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对UV-B辐射响应的种内差异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召华 李元 谭玲玲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综述了在增强UV -B辐射下植物响应存在的种内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包括生长发育、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以及UV -B吸收物质 (即经UV -B辐射后体内诱导产生的保护物质 )等方面 ,并初步探讨了差异形成的DNA基础 ,从而为今后的植物防护研究提供... 综述了在增强UV -B辐射下植物响应存在的种内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包括生长发育、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以及UV -B吸收物质 (即经UV -B辐射后体内诱导产生的保护物质 )等方面 ,并初步探讨了差异形成的DNA基础 ,从而为今后的植物防护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植物 种内差异 机理
下载PDF
矮杨梅槲皮素的种内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宁 乙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37-38,45,共3页
采用HPLC法测定了贵州矮杨梅 5个类型植物叶中槲皮素含量 ,结果表明 :游离槲皮素、总槲皮素含量以及营养期、果期槲皮素含量均与矮杨梅的类型有关 ,腊质杨 >白果型 >花脸果型 >大红果型 >鸡素果型。因此 ,将矮杨梅划分为 4... 采用HPLC法测定了贵州矮杨梅 5个类型植物叶中槲皮素含量 ,结果表明 :游离槲皮素、总槲皮素含量以及营养期、果期槲皮素含量均与矮杨梅的类型有关 ,腊质杨 >白果型 >花脸果型 >大红果型 >鸡素果型。因此 ,将矮杨梅划分为 4大类 ,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杨梅 槲皮素 种内差异 中药
下载PDF
新罗斯祖鹿种内差异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为 叶捷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53-269,共17页
化石标本种内差异的形态学研究为澄清同物异名现象提供了很多客观的依据。通过对新罗斯祖鹿(CervavitusnovorosiaeKhomenko,1913)种内差异的研究,指出小扁冠角鹿(Platycemasinfan... 化石标本种内差异的形态学研究为澄清同物异名现象提供了很多客观的依据。通过对新罗斯祖鹿(CervavitusnovorosiaeKhomenko,1913)种内差异的研究,指出小扁冠角鹿(PlatycemasinfansTeihardetTrasaert,1937)是一种病变的新罗斯祖鹿,与后者是同物异名;宽额原狍(ProcapreoluslatifronsSchloser,1924)也是一种新罗斯祖鹿,它与后者之间的差异属种内的随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罗斯祖鹿 种内差异 晚第三纪 形态学
下载PDF
滨珊瑚Sr/Ca的种间和种内差异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敏航 陈天然 张文静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84,共11页
滨珊瑚骨骼的锶和钙元素的比值(Sr/Ca)是重建热带海区海水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变化最常用的地球化学代用指标之一。但是,珊瑚作为生物体,其生理活动会对骨骼内的Sr/Ca产生干扰从而影响重建的准确度。文章采用全谱直... 滨珊瑚骨骼的锶和钙元素的比值(Sr/Ca)是重建热带海区海水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变化最常用的地球化学代用指标之一。但是,珊瑚作为生物体,其生理活动会对骨骼内的Sr/Ca产生干扰从而影响重建的准确度。文章采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OES)技术对南海北部涠洲岛两块滨珊瑚的Sr/Ca比值进行测量,并结合卫星观测的SST值分别建立各个珊瑚个体的Sr/Ca-SST温度计方程。结果显示:1)该研究采集的两种滨珊瑚(澄黄滨珊瑚和普哥滨珊瑚)的Sr/Ca值和温度计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因此在古气候重建时,建议古珊瑚和现代珊瑚严格使用同一种滨珊瑚;2)同种滨珊瑚不同个体之间的Sr/Ca也存在差异性,一方面是由于冬、夏季的极端低、高温对珊瑚生理产生胁迫,从而造成Sr/Ca出现异常值;另一方面则是取样误差导致,尤其是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期; 3)同一珊瑚个体内的不同生长轴的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然而Sr/Ca却没有显著的差异性,说明不同生长轴的取样对骨骼Sr/Ca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文章用多样品的平均值建立Sr/Ca温度计方程,用于减小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带来的误差,得到Sr/Ca(mmol·mol–1)=–0.04027×SST(℃)+9.623的方程。用该温度计对涠洲岛海域的SST后报的误差为±0.6℃(1σ),达到了古海温重建的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珊瑚 Sr/Ca 差异 种内差异 生长率 海表温度
下载PDF
两个种源木荷幼苗对干旱-复水的生理生态响应
5
作者 王德福 赵楠 +5 位作者 邱万滨 桑栋鑫 黄国敏 刘文飞 沈芳芳 段洪浪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3-884,共12页
