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351,2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瑞利珠单抗和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救治性治疗复发或晚期头颈鳞癌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魏景健 牛倩倩 +4 位作者 张爱侠 韩琨 李晓东 郑浩 孟箭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74-177,I0006,共5页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和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救治性治疗复发或晚期头颈鳞癌(HNS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例复发或晚期HNSCC病人,予卡瑞利珠单抗和化疗行2周期治疗后,待瘤体缩小...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和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救治性治疗复发或晚期头颈鳞癌(HNS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例复发或晚期HNSCC病人,予卡瑞利珠单抗和化疗行2周期治疗后,待瘤体缩小,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维持性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次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纳入8例复发/晚期HNSCC病人中,ORR为62.5%(5/8),DCR为87.5%(7/8)。随访时间为1~32个月,中位OS为18个月,中位PFS未达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但程度较轻。结论卡瑞利珠单抗和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复发或晚期HNSCC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鳞状细胞 卡瑞利珠单抗 阿帕替尼 免疫治疗 化疗
下载PDF
α-肌动蛋白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郭金兰 张晓宁 +1 位作者 江佳慧 袁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 探讨α-肌动蛋白1(ACTN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50例CSCC患者(CSCC组)和10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血清中ACTN1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对CSCC患者术后进行随... 目的 探讨α-肌动蛋白1(ACTN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50例CSCC患者(CSCC组)和10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血清中ACTN1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对CSCC患者术后进行随访并分为预后不良组(n=69)和预后良好组(n=81),预后不良组中69例CSCC患者根据ACTN1中位表达水平分为ACTN1低表达组(n=35)和ACTN1高表达组(n=34)。logistic回归分析CSCC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清中ACTN1表达水平预测CSCC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临床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K-M曲线分析血清中ACTN1表达水平与CSCC患者发生预后不良中位时间的关系。纳入40例CSCC患者作为独立验证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比较ACTN1在C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CSCC组血清中ACTN1表达水平分别为(4.56±1.02)和(12.12±2.26)ng/mL,与对照组相比,CSCC组血清中ACTN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7,P <0.001)。预后不良组肿瘤直径≥5 cm、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浸润深度为脂肪下层、有淋巴结转移占比及血清ACTN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OR=3.253)、ACTN1(OR=2.894)是CSCC患者术后出现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中ACTN1表达水平预测CSCC患者术后发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当截断值为13.19 ng/mL,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8%和92.12%。ACTN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发生预后不良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18.5个月,相对于ACTN1低表达组,ACTN1高表达组发生预后不良的中位时间显著缩短(HR=6.627,P <0.001)。40例CSCC组织中ACTN1高表达32例,ACTN1低表达8例;CSCC癌旁组织中ACTN1高表达11例,ACTN1低表达29例,与癌旁组织相比,ACTN1高表达率在CSCC组织中显著升高(χ~2=22.175,P <0.001)。结论 CSCC患者血清中ACTN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CSCC患者术后评估预后的一项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 α-肌动蛋白1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3
作者 雷建园 陈琳 +2 位作者 李文生 刘洁 王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3-26,99,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EPC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1例,男性1例,年龄34~84岁,平均年龄64岁,肿瘤最大径约1~6.8...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EPC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1例,男性1例,年龄34~84岁,平均年龄64岁,肿瘤最大径约1~6.8 cm,平均直径3.2 cm。镜下示纤维性包膜内肿瘤细胞呈乳头状、筛状排列,低-中级别核异型,2例呈大汗腺分化。免疫组化示ER(10/12)、PR(10/12)、AR(5/8)、GCDFP15(1/1)阳性,纤维性包膜及乳头轴心肌上皮标记均阴性。诊断单纯性EPC 2例,EPC伴导管原位癌(DCIS)4例,EPC伴浸润6例。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EPC好发于老年女性,生物学行为惰性,常伴有DCIS或浸润,其中大汗腺型EPC罕见,准确诊断需在充分取材的基础上结合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性乳头状 大汗腺型 乳腺 病理
