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烯酰化改性真皮细胞外基质水凝胶促进腹壁缺损修复
1
作者 刘忠钰 李文娅 +5 位作者 范永鸿 吕双 裴娟 陈娅琴 刘倍余 孙红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74-2082,共9页
背景:目前用于填充腹壁缺损部位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烯或聚酯)不仅缺乏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还难以适应复杂形状伤口需求,因此,找到免疫原性低、组织相容性好的生物活性材料成为腹壁缺损修复研究的热点。目的:制备甲基丙烯酰化改性... 背景:目前用于填充腹壁缺损部位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烯或聚酯)不仅缺乏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还难以适应复杂形状伤口需求,因此,找到免疫原性低、组织相容性好的生物活性材料成为腹壁缺损修复研究的热点。目的:制备甲基丙烯酰化改性真皮细胞外基质水凝胶,探讨其在腹壁缺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1)依次用0.25%胰蛋白酶、1%Triton X-100对猪真皮进行脱细胞处理,获得真皮细胞外基质;胃蛋白酶消化真皮细胞外基质,经甲基丙烯酸酐改性后光交联形成甲基丙烯酰化改性真皮细胞外基质水凝胶,扫描电镜观察水凝胶的微观形貌,测试其流变学性能、溶胀性等理化性质;(2)将L929成纤维细胞接种到甲基丙烯酰化改性的真皮细胞外基质水凝胶中,检测细胞相容性;(3)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6),创建保留腹膜的腹壁缺损模型,聚丙烯组缺损部位填充聚丙烯材料,水凝胶组缺损部位填充甲基丙烯酰化改性真皮细胞外基质水凝胶,两组创面皮肤均用聚丙烯材料覆盖,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采用酶解法对猪真皮进行脱细胞后具有良好的脱细胞效果,并且原有的糖胺聚糖及胶原蛋白保留较好。扫描电镜下可见甲基丙烯酰化改性真皮细胞外基质水凝胶为疏松多孔结构,孔径在70-120μm之间,该水凝胶的溶胀比为(16.88±3.24)%,吸水率为(94.24±1.11)%,流变学性能测试表明该水凝胶状态稳定且具有剪切变稀特点,具备可注射性;(2)CCK-8检测与Live/Dead染色结果显示,甲基丙烯酰化改性真皮细胞外基质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3)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7,10,14 d的皮肤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皮肤与肌层组织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显示,与聚丙烯组比较,水凝胶组术后14 d的皮肤创面上皮化情况、毛囊生成、胶原纤维排列及新生血管情况更好,术后28 d的皮肤创面新生组织结构与正常组织相近,并且瘢痕增生较少,术后28 d时可见少量肌肉组织再生;(4)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酰化改性真皮细胞外基质水凝胶可促进腹壁缺损大鼠的皮肤创面愈合和肌肉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 真皮细胞外基质 甲基丙烯酰化改性 水凝胶 光固化 腹壁缺损 皮肤愈合 肌肉组织再生
下载PDF
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的疗效
2
作者 张清林 荣存敏 +3 位作者 王美灵 陈磊 栗威 张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75-679,共5页
目的 探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的疗效。方法 按创面缺损修复方式不同将6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后全厚皮片移植治疗,32例)和观察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 目的 探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的疗效。方法 按创面缺损修复方式不同将6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后全厚皮片移植治疗,32例)和观察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后全厚皮片移植治疗,32例)。记录两组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创面感染情况、移植皮片成活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价植皮区瘢痕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移植皮片成活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感染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VS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对供区损伤小,且可以明显缩短双层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提高创面修复成功率,降低创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诱导膜技术 皮肤缺损 骨外露 肌腱外露 足踝部损伤
下载PDF
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观察
3
作者 焦亚 张艳美 +2 位作者 王晓 王兴蕾 姜笃银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43-46,共4页
目的 观察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FDMSCs)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从16~20孕周的人意外流产健康胎儿的背部皮肤中提取FDMSCs,并进行鉴定。选取A375细胞并分为3组,F-CM组加入FDMSC... 目的 观察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FDMSCs)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从16~20孕周的人意外流产健康胎儿的背部皮肤中提取FDMSCs,并进行鉴定。选取A375细胞并分为3组,F-CM组加入FDMSCs条件培养基,A-CM组加入成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Control组加入DMEM低糖空白培养基,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划痕细胞迁移实验、细胞侵袭实验测算各组细胞相对活力、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结果 FDMSCs可以从人胎儿皮肤中成功提取并体外培养,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MSCs)特异性标记CD44、CD90、CD105及胚胎组织特异性标记SSEA-4、OCT-4,且具备成脂、成骨、成软骨的多向分化能力。与Control组比较,F-CM组细胞相对活力下降,细胞迁移率低,侵袭细胞数少(P均<0.05)。结论 FDMSCs可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细胞增殖能力 细胞迁移能力 细胞侵袭能力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和带蒂颊脂垫瓣修复颊部软组织缺损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李慧敏 高庆玲 +2 位作者 焦建军 马超 陆慧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25-828,共4页
