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及其应用
1
作者 冯学民 《科技资讯》 2006年第15期215-216,共2页
在任一方向上加一个力,使物体沿这一方向作加速运动时,并不影响物体原来的运动。即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与其它力的作用无关。利用这一原理结合力的概念、动力学、运动学知识可给我们解决物理问题带来很大的方便,特别是复杂的曲线运动问题... 在任一方向上加一个力,使物体沿这一方向作加速运动时,并不影响物体原来的运动。即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与其它力的作用无关。利用这一原理结合力的概念、动力学、运动学知识可给我们解决物理问题带来很大的方便,特别是复杂的曲线运动问题,解决这些曲线运动没有直接的方程,但可以把这些复杂的曲线运动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已知运动,其原理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的实验再现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的应用
下载PDF
对“运动的独立性”与“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的再认识——兼论“平抛运动”教学的逻辑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扬洋 《物理通报》 2013年第7期116-118,共3页
中学物理教学中对“运动的独立性”与“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一直存在模糊认识,本文从物理学科结构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其实质内涵.同时,探讨了与之紧密相关的“平抛运动”教学的逻辑问题.最后指出了理清这些关系对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运动的独立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平抛运动 科学方法
下载PDF
浓度加和模型与独立作用模型在化学混合物联合毒性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小庆 郭璞 +3 位作者 王晓静 谢长清 韩崇 王旭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4,共4页
环境中污染物的组分十分复杂,仅仅研究污染物单一组分的毒性不能完全反映环境中污染物所致风险。因此,需要选择相关模型对两种或者多种组分引起的联合毒性进行研究。目前,较为常用的模型主要有相互作用(interaction,IAI)模型、浓度加和(... 环境中污染物的组分十分复杂,仅仅研究污染物单一组分的毒性不能完全反映环境中污染物所致风险。因此,需要选择相关模型对两种或者多种组分引起的联合毒性进行研究。目前,较为常用的模型主要有相互作用(interaction,IAI)模型、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模型、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ddition,IA)模型、两阶段预测(two stage prediction,TSP)模型等,其中CA模型和IA模型应用较为广泛。论文综述了CA、IA、TSP模型(由CA和IA模型发展而来)的基本原理、评价标准及其在农药、化学混合物、金属混合物等在联合毒性预测方面的应用,并对该类模型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药物之间联合应用等的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毒性 浓度加和模型 独立作用模型 两阶段预测模型 药物
下载PDF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处理曲线运动的优越性
4
作者 陈晓斌 许忠艳 《物理通报》 2013年第9期30-32,共3页
复杂的曲线运动问题,能考查、评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把握能力.由于高中阶段所讲的曲线运动主要是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因而对一般的曲线运动问题的处理就成为难点.如果运用力的独立作用原理,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往往能起到... 复杂的曲线运动问题,能考查、评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把握能力.由于高中阶段所讲的曲线运动主要是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因而对一般的曲线运动问题的处理就成为难点.如果运用力的独立作用原理,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出奇制胜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把“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作为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方式渗透给学生,使其在应用中把握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线运动 独立作用原理 简洁明了
下载PDF
饱和土动力反应中两类压缩波的独立作用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军 宋二祥 +1 位作者 陈肇元 清华大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饱和土动力反应中存在2种类型的压缩波,它们有不同的特性。第1类压缩波类似于单相体中的压缩波;第2类压缩波由于有粘滞阻尼而衰减很快。由于数学分析和实验观测的复杂性,这两类压缩波在饱和土动力反应中的独立作用并不为人熟知。沿用... 饱和土动力反应中存在2种类型的压缩波,它们有不同的特性。第1类压缩波类似于单相体中的压缩波;第2类压缩波由于有粘滞阻尼而衰减很快。由于数学分析和实验观测的复杂性,这两类压缩波在饱和土动力反应中的独立作用并不为人熟知。沿用J.Yang提出的方法求解基岩上的饱和土层在地表受到竖向均布简谐荷载作用下的稳态反应。通过分离变量得到解析解,定量比较了两类压缩波对土骨架位移、土体总应力、孔隙水压的独立作用。还讨论了粘性和荷载频率对两类压缩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土 压缩波 独立作用 孔隙水压 粘性 土骨架位移 土体总应力
