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0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教育视角下基础教育学校特色发展的生态条件分析
1
作者 崔群 《辽宁教育》 2024年第8期39-42,共4页
学校特色发展是高质量教育的应有之义。基础教育学校形成特色发展的优质生态,从外部而言,需要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倡导多元的社会价值,丰富办学资源,以专业引领作为支撑;从内部而言,需要强化价值引领,完善课程建设,强调人的充... 学校特色发展是高质量教育的应有之义。基础教育学校形成特色发展的优质生态,从外部而言,需要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倡导多元的社会价值,丰富办学资源,以专业引领作为支撑;从内部而言,需要强化价值引领,完善课程建设,强调人的充分参与,重视评价反馈,最终实现百花齐放的高质量教育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校特色发展 生态条件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小麦粒重和粒型的影响
2
作者 陈松 朱娟 +4 位作者 王怡 吕超 郭宝健 王菲菲 许如根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4期7-12,共6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小麦粒重和粒型的影响,本研究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粒重和粒型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粒...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小麦粒重和粒型的影响,本研究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粒重和粒型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粒重和粒型既受品种的遗传特性控制,也受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的影响。千粒重在栽培模式间的差异不显著,参试品种粒型性状在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和扬麦24及中筋品种扬麦28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的千粒重均较高、粒型比较理想。综上,要获得理想的小麦粒重和粒型,除选用粒型大的品种外,还应选择适宜小麦生长的生态地区,配以合适的栽培模式,保证小麦灌浆期水肥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粒型 粒重 栽培模式 生态条件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群体茎蘖动态和穗数的影响
3
作者 陈松 朱娟 +3 位作者 吕超 王菲菲 郭宝健 许如根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3期8-13,共6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群体动态和穗数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茎蘖动态和穗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品种...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群体动态和穗数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茎蘖动态和穗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茎蘖动态变化既受品种的遗传特性控制,也受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的影响;A1栽培模式下,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2”和“扬麦24”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均易获得较大群体,弱筋小麦“扬麦22”“扬麦24”和“宁麦13”均易获得较高穗数,是较好的弱筋小麦品种;A2栽培模式下,中筋小麦品种“扬麦25”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均易获得较大群体和较理想的穗数,是较好的中筋小麦品种。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应保证种子质量,抓好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全、苗壮、苗均,以建立合理的茎蘖动态群体,争取理想的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栽培模式 群体动态 生态条件
下载PDF
生态条件对不同烤烟品种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7
4
作者 邵丽 晋艳 +2 位作者 杨宇虹 王绍坤 龙玉华 《烟草科技》 EI CAS 2002年第10期40-45,共6页
对云南省推广种植的 6个主要品种进行了不同生态条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生态条件对烟株田间长相长势、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和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大于品种造成的影响。因此 ,烤烟品种的合理布局是生产优质烟叶... 对云南省推广种植的 6个主要品种进行了不同生态条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生态条件对烟株田间长相长势、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和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大于品种造成的影响。因此 ,烤烟品种的合理布局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生态条件 品质 产量 致香物质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被引量:69
5
作者 荆奇 戴廷波 +2 位作者 姜东 曹卫星 孙传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以 4 0个主栽小麦品种 /品系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干物质与氮素的来源及累积转运过程 ,分析了氮素累积转运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反应。结果表明 ,不同环境下小麦植株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与转运差异明显 ,籽粒蛋白质... 以 4 0个主栽小麦品种 /品系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干物质与氮素的来源及累积转运过程 ,分析了氮素累积转运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反应。结果表明 ,不同环境下小麦植株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与转运差异明显 ,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基因型 ,植株氮素与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过程有显著的差异。干物质与氮素的再分配是同步进行的 ,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花后合成氮素的再分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6 37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条件 基因型 小麦 干物质 氮素 积累 转运 分配 籽粒产量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2
