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2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地震滑坡运动特征研究——以海原特大地震诱发滑坡为例
1
作者 段俊杰 李孝波 +2 位作者 周兴浩 柳耀阔 欧阳刚垒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1159,共9页
基于1920年海原81/2级特大地震诱发的568处典型黄土滑坡,从方向性特征、远程滑移特征以及流滑特征等3个方面探究黄土地震滑坡运动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海原地震诱发黄土滑坡主滑方向集中于60°~90°和270°~300°两个... 基于1920年海原81/2级特大地震诱发的568处典型黄土滑坡,从方向性特征、远程滑移特征以及流滑特征等3个方面探究黄土地震滑坡运动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海原地震诱发黄土滑坡主滑方向集中于60°~90°和270°~300°两个区间,与斜坡坡向优势范围50°~90°和255°~290°较为一致,体现出明显的顺坡向特征;(2)主滑方向与发震断裂走向平行或呈小角度相交(0°~30°)的滑坡占比41.9%,滑动方向受断层错动方向的影响较为显著;(3)滑坡密集分布于迎坡面,发育数量为背坡面的1.98倍,表现出典型的迎坡面特征;(4)滑坡最大水平距离与坡高的相关性明显,滑坡密集发育在坡高30~120 m的范围内,滑坡的等效摩擦系数均小于0.4,展现出典型的远程滑移特征;(5)568处滑坡中等效摩擦系数小于0.17的占比70.95%,表现出显著的流滑特征。作为黄土地震滑坡发育特征研究成果的重要补充,所得结论对深入开展黄土地震滑坡成灾机理与风险评估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年海原81/2级特大地震 黄土地震滑坡 方向性 远程滑移 流滑
下载PDF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源断裂特征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学林 王绪本 +7 位作者 朱介寿 曹家敏 程先琼 余年 张伟 鲁霞 庞溯 张振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2-966,共15页
笔者根据地壳表层地质构造和地震地质研究与地震测深和大地电磁测深成果,运用现代构造解析理论与方法,论证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探讨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源区的地震断裂和震源断裂基本特征与相互关系,及其形成的地球动... 笔者根据地壳表层地质构造和地震地质研究与地震测深和大地电磁测深成果,运用现代构造解析理论与方法,论证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探讨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源区的地震断裂和震源断裂基本特征与相互关系,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问题。笔者认为龙门山碰撞造山带深处隐伏壳幔韧性剪切带可能是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主震区的震源断裂,而地壳表层发育的映秀断裂带、北川断裂带和彭县—灌县断裂带等可能是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主震区的地震断裂,该区震源断裂与地震断裂既有显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在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动力学作用下,形成上扬子地块向青藏高原东缘碰撞—楔入以及青藏高原东缘向东仰冲,深部向东俯冲的动力学态势,造成龙门山碰撞造山带切割莫霍界面的壳幔韧性剪切带向中上地壳扩展,应力高度集中与能量快速释放破裂,从而引起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发生,以及大型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形成。探索震源断裂与地震断裂区别与联系,对进一步研究地震机制与发震动力学以及防震减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断裂 地震断裂 地表破裂带 岩石圈 地壳 壳幔韧性剪切带 主震震源区 汶川8.0级特大地震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中东部M_s≥8.0级特大地震发震背景初步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谭成轩 秦向辉 +5 位作者 王瑞江 龙长兴 邓乃恭 孙叶 张春山 孙炜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598-3607,共10页
从构造地貌、地质体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现今GPS位移场、活动断裂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和能量场等方面探讨中国大陆中东部部分Ms≥8.0级特大地震发震背景。初步认为,地震是地壳局部或区域活动的表现,诱发地震的主因来自地球内部地应力、... 从构造地貌、地质体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现今GPS位移场、活动断裂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和能量场等方面探讨中国大陆中东部部分Ms≥8.0级特大地震发震背景。初步认为,地震是地壳局部或区域活动的表现,诱发地震的主因来自地球内部地应力、能量聚集和瞬间释放;发生地震的部位一般是地壳构造活动带或地壳结构的薄弱带,诸如活动断裂带等;活动断裂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当其穿过构造地貌、刚性结晶基底等特殊地质环境时,其活动受阻,引起地应力和能量集中。当地应力和能量积累超过岩体(石)强度,导致岩体(石)破裂,诱发地震;活动构造、地质体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是地震发生的必要条件,地应力和能量集中是地震发生的充分条件。最后,提出中国大陆中东部中长期需重点关注的区带及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Ms≥8.0级特大地震 构造地貌 地质体 现今GPS位移场 活动断裂 现代构造应力场和能量场
下载PDF
印度洋8·7级特大地震后川滇地区地震活动趋势判定 被引量:8
4
作者 薄万举 刘广余 +2 位作者 郭良迁 杨国华 杜雪松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2004年12月26日发生了印尼Ms8.7特大地震,我国川滇地区震时和震后有明显响应,如小震活动加强、流体各种前兆异常突出等。为了判定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趋势,2005年1月对川滇地区进行了紧急GPS应急加测。此前,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分... 2004年12月26日发生了印尼Ms8.7特大地震,我国川滇地区震时和震后有明显响应,如小震活动加强、流体各种前兆异常突出等。为了判定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趋势,2005年1月对川滇地区进行了紧急GPS应急加测。此前,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分别于1999、2001、2004年进行了三期GPS复测。在这三期复测资料的基础上,对此次紧急复测资料和相关的几个GPS连续观测站的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①川滇地区的地壳形变主要为机械形变所致,且在8.7级地震震时和震后呈相对松驰变化,这有利于短期内5~6级地震的发生;②若大幅度压缩与拉张反复交替出现,也不排除孕育更强地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地震 川滇地区 GPS 异常 印度洋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龙溪隧道震害与原因浅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有为 李平 +2 位作者 薄景山 刘博 齐文浩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87-191,共5页
