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5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传播中社会群体主题演化图谱构建研究
1
作者 王晰巍 李聪聪 +1 位作者 孙哲 李玥琪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1,共12页
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传播中社会群体主题演化图谱构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LDA主题模型构建社会群体主题演化图谱,基于主题时序统计和主题频次统计构建社会群体主题热度演化图谱,基于JS散... 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传播中社会群体主题演化图谱构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LDA主题模型构建社会群体主题演化图谱,基于主题时序统计和主题频次统计构建社会群体主题热度演化图谱,基于JS散度和DFS算法构建社会群体主题路径演化图谱,并给出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传播中社会群体主题演化图谱构建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利用构建的模型可以对群体主题特征、主题热度影响因素及主题最优传播路径进行分析,发现重大突发事件下舆情演进态势和识别敏感舆情话题,从而进行正向的舆情引导,为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治理提供新的参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LDA主题模型 主题演化 社会群体
下载PDF
视觉修辞·集体记忆·现实建构:社会群体文化认同的实现逻辑
2
作者 何梦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视听媒介正在重构当代社会群体的认知方式,为推进文化认同建设创造了新的情境,因此研究视听媒介中社会群体文化认同的建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化认同理论,以现有视听媒介文本为研究对象,发现文化认同的实现需...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视听媒介正在重构当代社会群体的认知方式,为推进文化认同建设创造了新的情境,因此研究视听媒介中社会群体文化认同的建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化认同理论,以现有视听媒介文本为研究对象,发现文化认同的实现需要完成信息认知、情感回归和媒介实践三个环节,且社会群体在每一环节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下一环节能否产生效果。文章由此提出社会群体文化认同的实现逻辑,即视觉修辞-集体记忆-现实建构。视觉修辞为社会群体提供了更加多样性和具象化的信息认知方式,能够有效激发社会群体在观看体验中产生高度的文化共通感和集体归属感,进而促进文化认同在媒介实践中的现实建构。文章同时还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西方文化霸权和青年亚文化问题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角修辞 集体记忆 文化认同 社会群体 实现逻辑
下载PDF
社会群体及中国社会群体利益矛盾研究述评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艳房 孙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125,共4页
当前学术界对社会群体及中国社会群体利益矛盾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对如何协调中国社会群体利益矛盾问题提出了诸多见解。但从总体上看,学术界在分析中国社会群体矛盾的成因上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在处理社会群体利益矛盾方面的研... 当前学术界对社会群体及中国社会群体利益矛盾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对如何协调中国社会群体利益矛盾问题提出了诸多见解。但从总体上看,学术界在分析中国社会群体矛盾的成因上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在处理社会群体利益矛盾方面的研究成果宏观层面比较多,在正确处理社会群体利益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如何提高化解矛盾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方面的微观研究较少。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群体 中国社会群体 利益矛盾
下载PDF
论社会群体评价活动的评价标准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新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1-75,共5页
社会群体评价活动是以社会群体需要作为价值标准的;社会群体评价标准又分为显意识形态和潜意识形态;社会群体评价标准体系是以评价标准系统为载体,通过其具体地、现实地表现出来。社会群体选择评价标准涉及到:社会群体的存在及需要... 社会群体评价活动是以社会群体需要作为价值标准的;社会群体评价标准又分为显意识形态和潜意识形态;社会群体评价标准体系是以评价标准系统为载体,通过其具体地、现实地表现出来。社会群体选择评价标准涉及到:社会群体的存在及需要是否合理;社会群体的需要是否被社会群体主体所正确地意识到;社会群体主体必须对反映在主体意识中的各种主体需要及其与主体所形成的各种客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群体 评价标准体系 群体主体 群体需要 社会评价活动 社会评价标准 潜意识 显意识 社会群体意识 主体意识
下载PDF
社会群体的实体性: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晓莉 刘力 +1 位作者 李琼 弯美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4-1321,共8页
社会群体的实体性是指群体被知觉为一个真正独立存在的有意义实体的程度。它受到知觉者、社会情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实体性在群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认同、刻板印象,偏见和群际冲突。实体性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绝对积极的或... 社会群体的实体性是指群体被知觉为一个真正独立存在的有意义实体的程度。它受到知觉者、社会情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实体性在群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认同、刻板印象,偏见和群际冲突。实体性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绝对积极的或消极的群体特征,它主要取决于知觉者与群体的关系性质和其所处的情境。对中国研究者而言,如何让实体性最大可能地发挥积极作用,以利于群体关系的和谐是未来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加强中国文化背景下实体性与群际关系的研究,为解决中国各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相处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也是未来可以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群体 实体性 群际关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案例分析:不同社会群体责任 被引量:7