下载PDF
运动的独立性与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二)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誉蔼 《物理通报》 1998年第9期8-10,共3页
1 运动的分解合成不依赖于运动独立性如果我们从运动发生变化的原因即从动力学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则从牛顿定律看,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分别是:已知运动求力和已知力求运动。第一类问题可根据质点运动方程r=r(t)求导得到速度和... 1 运动的分解合成不依赖于运动独立性如果我们从运动发生变化的原因即从动力学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则从牛顿定律看,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分别是:已知运动求力和已知力求运动。第一类问题可根据质点运动方程r=r(t)求导得到速度和加速度,再用牛顿定律求出力,这类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第二类问题要求求解牛顿方程m(d^2)r/(dt^2)=F,当力F是变力且变化情况复杂时,求解微分方程是比较困难的,但解决这类问题是动力学的主要任务,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力学 运动学 独立 独立作用原理
下载PDF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及其分运动独立性
7
作者 严继同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期96-97,共2页
某一方向的力(或合力在某一方向的分量)对物体产生的作用仅由该方向的力决定,而与其它方向的力无关。物体在某一方向的分运动不受其它方向上分运动的影响,只由该方向上的运动初始条件和受力来决定。
关键词 力的独立作用 运动的独立 合成与分解
下载PDF
应用“误差独立作用原理”分析主轴组提出改进回转精度的方向
8
作者 狄锦如 《仪表机床》 1993年第2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误差 独立作用原理 主轴 精度分析
全文增补中
剂量加和模型和独立作用模型在定量预测复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剑东 《科技风》 2018年第33期219-220,共2页
在实际环境中几乎不存在生物体暴露于单一污染物的情况。单一物质暴露下的生态毒性研究成果,难以适用于环境中多元复合混合污染物的生态毒理的评价中。因此,两个基础预测模型:剂量加和模型和独立作用模型被大量应用于复合污染物的联合... 在实际环境中几乎不存在生物体暴露于单一污染物的情况。单一物质暴露下的生态毒性研究成果,难以适用于环境中多元复合混合污染物的生态毒理的评价中。因此,两个基础预测模型:剂量加和模型和独立作用模型被大量应用于复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预测中。本文综述了近年生态毒理学领域两个模型在复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定量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加和模型 独立作用模型 定量预测 复合污染物 联合毒性
下载PDF
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环境研究
10
作者 刘思正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6-68,共3页
独立董事要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才能保证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不流于形式,在法律规范健全和制度体系完善的条件下有序运行。
关键词 独立董事作用 环境条件
下载PDF
部分离子液体及其混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芳 刘树深 刘海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4-171,共8页
离子液体(ILs)因其环境安全和良好的非挥发性而得以广泛应用,尽管其理化性质与工程数据一直在不断扩充,但其可用的毒性及生态毒性数据很少.以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应用微板发光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C6H11BF4N(2S1)、C8H15ClN2(S2)、C8H... 离子液体(ILs)因其环境安全和良好的非挥发性而得以广泛应用,尽管其理化性质与工程数据一直在不断扩充,但其可用的毒性及生态毒性数据很少.以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应用微板发光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C6H11BF4N(2S1)、C8H15ClN2(S2)、C8H15BF4N2(S3)、C9H14BF4N(S4)、C9H17BF4N2(S5)、C9H17BrN2(S6)、C11H13BF4N2(S7)、C11H13ClN2(S8)、C12H23BrN2(S9)、C14H27BF4N(2S10)、C14H27ClN(2S11)和C16H31ClN(2S12)等12种ILs对发光菌的发光抑制毒性.结果表明,4种ILs(S9、S10、S11、S12)具有高抑制毒性(pEC50>4.5),而另外8种毒性相对较小(pEC50<3.5).为研究混合ILs的联合毒性,根据单个ILs的剂量-效应关系,构建了两组混合物,即由S9、S10、S11和S12构成的高毒性组(简称H组)以及由S2、S3、S4、S5、S6和S8构成的低毒性组(简称L组)混合物.应用非线性模拟技术与剂量加和(DA)及独立作用(IA)模型对混合物毒性数据进行拟合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以等效应浓度比法设计的混合物,无论是对于H组的4个混合物还是L组的4个混合物,其联合毒性大小均可用DA模型准确预测.对于均匀试验设计浓度比法设计的混合物,H组的6个混合物的毒性可用DA模型有效预测,而L组的6个混合物由于剂量-效应曲线在低浓度区翘起,其混合物毒性用DA或用IA模型预测均有一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发光菌 青海弧菌 剂量加和 独立作用 混合物毒性
