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河北梆子创新发展中移植改编工作的重要性及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牛明会 《艺术科技》 2019年第2期69-69,共1页
河北梆子是我国北方知名的地方戏曲曲种,较早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期,河北梆子继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河北梆子必须要创新发展思路。其中河北梆子的移植改编是推动河北梆子创新发展的关键。新时期,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我国北方知名的地方戏曲曲种,较早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期,河北梆子继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河北梆子必须要创新发展思路。其中河北梆子的移植改编是推动河北梆子创新发展的关键。新时期,河北梆子要想焕发新的生机,必须要围绕移植改编做文章。这是河北梆子自我传承、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梆子 移植改编 重要性 建议
下载PDF
浅析移植改编作品中的琵琶的演奏技巧 被引量:1
2
作者 屈文婧 《黄河之声》 2015年第2期38-39,共2页
在众多的琵琶音乐作品中,有一类作品独树一帜,有的作品改编自民族民间小调、歌曲,这一类作品大家耳熟能详;还有的改编自其他器乐作品,这一类作品大多技巧复杂,使学习者在演奏时如履薄冰。本文旨在对这类音乐作品中琵琶的演奏技法进行分... 在众多的琵琶音乐作品中,有一类作品独树一帜,有的作品改编自民族民间小调、歌曲,这一类作品大家耳熟能详;还有的改编自其他器乐作品,这一类作品大多技巧复杂,使学习者在演奏时如履薄冰。本文旨在对这类音乐作品中琵琶的演奏技法进行分析,以期对的演奏者能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改编作品 演奏技巧 琵琶曲
下载PDF
“琵琶起舞换新声”——琵琶移植改编外国音乐的概况及影响
3
作者 许嵩 《北方音乐》 2012年第9期129-130,共2页
在浩如烟海的琵琶乐曲中,移植改编外国乐曲凭借着自身的特殊性,在众多的琵琶乐曲中独树一帜。本文对建国以后移植改编自外国音乐的琵琶音乐作品及发展历史进行了分类、归纳,探究移植改编外国音乐作品对琵琶演奏艺术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琵琶曲 移植改编 发展历史 影响
下载PDF
移植改编谋发展,河北梆子融时代——河北沧州地区梆子戏创新调研与反思
4
作者 牛明会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8期28-28,共1页
沧州地区在河北梆子戏创新发展中走在全省前列,并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如重视移植改编工作,不断提升河北梆子创新发展空间,融入主流文化元素,创作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梆子戏曲目,构建商业运营模式,用市场手段拉动河北梆子创新发展等。
关键词 移植改编 河北梆子 时代 创新
下载PDF
十七年戏剧中话剧戏曲的互渗共生——以郭沫若历史剧移植改编为核心的考察
5
作者 王淼 《西部文艺研究》 2022年第1期174-179,共6页
50至60年代话剧为实现民族化积极学习戏曲手法的同时,戏曲也向话剧靠拢吸纳有益的表现手法以实现现代化,两者呈现出一种互渗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移植改编话剧剧目的过程中更为具体化。郭沫若历史剧被戏曲移植改编形成一股“学习”的热潮... 50至60年代话剧为实现民族化积极学习戏曲手法的同时,戏曲也向话剧靠拢吸纳有益的表现手法以实现现代化,两者呈现出一种互渗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移植改编话剧剧目的过程中更为具体化。郭沫若历史剧被戏曲移植改编形成一股“学习”的热潮,其中折射出了戏曲对于话剧写实手法、生活化表演、对白的借鉴学习,由于此时《虎符》《武则天》《蔡文姬》等话剧在学习戏曲的神韵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反过来戏曲学习话剧也是对戏曲自身的一种“再认识”、“再学习”。这种互渗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肇启,即话剧戏曲融合贯通携手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渗 戏曲 话剧 移植改编 郭沫若 武则天
下载PDF
滇剧对《长生殿》传奇的移植改编——以《游御园》《九华宫》为例
6
作者 张莘嘉 《福建艺术》 2021年第8期22-25,共4页
