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1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眩晕症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李钢 王利民 +4 位作者 桑静 刘瑾如 余佳佳 谢晨园 陈大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眩晕症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9...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眩晕症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试验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眩晕障碍标准(DH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SV)、红细胞比容(HCT)、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液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DHI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DHI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PV、HSV、HCT、LS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C、TG、HDL-C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治疗中获得显著效果,可明显降低DHI评分及体内TC、TG、HDL-C及LDL-C水平,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水平,利于纠正缺血状态,是一种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 丹红注射液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 血脂 眩晕障碍评分
下载PDF
盐酸异丙嗪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黄丽 冯静 鲁晓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6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究眩晕症患者应用盐酸异丙嗪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1例。参照组行盐酸倍他司汀注... 目的探究眩晕症患者应用盐酸异丙嗪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1例。参照组行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加用盐酸异丙嗪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眩晕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参照组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盐酸异丙嗪能够提高眩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眩晕情况,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异丙嗪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 眩晕症 治疗效果 临床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眩晕症患者眩晕症状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罗锦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1563-1566,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眩晕症患者眩晕症状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眩晕症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对照组、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予倍他司汀治疗,于其基础上...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眩晕症患者眩晕症状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眩晕症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对照组、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予倍他司汀治疗,于其基础上,试验组予GBE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2组眩晕症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眩晕残障评定表(DHI)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DH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与基底动脉(BA)均增加,且试验组LVA、BA、RVA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AI)与血浆黏度(PV)均降低,且试验组HCT、PV、A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一氧化氮(NO)均增加,内皮素-1(ET-1)均降低,且试验组NO与ET-1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E注射液辅助治疗眩晕症能调节患者脑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内皮功能,减轻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眩晕症状评分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疗效、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李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32-0135,共4页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方法 选取9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比较应用效果及相关指标...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方法 选取9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比较应用效果及相关指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 vs 79.2%,P<0.05)。观察组治疗后眩晕评分(0.72±0.21 vs 1.43±0.40分)、平衡障碍评分(0.64±0.16 vs 1.17±0.23分)、听力障碍评分(0.59±0.17 vs 1.51±0.30分)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评分(0.42±0.13 vs 0.95±0.28分)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WBV(2.05±0.23 vs 3.73±0.59 mPa·s)、PV(1.21±0.26 vs 1.85±0.40 mPa·s)和Fib水平(2.08±0.25 vs 3.26±0.34 g/L)低于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中的SDD(110.47±9.02 vs 96.90±8.43 mg/L)、CAT水平(82.44±6.29 vs 71.36±5.75 IU/ml)高于对照组,MDA水平(4.55±0.93 vs 6.24±1.05 mmol/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可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倍他司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 血液流变学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俊花 姜晓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HWBV)、血浆黏度(PV)及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及平衡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HI评分及HWBV、PV、EA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V患者效果显著,可加快症状缓解,减轻眩晕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症 倍他司汀 天麻素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倍他司汀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的疗效
6
作者 方小龙 花杰 +1 位作者 刘曙光 石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61-165,共5页
目的研究倍他司汀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ed factor,PAF)和血栓素B(2 thromboxane B2,TXB2)的影响。方法将80例眩晕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倍他... 目的研究倍他司汀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ed factor,PAF)和血栓素B(2 thromboxane B2,TXB2)的影响。方法将80例眩晕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倍他司汀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倍他司汀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司汀治疗,治疗周期为14 d。治疗后通过眩晕症状评分简化量表(vertigo symptom score-short form,VSS-SF)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估患者的眩晕程度;通过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结果评价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情况;测定患者血清PAF和TXB2水平;统计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呕吐、过敏反应、睡眠障碍、肝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倍他司汀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倍他司汀组的VSS-SF、DH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PAF、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倍他司汀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及眩晕程度,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对于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 氢溴酸山莨菪碱 眩晕症 血小板聚集因子 血栓素B2
下载PDF
