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1篇文章
< 1 2 2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S/Nb_(2)O_(5)异质结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玲霞 朱蓓蓓 +1 位作者 李百裕 周杰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49-55,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由CdS纳米颗粒分散于Nb_(2)O_(5)纳米笼表面,二者形成紧密的Ⅱ型异质结;CdS的引入增强了Nb_(2)O_(5)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同时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当CdS的含量为15%时,CdS/Nb_(2)O_(5)可在60 min实现环丙沙星的高效降解,其反应速率常数是CdS的7.5倍,Nb_(2)O_(5)的20倍,空穴是该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研究结果为抗生素废水的高效治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Nb_(2)O_(5) 异质结 光催化 环丙沙星
下载PDF
聚酪氨酸/纳米金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水环境中环丙沙星 被引量:1
2
作者 秦建芳 李威威 +4 位作者 张玉莹 白乙艳 王龙 武舒敏 杨海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1-759,共9页
利用聚酪氨酸有机薄膜负载金纳米粒子作为检测环丙沙星的基底材料,制备了p-Tyr/AuNP s/Au电化学传感器,对环丙沙星(CFX)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CFX在该材料表面的反应为二电子转移的受吸附控制的过... 利用聚酪氨酸有机薄膜负载金纳米粒子作为检测环丙沙星的基底材料,制备了p-Tyr/AuNP s/Au电化学传感器,对环丙沙星(CFX)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CFX在该材料表面的反应为二电子转移的受吸附控制的过程。用单因素实验对L-酪氨酸(L-Tyr)单体的浓度、聚合的扫描圈数、金纳米沉积时间、溶液pH值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在6.60×10^(-7)~1.57×10^(-5)mol·L^(-1),ΔI与环丙沙星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50×10^(-7)mol·L^(-1)(S/N=3)。该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可用于实际水体中环丙沙星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7%~1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yr/AuNPs/Au 金纳米 聚酪氨酸 环丙沙星
下载PDF
改性钨酸铋纳米材料用于六价铬与环丙沙星光催化共降解研究
3
作者 于涛 赵瑞暄 +1 位作者 聂瑀 谭欣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8-966,共9页
抗生素与重金属离子常在废水中共存,提高了废水处理难度,因此亟需高效的处理方法实现二者的共降解.在此,通过一种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具有氧空位和3D中空结构钨酸铋光催化材料,实现了六价铬和环丙沙星的高效光催化共降解,光催化反应40 ... 抗生素与重金属离子常在废水中共存,提高了废水处理难度,因此亟需高效的处理方法实现二者的共降解.在此,通过一种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具有氧空位和3D中空结构钨酸铋光催化材料,实现了六价铬和环丙沙星的高效光催化共降解,光催化反应40 min后可将二者降解99%.实验及表征结果表明,氧空位的引入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迁移,使得更多的电子和空穴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进而显著提高了光催化共降解效率.同时,结合降解转化产物检测结果,分析了降解机理与路径.本工作为抗生素/重金属共存废水的处理提出了一种可行的高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铋 光催化降解 六价铬 环丙沙星
下载PDF
KOH活化制备铁基生物质炭及其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吸附研究
4
作者 聂发辉 李佳诚 +3 位作者 吴钦 刘占孟 徐志威 官坤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0,39,共12页
低代谢程度的抗生素如四环素和环丙沙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水体污染,而活性炭对此种污染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活化是改善生物炭吸附特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以甘蔗渣为主要研究对象,用KOH为活化剂,以FeCl_(3)·6H 2O为浸渍溶剂,制备了改性... 低代谢程度的抗生素如四环素和环丙沙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水体污染,而活性炭对此种污染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活化是改善生物炭吸附特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以甘蔗渣为主要研究对象,用KOH为活化剂,以FeCl_(3)·6H 2O为浸渍溶剂,制备了改性生物炭(KFBC),同时制备甘蔗渣生物炭(BC)作为对照。综合多种表征手段分析KOH活化和FeCl_(3)的掺杂对KFBC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吸附法探究KFBC对溶液中的四环素(TC)或环丙沙星(CIP)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KOH活化后会形成更多的碳结构缺陷,影响BC的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以及BC的表面电性;FeCl_(3)的掺杂会增强BC的磁性,有利于KFBC的循环利用;吸附反应受pH影响较小,KFBC能够在一个较宽泛的pH范围内进行吸附。KFBC吸附TC或CIP是以化学吸附为主,且是自发、吸热、自由度增加和熵增的过程;KFBC对TC或CIP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可达到743和794 mg/g;KFBC的主导机制并非静电吸附,而是以孔隙扩散和π—π作用等为主,氢键和络合作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碱改性 掺杂改性 四环素 环丙沙星 吸附机制