下载PDF
多种环境雌激素对淡水鱼联合毒性作用的预测和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晖 孔繁翔 +4 位作者 王世和 于洋 张民 陈美军 谭啸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78-1185,共8页
为预测和评价多种环境激素对生物的联合毒性效应,通过对雄性鲫鱼卵黄蛋白原诱导作用探讨了17β-雌二醇、17α-乙炔基雌二醇、双酚A、辛基苯酚等几种环境雌激素联合作用的环境影响.确定了每种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混合物由单个化合物... 为预测和评价多种环境激素对生物的联合毒性效应,通过对雄性鲫鱼卵黄蛋白原诱导作用探讨了17β-雌二醇、17α-乙炔基雌二醇、双酚A、辛基苯酚等几种环境雌激素联合作用的环境影响.确定了每种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混合物由单个化合物等毒性固定浓度比例混合而成,实验得出的混合物效应与通过浓度相加或反应相加作用模型计算得出的混合物效应比较,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上述结果证明了类雌激素化合物呈现相加作用方式,即使在单独作用无显著效应的较低浓度下也可产生显著的混合物效应,混合物效应可通过两类模型预测.由于环境污染物组成往往不明确,通过浓度相加作用模型预测的结果较为保守,在环境风险评价中更加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混合物效应 浓度相加 独立作用 预测
下载PDF
环境雌激素联合作用的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晖 孔繁翔 +5 位作者 王世和 于洋 张民 陈美军 谭啸 钱善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8-492,共5页
探讨环境雌激素的联合作用和混合物环境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对鲫鱼血浆卵黄蛋白原含量的相对变化和暴露浓度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17β-雌二醇(E2)、双酚A(BPA)、辛基苯酚(OP)及其等毒性固定浓度比例混合物产生雌... 探讨环境雌激素的联合作用和混合物环境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对鲫鱼血浆卵黄蛋白原含量的相对变化和暴露浓度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17β-雌二醇(E2)、双酚A(BPA)、辛基苯酚(OP)及其等毒性固定浓度比例混合物产生雌激素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应用相加作用数学模型根据单个化合物的数据预测混合物效应.各化合物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均以Weibull函数拟合效果最好(R2≥0.92);通过浓度相加模型计算的混合物效应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了4种化合物呈现相加作用方式,在低于单个化合物的有效作用浓度下也会产生显著的混合物效应.说明了现行只对单个化合物进行的环境风险评价可能低估了混合物的环境风险,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剂量-反应关系 联合作用 浓度相加 独立作用
下载PDF
双酚A与内源性雌激素联合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晖 孔繁翔 +2 位作者 王世和 于洋 张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13-17,共5页
为了探讨环境雌激素与内源性雌激素联合作用的生物效应,通过对鲫鱼血浆卵黄蛋白原含量的相对变化和化合物暴露浓度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7β-雌二醇(E2)、双酚A(BPA)及其毒性固定比例混合物雌激素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应用相加作用数学... 为了探讨环境雌激素与内源性雌激素联合作用的生物效应,通过对鲫鱼血浆卵黄蛋白原含量的相对变化和化合物暴露浓度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7β-雌二醇(E2)、双酚A(BPA)及其毒性固定比例混合物雌激素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应用相加作用数学模型根据单个化合物的数据可预测不同配比混合物的效应。在各个浓度范围,实验得出的混合物效应与通过浓度相加和反应相加模型计算得出的混合物效应比较,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在较低浓度范围BPA和E2呈现相似联合作用,混合物效应大小取决于化合物的作用性质、暴露量和质量比例,表明在对环境雌激素的风险评价中应考虑污染物与内源性雌激素的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E2) 双酚A(BPA) 联合作用 浓度相加 独立作用
下载PDF
等效面法分析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联合作用
15
作者 葛会林 陶珊珊 +3 位作者 智霞 袁宏球 苏冰霞 马晨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6-824,共9页