目的比较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和带蒂颊脂垫瓣(PBFPF)修复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行颊黏膜缺损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ADM组和PBFPF组,每组42例。ADM组患者采用ADM修复,PBFPF组患者使用PBFPF修复。比较2组患者修复时间、经... 目的比较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和带蒂颊脂垫瓣(PBFPF)修复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行颊黏膜缺损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ADM组和PBFPF组,每组42例。ADM组患者采用ADM修复,PBFPF组患者使用PBFPF修复。比较2组患者修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测量并比较患者的最大开口度,记录患者的修复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口腔颌面部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修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吞咽功能、术后语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M组与PBFPF组患者最大开口度组间比较、组间与时点的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FPF组中缺损面积为>13~20 cm2的患者修复有效率高于ADM组(P<0.05)。PBFPF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优于ADM组(P<0.05)。结论PBFPF及ADM用于口腔黏膜组织缺损的修复各有优势,对于黏膜缺损面积较大(>13~20 cm2)的患者,PBFPF的修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部软组织缺损 脱细胞真皮基质 带蒂颊脂垫瓣 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功能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联合真皮内超减张缝合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效果
5
作者 叶华 周孝亮 +3 位作者 汪显林 涂家金 刘媛 孙俊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4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真皮内超减张缝合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病理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真皮内超减张缝合,试验组采...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真皮内超减张缝合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病理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真皮内超减张缝合,试验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真皮内超减张缝合。比较两组温哥华瘢痕评价量表(VSS)评分、观测者瘢痕评价量表(OSAS)评分、瘢痕宽度、瘢痕厚度、切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前,两组OSAS评分、VSS评分、瘢痕宽度、瘢痕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OSAS评分、VSS评分、瘢痕宽度、瘢痕厚度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真皮内超减张缝合可有效促进病理性瘢痕患者切口愈合,提高切口美观度,减轻瘢痕形成程度,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哥华瘢痕评价量表 观测者瘢痕评价量表 A型肉毒毒素 真皮内超减张缝合 瘢痕
下载PDF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儿童四肢创伤后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张家盛 陈浩宇 +3 位作者 陈建永 杨松 王锦辉 高峻青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8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儿童四肢创伤后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后形成骨肌腱外露创面的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下肢7例,上肢3例,年龄2~8岁,平均4.4岁。患儿术...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儿童四肢创伤后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后形成骨肌腱外露创面的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下肢7例,上肢3例,年龄2~8岁,平均4.4岁。患儿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术中清创并以负压海绵封闭创面;创面无感染症状后以人工真皮覆盖创面并以负压海绵封闭引流,待2~3周创面人工真皮血管化后,取健侧大腿刃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术后观察植皮成活情况,记录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随访5~18个月,平均13个月,观察植皮区瘢痕情况及患肢功能活动情况。结果人工真皮移植术后,各创面人工真皮血管化良好;植皮术后,1例创面面积较大患儿植皮边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9例患儿所植皮片全部成活,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8~27d,平均(20.51±2.17)d。随访5~18个月,10例患儿患肢植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为3~7分,平均(4.82±1.38)分,植皮未见破溃,色泽质地良好,瘢痕增生轻,伤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儿童四肢创伤后骨肌腱外露创面效果良好,其操作简便,损伤少,瘢痕增生轻,是临床上一种可行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儿童 自体刃厚皮片 骨肌腱外露 创面修复
下载PDF
耳内镜下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研究
7