下载PDF
头皮原发性皮肤黏液癌一例
4
作者 李霞 于福淳 +1 位作者 陈星星 张永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原发性皮肤黏液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易误诊。患者,女,74岁,头皮肿物10年,生长缓慢,曾误诊为良性肿物。皮肤科查体见顶枕部头皮4 cm×2 cm大小的形似葫芦状肿物,扩大切除术后行病理检查,诊断为皮肤黏液癌。随访12个月,未见新发... 原发性皮肤黏液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易误诊。患者,女,74岁,头皮肿物10年,生长缓慢,曾误诊为良性肿物。皮肤科查体见顶枕部头皮4 cm×2 cm大小的形似葫芦状肿物,扩大切除术后行病理检查,诊断为皮肤黏液癌。随访12个月,未见新发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黏液 皮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iRS-7通过抑制miR-7表达增强子宫内膜癌细胞对内质网应激抗性
5
作者 安欣 崔志利 +3 位作者 魏娉 杨学丽 江现丽 何鹏 《河北医学》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ciRS-7与子宫内膜癌(EC)细胞内质网(ER)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细胞的方法构建稳定过表达ciRS-7的EC细胞系Ishikawa,集落形成试验检测过表达ciRS-7的Ishikawa细胞增殖活性变化,划痕试验检测Ishikawa细胞... 目的:探究环状RNA ciRS-7与子宫内膜癌(EC)细胞内质网(ER)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细胞的方法构建稳定过表达ciRS-7的EC细胞系Ishikawa,集落形成试验检测过表达ciRS-7的Ishikawa细胞增殖活性变化,划痕试验检测Ishikawa细胞迁移能力变化,Transwell试验检测Ishikawa细胞侵袭能力变化,qRT-PCR检测Ishikawa细胞内miR-7表达水平变化。对Ishikawa细胞进行血清饥饿24h处理,通过Western blot检测Ishikawa细胞ER应激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Ishikawa细胞内miR-7表达水平。通过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比较饥饿处理的ciRS-7过表达细胞和和未经饥饿处理的空白组细胞内Ki-67和抗凋亡蛋白表达水平。构建稳定过表达ciRS-7和miR-7的Ishikawa细胞株,在饥饿处理细胞诱导ER应激后,Western blot检测ER应激相关蛋白和促凋亡蛋白表达水平。构建稳定敲低ciRS-7的Ishikawa细胞株,在饥饿处理细胞诱导ER应激后,通过qRT-PCR检测细胞miR-7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R应激相关蛋白和促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过表达ciRS-7的Ishikawa细胞增殖活性显著提升,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ciRS-7的过表达导致miR-7水平显著降低。血清饥饿24h成功诱导Ishikawa细胞ER应激水平升高。过表达ciRS-7的Ishikawa细胞内miR-7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细胞,对ER应激抗性更强,促凋亡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细胞。CiRS-7和miR-7双重过表达细胞对饥饿诱导的ER应激抗性降低,凋亡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敲低ciRS-7导致细胞miR-7水平升高,细胞对饥饿诱导的ER应激抗性减弱,细胞凋亡增加。结论:ciRS-7的表达能够促进E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且通过抑制miR-7的表达增强EC细胞对饥饿诱导的ER应激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S-7 miR-7 子宫内膜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近30年外阴癌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连蕊 李琳 +2 位作者 要明慧 孟童 胡君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近30年来外阴癌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为我国外阴癌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外阴癌为关键词,使用CiteSpace 5.8对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993-2022年的外阴癌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对发文趋势、作者... 目的探讨近30年来外阴癌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为我国外阴癌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外阴癌为关键词,使用CiteSpace 5.8对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993-2022年的外阴癌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对发文趋势、作者、国家、关键词、突现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50篇,英文文献916篇;与中文文献相比,外阴癌的英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状态;外阴癌核心作者群初步形成;发文国家以美国为首。外阴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状瘤病毒以及影响患者预后、复发的因素是英文文献外阴癌研究的热点;腹腔镜手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护理方式、并发症、预后、生存率是中文文献外阴癌的研究热点;外阴癌诊断、靶向治疗分子层面的寻找、阳性淋巴结数量、腹腔镜等新型手术方式的应用是其研究前沿。结论国际外阴癌研究已进入上升期,我国外阴癌研究发展相对平缓。未来研究者可从手术方式、分子层面的患者诊断、靶向治疗等方面努力拓展临床新内容,护理工作者也可在解决外阴癌临床问题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性健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前沿
下载PDF
肝胆管细胞癌中西医临床特点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王新亭 陈欣菊 +1 位作者 赵强 龙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胆管细胞癌中西医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5月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诊断为肝胆管细胞癌及肝细胞癌病例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阳性率,了解肝胆... 目的:探讨肝胆管细胞癌中西医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5月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诊断为肝胆管细胞癌及肝细胞癌病例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阳性率,了解肝胆管细胞癌的中医证型分布。结果:肝胆管细胞癌组患者的CA199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组(68.75%vs 31.25%,P=0.03),肝细胞癌组患者AFP阳性率明显高于肝胆管细胞癌组患者(56.25%vs10.25%,P<0.01),肝细胞癌组患者与肝胆管细胞癌组患者的CEA阳性率无明显差异(18.75%vs 31.25%,P>0.05)。肝肾阴虚是肝胆管细胞癌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结论:肿瘤标志物CA199与肝胆管细胞癌有较好的相关性,可能是肝胆管细胞癌相对特殊的肿瘤标志物,肝肾阴虚可能是肝胆管细胞癌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细胞 肿瘤标志物 CA199 中医证型
