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偎脓长肉”理论探讨祛腐生肌类药物在疮面中的应用
1
作者 严张仁 熊晨曦 +1 位作者 阙华发 沈丹丹 《四川中医》 2024年第7期59-63,共5页
“偎脓长肉”理论是中医外科特有的治疗理念之一,在治疗慢性难愈合疮面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通过研究“偎脓长肉”理论的历史源流和当代文献,挖掘“偎脓长肉”的中医内涵,对“偎”和“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偎脓长肉”理论与现代医... “偎脓长肉”理论是中医外科特有的治疗理念之一,在治疗慢性难愈合疮面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通过研究“偎脓长肉”理论的历史源流和当代文献,挖掘“偎脓长肉”的中医内涵,对“偎”和“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偎脓长肉”理论与现代医学的“湿性愈合”疗法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强调需要气血津液所化生的湿润土壤促进疮面的修复。通过“偎脓长肉”理论的指导,研究“脓”在不同阶段的疮面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并梳理论述祛腐生肌类药物的历史文献、分类和常用外治方,以期为疮面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偎脓长肉 湿性愈合 祛腐生肌类药物 疮面
下载PDF
丹药在慢性疮面组织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徐强 詹天诚 张朝晖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249-256,共8页
丹药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制剂,是中医外科治疗慢性疮面的重要外治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疮面的治疗。组织修复与重建是慢性疮面治疗的必要过程,但目前对丹药在慢性疮面组织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丹药的传统应用及... 丹药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制剂,是中医外科治疗慢性疮面的重要外治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疮面的治疗。组织修复与重建是慢性疮面治疗的必要过程,但目前对丹药在慢性疮面组织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丹药的传统应用及分类、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浅显论述,分析丹药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丹药应用趋势和潜在研究方向,为慢性疮面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药 慢性疮面 组织修复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化腐再生法治疗糖尿病足疮面标准操作流程的制定及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一鸣 朱朝军 +6 位作者 孙旭 张慧婷 郭晶 张朝晖 卢旭亚 孙玉芝 田影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中医外治疗法在糖尿病足等疮面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致残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团队传承津沽疮疡学派学术思想,以学派第四代传人张朝晖教授提出的“化腐再生”疗法为指导思想,总结科室治疗糖... 中医外治疗法在糖尿病足等疮面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致残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团队传承津沽疮疡学派学术思想,以学派第四代传人张朝晖教授提出的“化腐再生”疗法为指导思想,总结科室治疗糖尿病足疮面临床研究经验及团队内外专家意见,制定并完善了一套规范化糖尿病足疮面标准操作流程(SOP),应用于科室患者,临床效果确切,但目前尚未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循证依据尚不充分。因此,该文拟从理论背景、操作流程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等方面展开论述,目的是面向临床推广该项标准操作流程,扩大应用范围,进一步评价其应用价值与疗效,为将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腐再生法 糖尿病足溃疡 疮面 标准操作流程
下载PDF
一种控释保水抗菌水凝胶疮面敷料制备及应用效果
4
作者 林辉 《粘接》 CAS 2024年第11期49-52,共4页
针对传统医用敷料药物缓释性能和抗菌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医用水凝胶材料的制备。试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材料拉伸性强度为79.23 kPa,断裂伸长率为417%,杨氏模量为26 kPa,平衡含水率为110%,可吸收超过自身质量11倍的水分,吸水后... 针对传统医用敷料药物缓释性能和抗菌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医用水凝胶材料的制备。试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材料拉伸性强度为79.23 kPa,断裂伸长率为417%,杨氏模量为26 kPa,平衡含水率为110%,可吸收超过自身质量11倍的水分,吸水后保水时间达到37 h,溶胀平衡时间为35 h,具备作为医用敷料的条件。负载药物后,药物快速释放时间为24 h,药物释放平衡时间为120 h,表现出良好的药物缓释性和抗菌性能。将水凝胶材料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治疗中,患者的感染情况及疱疹愈合情况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敷料 疮面护理 水凝胶材料 抗菌性能 药物缓释性
