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9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哲学前沿研究(专题讨论)
1
作者 包庆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14-114,共1页
主持人语: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表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有其自然禀赋、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等生态极限。对此,中外学界展开多维面审视和全方位探讨。当代西方生态哲学思潮,为反思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主持人语: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表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有其自然禀赋、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等生态极限。对此,中外学界展开多维面审视和全方位探讨。当代西方生态哲学思潮,为反思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世界观与方法论等所作出的艰辛探索和艰巨努力,值得肯定。但由于他们缺乏科学历史观而陷入“物本主义”形而上学泥潭不能自拔。为此,我们特约从唯物史观维度从事生态哲学研究的几位学者就此前沿选题展开专题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本主义 科学历史观 生态哲学 自然禀赋 行为规范 生态危机 专题讨论 环境容量
下载PDF
水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生态哲学阐释——评《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
2
作者 雒新艳 李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当前,全球水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水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从伦理... 当前,全球水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水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规范人类的水资源利用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基于此,本文参阅《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一书,结合生态哲学理论分析阐释水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伦理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伦理价值体系 生态哲学 哲学阐释 生态失衡 伦理道德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当代西方生态哲学思潮的唯物史观之审度
3
作者 包庆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15-121,共7页
随着当代西方生态哲学思潮的兴起,我国学界组织译介包括环境伦理、环境哲学、生态史观、生态马克思主义等在内的当代西方生态哲学著作,并就其相关问题展开学术研究。通过唯物史观之审度,回眸中外学术史展示审度的反思性梳理及其独特研... 随着当代西方生态哲学思潮的兴起,我国学界组织译介包括环境伦理、环境哲学、生态史观、生态马克思主义等在内的当代西方生态哲学著作,并就其相关问题展开学术研究。通过唯物史观之审度,回眸中外学术史展示审度的反思性梳理及其独特研究价值。当代西方生态哲学思潮,一方面为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世界观与方法论做出了重要学术贡献;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历史观特别是实践的观点而存在巨大的理论缺陷,通过反思性探索彰显唯物史观之审度的创新性扬弃及其独特研究思路。对此,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唯物史观之审度的批判性超越,深度挖掘并自觉展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生态视域、理论空间和实践品格,力求审度的独特学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思潮 唯物史观 生态世界观 生态思维方式 生态评价标准
下载PDF
基于生态哲学思想的高职教育评价改革路径探析
4
作者 荣玮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4-59,共6页
高质量发展对高职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通过辨析教育生态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高职教育评价存在的“五唯”问题特征,立足生态哲学视角,从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及评价方法三方面诠释了高职教育评价的生态化缺失与重构... 高质量发展对高职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通过辨析教育生态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高职教育评价存在的“五唯”问题特征,立足生态哲学视角,从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及评价方法三方面诠释了高职教育评价的生态化缺失与重构理念。从政府、高职院校及社会三方视角探索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评价体系,激活教育评价改革内生动力,建立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价机制等高职教育评价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思想 高职教育 教育生态 “五唯”问题特征 教育评价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知天与顺天:古代农谚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5
作者 王奋 刘铭 孙金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5,共7页
构建生态文明,需要借鉴中华农耕文明中的生态智慧。古代农谚是传统农业生产实践的直观反映,亦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中蕴涵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它是古人知天畏命与顺天而为思想的有机融合,表现了古人在知晓、尊重客观生态... 构建生态文明,需要借鉴中华农耕文明中的生态智慧。古代农谚是传统农业生产实践的直观反映,亦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中蕴涵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它是古人知天畏命与顺天而为思想的有机融合,表现了古人在知晓、尊重客观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生态智慧。研究中国古代农谚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有助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生态的互动关系,对缓解当下的生态危机以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农谚 天人合一 生态哲学 知天 顺天
下载PDF
道家生态哲学的“道”论基础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微 李铭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道”论是道家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以“水几于道”为表达,道家通过对水及水之于人生存意义的观察与思考,完成了“道”概念的建构和传达,这一从与自然的联结中读取万物本原和生存法则的思维,体现着生态哲学关注人与自然整体性、关联性... “道”论是道家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以“水几于道”为表达,道家通过对水及水之于人生存意义的观察与思考,完成了“道”概念的建构和传达,这一从与自然的联结中读取万物本原和生存法则的思维,体现着生态哲学关注人与自然整体性、关联性的基本精神。继而,道家以“道生万物”确证人与自然的同源性,以“道法自然”指涉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个体生态的“自然”秩序,生长出人与自然共生为底色,“自然”和谐为追求的生态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哲学 生态哲学
下载PDF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7
作者 陈虹宇 黄少成 《新丝路》 2024年第11期91-93,共3页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蕴含着客观规律性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人类要与自然协调发展、共产主义是实现生态平衡的正确道路等内容,这一思想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经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后得以最终深化。时至今日,马克思生态哲学思...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蕴含着客观规律性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人类要与自然协调发展、共产主义是实现生态平衡的正确道路等内容,这一思想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经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后得以最终深化。时至今日,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仍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指明方向、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 自然界 客观规律性 美丽中国建设
