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普通野生稻的抗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新基因Xa-23(t)的鉴定和分子标记定位 |
章琦
赵炳宇
赵开军
王春连
杨文才
林世成
阙更生
周永力
李道远
陈成斌
朱立煌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13
|
|
2
|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白叶枯病光敏核不育系3418S |
罗彦长
王守海
李成荃
王德正
吴爽
杜士云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9
|
|
3
|
稻白叶枯病不同毒力株细菌的诱导抗病性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
曾富华
吴岳轩
罗泽民
周朴华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8 |
14
|
|
4
|
杂交稻对稻瘟病和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
潘汝谦
徐大高
纪春艳
何汉生
康必鉴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5
|
生物及非生物诱导因子对水稻白叶枯病的诱导抗性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
曾富华
吴岳轩
罗泽民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1
|
|
6
|
云南稻作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Ⅶ.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 |
奎丽梅
卢义宣
苏艳
曹永生
刘晓利
王丽萍
陈晓艳
杨忠义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7
|
稻白叶枯病菌对水稻悬浮细胞H_2O_2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饶力群
李劲
官春云
罗泽民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9 |
9
|
|
8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白叶枯病的低温敏核不育系3178S |
罗彦长
王守海
李成荃
张端品
吴爽
王德正
杜士云
|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
2005 |
5
|
|
9
|
活性氧对稻白叶枯病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
周小云
易克
曾富华
林良斌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9 |
2
|
|
10
|
基于神经网络的稻白叶枯病中期预警 |
王杰
檀根甲
胡易冰
刘明芳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1
|
应用逐步判别法进行中稻白叶枯病流行的中期预测 |
檀根甲
承河元
张长勤
徐刚
吕班
赵刚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0 |
4
|
|
12
|
浙西北水稻白叶枯病在单季稻田发生动态研究 |
赵敏
严成其
张国忠
李荣
黄元杰
郑超
王栩鳴
杨勇
王华弟
陈剑平
|
《浙江农业科学》
|
2016 |
1
|
|
13
|
用^(14)C研究水稻白叶枯病的侵染途径 |
王树禹
唐秉仁
刘大森
崔在久
|
《核农学报》
CAS
|
1986 |
0 |
|
14
|
稻白叶枯病主效抗性基因的系统研究 |
章琦
|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5
|
利用离差均方比相似法预测稻白叶枯病流行程度 |
刘凤权
张开顺
龚建国
王跃群
许志刚
|
《安徽农学通报》
|
1995 |
0 |
|
16
|
水稻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基因聚合系的抗性表现 |
刘开雨
张月雄
刘芳
邱永福
冯家勋
黄凤宽
吴碧球
黎志方
陈勇
韦绍丽
岑贞陆
覃宝祥
韦民航
韦政
李容柏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7
|
暴雨和洪灾对湖北稻区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影响的研究 |
许红
刘敏
苏清实
|
《湖北植保》
|
2001 |
2
|
|
18
|
1992~1993年湖北省水稻品种区域(预备)试验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总结 |
李桂菊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9
|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
王成林
范西玉
|
《河南农业科学》
|
1981 |
0 |
|
20
|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因子与防治技术存在问题的探讨 |
潘元东
|
《四川农业科技》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