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2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中国观演建筑外部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李波 张宇静 +1 位作者 方志诚 徐宇甦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查阅厘清全国观演建筑分布特征,并进一步从构图形式和风格特征两个方面对其外部形态特征展开研究,分析其不同形式背后的特定内涵与文化,既为当下建筑设计的多元化语境提供历史依据,也为相关部门对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建筑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观演建筑 外部形态特征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武汉历史建筑遗产刍议
2
作者 陈李波 刘宇哲 +1 位作者 徐宇甦 方志诚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1期6-11,共6页
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无论是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还是对过去文化记忆的传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用大量的实例,探寻建筑的科学价值... 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无论是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还是对过去文化记忆的传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用大量的实例,探寻建筑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尝试唤起人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历史背景下的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历史建筑发展概况 建筑艺术特征
下载PDF
“数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成就
3
作者 王翌佳 黄鹰航 尹海洁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基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情况,发现该时期中国GDP总量增长约3.42倍,GDP年平均增长率显著高于同期世界水平;工业产值增加,工业结构初步齐全;全国粮食... 基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情况,发现该时期中国GDP总量增长约3.42倍,GDP年平均增长率显著高于同期世界水平;工业产值增加,工业结构初步齐全;全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文盲率大幅下降,基础教育覆盖率大幅提升;医疗资源快速增长,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上述成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经济发展 民生发展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
4
作者 孙倩文 《新丝路》 2024年第4期85-87,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实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提出:发展计划经济和建设工业现代化体系;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路线,加强... 中国式现代化实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提出:发展计划经济和建设工业现代化体系;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路线,加强执政党建设;辨证对待中外文化和推出“双百”方针;重视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 毛泽东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杜君 张学凤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9,127,共6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动顺应农村形势与任务的发展变化,很快适应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该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蕴涵着经验、教训,更留给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动顺应农村形势与任务的发展变化,很快适应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该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蕴涵着经验、教训,更留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考察
下载PDF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所犯的错误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启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5,共1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 党史部门 第二卷 同志
下载PDF
中共党章视域下的党员权利及其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被引量:4
7
作者 邸乘光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5期39-47,共9页
党员是党的主体,居于主体地位,享有民主权利。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和最高行为规范。党员权利及其保障既要通过党章来确立,也要依靠党章来保障,因而必然会在党章中得以体现。回顾和考察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制定、修改和通过的党章(包括党章... 党员是党的主体,居于主体地位,享有民主权利。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和最高行为规范。党员权利及其保障既要通过党章来确立,也要依靠党章来保障,因而必然会在党章中得以体现。回顾和考察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制定、修改和通过的党章(包括党章修正案)关于党员民主权利及其保障的规定,可以使我们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党员民主权利及其保障的历史演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先后召开第八、九、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了4部党章。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共历部党章的考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在扩大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既有过新的探索和推进,也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和倒退,从总体上说,走过的是一段从积极探索、形成体系,到遭到破坏、丧失殆尽,再到开始反思、引起重视的曲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党章 党员民主权利 党员权利保障 历史考察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遵循——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继东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1期58-70,共13页
作为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文献不仅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确立并特别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重要原则,并开启了走出一... 作为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文献不仅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确立并特别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重要原则,并开启了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的宏伟篇章。这篇光辉文献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历史性著作,更对新时代沿着正确道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论十大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重要指导作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工业化道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行政法制的历史与法理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欢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2年第6期97-102,共6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探索形成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新秩序和政府治理新模式过程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就了依计划治国的治理体制和依政策行政的治理制度。具体而言,计划经济体制与国家上层建筑密切结合,全面渗透到特定社会历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探索形成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新秩序和政府治理新模式过程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就了依计划治国的治理体制和依政策行政的治理制度。具体而言,计划经济体制与国家上层建筑密切结合,全面渗透到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治国理政和政府治理中,从而形成依计划治国的治理体制;同时,由于常态化的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所以多以成文或不成文的党和国家政策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进而形成特殊形态的行政规范制度。依计划治国的治理体制的确立与依政策行政的治理制度的形成,形塑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政府治理法治化的中国历程,也催生出这一时期行政法的基本样态,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行政法制 行政法理 治理法治化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十年对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妍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16,共8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虽然各具鲜明特点,但并不是彼此割裂的,存在着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十年为改革开放时期奠定重要基础,积累了重要的思...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虽然各具鲜明特点,但并不是彼此割裂的,存在着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十年为改革开放时期奠定重要基础,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方面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启示;在国内积聚了民心力量、在外交上争取了有利于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改革开放时期正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有利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改革开放 经验启示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科技软实力建设
11