下载PDF
犬用环丙沙星凝胶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5
作者 何敏 陶梦筱 +1 位作者 陈敏 刘志伟 《畜禽业》 2024年第11期29-33,共5页
为制备犬用环丙沙星凝胶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卡波姆-940、丙三醇、氮酮的用量为因素,以凝胶剂的外观性状、均匀性、涂展性和稳定性为考查指标,筛选环丙沙星凝胶剂最优处方。结果表明,犬用环丙沙星凝胶剂的最佳处方配比为卡波姆-9401... 为制备犬用环丙沙星凝胶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卡波姆-940、丙三醇、氮酮的用量为因素,以凝胶剂的外观性状、均匀性、涂展性和稳定性为考查指标,筛选环丙沙星凝胶剂最优处方。结果表明,犬用环丙沙星凝胶剂的最佳处方配比为卡波姆-9401%、环丙沙星0.3%、丙三醇5%、氮酮6%、尼泊金内酯0.1%以及适量三乙醇胺。以此配方制备的环丙沙星凝胶剂外观均匀细腻,容易涂抹,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凝胶剂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盐酸环丙沙星不同给药途径对牛胃肠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6
作者 莫模双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7期26-28,共3页
为探讨对盐酸环丙沙星不同给药途径对牛胃肠炎的治疗效果。按照盐酸环丙沙星不同给药途径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患有胃肠炎的病牛分为口服组、肌肉注射组、静脉注射组以及瓣胃注射组,每组各32例。观察4组病牛治疗效果... 为探讨对盐酸环丙沙星不同给药途径对牛胃肠炎的治疗效果。按照盐酸环丙沙星不同给药途径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患有胃肠炎的病牛分为口服组、肌肉注射组、静脉注射组以及瓣胃注射组,每组各32例。观察4组病牛治疗效果、纤毛虫总数以及纤毛虫活力。瓣胃注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且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瓣胃注射组的纤毛虫总数大于其他3组,且纤毛虫活力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瓣胃注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牛胃肠炎的治疗中,对盐酸环丙沙星采用瓣胃注射法的治疗效果较好,对纤毛虫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胃肠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CuBi_(2)O_(4)/Bi_(2)WO_(6)Z型异质结用于光电类芬顿体系下高效降解环丙沙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秋霞 韩玉贵 +3 位作者 赵鹏 王爽 刘亚茹 李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针对目前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严重的问题,使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CuBi_(2)O_(4)/Bi_(2)WO_(6)(CBWO)Z型异质结催化剂.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为棒状和纳米片状.能量色散元素图谱显示,Cu,W,Bi和O元素均匀分散在CBWO-60中;使... 针对目前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严重的问题,使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CuBi_(2)O_(4)/Bi_(2)WO_(6)(CBWO)Z型异质结催化剂.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为棒状和纳米片状.能量色散元素图谱显示,Cu,W,Bi和O元素均匀分散在CBWO-60中;使用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探究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化学键、官能团组成;BET表征结果证明,CBWO-60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明Cu^(+)和Cu^(2+)共存,促进了芬顿(Fenton)反应的循环进行,XPS结合能的位移证明了异质结中CuBi_(2)O_(4)和Bi_(2)WO_(6)之间具有强的电子相互作用,而不是物理混合;使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价带-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利用光致发射光谱、电化学阻抗谱和瞬态光电流响应谱探究了催化剂的电荷转移情况.在该系列催化剂中,CBWO-60在光电类芬顿(PEF-like)体系中对环丙沙星(CIP)的降解效率最高,90 min时,降解效率为98.0%.同时,溶液初始pH在2~6范围时,体系始终能够维持有效的CIP去除效率,与传统芬顿体系相比,该体系的pH应用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宽.在PEF-like体系中,CBWO-60对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充分证明了CBWO-60的普适性.CBWO-60在连续5次循环实验后,对CIP仍保持87.8%的降解率,并且反应后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根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的结果,提出了CIP降解的5种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类芬顿体系 铋酸铜/钨酸铋 Z型异质结 环丙沙星 活性氧物种
