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必然与应然:从社会现实性分析教育“内卷化”现象
1
作者 徐兴龙 阮李全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教育“内卷化”可以理解为学习上的过度竞争或无效竞争,低效与内耗。教育“内卷化”现象的出现实质上是受社会现实需求的影响致使教育本质的物化,表现为对“物质财富”的过度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治理体系复杂化和教育效率低下。面对教育... 教育“内卷化”可以理解为学习上的过度竞争或无效竞争,低效与内耗。教育“内卷化”现象的出现实质上是受社会现实需求的影响致使教育本质的物化,表现为对“物质财富”的过度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治理体系复杂化和教育效率低下。面对教育“内卷化”现象,教育事业各主体须从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着手,通过促进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正义和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或能缓解教育“内卷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卷化” 社会现实 必然与应然
下载PDF
高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探讨
2
作者 王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5期0038-0040,共3页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地将历史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将历史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这样...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地将历史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将历史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 社会现实 联系
下载PDF
戏剧小品在社会现实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
3
作者 朱为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戏剧小品在社会现实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与影响,探索其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观众、文化传承的影响,为我国戏剧小品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戏剧小品 社会现实 文化传承 影响
下载PDF
从《三矿》看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映照现实的三个维度
4
作者 杨肖维 杨博雅 《采写编》 2023年第6期154-156,共3页
纪录片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映照出一个复杂的、隐蔽的、行进中的现实?纪录片《三矿》以有百年历史的阳煤集团三矿即将关井为时间节点,以三位采煤队长为人物主线,展现了煤矿工人的个体命运与传统工业面临转型的大时代背景。本文通过对《... 纪录片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映照出一个复杂的、隐蔽的、行进中的现实?纪录片《三矿》以有百年历史的阳煤集团三矿即将关井为时间节点,以三位采煤队长为人物主线,展现了煤矿工人的个体命运与传统工业面临转型的大时代背景。本文通过对《三矿》的分析,从人、社会、历史三个维度,揭示纪录片是如何映照现实的,并得出结论:社会现实类纪录片以纪实的手段洞见人性的光芒、照见社会的边缘、见证时代的变迁,进而实现以影像映照现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三矿》 社会现实题材
下载PDF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对社会现实的探索及意义
5
作者 彭娇 《时代人物》 2023年第2期75-77,共3页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对林木盗窃案和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关注被压迫的贫困群众,揭露了普鲁士封建政府的专制性,使得马克思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开始对唯心主义的封建国家产生怀疑。同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使马克思为孕育了他的唯...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对林木盗窃案和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关注被压迫的贫困群众,揭露了普鲁士封建政府的专制性,使得马克思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开始对唯心主义的封建国家产生怀疑。同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使马克思为孕育了他的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创造了条件,这对马克思早期的思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莱茵报》时期 社会现实
下载PDF
试析作为“主观社会现实”的情感——一种社会学的新阐释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景萍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100,共6页
本文从社会学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相结合的视角把情感界定为“主观社会现实”。情感“主观性”的实质强调情感是个体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库存性情感”和“场域性情感”展示了具有丰富多彩意义的个体情感的主观性。“社会事实”与“... 本文从社会学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相结合的视角把情感界定为“主观社会现实”。情感“主观性”的实质强调情感是个体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库存性情感”和“场域性情感”展示了具有丰富多彩意义的个体情感的主观性。“社会事实”与“社会行动”构成了情感“社会现实性”的根本特质。将情感视为“主观社会现实”的范畴,是我们力图超越客观与主观、社会结构与能动作用二元对立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情感 社会现实 社会 主观 阐释 人生意义 社会行动 社会事实
下载PDF
社会现实的解构:幻象、现实、实在界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西祥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8,共7页
社会现实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范畴。拉康和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我们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激进解构。在拉康和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看来,现实乃是一个幻象建构,经由这个幻象建构,遮蔽了实在界,使我们具有了现实感。而这个实在界被幻象所... 社会现实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范畴。拉康和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我们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激进解构。在拉康和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看来,现实乃是一个幻象建构,经由这个幻象建构,遮蔽了实在界,使我们具有了现实感。而这个实在界被幻象所遮蔽的过程,就是符号化的过程,它是经由黑格尔式的空洞姿势所达到的。正是通过一个纯粹的空洞姿势,一个纯粹形式转化,实在界被符号化,成为我们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社会现实 幻象 实在界 空洞姿势
下载PDF
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情境的“媒介真实”──试论电视传播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被引量:29
8
作者 陆晔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6-58,共3页
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情境的“媒介真实”──试论电视传播对社会现实的建构陆晔在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感知,通过传媒所获得的认识,已远远超过其亲身经历。尤其电视在以其共时同步的传播方式使世界成为... 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情境的“媒介真实”──试论电视传播对社会现实的建构陆晔在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感知,通过传媒所获得的认识,已远远超过其亲身经历。尤其电视在以其共时同步的传播方式使世界成为一个“村落”的同时,也因其视听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真实 客观真实 电视传播 文化情境 现代社会文化 主观真实 社会现实 现实世界 大众传播媒介 传播活动
