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美国在《环境外交报告》中所倡导的合作的实质——以《京都议定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丁金光 韩庆娜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后冷战时期,环境问题影响到美国人民与国家的利益,因而克林顿政府决意将环境置于外交政策的主流。1997年美国国务院发布的《环境外交报告》即为标志。美国在报告中提出全球、地区和双边的合作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然而美国在《京... 后冷战时期,环境问题影响到美国人民与国家的利益,因而克林顿政府决意将环境置于外交政策的主流。1997年美国国务院发布的《环境外交报告》即为标志。美国在报告中提出全球、地区和双边的合作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然而美国在《京都议定书》上的表现却令人失望,反映出美国在环保领域中所倡导的国际合作存在着不公正、无诚意和有偏见的实质,体现出国际环保舞台上的矛盾与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环境外交 环境外交报告》 《京都议定书》
下载PDF
美国环境外交的三个发展阶段 被引量:14
2
作者 楼庆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28-30,43,共4页
关键词 环境外交 环境问题 三个发展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生物多样性公约》 环境政策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环境外交政策 全球气候变化 美国政府
下载PDF
环境外交:发展的动力学分析——兼论中日韩三国环境合作与问题 被引量:5
3
作者 具天书 邱道隆 张植荣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2,共7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伴的是严重的跨国环境问题。在联合国主导下,世界各国就有关环境问题,举行了多次谈判和国际会议,并达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即"环境外交"因此产生了。但是,有关全球环境...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伴的是严重的跨国环境问题。在联合国主导下,世界各国就有关环境问题,举行了多次谈判和国际会议,并达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即"环境外交"因此产生了。但是,有关全球环境外交的谈判从未一帆风顺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有关减排责任问题上进行了持久的对抗和博弈。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环境问题对世界尤其是东亚周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世界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和区域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本文从联合国主导下的环境外交的发展与国家责任争辩的演变出发,结合东北亚地缘环境问题,探讨中日韩三国环境外交的发展动力及其相关问题,认为东北亚三国的环境外交合作过程,正好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外交的博弈模式,与其长期争论不休,不如切实开展中日韩之间双边或多边环境合作,更显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外交 发展动力 国家责任 东亚三国 区域合作
下载PDF
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支柱 被引量:5
4
作者 沈海涛 赵毅博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8年第5期32-36,共5页
环境外交是日本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翼。近年来日本为了改善同周边邻国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为了在争取"入常"问题上能得到东亚各国的支持,企图抓住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这个国际政治的"第三重要课题",欲从环境外交入手拓... 环境外交是日本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翼。近年来日本为了改善同周边邻国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为了在争取"入常"问题上能得到东亚各国的支持,企图抓住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这个国际政治的"第三重要课题",欲从环境外交入手拓展自己的外交空间,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日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也存在需要共同面对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社会课题。环境外交正日益成为中日关系调整的平衡器,对促进相互理解与信赖,调整双边关系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也为构筑更高层次的战略互惠关系奠定了基础。日本政府着意改善中日关系、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外交新起点也正是从环境保护合作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合作 环境外交 战略互惠 日本外交 中日关系 可持续发展 ODA
下载PDF
日本对东盟的环境外交 被引量:11
5
作者 董亮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73-87,共15页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型经济、脆弱的生物多样性及人口贫困等因素,东盟国家易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负面影响。因此,东盟具有强烈的环境合作意愿。日本对东盟国家的环境外交以非约束原则为指导,形成了灵活的环境合作和激励机制,资...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型经济、脆弱的生物多样性及人口贫困等因素,东盟国家易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负面影响。因此,东盟具有强烈的环境合作意愿。日本对东盟国家的环境外交以非约束原则为指导,形成了灵活的环境合作和激励机制,资金构成多元化。这些符合东盟国家的特点,十分具有针对性。当前,日本对东盟的环境外交机制包括东盟+3环境部长会议、东亚峰会环境部长会议以及日本—东盟环境合作对话。整体上,日本对东盟所推行的环境合作是以"生活质量伙伴"为核心,并为其整体的外交战略布局服务。这些环境合作主要集中在城市、低碳发展及空气污染治理等方面。日本的环境外交彰显其环境援助与项目的优势,形成了东盟与日本合作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东盟 环境外交 机制 影响
下载PDF
温室气体减排与中国的环境外交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小民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64,共7页
在围绕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上,国际社会展开了复杂的斗争。作为世界上现排放温室气体总量第二、温室气体排放增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中国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如... 在围绕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上,国际社会展开了复杂的斗争。作为世界上现排放温室气体总量第二、温室气体排放增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中国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如果要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消除"中国威胁论",那么应该也能够为国际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国应以温室气体减排为契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成我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 碳排放 环境外交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环境外交的历程、成就和展望 被引量:7
7
作者 于宏源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50-55,共6页
随着全球环境治理问题日益严峻,环境外交在世界各国政治决策中的权重均有所上升。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和世界生态环境大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应对生态环保国际政治合作面临的困境,中国的环境外交通过多边谈判、... 随着全球环境治理问题日益严峻,环境外交在世界各国政治决策中的权重均有所上升。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和世界生态环境大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应对生态环保国际政治合作面临的困境,中国的环境外交通过多边谈判、大国协调、区域合作和多利益攸关方协调等方式,实现了多重发展。中国通过加强国内行动、参与和推动双多边谈判以及加强国内行动、全方位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从而贡献中国力量,在合作中落实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南南合作。中国要想实现环境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加强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并形成国际引领,推动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以及不断深化国家间环境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外交 国际合作 全球治理