下载PDF
浒苔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激活过硫酸盐去除水中环丙沙星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诗杰 陈欣雨 +2 位作者 文思棋 薛文静 徐轶群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49-57,共9页
以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生物炭(biochar,BC)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较高去除性能的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nZVI@BC作为过硫酸盐的激活材料,用于去除水中的抗生素环丙沙星(ciproflo... 以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生物炭(biochar,BC)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较高去除性能的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nZVI@BC作为过硫酸盐的激活材料,用于去除水中的抗生素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材料的表观形貌、粒径、晶型结构和化学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C的负载有效提高了nZVI的分散性,增加了反应活性位点.在BC与Fe的质量比为2:1,nZVI@BC质量浓度为0.6 g·L^(-1),过硫酸盐浓度为2 mmol·L^(-1),CIP质量浓度为10 mg·L^(-1)条件下,60 min内CIP的去除率达91.45%.自由基猝灭和电子顺磁共振结果证明,CIP的去除主要依靠SO_(4)^(-)·,HO·,·O_(2)^(-)和^(1)O_(2)等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其中·O_(2)^(-)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环丙沙星 生物炭 纳米零价铁
下载PDF
壳聚糖/磁性生物炭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
9
作者 杜晶宇 吴心怡 +2 位作者 李瑾 钟莲 郎印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2,共12页
本文以芦苇生物质和FeCl_(3)·6H_(2)O为原料,采用浸渍-热解法,控制浸渍比率、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制备磁性生物炭(Biochar, MB),再与壳聚糖(Chitosan, CTS)复合,制备了壳聚糖/磁性生物炭复合物(Magnetic biochar, CMB)。利用田口分... 本文以芦苇生物质和FeCl_(3)·6H_(2)O为原料,采用浸渍-热解法,控制浸渍比率、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制备磁性生物炭(Biochar, MB),再与壳聚糖(Chitosan, CTS)复合,制备了壳聚糖/磁性生物炭复合物(Magnetic biochar, CMB)。利用田口分析方法,以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为目标物,以吸附容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了CMB的制备条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BET)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MB对CIP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CMB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比率1∶3、热解温度800℃、热解时间4 h,以柠檬酸为交联剂、MB与CTS的质量比5∶1。CMB对CIP的吸附更符合Avrami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可能是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能较好地描述CMB对CIP的吸附行为。热力学参数表明,CMB对CIP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生物炭 壳聚糖 环丙沙星 田口分析方法 吸附
下载PDF
造纸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环丙沙星的吸附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佳乐 朱小林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7-23,27,共8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将高铁酸镍(NiFe_(2)O_(4))负载到造纸污泥生物炭上,制备出一种磁性镍铁氧体/造纸污泥生物炭(NiFe_(2)O_(4)/AC)吸附剂,研究其吸附废水中抗生素环丙沙星(CIP)的有效性,用BET、XRD、SEM、VSM、XPS等表征了材料的结构、...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将高铁酸镍(NiFe_(2)O_(4))负载到造纸污泥生物炭上,制备出一种磁性镍铁氧体/造纸污泥生物炭(NiFe_(2)O_(4)/AC)吸附剂,研究其吸附废水中抗生素环丙沙星(CIP)的有效性,用BET、XRD、SEM、VSM、XPS等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形貌、磁性能等性质,研究了生物炭吸附环丙沙星(CIP)的影响因素、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为6、CIP初始浓度为300mg·L^(-1)、生物炭投加量为0.4g·L^(-1)、吸附时间600min时,吸附量高达600.19mg·g^(-1)。实验数据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表明其吸附过程是一个单层的物理吸附过程。同时,外加磁场吸附剂可从溶液中分离,在抗生素废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磁性生物炭 环丙沙星 吸附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κ-卡拉胶/MIL-53复合气凝胶对水体中环丙沙星的吸附去除