作者 李玉瑾 张欣 +2 位作者 吕凌云 李梦萧 金新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接受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修补材料的不同,分...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接受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修补材料的不同,分为A组(28例)和B组(26例)。其中,A组使用ADM作为修补材料,B组则使用耳屏软骨-软骨膜。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鼓膜愈合情况及术后听阈改善情况。结果B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耳屏畸形。术后3个月时,A组的鼓膜穿孔愈合率为92.86%,B组的愈合率为92.3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的平均气骨导差为(13.64±2.26)dB,B组为(14.15±2.62)d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M修复鼓膜穿孔疗效满意,可避免第二手术切口,减少手术损伤,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屏软骨-软骨膜 鼓膜修补 脱细胞真皮基质
下载PDF
人工真皮支架植入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与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8
作者 刘慧丽 靳三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02-104,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真皮支架植入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与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21-06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44例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人工... 目的比较人工真皮支架植入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与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21-06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44例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人工真皮支架植入术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修复22例(观察组),行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修复22例(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植皮成活优良率、植皮区愈合后皮肤的色泽及质地优良率。记录供皮区愈合时间。术后1 a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估植皮区和供皮区的瘢痕形态。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植皮成活优良率、植皮区愈合后皮肤色泽和质地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供皮区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 a时的植皮区和供皮区的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患儿实施人工真皮支架植入术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可提高术后植皮成活优良率和皮肤色泽、质地的优良率,缩短供皮区皮肤愈合时间,降低瘢痕形态VS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烧伤 瘢痕挛缩 人工真皮支架植入 自体刃厚皮移植
下载PDF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瘢痕表皮移植修复大面积烧伤后期关节部位瘢痕畸形 被引量:2
9
作者 付全有 邢福席 +2 位作者 李林 李勇 刘继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3-1539,共7页
背景:如何既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瘢痕整形修复提供足够的皮源,又能避免术区创面瘢痕的再次增生,一直是烧伤与创面修复研究的重要课题。目的:观察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瘢痕表皮复合移植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 背景:如何既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瘢痕整形修复提供足够的皮源,又能避免术区创面瘢痕的再次增生,一直是烧伤与创面修复研究的重要课题。目的:观察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瘢痕表皮复合移植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大面积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共纳入73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n=21)接受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瘢痕表皮移植治疗;B组(n=27)接受功能部位瘢痕松解后移植自体瘢痕表皮治疗;C组(n=25)接受功能部位瘢痕松解后移植自体中厚皮治疗。记录3组患者受皮区皮片存活及感染情况,受皮区及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通过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3组患者受皮区、供皮区瘢痕情况及受皮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B组患者皮片感染率低于A、C组(P<0.05),皮片存活优级率高于A、C组(P<0.05);②A组患者受皮区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长于B、C组(P<0.05),C组患者受皮区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长于B组(P<0.05);C组患者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长于A、B组(P<0.05);③B组患者术后12个月受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高于A、C组(P<0.05),C组患者术后6,12个月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高于A、B组(P<0.05);A、C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估优级高于B组(P<0.05);④结果显示,应用人工真皮与自体瘢痕表皮复合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挛缩,既能达到与中厚皮移植同样的效果,又能避免供皮区术后瘢痕的再次增生,可缩短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相较于单纯移植瘢痕表皮治疗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瘢痕表皮 大面积烧伤 瘢痕增生挛缩畸形 整形 皮片移植
下载PDF
移植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12个月随访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明 魏迪南 +2 位作者 支燕 汪虹 陈宗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51-1557,共7页
