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1,201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匮要略》“支饮”病名含义考释
1
作者 邱旭东 温佳雨 李良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63-366,共4页
支饮病是《金匮要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其疾病命名含义,长期以来充满争议。后世医家或从医理角度、或从临床实践角度,对这一疾病命名含义作出训释,而基于文字学角度进行探讨者却较为罕见。通过对“支”字形字义之考证,同时结合对... 支饮病是《金匮要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其疾病命名含义,长期以来充满争议。后世医家或从医理角度、或从临床实践角度,对这一疾病命名含义作出训释,而基于文字学角度进行探讨者却较为罕见。通过对“支”字形字义之考证,同时结合对张仲景原文记载之分析,“支饮”之“支”当为“支撑”之义,“支饮”病名含义为“支撑于胸膈之水饮”。支撑于胸膈间之支饮,与位于人体腹部之痰饮、四肢之溢饮、胸胁之悬饮,涵盖了人体之大部,与“水在心”“水在肺”等“水在五脏”条文互为羽翼,从不同角度构建了仲景痰饮证治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支饮 病名 考证
下载PDF
湿疹的病名溯源及中医内治疗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洁 杨川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33-238,共6页
湿疹是以顽固性瘙痒为主要表现疾病,为临床最常见及多发的皮肤病之一,中医古籍中并无关于其的直接记载,大多杂糅至浸淫疮、血风疮等多种疾病中,病名不一。该文通过挖掘古今文献,对湿疹进行病名溯源,并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关于湿疹病因病机... 湿疹是以顽固性瘙痒为主要表现疾病,为临床最常见及多发的皮肤病之一,中医古籍中并无关于其的直接记载,大多杂糅至浸淫疮、血风疮等多种疾病中,病名不一。该文通过挖掘古今文献,对湿疹进行病名溯源,并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关于湿疹病因病机及中医内治疗法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湿疹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病名溯源 中医内治
下载PDF
淋证病名源流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孟虎彪 佟琳 +4 位作者 陈广坤 王程 李想 张磊 李鸿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针对历代古籍中淋癃不分、淋证病名类目名称相同但含义不同、名称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等问题,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历代淋证代表性文献,区分历代医籍淋、癃关系,梳理文献中淋证病名记载,总结历代对淋证病名发展所作的贡献,解析淋... 针对历代古籍中淋癃不分、淋证病名类目名称相同但含义不同、名称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等问题,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历代淋证代表性文献,区分历代医籍淋、癃关系,梳理文献中淋证病名记载,总结历代对淋证病名发展所作的贡献,解析淋证定义与分类特点,厘清历代淋证病名类目别名及演化,辨讹淋证病名论述正误,从病名、分类等角度解析淋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证 淋癃 病名 定义 分类
下载PDF
中风病古籍病名考辨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月华 周冉冉 +5 位作者 张聪 马莹莹 赵乐滢 王博学 王凯悦 陶晓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39-643,共5页
中风病古籍挖掘工作当以病名梳理甄别先行。本文对中风病古籍病名进行考辨,认为“中风”初为“中于风”之省文,以“中风”命名中风病始自汉代张仲景,至宋代才逐渐成为中风病的专称;卒中诸证与厥证和中风病的疾病内涵存在交叉,明清时期... 中风病古籍挖掘工作当以病名梳理甄别先行。本文对中风病古籍病名进行考辨,认为“中风”初为“中于风”之省文,以“中风”命名中风病始自汉代张仲景,至宋代才逐渐成为中风病的专称;卒中诸证与厥证和中风病的疾病内涵存在交叉,明清时期常被归属到类中风范畴;中风病古籍病证名称命名方式可以概括为以症状、病因、病情、病性命名四种;中风病古籍病名梳理,应秉持以症识病的原则,以中风病主证确定核心范围,以中风病兼证确定疾病外延,能够提高古籍挖掘的精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名 中风 中风病 中医古籍
下载PDF
肝癌古病名及病机研究
5
作者 王殷东 徐振晔 +2 位作者 俞洋 赵海磊 孙璐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古代医籍和史学著作中对肝癌的病名记载错综复杂,其命名法则可分为病机和症状两大类。诸子百家告诫后世,饮食不当、嗜酒、七情内伤是导致肝癌发生的病因。在肝癌的发病机制中,邪实为痰、瘀、毒,正虚在...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古代医籍和史学著作中对肝癌的病名记载错综复杂,其命名法则可分为病机和症状两大类。诸子百家告诫后世,饮食不当、嗜酒、七情内伤是导致肝癌发生的病因。在肝癌的发病机制中,邪实为痰、瘀、毒,正虚在于气与精,病位在肝、脾、肾。其中,脾胃学说源于内经时代,成熟于元代李东垣;肝肾同源和精气学说均起源于《周易》;痰病学说和血瘀学说起源于《内经》,经历代医家补充完善,理论体系至清代走向成熟;而癌毒理论可分为滞、热、痰、瘀致癌,与病机互为因果。本文着眼于从文史医学角度梳理肝癌古代病名及病机理论的发展过程,并进行研究、归纳,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病名 病机 各家学说 文史医学
下载PDF
中医耳科鼻科病名术语英译标准的对比分析
6
