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马mu型阿片肽受体介导大鼠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辉 高慧明 +2 位作者 张万琴 唐一源 宋鹤山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为探讨海马mu型阿片肽受体介导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的作用,实验采用微渗透泵技术,观察大鼠腹侧海马注射mu型阿片肽受体激动剂PL017(2.09、2.59、3.29 μg/μl)、拮抗剂β-funaltrexamine hydrochloride(β-FNA、0.88、1.10、1.35μg/μl... 为探讨海马mu型阿片肽受体介导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的作用,实验采用微渗透泵技术,观察大鼠腹侧海马注射mu型阿片肽受体激动剂PL017(2.09、2.59、3.29 μg/μl)、拮抗剂β-funaltrexamine hydrochloride(β-FNA、0.88、1.10、1.35μg/μl)对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癫痫发作的干预作用。PL017能够明显缩短癫痫发作潜伏期、增加癫痫发作级别(P<0.05),β—FNA则可显著延长癫痫发作潜伏期、降低发作级别(P<0.01);PL017和β-VNA的干预作用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结果表明,海码mu型阿片肽受体具有促进KA诱导的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型阿片肽受体 癫痫发作敏感性 海马 癫痫 红藻氨酸 大鼠
下载PDF
海马内生长抑素及脑啡肽原mRNA对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岩 关卓 +1 位作者 王静 张万琴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用惊厥剂量 ( 10mg/kg)的红藻氨酸 (Kainicacid ,KA)诱发SD大鼠出现癫痫发作后 ,观察癫痫发作对海马结构内、海马门部位含生长抑素 (SOM)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以及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 (DGCs)部位的脑啡肽及脑啡肽原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 用惊厥剂量 ( 10mg/kg)的红藻氨酸 (Kainicacid ,KA)诱发SD大鼠出现癫痫发作后 ,观察癫痫发作对海马结构内、海马门部位含生长抑素 (SOM)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以及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 (DGCs)部位的脑啡肽及脑啡肽原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在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期 (KA后 5~ 7d)出现前 ,海马门区含SOM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进行性脱失 ,而海马苔状纤维 (MF)部位的具有兴奋和致癫痫作用的ENK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明显增多 ;KA后 2d在海马的DGCs部位开始出现脑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原位杂交技术显示 ,KA后海马DGCs部位脑啡肽原mRNA亦明显增加 ,其峰值出现在KA后 1d (P <0 0 1)。结果提示KA后海马结构内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衡 ,这很可能与KA后癫痫发作敏感性增强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敏感性 海马结构 生长抑素 脑啡肽原mRNA
下载PDF
腹侧海马内强啡肽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关系探讨
3
作者 张开纮 王静 +3 位作者 张万琴 宫瑾 隋鸿锦 陈要武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一次给予惊厥剂量海人酸(Kanicacid, KA) 诱发SD大鼠出现急性癫痫发作后, 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过程中(KA 后1~7 d) ,海马内内源性强啡肽A(1- 8) 免疫反应活性(DYNA (1- 8) ...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一次给予惊厥剂量海人酸(Kanicacid, KA) 诱发SD大鼠出现急性癫痫发作后, 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过程中(KA 后1~7 d) ,海马内内源性强啡肽A(1- 8) 免疫反应活性(DYNA (1- 8) - LI) 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KA后1~7 d, 背、腹侧海马苔状纤维(MF) DYNA(1-8) 明显增强, KA后2~4 d, 在腹侧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DGCs) 层部位出现DYNA(1-8) -LI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5~7 d 后上述改变逐渐消失。研究中另一组动物被秋水仙素(Colchicine, 简称col-) 1-5 μg/0-6 μl 选择性分别或同时破坏双侧背侧和腹侧海马DGCs, 用以删除海马内源性强啡肽的作用,7d 后, 用8 mg/kg KA检测其对癫痫刺激的敏感性, 结果显示, col- 损伤双侧腹侧海马DGCs 组动物, 可使KA诱发的癫痫活动明显加重。表明一次KA后,腹侧海马DGCs 部位DYNA(1-8) - LI一过性高表达很可能与5 ~7 d 前癫痫发作敏感性不能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人酸 海马 癫痫发作敏感性 强啡肽 癫痫
下载PDF
癫痫发作敏感大鼠前深梨状皮层T区神经病理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杜新鲁 赵杰 张万琴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颞叶癫痫红藻氨酸 (kainicacid ,KA)模型 ,制备癫痫发作敏感大鼠 ,并分别以硫瑾染色和GFAP(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lialfibrilaryacidicprotei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深梨状皮层T区 (areatempestas,AT)内神经元损伤及... 目的和方法 :采用颞叶癫痫红藻氨酸 (kainicacid ,KA)模型 ,制备癫痫发作敏感大鼠 ,并分别以硫瑾染色和GFAP(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lialfibrilaryacidicprotei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深梨状皮层T区 (areatempestas,AT)内神经元损伤及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情况 ,并与经蝎毒 (scorpionvenom ,SV)处理后癫痫发作敏感性明显降低的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癫痫敏感动物前深梨状皮层T区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减少 ,GFAP免疫反应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染色强度明显增强 ,(P <0 .0 5 )以剂量为 10 0mg kg 日的蝎毒给予动物连续灌胃三周 ,可明显降低其癫痫发作敏感性 (P <0 .0 5 ) ,而脑内梨状皮层T区锥体细胞脱失减轻 ,GPAP免疫反应活性未见明显增强。结论 :推测梨状皮层T区硬化 (神经元脱失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氨酸 前深梨状皮层T区 癫痫发作敏感性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蛋白 大鼠 神经病理
