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2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信诈骗案件退赔机制运行困境与出路——基于被害人教义学视角的展开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小彪 任鸿飞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完善了多位一体的预防、打击电信诈骗活动制度建设,但是在过往电信诈骗案件办理中,因为多重主客观原因而导致的追赃挽损不及时,不仅会进一步扩大损害结果,而且极易产生因被害人的种种不满而衍生的社会治理风险。针...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完善了多位一体的预防、打击电信诈骗活动制度建设,但是在过往电信诈骗案件办理中,因为多重主客观原因而导致的追赃挽损不及时,不仅会进一步扩大损害结果,而且极易产生因被害人的种种不满而衍生的社会治理风险。针对违法所得退赔被害人问题,各地司法呈现出多维倾向,形成被害人保护以及被告人权利保障对立立场。基于法益恢复之现实需要,被害人保护应该成为处理电信诈骗退赔问题应有立场,在此基础上应当兼顾被告人责任的合理分配。被害人保护的目标可以通过扩大责任主体范围、精准适用连带责任以及先行返还程序等具体措施实现,而公平追偿、退赔激励性制度则是实现被告人责任公平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退赔连带责任 被害人保护 责任合理分配 退赔激励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电信诈骗与营销呼叫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2
作者 郭向荣 饶新益 +2 位作者 胡琳欣 纪纯妹 薛飞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10期30-34,45,共6页
传统的诈骗识别方法难以区分诈骗电话和营销电话,导致大量营销电话被误判为诈骗电话,降低了打击诈骗精准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电信诈骗与营销呼叫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大量异常呼叫样本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商业性营... 传统的诈骗识别方法难以区分诈骗电话和营销电话,导致大量营销电话被误判为诈骗电话,降低了打击诈骗精准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电信诈骗与营销呼叫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大量异常呼叫样本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商业性营销呼叫和诈骗呼叫在不同场景下的呼叫特征参数,并利用集成学习技术对这些样本数据和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和建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出诈骗电话,从而实现对诈骗电话的限制和有效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营销电话 集成学习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电信诈骗防范路径研究
3
作者 李刚 梁涓湘 《科教文汇》 2024年第3期42-46,共5页
互联网已成为电信诈骗的主要载体,受骗者以20岁以下的青年群体居多,给青年成长、社会安稳造成巨大伤害。该文归纳了近5年来高校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从中分析出大学生受骗的四大因素,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引导和财经素养教育对防范... 互联网已成为电信诈骗的主要载体,受骗者以20岁以下的青年群体居多,给青年成长、社会安稳造成巨大伤害。该文归纳了近5年来高校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从中分析出大学生受骗的四大因素,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引导和财经素养教育对防范电信诈骗提出四项对策,通过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健康的消费观、牢固的价值观,提升青年学生的危机规避力、风险防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德育 财经素养
下载PDF
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教育引导路径及措施
4
作者 覃兰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9期0044-0047,共4页
校园电信诈骗给大学生的财产安全、身心健康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分析校园电信诈骗案件的主要类型,深入了解受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开展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教育引导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贫困焦虑心理、逐利虚荣心理、从众攀比心... 校园电信诈骗给大学生的财产安全、身心健康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分析校园电信诈骗案件的主要类型,深入了解受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开展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教育引导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贫困焦虑心理、逐利虚荣心理、从众攀比心理、涉世未深的大意心理、受到威胁的恐惧心理是校园电信诈骗案件既遂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应通过深化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培养、强化校园电信诈骗教育内容的前瞻性、提升大学生财经素养,搭建大学生校园兼职与生活管理服务平台等途径全面提升大学生群体对电信诈骗的防范能力,推动校园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电信诈骗 心理特征 防范策略
下载PDF
高校校园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分析与反思
5
作者 付晓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14期188-190,共3页
当下网络电信诈骗蔓延至高校,受骗学生广泛,已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高校校园网络电信诈骗案件进行共性分析、总结,对受骗学生进行心理帮扶、资金追讨等环节进行梳理,为后续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防范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校园电信诈骗 防骗反诈 心理危机干预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电信诈骗防范意识现状及诱发机制研究——以消费行为与心理状态为切入点