作者 胡珊 程蝶 韩露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文章选取《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疾病名篇》(GB/T 15657-2021)中38个耳鼻病类中文术语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较为权威的三大机构(即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所发行的最新版中医汉英术语标准,将中... 文章选取《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疾病名篇》(GB/T 15657-2021)中38个耳鼻病类中文术语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较为权威的三大机构(即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所发行的最新版中医汉英术语标准,将中医耳科、鼻科病名分为三类,一类:英译文一致,共11个;二类:英译文部分一致,共20个;三类:英译文不一致,共7个。现对比三大标准中耳科、鼻科病名术语的英译策略、原则、方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重点考察二类、三类译文的差异,以期为今后中医病名术语标准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术语 耳鼻类病名 英译标准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胸痹、心痛诸病名涵义考据
7
作者 翟惠奇 谢飞 +2 位作者 李婉盈 余锦紫 李荣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胸痹”最早见于《灵枢·本脏》,“心痛”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究其实际,胸痹、心痛诸病为胃脘痛的可能性更大,其中真正属于心脏疾病的可能极少。胸痹病以胃脘部及胸部痞闷胀痛为主症,病在胃脘部,与现代之... “胸痹”最早见于《灵枢·本脏》,“心痛”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究其实际,胸痹、心痛诸病为胃脘痛的可能性更大,其中真正属于心脏疾病的可能极少。胸痹病以胃脘部及胸部痞闷胀痛为主症,病在胃脘部,与现代之食管、胃肠等消化系统疾病关系更密切。心痛含义广泛,其中大部分可能为胃脘痛,与食管、胃肠的疾病关系更密切,但真心痛、厥心痛、久心痛、卒心痛及心的是动病则与心脏疾病关系更密切,尤其是真心痛似与急性心肌梗死相类。胸痹病与心痛病在治疗上具有相似性,胸痹之治常用栝楼实、薤白、桂枝、枳实、吴茱萸、茯苓、生姜、半夏等药;心痛病常用桂心、生姜、黄连、吴茱萸、半夏、人参等药,二者俱以治中焦药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心痛 病名考证 源流发展 方剂证治
下载PDF
基于古籍文献的肝癌中医病名考辨
8
作者 张雪萍 尹东豪 +1 位作者 胡建华 李秀惠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057-1060,1064,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的中医病名,以期为古籍文献的深度利用及辨病为主的临床经验总结交流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第5版《中华医典》为数据来源,检索“癌”“瘤”“积聚”“癥瘕”“肝积”等中医病名,导出并筛选整理相关古籍条文,在厘清肿瘤... 目的:探讨肝癌的中医病名,以期为古籍文献的深度利用及辨病为主的临床经验总结交流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第5版《中华医典》为数据来源,检索“癌”“瘤”“积聚”“癥瘕”“肝积”等中医病名,导出并筛选整理相关古籍条文,在厘清肿瘤类疾病病名源流基础上,对肝癌中医病名进行规范化研究。结果:共纳入古籍条文436条,源自153部古籍。结论:积聚类疾病中的“肝积”与“癥瘕”不仅在症状体征、发病过程及预后等方面都高度符合现代肝癌特点,还能体现气机阻滞、瘀血内结的病机,不失为肝癌中医病名内涵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积 癥瘕 中医病名
下载PDF
“肺瘅”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病名的理论探讨
9
作者 黄行芳 袁雨来 敖素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5期148-150,共3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医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中医病名繁杂如“风温肺热病”“咳嗽”“喘证”“肺痈”等,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新近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明确...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医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中医病名繁杂如“风温肺热病”“咳嗽”“喘证”“肺痈”等,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新近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明确提出“肺瘅”是以咳嗽,痰黄而稠,或痰中夹血,口渴,可伴见发热,胸胁肋痛,大便秘结,小便黄等为特征的肺系病。笔者进一步求索古籍和文献,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并结合临床实践,确立“肺瘅”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病名诊断,既能反映其历史沿革、中医病机、疾病特征及治疗大法,更利于中医药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中医病名 “肺瘅”
下载PDF
肺络张:支气管扩张症中医病名的再认识
10