下载PDF
可协商命运观与未来预期的关系——情绪体验的中介作用和集体主义社会现实感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满琪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6,227,共10页
研究探讨可协商命运观和未来预期二者间的关系以及对二者关系可能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结果表明:(1)情绪体验在可协商命运观和未来预期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当个体持有较高的可协商命运观,他们体验到更高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 研究探讨可协商命运观和未来预期二者间的关系以及对二者关系可能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结果表明:(1)情绪体验在可协商命运观和未来预期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当个体持有较高的可协商命运观,他们体验到更高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较少体验到消极情绪,这种情绪体验促使人们持有乐观的未来预期;(2)情绪体验对未来预期的影响受个体集体主义的社会现实感知状况的调节。讨论部分剖析了可协商命运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人命运观研究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协商命运观 情绪体验 集体主义 社会现实感知 未来预期
下载PDF
社会科学方法论创新的核心:把握并切中当今的社会现实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晓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共3页
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可以有各方面的研究。但是从哲学方法论上来讨论的话,确实存在一些非常根本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问题的根本方面是,能否理解、把握和切中当今的社会现实。这是自近代以来的社会科学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和... 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可以有各方面的研究。但是从哲学方法论上来讨论的话,确实存在一些非常根本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问题的根本方面是,能否理解、把握和切中当今的社会现实。这是自近代以来的社会科学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和趋势。当然,从相反的方面来说,目前也存在着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强制和现代形而上学的某种巨大的遮蔽。所以在这个时候探讨这个问题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现实 现代形而上学 哲学方法论 近代以来 意识形态 现代性
下载PDF
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与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晓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8,94,共6页
我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致力于阐述这一哲学的当代性质和当代意义。由于注意到第二国际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领袖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述中的尖锐对立,我试图将问题的探讨和应答引入到存在论的基础之中。因此,研究的重点便是马克... 我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致力于阐述这一哲学的当代性质和当代意义。由于注意到第二国际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领袖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述中的尖锐对立,我试图将问题的探讨和应答引入到存在论的基础之中。因此,研究的重点便是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及其对现代形而上学的决定性超越。当这一存在论革命同时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基础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便史无前例地开辟出了一条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正是这条道路意味着最坚决地反对主观思想及其外部反思,从而为理解和把握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积极地构成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存在论 社会现实 中国问题 中国经验
下载PDF
中国的社会现实与马克思主义学术的中国学派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晓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48,共5页
在任平教授关于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研究的阐释中,事实上包含着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出场或登陆,如何在中国得到有效的传播和阐释;第二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学派如何成为可能。这两个问题毫无疑问... 在任平教授关于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研究的阐释中,事实上包含着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出场或登陆,如何在中国得到有效的传播和阐释;第二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学派如何成为可能。这两个问题毫无疑问是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而后者却是更加重大也更为迫切的问题。如果说前一个问题更多属于历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学派 社会现实 学术 历史学 阐释 出场
下载PDF
试论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的协调发展——基于建国60年来主流意识形态调整的视角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立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29,共4页
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经常出现"分离"或"非协调"状态。弥合这种"分离"或"非协调"现象,意识形态需要自我调整与发展。建国以来,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实现着从"革命型"到"建设型&qu... 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经常出现"分离"或"非协调"状态。弥合这种"分离"或"非协调"现象,意识形态需要自我调整与发展。建国以来,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实现着从"革命型"到"建设型"意识形态,继而向"和谐型"意识形态转换。其启示是,要正确认识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保持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的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新形势下,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是:注重多质现实利益的整合;保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必要张力;强化主导下积极创新与创新中优化主导;加快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形象的自我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现实 辩证关系 协调发展
下载PDF
社会现实、时代逻辑与深化改革 被引量:1
14
作者 左亚文 胡丰顺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4,共4页