下载PDF
论环境外交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被引量:7
8
作者 蔡守秋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43-245,共3页
简要阐述了环境外交兴起的原因及其3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环境外交的概念和含义,并较深入地概括了环境外交区别于其它外交活动的6个特点。作者认为,研究并掌握上述基本问题,对于建立环境外交学的科学体系,促进环... 简要阐述了环境外交兴起的原因及其3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环境外交的概念和含义,并较深入地概括了环境外交区别于其它外交活动的6个特点。作者认为,研究并掌握上述基本问题,对于建立环境外交学的科学体系,促进环境外交的发展,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外交 发展过程 趋势 概念 特点
下载PDF
论中国环境外交的实践及其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海滨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44,共7页
关键词 环境外交 中国外交 环境与发展 可持续 消耗臭氧层物质 全球环境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中国政府 中国环境保护 环境合作
下载PDF
从环境外交看国家主权观的发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屠启宇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24-27,共4页
环境外交是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全新领域。它从维护全球基本生态环境这个基本目的出发,以处理国家间的环境纠纷,制定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谋求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最终确立全球环境新秩序为主要任务。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在环境... 环境外交是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全新领域。它从维护全球基本生态环境这个基本目的出发,以处理国家间的环境纠纷,制定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谋求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最终确立全球环境新秩序为主要任务。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在环境外交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缺乏一个有效的理论体系支持。这使许多国际环境保护合作项目由于种种分歧而搁置下来,其中最主要是集中于国家主权观的分歧上。事实证明,传统的主权观已不能适应日益深入的国际环境保护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把主权观放在新背景下加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全新的环境外交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权观 国际公约 国际合作 理论体系 环境外交 基本目的 新秩序 独立权 统治权 环境问题
下载PDF
全球环境治理转型下的中国环境外交:理念、实践与领导力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宏源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5,共8页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关乎地球系统健康稳定运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广泛重视。围绕全球环境治理转型而伴随的改革、协调、合作与竞争也在同步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环境治理...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关乎地球系统健康稳定运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广泛重视。围绕全球环境治理转型而伴随的改革、协调、合作与竞争也在同步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演进,以南北格局为特征的全球环境治理主体也出现了新的复杂变化,多个利益攸关方在环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秉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全球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角色。在全球治理体系转型的背景下,中国需进一步提高在全球环境合作中的领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生态环境 环境外交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努力推进新时期环境外交工作 被引量:5
12
作者 解振华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2-13,共2页
中宣部、外交部、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 ,要求各级宣传部门、外事部门全面深入地学习邓小平外交理论 ,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进一步开创对外工作的新局面。国家环保总局为... 中宣部、外交部、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 ,要求各级宣传部门、外事部门全面深入地学习邓小平外交理论 ,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进一步开创对外工作的新局面。国家环保总局为落实通知有关精神 ,于2000年6月6日召开了“深入学习邓小平外交思想 ,进一步做好环境外交工作”座谈会。本文为解振华局长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作 环境外交 环境保护事业
下载PDF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政策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忠义 盛中超 《国际论坛》 2003年第1期62-67,共6页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经历了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届政府演变过程 ,表现出了由消极到较为积极再到消极的环境外交发展态势。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发展同其冷战后总体国际战略思想相一致 ,是其总体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冷...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经历了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届政府演变过程 ,表现出了由消极到较为积极再到消极的环境外交发展态势。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发展同其冷战后总体国际战略思想相一致 ,是其总体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受到国内外 ,尤其是国内诸多因素的限制 ,这些限制是美国环境外交跌宕起伏的原因。总体来看 ,冷战后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是完全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 ,并不是出于所谓的“全球环境领导责任” ,我们有必要分析、认识这一演变过程及其政策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美国 环境外交政策 全球气候谈判 国家利益 克林顿 布什 京都议定书
下载PDF
中国环境外交的开端:成就与问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金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8-170,共3页
1972年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中国环境外交的开端。在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开展了大量的外交活动,阐明了我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同各国交流了环保经验。与此同时,当时中国对环境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对环保国... 1972年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中国环境外交的开端。在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开展了大量的外交活动,阐明了我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同各国交流了环保经验。与此同时,当时中国对环境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对环保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重视不够,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因素,忽略了环发领域客观存在的共同利益。无论如何,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给中国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环境外交 开端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下载PDF