作者 杨耀宇 敖素华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31-33,共3页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反复发生的化脓性感染。支扩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中医药在防治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中有着较大的优势,但限于古时支扩未有其对应的中医...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反复发生的化脓性感染。支扩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中医药在防治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中有着较大的优势,但限于古时支扩未有其对应的中医病名,既往典籍中鲜有关于支扩的相关记载,而朱文峰等在1997年创新性提出“肺络张”一名,却未得推广,以至现今支扩中医病名繁杂,相关中医研究多受其影响。故笔者在此就支扩的中医病名“肺络张”进行探讨,以求加深对支扩中医病名的认识,为统一支扩的中医病名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扩 肺络张 络病 中医病名
下载PDF
从1则验案浅析Meige综合征的中医病名及病机
11
作者 陆素琴 张季萍 陆淑萍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7-29,共3页
Meige综合征是一种以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罕见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西医无特异性治疗方案。中医无该病对应的病名记载,但有“胞轮振跳”“目瞤”“脾轮振跳”“痉证”等相关论述。从1则Meige综合征验案着手,认为其中医... Meige综合征是一种以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罕见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西医无特异性治疗方案。中医无该病对应的病名记载,但有“胞轮振跳”“目瞤”“脾轮振跳”“痉证”等相关论述。从1则Meige综合征验案着手,认为其中医病名应为“瞤瘛”,基本病机是阴虚血少、肝风上扰,采用滋阴养血、平肝息风等治法可取得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GE综合征 瞤瘛 中医病名 病机
下载PDF
冠心病中西医病名立体网络关系探讨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黄修涛 程如海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共3页
本文对冠心病的中医病名、冠心病中医病名之间及中西医病名之间的立体网络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对探讨冠心病中西医病名关系的意义亦作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 冠心病 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 立体网络关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病名悖论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文明 陈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61-63,共3页
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断的核心内容。针对肝豆状核变性病名在理论上、临床应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 ,从病名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角度 ,探讨了该病名的不足之处 ,在复习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基础上 ,提出中医用Wilson病或中译名“威尔逊病... 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断的核心内容。针对肝豆状核变性病名在理论上、临床应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 ,从病名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角度 ,探讨了该病名的不足之处 ,在复习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基础上 ,提出中医用Wilson病或中译名“威尔逊病”取代肝豆状核变性病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名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病名替换
下载PDF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索红亮 韩丽华 +2 位作者 王振涛 李喜艳 郭利敏 《中医研究》 2014年第10期7-8,共2页
在临床路径的设计过程中,对肺心病的中医病名及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该病中医原有根据病因、病机、症状等进行的传统病名内涵欠清,外延局限。发现此不利于中医规范化、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医学的交流,认为肺心病中医病名需要进行统一,并提... 在临床路径的设计过程中,对肺心病的中医病名及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该病中医原有根据病因、病机、症状等进行的传统病名内涵欠清,外延局限。发现此不利于中医规范化、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医学的交流,认为肺心病中医病名需要进行统一,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中医病名 病名内涵 规范化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读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有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雪丹 张如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2-84,共3页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是中国首部考证中医病名、证候的专著,著者余云岫对《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广雅》及《十三经》中的病名、证候作了精密翔实的训诂考证,堪称中医病证考释的经典之作。是书自序阐述了著者采...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是中国首部考证中医病名、证候的专著,著者余云岫对《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广雅》及《十三经》中的病名、证候作了精密翔实的训诂考证,堪称中医病证考释的经典之作。是书自序阐述了著者采撷文史古籍中的涉医资料,整理旧医书,"除死方休"之愿望,从侧面反映了余氏晚年对中医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 余云岫 中医病名 中医证候