下载PDF
癫痫发作敏感大鼠T区Bcl-2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新鲁 高慧明 +2 位作者 赵杰 刘学源 张万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为探讨前深梨状皮层T区中Bcl- 2蛋白的表达变化在红藻氨酸诱导的癫痫发作敏感性长期增强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癫痫发作敏感大鼠前深梨状皮层T区Bcl- 2蛋白表达变化,以硫堇染色观察神经元脱失情况,并与经蝎毒处理后癫痫发... 为探讨前深梨状皮层T区中Bcl- 2蛋白的表达变化在红藻氨酸诱导的癫痫发作敏感性长期增强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癫痫发作敏感大鼠前深梨状皮层T区Bcl- 2蛋白表达变化,以硫堇染色观察神经元脱失情况,并与经蝎毒处理后癫痫发作敏感性明显降低的大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癫痫发作敏感大鼠前深梨状皮层T区Bcl 2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染色强度明显降低(P<0. 05),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以剂量为100mg/ (kg·d)的蝎毒给予动物连续灌胃4周,可明显降低其癫痫发作敏感性(P<0. 05),脑内前深梨状皮层神经元脱失程度减轻,Bcl- 2蛋白免疫反应产物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提示,前深梨状皮层T区Bcl- 2蛋白表达减少可能是癫痫发作敏感性长期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发作敏感性 大鼠 前深梨状皮层T区 BCL-2蛋白表达 红藻氨酸 癫痫
下载PDF
μ型阿片肽受体对癫痫敏感大鼠海马NR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辉 杜卫 +2 位作者 王利萍 苏凡凡 李靖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μ型阿片肽受体(MORs)介导大鼠癫痫敏感性形成过程中海马NMDA2B受体(NR2B)表达变化。方法红藻氨酸(KA)皮下注射建立大鼠癫痫发作模型,采用脑立体定位及微渗透泵技术,海马内微量注射MORs激动剂PL017或和拮抗剂β-FNA。7 d后通过... 目的探讨μ型阿片肽受体(MORs)介导大鼠癫痫敏感性形成过程中海马NMDA2B受体(NR2B)表达变化。方法红藻氨酸(KA)皮下注射建立大鼠癫痫发作模型,采用脑立体定位及微渗透泵技术,海马内微量注射MORs激动剂PL017或和拮抗剂β-FNA。7 d后通过阈下剂量KA检测大鼠癫痫发作敏感性,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及齿状回颗粒细胞NR2B表达变化。结果 PL017可显著增加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颗粒细胞NR2B mRNA(+)神经元数及平均灰度。β-FNA则明显降低两个脑区的NR2B mRNA(+)神经元数及平均灰度。结论 MORs介导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机制与NR2B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发作敏感性 u型阿片肽受体 NMDA受体2B亚型 红藻氨酸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蝎毒抗癫痫作用与微生态调节剂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杰 陈紫微 +1 位作者 张万琴 孙立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7-248,共2页
:一次颈部皮下给予海人酸 (Kainic acid,KA ,10 m g/ kg)诱发 SD大鼠出现急性癫痫发作后 ,将实验组动物随机分为 3组 ,每天灌胃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微生态调节剂 [活菌数 4× 10 9个 (0 .4ml)只 ]和蝎毒粗提液 (SV,10 0 mg/ kg)。 1... :一次颈部皮下给予海人酸 (Kainic acid,KA ,10 m g/ kg)诱发 SD大鼠出现急性癫痫发作后 ,将实验组动物随机分为 3组 ,每天灌胃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微生态调节剂 [活菌数 4× 10 9个 (0 .4ml)只 ]和蝎毒粗提液 (SV,10 0 mg/ kg)。 10天后再次给予同样剂量的 KA检测癫痫敏感性 ,行为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表明 ,两者均可明显抑制动物癫痫敏感性的形成。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两者均可防止海马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发作敏感性 海马硬化 微生态调节剂 蝎毒
下载PDF
μ型阿片肽受体对癫痫敏感大鼠海马γ-氨基丁酸神经元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辉 杜卫 +2 位作者 王利萍 苏凡凡 李靖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μ型阿片肽受体(MORs)介导大鼠癫痫敏感性形成过程中海马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的变化。方法红藻氨酸(KA)皮下注射建立大鼠癫痫发作模型,采用脑立体定位及微渗透泵技术,海马内微量注射MORs激动剂吗啡感受素(PL017)或拮抗剂β... 目的探讨μ型阿片肽受体(MORs)介导大鼠癫痫敏感性形成过程中海马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的变化。方法红藻氨酸(KA)皮下注射建立大鼠癫痫发作模型,采用脑立体定位及微渗透泵技术,海马内微量注射MORs激动剂吗啡感受素(PL017)或拮抗剂β-呋纳曲胺(β-FNA)。7 d后通过阈下剂量KA检测大鼠癫痫发作敏感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齿状回及门区GABA神经元数目和灰度变化。结果 KA诱导癫痫敏感性形成大鼠的海马齿状回及门区GABA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染色强度减低。PL017可进一步减少海马齿状回及门区GABA神经元数目及其染色强度,而β-FNA能够明显改善KA及PL017对GABA神经元的损伤作用。结论 MORs介导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机制与海马齿状回及门区GABA神经元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发作敏感性 μ型阿片肽受体 Γ-氨基丁酸 红藻氨酸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