6
作者 赵倩玉 龚秀芳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4年第3期7-13,95,共8页
当青年大学生被消费主义虚幻的幸福感所引诱时,其消费观、价值观逐渐被禁锢于符号化的消费秩序中,此时防范意识较弱的他们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企图作案的锁定对象。通过交叉列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受骗经历与消费习惯、焦虑程度都存在显... 当青年大学生被消费主义虚幻的幸福感所引诱时,其消费观、价值观逐渐被禁锢于符号化的消费秩序中,此时防范意识较弱的他们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企图作案的锁定对象。通过交叉列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受骗经历与消费习惯、焦虑程度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防骗宣讲接受态度与受骗经历并未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受骗群体的深度访谈来探索大学生受骗行为的诱发机制:伴随信用杠杆的加持,财务困境、情感割裂带来的焦虑感迫使大学生急功近利、放松警惕,早已精准布局的骗子乘虚而入,将其风险防护墙一举攻破,完成了从“萌发”到“催化”再到诈骗“事实产生”的整个过程,而且诈骗行为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群体“传染性”与受害者焦虑加剧。为此,预防高校电信诈骗的根本在于改善青年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习惯,提高他们对心理状态与情绪调节的自主性与自控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阻断被害行为的发生和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电信诈骗 消费行为 焦虑感 防范意识 交叉列联分析
下载PDF
电信诈骗手段下大学生受骗心理分析及防范路径研究
7
作者 常铖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0-63,76,共5页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晋城某高职院校592名大学生进行电信诈骗防范情况调查。通过分析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现状特点及其原因,并根据实例重点分析大学生受骗心理原因,从而提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和能力、学会逻辑思考...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晋城某高职院校592名大学生进行电信诈骗防范情况调查。通过分析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现状特点及其原因,并根据实例重点分析大学生受骗心理原因,从而提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和能力、学会逻辑思考和延迟满足等防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电信诈骗 受骗心理 防范路径
下载PDF
电信诈骗中供卡后截款行为的刑法定性
8
作者 赖若涵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5-98,共14页
电信诈骗犯罪中关于供卡后截款行为的定性,存在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观点。通过实践考察,明确占有内涵及非法占有目的对于准确界定供卡后截款行为性质至关重要。依据占有二重性说,上游用卡人作为卡内资金的... 电信诈骗犯罪中关于供卡后截款行为的定性,存在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观点。通过实践考察,明确占有内涵及非法占有目的对于准确界定供卡后截款行为性质至关重要。依据占有二重性说,上游用卡人作为卡内资金的占有人,其占有满足占有的事实与规范要素。行为人供卡后产生非法占有目的截款的,改变了卡内资金的占有,应认定为盗窃罪。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其成立须基于本犯的意思而非单纯基于非法占有目的,否则即使在客观上转移了犯罪所得,仍不应以该罪论处。行为人供卡前已产生非法占有目的,以诈骗罪论处;如果在供卡后产生非法占有目的的,没有认定诈骗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供卡截款 占有 非法占有目的
下载PDF
思政工作视域下高校应对电信诈骗事件的教学思考
9
作者 周小洲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极大便利,也提升了高校电信诈骗出现的概率,部分缺乏分辨能力的大学生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诈骗分子会通过兼职刷单、伪装亲朋、网络交友等众多方式对大学生实施诈骗,不仅给大学生财产安全带来...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极大便利,也提升了高校电信诈骗出现的概率,部分缺乏分辨能力的大学生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诈骗分子会通过兼职刷单、伪装亲朋、网络交友等众多方式对大学生实施诈骗,不仅给大学生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也会引发严重的精神伤害。因此,思政工作视域下,各高校都需加强电信诈骗事件应对教学,确保全体学生都提升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规避电信诈骗事件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工作 高校 电信诈骗
下载PDF
“情指勤舆”一体化机制在电信诈骗案件侦查中的应用
10
作者 范海波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8,共8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呈现逐渐增长趋势。破解电信诈骗案件侦防难题,须建立既懂技术又懂侦查的专业队伍,构建区域公安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建立公安机关与电信、银行等行业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为了有效打击电信诈骗,...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呈现逐渐增长趋势。破解电信诈骗案件侦防难题,须建立既懂技术又懂侦查的专业队伍,构建区域公安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建立公安机关与电信、银行等行业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为了有效打击电信诈骗,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形成了情报、指挥、勤务、舆情多部门一体化协同办案机制,并将其深度应用到电信诈骗案件侦查中。为了使“情指勤舆”一体化机制在电信诈骗案件侦防中得到更好应用,可以通过构建情指精控、情勤对接、舆情预警、分析研判一体化实战模式,提升公安机关电信诈骗案件侦办效能,增强人民群众自身预防电信诈骗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指勤舆” 电信诈骗 公安情报 信息化侦查