下载PDF
“症状性病名”的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黄伟 周常恩 +1 位作者 杨朝阳 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 2021年第6期27-28,共2页
“症状性病名”是解决疾病谱不断变化发展中病名诊断的有效方法。本文阐述了“症状性病名”的概念与内涵,从“脏腑”“年龄”“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等三个方面初步阐述了“症状性病名”的分类方法,同时指出“症状性病名”的不足之处在... “症状性病名”是解决疾病谱不断变化发展中病名诊断的有效方法。本文阐述了“症状性病名”的概念与内涵,从“脏腑”“年龄”“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等三个方面初步阐述了“症状性病名”的分类方法,同时指出“症状性病名”的不足之处在于“可能造成诊断歧化”“可能掩饰疾病本质”“不符合现代疾病认知”。研究认为“症状性病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优势性,主要原因是“症状性病名”符合医学发展的需要和整体观念,名实相符,利于临床,也利于把握疾病本质和直观疗效评价,有效弥补单纯西医辨病的不足。建议在临床中合理使用“症状性病名”,可以有效解决临床新发疾病病名诊断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病名 病名诊断 病名分类
下载PDF
中医病名是去还是留?——中医外科教学与临床中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国宇 王晓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第6期579-580,共2页
在多年的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对中医病名每每觉得甚是苦恼,与西医病名相比较,固然是在很多方面没有西医病名来得普及,很多人不能了解;但另一方面,中医病名自身在命名方面的很多不足也确实使得它在教学和临床中遭遇很多尴尬。以《中... 在多年的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对中医病名每每觉得甚是苦恼,与西医病名相比较,固然是在很多方面没有西医病名来得普及,很多人不能了解;但另一方面,中医病名自身在命名方面的很多不足也确实使得它在教学和临床中遭遇很多尴尬。以《中医外科学》(1)为例,参考目前临床使用的《中医病历规范书写手册》(2)(以下简称《手册》),我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病名 外科教学 临床实践 《中医外科学》 西医病名 规范书写 中医病历 临床使用
下载PDF
中医病名规范初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建军 郭小青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9-10,共2页
中医病名规范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实践意义,是中医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于病名规范涉及问题多,研究难度大,本文兹在阐明疾病概念、病名规范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病名规范在当前应当重视疾病命名方法的研究,具体病属命名方法的思路,以及运... 中医病名规范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实践意义,是中医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于病名规范涉及问题多,研究难度大,本文兹在阐明疾病概念、病名规范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病名规范在当前应当重视疾病命名方法的研究,具体病属命名方法的思路,以及运用计算机加快病名规范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规范 中医病名 病名诊断
下载PDF
颅脑损伤中医病名探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雷雷 黄良文 +2 位作者 胡鹏 刘建民 石尧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91-93,共3页
探析颅脑损伤中医病名目前存在的系列问题,以文献为基础,参考专家建议,结合临床实践,初步探讨性提出颅脑损伤中医病名体系,丰富完善了颅脑损伤中医病名理论,进一步深化了中医对颅脑损伤疾病的认识。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中医病名 病名体系
下载PDF
高血压中医病名商榷
20
作者 王顺民 谭元生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2Z期390-391,393,共3页
本文从对高血压病现行使用最多的中医病名“眩晕”的思考谈起,对中医疾病命名常用命名法以及如何评价一个疾病的中医命名是否是好的命名进行了梳理,在对高血压病位、病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血压病中医命名逐个进行剖析和商榷,最后... 本文从对高血压病现行使用最多的中医病名“眩晕”的思考谈起,对中医疾病命名常用命名法以及如何评价一个疾病的中医命名是否是好的命名进行了梳理,在对高血压病位、病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血压病中医命名逐个进行剖析和商榷,最后对高血压的中医病名提出两点建议,诚为抛砖引玉,欢迎广大同道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压病 病名 中医病名 病位 病机 “信 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