背景:深度烧伤患者需要进行植皮治疗,以往的自体皮移植存在皮源不足的问题。目的:探讨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纳入41例深度烧伤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2组,对照组21例,实施自体刃厚皮移植治疗,观察组20例... 背景:深度烧伤患者需要进行植皮治疗,以往的自体皮移植存在皮源不足的问题。目的:探讨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纳入41例深度烧伤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2组,对照组21例,实施自体刃厚皮移植治疗,观察组20例,实施自体刃厚皮联合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移植治疗。移植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移植后1,2,3,4周的植皮成功率和移植后3,6,9,12个月的植皮收缩率以及创面修复情况,以及移植后1,2,3个月的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1)植皮成功率:对两组患者移植后1,2,3,4周的植皮成功率进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植皮收缩率:移植后3,6,9,12个月植皮收缩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炎性因子水平:移植后1,2,3个月对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检测,不同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且各时间点两组相关炎症检测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随访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对照组创面部位未出现严重的瘢痕增生,触之质地柔软;观察组3例早期出现局部色素沉着现象,随时间延长逐渐消退;均未出现明显的瘢痕,仅存在细小、点状瘢痕,修复创面触之柔软;(5)不良事件: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事件,无死亡病例;(6)结果表明:自体刃厚皮联合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移植治疗深度烧伤患者可获得理想的创面修复效果,可改善创面愈合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烧伤 皮肤 组织构建 深度烧伤 创面 创面修复 移植 自体刃厚皮 真皮 替代物 去细胞真皮基质 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活化的人淋巴细胞与不同猪真皮共同培养的免疫反应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笃银 陈璧 +1 位作者 胡大海 汤朝武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0期1432-1433,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的免疫反应。方法用网状Xeno-ADM与超薄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于3例大面积Ⅲ度烧伤患者,成活后4~8周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同期单纯自体皮移植的大面积烧伤患者PBMC为对照,用新鲜小猪...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的免疫反应。方法用网状Xeno-ADM与超薄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于3例大面积Ⅲ度烧伤患者,成活后4~8周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同期单纯自体皮移植的大面积烧伤患者PBMC为对照,用新鲜小猪整张真皮片(wholexenodermis)、微粒真皮(mincedxenodermis)和MincedXeno-ADM作抗原刺激物,通过不同的猪真皮→人淋巴细胞共同培养(DLCC)、3H-TdR掺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反应细胞增殖水平和细胞类型。结果DLCC后,新鲜小猪微粒真皮组对活化和未被活化人淋巴细胞增殖刺激作用均明显强于猪整张真皮组和Xeno-ADM组(P<0.05~0.01),增殖和浸润到真皮内的细胞以CD3+CD4+/CD45RO+T淋巴细胞为主、单核细胞和B细胞次之。结论以CD3+-CD4+/CD45RO+为主的T淋巴细胞参与可能是异种真皮移植后的免疫反应特征;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可能与诱导淋巴细胞浸润和增殖有关,与未活化的淋巴细胞相比,采用活化的淋巴细胞进行DLCC,可更真实地反映宿主对Xeno-ADM的免疫反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淋巴细胞 真皮 免疫反应 异种移植 无细胞真皮基质 真皮-淋巴细胞共同培养 细胞因子 免疫学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扬 王景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 医学领域 口腔 真皮替代物 MATRIX 真皮替代品 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特性 特殊处理 细胞成分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联合皮耐克人工真皮治疗动物致伤软组织缺损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包一涵 孙雪婧 +5 位作者 韦德鹏 何祖豪 姜南星 徐家旋 唐华民 唐日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皮耐克人工真皮治疗动物致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动物致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照动物致伤三级暴露处理,对照组予皮耐克人工真皮植入,治疗组...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皮耐克人工真皮治疗动物致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动物致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照动物致伤三级暴露处理,对照组予皮耐克人工真皮植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湿润烧伤膏涂擦。随访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创面轻触觉评分、二次手术及不良反应(伤口感染、术后疼痛等)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轻触觉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出现伤口感染2例,无需二次手术;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5例,需二次手术3例;两组伤口感染率及二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伤口疼痛3例,对照组出现11例,治疗组伤口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皮耐克人工真皮治疗动物致伤软组织缺损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改善创面轻触觉,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动物致伤 软组织缺损 皮耐克 人工真皮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真皮脂肪力学微环境调控毛乳头维生素B6代谢促进毛囊再生机制研究
14
