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6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庚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0,共27页
中国道路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问题的根本、根据和基础,中国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探索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只有立足大历史观,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避免陷入“中国道路、西方话语”的陷阱。要... 中国道路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问题的根本、根据和基础,中国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探索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只有立足大历史观,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避免陷入“中国道路、西方话语”的陷阱。要重构史观,了解、学习、借鉴、批判和超越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的思想素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把握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走向及趋势,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5000多年文明史以及100多年党史、70多年新中国史、60多年社会主义发展史和40多年改革开放史,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要重构文明,以“第二个结合”理论创新成果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与回归、守正与创新,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重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立比较完整、完善的关于中国道路阐释的自主知识体系,形成有关中国道路理论的特色方式、特色理论视域、特色学派,以揭示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要抓紧构建新时代中国学和世界中国学,实现自我视角和他者视角相互交织、比较平衡的文明交流和研究范式。要高度关注当前世界中国学研究中七大具有全局性的“中国问题”,包括汤因比之问、彭慕兰之问、李约瑟之问、康德拉季耶夫之问、福山之问、雷默之问、李希霍芬之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不断深化对中国道路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形成富有创造性和价值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中国道路的思想建构和实践指导做出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新时代中国学 世界中国学
下载PDF
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主体价值和实践方法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晓波 郑刚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共6页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在遵循教育现代化一般发展规律的同时,又坚守中国本土立场。从本质特性上看,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既体现世界教育现代化的普遍性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还体现“...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在遵循教育现代化一般发展规律的同时,又坚守中国本土立场。从本质特性上看,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既体现世界教育现代化的普遍性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还体现“两个结合”赋予的特殊性,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从主体价值上看,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既是领导主体与人民主体相结合,又是事实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从实践方法论上看,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既坚持实事求是与驱动创新相结合,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还坚持独立自主与改革开放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 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自主创新
下载PDF
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历史贡献和时代使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曦辉 柳艳红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4,共12页
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独特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工具。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相对应,国有企业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为: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国民经济以及民营经济... 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独特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工具。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相对应,国有企业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为: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国民经济以及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提供发展环境到直接引领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变革。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有企业需要全方位凸显使命担当。要在富足物质文明上,以全面强优大的新时代国有企业筑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发展政治文明上,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物质支撑和政治保障;在富有精神文明上,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捍卫者;在提高社会文明上,做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推动者;在共建生态文明上,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支撑者和引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历史贡献 时代使命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逻辑、独特优势与价值指向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先江 梁哲琨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情、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党情准确把握而提出的重大论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萃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之精髓,印刻在新中国成立之...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情、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党情准确把握而提出的重大论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萃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之精髓,印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驱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优势、以秉持人民至上理念为价值优势、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理论优势、以和平与发展为文明优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进程,开拓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生成逻辑 独特优势 价值指向
下载PDF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
5
作者 隋秀英 陈嘉婷 《甘肃理论学刊》 2024年第1期56-63,F0002,共9页
立足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现实,列宁在俄国现代化之路的实践探索中,开创出一条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新路。在路径抉择上,澄清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正当性;在发展动力上,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引领力;在发... 立足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现实,列宁在俄国现代化之路的实践探索中,开创出一条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新路。在路径抉择上,澄清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正当性;在发展动力上,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引领力;在发展旨归上,明确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合理性;在发展策略上,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互促共进的实践协同性。新时代,研究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的历史智慧,有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经验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实践 启示
下载PDF
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整体性探索
6
作者 李小珊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列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整体性探索,环环相扣地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苏俄如何在历史合力作用下走了一条“先革命、后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二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苏俄如何建设社... 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列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整体性探索,环环相扣地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苏俄如何在历史合力作用下走了一条“先革命、后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二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基于苏俄实践如何引导东方国家开启不同于西欧的现代化方式。学习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道理、学理、哲理支撑,也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向世界、展示人类文明新图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逻辑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整体性
下载PDF
文明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创新
7