下载PDF
自噬相关标志物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对化疗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杨丽丽 王灿灿 +4 位作者 李翡 王海静 齐巧霞 雷莉妍 贺丰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自噬凋亡在子宫内膜癌(UCEC)中的潜在机制,分析自噬凋亡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基因组测序数据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数据库,筛选获得UCE... 目的探讨自噬凋亡在子宫内膜癌(UCEC)中的潜在机制,分析自噬凋亡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基因组测序数据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数据库,筛选获得UCEC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及UCEC生存预后相关的关键自噬基因,然后构建并验证UCEC患者生存预后的风险评分预测模型,分析自噬凋亡对UCEC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196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含631个(32.13%)上调基因、1333个(67.87%)下调基因,其中21个子宫内膜癌相关自噬差异表达基因(UCEC-AT-DEGs)。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IF4EBP1、CDKN2A、VEGFA基因的表达升高,均导致UCEC总生存期缩短(均P<0.05)。决策树分析(DCA)曲线显示:EIF4EBP1对UCEC的2年、3年生存率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LASSO回归结果显示,风险评分Riskscore=0.1395×EIF4EBP1+0.1827×CDKN2A+0.0791×ITPR1+0.2658×GRID1-0.0187×TM9SF1-0.1250×RAB24+0.0710×VEGFA(λ_(min)=0.0172),该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性能。EIF4EBP1表达水平与顺铂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呈负相关,CDKN2A表达水平与紫杉醇和顺铂的IC50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多个自噬基因在UCEC中的表达变化明显,部分关键自噬基因的异常高表达对UCEC患者的总生存率产生不良影响;EIF4EBP1、CDKN2A对UCEC的2年、3年生存率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一线化疗药物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自噬 风险评分模型 生存预后模型
下载PDF
胰腺癌中ADGRG5表达与临床预后及肿瘤免疫应答的关系
9
作者 钟江鸣 李德育 +3 位作者 张桂枫 陈巧 林莉 刘振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2,共6页
目的:探讨ADGRG5在胰腺癌(PAAD)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及肿瘤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ADGRG5在PAAD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ROC曲线评估ADGRG5在PAAD中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评估预后因素。GSEA和免... 目的:探讨ADGRG5在胰腺癌(PAAD)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及肿瘤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ADGRG5在PAAD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ROC曲线评估ADGRG5在PAAD中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评估预后因素。GSEA和免疫浸润分析对ADGRG5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注释。结果:ADGRG5在PAAD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2.8e-32),对PAAD具有显著诊断和预后预测能力(AUC=0.866)。高ADGRG5表达预测患者有更好的无进展间隔(PFI)(P=0.01),ADGRG5的表达与PFI独立相关(HR:0.656,95%CI:0.433~0.972,P=0.035)。ADGRG5表达与免疫通路调节和某些类型免疫浸润细胞的功能有关。结论:ADGRG5表达升高可能是PAAD诊断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影响PAAD患者预后,且与免疫浸润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ADGRG5 诊断 预后 免疫浸润
下载PDF
高温需求因子A1在甲状腺髓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眭怡群 夏维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评估高温需求因子A1(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factor A1,HTRA1)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肿瘤免疫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MTC组织中HTRA1... 目的:评估高温需求因子A1(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factor A1,HTRA1)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肿瘤免疫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MTC组织中HTRA1蛋白的表达。分析HTRA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通过生物信息学揭示HTRA1表达与肿瘤免疫的相关性。结果:HTRA1蛋白在MTC组织中主要定位于细胞浆,而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MTC组织中HTRA1蛋白表达上调。临床病理分析显示,HTRA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被膜外侵犯、桥本氏甲状腺炎及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有关。