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秀明 葛舒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2,共14页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集体合作的大型丛书,不仅对后来的史料编纂及其批评和研究产生了影响,而且其本身就具有重要文献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大型丛书 集体合作 当代文学史料 史料编纂 现实主义 十七年
下载PDF
《坚如磐石》:张艺谋电影中的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结合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6-90,共5页
《坚如磐石》是张艺谋导演的一部悬疑类影片,通过对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交融。电影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情感冲突,同时通过精湛的视觉呈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坚... 《坚如磐石》是张艺谋导演的一部悬疑类影片,通过对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交融。电影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情感冲突,同时通过精湛的视觉呈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坚如磐石》中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的结合,展现了张艺谋在电影中的独特创作手法,以及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以《坚如磐石》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张艺谋电影中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他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思考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如磐石》 现实主义 视觉艺术 张艺谋
下载PDF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马克·费舍的文化批评选题指南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琰娇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6期18-26,共9页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出版之后,意外地获得了巨大成功,马克·费舍也由此成为文化批评的又一个代表性人物。但费舍的成功与其梗图的流行又包含着被“误读”的阴影,这也彰显了当前时代的核心文化逻辑:二创才是作品,原作只是素材。尽...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出版之后,意外地获得了巨大成功,马克·费舍也由此成为文化批评的又一个代表性人物。但费舍的成功与其梗图的流行又包含着被“误读”的阴影,这也彰显了当前时代的核心文化逻辑:二创才是作品,原作只是素材。尽管费舍在书中明确解释了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也提出了应对困境的相应策略,但这本书并不是框架清晰的资本主义批判论纲,更适合被看作来自费舍的文化批评选题指南。在费舍看来,只有从无数微小的此刻出发,才能面对沉重的未来,而他将始终在K-PUNK等待着与我们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费舍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 文化批评
下载PDF
影像为媒:当代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公益表达与社会呈现
4
作者 王禹洁 王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3-77,共5页
作为艺术与社会责任的双重实践,当代现实主义电影的公益表达突出展现了以公益人物、公益组织与普通公众角色为支撑的三类行动者,其作为社会话语的实践不仅超越了传统“个体化”叙事的框架,而且实现了从艺术创作向现实社会的有效过渡与... 作为艺术与社会责任的双重实践,当代现实主义电影的公益表达突出展现了以公益人物、公益组织与普通公众角色为支撑的三类行动者,其作为社会话语的实践不仅超越了传统“个体化”叙事的框架,而且实现了从艺术创作向现实社会的有效过渡与深度融合。当代现实主义电影公益表现中构建的社会网络、激发的情感共鸣以及其作为社会批评的工具,强化了电影与社会的紧密联结。由此,公益表达不仅是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亦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映,更有可能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潜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电影 公益表达 社会呈现
下载PDF
从情感共同体看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及审美特征
5
作者 张翼展 侯志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6-49,共4页