11
作者 李娜 夏玮 +2 位作者 孙思宇 王禹洋 杨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95-2408,共14页
环丙沙星(CIP)是一种常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抗感染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其大部分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流入水体环境中,研究CIP的高效去除技术对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利用羧甲基纤维... 环丙沙星(CIP)是一种常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抗感染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其大部分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流入水体环境中,研究CIP的高效去除技术对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和CMC/κ-卡拉胶(κ-CG)气凝胶为载体,原位负载一种常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53,制备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并研究复合气凝胶对CIP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相比于CMC和CMC/κ-CG气凝胶,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不仅吸附量得以提高,其耐碱性及抗盐性均得到有效改善,在pH 4.0—9.0范围内和高盐浓度下对CIP均保持较好的吸附效果.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CIP的吸附均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过程,在中性条件下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05 mmol·g^(-1)和1.464 mmol·g^(-1).结合表观吸附性能结果和吸附前后的FTIR和XPS光谱特征分析得出,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CIP的高效吸附是氢键、静电吸附、π—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和络合作用等多重作用的结果.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Fe^(3+)离子浸出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浓度阈值,较好地解决了原粉末状MIL-53在实际水体中易流失难回收的问题.相比于CMC/MIL-53,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水体中CIP具有更佳的吸附去除性能,有着更为优良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羧甲基纤维素 Κ-卡拉胶 MIL-53 环丙沙星 吸附性能 吸附机制
下载PDF
锰掺杂生物炭强化环丙沙星吸附性能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康佳玉 邓圣 +4 位作者 韩旭 吴叔璇 白宇洋 姜永海 杨昱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26-2536,共11页
虽然锰掺杂生物炭对水中污染物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但是锰掺杂生物炭吸附剂物理化学特性与其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之间的相关性仍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以MnCl_(2)、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化学浸渍的方法,在300、500和800℃下制备锰掺杂生物... 虽然锰掺杂生物炭对水中污染物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但是锰掺杂生物炭吸附剂物理化学特性与其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之间的相关性仍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以MnCl_(2)、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化学浸渍的方法,在300、500和800℃下制备锰掺杂生物炭(分别记为BC_(Mn)-300、BC_(Mn)-500、BC_(Mn)-800),探究不同吸附材料结构和性质差异及其对环丙沙星(CIP)的吸附作用机制。通过电镜扫描、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对锰掺杂生物炭进行结构表征分析,发现当煅烧温度从300℃升至800℃时,O/C值从0.66降至0.17,(O+N)/C值从0.7降至0.19,而拉曼光谱中D峰和G峰比值从0.527升至1.010。吸附实验结果发现,锰掺杂生物炭对CIP的吸附性能均高于未掺杂锰生物炭,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CIP的吸附性能逐渐增强。锰掺杂生物炭对CIP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氢键作用、孔填充、疏水作用以及π-π相互作用。构效分析发现,比表面积、总孔体积、ID/IG、C-C、C=O和MnO_(2)的含量均与吸附性能呈正相关,-OH与吸附性能无明显相关性,平均孔径、O/C、(O+N)/C、C-O和MnO的含量均与吸附性能呈负相关。研究显示,锰掺杂生物炭煅烧温度的提高,使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大,疏水性增强,极性减弱,具有更多的缺陷结构,锰掺杂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取决于不同理化性质的协同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强化CIP去除的定向结构调控、定制化生物炭材料制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掺杂生物炭 吸附性能 环丙沙星(CIP) 构效分析