作者 沈芯宇 李泽铭 +3 位作者 周思亦 吴望 杨力 雷明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7-397,共1页
目的探究毛乳头细胞(DP)与真皮脂肪细胞(AD)互作诱导毛囊再生的机制,并揭示在此过程中真皮脂肪的力学微环境变化以及调控毛囊的代谢的原因。方法采用拔毛诱导毛囊再生模型,通过高通量RNA测序、单细胞RNA测序、光子晶体力学显微镜、免疫... 目的探究毛乳头细胞(DP)与真皮脂肪细胞(AD)互作诱导毛囊再生的机制,并揭示在此过程中真皮脂肪的力学微环境变化以及调控毛囊的代谢的原因。方法采用拔毛诱导毛囊再生模型,通过高通量RNA测序、单细胞RNA测序、光子晶体力学显微镜、免疫荧光染色、生信分析预测等技术手段,研究毛囊再生过程中MDK-SDC4调控真皮脂肪ECM基质刚度变化,以及ANGPTL4-CDH11在此过程中促进毛囊再生的分子机制。进一步,通过干扰维生素B6代谢途径,检验在真皮脂肪力学微环境变化后毛囊代谢微环境的变化和对毛囊再生的影响。结果在毛囊再生过程中,DP作用于AD的MDK-SDC4信号调控使得真皮脂肪ECM的基质刚度变软,且该相互作用在上述过程中逐渐增强。AD作用于DP的ANGPTL4-CDH11信号促进毛囊再生。通过生信分析,预测维生素B6代谢是ANGPTL4-CDH11的潜在下游通路,且维生素B6能够促进毛囊再生。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真皮脂肪ECM基质刚度、毛乳头细胞和真皮脂肪细相互作用和代谢对于毛囊再生的作用,并阐述了细胞互作通过调控力学微环境影响毛乳头代谢,促进毛囊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再生 毛乳头 真皮脂肪 ANGPTL4 维生素B6 CDH1 免疫荧光染色 ECM
下载PDF
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15
作者 汤由之 成智 +2 位作者 葛小静 朱喆辰 苏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外伤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骨裸露的12例患者,根据缺损部位、面积,设计带真皮的筋膜瓣,以翻转180°... 目的:探讨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外伤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骨裸露的12例患者,根据缺损部位、面积,设计带真皮的筋膜瓣,以翻转180°的方式修复小腿外伤后的复杂创面,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11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1例患者皮瓣远端退缩伴少量骨裸露,经行对侧翻转筋膜瓣修复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下肢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修复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可达到理想的外观和功能恢复,其具有设计灵活、操作简洁、对皮瓣利用度高等特点,可作为临床上小腿外伤后可靠的早期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筋膜瓣 真皮的筋膜瓣 小腿外伤 骨裸露 创面修复
下载PDF
人工真皮治疗创伤创面疗效评估及真皮血管化影响因素
16
作者 苏畅 张家盛 +1 位作者 詹晓欢 高峻青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886-890,共5页
目的评估人工真皮治疗创伤创面临床疗效及探析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佛山市中医院修复重建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创伤致全层皮肤缺损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估人工真皮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估人工真皮治疗创伤创面临床疗效及探析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佛山市中医院修复重建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创伤致全层皮肤缺损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估人工真皮治疗的临床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人工真皮血管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30例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有效率100%,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平均为(14.36±2.40)d。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吸烟、糖尿病及术前Bates-Jensen伤口评估工具(BWAT)得分(P<0.05)。结论人工真皮治疗创伤创面疗效明确,年龄、吸烟、糖尿病及术前BWAT得分是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留意高龄患者,劝解患者戒烟、控制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不同患者实施针对性措施以促进人工真皮修复患者创面快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疗效 血管化时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猪)真皮基质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开通 刘达恩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6期13-14,共2页
创面处理贯穿烧伤治疗的全过程,皮肤移植是覆盖烧伤创面的重要手段,但严重烧伤常致自体皮源不足.寻找永久的真皮替代品成为研究的热点.1995年Wainwright研制出无细胞真皮基质(ADM)充当永久性真皮替代物并成功应用临床[1].近年来脱细... 创面处理贯穿烧伤治疗的全过程,皮肤移植是覆盖烧伤创面的重要手段,但严重烧伤常致自体皮源不足.寻找永久的真皮替代品成为研究的热点.1995年Wainwright研制出无细胞真皮基质(ADM)充当永久性真皮替代物并成功应用临床[1].近年来脱细胞异种(猪)真皮在临床开始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将就脱细胞异种(猪)真皮基质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细胞真皮基质 临床应用 脱细胞 异种 真皮替代物 真皮替代品 贯穿烧伤
下载PDF
经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处理人工真皮在上肢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18