根据汶川特大地震中,龙溪隧道现场震害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针对不同进深的隧道震害进行分类叙述,总结归纳了映秀镇龙溪隧道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的震害情况。在此基础之上,使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简要分析了龙溪隧道震害的可能原因,结合已有的研... 根据汶川特大地震中,龙溪隧道现场震害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针对不同进深的隧道震害进行分类叙述,总结归纳了映秀镇龙溪隧道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的震害情况。在此基础之上,使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简要分析了龙溪隧道震害的可能原因,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地下隧道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龙溪隧道 震害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盆地内隐伏断层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董顺利 李勇 +4 位作者 乔宝成 马博琳 张毅 陈浩 闫亮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7,共7页
成都盆地内主要有3条隐伏的活动断裂带,包括大邑断裂带、蒲江-新津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它们在第四纪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笔者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成都盆地中的隐伏断裂没有产生... 成都盆地内主要有3条隐伏的活动断裂带,包括大邑断裂带、蒲江-新津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它们在第四纪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笔者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成都盆地中的隐伏断裂没有产生新的活动性,目前成都盆地不存在发生特大地震的危险性,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成都盆地 活动断层 历史地震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之北川县城震害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根龙 刘红帅 张军慧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8,共6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在北川县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上万人死亡,整个北川县城变为废墟。现场地震科考分析显示,造成北川县城建筑物和道路严重损毁以及人员重大伤亡的三个主要原因为:活断层错动产生的地表破裂效应,地震引发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在北川县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上万人死亡,整个北川县城变为废墟。现场地震科考分析显示,造成北川县城建筑物和道路严重损毁以及人员重大伤亡的三个主要原因为:活断层错动产生的地表破裂效应,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强地震动产生的振动破坏效应。北川县城主断裂和次级断裂沿线分布的建筑物震害较重,而邻近断裂的建筑物震害相对较轻;地震触发的王家岩滑坡和景家山崩塌对北川县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2000余人死亡;而振动破坏效应在北川县城普遍存在,它产生的水平剪切运动对建筑物的危害很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北川县城 断层错动效应 次生地质灾害 振动破坏效应 震害分析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多源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及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曾涛 杨武年 +3 位作者 简季 黎小东 胡国超 胡宝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144,共4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地面交通瘫痪,遥感技术为准确掌握灾情发挥了宏观快速的优势。灾区震后遥感影像来源丰富,通过分析从不同遥感平台和传感器获取到的灾区震后遥感影像的特点,探讨了多源遥感影像的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非标准...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地面交通瘫痪,遥感技术为准确掌握灾情发挥了宏观快速的优势。灾区震后遥感影像来源丰富,通过分析从不同遥感平台和传感器获取到的灾区震后遥感影像的特点,探讨了多源遥感影像的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非标准航空影像处理提出了解决思路。并归纳了基于多源数据进行震害信息提取,确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体地理位置的几种技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遥感技术 图像处理 灾害信息提取
下载PDF
WFSD地应力台应变特征及其同震效应分析——以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彭华 马秀敏 +1 位作者 姜景捷 彭立国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1-14,共14页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 9.0级强烈地震,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设在陕西汉中地区的体应变仪记录到了完整的应变数据。通过采集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日本MW 9.0级特大地震发生时的同震变化以及地震前后固体潮异常...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 9.0级强烈地震,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设在陕西汉中地区的体应变仪记录到了完整的应变数据。通过采集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日本MW 9.0级特大地震发生时的同震变化以及地震前后固体潮异常变化过程,分析了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应变固体潮的趋势性异常及畸变等各种异常现象,并针对这些应变异常进行分析,以期成果能为中国未来地震趋势的预测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 WFSD 体应变观测 应变 同震效应