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南平市第一医院诊治的眩晕症患者78例,根据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为BTH组和FLU组,每组39例。BTH组给予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FLU组予...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南平市第一医院诊治的眩晕症患者78例,根据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为BTH组和FLU组,每组39例。BTH组给予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FLU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BTH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FLU组的76.92%(χ^(2)=5.186,P=0.023)。治疗3周后,2组患者PTX3水平较治疗前下降,BTH组BDN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BTH组PTX3水平低于FLU组、BDNF水平高于FLU组(P均<0.01);2组患者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黏度及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BTH组低于FLU组(P<0.05或P<0.01);2组患者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BTH组高于FLU组(P均<0.01)。BTH组与FLU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6%vs.12.82%,χ^(2)=0.126,P=0.723)。结论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PTX3、BDNF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 血液流变学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异丙嗪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急诊眩晕症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周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异丙嗪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急诊眩晕症的效果。方法:纳入江阴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接诊的104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采用丁咯地尔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异丙嗪联合碳... 目的:探讨异丙嗪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急诊眩晕症的效果。方法:纳入江阴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接诊的104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采用丁咯地尔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异丙嗪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头晕、恶心、头身困重、耳聋、站立不稳、出汗、目眩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晕、恶心、头身困重、耳聋、站立不稳、出汗、目眩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临界压力(CP)、脉搏波数(Wv)、最小血流量(Qmin)、动态阻抗(DR)、脑血管外周阻力(R)、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P、Wv、Qmin、DR、R、Vmin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异丙嗪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急诊眩晕症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嗪 碳酸氢钠 急诊眩晕症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经络刮痧配合灸法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效果
9
作者 邓玲琳 陈青萍 +1 位作者 林广清 陈春燕 《西藏医药》 202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络刮痧配合灸法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灸法治疗,观察组使用经络刮痧配合灸法行联合治疗。通过眩晕量表(DHI)... 目的探讨经络刮痧配合灸法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灸法治疗,观察组使用经络刮痧配合灸法行联合治疗。通过眩晕量表(DHI),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压痛、颈部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络刮痧配合灸法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效果较好,可降低其眩晕症严重程度,提高椎动脉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刮痧 灸法 颈椎病性眩晕症 临床 椎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10
作者 潘华 兰昊 郝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次症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主症、次症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66/69)高于对照组85.51%(59/69)(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血浆ET-1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CGRP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CV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平衡血浆ET-1、CGRP水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葛汤 温针灸 颈性眩晕症 临床疗效 椎-基底动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高压氧、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杨普香 胡炜娜 +1 位作者 余陈欣 娄方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70-1475,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高压氧、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高压氧、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和对照组(仅采用甲磺酸...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高压氧、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高压氧、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和对照组(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每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脑部血流、炎症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下降趋势;观察组整体下降趋势更明显,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测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全脑血流量、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有提升,观察组彩超指标提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hs-CRP、ET-1、IL-6水平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NO、CGRP表达水平均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未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1,P=0.157)。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高压氧、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有效改善眩晕症患者症状,增加脑部血流,减轻炎性反应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高压氧 倍他司汀 眩晕症
下载PDF
长春西汀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效果及对血流速度的影响
12
作者 孙婷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效果及对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12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效果及对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12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使用西比灵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高于对照组的88.52%(χ^(2)=4.816,P=0.028)。治疗1周后,2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增快,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SOD、NO水平高于治疗前,MDA、CRP、IL-6及ET-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28%vs.1.64%,χ^(2)=1.367,P=0.242)。结论长春西汀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症 长春西汀 西比灵 血流速度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小剂量用药治疗急性眩晕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曾友金 何海红 黄海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7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 探讨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小剂量用药治疗急性眩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66例急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实施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小剂量用药治疗... 目的 探讨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小剂量用药治疗急性眩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66例急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实施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小剂量用药治疗,对照组使用倍他司汀治疗,均持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症状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眩晕缓解时间、恶心呕吐缓解时间、平衡功能障碍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症状、眩晕功能障碍评价(DH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疹、胃肠道反应、口鼻干燥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眩晕症,以倍他司汀联合小剂量甘露醇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加快病状的减轻,且安全性良好,有利于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 甘露醇 急性眩晕症
下载PDF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眩晕症患者情绪的实施效果分析
14