6
作者 邓飞 王丽 +3 位作者 刘利 刘代银 任万军 杨文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30-1942,共13页
为明确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仁寿、郫县和雅安生态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 为明确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仁寿、郫县和雅安生态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的干物质积累特性为生态条件、秧龄、移栽方式及其互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稻单茎和群体干物重均受三者显著主效作用;生态条件与秧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分蘖盛期至抽穗期群体干物重,而生态条件与移栽方式、秧龄与移栽方式及三者互作则主要影响抽穗后水稻单茎和群体干物重。(2)高产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因生态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仁寿的产量主要来自抽穗后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积累,与茎鞘物质的输出和转化相关不显著;在郫县,茎鞘物质输出和转化对产量贡献大于在仁寿,产量与孕穗期茎鞘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正相关(r=0.775*),与成熟期茎鞘干物质分配比例则呈显著负相关(r=0.757*);在雅安,抽穗后茎鞘干物质的输出和转化与产量正相关。(3)水稻产量以仁寿最高,较郫县和雅安高5.52%和17.65%;秧龄和移栽方式均能影响水稻最终产量,不同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仁寿的栽培方式主要通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影响产量,在郫县则通过影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实现对产量的调控,雅安的栽培方式主要通过群体颖花量和千粒重调控产量。(4)适宜的栽培方式能有效调控水稻干物质生产,促进产量的提高。在仁寿和郫县,50d秧龄单苗优化定抛有效地协调了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促进水稻增产;在雅安,50d秧龄单苗手插具有较高穗前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后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效率,增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条件 栽培方式 水稻 干物质生产 产量
下载PDF
两种生态条件下氮素调控对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7
作者 李旭毅 孙永健 +4 位作者 程洪彪 郑宏祯 刘树金 胡蓉 马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3-781,共9页
以Ⅱ优498水稻为试材,在温江和汉源两种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方式对宽窄行、三角形、扩行减株稀植和抛秧栽培4种栽培方式水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栽培方式在两地最佳施氮量均为N 180 kg/... 以Ⅱ优498水稻为试材,在温江和汉源两种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方式对宽窄行、三角形、扩行减株稀植和抛秧栽培4种栽培方式水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栽培方式在两地最佳施氮量均为N 180 kg/hm2。在此施氮量下,宽窄行和三角形栽培氮肥运筹措施以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6∶3∶1最佳,扩行减株稀植栽培方式以5∶2∶3最佳,抛秧栽培温江点和汉源点分别为4∶1∶5和5∶2∶3最佳。不同栽培方式在温江点均可通过适宜的氮肥调控,提高群体颖花量和生物产量而获得高产;汉源点三角形栽培通过适宜的氮肥调控措施不仅生物产量极显著提高,还维持了较高的收获指数(H I),增产潜力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方式。此外,宽窄行栽培较扩行减株稀植栽培具有一定的边际效应,生态条件和氮肥调控措施的改变对其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与后期群体大小和温光条件有关;抛秧栽培抽穗前干物质生产优势明显,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采取适宜的氮肥后移措施来提高其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是其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栽培方式 氮素调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生态条件及栽培方式对稻米RVA谱特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邓飞 王丽 +2 位作者 叶德成 任万军 杨文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724,共8页