一、《长生殿》传奇演出流变清代《长生殿》传奇代表着清代戏剧创作的高峰。该剧自1688年创作以来久演不衰,彼时就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谚语用于形容《长生殿》演剧之热烈。"一时勾栏多演之",[1]其中尤以北... 一、《长生殿》传奇演出流变清代《长生殿》传奇代表着清代戏剧创作的高峰。该剧自1688年创作以来久演不衰,彼时就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谚语用于形容《长生殿》演剧之热烈。"一时勾栏多演之",[1]其中尤以北京聚合班的演出最为轰动。但在《长生殿》诞生仅一年之后,1689年8月,恰值丧服未除之时,聚合班演员在洪昇府邸演出该剧被人告发,《长生殿》从此辍演,因此而有了"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的感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演不衰 《长生殿》 移植改编 演出 戏剧创作 滇剧 九华宫
下载PDF
论地方戏曲移植改编的创新机制及其意义——以福建莆仙戏为例
7
作者 张丽娟 王晓平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移植改编是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方式。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福建莆仙戏拥有全国首屈一指的传统剧目资源,在当代移植改编潮流中居于领先地位。以其为典型个案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地方戏曲移植改编的基本机制即原剧种的初次改编、二度创作定型... 移植改编是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方式。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福建莆仙戏拥有全国首屈一指的传统剧目资源,在当代移植改编潮流中居于领先地位。以其为典型个案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地方戏曲移植改编的基本机制即原剧种的初次改编、二度创作定型和再度创作适应。机制上的创新体现在再度创作中或融入新的舞台理解,进行音乐唱腔的调整,在演唱上谱曲制韵,在表演上融会贯通,合理增添特色科介表演;也体现在创新表达地方文化元素,即在消化剧本内核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舞台理解。这种创新的意义在于:改编后使剧目获得新的审美理解,提升审美阈值,使剧本克服时空壁垒,发挥普适的审美情趣和思想价值。移植改编既是地方戏向外传播的重要表现,也使得原作走向经典化。这一阐发对于总结促进地方传统戏曲发展的深层机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曲 莆仙戏 移植改编 创新机制 对外传播
原文传递
古朴音韵 新意盎然——闵慧芬移植改编的二胡曲《寒鸦戏水》解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志平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93,共3页
在闵慧芬移植改编的二胡曲中,极具独特情趣意味的是根据潮州弦诗乐同名乐曲改编的二胡曲《寒鸦戏水》。乐曲既保留了潮州音乐浓郁的韵味风格,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情趣。文章从乐曲的音韵风格特点、内涵情趣表现两个方面分析探讨了闵慧芬... 在闵慧芬移植改编的二胡曲中,极具独特情趣意味的是根据潮州弦诗乐同名乐曲改编的二胡曲《寒鸦戏水》。乐曲既保留了潮州音乐浓郁的韵味风格,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情趣。文章从乐曲的音韵风格特点、内涵情趣表现两个方面分析探讨了闵慧芬移植改编的二胡曲《寒鸦戏水》所体现出的新意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慧芬 二胡曲 《寒鸦戏水》 移植改编 音韵风格 内涵情趣
原文传递
《王二姐思夫》的移植改编及其文化学意义
9
作者 周爱华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3,共8页
《王二姐思夫》是明清时期民间戏曲的典型代表,也是"思夫戏"中版本最多、流传最广的作品,它的传播过程集中体现了戏曲移植改编的创作路径。《王二姐思夫》改编自冯梦龙的拟话本小说《张廷秀逃生救父》,在主题和立意上都有了... 《王二姐思夫》是明清时期民间戏曲的典型代表,也是"思夫戏"中版本最多、流传最广的作品,它的传播过程集中体现了戏曲移植改编的创作路径。《王二姐思夫》改编自冯梦龙的拟话本小说《张廷秀逃生救父》,在主题和立意上都有了较大变化,既继承了原著的讽刺性、批判性,又深化了作品主题,让女性话题更加受到社会关注。同时,该剧目在鲁西北吹腔、吉剧、评剧、五音戏等不同剧种中广泛存在,相互移植,在内容上看似大同小异,但是细节处理的变化又反映了不同剧种的艺术特点和地域特点,反映了明清戏曲以观众为中心的创作原则以及更加世俗化、平民化的发展倾向。因此,对该剧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认识明清戏曲以及戏曲的移植改编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二姐思夫》 《张廷秀逃生救父》 移植改编 文化学意义