为探讨不同种源树木对干旱-复水的生理生态响应,该研究以广东与福建种源木荷为对象,通过盆栽控水方式模拟干旱及复水条件,研究两个种源木荷的水力及碳生理特征、脯氨酸(Pr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干旱-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对照... 为探讨不同种源树木对干旱-复水的生理生态响应,该研究以广东与福建种源木荷为对象,通过盆栽控水方式模拟干旱及复水条件,研究两个种源木荷的水力及碳生理特征、脯氨酸(Pr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干旱-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对照情况下,广东种源木荷的茎木质部水势(Ψ_(xylem))、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光合速率(A_(sat))与气孔导度(G s)均低于福建种源木荷的。(2)两个种源木荷的水力特征、Pro与SOD对干旱-复水的响应呈一致趋势,其中Ψ_(xylem)、RWC与Pro均能较快恢复至对照水平,而茎木质部栓塞程度与SOD未恢复至对照水平。(3)福建种源木荷叶片的A_(sat)对干旱的敏感性较广东种源的高且复水后恢复至对照水平需要更长时间。(4)复水后福建种源木荷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恢复速率高于广东种源木荷。综上认为,福建与广东两个种源木荷均不能通过短期复水(30 d)来修复被栓塞的木质部。尽管广东种源木荷的光合速率能够更快地恢复至对照水平,但其光合速率低于福建种源木荷,并且其NSC的恢复能力较福建种源荷的低。因此,在未来干旱加剧背景下,广东种源木荷的生长及存活可能受到更大威胁。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种源地气候条件对树木抗旱性的影响,为未来森林的经营与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复水 光合特征 水力特征 木荷 种内差异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生理特性差异 被引量:19
6
作者 何丽莲 祖艳群 +1 位作者 李元 吴渝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3-165,共3页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模拟增强UV-B辐射(5.00 KJ.m-2,相当于昆明地区臭氧层减少20%)对10个小麦品种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小麦对UV-B辐射响应的种内差异.结果表明,10个供试小麦品种中有6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绿素a降低的程度大于叶绿...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模拟增强UV-B辐射(5.00 KJ.m-2,相当于昆明地区臭氧层减少20%)对10个小麦品种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小麦对UV-B辐射响应的种内差异.结果表明,10个供试小麦品种中有6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绿素a降低的程度大于叶绿素b,从而导致叶绿素a/b的比率下降.UV-B对小麦叶片内MDA和类黄酮的影响也具有种内差异,有5个品种的MDA含量显著上升,2个品种的MDA含量显著下降;4个品种的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2个品种的类黄酮含量显著减少.叶绿素和类黄酮含量变化与MDA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类黄酮与小麦UV-B抗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小麦 叶绿素 类黄酮 丙二醛 种内差异
下载PDF
10个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生长和产量差异 被引量:11
7
作者 何丽莲 祖艳群 +1 位作者 李元 吴渝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8-651,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模拟UV-B辐射增强(5.0kJ·m-2,相当于昆明地区臭氧层减少20%),着重研究了10个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响应的生长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经增强UV-B辐射,10个小麦品种在株高、叶面积指数、分蘖数、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产量都... 在大田条件下,模拟UV-B辐射增强(5.0kJ·m-2,相当于昆明地区臭氧层减少20%),着重研究了10个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响应的生长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经增强UV-B辐射,10个小麦品种在株高、叶面积指数、分蘖数、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产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存在种内差异;分蘖数的变化是引起地上生物量(r=0.94,P<0.01)和产量(r=0.92,P<0.01)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生长响应指数(RI)判定供试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增强的耐性顺序为:绵阳26>辽春9>绵阳20>文麦3>文麦5>陇春15>云麦39>凤麦24>会宁18>陇春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UV-B辐射 生长 产量 种内差异
下载PDF
皖北地区寒武系芙蓉统三叶虫褶盾虫属Ptychaspis及其种内差异 被引量:2
8
作者 雷倩萍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9-251,共13页