6
作者 吴绍洪 戴尔阜 +1 位作者 郑度 杨勤业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9-1116,共8页
环境伦理是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认知,在区域发展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实现人与环境协调的核心内容。从区域发展的案例入手,从哲学层面分析区域发展中人与环境产生冲突的原因,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明确不同利益... 环境伦理是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认知,在区域发展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实现人与环境协调的核心内容。从区域发展的案例入手,从哲学层面分析区域发展中人与环境产生冲突的原因,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明确不同利益主体应承担的环境伦理责任与义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内容。本文对云南省林浆纸一体化工程进行环境伦理探讨,分析了桉树种植的土地资源、生态效应、纸浆生产的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利益流向等一系列问题;从环境伦理角度对林浆纸工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建立和环境伦理规范,认为在利益冲突的形势下,应该遵循"非人类中心"的环境伦理准则,贯彻人地和谐的自然观,综合考虑生态安全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公平原则、共赢竞争原则,采取综合思维方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分析不同社会团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环境伦理责任,提出了决策者群体、企业家群体、媒介群体、科学家群体、公众群体等在环境伦理意识、环境伦理责任、环境伦理义务等方面所应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 社会群体 责任
下载PDF
川南贫困县不同社会群体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宁 潘小非 +2 位作者 刘建 杜万庆 舒为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4,共5页
研究以川南11个贫困县为代表,选择5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群体为对象,围绕实施《纲要》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较为广泛的调研。在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川南 贫困县 社会群体 调查 中国 运行机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管理体制 学校 体育
下载PDF
基于社会群体搜索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9
8
作者 冯翔 马美怡 +1 位作者 施尹 虞慧群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43-2553,共11页
机器人学是现在及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路径规划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界一些群居动物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职责分工,受社会群居动物行为启发,提出社会群体搜索算法(social group search algorithm,SGSO).社会群体搜索算法对群... 机器人学是现在及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路径规划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界一些群居动物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职责分工,受社会群居动物行为启发,提出社会群体搜索算法(social group search algorithm,SGSO).社会群体搜索算法对群体的分类及信息反馈机制——领导-追随机制的制定,降低了早熟的概率,交叉变异和淘汰机制的引入增加了搜索范围,减少了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同时,对提出的社会群体搜索算法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将社会群体搜索算法应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进行仿真,从实验中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与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比较,进一步证明了社会群体搜索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路径规划 社会群体搜索算法 社会行为 遗传算法 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当前主要社会群体主观生活质量研究——以沿海某省调查为例 被引量:23
9
作者 邢占军 黄立清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97,共15页
本文以幸福指数为分析工具,对工人群体、农民群体、干部群体、国有企业管理者群体、知识分子群体、新兴群体和城市贫困群体等七个社会群体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就本次调查来看:除城市贫困群体外,所考察的其他六个社会群体的... 本文以幸福指数为分析工具,对工人群体、农民群体、干部群体、国有企业管理者群体、知识分子群体、新兴群体和城市贫困群体等七个社会群体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就本次调查来看:除城市贫困群体外,所考察的其他六个社会群体的总体幸福指数均高于理论均值。不同群体间主观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并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主观生活质量所存在的群体差异,集中体现了社会变革中不同群体利益的实现状况。主观幸福感的构成要素对自评幸福感所发挥的作用存在群体差异。当前,知足充裕体验、自我接受体验、心态平衡体验和家庭氛围体验对七个社会群体的自评幸福感普遍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生活质量 主观幸福感 社会群体 幸福指数
下载PDF
社会群体事件的微博传播和复合生长曲线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潘骏 沈惠璋 陈忠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8,125,共8页
