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5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维度下管窥冰心现代散文中女性的生命体验
1
作者 段俊 赵晓霞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7-72,共6页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冰心散文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冰心的散文创作寄予了她对于现代女性命运和生命体验的关注与思索。女性作家的身份使得冰心在思考时间与空间时,呈现显著的性别视点。冰心的散文体现了个体的性别经验,...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冰心散文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冰心的散文创作寄予了她对于现代女性命运和生命体验的关注与思索。女性作家的身份使得冰心在思考时间与空间时,呈现显著的性别视点。冰心的散文体现了个体的性别经验,同时也触及了时代浪潮下女性的群体经验。从时空维度出发,可以窥探到冰心对于女性生命存在、生存处境等方面的深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 散文 时空 女性 生命体验
下载PDF
对谈导演刘伽茵:《不虚此行》的生活镜像,真实美学与生命体验
2
作者 刘祎祎 何清怡 +1 位作者 戴琪 刘伽茵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2-28,共7页
《不虚此行》(2023)作为导演刘伽茵的最新力作,通过对生命故事的温情书写,传递了对普通人人格尊严的尊重,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不仅在内容上实现了对真实生活的细腻复现与深刻演绎,更在表达层面成为她个人精神世界的自传与自省。本文旨... 《不虚此行》(2023)作为导演刘伽茵的最新力作,通过对生命故事的温情书写,传递了对普通人人格尊严的尊重,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不仅在内容上实现了对真实生活的细腻复现与深刻演绎,更在表达层面成为她个人精神世界的自传与自省。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刘伽茵从早期《牛皮》系列到《不虚此行》的创作轨迹,探讨她如何在作品中巧妙融合真实性与艺术性,拓展剧情片与纪录片的边界,以及这种融合如何提升影片的美学价值,并以其对生活本质的关注与思考赋予影片深远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美学 人格尊严 剧情片 美学价值 生命体验 自省 生命意义 艺术性
下载PDF
盲眼·锐眼·热眼——基于生命体验的三种文学视觉书写形态
3
作者 张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视觉文化时代,技术化的视觉让身体的感知结构由文字转换成图像的接受,并推动了新的媒介形式的变革。文学在现代视觉化语境中,也从自身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以视觉为锚点,选取莫言、毕飞宇、史铁生三位着重刻画过视觉重要性的作家的代表作... 视觉文化时代,技术化的视觉让身体的感知结构由文字转换成图像的接受,并推动了新的媒介形式的变革。文学在现代视觉化语境中,也从自身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以视觉为锚点,选取莫言、毕飞宇、史铁生三位着重刻画过视觉重要性的作家的代表作品,从感官和思维的场域,解读他们对可见与不可见的边界的探询和守护,将视点最终落在人类的生命体验上,探讨文学写作中被普遍呈现并被集中赋予审美特性的三种视觉类型(即“盲眼”“锐眼”“热眼”)及其特征。考察作家通过视觉书写所展现的独特、复杂的生命体验,是透析文学的社会性、文化性、呈现生命现象特性的重要维度,对拓展文学领域的视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视觉书写 生命体验 审美
下载PDF
苏州小巷空间建构下当代作家的城市记忆与生命体验
4
作者 岳争艳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5-89,共5页
当代作家在苏州小巷空间建构下,表达对这座城市的情感体验与城市记忆。这其中有清幽静谧的诗意小巷记忆、悠闲舒适的市井小巷体验,亦有对逼仄狭窄的凝滞小巷的审视。在情感体验上,包含着作家的认同、欣赏、反思或批判。这些文化记忆与... 当代作家在苏州小巷空间建构下,表达对这座城市的情感体验与城市记忆。这其中有清幽静谧的诗意小巷记忆、悠闲舒适的市井小巷体验,亦有对逼仄狭窄的凝滞小巷的审视。在情感体验上,包含着作家的认同、欣赏、反思或批判。这些文化记忆与生命体验,丰富着当代文学长廊,是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当代文学的苏州想象与小巷书写,为古城苏州的蜕变与发展立此存照,为大众了解这座城市提供了灵动的审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小巷空间 文学想象 城市记忆 生命体验
下载PDF
团学活动中师范生的生命体验——以J学院个案研究为例
5
作者 平嘉琳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4年第2期64-70,99,共8页
生命体验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通过外界物质获得的精神感悟与价值,是生命教育的必经之路。当前,团学活动是师范生获得生命体验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以J学院的团学活动为个案,分析师范生生命体验的情况。研究发现,生命体验可以分为认知性体验... 生命体验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通过外界物质获得的精神感悟与价值,是生命教育的必经之路。当前,团学活动是师范生获得生命体验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以J学院的团学活动为个案,分析师范生生命体验的情况。研究发现,生命体验可以分为认知性体验、价值性体验、审美性体验和创造性体验。不同角色在团学活动中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体验感,且生命体验主要通过互动生成发展路径。同时,师范生生命体验因活动形式化、体验间断性、课程与实践不匹配等因素,无法持久性加深师范生生命体验,落实生命教育。团学活动可从生命体验转向生命理想,扩大个体生命体验的群体认同感并构建生命体验活动体系,深化师范生的生命体验,强化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学活动 师范生 生命体验 个案研究