在安徽省萧县凤凰山剖面采得若干褶盾虫属Ptychaspis标本,包括Ptychaspis ceto Walcott,1905和P.calchas Walcott,1905两个种。通过对比该属模式种及其他种,认为过去中国绝大多数的已建种都应归入这两个种中,并表现为这两个种较大的种... 在安徽省萧县凤凰山剖面采得若干褶盾虫属Ptychaspis标本,包括Ptychaspis ceto Walcott,1905和P.calchas Walcott,1905两个种。通过对比该属模式种及其他种,认为过去中国绝大多数的已建种都应归入这两个种中,并表现为这两个种较大的种内差异(头鞍形状、鞍沟、眼叶大小、前边缘、面线、后侧翼以及活动颊表面纹饰等),同时对这两个种的种内差异进行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ychaspis褶盾虫 三叶虫 种内差异 芙蓉统 寒武系 皖北地区
原文传递
两个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 L.)无性系对UV-B辐射响应的形态和生理差异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元 何永美 +1 位作者 秦丽 祖艳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56-1962,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连续两年大田条件下,增强UV-B辐射(UV-B,280 ̄310nm,5.0kJ·m-2)对两个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 L.)无性系(Ⅰ91-48和Ⅱ91-81)形态和生理的影响,以及两个割手密无性系对UV-B辐射响应的种内差异。结果表...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连续两年大田条件下,增强UV-B辐射(UV-B,280 ̄310nm,5.0kJ·m-2)对两个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 L.)无性系(Ⅰ91-48和Ⅱ91-81)形态和生理的影响,以及两个割手密无性系对UV-B辐射响应的种内差异。结果表明,两年中,在增强UV-B辐射下,Ⅰ91-485个生育时期的株高(除2004年成熟后期外)和分蘖数,以及分蘖期和伸长初期的茎径显著增加,而Ⅱ91-81株高在伸长初期和伸长后期,分蘖数在伸长初期、伸长后期、成熟初期和成熟后期(除2004年伸长后期外),以及茎径在分蘖期、伸长初期和伸长后期显著降低。两年的成熟后期,UV-B辐射导致Ⅰ91-48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节间长显著增加,Ⅱ91-81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节间长显著降低,而两个无性系节数无显著变化。两年中,UV-B辐射显著降低两个割手密无性系伸长后期和成熟初期叶展开角度。在UV-B辐射下,两年的5个生育时期中,Ⅰ91-48的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变化,而Ⅱ91-81的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除2003成熟后期外),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总体上,UV-B辐射导致Ⅰ91-48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在两年的分蘖期、伸长初期和伸长后期显著增加,而Ⅱ91-81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在两年的分蘖期、伸长初期、伸长后期和成熟初期显著降低。割手密无性系Ⅰ91-48和Ⅱ91-81对UV-B辐射的响应具有种内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割手密 形态 生理 种内差异
下载PDF
三种片蟋雄性发声器的比较研究(直翅目,蛣蟋科)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令德 郑哲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片蟋属TruljaliaGorochov 3种雄性声锉和声齿的超微结构 ,即瘤突片蟋T tylacanthaWangetWoo,1992 ,梨片蟋T hibinonis (Matsumura ,1919) ,霍氏片蟋T hofmanni (Saussure,1878)。结果显示 ,声锉和声齿超微结构...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片蟋属TruljaliaGorochov 3种雄性声锉和声齿的超微结构 ,即瘤突片蟋T tylacanthaWangetWoo,1992 ,梨片蟋T hibinonis (Matsumura ,1919) ,霍氏片蟋T hofmanni (Saussure,1878)。结果显示 ,声锉和声齿超微结构在属、种间差异显著 ,在种内差异不显著 ,且特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锉 雄性 直翅目 差异 扫描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观察 种内差异 显示
下载PDF
两种罗非鱼及其杂种血清蛋白和酯酶同功酶的电泳研究
11
作者 马盛群 陈宜婉 《水产养殖》 CAS 1988年第2期7-9,共3页
蛋白电泳技术在鱼类生物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酯酶同功酶是一类在遗传效应上具有较好稳定性的蛋白酶,由于在电泳特征上呈现显著的种间差异性,而种内差异性很小,所以可作为种的生化鉴定标记。
关键词 酯酶同功酶 罗非鱼 遗传效应 生化鉴定 鱼类 种内差异 血清蛋白 电泳 异性
下载PDF
山东半岛鼠尾藻不同地理种群的光合生理学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盛子彤 南国宁 +2 位作者 张迪 杨晓琪 张全胜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17年第1期17-25,共9页