作者 侯强 周兰珍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2年第4期64-73,共10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把发展科学技术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在重组和规划的基础上,系统构建起了新的科技体制,迈开了向科学进军的坚定步伐,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伴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把发展科学技术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在重组和规划的基础上,系统构建起了新的科技体制,迈开了向科学进军的坚定步伐,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伴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科技软实力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推动科技事业不断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的同时,揭开了新中国科技软实力建设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科技软实力
下载PDF
党史中劳动精神溯源及其传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劳动观念和劳模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12
作者 刘瑾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1-56,共6页
毛泽东等老一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表了许多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以自力更生、党的领导、劳动光荣、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劳动观念,包括爱国、拼搏、竞赛、创新的劳模精神。他们“四结合”的历史经验为当下的第二个百年新... 毛泽东等老一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表了许多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以自力更生、党的领导、劳动光荣、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劳动观念,包括爱国、拼搏、竞赛、创新的劳模精神。他们“四结合”的历史经验为当下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坚持理论创新这一基础;二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核心;三是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这一保障;五是坚持宣传教育这一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劳动 劳模 精神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与历史地位
13
作者 赵德友 曹雷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0期3-6,共4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经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准确判断,在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为改...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经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准确判断,在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实践经验。回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实践,对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伟大成就 历史地位
下载PDF
浅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
14
作者 李俊 《世纪桥》 2019年第4期36-37,54,共3页
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孕育和诞生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黑龙江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创造性伟大实践。它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对北大荒、大庆油田、大兴安岭的大规模开发及"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qu... 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孕育和诞生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黑龙江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创造性伟大实践。它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对北大荒、大庆油田、大兴安岭的大规模开发及"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大兴安岭精神"等优秀精神的产生。深入研究和宣传开发创业文化,对于推动新时代黑龙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黑龙江 开发创业文化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我军反腐倡廉建设述评
15
作者 刘鹏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3期23-30,共8页
反腐倡廉建设,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和平条件下人民解放军建设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是我军反腐倡廉建设探索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军反腐倡廉建设经历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全新探索、全面... 反腐倡廉建设,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和平条件下人民解放军建设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是我军反腐倡廉建设探索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军反腐倡廉建设经历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全新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前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内乱挫折、两年徘徊时期的初步整顿等发展阶段。纵观这一时期,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党和军队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军队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有了新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人民军队 反腐倡廉建设
下载PDF
记述黑龙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鸿篇巨著
16
作者 周英东 《黑龙江史志》 2021年第10期2-2,共1页
历经十四个春秋的编写和修改,《中国共产党黑龙江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黑龙江党史》二卷)不负众望,如期付梓。这是一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黑龙江党史的权威性著作,也是黑龙江省党史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 历经十四个春秋的编写和修改,《中国共产党黑龙江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黑龙江党史》二卷)不负众望,如期付梓。这是一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黑龙江党史的权威性著作,也是黑龙江省党史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该书结构严谨、内容全面、文直事核、不虚不隐,以厚博谨实的文风生动记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黑龙江的辉煌历程。展卷潮至,鉴往知来。该书的出版和发行有助于广大读者全面通览黑龙江省党史、地域咨情,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渊源,对于带领黑龙江人民积极投身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伟大实践,推动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从政治上、内容上、思想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史研究 鸿篇巨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全面振兴 鉴往知来 文化渊源 结构严谨
下载PDF
廉价政府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
17
作者 刘静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7年第4期44-45,共2页
一、法国巴黎公社的探索历史上不少学者如路德、加尔文、萨伊、圣西门、斯密、李嘉图等都曾对廉价政府问题做过研究,但概念都不明确。斯密设计的廉价政府模式,司法和公共工程费用均由受益人分摊,国家的财政开支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 一、法国巴黎公社的探索历史上不少学者如路德、加尔文、萨伊、圣西门、斯密、李嘉图等都曾对廉价政府问题做过研究,但概念都不明确。斯密设计的廉价政府模式,司法和公共工程费用均由受益人分摊,国家的财政开支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国防费用和维护君主尊严仍然保留。而法国巴黎公社探索,马克思倡导的廉价政府理论,把这两项巨大的财政压力都给去除掉了,是名副其实最廉价、最精简的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价政府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实践 巴黎公社 政府模式 工程费用 最低限度 财政开支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晓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9,共6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以及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从实际出发制定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制度,探索确立了体现民主集中制精神的统一高效、分部分级的干部管...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以及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从实际出发制定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制度,探索确立了体现民主集中制精神的统一高效、分部分级的干部管理体制机制,不拘一格地选拔任用干部,多渠道和多形式地培养训练干部,使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以及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干部工作 考察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 被引量:1
19
作者 连美飞 李延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3-78,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但建国初期的中国既缺乏人才储备、技术,也缺少必备的机械设备。中苏结盟以后,苏联通过派遣专家、提供技术和设备、低息贷款、开展双边贸易等方式,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但建国初期的中国既缺乏人才储备、技术,也缺少必备的机械设备。中苏结盟以后,苏联通过派遣专家、提供技术和设备、低息贷款、开展双边贸易等方式,从经济上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援助,从而使中国打破了西方的经济封锁并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苏联的援助,对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苏联的援助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此,我们应从中苏政治上的分化组合,客观看待这一历史时期经济援助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苏联援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下载PDF
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基本经验 被引量:1
20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6,共5页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基本经验 成就 领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