下载PDF
慢性疮面之“去腐生肌”的再认识 被引量:17
5
作者 卢旭亚 徐强 +1 位作者 李品川 张朝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224,共3页
“去腐生肌”具有独特临床疗效和鲜明中医特色,是慢性疮面治疗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目前对“去腐生肌”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且不全面。结合文献及临床实践,将“去腐生肌”重新定义为“去除一切阻碍疮面愈合的增多或新生病理产物,创... “去腐生肌”具有独特临床疗效和鲜明中医特色,是慢性疮面治疗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目前对“去腐生肌”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且不全面。结合文献及临床实践,将“去腐生肌”重新定义为“去除一切阻碍疮面愈合的增多或新生病理产物,创造有利于或促进疮面愈合的疮面状态或新生产物的过程”。该定义全面考虑了去腐生肌所涉及的有形之腐和无形之腐、有形之肌和无形之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认为去腐与生肌之间存在“去腐生肌-肌生腐去-腐去肌生”这一动态过程,即去腐是生肌的必然条件,生肌是去腐的最终结果,临床中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内治、外治手段来实现去腐和生肌。通过重新认识去腐生肌,以期为慢性疮面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疮面 去腐生肌 再认识
下载PDF
生肌象皮膏“恋邪”作用对兔皮肤疮面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卢旭亚 徐强 +1 位作者 冀晓娜 张朝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5-628,654,共5页
目的:探讨生肌象皮膏"恋邪"作用对兔皮肤疮面的影响。方法:40只日本大耳白兔平均分为空白生肌组、醋酸凡士林组、醋酸生肌浅组、醋酸生肌深组4组。观察换药期间白兔大体状况、血白细胞水平及疮面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观察期间... 目的:探讨生肌象皮膏"恋邪"作用对兔皮肤疮面的影响。方法:40只日本大耳白兔平均分为空白生肌组、醋酸凡士林组、醋酸生肌浅组、醋酸生肌深组4组。观察换药期间白兔大体状况、血白细胞水平及疮面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观察期间醋酸生肌浅组白兔死亡率最高,各组中仅醋酸生肌浅组最小体质量与同组第0天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第12天醋酸生肌浅组白细胞水平达(16.35±2.87)×10~9/L,与其余各组最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醋酸生肌浅组第4、8天和第12天病理提示为坏死性筋膜炎,且坏死深度随时间逐渐加深。结论:当疮面存在"邪"时,如疮面缺血或相对缺血且生肌象皮膏不能直接与疮面基底血运发生"药疮交互"作用时则可发生"恋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邪 皮肤疮面 生肌象皮膏 护场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疮面刍议脓的辨治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强 卢旭亚 张朝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7-559,682,共4页
慢性疮面的愈合与“脓”息息相关,通过古籍研究及临床实践发现,在慢性疮面中“脓”具有较为复杂的属性,不能将其视为普通伤口分泌物。在慢性疮面自形成至愈合过程中,脓的存在既有腐蚀等负向作用,亦有在正确的干预下促进肉芽上皮生长、... 慢性疮面的愈合与“脓”息息相关,通过古籍研究及临床实践发现,在慢性疮面中“脓”具有较为复杂的属性,不能将其视为普通伤口分泌物。在慢性疮面自形成至愈合过程中,脓的存在既有腐蚀等负向作用,亦有在正确的干预下促进肉芽上皮生长、疮面由逆转顺的正向作用,且在疮面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动态转化。本文重新认识慢性疮面之“脓”,根据其形成过程及双面性将其分成“善脓”与“恶脓”,并分析其善恶动态转化过程及对不同性质“脓”的处理,以此进一步完善中医外科对于“脓”的理论,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疮面 善恶 中医外科
下载PDF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广宇 王雨 +1 位作者 王雷永 徐旭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116-2121,共6页
目的:紫色疽疮膏、回阳生肌膏、朱红膏是我科生肌三法的代表方药,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疮面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TNF-α、VEGF、bFGF变化情况,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伴慢性疮面... 目的:紫色疽疮膏、回阳生肌膏、朱红膏是我科生肌三法的代表方药,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疮面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TNF-α、VEGF、bFGF变化情况,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伴慢性疮面患者90例作研究对象,按照局部辨证分为活血生肌组、回阳生肌组和去腐生肌组,每组30例。溃疡中医证侯积分观察治疗0、6、12 d。