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析美国在《环境外交报告》中所倡导的合作的实质——以《京都议定书》为例 |
丁金光
韩庆娜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5 |
2
|
|
2
|
美国环境外交的三个发展阶段 |
楼庆红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4
|
|
3
|
环境外交:发展的动力学分析——兼论中日韩三国环境合作与问题 |
具天书
邱道隆
张植荣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4
|
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支柱 |
沈海涛
赵毅博
|
《东北亚论坛》
CSSCI
|
2008 |
5
|
|
5
|
日本对东盟的环境外交 |
董亮
|
《东南亚研究》
CSSCI
|
2017 |
11
|
|
6
|
温室气体减排与中国的环境外交 |
王小民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7
|
中国环境外交的历程、成就和展望 |
于宏源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8
|
论环境外交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
蔡守秋
|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
1999 |
7
|
|
9
|
论中国环境外交的实践及其作用 |
张海滨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5
|
|
10
|
从环境外交看国家主权观的发展 |
屠启宇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7
|
|
11
|
全球环境治理转型下的中国环境外交:理念、实践与领导力 |
于宏源
|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2
|
努力推进新时期环境外交工作 |
解振华
|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13
|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政策分析 |
何忠义
盛中超
|
《国际论坛》
|
2003 |
8
|
|
14
|
中国环境外交的开端:成就与问题 |
丁金光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5
|
决策模式与日本环境外交--以日本批准《京都议定书》为例 |
宫笠俐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6
|
科学的影响力:美国环境外交中的认知共同体因素研究 |
周圆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7
|
环境外交:国际力量互动与较量的新界面 |
刘乃京
|
《国际论坛》
|
2003 |
8
|
|
18
|
加拿大与美国关于酸雨的环境外交 |
杨令侠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9
|
“印太战略”背景下日本对东南亚的环境外交 |
孙传玲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20
|
国际传播视野中的中国环境外交——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为例 |
王利涛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