近年来,温暖现实主义已成为我国电影创作的一种潮流。通过对温暖情感与现实主义这两项要素的接合,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给观众以慰藉、希望和信念。在对这两者进行结合的过程中,情感共同体是一个绕不开的元素,其所对应的“共同体美学”也因... 近年来,温暖现实主义已成为我国电影创作的一种潮流。通过对温暖情感与现实主义这两项要素的接合,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给观众以慰藉、希望和信念。在对这两者进行结合的过程中,情感共同体是一个绕不开的元素,其所对应的“共同体美学”也因之成为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创作及审美特征。在温暖现实主义电影中,情感共同体拥有抵御风险、提供慰藉等功能,帮助个体顺利地处理“情”与“利”的冲突,同时,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情感共同体勾勒出个体在当下所能得到的各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现实主义 创作特征 共同体美学
下载PDF
现象学现实主义的概念生成与美学呈现——以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为中心
6
作者 刘凯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9-65,共7页
安德烈·巴赞在评论费里尼的电影《卡比莉亚之夜》时提出一个经典命题——《卡比莉亚之夜》是现象学现实主义的作品。巴赞在其著作中并未解释什么是现象学现实主义?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样语焉不详。本文认为,现象学现实主义作... 安德烈·巴赞在评论费里尼的电影《卡比莉亚之夜》时提出一个经典命题——《卡比莉亚之夜》是现象学现实主义的作品。巴赞在其著作中并未解释什么是现象学现实主义?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样语焉不详。本文认为,现象学现实主义作为巴赞电影美学的重要概念,融合了巴赞对电影题材、剧作、风格、影像等创作环节开放、多元的批评标准,现实世界的照相写实不足以概括巴赞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全貌。建构在电影媒介特性之上的现象学现实主义,在影像上着力刻画日常生活表象的真实,电影叙事上则表现为一种“相遇”结构,即剧作人物之间相遇并随之自由交集而产生的情节活动。正是在影像风格和叙事结构上的创新,现象学现实主义成为巴赞极力推崇的美学风格,也成为理解巴赞现实主义电影美学观念的核心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日常生活 相遇结构 现象学现实主义
下载PDF
《人生》之路:路遥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观探寻
7
作者 李兴军 胡国利 柴子倩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6-43,共8页
路遥擅长文学也精研电影艺术,推崇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尚真实,崇思想,求审美,是他一以贯之的美学原则。真实是电影的美学根基,思想和审美则是电影深层的美学追求。文学与电影具有亲缘性,路遥以现实主义文学之泉浇灌电影美学园地,催生了... 路遥擅长文学也精研电影艺术,推崇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尚真实,崇思想,求审美,是他一以贯之的美学原则。真实是电影的美学根基,思想和审美则是电影深层的美学追求。文学与电影具有亲缘性,路遥以现实主义文学之泉浇灌电影美学园地,催生了中国西部电影发轫之作《人生》。他亲自改编电影《人生》剧本,力图将小说所涉及的生活真实地经由银幕呈现,以期重构城乡交叉地带青春叙事的记忆空间。电影《人生》的叙事表意、人物塑造及情节设计,融真实性、思想性和审美性于一炉,尽显现实主义美学神韵。从小说到电影,《人生》所蕴藉的文化记忆营造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沟通场域,从而为同时代人之间的记忆交流,以及不同世代之间的记忆传承提供了文化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人生》 现实主义 文化记忆
下载PDF
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
8
作者 吴征宇 杨于森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共12页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造成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间相互脱节的原因有二,一是地理政治学往往被认为是纳粹德国扩张政策背后的思想渊源,二是战后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的科...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造成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间相互脱节的原因有二,一是地理政治学往往被认为是纳粹德国扩张政策背后的思想渊源,二是战后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的科学化转型。地理政治学的现实主义内核是由当代学者用以界定现实主义思想或理论的三个核心标准决定的,即对无政府状态、国际政治主要行为体及国际政治本质的认识。本文指出,地理政治学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的内核都是以均势为核心的国际政治理论,但两种均势论之间却存在本质区别,而这正是地理政治学的独具特色之处。地理政治学是一种介于当代现实主义理论两大分支(均势现实主义和霸权现实主义)之间的现实主义思想体系,它有着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截然不同的两个分析特征,即整体性和动态性,这两个特征同样也昭示着地理政治学持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政治学 现实主义 均势 霸权 国际政治
下载PDF
恩格斯的“历史观点”与他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兼论“历史观点”的翻译
9