为明确稻米淀粉及蛋白质品质与生态条件、栽培方式及其互作的关系,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不同生态条件下稻米淀粉RVA谱特性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条件、栽培方式及两者互作效应均对稻米淀粉... 为明确稻米淀粉及蛋白质品质与生态条件、栽培方式及其互作的关系,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不同生态条件下稻米淀粉RVA谱特性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条件、栽培方式及两者互作效应均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有极显著影响。海拔高度与峰值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显著负相关;随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和日照时数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均显著降低。秧龄和移栽方式的改变,均导致淀粉RVA谱特性的变化。秧龄不同,除糊化温度外,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等7项RVA谱特征值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峰值黏度和冷胶黏度均随秧龄的减小而降低。移栽方式不同,淀粉RVA谱特性也存在差异,单苗优化定抛处理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均低于双苗手插处理。除糊化温度外,峰值黏度等7项特征值的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变异系数可看出,生态条件和栽培方式对崩解值的影响最大,消减值次之,对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的影响最小。此外,籽粒蛋白质含量同样受生态条件影响,其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和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栽培方式 淀粉RVA谱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 被引量:42
9
作者 杨从党 朱德峰 +2 位作者 周玉萍 周能 袁平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35-39,共5页
通过不同稻作生态环境(热带、亚热带)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导致云南水稻高产的主要因子是单位面积上颖花量较多。无论与热带还是亚热带不同稻区相比,云南都具有较高的颖花量。与热带的IRRI相... 通过不同稻作生态环境(热带、亚热带)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导致云南水稻高产的主要因子是单位面积上颖花量较多。无论与热带还是亚热带不同稻区相比,云南都具有较高的颖花量。与热带的IRRI相比,云南稻区能同时提高水稻的穗粒数和有效穗,达到提高颖花量;而与亚热带的杭州相比,云南主要通过增加有效穗,同时提高穗粒数来提高颖花量。不同生态条件下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变化较小。云南水稻增产的主要因子是穗粒数和有效穗,其次是结实率,单位面积的颖花量是导致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条件 水稻 产量 云南 穗粒数 品种
下载PDF
盐碱混合生态条件的人工模拟及其对羊草胁迫作用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石德成 李玉明 +2 位作者 杨国会 李毅丹 赵可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323-1332,共10页
将中性盐 Na Cl和 Na2 SO4 、碱性盐 Na HCO3和 Na2 CO3按不同比例混合 ,模拟出 3 0种盐度和 p H各不相同的盐碱生态条件 ,并对羊草苗进行盐碱混合胁迫处理。测定其日相对生长率 (RGR)等 7项胁变指标 ,用数学方法分析盐度、缓冲量等各... 将中性盐 Na Cl和 Na2 SO4 、碱性盐 Na HCO3和 Na2 CO3按不同比例混合 ,模拟出 3 0种盐度和 p H各不相同的盐碱生态条件 ,并对羊草苗进行盐碱混合胁迫处理。测定其日相对生长率 (RGR)等 7项胁变指标 ,用数学方法分析盐度、缓冲量等各种胁迫因素与诸项胁变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3 0种处理均匀覆盖了总盐度 5 0~ 3 5 0 mmol/L,p H 7.1 4~1 0 .81范围内的各种盐碱条件。用盐度、缓冲量、p H和 [Cl- ]即可代表盐碱混合胁迫的所有胁迫作用因素。诸胁变指标与这 4因素间均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4因素对胁变的贡献明显不同 ,其中缓冲量和盐度是决定性的主导因素 ,p H和 [Cl- ]的作用明显次之 ,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同胁变指标与各因素的关系也有所不同。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盐碱混合胁迫来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碱胁迫 胁迫因素 盐度 缓冲量 羊草 盐碱混合生态条件 人工模拟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5
11
作者 陆卫平 陈国平 +2 位作者 郭景伦 王忠孝 饶春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27-733,共7页
1993~1994年在新疆石河子、北京大兴、山东济南、江苏扬州对多花品种掖单13和中花品种鲁玉10进行春播试验,采用高产群体剪叶剪穗,不同密肥培植大小不同群体研究了玉米群体主要源库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玉米产量因试点经纬... 1993~1994年在新疆石河子、北京大兴、山东济南、江苏扬州对多花品种掖单13和中花品种鲁玉10进行春播试验,采用高产群体剪叶剪穗,不同密肥培植大小不同群体研究了玉米群体主要源库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玉米产量因试点经纬度及生态条件的差异很大,但不同试点的玉米产量水平均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源)、总粒数(库)的增加而增加,源库相互促进增产。但增源增产与增库增产比,增库增产更为重要。这方面花数少库容潜力小的品种比花数多库容潜力大的品种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生态条件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品种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美微 谢旭东 +5 位作者 王晨阳 马耕 卢红芳 周国勤 谢迎新 马冬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62-1368,共7页
为给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域小麦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于2012-2013年在南阳和信阳2个地点,2013-2014年南阳、信阳和郑州3个地点,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10个小麦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 为给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域小麦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于2012-2013年在南阳和信阳2个地点,2013-2014年南阳、信阳和郑州3个地点,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10个小麦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显著受品种、地点和施氮水平的影响,同时显著存在品种×地点和地点×施氮量的互作效应;其中,品种效应相对较小,地点对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施氮水平对氮肥偏生产力的调控效应最大。