原文传递
释放与节制何去何从 中国评剧院移植改编版《目连之母》
10
作者 孙红侠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58,共2页
移植改编川剧《目连之母》是一件需要勇气,也体现着院团创作眼光之举。一是因为徐棻和她身后的那个20世纪80年代独特而不可复制。二是因为"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传统中国的民间社会里,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在传统戏曲中深入人... 移植改编川剧《目连之母》是一件需要勇气,也体现着院团创作眼光之举。一是因为徐棻和她身后的那个20世纪80年代独特而不可复制。二是因为"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传统中国的民间社会里,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在传统戏曲中深入人心、独一无二。其三,用评剧的方式再次搬演,需要作曲、唱腔、表演等舞台各方面的技术支撑,甚至匠心独运。一以评剧方式移植改编这出戏,体现的是院团的创作思路和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评剧院 移植改编 传统戏曲 评剧 创作思路 目连 川剧 搬演
原文传递
移植改编中的守正与创新
11
作者 谢雍君 《中国京剧》 2023年第2期12-17,共6页
一、移植改编的“前世”移植改编是戏曲剧目创作的一种形式,不同于独立完成的原创,属于整理改编范畴。“移植”一词本为农学概念,按照《辞海》的解释,指从苗床挖起生长良好的树苗,移栽到大田里或他处进行培育的工作,也称“移栽”。后来... 一、移植改编的“前世”移植改编是戏曲剧目创作的一种形式,不同于独立完成的原创,属于整理改编范畴。“移植”一词本为农学概念,按照《辞海》的解释,指从苗床挖起生长良好的树苗,移栽到大田里或他处进行培育的工作,也称“移栽”。后来被借用到医学上,指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文化艺术学上的“移植”,指整理、改编、翻译、注释他人作品而产生的成果。在戏曲创作领域,不同剧种、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剧目整理、改编工作,即称“移植改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改编 戏曲剧目 戏曲创作 艺术形态 《辞海》
原文传递
南戏北移 老剧新貌 从《新亭泪》《目连之母》浅谈评剧剧目移植改编
12
作者 谢娜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50,共3页
同一题材的故事内容被不同剧种争相改编、搬演,形成极具地方剧种特色的不同剧目,是中国戏曲上千年的岁月长河里极为常见的情况。可以说,剧目移植改编一直是梨园百花齐放、繁盛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借此手段,观众得以看到韵味不同、情态... 同一题材的故事内容被不同剧种争相改编、搬演,形成极具地方剧种特色的不同剧目,是中国戏曲上千年的岁月长河里极为常见的情况。可以说,剧目移植改编一直是梨园百花齐放、繁盛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借此手段,观众得以看到韵味不同、情态各异的戏剧人物,也可以见到同一题材在不同剧种的演绎下所诠释的世间百态。在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方面,评剧的表现极为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评剧院团纷纷向兄弟剧种取经,如沈阳评剧院先后移植改编了甬剧《半把剪刀》、晋剧《孝庄长歌》,天津评剧院移植改编了晋剧《梨花情》、越剧《五女拜寿》等或经典、或具有良好口碑和观众基础的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人物 移植改编 剧目移植 晋剧 剧种特色 甬剧 评剧 中国戏曲
原文传递
变通,在继承与借鉴之间 评移植改编粤剧《马前覆水》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思琪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3-64,共2页
