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浸他者文化而生的民族自我批评:狄金森、徐志摩与赛珍珠
1
作者 张敬珏 朱骅(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68-80,共13页
狄金森、徐志摩、赛珍珠不仅是万众瞩目的公共知识分子,还是重要的文学和政治团体的创始成员,是跨国文学共同体网络的一部分。他们与自己国家格格不入,却在异国他乡建构身份认同,都在自己的祖国和海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促进了中英之... 狄金森、徐志摩、赛珍珠不仅是万众瞩目的公共知识分子,还是重要的文学和政治团体的创始成员,是跨国文学共同体网络的一部分。他们与自己国家格格不入,却在异国他乡建构身份认同,都在自己的祖国和海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促进了中英之间和中美之间极具活力的文化交流。他们对本国的批评之所以令人信服,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曾长时间生活在他者文化中,由此获得审视故土道德标准和国家政策所必要的批评距离。以对位视角来看,他们是早期移民作家和学者的杰出代表,他们相信多元交融的必要性,相信促进多元世界文化遗产,尤其是鼓励批评性文化以及民族自省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徐志摩 赛珍珠 民族自省 自我批评 他者文化
下载PDF
认知诗学视角下的自然诗歌解读与重译——以狄金森的《小鸟沿小径走来》为例
2
作者 张琼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6-110,117,共6页
诗歌翻译常见的问题是文学性丢失。从认知诗学视角,以文本世界理论、心理空间映射理论,对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歌《小鸟沿小径走来》进行认知分析,解读诗歌的主题思想;从音韵节奏、跨节跨行、标点符号分析原诗诗学形式,探讨狄金... 诗歌翻译常见的问题是文学性丢失。从认知诗学视角,以文本世界理论、心理空间映射理论,对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歌《小鸟沿小径走来》进行认知分析,解读诗歌的主题思想;从音韵节奏、跨节跨行、标点符号分析原诗诗学形式,探讨狄金森如何用诗歌语言表达其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伦理意识;基于分析,重构相应的中文诗歌语篇,力求“形神皆似”,在翻译文本中保留原诗的文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诗歌翻译 文学性 狄金森
下载PDF
对狄金森一首诗歌的功能语篇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司显柱 洪丹凤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文章以韩礼德构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框架,对狄金森的代表作之一:I Heard a Fly Buzz—When I Died进行语篇分析,从而归纳狄金森诗歌的语篇特点,同时也验证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中的可适用性。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狄金森 I Heard a FLY Buzz—When I Died
下载PDF
狄金森诗歌中的修辞偏离及其审美惊奇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郭薇 辛红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93,共7页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有悖传统的句法,形态各异的标点,富有个性的诗歌韵律等,使她在诗坛上别树一帜,自成风格。狄金森诗歌立足修辞偏离与审美惊奇体验,具有诗体形式偏离、诗歌语法偏离和诗歌意象偏离三个方面的创作特征,并由此产生...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有悖传统的句法,形态各异的标点,富有个性的诗歌韵律等,使她在诗坛上别树一帜,自成风格。狄金森诗歌立足修辞偏离与审美惊奇体验,具有诗体形式偏离、诗歌语法偏离和诗歌意象偏离三个方面的创作特征,并由此产生令人读后“惊奇”的文学效果。狄金森诗歌对传统诗学的反拨,在阻滞人们对其诗歌接受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诗歌审美张力,成为其诗歌历经时代淘洗而并未褪色的“抗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诗歌 修辞偏离 审美惊奇
下载PDF
爱情与艺术人生的思索——狄金森《我的生命——一把上膛的枪》主题论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燕 杜志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6-140,共5页
以《我的生命——一把上膛的枪》这部狄金森较具争议的诗歌作品的文本为据,从意象分析入手,联系诗人的生活及其创作体验,对该诗多重的思想主题作一评析。指出诗中的核心意象"枪"是诗人爱情与艺术人生的隐喻,它折射了狄金森的... 以《我的生命——一把上膛的枪》这部狄金森较具争议的诗歌作品的文本为据,从意象分析入手,联系诗人的生活及其创作体验,对该诗多重的思想主题作一评析。指出诗中的核心意象"枪"是诗人爱情与艺术人生的隐喻,它折射了狄金森的婚恋观及其对女性包括她本人从事文艺创作之困境的思索。对狄金森而言,爱意味着孤独,而文艺创作则是一种"殉美"体验,一种应该远离世俗物质诱惑的精神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意象 主题
下载PDF
试论狄金森第754首诗的语境与哲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史迹 兰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5-10,共6页
狄金森诗歌以隽永、精练、含蓄、深刻而著称,但因词义难以确定,因此就有了解读和研究狄金森诗歌的种种困惑。从语境、语言与哲学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狄金森第754首诗,可知该诗最后一节的悖论实际上蕴含着"人"与"枪"的... 狄金森诗歌以隽永、精练、含蓄、深刻而著称,但因词义难以确定,因此就有了解读和研究狄金森诗歌的种种困惑。从语境、语言与哲学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狄金森第754首诗,可知该诗最后一节的悖论实际上蕴含着"人"与"枪"的哲理关系,即"人"具有胜过"枪"的威力。可见从语言哲学的角度阐释狄金森的诗歌也是揭示其诗歌内涵的一种解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第754首诗 语境 语义 哲理
下载PDF
现实与信仰——对狄金森有关死亡诗歌的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礼龙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9-31,共3页