10个品种中,周麦28在各地点均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3个地点中,郑州和南阳的小麦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信阳,而信阳具有较高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说明适量的氮肥供给对于信阳改善小麦生产非常重要。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但降低了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且不同地点和品种对施氮水平的响应存在差异。综合各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对施氮水平的响应,在3个地点小麦在较低施氮水平(120kg·hm-2)下均可达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但各地点也存在需要高氮肥投入的小麦品种,如郑州的郑麦3596、南阳的洛麦24及信阳的西农509和宛麦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 品种 生态条件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稻米饭质地和淀粉RVA谱的特性 被引量:17
13
作者 谢黎虹 杨仕华 +3 位作者 陈能 段彬伍 朱智伟 廖西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79-1484,共6页
研究了6个籼稻品种在大范围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米饭质地和淀粉RVA特征谱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样品的米饭质地指标硬度和黏度存在极显著环境主效应,环境与品种互作效应在硬度、黏附性和黏度3个性状中均极显著。6项RVA特征值(峰值黏... 研究了6个籼稻品种在大范围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米饭质地和淀粉RVA特征谱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样品的米饭质地指标硬度和黏度存在极显著环境主效应,环境与品种互作效应在硬度、黏附性和黏度3个性状中均极显著。6项RVA特征值(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消减值和回复值)均存在极显著环境主效应;环境与品种互作效应在上述性状中均极显著;且生态条件对RVA谱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6个试验点中,米饭质地指标黏附性的变异系数最小;RVA的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和回复值以及米饭质地的硬度、黏度值的变异系数较小;RVA的消减值的变异系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条件 RVA谱 米饭质地 淀粉 籼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杂交稻氮、磷、钾吸收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蒋鹏 熊洪 +5 位作者 张林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郭晓艺 徐富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2-350,共9页
【目的】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需要的施氮量和移栽密度不同,研究不同生态条件、施氮量和移栽密度下杂交稻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可为不同生态稻区肥料优化管理和合理密植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稻旌优127为材料,在四川德阳... 【目的】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需要的施氮量和移栽密度不同,研究不同生态条件、施氮量和移栽密度下杂交稻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可为不同生态稻区肥料优化管理和合理密植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稻旌优127为材料,在四川德阳和泸州进行两因素列区田间试验。主区为中氮(N 120 kg/hm^2)和高氮(N180 kg/hm^2)两种施氮量,副区为低密(12.0穴/m^2)、中密(16.5穴/m^2)、高密(22.5穴/m^2)3种移栽密度。调查了杂交稻产量及氮、磷、钾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德阳土壤全氮、碱解氮、水稻全生育期平均太阳辐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昼夜温差、积温均高于泸州点,在德阳点的杂交稻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分别较泸州点增加了19.2%、24.0%、3.3%、9.5%,生产单位稻谷产量所需的磷、钾量较泸州分别减少了15.2%、8.0%,氮需要量与泸州点相当,杂交稻氮、磷、钾收获指数分别增加了9.2%、9.4%、5.6%。不同生态条件下杂交稻的氮磷钾吸收特点和利用特性不同。在德阳点,高氮处理较中氮处理杂交稻氮、磷、钾吸收量高但产量低;相同氮水平下杂交稻产量、氮磷钾吸收量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中氮高密组合产量较高,为10.87~11.72 t/hm^2,且该肥密组合下成熟期植株体内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处于中等水平,氮、磷、钾收获指数最高,单位稻谷产量的氮、磷、钾需要量相对较低。在泸州点,杂交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量在高氮高密度处理最优,产量达到了9.25~9.85 t/hm^2,成熟期植株体内氮、磷、钾吸收量也相对较高,但不同肥密组合之间生产单位稻谷产量的氮、磷、钾需要量差异不显著。【结论】生态条件显著影响着杂交稻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能力,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状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施氮量和移栽密度。本试验中,德阳稻区温光资源充足,土壤肥力也较高,最佳肥密组合为N 120 kg/hm^2和密度22.5穴/m^2;泸州稻区温光资源略低,土壤肥力水平也不如德阳,其适宜的施氮量为N 180 kg/hm^2,密度为22.5穴/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条件 杂交稻 施氮量 养分吸收 密度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Ⅱ优498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邓飞 王丽 +2 位作者 任万军 刘代银 杨文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310-4325,共16页