下载PDF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学阐释——评《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
8
作者 杨辰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9期I0005-I0005,共1页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在于协调人类与水资源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生态文明不仅强调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更强调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以和谐共生为核心的水生态伦理观。曹顺仙著作的...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在于协调人类与水资源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生态文明不仅强调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更强调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以和谐共生为核心的水生态伦理观。曹顺仙著作的《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以当代人认识水、应用水时所倡导的生态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支撑人与水和谐关系的水伦理基础,并揭示了水伦理所体现的自然观、价值观和实践依据,构筑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框架。该书主要涵盖以下3个方面:其一,自然伦理观。自然伦理观强调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道德责任。该观念主张人类除了利用自然资源,更要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伦理 自然伦理观 生态伦理观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哲学 道德责任 伦理基础 和谐共生
下载PDF
何种整体性值得追求?——再析道家思想的生态哲学价值
9
作者 杨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6-85,共10页
与各种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观念系统不同,道家思想是以“道”的本源性整合全部世间存在物。在此进程中,人之地位经受了三重“相对化”,它不再凌驾于世,而是内立于整体性的自然。需要关注的是,单纯追求将人类融入整体,生造一种彻底平均... 与各种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观念系统不同,道家思想是以“道”的本源性整合全部世间存在物。在此进程中,人之地位经受了三重“相对化”,它不再凌驾于世,而是内立于整体性的自然。需要关注的是,单纯追求将人类融入整体,生造一种彻底平均化的世界并非是《道德经》等经典著作的理论取向。在道家思想的境界里,人在属于自然整体的同时又有超越其他生物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再诱导对非人存在物的强权与控制,反而督促人类对自然进行有意识的护理。这种整体性与卓越性之间的张力,充分表明一种生态哲学所要求的非人类中心并非只接受一种平庸甚至败坏的人类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二元论 道家思想 生态哲学 整体论
下载PDF
生态哲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建构
10
作者 刘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可以促进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促进多元参与和协同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共同体内在的耦合性,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建构的客观必...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可以促进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促进多元参与和协同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共同体内在的耦合性,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建构的客观必然性与优化路径,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共同体的协同性、打破传统框架束缚,引入更多创新元素和实践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共同体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11
作者 王文英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1-34,共4页
马克思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在处理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提出社会制度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在深刻分析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立足实践角度,从强化... 马克思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在处理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提出社会制度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在深刻分析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立足实践角度,从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等实践层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生态文明建设 启示
下载PDF
胡瑗《周易口义》中的易学生态哲学思想
12
作者 李训昌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在《周易口义》一书中,胡瑗从天地的生成之道来讲明圣人的参赞化育之功,重新确立了儒家圣人继天行善的理想,包括天地生成万物的生态本体论、圣人代天理物的天人关系论以及仁义生成天下的生态德性论等内容。其易学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 在《周易口义》一书中,胡瑗从天地的生成之道来讲明圣人的参赞化育之功,重新确立了儒家圣人继天行善的理想,包括天地生成万物的生态本体论、圣人代天理物的天人关系论以及仁义生成天下的生态德性论等内容。其易学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圣人法天则地、代天理物的意义上,为北宋易学生态哲学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基础,是汉唐生态宇宙论到宋明生态本体论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瑗 《周易口义》 易学 生态哲学
下载PDF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及其生态哲学意蕴
13
作者 陈吉旭 《鄱阳湖学刊》 2024年第3期109-120,159,共13页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脉”最初是指血管,又被用来指代身体,后被引申为血缘、血脉。因“脉”具有连贯而自成体系的特点,古人将它与自然现象类比,用以描述山川河流等宏观的自然地理形势,由此产生了“水脉”...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脉”最初是指血管,又被用来指代身体,后被引申为血缘、血脉。因“脉”具有连贯而自成体系的特点,古人将它与自然现象类比,用以描述山川河流等宏观的自然地理形势,由此产生了“水脉”“山脉”“土脉”“地脉”等概念,“脉”范畴被赋予了生态意蕴。由于“地脉”“民命”与国家存亡发展紧密相关,“脉”范畴由此衍生出“命脉”“国脉”“龙脉”等国家治理的意蕴。国家治理的经验智慧被总结为“文脉”与“道脉”,“脉”范畴相应地又发展出道学的意蕴。在今天,“脉”范畴被广泛运用于不同领域,甚至被用来说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在知识论与博物学层面具有了方法论的意蕴。“脉”范畴多重意蕴之间的逻辑关联,关键在于其生态意蕴,这也符合古人根据“天人合一”理念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与认知等各项活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范畴 生态哲学 治国理政 宋明道学 传统生态智慧
下载PDF
老子和亚里士多德生态哲学观异同探究
14