鼠尾藻是潮间带生长的代表性褐藻,本研究对烟台、青岛和威海3个鼠尾藻地理种群进行了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分析,探讨其响应环境变化的种内差异.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检测种群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及对光能的最大利用率(α)并采用高效液... 鼠尾藻是潮间带生长的代表性褐藻,本研究对烟台、青岛和威海3个鼠尾藻地理种群进行了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分析,探讨其响应环境变化的种内差异.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检测种群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及对光能的最大利用率(α)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初始叶黄色素库大小,结果表明各种群固有的光反应能力及光保护能力没有显著差异.采用析因设计模拟多因素胁迫,对胁迫后的F_v/F_m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对3个种群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脱水,而温度、盐度对不同种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比较各种群的生理回弹力发现F_v/F_m在2 h左右发生完全恢复,t_(1/2)没有显著差异,表明不同地理种群鼠尾藻都能灵活适应变化的环境.总之,3个种群的固有光合能力及生理回弹力相当,对胁迫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差异,这可能源于原生境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光合生理 种内差异 生理回弹力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基于核糖体DNA大亚基片断序列探讨中国东海海域赤潮原甲藻的分子分类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鹏 梁君荣 +5 位作者 高亚辉 高杨 吕颂辉 齐雨藻 李雪松 俞志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7-440,共4页
采用PCR扩增技术对分类上有争议的中国东海赤潮原因种(被称为东海原甲藻,本文简称:东海株系)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核糖体DNA大亚基片断(LSU rDNA)的扩增和测序,并与一同扩增的来自美国CCMP的被称为具齿原甲藻(本文简称:CCMP株系)的同源序... 采用PCR扩增技术对分类上有争议的中国东海赤潮原因种(被称为东海原甲藻,本文简称:东海株系)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核糖体DNA大亚基片断(LSU rDNA)的扩增和测序,并与一同扩增的来自美国CCMP的被称为具齿原甲藻(本文简称:CCMP株系)的同源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者710 bp的LSU rDNA同源序列中仅存在7个碱基的差异,遗传相似度高达99.01%,遗传差异为0.99%.进一步与Genebank其他3种原甲藻即P.mexicanum、P.micans和P.minimum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其他3种原甲藻两两间的种间遗传相似度在91.1%~95.5%之间,而P.micans和P.minimum种内不同株系的遗传相似度为99.4%~99.9%,均为99%以上.综合这些数据说明东海株系与CCMP株系之间的0.99%的遗传差异应视为种内差异,原甲藻的东海株系与CCMP株系当属异名同种.因此本试验结果从分子水平支持了被称为东海原甲藻的原甲藻与被称为具齿原甲藻(P.dentatum)的原甲藻同为一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DNA 大亚基 分子分类 东海海域 赤潮 片断 遗传相似度 东海原甲藻 具齿原甲藻 CCMP 基因组DNA 同源序列 遗传差异 中国东海 扩增技术 分析比较 分子水平 试验结果 种内差异 株系 PCR 测序 碱基 异名
下载PDF
花生镉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凯荣 张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57-2762,共6页
花生既是世界主要的油料作物,又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和食品加工原料.随着花生直接食用和食品加工的不断增加,国际上对花生籽粒Cd含量问题越来越关注.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花生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花生Cd含量偏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出口... 花生既是世界主要的油料作物,又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和食品加工原料.随着花生直接食用和食品加工的不断增加,国际上对花生籽粒Cd含量问题越来越关注.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花生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花生Cd含量偏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花生籽粒Cd富集能力、花生Cd含量的种内差异、籽粒中Cd的分布规律、影响花生籽粒Cd积累的机制和降低花生籽粒Cd含量技术等方面,对花生Cd污染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花生Cd污染控制方面有2种策略可以考虑,一是降低花生对土壤Cd的吸收;二是控制Cd向籽粒的迁移富集.为此需要从3个方面加强对花生籽粒Cd积累机制的研究,即花生根系活性特征参数及其与籽粒Cd积累的关系;花生果荚Cd吸收机制及其对籽粒Cd含量的贡献;花生植株体内Cd迁移机制及其与籽粒Cd含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镉污染 植物镉富集 污染机理 产品卫生品质 种内差异
下载PDF