【目的】明确水稻氮素积累特性及生产效率与生态条件、栽植方式及二者互作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不同生态稻区水稻氮素积累、分配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3个生态点中,高光照、... 【目的】明确水稻氮素积累特性及生产效率与生态条件、栽植方式及二者互作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不同生态稻区水稻氮素积累、分配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3个生态点中,高光照、低土壤肥力的仁寿点,其植株含氮量和氮素积累量较低,氮素生产效率及收获指数则显著高于雅安和郫县。不同栽植方式间,50 d秧龄移栽提高了拔节-抽穗阶段氮素积累速率和积累量,促进抽穗后叶片和茎鞘氮素转运;单苗优化定抛加快了拔节前和抽穗后氮素积累,提高植株氮素总量。相关分析表明,仁寿水稻产量与播种-拔节阶段氮素积累量和叶片氮素转运呈显著水平以上正相关;郫县产量与抽穗-成熟阶段氮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雅安有效穗数与成熟期植株含氮量显著正相关,颖花数与茎鞘氮素转运量显著正相关。【结论】长秧龄单苗优化定抛提高了仁寿和郫县水稻植株氮素积累总量,增产显著;长秧龄单苗手插则能协调雅安水稻氮素积累与分配,确保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栽植方式 氮素积累 氮素分配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重迎茬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杨庆凯 宁海龙 +3 位作者 周育中 许艳丽 刘发 王继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0,共4页
本文通过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不同轮作方式的定位试验 ,研究了重迎茬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二者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试验点 ,迎茬对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脂肪总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性。迎茬大豆的脂肪含量略有增加 ,并且不同... 本文通过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不同轮作方式的定位试验 ,研究了重迎茬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二者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试验点 ,迎茬对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脂肪总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性。迎茬大豆的脂肪含量略有增加 ,并且不同迎茬轮作方式的影响幅度不同。重茬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 ,并且增加幅度随着重茬年限增长而加大。在短期内 (重茬 2年 ) ,重茬对脂肪含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性 ,在重茬 3年以后 ,重茬使脂肪含量降低 ,并且降低幅度随重茬年份增长而加大。重茬使蛋白质与脂肪总量增加 ,增加幅度随重茬年份增长而加大 (重茬 2年以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重迎茬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生态条件 化学品质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杂交稻旌优127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蒋鹏 熊洪 +5 位作者 张林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郭晓艺 徐富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07-2015,共9页
为明确不同生态条件下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杂交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旌优12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种施氮量(中等施氮量MN,120 kg·hm-2;高等施氮量HN,180 kg·hm-2)和3个移栽密度(12.0、16.5、22.5穴·m-2,记作D1、D2... 为明确不同生态条件下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杂交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旌优12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种施氮量(中等施氮量MN,120 kg·hm-2;高等施氮量HN,180 kg·hm-2)和3个移栽密度(12.0、16.5、22.5穴·m-2,记作D1、D2、D3)下,德阳、泸州生态点杂交稻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稻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德阳点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高于泸州点,德阳点播种至齐穗平均太阳辐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均高于泸州点,但其齐穗至成熟平均太阳辐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低于泸州点。与泸州点相比,德阳点杂交稻产量、糙米率和精米率分别增加了14.3%~24.3%、0.9%~1.9%和0.7%~5.3%,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每穗粒数、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上。不同生态条件下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杂交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不同。德阳点杂交稻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少,相同施氮量水平下杂交稻产量随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MND3产量最高,为10.87~11.72 t·hm-2,且该密肥组合下碾米的品质、外观、食味相对较好。泸州点杂交稻产量随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HND3产量最高,达到9.25~9.85 t·hm-2,碾米的品质、食味相对较好。德阳点的最佳密肥组合为120 kg·hm-2和22.5穴·m-2;泸州点的密肥组合为180 kg·hm-2和22.5穴·m-2。由此可见,合理的施氮量和适宜的移栽密度有助于提高杂交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本研究结果为不同生态稻区肥料优化管理和合理密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条件 施氮量 杂交稻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特性及其与冠层结构、生态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75
