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7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维滨教授基于“筋、经、脑共治”理论运用电针治疗眼肌麻痹的经验撷菁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馨元 刘少鹏 +5 位作者 梁吉 韩名媛 崔杨 周新宇 徐晓萱 尹洪娜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49-853,共5页
眼肌麻痹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多以眼球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等为临床特征,属中医“目偏视”的范畴,临证观察此病多与“脑神经核—周围神经—眼外肌”视觉环路病变有关,而这分属于中医“筋、经、脑”的范畴。高维滨教授... 眼肌麻痹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多以眼球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等为临床特征,属中医“目偏视”的范畴,临证观察此病多与“脑神经核—周围神经—眼外肌”视觉环路病变有关,而这分属于中医“筋、经、脑”的范畴。高维滨教授认为“脑窍受邪”为病机之本,“经筋病变”为病机之标,故此创新性的提出“筋、经、脑同治”的治疗观点,对于“筋”的治疗提出“电眼针法”,对于“经”的治疗提出“电针太阳组穴法”,对于“脑”的治疗提出“电项针法”,三法合用共同治疗“筋—经—脑”视觉环路,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太阳组穴 电项针 高维滨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神经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吴亦湄 郭虎 +2 位作者 卢孝鹏 高修成 李杨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782-788,共7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神经病(RPON)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RPON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患儿反复3次病程,均以头痛及... 目的:探讨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神经病(RPON)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RPON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患儿反复3次病程,均以头痛及左侧动眼神经麻痹为主诉入院,通过相关检查,排除眼眶、鞍旁及后颅窝的病变,确诊为RPON,予以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文献检索共收集19篇文献,共计26例患儿,其中96.15%患儿有头痛症状,73.08%有伴随症状,所有患儿均表现出眼肌麻痹症状,且均有动眼神经受累,所有病例均接受了增强MRI检查,其中73.08%患儿存在动眼神经增厚、强化。19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RPON是一种以复发性单侧头痛伴同侧眼肌麻痹为特征的罕见病,本病病因未明,典型者幼年开始起病,动眼神经最常受累,部分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神经病 头痛 睑下垂 神经麻痹
下载PDF
中西医非药物疗法干预眼肌麻痹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蕊彤 周凌云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081-1084,1100,共5页
眼肌麻痹作为神经眼科疑难疾病,其复视等症状严重影响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药物治疗本病主要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功能修复依靠神经营养药物。本文对近年眼肌麻痹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非药物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中医学认... 眼肌麻痹作为神经眼科疑难疾病,其复视等症状严重影响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药物治疗本病主要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功能修复依靠神经营养药物。本文对近年眼肌麻痹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非药物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中医学认为眼肌麻痹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辨证论治主要以针刺为主,结合电针、推拿、灸法等;西医在明确眼肌麻痹的病因后,主要采取佩戴棱镜、知觉学习、超短波、经皮神经电刺激等非药物疗法。中、西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眼肌麻痹具有方法多样、安全性高、疗效好及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本研究可为眼肌麻痹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非药物疗法 病因病机 针刺
下载PDF
接传红基于“同病异治”论治眼肌麻痹
4
作者 曹晋宏 接传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132-1136,共5页
眼肌麻痹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病名为“风牵偏视”,其发病病因多纠于风、痰、瘀、虚,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及方法,多以... 眼肌麻痹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病名为“风牵偏视”,其发病病因多纠于风、痰、瘀、虚,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及方法,多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对症予营养神经药物支持治疗。中医药在治疗该病并改善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认为该病与阴阳不足、气血失调、肝脾不和、肝肾阴虚、痰湿凝滞、瘀血阻络等多种因素有关,主张治病求本,辨病辨证,四诊合参,相同的症状通过患者不同的体质,疾病不同的性质分别选方用药。接传红临床上应用“同病异治”治疗眼肌麻痹,“微著并重、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四诊合参,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通过总结接传红治疗的3个经典眼肌麻痹案例阐释同病异治的实质,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特色,为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病异治 接传红 眼肌麻痹 验案举隅
下载PDF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与MRI特征分析
5
作者 张建兵 王程阳 袁鱼鱼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THS的病因、临床特点、MRI表现。方法收集11例THS患者,对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MRI表现及其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临床表现与其受累脑神经相关;MRI表现有其特异性,可提高阳性检出率;糖皮质激素治疗... 目的探讨THS的病因、临床特点、MRI表现。方法收集11例THS患者,对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MRI表现及其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临床表现与其受累脑神经相关;MRI表现有其特异性,可提高阳性检出率;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对于复发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效果显著。结论THS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MRI检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排除性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 MRI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无眼外肌麻痹的痛性眼肌麻痹三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一涛 王华燕 +1 位作者 陆曦 李智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443-443,共1页
