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国秦汉间的“公共素材”与周秦汉文学史叙事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建委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共9页
中国文学史书写规范在20世纪逐渐统一,但周秦汉时代存在的"公共素材"难以放入传统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之中。虽在现代文学观念主导下,周秦汉文学史的叙述却主要依存于《汉书·艺文志》奠定的传统的学术史结构。但《汉志》本... 中国文学史书写规范在20世纪逐渐统一,但周秦汉时代存在的"公共素材"难以放入传统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之中。虽在现代文学观念主导下,周秦汉文学史的叙述却主要依存于《汉书·艺文志》奠定的传统的学术史结构。但《汉志》本身隐含着文献的变迁问题:古文献经刘向校书,由"开放性"向"闭合性"转变。战国秦汉间"公共素材"的短章形式亦在这次转变中消失。这种转变多为今人所忽视,造成了周秦汉文学史叙事中研究资料与所研究时代并不完全对应、作品与作者不完全对应、古书的材料适用时限与传统的学术史结构不完全对应等问题。因此周秦汉文学史确需"重写",且需从文献研究开始,重建古典的文献秩序和学术史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文学 文学史边界 公共素材 文献研究
下载PDF
秦汉文学流程的文化观照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漫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9-145,共7页
本文是《商周文学流程的文化观照》的续篇,文中将继续追问一些文学史问题,诸如为何文化专制时代的颂歌体文学特别发达,为何"秦世不文"而后世的《过秦论》、《桃花源记》、《阿房宫赋》、《孟姜女哭长城》等等"谴秦"... 本文是《商周文学流程的文化观照》的续篇,文中将继续追问一些文学史问题,诸如为何文化专制时代的颂歌体文学特别发达,为何"秦世不文"而后世的《过秦论》、《桃花源记》、《阿房宫赋》、《孟姜女哭长城》等等"谴秦"作品却成了文学名篇,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无本质区别,汉代巨史大赋的森林是在什么样的文化原野上生长繁茂的,表达了作家们怎样的文化追求和审美理想,"少而好赋"者为何又"壮夫不为",东汉张衡何以在登上了汉大赋的峰巅之后又转向了以山水田园和平凡人性为背景的抒情小赋等。作者认为,文学名篇的细读和内部研究非常必要,但滋养文学华林的文化的阳光雨露却只能作外部观察与考量,文学景观的兴衰存亡依赖于远比自身广阔得多的人间万象和天地风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文学 《史记》 《汉书》 秦赋 汉赋 文化观照
下载PDF
实事求是 走向通融——从《秦汉文学论丛》说到刘跃进先生的学术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德杰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4-60,共7页
从《秦汉文学论丛》的阅读感受谈起,系统地分析了刘跃进先生在中国中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刘先生的研究富于学术个性和创新精神,他以文献学方法为基础,注重对具体问题的整体观照,视野开阔,历史意识强烈,分析问题往往切中肯綮,从... 从《秦汉文学论丛》的阅读感受谈起,系统地分析了刘跃进先生在中国中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刘先生的研究富于学术个性和创新精神,他以文献学方法为基础,注重对具体问题的整体观照,视野开阔,历史意识强烈,分析问题往往切中肯綮,从关键处深入开掘。在文学研究理念方面,他提出了"三重境界"、"两个跳出"理论,并以"实证立学,走向通融"作为自己的学术追求。他的中古文学研究,始终基于一个宏大的研究构想,有着独具匠心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文学论丛》 刘跃进 研究方法 研究理念 研究体系
下载PDF
古代文学述要(先秦秦汉文学)(下)
4
作者 韩传达 《湖北电大学刊》 1992年第5期9-14,共6页
秦汉文学 1.关于汉赋受楚辞的影响。(提示)汉赋作为一种文体受到了楚辞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它的文体特点上看。首先,赋是铺陈写物的,这是汉赋,特别是汉大赋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以及... 秦汉文学 1.关于汉赋受楚辞的影响。(提示)汉赋作为一种文体受到了楚辞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它的文体特点上看。首先,赋是铺陈写物的,这是汉赋,特别是汉大赋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以及杨、班诸人的京都,园苑、田猎等赋,都极尽铺陈之能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先秦秦汉文学 文学评论 汉赋 《子虚》 《上林》 《史记》
全文增补中
齐文学对秦汉文学的影响
5
作者 王洲明 《管子学刊》 1995年第1期50-53,36,共5页
齐文学对秦汉文学的影响王洲明秦祚短暂,且重法无文,因此称得上文学的作品很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齐地仙道方术却曾影响到秦的文学。《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三十六年,有陨石落,黔首或刻其名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 齐文学对秦汉文学的影响王洲明秦祚短暂,且重法无文,因此称得上文学的作品很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齐地仙道方术却曾影响到秦的文学。《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三十六年,有陨石落,黔首或刻其名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文学 东方朔 《答客难》 《安世房中歌》 司马相如 郊祀歌 《离骚传》 浪漫主义文学 招隐士 《汉书》
下载PDF
秦汉方士与秦汉文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小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56-60,共5页
秦汉时期,是封建迷信盛行的时代,当时的许多社会政治活动,如帝王的封禅、皇位的篡夺和农民起义的发动等等,都与迷信有所联系。在一系列的迷信事件中,方士的活动引人注目,并对秦汉文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方士是我国封建社会里的一个特殊... 秦汉时期,是封建迷信盛行的时代,当时的许多社会政治活动,如帝王的封禅、皇位的篡夺和农民起义的发动等等,都与迷信有所联系。在一系列的迷信事件中,方士的活动引人注目,并对秦汉文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方士是我国封建社会里的一个特殊现象,《辞海》收有它的两种涵义:一是“周代掌管王子第和公卿、大夫的采地狱讼的官”;二是“我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的人”。后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治活动 宗教迷信 神仙方术 封建迷信 迷信活动 方士 秦汉文学 政治势力 秦汉时期 汉武帝
