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3篇文章
< 1 2 2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体X形平衡理论的穴位疗法联合运腹通经推拿对痛经患者症状缓解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王燕 毛婷婷 +2 位作者 蒋琼 王家竞 明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67-070,共4页
探索痛经患者开展基于机体X形平衡理论的穴位疗法联合运腹通经推拿治疗对病症改善情况。方法 研究筛选我院收治的痛经患者作为样本开展数据分析,患者数量70例,时间节点截取:2023年4月—2024年3月,以简单随机数字表法作为依据将患者划分... 探索痛经患者开展基于机体X形平衡理论的穴位疗法联合运腹通经推拿治疗对病症改善情况。方法 研究筛选我院收治的痛经患者作为样本开展数据分析,患者数量70例,时间节点截取:2023年4月—2024年3月,以简单随机数字表法作为依据将患者划分两组,对照组开展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机体X形平衡理论的穴位疗法联合运腹通经推拿对治疗,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疼痛分值与痛经持续时间指标未见治疗前差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数值均显著降低,可见组间差值(P<0.05)。评估未见患者治疗前血清PAF、β-EP指标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P<0.05)。CMSS、中医症候积分(P<0.05)。有效率(P<0.05)。不良反应(2.86%、17.14%),可见差异(P<0.05)。结论 痛经患者开展基于机体X形平衡理论的穴位疗法联合运腹通经推拿治疗疗效明显,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强化患者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炎症水平,缩短患者疼痛时间,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机体X形平衡理论 穴位疗法 运腹通经推拿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的选穴规律
2
作者 贝丽君 王慧敏 +1 位作者 徐萌艳 杨若冰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艾灸、针灸、穴位按摩等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的选穴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主题词加关键词的检索方式,收集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艾灸、针灸、穴位按摩等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的选穴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主题词加关键词的检索方式,收集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数据库和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自建库以来至2023年7月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的相关文献,应用Excel软件统计所涉穴位处方,对文献类型、研究对象、干预方法,以及腧穴使用频次、分布、归经进行总结。进行穴位频次描述性分析和选穴规律关联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 (1)共纳入153篇文献,提取处方182条,涉及腧穴42个,总频次576次;(2)腧穴使用频次居前3为关元、气海、三阴交;(3)所选经脉主要为任脉;(4)选穴多在腹部和下肢部;(5)在腧穴配伍方面,关元-气海的支持度最高;(6)频次≥20的高频腧穴可分为2个有效聚类群。结论 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常用的方法为艾灸,在施治方法及腧穴经络选择上存在一定规律,重视任脉的使用,并结合远近配穴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宫缩痛 穴位疗法 数据挖掘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穴位疗法的产妇抗抑郁瑜伽服设计研究
3
作者 沙莎 李诗怡 万亚如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吸引了众多学者围绕产褥期抑郁相关问题展开了大量探讨。本研究将瑜伽服应用于产后女性抑郁倾向群体的防治工作,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治疗产后抑郁症的腧穴按摩区域,与... 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吸引了众多学者围绕产褥期抑郁相关问题展开了大量探讨。本研究将瑜伽服应用于产后女性抑郁倾向群体的防治工作,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治疗产后抑郁症的腧穴按摩区域,与瑜伽的特定训练方法相结合,帮助产妇恢复身心健康并提供便捷舒适的穿着体验。以心理学、服装设计学、中医人体穴位等作为理论基础,从色彩、图案和结构三个方面对服装进行探讨,为产妇服装设计研究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希望能唤起人们对产后心理疾病的重视。研究表明:共选取78个治疗产后抑郁人体穴位,以百会、三阴交、太冲和内关为主穴,治疗部位集中为头部、四肢、背部、足部和腹部,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按摩区域。包括上衣、裤子、帽子、分指手套和分趾袜,该服外表面有按人体经络系统标注的穴位点,内表面有对应的按摩球。由于所述按摩球位置可调,该服可以较为准确地对经络穴位进行定位,益于提高产后女性进行瑜伽训练、按摩祛病健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产后抑郁症 抗抑郁 瑜伽服 创新设计
下载PDF
中医经络穴位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探讨
4
作者 郭翠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14-118,共5页
探讨并研究中医经络穴位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挑选了医院里50个慢性胃炎病患,一半接收中医经络穴位疗法护理,剩下一半只做常规护理作对比。结果 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完全有效,显然优于后一半的80.00%,和数字对比... 探讨并研究中医经络穴位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挑选了医院里50个慢性胃炎病患,一半接收中医经络穴位疗法护理,剩下一半只做常规护理作对比。结果 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完全有效,显然优于后一半的80.00%,和数字对比后,显然前半部分的疗效更好。再看具体症状变化,像是胃部疼痛、食欲减低、以及恶心想吐等症状,在接受中医治疗的那部分人身上有着明显改善。从护理前后的炎症指标监测值对比来看,观察组的CRP、IL-6、IL-8等指标在护理后比参照组相对降低得更多。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00%。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中医经络穴位疗法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且患者对此种治疗方式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络穴位疗法 慢性胃炎 疗效观察 炎症指标 满意度
下载PDF
治疗失眠的穴位疗法
5
作者 田少飞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4年第2期15-16,共2页
身处快节奏生活当中的我们,精神压力随之增加,由此引发的失眠成为常见状态,具体表现为爱发脾气、急躁、伴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症状。
关键词 入睡困难 穴位疗法 失眠 多梦 精神压力 急躁 具体表现
下载PDF
针刺穴位疗法预防全身麻醉脊柱外科术后恶心呕吐的进展
6
作者 彭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89-0192,共4页