留取治疗0、3、6 d局部组织及疮面渗出物,检测其中TNF-α、VEGF、bFGF 3种生长因子在渗出物中含量变化,组织中蛋白及mRNA相对量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积分部有效率为5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中医外用药应用于疮面后,渗出物、组织中蛋白和组织中mRNA表达,TNF-α、VEGF、bFGF 3种生长因子,有着较为一致的检测结果。紫色疽疮膏治疗3 d VEGF、bFGF升高明显,后有所下降,而对TNF-α无明显影响;回阳生肌膏治疗3 d后bFGF、TNF-α后升高明显,6 d时稍有下降,而对VEGF无明显影响;朱红膏对TNF-α、VEGF、bFGF 3种生长因子有缓慢持续的升高作用。结论:观察到紫色疽疮膏影响了VEGF、bFGF;回阳生肌膏方对TNF-α、bFGF有较强的升高作用;朱红膏方对TNF-α、VEGF、bFGF均有缓慢持续的升高,通过调整这些重要的细胞因子,从而改变疮面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伴慢性疮面 生肌三法 机制 渗出物 生长因子 紫色疽 回阳生肌膏
下载PDF
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在疮面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孙丽欣 郝秋华 +1 位作者 王虹 许秀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811-812,共2页
压疮和糖尿病足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年龄大、病程长、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感染和(或)深部组织破坏影响糖尿病足和压疮的预后。近年来有学者使用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取得了良好效果[1],为进一步观察银离... 压疮和糖尿病足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年龄大、病程长、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感染和(或)深部组织破坏影响糖尿病足和压疮的预后。近年来有学者使用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取得了良好效果[1],为进一步观察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在疮面治疗中效果,白2011年1月~2012年6月起,我科对糖尿病足和压疮感染创面的住院患者应用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敷料 凝胶治疗 水凝胶 疮面 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足感染 血糖控制不佳 住院患者
下载PDF
九一丹及其有效组分抑制巨噬细胞M1表型极化对MRSA感染慢性难愈性疮面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殷玉莲 孟畑 +4 位作者 马丽娜 范奕伟 程一凡 仲芫沅 陈红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326-331,共6页
目的:观察九一丹及其有效组分对慢性难愈性疮面模型大鼠疮面细菌培养以及巨噬细胞表型因子的影响,分析其祛腐生肌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九一丹组、升丹组、煅石膏组,每组8只。采用MRSA感染皮损疮面造模法建立大鼠慢... 目的:观察九一丹及其有效组分对慢性难愈性疮面模型大鼠疮面细菌培养以及巨噬细胞表型因子的影响,分析其祛腐生肌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九一丹组、升丹组、煅石膏组,每组8只。采用MRSA感染皮损疮面造模法建立大鼠慢性难愈性疮面模型,成模后对照组予每日常规呋喃西林消毒更换无菌纱布处理,九一丹组、升丹组、煅石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定量九一丹、升丹、煅石膏进行换药,每日1次,连续7 d。换药前及末次给药后采集大鼠疮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分离血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白细胞介素(IL)-6对应的含量,同时在末次换药后,切除大鼠疮面组织用于组织病理检测和免疫荧光双染标记巨噬细胞M1表型。结果:末次换药后,九一丹组疮面愈合情况优于其余各组,各组疮面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九一丹组炎症得到明显控制并具有愈合趋势;末次换药后,各组血清中TNF-α、IL-6、iNOS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九一丹组换药前后血清IL-6、TNF-α、iNOS含量下降明显(P均<0.05);煅石膏组与升丹组仅换药前后血清IL-6含量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结果显示九一丹组换药后血清中IL-6、iNOS含量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换药后组织免疫荧光双染结果提示,九一丹组、升丹组M1巨噬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九一丹组及升丹组的MRS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及煅石膏组(P<0.05)。结论:九一丹能够改善慢性难愈性疮面炎症情况,并有一定抑菌、祛腐、生肌的作用,而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疮面局部巨噬细胞M1表型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性疮面 九一丹 巨噬细胞 表型极化 大鼠
下载PDF
慢性疮面之“偎脓长肉”的再认识 被引量:7
11
作者 卢旭亚 张朝晖 +1 位作者 徐强 李品川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8-81,共4页