为了更好地评估与预测三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以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杀威、灭多威、速灭威为研究对象,应用均分等效面设计(EESD)法配制三元混合物,应用直接均分射线设计法(EquRay)配制两两混合的二元混合物,测定混合物对乙酰胆碱酯... 为了更好地评估与预测三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以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杀威、灭多威、速灭威为研究对象,应用均分等效面设计(EESD)法配制三元混合物,应用直接均分射线设计法(EquRay)配制两两混合的二元混合物,测定混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效应,基于三角形的3次插值方法构建三元混合物在20%、50%、80%效应的等效面,以浓度加和(CA)与独立作用(IA)为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Weibull函数能良好地拟合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其混合物对AChE的浓度-效应数据(R2>0.99,RMSE<0.03)。基于等效面分析,残杀威、灭多威、速灭威的三元及二元混合物毒性符合CA模型,呈现加和作用,而IA轻微高估了混合物的毒性。共毒系数法也证实这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呈现加和作用。回归分析发现三元混合物毒性(pECx)与速灭威的浓度分数具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均分等效面设计法与等效面分析法可用于有效评估三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分等效面设计法 等效面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乙酰胆碱酯酶 浓度加和 独立作用 加和作用 共毒系数法
下载PDF
不同pH值对铜和硫酸阿米卡星的青海弧菌时间依赖毒性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家乐 张瑾 +1 位作者 杜士林 张亚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78-3389,共12页
自然条件下,污染物以各种形式或浓度混合存在,其累积毒性与相互作用对环境健康存在潜在风险,而pH对化学物质的毒性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不同pH值下污染物的累积毒性与相互作用,该研究以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AMI)和五... 自然条件下,污染物以各种形式或浓度混合存在,其累积毒性与相互作用对环境健康存在潜在风险,而pH对化学物质的毒性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不同pH值下污染物的累积毒性与相互作用,该研究以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AMI)和五水硫酸铜(CuSO_(4)·5H_(2)O,Cu)为目标污染物,以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受试生物,选用6.0、7.0、8.0、9.0共4个pH值条件分别进行实验,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Direct equipartition ray,EquRay)设计不同浓度配比的代表性混合物,应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Time-dependent microplate toxicity analysis,t-MTA)测定其时间-浓度-效应数据,以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IA)为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并应用改进的面积浓度比法(the modified area-concentration ratio method,MACR)评价AMI与Cu之间的毒性相互作用强度.结果表明:(1)Cu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Q67的毒性大小顺序为(pH=9)>(pH=7)>(pH=8)>(pH=6),AMI在4个pH值条件下的毒性总体来说相差较小,AMI的毒性高Cu的毒性2-3数量级.(2)Cu和AMI混合物体系毒性具有明显的组分依赖性,混合物体系随AMI组分增加,毒性呈增大趋势,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增长,毒性差异更为显著.(3)不同pH值条件下,pH值为6的混合物体系的pEC_(50)值较小,明显低于pH值为7、8、9混合物体系的pEC_(50)值,pH值为7、8、9的混合物体系之间的毒性值则相差不大.(4)4个pH值条件下的混合物体系共20条射线,存在协同或加和作用;pH值为6的混合物体系的MACR值低于pH值为7、8、9混合物体系的值,即pH值较低的混合物体系出现的协同作用强度较弱,pH值为7、8、9的混合物体系之间的MACR值则相差不大,毒性相互作用强度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重金属 PH值 独立作用模型 MACR 青海弧菌
下载PDF
抗生素与重金属对蛋白核小球藻时间依赖协同作用的动态定量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崇崇 陶梦婷 +2 位作者 张瑾 骆纵纵 周娜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91-1704,共14页
以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AMI)、五水合氯化镉(CdCl_(2)·2.5H_(2)O,Cd)、四水合氯化锰(MnCl_(2)·4H_(2)O,Mn)和七水合硫酸锌(ZnSO_(4)·7H_(2)O,Zn)为研究对象,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pyrenoido... 