作者 赵炎秋 邓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1,159,共12页
恩格斯的“历史观点”翻译为“史学观点”是不大妥当的。在恩格斯两篇涉及“历史观点”的重要文献中,“历史观点”的核心内涵都是“现实”。恩格斯的“现实”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当下的现实;二是过去的现实或者说历史上的现实;三是... 恩格斯的“历史观点”翻译为“史学观点”是不大妥当的。在恩格斯两篇涉及“历史观点”的重要文献中,“历史观点”的核心内涵都是“现实”。恩格斯的“现实”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当下的现实;二是过去的现实或者说历史上的现实;三是作者、批评家的思想与认识立足当下的现实,同时符合历史的现实。其基本指向是“真正的现实”。恩格斯的“历史观点”与其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其一,“历史观点”促进了恩格斯文艺思想的现实主义转向;其二,二者相互契合;其三,二者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历史观点” 现实主义文艺观 现实
下载PDF
儿童文学现实主义创作新探索:论刘晓军儿童成长系列小说
10
作者 谭梅 汪沁泠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4,共7页
现实主义是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主潮。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文化变革,中国儿童文学现实主义创作也在不断地突破与新变。作家刘晓军秉持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学使命感,在新近创作的《阿文进城》《闯进冬至的羊》《霸王龙返... 现实主义是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主潮。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文化变革,中国儿童文学现实主义创作也在不断地突破与新变。作家刘晓军秉持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学使命感,在新近创作的《阿文进城》《闯进冬至的羊》《霸王龙返乡》儿童成长系列小说中,聚焦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流动儿童的成长,回应中国儿童的新现象和新命题,力图真实呈现当代社会现实图景。该系列小说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展开,在叙述方式上呈现出从线性时间叙述到空间叙述的转向,着力实现走向多元融合的现实主义审美追求。刘晓军创作的儿童成长系列小说在题材选择、叙述方式和审美追求等方面的探索,有助于中国儿童文学现实主义创作之路的丰富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城乡融合 空间叙述 成长小说
下载PDF
《三大队》:戏剧性手法与现实主义风格的融合
11
作者 贾兵 《艺苑》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电影《三大队》在现实主义风格下融合了大量戏剧性手法。在结构上通过对首、尾段落的特殊处理方式突破了好莱坞结构模式的局限,强化了人物的情感和行为逻辑的真实性,打破了观众对矛盾集中性原则下刑侦故事的期待,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对... 电影《三大队》在现实主义风格下融合了大量戏剧性手法。在结构上通过对首、尾段落的特殊处理方式突破了好莱坞结构模式的局限,强化了人物的情感和行为逻辑的真实性,打破了观众对矛盾集中性原则下刑侦故事的期待,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对观众的共情效果。影片在情节设计上着力表现人物同环境、家庭及人物自身的内在矛盾,实现了对人物细腻情感的呈现。在戏剧性技巧使用上,《三大队》除运用发现、反转、误会、巧合等戏剧性手法之外,通过现实主义风格对零散事件写实性罗列的模式隐藏重要的情节转折铺垫,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对戏剧性手法的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队》 现实主义 戏剧性 结构 铺垫
下载PDF
现实的虚拟化与现实主义的转向
12
作者 黎杨全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4期39-46,I0002,共9页
在现实虚拟化的背景下,现实主义面临挑战,各种次文化、流行文艺表现出对现实的脱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完全逃逸了现实,而是在深层呈现了网络社会“新现实”。当代文艺表现的新现实主要包括虚拟现实的生活经验、网络化的日常生活,以... 在现实虚拟化的背景下,现实主义面临挑战,各种次文化、流行文艺表现出对现实的脱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完全逃逸了现实,而是在深层呈现了网络社会“新现实”。当代文艺表现的新现实主要包括虚拟现实的生活经验、网络化的日常生活,以及网络欲望现实三个方面,现实也呈现出人工化、可塑性与跨越性三重特征。在如何表现现实方面,现实主义可借用架空性实现现实性。虚拟现实也带来了交互性,现实主义文艺可充分利用交互性,实现反映论与反应论的结合,以此积极介入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现实主义 架空 反应论
下载PDF
启蒙理想的现实主义表征——读王逊的《中国美术史稿》
13
作者 王浩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28,共7页