作者 戴如冰 童海东 赵轶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rh-bFGF)处理的人工真皮在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行人工真皮移植治疗的54例上肢深度烧伤患... 目的探讨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rh-bFGF)处理的人工真皮在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行人工真皮移植治疗的54例上肢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患者的人工真皮经0.9%氯化钠注射液处理(对照组),余29例患者的人工真皮经rh-bFGF溶液处理(观察组)。比较2组植皮间隔时间、创面愈合周期、植皮存活率、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治疗前后Quick上肢功能(Quick-DASH)评分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结果观察组植皮间隔时间(8.6±1.8)d和创面愈合时间(9.3±3.3)d均低于对照组[(12.9±2.8)d、(14.7±4.8)d](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与76%,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Quick-DASH评分和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植皮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与80%,P>0.05)。结论rh-bFGF处理人工真皮能够缩短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植皮和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瘢痕增生功能和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真皮 创面 上肢
下载PDF
改良烧伤削痂+网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联合活性碳敷料对儿童深二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评价
19
作者 张焱 赖青鸿 +1 位作者 孙俊锋 涂家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3513-351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烧伤削痂+网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联合医用活性碳敷料在儿童深二度烧伤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年9月我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科接诊的深二度烧伤患儿120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全部... 目的:探讨改良烧伤削痂+网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联合医用活性碳敷料在儿童深二度烧伤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年9月我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科接诊的深二度烧伤患儿120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全部患儿,分为A、B、C 3组,每组40名。A组患儿采用传统换药治疗方法。B组患儿使用改良烧伤削痂+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的处理方法。C组患儿采用改良烧伤削痂+网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医用活性碳敷料的治疗方法。对比3组患儿的肿胀消退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对比3组患儿在治疗3d、10d、25d的创面愈合率、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的肿胀消退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短于B组,B组短于A组(P<0.05)。3组患儿在治疗3d、10d、15d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的创面愈合率高于B组,B组的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P<0.05)。3组患儿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阳性率低于B组,B组的阳性率低于A组(P<0.05)。3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低于B组,B组低于A组(P<0.05)。结论:针对发生深二度烧伤的患儿,在采取网状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联合活性碳敷料的干预方案后,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活性碳 深二度烧伤 创面治疗
下载PDF
雪松醇抑制二氢睾酮诱导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雄激素受体活化
20
作者 李潇 董炳琦 +2 位作者 乐悦 廖志锴 雷铁池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究雪松醇对体外培养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二氢睾酮(DHT)诱导雄激素受体(AR)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第18.5天(E18.5)C57BL/6J胎鼠真皮,建立原代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胎鼠成纤维细胞凝集生长;用碱性磷酸酶(ALP)... 目的探究雪松醇对体外培养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二氢睾酮(DHT)诱导雄激素受体(AR)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第18.5天(E18.5)C57BL/6J胎鼠真皮,建立原代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胎鼠成纤维细胞凝集生长;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和荧光染色技术检测胎鼠成纤维细胞的ALP活性和CD133表达。将指数生长期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DHT组、雪松醇组和雪松醇+DHT联合处理组。不同浓度(0~300mol/L)雪松醇和DHT处理细胞48h后,用细胞计算试剂盒(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用免疫荧光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各组AR及其共激活因子四个半LIM结构域2(FHL2)的表达水平和AR核定位;用ALP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ALP活性变化。结果30μmol/L DHT处理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48 h后观察到AR主要分布在细胞核,胞核/胞质荧光强度比值为(3.39±0.04)/高倍镜视野(HPF)。然而,雪松醇+DHT联合处理组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AR着色分布在胞浆和胞核,胞核/胞浆荧光强度比值为(1.24±0.02)/HPF,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雪松醇可抑制DHT诱导的AR核转位;此外,笔者还观察到,DHT可以下调ALP表达并上调AR共激活因子FHL2的表达,而雪松醇可以逆转DHT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结论雪松醇除阻止DHT诱导AR核转位以外,还能抑制共激活因子FHL2的表达,双靶点下调DHT-AR信号活性。外用雪松醇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AGA)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醇 雄激素受体 核转位 真皮乳头细胞 雄激素源性脱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