下载PDF
古代文学述要(先秦秦汉文学)(上)
7
作者 韩传选 《湖北电大学刊》 1992年第2期8-11,共4页
1.为什么说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先秦秦汉文学 艺术起源 生产劳动 《诗经》 民歌 思想内容
全文增补中
回归原典,纵向梳理秦汉文学
8
《学术动态(北京)》 2006年第36期12-12,共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跃进研究员继《案汉文学编年》、《秦汉文学文献》和《秦汉文学研究》之后又推出了《秦汉文学编年史》,再次为我们提供了他对秦汉文学研究的独特思考。该书近60万字,由商务印书馆于2006年5月出版。
关键词 秦汉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商务印书馆 文学文献 编年史 研究员 出版
下载PDF
秦汉文学
9
作者 屈守元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1期76-88,52,共14页
秦刻石和汉辞赋、乐府诗歌 一、秦刻石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 “平定天下”。“六王咸伏其辜”(《史记·秦始皇本纪》),标志着奴隶社会制度已经成为进了博物馆的东西,封建割据的局面也基本结束。毛主席指出:“如果说,秦... 秦刻石和汉辞赋、乐府诗歌 一、秦刻石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 “平定天下”。“六王咸伏其辜”(《史记·秦始皇本纪》),标志着奴隶社会制度已经成为进了博物馆的东西,封建割据的局面也基本结束。毛主席指出:“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叔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公元前 司马迁 秦汉文学 辞赋 秦始皇 秦刻 李斯 儒法 反谶纬
下载PDF
具体问题,整体观照--评刘跃进先生的《秦汉文学论丛》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德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秦汉文学 文学 整体观照 写作任务 商务印书馆 文学史料学 文学研究 中华书局
原文传递
空间视阈下的秦汉文学研究——读刘跃进先生《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
11
作者 杨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2,F0003,共3页
刘跃进先生在秦汉文学领域已耕耘十五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先后出版《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与曹道衡合著,中华书局,2005年)、《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秦汉文学论丛》(凤凰出版社,2008年)等几部厚重的著作,获... 刘跃进先生在秦汉文学领域已耕耘十五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先后出版《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与曹道衡合著,中华书局,2005年)、《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秦汉文学论丛》(凤凰出版社,2008年)等几部厚重的著作,获得了学界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最近又出版的《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从空间视阈对秦汉文学作了全新的解读。该书充分重视文献史料,将秦汉文学置于宏阔的历史地理背景下,综合考察了秦汉时期不同区域文学的空间分布及兴衰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文学 空间分布 文学地理 文学研究 文人 视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原文传递
秦汉文学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跃进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40,共8页
本文先从“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界定说起,具体分析了秦汉文学史研究中的若干困惑问题,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文学史研究的三重境界说。作者认为,文学史研究的最基础性工作当然是回归原典,即根据秦汉文学史的实际,尽可能地勾画出当时... 本文先从“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界定说起,具体分析了秦汉文学史研究中的若干困惑问题,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文学史研究的三重境界说。作者认为,文学史研究的最基础性工作当然是回归原典,即根据秦汉文学史的实际,尽可能地勾画出当时的文学风貌、文体特征及文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入综合研究境界。这里所说的“综合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泛而论的大视角,而是对各种文体、各门学科作通盘的考察,创造出一种全新形态的文学史框架。而文学史研究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对文学史作更加理性的思考,进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命题及文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文学 文学理论 文学本质 中国特色 文学 文学作品 文体特征 文学思想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以来秦汉游仙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华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回顾二十世纪以来秦汉游仙文学研究,呈现出文学史定位回归正态,具体研究多围绕发生动因、渊源、内容分类、创作主旨、游仙模式、具象解析、文本细读等方面展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与出土文献、与汉代仙文化的关系方面,地域研究、阶... 回顾二十世纪以来秦汉游仙文学研究,呈现出文学史定位回归正态,具体研究多围绕发生动因、渊源、内容分类、创作主旨、游仙模式、具象解析、文本细读等方面展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与出土文献、与汉代仙文化的关系方面,地域研究、阶层研究方面都有不小的开拓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游仙文学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秦汉文学格局之形成》