本文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将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生有关死亡的诗歌分为五类:死亡过程的描述;对死后世界的想象;从死亡看人与上帝的关系;通过死亡看现实人生;以及对死者既感到悲伤而又羡慕的情感。并讨论了这些诗歌产生的根源及其... 本文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将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生有关死亡的诗歌分为五类:死亡过程的描述;对死后世界的想象;从死亡看人与上帝的关系;通过死亡看现实人生;以及对死者既感到悲伤而又羡慕的情感。并讨论了这些诗歌产生的根源及其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诗歌 死亡 上帝 人生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艾米莉·狄金森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玲 黄明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9-161,共3页
狄金森在诗歌创作的语言技巧和写作风格上与众不同,尤其是在个人生活道路的自我设计、思想意识、诗歌的主题上,大胆、反叛、超前,突出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划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期。文章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狄金森进行解读。
关键词 狄金森 女性主义 思想意识 爱情诗 宗教诗
下载PDF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创作主题新论 被引量:7
9
作者 范春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很久以来,学术界一直把艾米莉·狄金森称为“隐士”,也有学者批评她不关心时事,认为她的诗的主题只是身边的琐事。其实,仔细阅读狄金森的诗篇,我们不难发现,世界的变化、社会的变迁,都没能逃脱她那双敏锐的眼睛,甚至对她的生活还造... 很久以来,学术界一直把艾米莉·狄金森称为“隐士”,也有学者批评她不关心时事,认为她的诗的主题只是身边的琐事。其实,仔细阅读狄金森的诗篇,我们不难发现,世界的变化、社会的变迁,都没能逃脱她那双敏锐的眼睛,甚至对她的生活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9世纪美国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给狄金森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身为社会中人,即使一介平民,也会感受到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更何况感情细腻、观察力敏锐的诗人!认真阅读,细心品味,抛开成见和功利心,我们就会在她的诗集中,发现一系列反映19世纪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科学发现、发明和社会震荡的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进化论 创作主题 南北战争
下载PDF
狄金森与陶渊明诗歌中的死亡意识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月增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传统截然不同 ,在对死亡的同一主题的描写中 ,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狄金森与陶渊明作品中所体现的死亡意识进行比较分析 。
关键词 陶渊明 狄金森 死亡意识 生死观
下载PDF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音乐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建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9-114,共6页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鲜明的音乐性众所周知,但一百多年来乏人研究。其诗歌的音乐特征由其诗歌中的音乐词汇、音乐性意象和音乐性形式在词汇、语意和语法三个层面上共同建构而成。具体而言,其诗中大量使用的音乐术语和乐器名称赋予了诗歌...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鲜明的音乐性众所周知,但一百多年来乏人研究。其诗歌的音乐特征由其诗歌中的音乐词汇、音乐性意象和音乐性形式在词汇、语意和语法三个层面上共同建构而成。具体而言,其诗中大量使用的音乐术语和乐器名称赋予了诗歌联想性的乐感;有声有色的鸟意象和纯音乐意象,以及乐律十足的赞美诗形式则直接赋予诗歌突出的音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 音乐特征 音乐词汇 音乐性意象 音乐性形式
下载PDF
狄金森诗歌鹪鹩意象的跨文化阐释 被引量:3
12
作者 康燕彬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道家的鹪鹩代表知足寡欲、无用之大用等消极智慧,展示"正言若反"的思维特质与语言策略。美国诗人狄金森的鹪鹩意象与道家的鹪鹩有惊人的承接性。以安顿心灵为旨归,她赋予鹪鹩战胜苦难的精神力量、"小而无惧"的理想... 道家的鹪鹩代表知足寡欲、无用之大用等消极智慧,展示"正言若反"的思维特质与语言策略。美国诗人狄金森的鹪鹩意象与道家的鹪鹩有惊人的承接性。以安顿心灵为旨归,她赋予鹪鹩战胜苦难的精神力量、"小而无惧"的理想人格,并反用道家的鹪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鹪鹩 道家
下载PDF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语义含糊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包家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41-48,共8页
本文论述了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语义含糊性的社会生活、思想感情和个人事业方面的基础 ,继而探讨了由此而迫使她去寻求如何在诗中隐藏、掩饰她的感情和思想 ,如何把它们包含在她的词汇和句法之中。因此语言成了狄金森思想感情的密... 本文论述了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语义含糊性的社会生活、思想感情和个人事业方面的基础 ,继而探讨了由此而迫使她去寻求如何在诗中隐藏、掩饰她的感情和思想 ,如何把它们包含在她的词汇和句法之中。因此语言成了狄金森思想感情的密码、符号和面具。诗歌语义的含糊性实际上是狄金森一种自觉的策略。正是这种含糊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狄金森 诗歌 语义含糊性
下载PDF
狄金森在中国的诗名显晦 被引量:2
14
作者 康燕彬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9-32,共4页
美国诗人狄金森在中国的文化旅行有赖于中国读者的译介与阐释。早在20世纪上半叶,文坛已对狄金森有所关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崇尚集体的主流意识形态把她排斥在翻译选择之外。新时期的译者有意彰显她的社会关怀。八十年代以降,... 美国诗人狄金森在中国的文化旅行有赖于中国读者的译介与阐释。早在20世纪上半叶,文坛已对狄金森有所关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崇尚集体的主流意识形态把她排斥在翻译选择之外。新时期的译者有意彰显她的社会关怀。八十年代以降,大陆渐渐兴起一股阅读狄金森的热潮;狄金森的个体特质得到认可与赞誉,甚至成为商业炒作的卖点。中国本土的意识形态、文化气候影响了狄金森翻译的面貌、读者对她的接受、以及她的文学声誉的显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译介 接受 文学声誉
下载PDF
