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战国秦汉间的“公共素材”与周秦汉文学史叙事 |
徐建委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2
|
秦汉文学流程的文化观照 |
罗漫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3
|
实事求是 走向通融——从《秦汉文学论丛》说到刘跃进先生的学术贡献 |
刘德杰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4
|
古代文学述要(先秦秦汉文学)(下) |
韩传达
|
《湖北电大学刊》
|
1992 |
0 |
|
5
|
齐文学对秦汉文学的影响 |
王洲明
|
《管子学刊》
|
1995 |
0 |
|
6
|
秦汉方士与秦汉文学 |
汪小洋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1
|
|
7
|
古代文学述要(先秦秦汉文学)(上) |
韩传选
|
《湖北电大学刊》
|
1992 |
0 |
|
8
|
回归原典,纵向梳理秦汉文学 |
|
《学术动态(北京)》
|
2006 |
0 |
|
9
|
秦汉文学 |
屈守元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6 |
0 |
|
10
|
具体问题,整体观照--评刘跃进先生的《秦汉文学论丛》 |
刘德杰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1
|
空间视阈下的秦汉文学研究——读刘跃进先生《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 |
杨栋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2
|
秦汉文学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
刘跃进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13
|
二十世纪以来秦汉游仙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徐华
|
《滁州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4
|
《秦汉文学格局之形成》 |
古亮
|
《中国文学年鉴》
|
2017 |
0 |
|
15
|
试论战国秦汉文学研究中的惯例方法及其相关问题 |
徐建委
|
《中国文学年鉴》
|
2019 |
0 |
|
16
|
为什么要研究秦汉文学 |
徐公持
|
《文史知识》
|
2016 |
0 |
|
17
|
秦汉区域文化的划分及其意义 |
刘跃进
刘燕梅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4
|
|
18
|
关于中世文学开端的一点想法 |
陈广宏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9
|
徘徊与突破——20世纪先唐文学史论著概观 |
刘跃进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20
|
古代文学研究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汉武帝与西汉文学》评析 |
潘慧琼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