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时之美,“物哀”之思——“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案例
1
作者 陈恬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期40-42,共3页
在“跨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的学习中,将体会“物哀文化”内涵作为该任务群专题教学的内容,将欣赏经典的四时物象作为达成专题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从美之哀、静之思、情之言与命之喻四个维度设计学习任务,从而观照核心素养,发展批判性思... 在“跨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的学习中,将体会“物哀文化”内涵作为该任务群专题教学的内容,将欣赏经典的四时物象作为达成专题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从美之哀、静之思、情之言与命之喻四个维度设计学习任务,从而观照核心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增强多元文化的理解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 微专题教学 物哀文化
下载PDF
基于叙事角度看物哀美学在《细雪》中的渗透
2
作者 于佩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92-194,共3页
在《细雪》这部小说中,物哀美学可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叙事元素。本文将基于对物哀美学的文学艺术特点分析,探究《细雪》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对于物哀美学的渗透策略,进一步结合叙事视角,针对物哀美学在《细雪》中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在《细雪》这部小说中,物哀美学可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叙事元素。本文将基于对物哀美学的文学艺术特点分析,探究《细雪》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对于物哀美学的渗透策略,进一步结合叙事视角,针对物哀美学在《细雪》中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了解《细雪》物哀美学艺术表达对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角度 物哀美学 《细雪》 渗透
下载PDF
“物哀”美学视域下的《花束般的恋爱》
3
作者 姜海月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物哀是日本传统美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日本电影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22年,日本纯爱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一经国内上映便获得了豆瓣8.6的评分,并成功挤进豆瓣高分榜单,而物哀美学在其中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在物哀美学... 物哀是日本传统美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日本电影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22年,日本纯爱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一经国内上映便获得了豆瓣8.6的评分,并成功挤进豆瓣高分榜单,而物哀美学在其中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在物哀美学视域下,由电影视角出发,结合物我合一的物哀符号、主客合一的物哀文本、“哀”而不“颓”的物哀主题来探讨《花束般的恋爱》是如何与观众构建联系并收获口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花束般的恋爱》 美学 日本电影
下载PDF
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王向远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5期8-14,共7页
《源氏物语》中表达主观感动和感受的"哀",到江户时代由本居宣长发展整合为客观化的作为审美对象的"物哀"概念,并由此生发出对"物哀"加以感知和理解的、作为审美活动的"知物哀",是这三个概念... 《源氏物语》中表达主观感动和感受的"哀",到江户时代由本居宣长发展整合为客观化的作为审美对象的"物哀"概念,并由此生发出对"物哀"加以感知和理解的、作为审美活动的"知物哀",是这三个概念形成演变的基本轨迹。"物哀"之"物"是能够引起"哀"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物,是把政治、道德、说教等内容排斥在外的。"知物哀"的"知"是一种审美性感知、观照或静观,因而"知物哀"就是"审美"的同义词。但"知物哀"所"知"的对象常常是超越道德的复杂深刻的人性人情,只有对人生、人性、人情有充分理解者才能有所"知",因而"知物哀"是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一种审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美学 物哀 物哀 《源氏语》 本居宣长
下载PDF
“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 被引量:27
5
作者 姜文清 《日本研究》 CSSCI 1997年第2期72-78,共7页