HTRA1蛋白、术前血清降钙素及癌胚抗原的联合检测对甲状腺被膜外侵犯、肿瘤大小、肿瘤T分期及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的预测价值较高。免疫浸润分析显示,HTRA1表达主要与免疫抑制细胞有关。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斥(tumor immune dysfunction and exclusion,TIDE)算法揭示,MTC中HTRA1表达与TIDE评分、免疫功能障碍评分、免疫排斥评分和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水平呈正相关;与微卫星不稳定性呈负相关。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TC中HTRA1表达主要与细胞外基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有关。结论:HTRA1可能成为MTC新的治疗靶点。HTRA1与肿瘤免疫功能的关联可能有助于MTC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A1 甲状腺髓样 肿瘤免疫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11
作者 周延平 王帅 王学祥 《海南医学》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应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1个周期的疗效和不良反... 目的观察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应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1个周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将1年内出现死亡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n=30),生存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50),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1个周期后,8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无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24例,疾病稳定41例,疾病进展15例,疾病控制率为81.25%;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30.00%)、乏力(36.25%)、腹泻(16.25%)、恶心(10.00%);80例晚期HCC患者随访1年内死亡30例,总生存期(OS)为9.8个月(95%CI:7.5~10.8);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评分、甲胎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肝硬化率、门静脉高压率、门静脉癌栓率、肝外转移率、腹水率、脾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及白蛋白<35 g/L率分别为76.67%、86.67%,高于预后良好组的30.00%、3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2分及白蛋白<35 g/L是影响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安全有效,ECOG评分高及白蛋白下降是影响晚期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晚期 盐酸安罗替尼 疗效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HE4、SCC-Ag与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吴燕 兰小妍 +4 位作者 张照平 牙韩达 李石云 杨德志 潘琦文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30例,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根据疗效评估分为预后不良组(51例)和预后良好组...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30例,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根据疗效评估分为预后不良组(51例)和预后良好组(179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水平,并分析危险因素和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肿瘤分期为Ⅳ期、浸润深度>1/2肌层占比、HPV-脱氧核糖核酸(DNA)、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阳性率、全血CD8^(+)T及血清HE4、SCC-Ag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全血CD4^(+)T、CD4^(+)/CD8^(+)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为Ⅳ期、浸润深度>1/2肌层、HPV-DNA、PD-L1阳性、全血CD8^(+)T、血清HE4、SCC-Ag水平偏高、全血CD4^(+)T、CD4^(+)/CD8^(+)水平偏低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HE4、SCC-Ag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3,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0.859、0.806,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不良与血清HE4、SCC-Ag水平偏高有关,且二者联合检测对预测患者预后不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晚期 放化疗 人附睾蛋白4 鳞状上皮细胞抗原 预后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及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郭黎 杨朝凤 李杨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238-243,共6页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部分无法手术或靶向治疗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获得了延长生存时间的机会。但是,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方式来监...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部分无法手术或靶向治疗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获得了延长生存时间的机会。但是,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方式来监测肿瘤微环境的变化和免疫治疗效果。影像组学可以无创、实时和定量地分析医学图像,反映疾病更深层次的信息,已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分期分级、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等领域。现围绕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及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影像组学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下载PDF