下载PDF
特大地震前后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孟莹 席光湘 +1 位作者 张永鹏 钟涵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7-629,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汶川、芦山地震前后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状况,可为类似突发事件发生后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及开发血源潜力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汶川地震前2008年4月1~30日、汶川地震后2008年5月12日~6月1日,芦山地震前2013年3月1~31日、芦山... 目的通过分析汶川、芦山地震前后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状况,可为类似突发事件发生后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及开发血源潜力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汶川地震前2008年4月1~30日、汶川地震后2008年5月12日~6月1日,芦山地震前2013年3月1~31日、芦山地震后2013年4月20日~5月9日,成都市血液中心所有献血者的献血记录,分别对2次地震前后不同血型、民族、性别、年龄段、职业和教育程度的献血者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地震发生后献血人数较震前明显增加。汶川震后男性献血者5 319名(58.7%),女性3 745名(41.3%);芦山献血者男性4 807名(47.5%),女性5名(52.5%)。汶川地震后>30岁献血人数有所增加。芦山地震后>30岁献血人数有所减少。学生、职员献血占比例较高。结论地震发生后群众参与献血的热情会增加,要制定合理的采血策略,避免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地震 无偿献血者 人群结构
下载PDF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产业集群调整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玖平 杨春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分探讨灾区产业集群解决思路,从实施原则、集群涅、外包服务和支持体系四个方面研究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实施框架,从工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工业园区化、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集群化、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区域特色+地震纪念五个方位讨论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政策性集聚效应与非政策性集聚效应四个角度阐述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统筹兼顾,在此基础上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灾后重建 灾区资源承载力 产业集群 产业布局
下载PDF
“5·12”汶川特大地震成都市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莉莉 乔建平 黄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7-61,69,共6页
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成都市的都江堰等5个市县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质灾害是震后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造成威胁的方式。易损性区划不仅反映灾区的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对地质灾害的敏感性,而且可以划分出对灾... 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成都市的都江堰等5个市县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质灾害是震后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造成威胁的方式。易损性区划不仅反映灾区的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对地质灾害的敏感性,而且可以划分出对灾害最敏感的区域和承灾体,为灾后的重建规划提供依据。采用贡献权重迭加模型对5个市县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地质灾害。结果表明,高易损度区、中易损度区、低易损度区分别占5个地区总面积的19.3%、22.64%、58.04%,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对灾区易损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5·12”特大地震 易损性 区划 贡献权重迭加模型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和邻区特大地震前的热红外倍九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安宁 陈家超 郭增建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5-247,共3页
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和邻区8级左右特大地震前热红外前兆的时间分布,认为其符合倍九律,并从调制和触发模式对倍九律进行了讨论。提出在震前热红外异常区判断震中时可参考区内甚高山峰的指标。
关键词 特大地震 热红外前兆 倍九律 甚高山峰
下载PDF
特大地震灾害时医院医疗器械的应急供给与管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华 刘云 +4 位作者 陈立 徐旭 姚雪梅 廖建国 程苏玲 《西部医学》 2008年第5期1115-1116,共2页
在汶川"5.12"特大地震突害发生时,绵阳市中心医院采取紧急措施,在72小时内调配、采购、运输和分配医用物资及医疗器械,有效保障了灾区伤病员救治工作的物资供给,可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特大地震 医疗器械 供给 管理
下载PDF
特大地震对震源邻区的增(减)震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国富 马禾青 +2 位作者 杨明芝 卫定军 曾宪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3-399,共7页