仅有瞳孔扩约肌麻痹而无眼外肌麻痹的痛性眼肌麻痹甚少见。现报告3例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26、47、68岁。2至7年前均有痛性眼肌麻痹的病史,当时发病均伴视物成双,眼睑下垂,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在... 仅有瞳孔扩约肌麻痹而无眼外肌麻痹的痛性眼肌麻痹甚少见。现报告3例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26、47、68岁。2至7年前均有痛性眼肌麻痹的病史,当时发病均伴视物成双,眼睑下垂,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在2个月内均痊愈。此次入院均表现为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肌 眼肌麻痹 痛性眼肌麻痹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针刺治疗眼肌麻痹性偏头痛验案举隅
7
作者 张灵琪 金晓飞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7期78-81,共4页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属于偏头痛的特殊类型,临床不多见,鲜有病例报道。该病以偏头痛和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而减少偏头痛的复发是预防眼球运动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金晓飞副教授通过针刺肝胆经头部腧穴以疏通肝胆经气血,配合...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属于偏头痛的特殊类型,临床不多见,鲜有病例报道。该病以偏头痛和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而减少偏头痛的复发是预防眼球运动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金晓飞副教授通过针刺肝胆经头部腧穴以疏通肝胆经气血,配合眼周腧穴以通达目窍,再结合辨证取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阴阳,改善眼肌麻痹性偏头痛的症状,疗效显著。该文介绍针刺治疗眼肌麻痹性偏头痛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头风 脑风 风痰阻络 金晓飞
下载PDF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永强 胡丽兴 +1 位作者 陈晓玲 杜世佑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6期559-559,共1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常规眼科检查和眼肌专科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2 4例 (2 4只眼 ) ,部分病例辅以影像学检查。结果  2 4例均匀单眼发病 ,受累颅神经以动眼神经最多...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常规眼科检查和眼肌专科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2 4例 (2 4只眼 ) ,部分病例辅以影像学检查。结果  2 4例均匀单眼发病 ,受累颅神经以动眼神经最多见 13例 (13只眼 ) ,其次为外展神经 9只眼 ,滑车神经 1只眼。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眼肌麻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糖尿病 眼肌麻痹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观察
9
作者 张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25-0028,共4页
分析讨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眼科治疗,实验组加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患者中医症候积分... 分析讨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眼科治疗,实验组加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好转,P<0.05,差异显著。结论 分析讨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效果理想,可以应用在此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刺治疗 随机对照研究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生活质量评分 中医症候积分 中医穴位注射治疗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眼肌麻痹的护理
10
作者 魏亚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46-249,共4页
分析在眼肌麻痹患者的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影响。方法 抽取80例本院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眼科接受医治的眼肌麻痹病患,均实施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 分析在眼肌麻痹患者的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影响。方法 抽取80例本院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眼科接受医治的眼肌麻痹病患,均实施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即常规护理(对照组)与针对性护理(观察组),评测对上述研究方案对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的护理影响。结果 选择针对性护理的眼肌麻痹病患,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后的整体疗效更理想(95.00%:80.00%),并且注射后能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自护能力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让因眼肌麻痹而受损的异常生活得到改善,调节生活方面的综合质量,并且对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的护理满意度更高(97.50%:82.50%),P<0.05。结论 为提高眼肌麻痹患者的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联合中西医治疗,实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提升治疗效果,形成良好的自护能力,帮助调节生活方面的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太阳穴位注射 中西医治疗 眼肌麻痹 临床护理
下载PDF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还是糖尿病合并痛性眼肌麻痹?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启应 吴静 +1 位作者 钟惠菊 杨天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0,37,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痛性眼肌麻痹 眶疼痛
下载PDF
痛性眼肌麻痹20例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俞子彬 田西菊 俞强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年第2期95-96,共2页
本文报告痛性眼肌麻痹20例临床资料,男11例,女9例,65%为中老年人,其头痛特点,一侧额部、眼眶部痛6例,眼眶痛8例,额部痛6例。全部分别并有动眼、滑车、三叉、外展神经麻痹,其中并有三叉神经第1、2支损害占35%,... 本文报告痛性眼肌麻痹20例临床资料,男11例,女9例,65%为中老年人,其头痛特点,一侧额部、眼眶部痛6例,眼眶痛8例,额部痛6例。全部分别并有动眼、滑车、三叉、外展神经麻痹,其中并有三叉神经第1、2支损害占35%,本组病例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于四个月内治愈,预后良好。作者认为本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是海绵窦及其附近非特异性炎症免疫反应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痛性眼肌麻痹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附6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一涛 王华燕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报告6例复发的痛性眼肌麻痹,男、女均3例,4例年龄在40岁以上。6例共复发11例次,其中复发4次1例,2次2例,1次3例。复发的时间间隔为5个月至5年;与首次发作病变部位在同一侧者9例次,在对侧者2例次;6例患者无论首发或复发时症状上均有头痛或... 报告6例复发的痛性眼肌麻痹,男、女均3例,4例年龄在40岁以上。6例共复发11例次,其中复发4次1例,2次2例,1次3例。复发的时间间隔为5个月至5年;与首次发作病变部位在同一侧者9例次,在对侧者2例次;6例患者无论首发或复发时症状上均有头痛或/和眼眶痛,受累的颅神经主要有Ⅲ、Ⅳ、Ⅵ颅神经以及Ⅴ颅神经1、2支。复发后症状与首次发作相同者7例次,不同者4例次。作者认为症状反复发作是诊断本病最可靠的证据之一,认识本病的反复发作的特点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痛性眼肌麻痹 复发 临床特点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冬 徐同道 丁群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23期3116-3117,共2页