PTEN及ERG在前列腺导管内癌中表达的意义研究
14
作者 李新 李佽 +2 位作者 蒲强 杨进 陈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PTEN缺失和ERG阳性表达在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5例IDC-P作为观察组,60例无IDC-P区域的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ERG和PTEN免疫组化染色,对比ERG和PTEN蛋白在两组病例中的... 目的探讨PTEN缺失和ERG阳性表达在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5例IDC-P作为观察组,60例无IDC-P区域的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ERG和PTEN免疫组化染色,对比ERG和PTEN蛋白在两组病例中的表达频率。结果观察组IDC-P及其邻近的前列腺癌中PTEN缺失和ERG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邻前列腺癌PTEN缺失,IDC-P区域PTEN也缺失,相邻前列腺癌ERG阳性表达,IDC-P区域ERG也阳性表达;观察组中PTEN缺失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ERG阳性表达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PTEN缺失合并ERG阳性表达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肿瘤T分期组中PTEN缺失及ERG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肿瘤Gleason评分、前列腺外扩展、精囊腺侵犯、淋巴结转移及生化复发分组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C-P是相邻浸润性前列腺癌沿导管扩散浸润的过程,PTEN缺失与ERG阳性表达可能促进这一过程,且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IDC-P的发生发展,PTEN及ERG有望成为IDC-P临床管理的参考指标及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ERG 导管内 前列腺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心理韧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
15
作者 王烨华 董稳航 +1 位作者 刘世卿 李慧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了解口腔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状况,探讨心理韧性、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及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4年5月某院接收的232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CD-RISC... 目的:了解口腔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状况,探讨心理韧性、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及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4年5月某院接收的232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头颈部癌症治疗功能性评估量表(FACT-H&N)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分析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自我效能的相关性,使用SPSS检验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手术方式以及是否放化疗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韧性、自我效能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234,6.307,12.644,4.346,3.835,4.086,11.105,7.073,14.617,9.797,5.867,12.084;P<0.05)。心理韧性及各维度与生活质量之间均呈正相关(r=0.642,0.575,0.503,0.531;P<0.05),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586,P<0.05)。心理韧性对生活质量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517,P<0.05),心理韧性对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作用(β=0.762,P<0.05),自我效能对生活质量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411,P<0.05);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313,总效应为0.83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13%。结论:自我效能在口腔癌患者的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采取相应的干预方式,促进患者提升自我效能、增强心理韧性,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心理韧性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下载PDF
生物信息分析验证基于lncRNA标签预测HPV阴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率
16
作者 黄宇 杨博 李伟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61-268,共8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研究影响HPV阴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因素,为HNSCC患者的预后预测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取HPV阴性HNSCC患者的病变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原始RNA测序数据以及相应病人的临床信...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研究影响HPV阴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因素,为HNSCC患者的预后预测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取HPV阴性HNSCC患者的病变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原始RNA测序数据以及相应病人的临床信息,SurvivalR工具包对所有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进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使用JAVA程序,利用MSigDBC2经典通路基因集集合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采用LASSO方法的Cox回归对数据降维和模型构建,计算每个患者的风险评分。结果:研究发现153个lncRNA与HPV阴性HNSCC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相关,时间依赖性分析表明,13个lncRNA特征在训练集中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多变量Cox回归和分层分析表明,基于13-lncRNA标签的风险评分可作为HPV阴性HNS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3-lncRNA标签可能是HPV阴性HNSCC预后的新型独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人乳头瘤病毒 生存率 生物信息分析