“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姜文清一、对“物哀”论与“物哀”文艺表现的概述“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其基本的含义是:在日常生活及艺术创造、艺术欣赏中,外在物象和主... “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姜文清一、对“物哀”论与“物哀”文艺表现的概述“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其基本的含义是:在日常生活及艺术创造、艺术欣赏中,外在物象和主体内在情感意绪相融合,而生成的“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源氏语》 感”说 审美观念 中日文 物哀 情感表现 《古今集》 《文选》 紫式部
下载PDF
中国的“感”、“感物”与日本的“哀”、“物哀”——审美感兴诸范畴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向远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2期151-155,167,共6页
作为审美感兴之范畴的中国的"感"字,至少在8世纪就见于日本文献。在"感"字的基础上,空海最早将"感兴"作为概念使用,世阿弥最早将"感"字有意识地、明确地作为一个戏剧美学概念加以使用。在心与... 作为审美感兴之范畴的中国的"感"字,至少在8世纪就见于日本文献。在"感"字的基础上,空海最早将"感兴"作为概念使用,世阿弥最早将"感"字有意识地、明确地作为一个戏剧美学概念加以使用。在心与物的关系上,中国是以心感物,心离不开物,心受制于物;日本是以心"感心",心可离物而独立。日本特色的审美感兴范畴是"哀"与"物哀"。其中"物哀"之"物"被置换为"物之心",从而将"物"加以"心"化,称之为"物心"。中国的"感物"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背景,日本的"哀"、"物哀"则包含着朴素而又过剩的感性与情绪;"感物"是天人合一、物我和谐、情理适中,有"乐感"的性质,"哀"、"物哀"则是情理失衡、物我错位、自我倾斜,有"哀感"的倾向;"感物"是阴阳和谐,刚柔相济,"哀"、"物哀"则具有阴阳失调、阴盛阳衰的女性化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比较诗学 审美感兴 感心 物哀
下载PDF
论日本美学基础概念的提炼与阐发——以大西克礼的《幽玄》、《物哀》、《寂》三部作为中心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向远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111,共7页
从志贺重昂的风景美论、冈仓天心的日本茶文化美论到和辶十哲郎、佐藤春夫、谷崎润一郎、土居光知、九鬼周造、久松潜一、冈崎义惠等人的文论,日本美学诸概念、诸范畴逐渐被提炼出来,最后到大西克礼的《幽玄》、《物哀》、《寂》三部作... 从志贺重昂的风景美论、冈仓天心的日本茶文化美论到和辶十哲郎、佐藤春夫、谷崎润一郎、土居光知、九鬼周造、久松潜一、冈崎义惠等人的文论,日本美学诸概念、诸范畴逐渐被提炼出来,最后到大西克礼的《幽玄》、《物哀》、《寂》三部作品,日本古典美学三大基础概念在现代美学的体系架构内才得以被深入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克礼 日本美学 幽玄 .物哀
下载PDF
浅谈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小平 吕汝泉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13-115,共3页
在日本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意识当中,"物哀"始终被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并且这种理念不仅存在于日本的文学之中,还存在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物哀"观念的形成主要源自日本国本身的地理条件和长期以来自发形成... 在日本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意识当中,"物哀"始终被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并且这种理念不仅存在于日本的文学之中,还存在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物哀"观念的形成主要源自日本国本身的地理条件和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民族观念,并且时时刻刻反映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详细分析了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物哀"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 物哀 文化互溶 美学
下载PDF
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日本文学理念“物哀”试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武德庆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661-665,共5页
"物哀"是日本文学重要的理念之一。文章先溯其源,简要地阐述了"物哀"理念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分析了"物哀"的成因及主要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哀"在现代文学中的表现及对日本... "物哀"是日本文学重要的理念之一。文章先溯其源,简要地阐述了"物哀"理念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分析了"物哀"的成因及主要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哀"在现代文学中的表现及对日本人精神世界的影响等问题,以期达到提高日本文学的欣赏水平、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幽玄 审美情趣 静态美
下载PDF
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锦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174,共3页