下载PDF
Bi-MOF衍生的中空BiOBr纳米棒用于高效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
13
作者 马宇 胡军成 +1 位作者 刘玉琴 蒋青青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50-56,共7页
随着抗生素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抗生素引起的水污染日益严重,需要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来修复含有抗生素的废水.以Bi-MOF(CAU-17)为模板,制备中空BiOBr纳米棒(hBOB)用于高效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与BiOBr纳米片(sBOB)相比,hBOB具有更大... 随着抗生素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抗生素引起的水污染日益严重,需要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来修复含有抗生素的废水.以Bi-MOF(CAU-17)为模板,制备中空BiOBr纳米棒(hBOB)用于高效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与BiOBr纳米片(sBOB)相比,hBOB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电荷分离效率.在模拟太阳光下30 min的降解效率达到92.5%,降解速率常数是sBOB的2.5倍.通过固体漫反射(DRS)、荧光(PL)、光电流(I-t)、阻抗(EIS)等表征分析光降解能力增强的原因.结果表明多孔结构和纳米片组装的存在缩短了载流子的扩散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因此hBOB具有良好的去除CIP的能力.此外,还利用莫特肖特基测试(M-S)和电子自旋共振(ESR)表征研究了光催化降解CIP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U-17 BiOBr 光催化 降解环丙沙星
下载PDF
硝呋太尔片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14
作者 丁雪松 陈霞 许生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6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硝呋太尔片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结合就诊顺序划分为盐酸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盐酸治疗组采取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联合治疗组采取硝呋太尔片联合盐酸环丙... 目的观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硝呋太尔片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结合就诊顺序划分为盐酸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盐酸治疗组采取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联合治疗组采取硝呋太尔片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调整所需时间、炎性因子、血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白带趋于正常化时间(5.41±1.26)d、阴道瘙痒缓解时间(4.23±1.08)d、黏膜充血缓解时间(7.20±0.69)d、阴道疼痛感消失时间(3.15±0.24)d,均较盐酸治疗组的(8.26±1.20)、(7.16±1.33)、(10.57±0.48)、(6.11±0.42)d短(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白细胞介素-2(4.12±0.52)ng/ml、白细胞介素-8(1.30±0.24)ng/ml、白细胞介素-13(10.22±1.68)ng/ml,盐酸治疗组白细胞介素-2(7.94±0.12)ng/ml、白细胞介素-8(3.25±0.81)ng/ml、白细胞介素-13(21.44±0.46)ng/ml,联合治疗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8以及白细胞介素-13低于盐酸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丙二醛(3.62±0.12)nmol/ml、血清内皮素-1(53.42±4.16)ng/L、超氧化物歧化酶(95.64±8.88)U/ml、血清一氧化氮(102.36±8.65)μmol/ml,盐酸治疗组丙二醛(4.81±0.05)nmol/ml、血清内皮素-1(64.23±8.15)ng/L、超氧化物歧化酶(82.63±6.49)U/ml、血清一氧化氮(85.42±6.35)μmol/ml,联合治疗组丙二醛、血清内皮素-1低于盐酸治疗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一氧化氮高于盐酸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盐酸治疗组(P<0.05)。结论临床领域内治疗细菌性阴道炎,要选取硝呋太尔片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模式,可更好地调整患者不良症状,降低炎性因子和血清应激反应指标等,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可以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呋太尔片 盐酸环丙沙星 细菌性阴道炎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o基碳材料双功能催化剂在电芬顿体系中高效降解环丙沙星
15