下载PDF
2003—2023年口腔癌智慧医疗文献循证可视化及对比分析
17
作者 廖永珍 王晓辉 +2 位作者 邱洁 周加靓 丛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探究口腔癌智慧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未来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2023年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Scopus和PubMed数据库口腔癌智慧医疗主题英文文献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探究口腔癌智慧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未来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2023年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Scopus和PubMed数据库口腔癌智慧医疗主题英文文献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简称中国知网)数据库同主题中文文献,利用VOSviewer 1.6.18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机构、作者、被引频次、关键词进行循证可视化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547篇英文文献和34篇中文文献,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且近几年增长趋势更加明显;美国是该领域贡献最大的国家,与其他国家学术交流紧密,而我国跨国、跨机构、跨团队合作较局限,网络结构具有明显地域性。此外,人工智能辅助口腔癌诊治是国内外文献共同关注的重点,英文文献侧重新型诊断技术的深层探索,中文文献倾向智慧康养及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应用探究。结论口腔癌智慧医疗的持续发展使其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智慧康养和中药特色药理学方面的应用研究日益深远,早期预警筛查亟待成为智慧医疗关爱口腔健康的重要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智慧医疗 循证可视化 文献计量学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肝细胞癌精准肝切除术的应用现状综述
18
作者 徐萌 王海南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3期63-65,共3页
本文主要对肝细胞癌精准肝切除术的应用现状开展综述,分析了肝细胞癌精准肝切除术的具体应用情况,涉及术前评估、手术流程规划、精准肝切除术技术、术后处理等,进而为肝细胞癌精准肝切除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 肝细胞 精准肝切除术 应用现状
下载PDF
谈甲状腺髓样癌
19
作者 沈依 谢荣理 李小恩 《科学生活》 2025年第1期140-141,共2页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大众对甲状腺结节早已不再陌生。众所周知,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分化型甲状腺癌,通常生长缓慢,对治疗的反应良好,预后也较好,因此常常被称为“懒癌”。但是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有一小部分甲状腺癌不仅不常...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大众对甲状腺结节早已不再陌生。众所周知,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分化型甲状腺癌,通常生长缓慢,对治疗的反应良好,预后也较好,因此常常被称为“懒癌”。但是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有一小部分甲状腺癌不仅不常见,而且也不“懒”,它就是甲状腺髓样癌。在所有的甲状腺癌当中,甲状腺髓样癌仅占1%~2%,可以说非常小众,约90%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不知道有这样一种甲状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 分化型甲状腺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结节 健康知识 生长缓慢
下载PDF
血浆m1A及其编码器基因对结肠腺癌诊断的综合分析
20
作者 朱立强 孙金旗 +6 位作者 冀恒涛 吴亚丽 韩晶晶 彭仁佳 樊清波 马卫国 李庆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m1A RNA甲基化相关基因和血浆m1A甲基化水平对结肠腺癌(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COAD)的诊断效能,为COAD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案。方法通过UALCAN、The Human Protein Atlas和TCGA-GTEx数据库,分析COAD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m1... 目的探讨m1A RNA甲基化相关基因和血浆m1A甲基化水平对结肠腺癌(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COAD)的诊断效能,为COAD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案。方法通过UALCAN、The Human Protein Atlas和TCGA-GTEx数据库,分析COAD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m1A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利用ELISA法检测收集于我院初诊的COAD患者和正常人血浆中m1A甲基化水平。结合COAD临床病理特征分析m1A甲基化对COAD的诊断效能。结果m1A编码器和读码器基因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在COAD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其中以TRMT6和TRMT10C两个编码器表达升高最为显著。两个编码器基因均可作为COAD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标志物,且其AUC均达到0.9以上。m1A总体甲基化水平在COAD血浆中明显升高,并可作为早期COAD的诊断标志物。结论m1A编码器基因和血浆m1A在COAD中明显升高,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早期COAD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 m1A 诊断 血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