王逊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直接延续了新文化运动尤其是蔡元培、邓以蛰的学脉,并且远承了启蒙运动以来的德国美术史传统。王逊在他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和教学尤其是《中国美术史稿》等著作中,特别强调“美术史是一种科学”,注重基于马赫主义的... 王逊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直接延续了新文化运动尤其是蔡元培、邓以蛰的学脉,并且远承了启蒙运动以来的德国美术史传统。王逊在他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和教学尤其是《中国美术史稿》等著作中,特别强调“美术史是一种科学”,注重基于马赫主义的实在论来揭示中国美术史“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将其作为“创造新美术的依据”,以及追问“为什么要学习或研究美术史”,其实都是启蒙精神的具体表征。王逊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和著作或有具体欠缺乃至错误,但他在特殊时期为研究中国美术史以及撰写相关的著作所付出的种种艰辛努力,尤其是他所一再追问的“为什么要学习或研究美术史”,仍然拥有其恒久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逊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稿》 现实主义 启蒙
下载PDF
“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探析
14
作者 胡智锋 潘佳谋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温暖现实主义”是新时代文艺创作观念的新风尚与新思潮。作为新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温暖现实主义”是对已经生发文艺创作景观中创作观念的提炼概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现实主义创作必然产生的结果。从哲学层面上看,“温暖”与... “温暖现实主义”是新时代文艺创作观念的新风尚与新思潮。作为新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温暖现实主义”是对已经生发文艺创作景观中创作观念的提炼概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现实主义创作必然产生的结果。从哲学层面上看,“温暖”与现实主义本来“冷峻”的特征是对立统一的,它从生理与心理两个层面调和了现实主义文艺审美过程中产生的“痛感”与“快感”,并能够拉开彼此间的审美距离。同时,“温暖现实主义”在社会层面上也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温暖”是“现实主义”独特的创作观念内涵,“温暖”首先就是一种现实主义全面客观的正面视角,其蕴含的悲悯情怀,归根结底是文艺工作者良知与人文情怀的展现,而且“温暖”能够在作品中营造充满“希望”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现实主义 创作观念 审美快感 时代精神 人文关怀
下载PDF
《穆斯林的葬礼》与20世纪8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问题
15
作者 王本朝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191,共9页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创作特征的小说。它获有茅盾文学奖的社会声誉,同时经受着文学史书写的怠慢和文学经典化的美学考验。它书写了曲折的爱情悲剧及其复杂的人性世界,彰显出丰富的历史意识及其传统文化内涵,展示了当代...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创作特征的小说。它获有茅盾文学奖的社会声誉,同时经受着文学史书写的怠慢和文学经典化的美学考验。它书写了曲折的爱情悲剧及其复杂的人性世界,彰显出丰富的历史意识及其传统文化内涵,展示了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典型性、史诗性和审美性追求,带有20世纪8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装置特征。与此同时,它在故事设计、细节刻画以及诗意表达上也存在刻板、重复和拖沓现象,这也敞露出特定时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局限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斯林的葬礼》 现实主义 文学装置
下载PDF
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叙事中的共情修辞
16
作者 李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共7页
温暖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从电影创作实践中逐步生成演变而来,体现了媒体、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共同愿景。共情修辞与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叙事不仅具有学理的渊源,而且在创作实践中互相支撑。从共情修辞的角度探讨这类电影的叙事逻辑,可以揭示“... 温暖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从电影创作实践中逐步生成演变而来,体现了媒体、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共同愿景。共情修辞与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叙事不仅具有学理的渊源,而且在创作实践中互相支撑。从共情修辞的角度探讨这类电影的叙事逻辑,可以揭示“温暖”情感生成的具体路径,危机共情、亲情共情与励志共情共同构成共情修辞的基本类型。共情修辞可以突出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情感价值,促进建构新的时代伦理,助力国家形象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现实主义 共情修辞 渊源 类型 价值