下载PDF
我国电信诈骗治理的体制体系和执法绳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回应性探析
11
作者 麻爱琴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1-78,共8页
专项立法是完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体制的有力举措,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预防性治理合力。从治理的现代化与科学性角度来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体现了对社会变迁的维度与治理体系应变性的有机整合。从现代法治的角度来看,对本法的理解与适... 专项立法是完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体制的有力举措,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预防性治理合力。从治理的现代化与科学性角度来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体现了对社会变迁的维度与治理体系应变性的有机整合。从现代法治的角度来看,对本法的理解与适用既要注意防止国家权力的恣意扩张,认领本法的抽象性与有限作用力;又要确保充分施展其对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预防、打击功能。这意味着,摒弃将法律适用平移为管理技术的简单化逻辑,警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贯彻实施中的过界与异化,思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中的定位,是当前该专项立法实施后的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专项立法 治理体制 法律适用
下载PDF
电信诈骗风险防控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陈锡清 叶蕴芳 《通信世界》 2024年第19期44-45,共2页
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段,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法隐蔽、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而运营商则面临着外部诈骗形势严... 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段,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法隐蔽、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而运营商则面临着外部诈骗形势严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内部反诈模型及平台缺失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作案手法 电信诈骗 新型犯罪 诈骗手段 风险防控 信息技术 传播速度
下载PDF
AI大模型在反电信诈骗中的应用探索
13
作者 陆宇博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4年第7期39-41,共3页
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段隐蔽多变,传统反电信诈骗手段面临挑战,亟需先进技术应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从BERT到GPT系列,再到ChatGPT的爆红,大模型展现了在生成、理解等任务上的卓越性能。国内如华为盘古、百度文心、阿里巴巴Qwen等大模型也快... 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段隐蔽多变,传统反电信诈骗手段面临挑战,亟需先进技术应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从BERT到GPT系列,再到ChatGPT的爆红,大模型展现了在生成、理解等任务上的卓越性能。国内如华为盘古、百度文心、阿里巴巴Qwen等大模型也快速发展,推动教育、医疗等多领域进步。本文概述了AI大模型的发展,聚焦其在电话、短信、URL链接骗局中的应用潜力,旨在为反电信诈骗提供新思路,保障民众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巴巴 电信诈骗 AI GPT 面临挑战 应用探索
下载PDF
浙江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A大学210余例电信诈骗案为例
14
作者 武斌 周灿 叶舒蕊 《争议解决》 2024年第7期150-161,共12页
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公害,是高校师生面临的重大金融安全风险。本文以浙江A大学210余例电信诈骗案为例,通过案例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这些诈骗案件现状、成因与对策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有助于人们总结经验、汲... 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公害,是高校师生面临的重大金融安全风险。本文以浙江A大学210余例电信诈骗案为例,通过案例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这些诈骗案件现状、成因与对策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有助于人们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研究其中的规律,对于我们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诈安全教育、采取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电信网络诈骗 新媒体素养 新时代“枫桥经验”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电信诈骗防范的法治教育思考
15
作者 周其其 《女报》 2024年第7期0175-0177,共3页