从昆曲传统戏《烂柯山》移植改编而来的粤剧《马前覆水》,是深圳市粤剧团的“名家传戏”精品剧目,由昆曲名家梁谷音的学生青年粤剧花旦谭兰燕、优秀粤剧须生陈世才领衔主演,青年导演胡家伟担任剧本移植并执导。该剧于2023年7月11日在深... 从昆曲传统戏《烂柯山》移植改编而来的粤剧《马前覆水》,是深圳市粤剧团的“名家传戏”精品剧目,由昆曲名家梁谷音的学生青年粤剧花旦谭兰燕、优秀粤剧须生陈世才领衔主演,青年导演胡家伟担任剧本移植并执导。该剧于2023年7月11日在深圳戏院首演,现场反响热烈,演后观众们有赞赏也有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衔主演 精品剧目 移植改编 粤剧团 青年导演 昆曲 烂柯山 继承与借鉴
原文传递
贵州花灯戏:《红梅赞》根据歌剧《江姐》移植改编
14
作者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2019年9月4日,贵州大型花灯戏《红梅赞》在贵州首演。该剧首次以责州传统戏剧花灯形式来展现江姐形象,既是致敬经典,更是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在保持故事发生地重庆的地域性和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音乐改编选用了贵州本土音律、... 2019年9月4日,贵州大型花灯戏《红梅赞》在贵州首演。该剧首次以责州传统戏剧花灯形式来展现江姐形象,既是致敬经典,更是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在保持故事发生地重庆的地域性和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音乐改编选用了贵州本土音律、声腔、山歌民谣,将音乐本土化、花灯化,既保持原作的精神风貌,又充分展现责州花灯戏的特色,更具责州风味,是花灯戏曲艺术形式的一个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梅赞》 花灯戏 贵州 移植改编 《江姐》 歌剧 历史真实性 传统戏剧
原文传递
20世纪60年代京剧剧目移植改编探究——以京剧历史剧《满江红》为例
15
作者 张敏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7,共6页
20世纪60年代,马少波、范钧宏、吕瑞明根据京剧传统戏《风波亭》和滇剧《牛皋扯旨》等剧目移植改编成了京剧历史剧《满江红》。该剧通过战与降的敌我矛盾,表达了强烈的英雄气概与爱国主义精神。本文试图还原京剧历史剧《满江红》的移植... 20世纪60年代,马少波、范钧宏、吕瑞明根据京剧传统戏《风波亭》和滇剧《牛皋扯旨》等剧目移植改编成了京剧历史剧《满江红》。该剧通过战与降的敌我矛盾,表达了强烈的英雄气概与爱国主义精神。本文试图还原京剧历史剧《满江红》的移植改编过程,探究改编者在民间趣味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抉择以及出现的问题,总结移植改编的方法与模式,兼论其在“历史剧论争”的语境下,在移植改编中,历史人物塑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历史剧《满江红》 移植改编 特征与模式 历史剧
原文传递
妙手移花 经典新颜 浅谈京剧《五女拜寿》的移植改编
16
作者 孟丹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34,共2页
越剧《五女拜寿》是浙江剧作界的领军人物顾锡东先生最负盛名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是新时期越剧乃至整个戏曲界的重要收获。由它改编的同名戏曲电影曾风靡一时,是戏曲乃至电影观众的美好回忆,同时也使越剧传遍全国乃至远播海外。更为重要的... 越剧《五女拜寿》是浙江剧作界的领军人物顾锡东先生最负盛名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是新时期越剧乃至整个戏曲界的重要收获。由它改编的同名戏曲电影曾风靡一时,是戏曲乃至电影观众的美好回忆,同时也使越剧传遍全国乃至远播海外。更为重要的是,当年初次演绎这部作品的一批青年演员,通过这部戏迅速被广大观众熟知和喜爱,成为日后越剧舞台乃至影视界的中坚力量,不少人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而六小生、六花旦的罕见阵容不仅集中展示了越剧诸流派的艺术风韵,也间接成就了新时期越剧和戏曲团体的一面旗帜一一浙江小百花艺术团,由此开辟了浙江越剧的新篇章,为繁荣越剧事业创造了巨大的艺术与思想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众 顾锡东 移植改编 艺术风韵 《五女拜寿》 戏曲电影 经典作品 艺术团
原文传递
花开《桃李梅》,各显其风采——浅谈多剧种对吉剧《桃李梅》的移植改编
17
作者 谭孝红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32,共4页