圆周视阈下的死亡与永恒——解谜狄金森诗歌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怡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4-39,共6页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如谜语般艰涩难懂。诗中频频出现"圆周"意象,以此作为个体生命的终点和永恒的起点。分析圆周如何衔接有限与无限、探讨圆周内与外的辩证关系,从而建立一个以"圆周"为核心的体系...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如谜语般艰涩难懂。诗中频频出现"圆周"意象,以此作为个体生命的终点和永恒的起点。分析圆周如何衔接有限与无限、探讨圆周内与外的辩证关系,从而建立一个以"圆周"为核心的体系,在时间维度上阐释、解谜狄金森诗歌,挖掘狄金森思想中一以贯之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圆周 死亡 永恒
下载PDF
悖论诗学视角下的狄金森诗歌与其人生观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惠媛 赵明慧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6-69,共4页
悖论性是狄金森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文章以悖论诗学为指导理论,探索发现诗人在同一首诗歌内部、诗歌与诗歌之间、诗歌与诗歌外部之间建构的等价对立矛盾式,指出诗歌中异质因素的并置,并阐释其对话性,领悟诗人辨证的人生观,包括对立统... 悖论性是狄金森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文章以悖论诗学为指导理论,探索发现诗人在同一首诗歌内部、诗歌与诗歌之间、诗歌与诗歌外部之间建构的等价对立矛盾式,指出诗歌中异质因素的并置,并阐释其对话性,领悟诗人辨证的人生观,包括对立统一观、颠覆创新观和动态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诗歌 对立统一观 颠覆创新观 动态发展观 悖论诗学
下载PDF
阁楼中的沉思——论艾米莉·狄金森的哲学观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小雨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她一生归隐幽居,却为后人留下了近1800首别具一格、内容丰富的诗歌。文章通过分析狄金森的代表性诗歌,考察她对生活、友爱、自然、上帝、死亡和永恒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以期窥视这位女诗人的人生...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她一生归隐幽居,却为后人留下了近1800首别具一格、内容丰富的诗歌。文章通过分析狄金森的代表性诗歌,考察她对生活、友爱、自然、上帝、死亡和永恒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以期窥视这位女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阐明了她是一个勇敢执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生活 自然 上帝 死亡 永恒
下载PDF
从道家哲学角度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智慧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金娥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1期92-96,共5页
狄金森诗歌中体现出的独特生态智慧使其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研究价值,而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精髓的道家哲学在自然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也有精辟论述。本文旨在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对狄金森的自然诗歌进行解读,并剖析两者在对自然的认... 狄金森诗歌中体现出的独特生态智慧使其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研究价值,而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精髓的道家哲学在自然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也有精辟论述。本文旨在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对狄金森的自然诗歌进行解读,并剖析两者在对自然的认识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所表现出的异同,进而从自然之道推及处世之道,阐述两者共同的生命哲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固有价值,倡导顺应自然实践简朴而有意义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道家哲学 自然观 生态智慧 生命哲学
下载PDF
艾米莉·狄金森的反“他者”女性主义思想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海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0-24,共5页
艾米莉·狄金森并未真正受到女性主义运动及其思想的影响,但从女性主义角度考察她的诗歌,可以发现,女性身份、女性自我意识等在其名誉、死亡、爱情、婚姻等主题中均有明显体现,其创作抛弃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他者"身份... 艾米莉·狄金森并未真正受到女性主义运动及其思想的影响,但从女性主义角度考察她的诗歌,可以发现,女性身份、女性自我意识等在其名誉、死亡、爱情、婚姻等主题中均有明显体现,其创作抛弃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他者"身份,早已具有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思想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女性主义 “他者” 诗歌
下载PDF
自然之美的旁观者——论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歌之生态意识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善根 姚本标 《湘南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8-52,共5页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研究视角。狄金森的自然诗歌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她以旁观者的身份描写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而又...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研究视角。狄金森的自然诗歌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她以旁观者的身份描写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而又逃离自然,展示了其作为自然旁观者的审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自然诗歌 生态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