14
作者 古亮 《中国文学年鉴》 2017年第1期979-981,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秦汉文学曾长期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以往的秦汉文学研究,多以作家作品为核心,局限于分析作品的文学成就,讨论作家的文学思想。近年来,秦汉文学研究成果日渐丰硕,研究人员开始有意识地探讨秦汉文学的生成环境...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秦汉文学曾长期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以往的秦汉文学研究,多以作家作品为核心,局限于分析作品的文学成就,讨论作家的文学思想。近年来,秦汉文学研究成果日渐丰硕,研究人员开始有意识地探讨秦汉文学的生成环境,注意在该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本之间建立多方面的联系,力求在此基础上描述秦汉文学的总体格局。该书就属于这方面的代表性论著,作者将研究视阈扩大至秦汉文学整体,着力“从秦汉国家建构的层面”,探讨秦汉文学的基本格调、总体布局,及其所呈现出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文学 文学格局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作家作品 文学成就 文学思想 研究成果 生成环境
原文传递
试论战国秦汉文学研究中的惯例方法及其相关问题
15
作者 徐建委 《中国文学年鉴》 2019年第1期914-915,共2页
历史的描述或想象需要清晰的时间线作为基础,在时间线基础上,选择哪些内容、如何讲述它们,则需要一些基本的共识。这些共识是研究者在开始研究工作之前,就已经按照某种研究的传统而选定的“做法”,或者可以称之为“惯例方法”。战国秦... 历史的描述或想象需要清晰的时间线作为基础,在时间线基础上,选择哪些内容、如何讲述它们,则需要一些基本的共识。这些共识是研究者在开始研究工作之前,就已经按照某种研究的传统而选定的“做法”,或者可以称之为“惯例方法”。战国秦汉文学研究因其材料特点,那些成为研究“默认程序”的“惯例方法”很多都不适用或适用性存疑,兹略举五条,以供讨论:战国秦汉文学文献研究往往纠缠于作者、真伪与成书年代这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书年代 战国秦汉 秦汉文学研究 惯例 文学文献研究 适用性
原文传递
为什么要研究秦汉文学
16
作者 徐公持 《文史知识》 2016年第2期21-29,共9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每个朝代的文学都不可或缺,都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我这里要说的是,秦汉这一段文学除了它固有的重要性外,还颇为特别,这是我们应当倾力研究它的基本理由。
关键词 秦汉文学 中国文学 朝代
原文传递
秦汉区域文化的划分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跃进 刘燕梅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17-524,共8页
根据自然地理与历史地理的理论,可将秦汉时期的文化区域分为8个区域,即三辅地区、河西地区、巴蜀地区、幽并地区、江南地区、河洛地区、齐鲁地区、荆楚地区等。根据史传目录的著录考察各个时期的文化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文化发... 根据自然地理与历史地理的理论,可将秦汉时期的文化区域分为8个区域,即三辅地区、河西地区、巴蜀地区、幽并地区、江南地区、河洛地区、齐鲁地区、荆楚地区等。根据史传目录的著录考察各个时期的文化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文化发展多集中在黄淮流域和江淮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历史地理 江淮流域 长江流域 秦汉文学
下载PDF
关于中世文学开端的一点想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广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30,79,共7页
中国文学史有关上古、中世、近世的分期法 ,早先是通过明治时代日本的中介影响 ,借鉴了西方历史的划分标准。这套标准本身有其特定的构架及内涵 ,故在今天采用上述分期法时 ,仍应考虑到与它的对应性。从我国早期文学的表现形态来看 ,至... 中国文学史有关上古、中世、近世的分期法 ,早先是通过明治时代日本的中介影响 ,借鉴了西方历史的划分标准。这套标准本身有其特定的构架及内涵 ,故在今天采用上述分期法时 ,仍应考虑到与它的对应性。从我国早期文学的表现形态来看 ,至秦汉 ,文学的发展受专制独裁政体及思想统制的压抑 ,丧失了先秦文学中曾出现的相对比较自由的精神与批判意识 ,质性上显示出较明显的异面 ,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比照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情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文学 文学史分期 中国 魏晋文学 先秦文学 文学 分期法 秦汉文学
下载PDF
徘徊与突破——20世纪先唐文学史论著概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跃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7-68,87,共13页
以 2 0世纪先唐文学史研究作为考察对象 ,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 ,先秦、秦汉文学史研究 ;第二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 ;第三 ,先唐文学史研究的新课题 ;对 2 0世纪先唐文学史研究经历了由“杂”到“纯” ,再由“纯”到“泛”的... 以 2 0世纪先唐文学史研究作为考察对象 ,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 ,先秦、秦汉文学史研究 ;第二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 ;第三 ,先唐文学史研究的新课题 ;对 2 0世纪先唐文学史研究经历了由“杂”到“纯” ,再由“纯”到“泛”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论述 ;通过对这样一个演变过程的描述 ,揭示出 2 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观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文学 秦汉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学
下载PDF
古代文学研究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汉武帝与西汉文学》评析
20
作者 潘慧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秦汉文学 汉武帝 发扬 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 文献资料 时间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