作者 王爽 吕月琴 +1 位作者 刘星宇 李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132,共11页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环丙沙星(CIP)及其降解中间体在环境中的累积,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危害.近年来,使用电芬顿技术降解CIP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污染控制方法.本文以有机金属骨架ZIF-67作为前驱体,在不同温...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环丙沙星(CIP)及其降解中间体在环境中的累积,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危害.近年来,使用电芬顿技术降解CIP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污染控制方法.本文以有机金属骨架ZIF-67作为前驱体,在不同温度煅烧下合成了一系列的Co基碳材料电催化剂(Co-NC-T),并用于CIP的降解.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所合成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显示,性能最佳的Co-NC-900材料含有最高比例的石墨N,这有利于O_(2)通过2e^(-)还原反应生成H_(2)O_(2);Co的多重价态[Co(0),Co(Ⅱ)及Co(Ⅲ)]可以促进反应过程中的H_(2)O_(2)转化为多种活性氧物种.Co-NC-900催化剂可以同时促进H_(2)O_(2)的形成和活化,这有利于CIP的降解.猝灭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中主要的活性氧物种依次为·O_(2)-和·OH.活性氧物种可以协同参与污染物的降解,进而提高CIP的降解效果.CIP的降解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pH=3的条件下,Co-NC-900对CIP的降解效率在120 min可以达到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环丙沙星 ZIF-67 Co基碳材料 活性氧物种
下载PDF
环丙沙星在地下水灌区土壤的吸附解吸特征
16
作者 黄爽兵 谢遵滨 +1 位作者 轩晨飞 钱永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8,共8页
为了更全面认识环丙沙星(CIP)在不同背景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在华北平原地下水灌溉农田区选择有机质组成特征和理化性质显著的两处土壤样品,从动力学和热力学两方面研究CIP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机制。结果显示,动力学实验数据更符合准二级... 为了更全面认识环丙沙星(CIP)在不同背景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在华北平原地下水灌溉农田区选择有机质组成特征和理化性质显著的两处土壤样品,从动力学和热力学两方面研究CIP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机制。结果显示,动力学实验数据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模式呈非线性特征、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吸附动力学常数(K_(2),8 772.64 vs 2 846.37 g/(mg·h))、吸附平衡速率常数(Kl,0.113 vs 0.094 L/mol)及最大吸附量(Q_(m),5 033 vs 3 167 mg/kg)参数均呈现出献县样品大于正定样品,指示献县土壤更快的吸附速率和更大的吸附容量。相应地,解吸实验得到的解吸率(5.98%vs 8.07%)、最大解吸量(6 592 vs 7 564 mg/kg)及由热力学计算所得吸附自由能ΔG(-25.08 vs-23.00 kJ/mol)大小均一致反映出献县土壤相较正定土壤对CIP的吸附性能更强。综合实验研究结果和光谱特征、理化参数特征分析得出,献县土壤的高分子、高芳香性和多官能团的腐殖质成分以及更高黏粒含量是其吸附性能整体表现更强的重要因素,腐殖质分子的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等物理吸附机制可能对献县土壤吸附CIP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地下水灌溉 环丙沙星 吸附解吸 华北平原
下载PDF
负载环丙沙星及利福平的聚合物胶束制备及其抗菌性能分析
17
作者 何清玲 陈柳婷 +3 位作者 孙泽月 刘飞 卢嘉驹 孔祥东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79-587,共9页
为提高抗生素在病灶感染处的渗透与富集能力,减少单一抗生素的使用剂量,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风险,采用化学偶联法合成聚乳酸羟基乙酸-透明质酸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用于封装抗生素。该共聚物在水中可自组装为内部疏水、外部亲水的胶束(Micell... 为提高抗生素在病灶感染处的渗透与富集能力,减少单一抗生素的使用剂量,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风险,采用化学偶联法合成聚乳酸羟基乙酸-透明质酸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用于封装抗生素。该共聚物在水中可自组装为内部疏水、外部亲水的胶束(Micelles,MS),以透析法将疏水药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和利福平(Rifampicin,RFP)封装在MS中,构建了CIP@MS的单一载药胶束及CIP/RFP@MS的双载药胶束;对合成物质的结构、形貌、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载药率进行测试与表征,将MS、CIP@MS、CIP/RFP@MS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共培养以探索载药胶束的体外抗菌作用,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以评估载药胶束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聚乳酸羟基乙酸-透明质酸聚合物在水中可自组装约为142 nm大小的球形胶束,载药后粒径增大约为194 nm;CIP在CIP@MS中的载药率为1.42%,CIP和RFP在CIP/RFP@MS中的载药率分别为1.09%和1.41%;CIP@MS对S.aureus和E.coli的抗菌率分别为27.7%和99.9%,CIP/RFP@MS对S.aureus和E.coli的抗菌率分别达到85.4%和100.0%。该研究为双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及抗菌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 透明质酸 胶束 环丙沙星 利福平 抗菌