作者 雷江梅 王武喆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辟出人类通往现代化的新路径,创建了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破解资本逻辑主导下西方现代化面临的发展困境、治理困境和文明交往困境。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辟出人类通往现代化的新路径,创建了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破解资本逻辑主导下西方现代化面临的发展困境、治理困境和文明交往困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理念的践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凝聚了人类文明新共识,促进了人类文明普遍交往形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共同富裕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逻辑
8
作者 王振民 李唐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6,共11页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抱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对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实现国富民强的现代化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尝试。从最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失望,到对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体味,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现代化道路...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抱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对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实现国富民强的现代化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尝试。从最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失望,到对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体味,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接着选择苏联式现代化的道路,最终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是毛泽东探索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逻辑。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是跨越时空、弥足珍贵的,他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理论准备和实践智慧,而且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下载PDF
比较优势与系统性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对比分析
9
作者 靳帅帅 王文浩 刘迎春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资本为本位,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民为中心;资本的增殖本性将不断加剧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两极分化,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资本...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资本为本位,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民为中心;资本的增殖本性将不断加剧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两极分化,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致使物欲膨胀,拜物教意识贯穿社会发展始终,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五位一体”,追求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必然走向对外扩张和掠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则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是系统性的,它拓展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途径,证明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是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 比较优势 系统性超越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0
作者 王军 魏俊丽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8期22-25,共4页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认识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相互作用。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从局部到整体、从单线到多线、从简单到深入的发展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东方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为本质的东方社会理论。当然,这一理论并...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认识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相互作用。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从局部到整体、从单线到多线、从简单到深入的发展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东方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为本质的东方社会理论。当然,这一理论并没有为各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现成的答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科学继承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思维方法、发展方式和价值目标的基础上,将东方社会理论引向现实,不仅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而且证明了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多维超越
11
作者 张铁军 高飞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根植于资本至上的政治运行逻辑之中。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受理性主义影响逐渐成为“形式正当,实质虚幻”的现代化理论,其现代化价值取向在资本与政党的零和博弈中逐渐扭曲,现代化实践呈现出“单... 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根植于资本至上的政治运行逻辑之中。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受理性主义影响逐渐成为“形式正当,实质虚幻”的现代化理论,其现代化价值取向在资本与政党的零和博弈中逐渐扭曲,现代化实践呈现出“单一线性”“依次发展”的局部实践特性。资本至上的主体思维使得西方式现代化发展背离人本思想走向拜金主义,在其现代化道路发展过程中也未能避免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与之相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于党的领导,其现代化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现代化实践中“并联发展”“全方位式”整体推进,是在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下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独特的政治优势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模式,其基于本国国情的实践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西方式现代化道路 多维超越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12
作者 李亚迎 王艳玲 宋鑫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5期126-128,共3页
现代化道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自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遗余力地探索现代化道路,实现了被动式现代化朝着主动式现代化的有序推进,开创了更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着现代化... 现代化道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自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遗余力地探索现代化道路,实现了被动式现代化朝着主动式现代化的有序推进,开创了更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着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彰显着现代化发展的中国特色,是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的独创性、原创性现代化道路。深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西方现代化道路 历史演进
下载PDF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与生成机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东方 向艳 《管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3,共11页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前提和动力引擎,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发展从被迫卷入世界经济现代化进程到效仿率先进入大工业行列的国家,再从自主道路探索、变革重塑到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前提和动力引擎,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发展从被迫卷入世界经济现代化进程到效仿率先进入大工业行列的国家,再从自主道路探索、变革重塑到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向内生型现代化战略性推进转向。从生成机理来看,中国式经济现代化道路是以哲学思想基础,以价值文化基因、经济制度形态为主体框架的有机整体,内在蕴涵植根马克思主义经济现代化思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创新性探索敢为人先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扎根人民谋发展等深层意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立足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就要直面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以战略性思维构建大国经济的发展路径,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全链条相衔接的治理体系,提升经济治理效能;以创新性思维引领经济发展,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水平;以开放性思维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道路 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规律
下载PDF
马克思晚年现代化道路研究中的唯物史观方法创新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典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9,共9页