“偎脓长肉”是中医外科治疗慢性疮面的重要外治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疮面的治疗,且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目前对偎脓长肉的中医内涵,不同医家之间存在分歧,且在偎脓长肉的药物选用、具体应用时机以及偎脓后处理等诸多关键问题... “偎脓长肉”是中医外科治疗慢性疮面的重要外治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疮面的治疗,且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目前对偎脓长肉的中医内涵,不同医家之间存在分歧,且在偎脓长肉的药物选用、具体应用时机以及偎脓后处理等诸多关键问题的认识方面存在欠缺或尚未达到统一。结合文献及临床工作,对包括偎脓长肉的确切含义、应用时机、药物选择及偎脓长肉后相关处理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论述,以期为偎脓长肉治法提供更加标准的操作流程,同时也为慢性疮面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疮面 偎脓长肉
下载PDF
骶尾部不同分期压疮疮面温度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少茹 刘莉 +2 位作者 钟小晶 谭杏贤 刘凡 《护理学报》 2010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压疮、压疮不同部位的温差关系,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红外测温仪每天同一时段测量354例骶尾部Ⅱ—Ⅳ期压疮中心温度、压疮边缘温度与旁开5 cm正常皮肤温度,计算3个部位的温差。结果不同分期压疮中心、...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压疮、压疮不同部位的温差关系,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红外测温仪每天同一时段测量354例骶尾部Ⅱ—Ⅳ期压疮中心温度、压疮边缘温度与旁开5 cm正常皮肤温度,计算3个部位的温差。结果不同分期压疮中心、边缘、周边正常皮肤温度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390,P<0.001),不同分期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29,P=0.009),分期与部位间具有交互作用(F=3.006,P=0.019),说明不同分期的压疮及压疮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结论各期压疮疮面温度均高于正常皮肤温度,认为炎症反应等因素可使局部温度升高。为避免局部温度升高增加组织代谢的氧负荷,根据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压疮治疗中不宜应用热疗设备进行热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疮面温度 红外测温仪
下载PDF
驳骨油促进皮肤疮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益 翁凤泉 +2 位作者 周永顶 王浩杰 谭永涛 《中医正骨》 2006年第12期10-11,共2页
为研究驳骨油在各种皮肤疮面愈合中的疗效。按随机单盲原则将不同皮肤缺损的180名患者分为驳骨油组(治疗组)和凡士林组(对照组)分别治疗,观察两组不同皮肤缺损面积和不同皮肤缺损程度下疮面修复所需的时间和愈合后的皮肤质地即颜色、硬... 为研究驳骨油在各种皮肤疮面愈合中的疗效。按随机单盲原则将不同皮肤缺损的180名患者分为驳骨油组(治疗组)和凡士林组(对照组)分别治疗,观察两组不同皮肤缺损面积和不同皮肤缺损程度下疮面修复所需的时间和愈合后的皮肤质地即颜色、硬度和张力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驳骨油组在疮面愈合速度和愈合后的皮肤质地各方面均优于凡士林对照组(P<0.01)。表明有驳骨油具有明显的促进各种类型的皮肤疮面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驳骨油/治疗应用 皮肤疮面愈合/药物作用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慢性疮面相关“生肌”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强 卢旭亚 张朝晖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对慢性疮面"肌"及"生肌"的重新定义,将慢性疮面治疗过程中的"肌"分为可视之肌和微观之肌两类,并结合临床实践,阐释针对慢性疮面不同的生肌过程及中医理法方药的使用,从而为中医治疗慢性疮面探索新的... 通过对慢性疮面"肌"及"生肌"的重新定义,将慢性疮面治疗过程中的"肌"分为可视之肌和微观之肌两类,并结合临床实践,阐释针对慢性疮面不同的生肌过程及中医理法方药的使用,从而为中医治疗慢性疮面探索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疮面 可视之肌 微观之肌 生肌
下载PDF
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关系刍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旭亚 张朝晖 +1 位作者 徐强 李品川 《医学争鸣》 CAS 2020年第6期35-38,共4页
"邪"与"腐"与皮肤疮面息息相关,对疮面相关的邪与腐目前仍无明确定义,这导致两者在应用时易出现重叠及混用现象。针对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定义、涵盖范围、慢性疮面形成及治疗中两者的相... "邪"与"腐"与皮肤疮面息息相关,对疮面相关的邪与腐目前仍无明确定义,这导致两者在应用时易出现重叠及混用现象。针对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定义、涵盖范围、慢性疮面形成及治疗中两者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得出慢性疮面相关"邪"的定义为一切依附于疮面存在并阻碍其愈合导致其向慢性化发展的物质及因素;慢性疮面相关"腐"的定义为在慢性疮面相关"邪"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切阻碍疮面愈合的增多或新生病理产物。两者分别包括无形之邪、有形之邪;无形之腐和有形之腐。