下载PDF
茜素/Al^(3+)基探针比率荧光高灵敏检测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
18
作者 陈曦 胡云云 +5 位作者 王恺 徐应然 刘文雅 周裔彬 肖亚庆 刘英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2期128-134,共7页
为解决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在禽蛋养殖业中的残留问题,该研究基于聚集诱导发射(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效应和配位作用构建一种新型探针实现CIP残留的比率荧光可视化检测。在该探针中Al^(3+)触发茜素聚集引起荧光强... 为解决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在禽蛋养殖业中的残留问题,该研究基于聚集诱导发射(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效应和配位作用构建一种新型探针实现CIP残留的比率荧光可视化检测。在该探针中Al^(3+)触发茜素聚集引起荧光强度增强,其红色荧光作为参比信号。Al^(3+)与CIP之间的配位作用引起了CIP的本征荧光显著增强,此蓝色荧光作为响应信号。随着CIP浓度的增加,探针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再变为蓝色,为半定量视觉分析提供了参考。在最佳检测条件下,该探针在0.01~10.00μmol/L的范围内对CIP呈现良好的线性响应(R^(2)=0.991),检测限为6.9 nmol/L。此外,该探针也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在鸡蛋样品中CIP残留的加标回收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回收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荧光 环丙沙星 聚集诱导发射 茜素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盐酸环丙沙星对大豆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19
作者 余小壮 张燕 +1 位作者 高大鹏 杨傲傲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43-48,共6页
目的:探究盐酸环丙沙星类抗生素残留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设置系列浓度梯度的盐酸环丙沙星,研究其对大豆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在0~100 mg/L的浓度条件下,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盐酸环丙... 目的:探究盐酸环丙沙星类抗生素残留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设置系列浓度梯度的盐酸环丙沙星,研究其对大豆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在0~100 mg/L的浓度条件下,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盐酸环丙沙星浓度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当盐酸环丙沙星浓度为5 mg/L时,发芽势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当盐酸环丙沙星浓度>5 mg/L时,随浓度升高发芽势不断下降。在96 h内,5 mg/L组的大豆总长度均高于其他组,但随着时间延长,大豆总长度随盐酸环丙沙星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100 mg/L抑制作用最明显,总长度最短。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幼苗鲜质量和各类叶绿素含量均随盐酸环丙沙星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结论:环境中的高浓度的盐酸环丙沙星会抑制大豆的萌发及早期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环丙沙星 抗生素 大豆 生长发育 叶绿素
下载PDF
PS微塑料对盐酸环丙沙星的吸附特性研究
20
作者 林雨男 阎波 +1 位作者 侯春壹 孙博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57,共12页
微塑料在水环境中会吸附共存条件下同为新兴污染物的抗生素,并作为抗生素载体与其一同迁移,而微塑料自身的老化和周围环境条件是影响吸附能力的重要原因。该文以聚苯乙烯(PS)颗粒为代表,在不同环境介质下用紫外照射模拟微塑料在环境中... 微塑料在水环境中会吸附共存条件下同为新兴污染物的抗生素,并作为抗生素载体与其一同迁移,而微塑料自身的老化和周围环境条件是影响吸附能力的重要原因。该文以聚苯乙烯(PS)颗粒为代表,在不同环境介质下用紫外照射模拟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光老化,研究了老化前后微塑料对盐酸环丙沙星(CIP)的吸附行为,并探究了离子强度、pH值和溶解性有机质(DOM)对PS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结果表明:紫外线老化使PS微塑料粒径减小,表面出现沟壑、褶皱以及剥落现象,羰基指数增高。原始和老化PS吸附CIP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原始和在空气中老化PS对CIP的吸附过程,而在水中老化的PS对CIP的吸附更符合以非均质多分子层吸附反应为主的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老化PS对CIP的吸附量明显高于原始PS,且水老化PS吸附效果优于空气老化,同时,离子强度、pH、溶解性有机质对微塑料的吸附能力影响也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盐酸环丙沙星 吸附行为 老化 环境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