通过研究中国大陆1910年以来8级以上特大地震和国外几组典型特大地震对震源邻近区域的影响,发现特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断裂带上,一组或一次特大地震可能使发震断裂部分破裂,而未破裂断裂的构造应力可能增大,又成为大震的空段,该空段短时间... 通过研究中国大陆1910年以来8级以上特大地震和国外几组典型特大地震对震源邻近区域的影响,发现特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断裂带上,一组或一次特大地震可能使发震断裂部分破裂,而未破裂断裂的构造应力可能增大,又成为大震的空段,该空段短时间内可能会发生大震(起到增震作用);反之,发震断裂完全破裂或没有大震空段,震源邻近区域构造应力可能减小,短时间可能不会发生大震(起到减震作用)。依据这一结果,可对特大地震发生后震源邻近区域的后续大震作短、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地震 增震作用 减震作用
下载PDF
特大地震灾区区域中心医院的应急管理模式与机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东 陈立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59,共2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灾害。作为重灾区的绵阳市中心医院,发挥了区域中心医院救治防病的先锋堡垒作用,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关键词 特大地震 区域中心医院 应急模式与机制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社区建设的优选统筹模式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玖平 马艳岚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170-181,共12页
对灾后社区建设情况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寻找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依据"大统筹、抓应急、控风险、论结构、尊文化、重意愿、分重点、利资源、细统计、构人网、通物流、建系统"的优选统筹思想与方... 对灾后社区建设情况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寻找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依据"大统筹、抓应急、控风险、论结构、尊文化、重意愿、分重点、利资源、细统计、构人网、通物流、建系统"的优选统筹思想与方法,构建灾后社区建设的基本框架,就地震灾后社区建设的战略、战术和战斗3个层面,从纵、横2个逻辑结构进行分析讨论,建立其建设的优选统筹模式。该模式分为临时建设、过渡建设和全面建设3个阶段:临时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建设和人员安置;过渡建设包括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建设与完善;全面建设包括永久房建设、管理升级和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灾后社区建设 统筹法 优选法 应急管理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震害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坤 张令心 刘洁平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2-96,121,共6页
在汶川特大地震现场,调查收集了大量有关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资料,在各种文献和网上又补充收集了大量此类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了各烈度区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典型现象;探讨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与烈度的关系;找... 在汶川特大地震现场,调查收集了大量有关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资料,在各种文献和网上又补充收集了大量此类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了各烈度区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典型现象;探讨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与烈度的关系;找出各烈度区的共性内容。旨在使我国的地震烈度表在"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方面更便于地震烈度评定,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人的感觉 器物的反应 地震烈度
下载PDF
海原特大地震诱发滑坡灾害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达 薄景山 +1 位作者 李孝波 杨顺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8-36,共9页
在介绍海原特大地震概况和诱发地震地质灾害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不同的学者在地震滑坡的发育特点与分布特征、黄土地震滑坡的形成机理、场地条件、黄土边坡动力稳定性和黄土动力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评述了这些成果对促进黄土地震... 在介绍海原特大地震概况和诱发地震地质灾害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不同的学者在地震滑坡的发育特点与分布特征、黄土地震滑坡的形成机理、场地条件、黄土边坡动力稳定性和黄土动力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评述了这些成果对促进黄土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的作用和贡献。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和理论研究的热点,提出了今后在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关注的有关问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特大地震 黄土地震滑坡 形成机理 场地条件 稳定性 黄土动力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后民营企业恢复重建的调查分析与救助模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玖平 赵晓丹 杨春燕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15,共9页
运用优化统筹思想与方法构建灾后民营企业救助模式研究的基本框架;对民营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借助SPSS软件,从企业评估、类型划分和因素分析三个层面展开对民营企业救助分析,提出对民营企业救助的引导重建模式、全面重... 运用优化统筹思想与方法构建灾后民营企业救助模式研究的基本框架;对民营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借助SPSS软件,从企业评估、类型划分和因素分析三个层面展开对民营企业救助分析,提出对民营企业救助的引导重建模式、全面重建模式、联合重建模式和改造重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民营企业 调查分析 救助模式 统筹 优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