下载PDF
情境·联结·建构:生命体验视域下的想象思维培养
6
作者 王爱勤 《求知导刊》 2024年第2期107-109,139,共4页
“想象类习作”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习作类型,它对于学生的深度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梳理小学第二、第三学段的10篇想象类习作,了解教材编排内涵,同时依标扣本,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 “想象类习作”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习作类型,它对于学生的深度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梳理小学第二、第三学段的10篇想象类习作,了解教材编排内涵,同时依标扣本,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为主线,以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为切入点,探讨基于生命体验的想象类习作教学中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类习作 小学语文 生命体验 情境教学
下载PDF
生命体验视域下儿童哲学教育研究
7
作者 秦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30-135,共6页
儿童哲学在我国教育学界一直广受关注,但在实践中存在忽视儿童“早熟化”、教育“内卷化”问题。应将“以人为本”作为逻辑起点,培养具有思辨能力的创新人才。生命体验是儿童哲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具有“再现”与“表现”两种表达方式,从... 儿童哲学在我国教育学界一直广受关注,但在实践中存在忽视儿童“早熟化”、教育“内卷化”问题。应将“以人为本”作为逻辑起点,培养具有思辨能力的创新人才。生命体验是儿童哲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具有“再现”与“表现”两种表达方式,从个人化走向多向互动的关键在于厘清“自我”与“他者”、“自我之意”与“他者之意”之间的关系,实际教学中要设置两难故事的问题情境,开展思维导向的学习活动与意义对话指导的互动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验 儿童哲学 基础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后现代生命体验:话剧《暗恋桃花源》的空间意蕴
8
作者 颜慧贤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话剧《暗恋桃花源》自1986年在台北首演至今已历经37年,共15版次,其演出足迹遍布两岸三地及海外。[1]2023年,这部剧再次在大陆巡演,演出城市包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所到之处几乎场场爆满。30多年的时光里,该剧一直热度不减,这与其因... 话剧《暗恋桃花源》自1986年在台北首演至今已历经37年,共15版次,其演出足迹遍布两岸三地及海外。[1]2023年,这部剧再次在大陆巡演,演出城市包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所到之处几乎场场爆满。30多年的时光里,该剧一直热度不减,这与其因多层空间设定而生成的主题意蕴和艺术效果密切相关。《暗恋桃花源》是一个典型的“戏中戏”结构,“戏中之戏”包括“暗恋”这一现代悲剧与“桃花源”这出古代喜剧,而本戏则是“暗恋”与“桃花源”两个剧组争夺现场舞台排练空间的故事。空间是其架构叙事和生成内涵的核心元素,与剧本主题意蕴的生成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意蕴 现代悲剧 《暗恋桃花源》 戏中戏 两岸三地 桃花源 核心元素 生命体验
下载PDF
朱自清《春》生命体验认识的解读
9
作者 杨春英 《中学语文》 2024年第33期78-80,共3页
朱自清的《春》,作家以细腻的笔触、独到的视角、郁勃的情感,突出“春”这一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所独具的蓬勃的生命力量。这一时期,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婚姻美满,喜得贵子,事业有成。他的“春”,不仅是外部世界万物逢春的盎然生机... 朱自清的《春》,作家以细腻的笔触、独到的视角、郁勃的情感,突出“春”这一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所独具的蓬勃的生命力量。这一时期,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婚姻美满,喜得贵子,事业有成。他的“春”,不仅是外部世界万物逢春的盎然生机,更是自身理想丰盈、生活完满的写照。从朱自清《春》的景情关系、创作手法、写作动机三个方面,对《春》中内蕴的作者对于自然、人生的生命体验认识进行解读,剖析作家寄寓其中别具一格的独立意志与自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自我生命意识 《春》 生命体验
下载PDF
文化身份与生命体验--加拿大舞狮艺人植根感的历史变迁与提升策略
10
作者 安汝杰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3,共8页
舞狮艺术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已经成为加拿大华人社区展示文化身份、加强文化认同、传达生命体验的文化符号,也内含着两代舞狮艺人基于生命体验的植根感的历史变迁。植根感是老艺人生命体验与文化认同的深层内涵,其内核就是中国传统文... 舞狮艺术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已经成为加拿大华人社区展示文化身份、加强文化认同、传达生命体验的文化符号,也内含着两代舞狮艺人基于生命体验的植根感的历史变迁。植根感是老艺人生命体验与文化认同的深层内涵,其内核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而受到异文化影响的加拿大纽芬兰地区的新裔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明显下降,舞狮艺人的植根感随着代际差异而逐渐弱化。新裔代舞狮艺人植根感弱化的具体表现为文化冲突持续、西化趋势明显、自我意识突出、规则观念加强及生活美学自觉等,而基于共感的审美内涵的扩容是提升新裔代舞狮艺人对于中国文化植根感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文化身份 生命体验 舞狮艺人 植根感
下载PDF
重读《平凡的世界》:论生命体验的独特书写
11