下载PDF
中国科幻现实主义影视:历史脉络、理论逻辑和实践观照
17
作者 张春 蔡嘉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98,共5页
中国科幻现实主义影视近年来成果频出,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历史脉络层面,科幻现实主义影视是对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坚定遵循,并与社会生活不断关联,反映着历史变迁与时代进程。在理论逻辑层面,科幻现实主义影视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概念... 中国科幻现实主义影视近年来成果频出,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历史脉络层面,科幻现实主义影视是对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坚定遵循,并与社会生活不断关联,反映着历史变迁与时代进程。在理论逻辑层面,科幻现实主义影视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概念,强调人性情感、民族属性与社会功能,在当下以跨媒介叙事的方式凸显新内涵,并与主流电影理论交相辉映。在实践观照层面,科幻现实主义影视结合工业化流程讲好科幻故事,既发挥知识科普作用,还呈现诸多中国情结,持续输出更为多元的共同体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影视 现实主义 历史脉络 理论逻辑 实践观照
下载PDF
戏剧化结构中的现实主义和悬疑叙事——以网剧《漫长的季节》为例
18
作者 马明杰 李百晓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1-87,共7页
近几年,悬疑剧热播。2023年播出的网剧《漫长的季节》以1997年、1998年、2016年三个时间段为叙事线索,使用典型化的符号表达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面相,包括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制的社会变迁、权力关系的变化、女性所处的“第二性”地位等... 近几年,悬疑剧热播。2023年播出的网剧《漫长的季节》以1997年、1998年、2016年三个时间段为叙事线索,使用典型化的符号表达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面相,包括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制的社会变迁、权力关系的变化、女性所处的“第二性”地位等,体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特点。剧作在寻找套牌车的“总悬念”之下,通过时空转场、音乐音响等视听手段来表达分悬念,强化了惊悚、恐怖和诡异的感觉,调动了观众的思维和推理能力。为此,该剧设计了戏剧化的结构,通过寻找套牌车这一贯穿剧作始终的线索,使现实主义和悬疑得到很好的融合,扩展了戏剧叙事的“一人一事”结构,从而具备了较大的信息空间。该剧恰当地使用东北方言强化了现实感、平衡悬疑的恐怖感,使用色彩呼应了剧作的主题、丰富了叙事的感性因素,为悬疑剧表达思想、吸引观众提供了优秀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长的季节》 戏剧化 现实主义 悬疑叙事
下载PDF
近年来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身体修辞
19
作者 陈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0-35,共6页
在当前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中,疾病修辞不仅反映出个体身份认同的危机,同时也传递出某种生命价值与生活态度。透过情欲修辞,我们可以窥探其背后刺激欲望生成的内外要素以及底层群体通过出卖身体换取生活之艰。救赎与自我救赎,是现实主义题... 在当前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中,疾病修辞不仅反映出个体身份认同的危机,同时也传递出某种生命价值与生活态度。透过情欲修辞,我们可以窥探其背后刺激欲望生成的内外要素以及底层群体通过出卖身体换取生活之艰。救赎与自我救赎,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作品所要阐述的一个永恒话题,同时也是死亡修辞必不可少的主题。影片中的死亡书写是以底层群体为描写对象,触及了绝大多数都市中底层民众的现实生存状况,深刻的悲悯情怀与热切的人文关照令广大电影观众为之动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现实主义电影 身体修辞 疾病 情欲 死亡
下载PDF
导演申奥的现实主义电影风格探析
20
作者 周隽 霍玺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4,共3页
青年新锐导演申奥拍摄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犀利、冷峻,个人风格鲜明,较好地平衡了戏剧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他注重对复杂人性的多角度描摹,通过充满戏剧性却又真实感拉满的剧情,带给观众极为震撼的观影体验。另外,申奥的现实题材电影关... 青年新锐导演申奥拍摄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犀利、冷峻,个人风格鲜明,较好地平衡了戏剧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他注重对复杂人性的多角度描摹,通过充满戏剧性却又真实感拉满的剧情,带给观众极为震撼的观影体验。另外,申奥的现实题材电影关注热点事件,多层次、多视角展现,凸显出文艺工作者的高度社会责任感。通过梳理他的两部作品《受益者》《孤注一掷》,对申奥的电影风格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申奥 现实主义 人性书写 缝合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