物哀是日本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审美传统,它显示的是一种在生活和艺术活动中外物动情的审美表现形式。物哀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的审美范畴,其审美理念是由日本特殊的民族环境以及浓厚的人文精神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的。本文通过对物哀的... 物哀是日本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审美传统,它显示的是一种在生活和艺术活动中外物动情的审美表现形式。物哀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的审美范畴,其审美理念是由日本特殊的民族环境以及浓厚的人文精神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的。本文通过对物哀的概念、物哀的形成、物哀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等的分析对物哀概念进行整体的阐释,扩大读者对物哀概念的接受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以悲为美 日本文学
下载PDF
物哀:日本古典文学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光贞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89,共4页
日本古典文学特别是和歌、物语、随笔及俳句,大都以“物哀”为艺术创作的一种审美追求。它注重的是感情上的纤细的体验,即一种出自自我经验世界,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拥抱与感悟;营构的是情与景浑、心与物融、把心象寄寓于物象的人与自... 日本古典文学特别是和歌、物语、随笔及俳句,大都以“物哀”为艺术创作的一种审美追求。它注重的是感情上的纤细的体验,即一种出自自我经验世界,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拥抱与感悟;营构的是情与景浑、心与物融、把心象寄寓于物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构、天人感应的境界;讲究的是空灵的、朦胧的幽玄美境界的创造,表现具有不确定性、不可描述性的形态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日本 古典文学 审美追求
下载PDF
在“风骨”与“物哀”之间——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30年述评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祁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30年历经三个阶段,日本华文作家带着"乡愁"走进日本,从"抗日""哈日"到"知日",开始了对异语言文化的探索。痛苦永远新鲜的日本体验... 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30年历经三个阶段,日本华文作家带着"乡愁"走进日本,从"抗日""哈日"到"知日",开始了对异语言文化的探索。痛苦永远新鲜的日本体验,使其具有独特的异质审美价值。由于不同于"移民"西方的华文特点,这种于中日"之间"的生存体验与写作,独具"风骨"与"物哀"之间的美学风格。它不仅是日本华文文学在海外的拓展,而且是中国文学自身在海外的深入或者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物哀 日本 华文文学
下载PDF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书文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183,192,共3页
关键词 日本文学 物哀 人的精神 局限性 偶然性 有无 情绪 瞬间
下载PDF
论日本民族的“物哀”审美意识 被引量:22
14
作者 方爱萍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物哀"是贯穿在日本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不论是在优美的日本文学,还是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这种审美意识的存在与影响。其形成一方面受到日本岛国固有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日本民族特有的自然... "物哀"是贯穿在日本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不论是在优美的日本文学,还是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这种审美意识的存在与影响。其形成一方面受到日本岛国固有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日本民族特有的自然观的影响,另一方面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审美意识 自然观 宗教影响
下载PDF
传统物哀文学与现代派技巧结合的典范——谈川端康成《雪国》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惠琼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93-97,共5页
《雪国》是川端康成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代表作 ,自问世以来 ,毁誉不一。为此 ,从日本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派技巧结合的角度切入 ,力求揭示《雪国》整体上呈现出的忧郁、哀伤。
关键词 川端康成 《雪国》 物哀文学 现代派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日本
下载PDF
日本动画艺术中的物哀美与妖之魅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媛媛 苏金成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29-330,共2页