当代中国改革的兴起是社会现实内在的不合理性和合理性矛盾运动的结果,当代中国特殊的"时代逻辑"是通过"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时代反思。今日中国,时代的逻辑主题未变,改革... 当代中国改革的兴起是社会现实内在的不合理性和合理性矛盾运动的结果,当代中国特殊的"时代逻辑"是通过"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时代反思。今日中国,时代的逻辑主题未变,改革大业远未完成,思想解放任重道远,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自觉地遵循时代发展的客观逻辑,不断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在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上谋求新的突破,这就是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必然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实 时代逻辑 深化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精英文化:感悟和服务社会现实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萍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5期108-113,共6页
近年来,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发展、蔓延,不断冲击着精英文化。面对着这样文化格局的演进,精英文化又该如何应对呢?应该看到,精英文化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对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要进行反思,并具备价值引领的觉悟和能力。这就要求文... 近年来,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发展、蔓延,不断冲击着精英文化。面对着这样文化格局的演进,精英文化又该如何应对呢?应该看到,精英文化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对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要进行反思,并具备价值引领的觉悟和能力。这就要求文化精英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与开阔的学术视野、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和热情、真诚深切的人文关怀与精神追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悟现实并服务于社会和百姓,才能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才能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也需要全社会的精英们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 文化精英 社会现实
下载PDF
制度创新的社会现实制约——以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陶传进 《学海》 2003年第4期62-66,共5页
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以自上而下推进的制度创新为特色。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社会变革方式 ,却又伴随着特有的问题 :忽视了来自社会现实的制约与障碍 ,容易导致新制度的扭曲或失败。本文以中国农村水资源与水利设施领域内的管理制度改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以自上而下推进的制度创新为特色。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社会变革方式 ,却又伴随着特有的问题 :忽视了来自社会现实的制约与障碍 ,容易导致新制度的扭曲或失败。本文以中国农村水资源与水利设施领域内的管理制度改革为例分析了导致制度扭曲与失败的可能因素 ,它们是社会传统文化、既存的社会利益结构、社会变化的规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社会现实制约 农业灌溉用水 管理制度 农村 水资源 水利设施 改革 社会传统文化 社会利益结构 新制度经济学
下载PDF
女性视角:从婚恋到社会现实——亦舒的小说世界 被引量:9
17
作者 贾丽萍 《华文文学》 2003年第2期13-17,7,共6页
亦舒以中西文化交汇的现代商业都市———香港为背景 ,描写上层知识分子的婚恋生活。其小说一方面以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赢得读者青睐 ,一方面又跳出言情小说题材的局限 ,将笔触伸向更广阔的空间 ,即通过女性命运、爱情婚姻进一步透视现... 亦舒以中西文化交汇的现代商业都市———香港为背景 ,描写上层知识分子的婚恋生活。其小说一方面以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赢得读者青睐 ,一方面又跳出言情小说题材的局限 ,将笔触伸向更广阔的空间 ,即通过女性命运、爱情婚姻进一步透视现代化商城香港的社会现实 ,从而显示出超越一般言情小说的独特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舒 言情小说 女性命运 社会现实
下载PDF
哲学与社会现实——吉林大学贺来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18
作者 贺来 《阅江学刊》 2015年第1期10-19,共10页
哲学关注现实的特有方式是,通过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和超越去构造一个新的、"应然的"意义上的现实。哲学关注现实很大程度上是关注人和人的发展。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是让每一个中国人变得更加自由、独立,有尊严、更幸福。哲学关... 哲学关注现实的特有方式是,通过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和超越去构造一个新的、"应然的"意义上的现实。哲学关注现实很大程度上是关注人和人的发展。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是让每一个中国人变得更加自由、独立,有尊严、更幸福。哲学关注幸福问题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大主题之一。在哲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现实生活优先于哲学。哲学是人类幸福生活的仆人。哲学的任务和使命就是要真正服务人类,成为推动人追求幸福的思想力量。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流动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要实现团结必定需要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观应能够真正融入心灵,成为人们自觉的共识。要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必须确立一种"为他人的主体性"观念,基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建构一种新型的、关系性主体观念。现代性的建构是我们未完成的使命。中西方人所谈的现代性因其背后社会语境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应把现代性价值确定为时代的主流价值。努力把现代性价值确立起来,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重要的价值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实 哲学的使命 现代社会 核心价值
下载PDF
从父女矛盾看社会现实——对中外文学作品中不和谐的父女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华汀汀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99-101,共3页
本文以父女关系为独特的视角 ,比较分析了中外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关汉卿、汤显祖作品中对父女关系不和谐描写 ,指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揭示了他们对伦理道德、人性善恶以及社会关系深刻而精准的看法。
关键词 父女矛盾 相似和差异 家庭人伦 社会现实
下载PDF
社会现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晓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4,共5页
深入把握社会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是依循这一主旨被规定的。从根本上和总体上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涉及当代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由之而来的研究是具有原则高度的,它突出地体现... 深入把握社会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是依循这一主旨被规定的。从根本上和总体上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涉及当代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由之而来的研究是具有原则高度的,它突出地体现在深入于社会现实的本质要求中。这一要求在对主观思想—外部反思的批判中展现其基本意义——"现实"不是单纯的实存,而是实存与本质的统一,是在展开过程中的必然性。不仅如此,这种本质性和必然性,还是通过特定社会之实体性内容的充分具体化而显现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现实 主观思想 外部反思 具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