[目的/意义]有别于众多现有群体事件的定性理论研究,文章通过将复杂系统相关知识引入到社会群体事件的分析中来,以真实事件数据为基础、以定量分析方式为手段探讨了社会群体事件在微博网络中的传播机理。这些工作能帮助人们更进一步理... [目的/意义]有别于众多现有群体事件的定性理论研究,文章通过将复杂系统相关知识引入到社会群体事件的分析中来,以真实事件数据为基础、以定量分析方式为手段探讨了社会群体事件在微博网络中的传播机理。这些工作能帮助人们更进一步理解群体事件的网络传播,并对有效预测群体事件的走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结合复杂系统已有研究理论,将社会群体事件的微博网络传播过程理解为一类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通过构建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来刻画整个微博网络传播的演化机理特别是事件微博发言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如何在摒弃复杂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研究该系统的发展演化机理。[结果/结论]社会群体事件每一发展阶段的微博传播都是一种自组织演化过程且与事件相关的微博累积发言量遵循Logistic模型呈现出"S"型曲线的发展趋势;整个群体事件的微博传播曲线就是这些不同阶段"S"型曲线的持续组合并表现出螺旋上升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群体事件 复杂系统 自组织 LOGISTIC方程 演化机理
下载PDF
城市外来人口两大社会群体的差别及其管理对策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强 张海辉 《学海》 CSSCI 2004年第2期59-63,共5页
城市“外来市民”与“外来农民”的构成和需求有较大的差别。面对差异如此巨大的两大群体 ,城市管理采取的是单一手段简单处理的方式 ,将许多实际上是适合于外地农民工的管理政策强加到一些外来城市白领群体的身上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弊... 城市“外来市民”与“外来农民”的构成和需求有较大的差别。面对差异如此巨大的两大群体 ,城市管理采取的是单一手段简单处理的方式 ,将许多实际上是适合于外地农民工的管理政策强加到一些外来城市白领群体的身上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弊端甚多。对于“外来市民”而言 ,流入其他城市之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人事关系、求学、录取、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方面的转移难题。本文主张对于他们采取更为宽松的户籍政策。对于外来农民而言 ,主要是如何帮助他们提高打工收入 ,而并不是解决户籍问题。所以 ,户籍改革的核心是要分析户籍为不同群体带来什么样的实际利益 ,特别是要理解两大群体的不同要求 ,根据他们的要求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外来人口 社会群体 管理对策 户籍政策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学向度——兼论当前主要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卫 王振卯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112,共6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中国实际,应对世界政治、文化潮流冲击下的价值观风险的必要举措。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政治合法化、文化包容和经济合理化三个方面对社会各群体发挥整合功能。转型期我国主要社会群体存在价值错位、价值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中国实际,应对世界政治、文化潮流冲击下的价值观风险的必要举措。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政治合法化、文化包容和经济合理化三个方面对社会各群体发挥整合功能。转型期我国主要社会群体存在价值错位、价值不平衡和价值迷惑三类问题。社会价值取向变化的趋势是民族意识提高,个人权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下降,传统价值体系行为准则的规范能力不断降低。强化社会主义集体意识,改革宣传内容与形式,转变意识形态建设思路,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保证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群体 价值观
下载PDF
浙江省农民工劳资关系调查报告--兼与其他社会群体对比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建华 张秀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8-55,112,共9页
本研究以浙江省农民工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其他社会群体进行对比。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劳资关系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对职业关系评价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资纠纷发生率高。但值得庆幸的是,农民工维权意识较强,而且... 本研究以浙江省农民工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其他社会群体进行对比。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劳资关系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对职业关系评价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资纠纷发生率高。但值得庆幸的是,农民工维权意识较强,而且维权方式倾向理性化。进一步分析显示,合同签订情况、工作安全情况及所在单位上下级关系、生活满意度等因素对于劳资冲突的发生率有一定影响。劳资关系涉及劳方、资方和政府三方,因此,要改善农民工的劳资关系也要从三方着手,三管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劳资关系 社会群体 浙江省
下载PDF
党如何塑造社会群体?——以社会组织孵化器党建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杨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38,共9页
党统合社会的目标不仅是结构性的,还需要实现一种共同体意识凝结和政治团结状态。从政党与社会关系视角来看,这需要通过执政党创造性的活动予以整合,以塑造社会群体。本文以社会组织孵化器党建为案例,发现党通过社会组织塑造社会群体是... 党统合社会的目标不仅是结构性的,还需要实现一种共同体意识凝结和政治团结状态。从政党与社会关系视角来看,这需要通过执政党创造性的活动予以整合,以塑造社会群体。本文以社会组织孵化器党建为案例,发现党通过社会组织塑造社会群体是一个政治身份认同——共同体意识——集体行动力的三维度塑造过程。党从身份、组织和制度三个层次进行整合性的政治表达,运用多元化政治表达工具,塑造社会群体政治身份认同,建构和巩固共同体意识,进而实现集体行动中的一致性和团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群体 政党与社会关系 社会组织党建