日本动画艺术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一方面日本文化艺术中物哀的审美基调奠定了日本动画艺术的美之所在;另一方面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万物有灵与多神信仰所造就的妖怪文化为日本动画增添了魅之惑。"物哀美"与... 日本动画艺术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一方面日本文化艺术中物哀的审美基调奠定了日本动画艺术的美之所在;另一方面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万物有灵与多神信仰所造就的妖怪文化为日本动画增添了魅之惑。"物哀美"与"妖之魅"的双重特性成为了日本动画艺术的独特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动画艺术 物哀 妖之魅 艺术创作 艺术风格
下载PDF
百合现象与“物哀”文化——日本动漫文化精神新探 被引量:4
17
作者 万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2,共5页
百合系指女性之间的纯精神性爱恋,是日本动漫独有的题材,其渊源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化的"物哀"与"知物哀"传统中。百合现象对"物哀"的契合与发扬可以从三方面论之:百合之爱是一种"本然的人情",虽... 百合系指女性之间的纯精神性爱恋,是日本动漫独有的题材,其渊源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化的"物哀"与"知物哀"传统中。百合现象对"物哀"的契合与发扬可以从三方面论之:百合之爱是一种"本然的人情",虽有悖德之嫌,但符合"物哀"对自然本真感情的认可;百合之爱是纯精神性的灵之爱,发扬了"物哀"中重精神、轻肉体的一面;百合之爱既体现了"物之哀",也体现了"事之哀",符合"物哀"理论所提倡的双重审美的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百合 日本动漫
下载PDF
风骨与物哀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远喜 《日本问题研究》 2003年第4期59-65,共7页
笔者的专业是日本语言,但闲时也思考一些有关中日文学的问题,且此癖已积20余年,因而对中日文学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表象而入里的渐变过程.在这一漫长的渐变过程中,笔者也拜读过不少中日学者关于中日文学的论著,其中又以... 笔者的专业是日本语言,但闲时也思考一些有关中日文学的问题,且此癖已积20余年,因而对中日文学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表象而入里的渐变过程.在这一漫长的渐变过程中,笔者也拜读过不少中日学者关于中日文学的论著,其中又以中国学者的论著居多.每当读罢掩卷之际,均感茅塞顿开,受益良多.然而,这些论著的内容主要是中国文学在日本的流布与传播、日本对中国文学的师承与借鉴、中国文学在日本的历史地位、日本对中国文学的评价与研究等等.至于中日文学的本质区别,可能因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之不同,诸学者所论甚少.有鉴于此,笔者拟就中日文学的本质区别聊发议论,以陈一孔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风格 中国文学 风骨 日本文学 物哀 表现形式 政治性 作品评论
下载PDF
日本动漫的未来想象与“物哀”美学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5-236,共2页
日本动漫继承和发展了以"物哀"为特征的日本传统美学理念,并将其渗透在自身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性表现当中。这一审美意识正构成了日本动漫未来想象的美学基础:一方面,"死"的环节通过对末日浩劫的幻想被进一步放大,... 日本动漫继承和发展了以"物哀"为特征的日本传统美学理念,并将其渗透在自身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性表现当中。这一审美意识正构成了日本动漫未来想象的美学基础:一方面,"死"的环节通过对末日浩劫的幻想被进一步放大,另一方面,"生"的过程则由于机械人、人机合体等高科技"他者性"元素的引入而得以扩展。二者的交替重合将"物哀""充满矛盾的愉悦感"发扬到了极致。这不但成为日本动漫最为独特的文化标记之一,也影响了好莱坞电影乃至全球流行文化的未来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动漫 传统美学理念 未来想象 人机合体 物哀 审美文化
下载PDF
谷崎润一郎对日本传统物哀美的继承与拓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雷芳 《日本问题研究》 2017年第3期73-80,共8页
谷崎润一郎身为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经历了早期从嗜虐与受虐中寻求痛切快感的一系列尝试后,中后期转向探索日本古典美和东方古典美。他耗尽十年心血翻译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沉浸于传统物哀的美学世界中,由此其大作《细雪》诞生。谷崎... 谷崎润一郎身为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经历了早期从嗜虐与受虐中寻求痛切快感的一系列尝试后,中后期转向探索日本古典美和东方古典美。他耗尽十年心血翻译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沉浸于传统物哀的美学世界中,由此其大作《细雪》诞生。谷崎通过《细雪》继承并拓展了传统物哀美。没落贵族的悲凉,女性命运的不济,睹物伤怀的自然风情,无一不传承着平安时代的物哀美意识。同时,沿着情趣和构造的角度拓展了物哀美,创造了如艺术品一般外柔内刚的永恒女性并将其当作物哀美理念的感性显现;以生活定式的方式描写赏樱等活动,时间感、季节感以及希冀抵达古人审美境界的情愫凝结为程式化情趣,呈现为物哀美于现代的新面貌;发掘并拓展了物哀美的感受空间——阴翳,在明暗对比的幽暗世界中,交织着虚幻感、朦胧感和柔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细雪》 永恒的女性 程式化趣味 阴翳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