18
作者 董树亭 胡昌浩 +3 位作者 岳寿松 王群瑛 高荣岐 潘子龙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72-378,共7页
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水肥充足栽培条件下,光照强度是影响玉米群体光合速率的主导因素,最大自然光强下群体光合未测到光饱和点。群体光合速率随CO_2浓度(50-900ppm范围)的增加而提高。土壤呼吸释放... 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水肥充足栽培条件下,光照强度是影响玉米群体光合速率的主导因素,最大自然光强下群体光合未测到光饱和点。群体光合速率随CO_2浓度(50-900ppm范围)的增加而提高。土壤呼吸释放的CO_2量占群体光合速率的11.68%。高产群体所形成的独特环境对单叶光合速率影响很大,群体生长下的单株,在8×10~4-9×10~4Lx光下的单叶光合速率为果穗叶高于下部和上部叶,品种、密度间差异不大;冠层自然状态下的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上部叶却高于中、下部叶,高密度下,紧凑型品种高于平展型品种,低密度下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光合 生态条件 玉米 冠层结构
下载PDF
山东省不同生态条件气候因素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延兵 秦岭 +8 位作者 王润丰 陈二影 尹秀波 刘玉芹 张素梅 丛新军 李国瑜 王乐政 管延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48-1358,I0007-I0010,共15页
【目的】谷子籽粒产量是谷子生产最重要指标之一。气候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研究山东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气候因素的变化对谷子产量的影响,解析不同生态条件下育成谷子品种籽粒产量的变化规律,为优质特色谷子品种选育及生产利... 【目的】谷子籽粒产量是谷子生产最重要指标之一。气候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研究山东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气候因素的变化对谷子产量的影响,解析不同生态条件下育成谷子品种籽粒产量的变化规律,为优质特色谷子品种选育及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华北夏谷区选育的8个优质、特色谷子新品种,2016—2017年种植在山东省不同生态条件下的5个试点,成熟收获后测定谷子籽粒产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利用Duncan方法检测籽粒产量差异显著性;利用Pearson方法对谷子产量和谷子生育期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年份、地点×年份、地点×品种对谷子籽粒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品种×年份、地点×品种×年份对籽粒产量影响显著(P<0.05)。地点、地点×年份、地点×品种、品种对谷子产量变异贡献率较大,分别为50.05%、19.76%、12.32%和8.67%;年份、品种×年份变异贡献率相对较小,分别为2.70%和1.69%。2017年谷子产量总体比2016年提高4.55%,但是试点之间表现不一致;济南市、临沂市、济宁市2017年产量比2016年分别提高21.64%、18.47%和3.96%,而德州市、泰安市试点2017年产量水平分别比2016年低8.66%和9.78%,同一试点不同年份之间产量差异显著的原因主要由气候因素引起,特别是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分布。2年5个试点8个谷子品种平均产量为5657.2 kg·hm^-2,变幅为5267.8—5926.0 kg·hm^-2,豫谷18产量最低,济谷20产量最高。济谷20、济谷22、济绿谷1号、济糯谷2号和中谷2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济谷19和豫谷18。相关性分析表明,谷子籽粒产量与各时段平均气温正相关(P>0.05);与生育期总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各时段最高温度正相关(P>0.05);与6月中旬、6月下旬苗期降雨量负相关(P>0.05),与7月下旬至8月中旬孕穗至开花期的降雨量负相关(P>0.05);与9月中下旬灌浆中后期光照时间正相关(P>0.05)。【结论】山东地区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地点×年份、地点×品种等因素对谷子产量影响有较大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气温和降水是影响谷子产量的重要原因,谷子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升高提高了谷子籽粒产量;苗期、抽穗开花期降雨多对谷子产量有不利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地点品种产量存在较大差异,济谷20、济谷22、济绿谷1号、济糯谷2号、中谷2号等品种在山东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产量 生态条件 气温 降水量 光照时间
下载PDF
生态条件对银杏叶黄酮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孙视 刘晚苟 +2 位作者 潘福生 庞自洁 贺善安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8年第3期1-7,共7页
以千年银杏(GinkgobilobaL.)古树叶片为材料对不同生境与银杏叶黄酮积累的关系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银杏叶黄酮积累的重要生境因子是纬度、日照百分率、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温度。4因子的多元逐... 以千年银杏(GinkgobilobaL.)古树叶片为材料对不同生境与银杏叶黄酮积累的关系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银杏叶黄酮积累的重要生境因子是纬度、日照百分率、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温度。4因子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程对百年以上银杏叶的黄酮含量预测具良好的拟合效果。曲线回归分析表明,在纬度28°19′±2°34′N或38°6′±2°34′N,年降水量762.3±114.5mm,日照百分率35.3%±6.3%,年平均温度15.95±2.15℃的条件下,最利于银杏叶黄酮的积累。但有利于叶内黄酮积累的生态条件并非银杏生长发育的最适条件。因此认为,选择有一定逆境胁迫的次适宜环境建立银杏采叶园,有利于提高叶内黄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栽培 黄酮 生态条件 回归分析 银杏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