如果说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得表征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史观得以问世,那么马克思晚年用唯物史观的思维方式审视现代化道路,就是对现代化道路本质的准确把握。马克思晚年用唯物史观对现代化道路实现的条件进行历史性分析,在批判传统现代化... 如果说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得表征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史观得以问世,那么马克思晚年用唯物史观的思维方式审视现代化道路,就是对现代化道路本质的准确把握。马克思晚年用唯物史观对现代化道路实现的条件进行历史性分析,在批判传统现代化道路“唯一性”理论的同时,也表征了现代化道路本身应该是一种可选择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研究对从前思索的“猴体解剖方法”的运用,既将前资本主义社会研究正式纳入唯物史观的研究视域,又通过对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起源问题等的回答,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化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可能。通过对古代社会氏族制度、西欧主要民族国家和俄国发展道路的个案分析,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在明确各民族和各国家之间社会发展道路存在差异性的同时,也论证了“另一种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晚年思维方式 唯物史观审视 现代化道路反思 现代化道路多样性 另一种现代化道路
下载PDF
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置条件、动态特征及现实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浩轩 陈和强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9,共15页
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在阐述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前置条件基础上,可总结出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动态特征:由“大国小农”向“农业强国”转型的现代化,巨大的城乡差距向... 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在阐述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前置条件基础上,可总结出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动态特征:由“大国小农”向“农业强国”转型的现代化,巨大的城乡差距向城乡共同富裕转型的现代化,中华传统农耕文化向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农耕文化转型的现代化,粗放式农业生产向绿色农业生产转型的现代化,由满足本国粮食需求向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转型的现代化。为此,要走好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应积极引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成果推动农业发展,构建以提升农民收入为重点的城乡共同富裕体制机制,促进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构建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农业新发展格局,以及坚持粮食自给并积极参与国际粮农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农业强国 农耕文化 农业转型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契合互动
16
作者 卢鹏 臧秀玲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文化底蕴、历史逻辑、领导力量与价值立场等方面保持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两者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保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平稳推进,在维持社会关系、政治关系的稳定...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文化底蕴、历史逻辑、领导力量与价值立场等方面保持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两者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保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平稳推进,在维持社会关系、政治关系的稳定上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创新,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增效赋能,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领航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辩证关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引擎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宗友 刘凯 《理论与评论》 2024年第1期29-40,共12页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强劲引擎。创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激发持续动力,协调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整体规划方向,绿色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永续发展奠定必要前提,开放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强劲引擎。创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激发持续动力,协调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整体规划方向,绿色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永续发展奠定必要前提,开放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开辟广阔发展空间,共享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建设明确鲜明价值导向。五方面内容相互联系和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研究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的深刻机理,对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内涵特质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引擎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形态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当代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琳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0,共8页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当代实践。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探索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进程,也为中国式...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当代实践。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探索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进程,也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提供了关键的思想指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视角,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当代实践,对于深刻理解“两个结合”,以坚定道路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当代实践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道路经济背景的历史演变
19
作者 王如玉 梁琦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2期36-52,共17页
经济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起点,经济基础是各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先决条件。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理想与实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 经济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起点,经济基础是各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先决条件。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理想与实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本文阐释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经济背景的历史演变,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指出“四个现代化”是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在“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中为中国选择的现代化目标;“中国式的现代化”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探索出了一条现实路径,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构筑了坚实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基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开启了历史演进的新阶段、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人类文明的新境界、世界和平的新格局,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理论高度和实践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道路 四个现代化 中国式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背景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论析
20
作者 李淑梅 方凤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9,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道路方向,立足中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创出来的独特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道路方向,立足中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创出来的独特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发展走向、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规律、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具备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鸦片战争后的摸索前进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的实践探寻、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巩固成熟、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的创新发展,靠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光明之路、惠及世界的发展之路。从实践把握未来,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指向、独立自主的建设根基、和平发展的关键旨要、全面现代化的整体效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动能,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新选择,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探索新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自主创新 理论本源 历史脉络 实践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