主人公的孤独人生和悲惨生活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旧传统、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特别是对妇女的摧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 父权制 女性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