下载PDF
清中期基层社会群体伦理观念探微——以清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例
15
作者 蔡明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10期98-99,共2页
清代中叶的基层社会群体伦理观念,与我国各民族的伦理文化与本民族人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紧密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价值标准与处世方法。《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是研究清中期基层社会伦理关... 清代中叶的基层社会群体伦理观念,与我国各民族的伦理文化与本民族人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紧密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价值标准与处世方法。《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是研究清中期基层社会伦理关系、管窥清朝社会结构的重要档案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据此,本文将以《清嘉庆朝刑科题本史料辑刊》为例,从清代中期基层社会群体的生产、生活和等级伦理观念三个方面,对其社会群体成员的伦理观念特质做出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群体的生产伦理观念 社会群体的生活伦理观念 社会群体的等级伦理观念 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
下载PDF
社会群体特征因素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桂平 施荣辉 杨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8-121,共4页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年龄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研究中国从40年代以来政治生活的变迁给处于当代的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造成的文化价值取向特征和行为模式,分析该三类群体在选择产品时的差异。并结合实例说明,基于消费者特征的研究有助...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年龄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研究中国从40年代以来政治生活的变迁给处于当代的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造成的文化价值取向特征和行为模式,分析该三类群体在选择产品时的差异。并结合实例说明,基于消费者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产品设计的目标定位和产品市场的细分,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产品设计在为设计师带来市场机会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群体特征 年龄特征 文化特征 产品设计
下载PDF
不同社会群体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林顺 林宗振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48,共4页
消费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可持续消费模式的两个基本的社会群体,本文论述了这两个社会群体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关系及两个社会群体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社会群体 可持续消费模式 消费模式
下载PDF
明清社会群体的新趋向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2,共7页
在史学研究中,社会群体是考察社会变化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历史视域中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科学中对于社会群体的一般界定有所区别,存在着学科自身的学术设定与研究路径。在前近代的历史背景下,明清社会群体积极而广泛地介入社会... 在史学研究中,社会群体是考察社会变化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历史视域中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科学中对于社会群体的一般界定有所区别,存在着学科自身的学术设定与研究路径。在前近代的历史背景下,明清社会群体积极而广泛地介入社会,在诸多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深究社会结构性变化的学术视点。与此同时,明清社会群体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动向,包括:众多职业群体的出现,社会精英群体向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精英群体注重社会角色的扮演,群体内部的分化与重组不断加剧,群体之间的互动频繁而剧烈,群体力量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等。这些新动向与社会变动密切关联,然而,学术界对此多有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社会群体 新趋向 近代性
下载PDF
群体认同:海洋社会群体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宁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23-27,共5页
海洋社会学至今仍有许多基本问题存在分歧,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研究视角。本文围绕海洋社会学重要议题之一的海洋社会群体,着眼于群体认同的研究视角,分别就海洋社会群体相关概念、海洋社会群体认同要素、海洋社会群体认同特征进行了解... 海洋社会学至今仍有许多基本问题存在分歧,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研究视角。本文围绕海洋社会学重要议题之一的海洋社会群体,着眼于群体认同的研究视角,分别就海洋社会群体相关概念、海洋社会群体认同要素、海洋社会群体认同特征进行了解析,从而揭示了群体认同视角对海洋社会群体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社会 海洋社会群体 研究视角 群体认同
下载PDF
传播对社会群体的意义和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红梅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17,共3页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群体分化日益显著,使得处理群体关系、群体利益等问题在我国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关键词 社会群体 社会公共生活 转型时期 社会发展 群体分化 群体关系 群体利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