作者 陈辰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0期28-30,共3页
《平凡的世界》描写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的深刻变革,表现了路遥真实的生命体验和独特的书写方式,问世三十余年来经久不衰,被誉为“现实主义常销书”。在小说文本内部,《平凡的世界》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展现了童年、爱情、崇高... 《平凡的世界》描写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的深刻变革,表现了路遥真实的生命体验和独特的书写方式,问世三十余年来经久不衰,被誉为“现实主义常销书”。在小说文本内部,《平凡的世界》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展现了童年、爱情、崇高等生命体验;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文坛上,路遥书写生命体验的方式可谓独树一帜,他避免了私人化的走向,力求创作公共文本,塑造真实朴素的作家形象,用观照生命体验的方式接续现实主义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 生命体验 路遥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论少林拳法“瞬间即美”的生命体验
12
作者 安汝杰 《特立研究》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时间美学的诠释潜能在武术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术研究中并未全部显现,但这并不必然推断出对其进行深入论证不具有理论合法性。与之相反,学科话语精准化的深入发展促使当今学者必须腾出一段时间将其“思维棱镜”朝向以心观武者的成... 时间美学的诠释潜能在武术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术研究中并未全部显现,但这并不必然推断出对其进行深入论证不具有理论合法性。与之相反,学科话语精准化的深入发展促使当今学者必须腾出一段时间将其“思维棱镜”朝向以心观武者的成像区间,以彰显其变动布局的时间美学意蕴、本质内涵和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时间美学 学术研究 生命体验 精准化 少林拳法 武术 美学意蕴
下载PDF
陶醉:作为生命体验的最高境界——尼采权力意志美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建军 彭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尼采强调身体对于生命的极端重要性,把身体作为透视万物的起点,把具有肉身性的权力意志视作生命的本质。他认为,随着权力的增长,生命力的充盈,生命体验就会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单纯到完满层层推进。"陶醉"是权力意志增长的... 尼采强调身体对于生命的极端重要性,把身体作为透视万物的起点,把具有肉身性的权力意志视作生命的本质。他认为,随着权力的增长,生命力的充盈,生命体验就会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单纯到完满层层推进。"陶醉"是权力意志增长的最完满状态,是这个等级序列的最高阶段,也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境界。"陶醉"在尼采生命艺术和生存体验共同构筑的美学体系中独具意义,文章主要探讨"陶醉"在权力意志中的本质特性,以及它作为生命忘境和身体高峰体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醉 权力意志 生命体验 身体
下载PDF
饱含着真实生命体验的睿智之思--张执浩诗歌艺术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桂莲 刘川鄂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张执浩的诗歌写作凝聚着对生活的认识和发现。他对生活的态度经历了从最初的梦想"在远方"到"继续下潜"进入生活内部的转变。与此相应的是,他的写作也经历了从逃离生活——融入生活——深入生活的变化。张执浩从平... 张执浩的诗歌写作凝聚着对生活的认识和发现。他对生活的态度经历了从最初的梦想"在远方"到"继续下潜"进入生活内部的转变。与此相应的是,他的写作也经历了从逃离生活——融入生活——深入生活的变化。张执浩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同时也在诗歌中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美的理解和认识。他凭借着对生活的热情,将诗歌的触角伸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生活中的欢喜,也抚摸生活中的疼痛,温暖,饱含着生命的痛与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执浩 诗歌艺术 生命体验
下载PDF
儿童生命认知和生命体验的发展特点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丹 陈秀娣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本研究在生命教育的社会背景下,以2、4、6、8、11年级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造句和补充句子的方式考察儿童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及体验。结果表明:1)儿童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发展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从模糊不清、具体形象到认知生命本质... 本研究在生命教育的社会背景下,以2、4、6、8、11年级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造句和补充句子的方式考察儿童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及体验。结果表明:1)儿童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发展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从模糊不清、具体形象到认知生命本质直至表达态度、感悟哲理的一个渐次深入的过程;2)儿童对生命过程的体验总体上是积极的,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体验的内涵越来越丰富;3)儿童对死亡的心理体验以恐惧和悲伤为主;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对死亡体验哲理性和迷茫的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认知 生命体验 死亡认知 死亡体验