以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AMI)、五水合氯化镉(CdCl_(2)·2.5H_(2)O,Cd)、四水合氯化锰(MnCl_(2)·4H_(2)O,Mn)和七水合硫酸锌(ZnSO_(4)·7H_(2)O,Zn)为研究对象,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pyrenoidosa)为指示生物,采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3组二元混合体系(AMI-Cd、AMI-Mn和AMI-Zn),并应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测定其对C.pyrenoidosa的毒性数据,以浓度加和模型(Concentration addition,CA)和独立作用模型(Independent action,IA)为标准加和模型进行毒性相互作用分析,并运用效应残差比(Effect residual ratio,ERR)进行定量动态表征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组二元混合体系共十五条射线的混合毒性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依据ERR,CA和IA对三组二元混合体系的毒性评估结果基本一致,但3个混合物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具有不同的时间变化规律,即随暴露时间延长,AMI-Cd中五条射线的中浓度区由协同作用逐渐变为加和作用,AMI-Zn中5条射线在高浓度区的协同作用逐渐变为加和作用,而中低浓度区的协同作用在加强;AMI-Mn的毒性相互作用随时间变化不是很明显;与CA和IA相比,ERR定量地表征了混合物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强度,这为客观和准确地评估污染物的环境风险提供了方法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毒性 蛋白核小球藻 浓度加和模型 独立作用模型 效应残差比
下载PDF
基于发光细菌法的钙镁钾离子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评价
18
作者 王丹 周彦宏 +1 位作者 李珊珊 延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9-2142,共14页
采矿、农业和工业排放等人类活动加剧了淡水生态系统的盐碱化,但与盐碱化相关的毒性评价仍处于研究阶段。为了进一步阐明盐碱化相关离子的生物毒性效应,以明亮发光杆菌T3菌为供试菌株,考察了与盐碱化相关的阳离子Ca^(2+)、Mg^(2+)、K^(+... 采矿、农业和工业排放等人类活动加剧了淡水生态系统的盐碱化,但与盐碱化相关的毒性评价仍处于研究阶段。为了进一步阐明盐碱化相关离子的生物毒性效应,以明亮发光杆菌T3菌为供试菌株,考察了与盐碱化相关的阳离子Ca^(2+)、Mg^(2+)、K^(+)的单一及二元混合物的毒性效应区间和毒性兴奋刺激效应区间,并基于发光损伤和氧化应激2个方面探究了3种阳离子及其二元混合物的毒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一毒性工况下,Ca^(2+)、Mg^(2+)毒性相近,抑制发光亮度一半时的浓度即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335.5 mmol/L,333.3 mmol/L,K^(+)的毒性响应与Mg^(2+)、Ca^(2+)不同,T3菌对K^(+)表现出很高的耐受性;3种单一阳离子及二元混合物实验组均出现了毒性兴奋效应(Hormesis),但刺激响应及相应的浓度区间不同,联合毒性具有组分和浓度比依赖性,二元混合毒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a^(2+)-Mg^(2+)、Ca^(2+)-K^(+)、Mg^(2+)-K^(+),Ca^(2+)的存在会增加混合物的毒性;Ca^(2+)-Mg^(2+)二元混合物诱发氧化应激,产生毒性协同作用,二元混合物中K^(+)的存在减弱了氧化应激,降低了联合毒性,部分表现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兴奋刺激效应 拮抗 协同 独立作用模型 氧化损伤
下载PDF
独立学院图书馆对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
19
作者 张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31期37-38,共2页
本文从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学习能力尤其是在信息素养方面的缺失与不足出发,指出了独立学院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独立学院图书馆信息素养作用方法
下载PDF
5种取代酚化合物对淡水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38
20
作者 莫凌云 刘海玲 +3 位作者 刘树深 张天生 刘保奇 葛会林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9-264,共6页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sp.—Q67)为检验生物,以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分别测定了3,5-二羟基甲苯、2,3-二甲基苯酚、对氯苯酚、邻氯苯酚、2,4-二氯苯酚对淡水发光菌的发光抑制毒性及...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sp.—Q67)为检验生物,以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分别测定了3,5-二羟基甲苯、2,3-二甲基苯酚、对氯苯酚、邻氯苯酚、2,4-二氯苯酚对淡水发光菌的发光抑制毒性及其混合物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5种取代酚的剂量-效应关系都可用Weibull模型有效描述,从这些模型估算的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logEC50)分别为2.69、3.08、3.43、2.81和3.66,可知其对发光菌的毒性大小顺序为:2,4-二氯苯酚>对氯苯酚>2,3-二甲基苯酚>邻氯苯酚>3,5-二羟基甲苯.分别设计浓度等于各自之EC50和EC10的2个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以及3个不同效应浓度比混合物进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发现,在所实验的浓度范围内各个混合物的剂量加和(DA)模型与独立作用(IA)模型具有相似的作用规律,其联合毒性既可用DA模型也可用IA模型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发光菌 酚类化合物 联合毒性 剂量加和 独立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