作者 张昊雷 雷喻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对老子与亚里士多德生态哲学观的比较,旨在指出二人在该思想方面的同异之处。其相同之处在于同基于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视角对秉承何种生态观做了研究分析。比如皆主张不悖、不掠自然以及节欲保天的生态观念。但在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对老子与亚里士多德生态哲学观的比较,旨在指出二人在该思想方面的同异之处。其相同之处在于同基于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视角对秉承何种生态观做了研究分析。比如皆主张不悖、不掠自然以及节欲保天的生态观念。但在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二人出发点不同:老子基于人类与自然为一的出发点,由此倡导物我一体、命运与共,认为爱护宇宙万物就是爱人类自身;亚里士多德则基于人类与自然相对的出发点,由此在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上难免渗透功利主义色彩,而人类是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爱护宇宙万物。在比较分析老子与亚里士多德生态哲学思想基础上,运用双重继承法挖掘二人关于生态哲学思想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亚里士多德 生态哲学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中国古代城市生态哲学对现代城市营建的启发
15
作者 熊晨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1期100-101,共2页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并非没有代价,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古代城市生态哲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生态文明建设丰厚的文化滋养和重要的哲理支撑,如何在现代城市...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并非没有代价,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古代城市生态哲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生态文明建设丰厚的文化滋养和重要的哲理支撑,如何在现代城市营建中对其充分利用成为当前思考的关键。从中国古代城市生态哲学理念入手,思考其在古代城市营建上的反映,并总结其对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城市 生态哲学 城市营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再探索
16
作者 高雅 徐梦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1期126-128,共3页
作为一种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纳入哲学范畴中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角,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再探索具有广泛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相关要点加以概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哲学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陆贾生态哲学思想论述
17
作者 赵庆灿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9-42,50,共5页
陆贾的生态哲学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天人一统的宇宙观、“恩及昆虫、泽及草木”的道德共同体思想、动植物心性论、“道、德、仁、义、无为”的生态范畴论以及“天人合策”的生态境界论等。其中,动植物心性论从生态哲学... 陆贾的生态哲学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天人一统的宇宙观、“恩及昆虫、泽及草木”的道德共同体思想、动植物心性论、“道、德、仁、义、无为”的生态范畴论以及“天人合策”的生态境界论等。其中,动植物心性论从生态哲学的角度发展了中国哲学心性论思想,可谓中国生态思想的创见。陆贾生态哲学思想是对先秦儒家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儒家生态哲学史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贾 儒学 生态哲学理论
下载PDF
近40年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研究的现状分析——范式演变、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平 迟学芳 +2 位作者 王维斌 周瑞 张炜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6-100,共55页
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精神资源研究,构建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学科,对近40年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的发展是随着国家环境治理的发展而发展。从环境保护国策走向可持续发展战略,再走向... 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精神资源研究,构建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学科,对近40年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的发展是随着国家环境治理的发展而发展。从环境保护国策走向可持续发展战略,再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生态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经历了“环境观”“、发展观”到“文明观”,再到生态文明与生命文明双向建构观。生态哲学的范式从人类-环境整体范式、人类-环境-发展范式、人类-环境-发展-文明范式发展为生态文明与生命文明整合范式,积淀形成了生态学哲学论、生物圈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论、生态文化论、动物物种价值论和生命共同体论。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经验是:生态哲学的发展要适应我国生态实践发展的重大需求,生态哲学的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要服务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得不够,贯彻落实有空白点;偏重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类伦理观与社会建构论,对自然观、发展观、伦理观的逻辑关联重视不够;最近10年,理论开始落后于实践,缺少多学科交叉的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思想史 环境伦理学 环境治理
下载PDF
生态哲学观视域下COP15中国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架构研究
19
作者 王晓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40-45,共6页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官方宣传片真实呈现了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努力。该研究以COP15中国官方宣传片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与认知批评话语分析三维话语分析范式,从形式、...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官方宣传片真实呈现了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努力。该研究以COP15中国官方宣传片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与认知批评话语分析三维话语分析范式,从形式、语义、语用三个维度探究多模态符号资源在构建隐喻表层架构、激活蕴含国际生态哲学观的隐喻深层架构,以及塑造中国在保护物种多样性问题上的协同作用机制,从而揭示COP15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架构所凸显的符号性、认知性与社会性,为新媒体时代下多模态短片中隐喻架构动态性与情境性解构过程提供可行分析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架构 生态哲学 COP15宣传片 生物多样性 视觉语法 批评隐喻分析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的根本精神
20
作者 胡静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2-57,共6页
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在生态领域的贯彻与开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这种人文主义具体表现为以尊重自然的先在性为前提,以建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作为实现人类自身更好更长久的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不... 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在生态领域的贯彻与开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这种人文主义具体表现为以尊重自然的先在性为前提,以建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作为实现人类自身更好更长久的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不是孤立地片面地将人的利益绝对化、一切从人的立场算计的人类中心主义。正是这种人文主义的特质决定了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的根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天地人合的存在境界和护生惜用的实践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生态哲学 人文主义 天地人合 护生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