下载PDF
论注重生命体验的教学 被引量:17
16
作者 辛继湘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生命体验 教学理论 教学目的 认知能力 课程 儿童教育
下载PDF
生命体验和审美超越——论审美体验的由来与归趋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伯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109,共8页
审美活动的主干是审美体验,必须从生命活动与审美活动相贯通的观点来把握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源发于现实的生命体验,离开了人的实际生活遭遇与感受来谈审美,审美便成了空中楼阁。但现实的生命体验并不等同于审美体验,需要下一番提炼与纯... 审美活动的主干是审美体验,必须从生命活动与审美活动相贯通的观点来把握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源发于现实的生命体验,离开了人的实际生活遭遇与感受来谈审美,审美便成了空中楼阁。但现实的生命体验并不等同于审美体验,需要下一番提炼与纯化的工夫,实现自我超越,才能上升为审美体验。自我超越的途径是将原有的生命体验予以意象化改造,使之成为可供观照的对象,并以审美的态度给予再体验,这一从生命体验向体验生命的转型,亦即审美体验的生成。生成后的审美体验更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衍化过程,即经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而进入审美领悟和审美愉悦,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下的生命感发,而审美活动的总体功能便在体验生命以感发生命之中充分显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验 审美超越 体验生命 感发生命
下载PDF
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从汶川大地震来反思学校体育教学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邓若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43,共3页
汶川大地震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以此为切入点对学校体育教学进行反思。从什么是体育、体育教学理念、体育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体育教学应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的过程中,明确体育的真义,以健... 汶川大地震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以此为切入点对学校体育教学进行反思。从什么是体育、体育教学理念、体育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体育教学应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的过程中,明确体育的真义,以健身作为体育的业务,开展健身知识技能的教学,以体验性学习方式来实现"生命体验"的目标。这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体育教学 生命体验 健身 体验性学习方式
下载PDF
论生命体验的道德教育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林瑞青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60,共4页
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势必进入一个生命体验的时代。所渭生命,是指人的整体性存在,包含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实体生命与精神生命、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各个方面,是一条由生存、实践、超越诸环节组合而成的生命活动之链。德性生成作为... 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势必进入一个生命体验的时代。所渭生命,是指人的整体性存在,包含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实体生命与精神生命、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各个方面,是一条由生存、实践、超越诸环节组合而成的生命活动之链。德性生成作为这条链上的独特一环,尽管有其特殊的内在生命需要的导向和超越性的精神追求目标,却不能脱离人的现实存在,不能脱离生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验 道德体验 实效性 德育目标
下载PDF
回归生命体验——学校体育的呼唤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国华 许凯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2年第3期72-73,共2页
对生命体验在体育教育中的失语原因进行了分析,失语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体育课程理念的缺失;课程价值导向的偏离;实践课堂教学的僵化。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当中应该树立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确立以人为本为重点的价值取向;建立以... 对生命体验在体育教育中的失语原因进行了分析,失语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体育课程理念的缺失;课程价值导向的偏离;实践课堂教学的僵化。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当中应该树立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确立以人为本为重点的价值取向;建立以生命体验为宗旨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生命体验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