野外连续两年增强UV-B辐射对8个割手密无性系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建军 何永美 +2 位作者 祖艳群 陈海燕 李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10-513,524,共5页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连续两年模拟UV—B辐射(280~315nm,5.00kJ/m^2)增强对8个割手密无性系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UV—B辐射对割手密叶片MDA含量有显著的影响,8个割手密无性系叶片MDA含量对增强UV—B辐射存在...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连续两年模拟UV—B辐射(280~315nm,5.00kJ/m^2)增强对8个割手密无性系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UV—B辐射对割手密叶片MDA含量有显著的影响,8个割手密无性系叶片MDA含量对增强UV—B辐射存在种内差异。5个无性系叶片MDA含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分别为Ⅰ91—97,Ⅰ91—38,Ⅱ91—116,93—25,90—22;1个无性系MDA含量变化不明显(Ⅱ91—93),2个无性系MDA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分别为Ⅱ91-98,92~11。UV—B辐射对割手密叶片MDA含量的影响具有年际间差异。UV—B辐射对割手密叶片MDA含量的影响存在生育期之间的差异,为伸长期〉成熟期〉分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手密 UV—B辐射 丙二醛 种内差异
下载PDF
湘西北寒武纪黔东世乔氏节头虫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 Bergeron 1899的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倩萍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4-501,共8页
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us的概念和异名问题得到了新的厘定和更正:过去所认为的"Arthricocephalus"属中的绝大部分种应归入小掘头虫属Oryctocarella,而似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ites则是Arthricocephalus的晚出异名。根据采... 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us的概念和异名问题得到了新的厘定和更正:过去所认为的"Arthricocephalus"属中的绝大部分种应归入小掘头虫属Oryctocarella,而似节头虫属Arthricocephalites则是Arthricocephalus的晚出异名。根据采自湖南湘西花垣县子腊村一些Arthricocephalus处于不同个体发育时期的化石标本,研究并对比前人的材料后发现,诸如胸节数不同等区别很可能是由于处于个体发育不同阶段所致,而非属种间的差异,因此提出目前节头虫属的各个种整理归并至乔氏节头虫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 Bergeron 1899一种中,进而根据节头虫属与其它掘头虫类三叶虫形态和地层上的比较,讨论其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头虫Arthricocephalus 种内差异 个体发育 杷榔组 寒武纪 湘西北
下载PDF
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玉堂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3年第2期10-14,共5页
就精子冷冻与种间及种内差异,冷冻保存剂、获能、精子的异源性、精子的寿命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应在冷冻损伤的原因、渗透压及氧化还原反应对精子膜的影响,膜组成及流动性与精子抗冻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 就精子冷冻与种间及种内差异,冷冻保存剂、获能、精子的异源性、精子的寿命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应在冷冻损伤的原因、渗透压及氧化还原反应对精子膜的影响,膜组成及流动性与精子抗冻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对冻融技术进行实质性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冷冻保存 影响因素 种内差异 冷冻保存剂 异源性 冷冻损伤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大样地树木木材密度的空间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巧灵 李梦琳 +8 位作者 田立新 李安民 袁士云 刘文桢 米湘成 黄继红 许玥 丁易 臧润国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1年第1期12-22,共11页
【目的】分析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内木材密度的变化程度;探讨多元生境因子对不同群落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揭示木材密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暖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共存与群落构建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甘肃小陇山... 【目的】分析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内木材密度的变化程度;探讨多元生境因子对不同群落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揭示木材密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暖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共存与群落构建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甘肃小陇山地区的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内布设大样地,依据样地内所有胸径≥10 cm独立个体的木材密度实测数据,利用方差分解分析种内、种间以及群落水平上木材密度的变化程度;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多元生境因子对群落水平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样地内木材密度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群落里树种间的差异,种间差异(71.70%)大于种内差异(28.30%)。