慢性疮面中"邪"与"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容,邪依存于疮面而生腐,腐可以是邪的一部分,而不是邪的全部。正确认识及充分了解邪与腐的相互关系,对今后更好地治疗慢性疮面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疮面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下肢慢性疮面的多中心临床疗效及性价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姚昶 陈运 +4 位作者 周勇 缪雪花 邵大畏 张晶 李辰 《中医外治杂志》 2012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外治法治疗下肢慢性疮面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性价比。方法:运用生肌玉红膏外用治疗下肢慢性疮面60例,初始疮面面积为6 cm^2~14 cm^2,深及皮下,可自行就诊的患者,治疗4周,采取多中心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对疮面面积减小率、疮面症... 目的:探讨外治法治疗下肢慢性疮面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性价比。方法:运用生肌玉红膏外用治疗下肢慢性疮面60例,初始疮面面积为6 cm^2~14 cm^2,深及皮下,可自行就诊的患者,治疗4周,采取多中心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对疮面面积减小率、疮面症状积分、分泌物细菌培养、临床不良反应记录及治疗费用统计进行测定,评价其疗效与性价比。结果:疮面面积减小率平均达62%,疮面症状总的积分由治疗前的约37分降至治疗后的22分左右,其中以疮面形态、肉芽组织生长及渗出物性状改善明显,分泌物细菌感染率由86%下降至60%,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绿脓假单胞茵感染下降显著,以上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费用较门诊治疗性价比达5.44,相当于节约了4.44倍的费用,临床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下肢慢性疮面的生肌玉红膏外治法临床路径,对本研究入选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并可减少医疗开支与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慢性疮面 生肌玉红胶膏 中医外治法 多中心临床研究
下载PDF
张朝晖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难愈合疮面经验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强 张朝晖 《四川中医》 2018年第12期1-2,共2页
介绍张朝晖教授治疗慢性难愈合疮面的经验。张朝晖教授认为慢性难愈合疮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在促进其愈合过程中针对引流、血液循环、护场建立及清创时机等治疗难点提出了独特的看法,提出辨证看待偎脓长肉中的“脓”,... 介绍张朝晖教授治疗慢性难愈合疮面的经验。张朝晖教授认为慢性难愈合疮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在促进其愈合过程中针对引流、血液循环、护场建立及清创时机等治疗难点提出了独特的看法,提出辨证看待偎脓长肉中的“脓”,大血管开通及中药内服促进侧枝循环建立相结合促进疮周血液循环改善以及根据护场建立确定清创时机及方法等学术观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合疮面 偎脓长肉 护场 经验 张朝晖
下载PDF
肢体缺血性坏疽的疮面处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学军 张晓丽 +1 位作者 赵学义 李晓亮 《光明中医》 2008年第10期1434-1436,共3页
关键词 肢体缺血性坏疽 疮面处理 中医外科学
下载PDF
慢性难愈性疮面的中医外治策略 被引量:12
19
作者 阙华发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第1期3-5,共3页
促进慢性难愈性疮面的修复愈合是当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慢性难愈性疮面的中医外治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文中还就祛腐生肌、祛瘀生新、煨脓湿润、疮面腐苔与缸口的处理等疮面愈合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慢性难愈性疮面 治疗策略 中医外治
下载PDF
疮面吹氧在Ⅲ期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桂荣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吹氧治疗在Ⅲ期压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9例(42处)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例(21处)在常规换药的同时加疮面吹氧4 L/min 30~40 min,对照组14例(21处)按常规换药,于14 d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吹氧治疗在Ⅲ期压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9例(42处)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例(21处)在常规换药的同时加疮面吹氧4 L/min 30~40 min,对照组14例(21处)按常规换药,于14 d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疮面内吹氧治疗Ⅲ期压疮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压 疮面吹氧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