作者 盛珊珊 李晓莉 杨冬霞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9期174-176,1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眩晕症患者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1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执行中医综合护理方案...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眩晕症患者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1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执行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对上述两组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眩晕症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心态,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中医综合护理 情绪改善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联合风险管理对眩晕症病人中医证候及风险事件的影响
15
作者 张英丹 《循证护理》 2024年第7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将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对眩晕症病人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及降低风险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病人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将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对眩晕症病人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及降低风险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病人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按摩联合风险管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联合风险管理干预,7 d为1个疗程,连续干预2个疗程。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眩晕残障情况及干预期间风险事件。结果:两组干预1个疗程、干预2个疗程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两组干预2个疗程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干预1个疗程,且研究组干预1个疗程、干预2个疗程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1个疗程、干预2个疗程眩晕残障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两组干预2个疗程眩晕残障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1个疗程,且研究组干预1个疗程、干预2个疗程眩晕残障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疗程期间,研究组跌倒发生率(3.17%)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1,P=0.027)。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联合风险管理可降低眩晕症病人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其临床症状并降低跌倒风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 子午流注 穴位按摩 风险管理 跌倒 护理
下载PDF
天智颗粒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桂义恒 张明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3462-3464,共3页
目的:探究天智颗粒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8例眩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联合组(49例)。对照组采用己酮可可碱片剂治疗,联合组采用天智颗粒联合己酮可可碱片治... 目的:探究天智颗粒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8例眩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联合组(49例)。对照组采用己酮可可碱片剂治疗,联合组采用天智颗粒联合己酮可可碱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椎动脉平均峰流速(Vm)、基底动脉Vm、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PI)、基底动脉PI]、血清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白细胞介素增强结合因子-1(ILF-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DHI、DA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椎动脉Vm、基底动脉Vm高于对照组,椎动脉PI、基底动脉P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FGF21、IL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智颗粒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眩晕症疗效确切,能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改善椎—基底血流动力学指标,从而改善眩晕症状,较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智颗粒 己酮可可碱 眩晕症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分级式护理在耳源性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郭柳柳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耳源性眩晕症患者用分级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78例耳源性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实施分级式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眩晕护理),各39例。比较... 目的分析耳源性眩晕症患者用分级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78例耳源性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实施分级式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眩晕护理),各39例。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及眩晕、眼球震颤、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HAMD、HAMA、DH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HAMA、DHI评分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眼球震颤、眩晕、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源性眩晕症患者实施分级式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且患者情绪及眩晕症状改善更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式护理 耳源性眩晕症 眩晕障碍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18
作者 孙晓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329-133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10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及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速度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10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及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速度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疗效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丁咯地尔对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治疗作用
19
作者 杨柳 魏超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61-167,共7页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联合丁咯地尔对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以丁咯地尔治疗;观察组51例,以阿加曲班+丁咯地尔治...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联合丁咯地尔对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以丁咯地尔治疗;观察组51例,以阿加曲班+丁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相关指标[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舒张末期流速(Vd)、峰值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增强结合因子-1(ILF-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动脉血流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血清因子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丁咯地尔可有效提高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丁咯地尔 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替米沙坦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高血压眩晕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20
作者 陈荣荣 周美群 龙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83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高血压眩晕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峡江县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眩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片治...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高血压眩晕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峡江县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眩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中切全血黏度(MBV)、血浆黏度(PV)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替米沙坦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应用在高血压眩晕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对保持患者血压稳定及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片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高血压眩晕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