2017年6月,十个剧种的大型戏曲《桃李梅》相继在长春市登台演出,这十个剧种是越剧、秦腔、评剧、唐剧、吕剧、豫剧、茂腔、河北棒子、闽剧、吉剧,其中九个剧种都是移植、改编自吉剧《桃李梅》。众多剧种各显风采,异彩纷呈。吉剧《... 2017年6月,十个剧种的大型戏曲《桃李梅》相继在长春市登台演出,这十个剧种是越剧、秦腔、评剧、唐剧、吕剧、豫剧、茂腔、河北棒子、闽剧、吉剧,其中九个剧种都是移植、改编自吉剧《桃李梅》。众多剧种各显风采,异彩纷呈。吉剧《桃李梅》是上世纪60年代新创的古装戏,当时是为创立吉剧而新编,行当齐全,故事引人人胜,后来被全国各大剧种移植改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改编 剧种 李梅 60年代 长春市 古装戏 演出
原文传递
孙毓敏舞台生活60年移植改编剧目巡回演出举行
18
作者 松子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47,共1页
由中国剧协、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北京苟派艺术研究会主办的“孙毓敏舞台生活60年移植改编剧目巡回演出”活动,于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1月15日在京津汉沪四地举行。苟派名家孙毓敏移植和改编的代表剧目《痴梦》、《掌上珠(行... 由中国剧协、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北京苟派艺术研究会主办的“孙毓敏舞台生活60年移植改编剧目巡回演出”活动,于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1月15日在京津汉沪四地举行。苟派名家孙毓敏移植和改编的代表剧目《痴梦》、《掌上珠(行路一折)》、《陈三两》、《棒打》、《双玉缘》、《姐妹易嫁》、《一代贤后(生祭一折)》、《翠屏山》、《狮吼记》等一一亮相舞台,由其6名学生常秋月、唐禾香、许翠、熊明霞、张悦、方开柳分别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改编 巡回演出 孙毓敏 剧目 舞台 生活 《陈三两》 《狮吼记》
原文传递
剧种特色与时代审美的创造性转化——浅谈京剧《五女拜寿》的移植改编
19
作者 罗松 《中国京剧》 2023年第1期66-69,共4页
从地方剧种移植优秀剧目,是京剧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探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发展之路。国家京剧院作为京剧的“国”字号品牌,更是移植改编的重镇。如今京剧舞台上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不少都是国家京剧院从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中移植过来的,... 从地方剧种移植优秀剧目,是京剧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探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发展之路。国家京剧院作为京剧的“国”字号品牌,更是移植改编的重镇。如今京剧舞台上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不少都是国家京剧院从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中移植过来的,比如田汉从碗碗腔《女巡按》移植来的《谢瑶环》,马彦祥从同名川剧移植来的《柳荫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改编 经典剧目 地方剧种 马彦祥 碗碗腔 创造性转化 剧种特色 川剧
原文传递
坚守剧种艺术本体的移植改编——评京剧《团圆之后》
20
作者 张正贵 《中国京剧》 2022年第5期16-19,共4页
云南省京剧院移植创排的京剧《团圆之后》,在改编创作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在经典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京剧化的合理改编,二是在舞台呈现的艺术手段上进行了京剧剧种性的转化,坚持了对剧种本体性艺术元素的化合使用。京剧版的文本改编除了... 云南省京剧院移植创排的京剧《团圆之后》,在改编创作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在经典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京剧化的合理改编,二是在舞台呈现的艺术手段上进行了京剧剧种性的转化,坚持了对剧种本体性艺术元素的化合使用。京剧版的文本改编除了按照京剧舞台逻辑进行转化外,尤其继承了莆仙戏《团圆之后》文本的优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优长一,控诉礼教桎梏和动摇封建堡垒的思想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仙戏 文本改编 改编创作 艺术元素 移植改编 京剧版 舞台呈现 艺术本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