在影响群落水平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因素中,非生物因子的影响大于生物因子。土壤因子中的pH值和地形因子中的海拔是影响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在土壤pH值较低、海拔较高的群落中,木材密度的加权平均值较高。木材密度方差主要受土壤pH值影响,并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种内差异对木材密度加权平均值无显著影响,但对木材密度方差影响显著。【结论】甘肃小陇山针阔混交林木材密度空间异质性较强,非生物因子通过影响功能性状的总体分布来影响植物适应性,木材密度较高、种内差异较低的树种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高、土壤pH值较低的区域;相反,木材密度较低、种内差异较高的树种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低、土壤pH值较高的区域。在局域尺度下,忽视种内差异会导致木材密度方差被低估,影响对真实群落构建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密度 种内差异 生境空间异质性 针阔混交林 小陇山
下载PDF
Growth Strategy of Seagrass Thalassia hemprichii in Xincun Bay near Hainan Island of China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战洲 黄良民 +2 位作者 黄小平 朱艾嘉 张偲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9年第1期53-61,共9页
A compilation of data on biomass and growth allowed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raspecific plasticity in Tha/assia hemprichii which played key roles to develop site-specific growth strategies for this species in Xincun B... A compilation of data on biomass and growth allowed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raspecific plasticity in Tha/assia hemprichii which played key roles to develop site-specific growth strategies for this species in Xincun Ba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difference in rhizome elongation rates which explained most of the variation of biomass and growth within species. The seagrass T. hempdchii in Xincun Bay adjusted its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hizome elongation rates alternatively in response to light level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resulting in the variation of shoot densities and above biomass in retur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hizomes elongated at rates of 2.38 and 24.4 cm yr1 in summer while 1.87 and 29.2 cm yr^-1 in winter respectively. The shoot density ranged from 822 to 941 shoots m^2 with a peak in summer and a trough in winter which was similar to that of biomass. The growth strategy enabled T. hempdchii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desiccation in summer as well as light reduction in w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alassia hemprichii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rhizome elongation rates
下载PDF
矮杨梅叶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宁 陈蓉蓉 谷晓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生物学数理统计,从定量的角度,对贵州产矮杨梅(MyricananaCeval)5种变异类型叶的抑菌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叶的提取液对G+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有抑菌作用,对G大肠... 本文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生物学数理统计,从定量的角度,对贵州产矮杨梅(MyricananaCeval)5种变异类型叶的抑菌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叶的提取液对G+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有抑菌作用,对G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无抑菌作用。矮杨梅植物种内的抑菌作用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杨梅 抑菌作用 种内差异 生物数理统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