决策模式与日本环境外交--以日本批准《京都议定书》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宫笠俐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9,79,共6页
在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后,日本国内针对是否批准议定书产生了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只有美国批准议定书,日本才能批准。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日本应该在全球环境事务中展示出领导者的姿态,即使美国退出,日本也要批准议定书。本文从政... 在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后,日本国内针对是否批准议定书产生了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只有美国批准议定书,日本才能批准。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日本应该在全球环境事务中展示出领导者的姿态,即使美国退出,日本也要批准议定书。本文从政策决策的视角来解释日本批准《京都议定书》的立场。文章认为,日本除了受其环境外交的政治目标驱使之外,非政府组织的推动、欧盟的压力以及国内产业界的让步都是促使日本选择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原因。尽管日本批准了议定书,但由于认定议定书对日本不公平,因此日本试图在"后京都时代"脱离《京都议定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环境外交 政策决策 《京都议定书》
下载PDF
科学的影响力:美国环境外交中的认知共同体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圆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76,共15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与科学结合十分紧密的美国环境外交政策领域,认知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认知共同体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可以被视为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独立影响的因素。不同于利益集团,认知共同体成员的聚合则更...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与科学结合十分紧密的美国环境外交政策领域,认知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认知共同体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可以被视为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独立影响的因素。不同于利益集团,认知共同体成员的聚合则更多是基于共同的知识背景、因果信念和政策志向。在美国环境外交中,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外交政策制订,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行为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美国外交政策,使得环境外交领域成为美国科学与外交结合十分紧密的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美国 环境外交 科学 影响力
下载PDF
环境外交:国际力量互动与较量的新界面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乃京 《国际论坛》 2003年第6期21-27,共7页
环境外交是 2 0世纪 70年代兴起的国际间新型外交形式。与传统外交相比 ,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当代环境外交主体呈现多元化 ,目的和调整对象呈现扩大化 ,运作方式呈现多样化 ,规则呈现趋同化。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环境外交超出了... 环境外交是 2 0世纪 70年代兴起的国际间新型外交形式。与传统外交相比 ,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当代环境外交主体呈现多元化 ,目的和调整对象呈现扩大化 ,运作方式呈现多样化 ,规则呈现趋同化。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环境外交超出了传统的国家交往范围 ,成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外交 国家主权 国家利益
下载PDF
加拿大与美国关于酸雨的环境外交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令侠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8-124,共7页
加拿大与美国关于解决酸雨问题的谈判是加美外交的一个缩影 ,在世界环境外交中具有典型意义。它的过程艰难曲折。历时 15年之久 ,双方才达成双边治理协定。加拿大在治理酸雨污染方面所采取的种种积极措施与美国在环境外交上我行我素的... 加拿大与美国关于解决酸雨问题的谈判是加美外交的一个缩影 ,在世界环境外交中具有典型意义。它的过程艰难曲折。历时 15年之久 ,双方才达成双边治理协定。加拿大在治理酸雨污染方面所采取的种种积极措施与美国在环境外交上我行我素的单边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酸雨问题之所以长时期成为加美外交关系的症结 ,是因为它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伦理概念和单纯的技术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问题 跨边界污染 空气质量 污染物排放量 加拿大 美国 环境外交
下载PDF
“印太战略”背景下日本对东南亚的环境外交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传玲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115,共24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美日等国家“印太战略”的出台,在中美战略竞争全面升级的新形势下,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属性进一步凸显,已成为主要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印太战略”背景下,日本以推动构建“自由开...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美日等国家“印太战略”的出台,在中美战略竞争全面升级的新形势下,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属性进一步凸显,已成为主要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印太战略”背景下,日本以推动构建“自由开放的印太”秩序之名,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安全、技术、价值观、文化等多重外交手段,不断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在“高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海洋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开展诸多合作。其中,环境外交作为日本“综合外交力”的重要内容,在认知塑造、影响力提升、价值观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拉拢东南亚国家,日本不断加强对该地区的环境外交,通过设置一系列关涉全球利益的重大议题,如气候变化、海洋塑料垃圾等环境安全问题,给东盟更多的施展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环境外交始终作为其现实主义外交的重要手段和掩护,服务于其大国情结和强国战略。根据近年来日本政府针对环境领域出台的诸多政策可以发现,日本政府试图通过环境外交体制辅助其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化大国的战略目标。这背后有印太战略的指引,有国家安全利益的考量,也有获取国际话语权的期望,更暗含对冲中国的企图。大国权力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环境外交明显已经成为日本介入该地区事务与构建大国博弈新场域的重要切入点,沦为其塑造权力结构的战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 日本 东南亚 环境外交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野中的中国环境外交——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利涛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4,共6页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通过扩大多元化传播主体和运用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实现了国际传播的复合功能,不仅推动大会取得了重要成果,也较好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环境理念。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塑造一个总体上于我有利的国际传播环...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通过扩大多元化传播主体和运用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实现了国际传播的复合功能,不仅推动大会取得了重要成果,也较好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环境理念。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塑造一个总体上于我有利的国际传播环境,中国环境外交需要进一步重视建构官方环境传播网络、发挥环保NGO和公民个人的作用、提升大众媒体的报道质量,在国际传播方面主动作为,以推进中国环境外交事业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外交 国际传播 哥本哈根大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