2型糖尿病颅神经病变以动眼神经病变最为常见,有时可伴有疼痛,但程度较轻。而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多有颅神经受损,需与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相鉴别。我院2006年1月—2013年2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痛性眼肌麻痹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 2型糖尿病 临床分析 糖尿病颅神经病变 神经麻痹 眼肌麻痹患者 颅神经受损
下载PDF
脑通治疗眼肌麻痹性偏头痛38例报告
15
作者 张虹 来华安 宋允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脑通 治疗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药物疗法 眼肌麻痹 病例报告 疗效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2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唐胜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5年第3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32例中,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4例,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该病有典型眼部临床表现时诊断不难,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处理神经系...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32例中,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4例,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该病有典型眼部临床表现时诊断不难,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处理神经系统病变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临床分析 合并眼肌麻痹 神经系统病变 诊断及治疗 临床特点 治疗经验 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 对症处理 积极治疗 老年人 回顾性 无复发 原发病
下载PDF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
17
作者 费朝霞 张作仕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9期2650-2650,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分析 眼肌麻痹患者 脑神经损害 糖尿病患者 睑下垂 首发症状 自发缓解
下载PDF
针刺治疗眼肌麻痹7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欧阳应颐 张锡芳 +2 位作者 尹勇 何伟 宋云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2-454,共3页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 ,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 :共治疗各型眼肌麻痹 76例 ,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睑裂大小、瞳孔大小及眼球活动范围值。结果 :痊愈 5 7例 ,占 75 0 % ;好转13例 ,占 17 1% ;无效 6例 ,占 7 9%。有效率为 92...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 ,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 :共治疗各型眼肌麻痹 76例 ,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睑裂大小、瞳孔大小及眼球活动范围值。结果 :痊愈 5 7例 ,占 75 0 % ;好转13例 ,占 17 1% ;无效 6例 ,占 7 9%。有效率为 92 1%。结论 :针刺治疗可能刺激了相关神经及其分支或者刺激了眼周肌肉的肌梭、肌腱等组织 ,促进了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因此改善麻痹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针刺疗法 穴位选择 治疗机理
下载PDF
60例眼肌麻痹患者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29
19
作者 苏前 李国良 杨晓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分析眼肌麻痹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6 0例眼肌麻痹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颅内动脉瘤最多 ,占 2 1.7% (13/ 6 0 ) ,其次为颅内炎症 2 0 % (12 / 6 0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5 % (9/ 6 0 ) ,血管性 (... 目的 分析眼肌麻痹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6 0例眼肌麻痹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颅内动脉瘤最多 ,占 2 1.7% (13/ 6 0 ) ,其次为颅内炎症 2 0 % (12 / 6 0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5 % (9/ 6 0 ) ,血管性 (脑梗死和动脉硬化 ) 11.6 % (7/ 6 0 ) ,肿瘤 11.6 % (7/ 6 0 ) ,痛性眼肌麻痹 10 % (6 / 6 0 ) ,其余为少见的病因。单纯动眼神经麻痹以颅内动脉瘤最多见 ,外展神经麻痹及多颅神经损害多见于炎症、肿瘤和痛性眼肌麻痹。结论 眼肌麻痹病因复杂 ,应仔细分析临床特征 ,作进一步检查 ,以免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病因 神经 外展神经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与神经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姚向荣 吕云利 +5 位作者 张全华 魏敬军 李德明 赵波 廖军 刘德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34期3772-377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与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T2DM+OMP)、56例2型单纯糖尿病患者(T2DM)及56例健康对照者(HC)进行隔夜空腹12 h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与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T2DM+OMP)、56例2型单纯糖尿病患者(T2DM)及56例健康对照者(HC)进行隔夜空腹12 h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并进行分析,用稳态模型方法评估各组人群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结果 T2DM+OMP组FBG、FINS、HOMA-IR、HbA1c、TC、TG、LDL-C浓度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HC组(P均<0.01),ISI、HOMA-β、HDL-C血清浓度显著低于T2DM组及HC组(P均<0.01)。T2DM组FBG、FINS、HOMA-IR、HbA1c、TC、TG浓度高于HC组(P均<0.05),T2DM组ISI、HOMA-β、HDL-C浓度低于HC组(P均<0.01)。结论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极大地促进了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异常、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眼肌麻痹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 血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