随着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举措,高职院校的学生增长迅猛,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更加速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运用,这也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依赖网络,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双... 随着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举措,高职院校的学生增长迅猛,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更加速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运用,这也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依赖网络,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双面性,而电信诈骗则是互联网带来的不利面,本文主要探究电信诈骗在高职院校发生的类型以及原因,提出如何通过法治教育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举措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教育 电信诈骗 高职院校学生 新时代
下载PDF
鄂伦春:“五个强化”全面提升电信诈骗打击治理能力
16
《中国防伪报道》 2024年第3期43-43,共1页
为维护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社会治安稳定,打击震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鄂伦春自治旗公安局坚持以“抓、强、整、树”为基础、以公安改革为指引、以“百日攻坚”为目标,全面强化电信诈骗打击治理能力。强化侦查打击全方位研判犯... 为维护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社会治安稳定,打击震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鄂伦春自治旗公安局坚持以“抓、强、整、树”为基础、以公安改革为指引、以“百日攻坚”为目标,全面强化电信诈骗打击治理能力。强化侦查打击全方位研判犯罪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公安改革 鄂伦春自治旗 犯罪线索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社会治安稳定 打击治理 “五个强化”
下载PDF
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7
作者 郑晶 朱盼 +1 位作者 郑敏 张世龙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近年来,大学生已成为电信诈骗侵害的高危群体,电信诈骗不仅造成大学生金钱损失,还导致心理创伤,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故此防范大学生电信诈骗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陇东学院为例,从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调研数据... 近年来,大学生已成为电信诈骗侵害的高危群体,电信诈骗不仅造成大学生金钱损失,还导致心理创伤,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故此防范大学生电信诈骗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陇东学院为例,从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调研数据入手,探究大学生电信诈骗高发的深层次原因,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五个维度出发提出对策建议,以期预防、减少此类犯罪案件的发生,推动平安校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电信诈骗 信息保护 防范措施
下载PDF
电信诈骗的危害及预防手段
18
作者 易峰 《科学之友》 2024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实施欺诈的行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诈骗案件花样繁多,严重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危害电信诈骗是一种对社会危害很大的犯罪行为,会给受害人带来极大的...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实施欺诈的行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诈骗案件花样繁多,严重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危害电信诈骗是一种对社会危害很大的犯罪行为,会给受害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犯罪行为 精神伤害 危害及预防 虚假信息 经济损失 编造 受害人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电信诈骗解析及应对措施
19
作者 王雪 《中国信用卡》 2024年第5期78-80,共3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当其被恶意使用,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风险。近年来,电信诈骗分子越来越多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犯罪活动,使得电信诈骗更加精准化、智能化、隐蔽化,加大了防范和打击的难度...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当其被恶意使用,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风险。近年来,电信诈骗分子越来越多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犯罪活动,使得电信诈骗更加精准化、智能化、隐蔽化,加大了防范和打击的难度。本文在解析人工智能背景下电信诈骗的特点、危害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人工智能技术 隐蔽化 防范和打击 防范措施 精准化 恶意使用 犯罪活动
下载PDF
洞察与进化:电信诈骗犯罪被害人预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吕雪梅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
电信诈骗犯罪被害人预测分析内在逻辑是,通过洞察被害因素,识别被害模式,而后进行数学建模预测电信诈骗犯罪高风险的被害人,精确制导,促进电信诈骗犯罪被害预防体系的进化。A市大数据犯罪被害预测分析经过构建样本、提取特征、搭建模型... 电信诈骗犯罪被害人预测分析内在逻辑是,通过洞察被害因素,识别被害模式,而后进行数学建模预测电信诈骗犯罪高风险的被害人,精确制导,促进电信诈骗犯罪被害预防体系的进化。A市大数据犯罪被害预测分析经过构建样本、提取特征、搭建模型、模型测试、系统开发、模型迭代6个步骤,引入犯罪被害人调查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研发了集“被害调查+风险预测+防范治理”于一体的电信诈骗犯罪被害预测App,实现了“洞察犯罪被害因素、犯罪被害预防体系进化”一体化、自动化运行的质的飞跃。A市电信诈骗犯罪被害人预测分析的实践,拓展了犯罪被害人理论研究的应用领域,展示了警务数字化转型的业务路径,指明了电信诈骗犯罪被害预防体系进化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犯罪 被害人 预测分析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