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构建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系统性分离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特异性吸附材料富集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自主研发的制备色谱工厂系统,采用色谱分离专家系统软件优化分离制备条件,通过上样量和富集次数等参数的考察,建立了基于分离富集模式...目的构建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系统性分离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特异性吸附材料富集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自主研发的制备色谱工厂系统,采用色谱分离专家系统软件优化分离制备条件,通过上样量和富集次数等参数的考察,建立了基于分离富集模式的反相二维色谱制备甘草黄酮有效部位及单体化合物的方法。结果建立了以C18为分离、富集填料,甲醇-水、乙腈-水为一维、二维分离流动相,水为富集稀释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和稀释富集液的体积流量均为21 m L/min,上样量300 mg,富集次数3次的二维色谱分离制备甘草黄酮的方法,其分离过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应用该方法分离制备,可重复获得16个甘草黄酮部位和甘草苷、甘草素、芒柄花黄素、刺甘草查耳酮、7,4′-二羟基黄酮、4′-O-[β-D-apio-D-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liquiritigenin、异甘草素、甘草酚、甘草香豆素共9个单体化合物。结论建立的甘草黄酮的制备方法为甘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甘草黄酮活性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硅胶、ODS、凝胶等多种柱色谱,结合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硅胶、ODS、凝胶等多种柱色谱,结合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6,7-三羟基-2′-甲氧基查耳酮(1)、3′,4′,5,7-四羟基-8-(3-羟基-3-甲基丁基)-异黄酮(2)、异甘草素(3)、异甘草苷(4)、刺甘草查耳酮(5)香豌豆酚(6)、芒柄花苷(7)、2(S)-3′,5′,7-三羟基二氢黄酮(8)、南酸枣苷(9)、4′,7-二羟基黄酮(10)。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异甘草查耳酮B和甘草异黄酮G,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展开更多
目的阐释古代经典名方“保元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并探讨其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发掘保元汤更多潜在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选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A)-乙腈...目的阐释古代经典名方“保元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并探讨其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发掘保元汤更多潜在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选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电喷雾电离源(ESI),正、负离子扫描模式,检测鉴定保元汤的化学成分组成,并分析保元汤大鼠多次多天ig给药后含药血浆中的原型化学成分及代谢产物,进一步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药物信息数据库等分析保元汤入血原型成分的靶向作用,并揭示其治疗潜能。结果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数据和多级质谱碎片离子,结合对照品、数据库以及文献报道,共鉴定出保元汤中133个化学成分,并且确定大鼠ig保元汤后,35个成分能够经口吸收入血达到血浆稳态的药物浓度。保元汤入血原型成分“成分-靶点”网络图、核心靶基因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疾病预测分析表明,保元汤可通过人参皂苷Rb1、丹皮酚、刺芒柄花素、刺甘草查耳酮、大豆异黄酮、甘草查耳酮A、6-姜辣素、水杨酸等8个关键成分作用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等核心靶点,通过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等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药效作用,提示保元汤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外,还对阿尔茨海默症、再灌注损伤、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具有潜在治疗优势。保元汤35个入血原型成分中含有多个同类成分的衍生物,且其中既有单一成分对接多个靶点、又有多个类似物对接同一靶点的情况,由此佐证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和“中药多成分单靶点叠加作用”的理论。结论采用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和网络药理学及其数据库,可以为全面阐释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探讨其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提供可行的科学方法。明确了古代经典名方保元汤的入血化学成分,鉴定了其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并从分子水平阐释了基于这些入血原型成分的作用靶点,并揭示其潜在治疗优势,为扩大该方剂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发掘更多的临床治疗潜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构建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系统性分离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特异性吸附材料富集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自主研发的制备色谱工厂系统,采用色谱分离专家系统软件优化分离制备条件,通过上样量和富集次数等参数的考察,建立了基于分离富集模式的反相二维色谱制备甘草黄酮有效部位及单体化合物的方法。结果建立了以C18为分离、富集填料,甲醇-水、乙腈-水为一维、二维分离流动相,水为富集稀释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和稀释富集液的体积流量均为21 m L/min,上样量300 mg,富集次数3次的二维色谱分离制备甘草黄酮的方法,其分离过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应用该方法分离制备,可重复获得16个甘草黄酮部位和甘草苷、甘草素、芒柄花黄素、刺甘草查耳酮、7,4′-二羟基黄酮、4′-O-[β-D-apio-D-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liquiritigenin、异甘草素、甘草酚、甘草香豆素共9个单体化合物。结论建立的甘草黄酮的制备方法为甘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甘草黄酮活性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文摘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硅胶、ODS、凝胶等多种柱色谱,结合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6,7-三羟基-2′-甲氧基查耳酮(1)、3′,4′,5,7-四羟基-8-(3-羟基-3-甲基丁基)-异黄酮(2)、异甘草素(3)、异甘草苷(4)、刺甘草查耳酮(5)香豌豆酚(6)、芒柄花苷(7)、2(S)-3′,5′,7-三羟基二氢黄酮(8)、南酸枣苷(9)、4′,7-二羟基黄酮(10)。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异甘草查耳酮B和甘草异黄酮G,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文摘目的阐释古代经典名方“保元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并探讨其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发掘保元汤更多潜在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选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电喷雾电离源(ESI),正、负离子扫描模式,检测鉴定保元汤的化学成分组成,并分析保元汤大鼠多次多天ig给药后含药血浆中的原型化学成分及代谢产物,进一步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药物信息数据库等分析保元汤入血原型成分的靶向作用,并揭示其治疗潜能。结果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数据和多级质谱碎片离子,结合对照品、数据库以及文献报道,共鉴定出保元汤中133个化学成分,并且确定大鼠ig保元汤后,35个成分能够经口吸收入血达到血浆稳态的药物浓度。保元汤入血原型成分“成分-靶点”网络图、核心靶基因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疾病预测分析表明,保元汤可通过人参皂苷Rb1、丹皮酚、刺芒柄花素、刺甘草查耳酮、大豆异黄酮、甘草查耳酮A、6-姜辣素、水杨酸等8个关键成分作用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等核心靶点,通过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等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药效作用,提示保元汤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外,还对阿尔茨海默症、再灌注损伤、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具有潜在治疗优势。保元汤35个入血原型成分中含有多个同类成分的衍生物,且其中既有单一成分对接多个靶点、又有多个类似物对接同一靶点的情况,由此佐证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和“中药多成分单靶点叠加作用”的理论。结论采用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和网络药理学及其数据库,可以为全面阐释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探讨其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提供可行的科学方法。明确了古代经典名方保元汤的入血化学成分,鉴定了其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并从分子水平阐释了基于这些入血原型成分的作用靶点,并揭示其潜在治疗优势,为扩大该方剂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发掘更多的临床治疗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