术后恶心呕吐(PONV)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特别是在开展全麻脊柱外科手术之后,PONV易使得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并对预后有着一定的影响,故预防PONV已成为目前外科手术患者最为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目前,术后恶心呕吐的发... 术后恶心呕吐(PONV)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特别是在开展全麻脊柱外科手术之后,PONV易使得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并对预后有着一定的影响,故预防PONV已成为目前外科手术患者最为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目前,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仍没有明确,但从联合用药、单一用药方式来预防PONV,效果不佳,主要是因药物治疗并不能将PONV完全的预防,再加上部分患者在应用药物后还会出现副作用,从而会加重机体的负担。随着临床对PONV的深入研究,发现非药物干预方法,即针刺疗法有着操作简单、绿色、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能在刺激特殊穴位的同时达到平衡阴阳、对脏腑功能起到调理的效果,会降低PONV的发生。本文针对全身麻醉脊柱外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评估针刺穴位疗法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穴位疗法 预防 全身麻醉 脊柱外科 术后恶心呕吐
下载PDF
电刺激穴位疗法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孙卫 习斌 +1 位作者 肖泽埠 罗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22期1-4,20,共5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穴位疗法对脑出血(ICH)术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0例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牵伸训练... 目的:探讨电刺激穴位疗法对脑出血(ICH)术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0例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牵伸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1 h/次,1次/d,5次/周,持续4周。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穴位疗法,每次选用1~3个主穴,再选若干个配穴,周一至周五操作,每日1次,周六、周日休息,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实验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改良Ashworth分级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穴位疗法可促进ICH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电刺激穴位疗法 术后康复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穴位疗法在骨折术后疼痛的应用现状及其选穴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银玉 范东英 +1 位作者 高雪华 朱芸娟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0期1792-1797,共6页
通过掌握骨折术后疼痛的病因病机,总结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的中医适宜技术,并归纳其选穴规律,以期为医护人员筛选中医适宜技术及穴位处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骨折 穴位疗法 术后疼痛 选穴规律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穴位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选穴规律
9
作者 赵一平 范郁山 +4 位作者 贺煜竣 林睿 莫亚茹 黄亮亮 苗芙蕊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374-2378,共5页
目的 总结穴位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穴位疗法治疗DNB的文献,建立选穴处方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治疗DNB... 目的 总结穴位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穴位疗法治疗DNB的文献,建立选穴处方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治疗DNB的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分布部位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SPSS Statistics 26软件的组间连接对腧穴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的Apriori算法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68篇文献,提取出91个处方,涉及腧穴63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关元、中极、肾俞;63个腧穴主要分布于膀胱经、任脉、脾经、胃经,分布部位为腹部、腰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治疗DNB的腧穴组合有6类,分别为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膀胱俞-肾俞,阴陵泉,水道,足三里,脾俞-三焦俞,次髎-秩边。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最高的腧穴组合为关元-中极,其次为关元-气海,再者为中极-膀胱俞、肾俞-膀胱俞。结论 穴位疗法治疗DNB的选穴主要以温补下元、促进膀胱气化为原则,其腧穴配伍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穴位疗法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应用加减正容汤方联合电针穴位疗法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思思 郑宏飞 张玉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25-228,共4页
目的分析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应用加减正容汤方联合电针穴位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段进行分组,即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干预(设为对照组),2019年1... 目的分析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应用加减正容汤方联合电针穴位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段进行分组,即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干预(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应用加减正容汤方联合电针穴位疗法(设为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将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较对照组(73.33%,22/30)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OD水平明显高、MDA水平明显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P<0.05)。结论加减正容汤联合电针穴位疗法明显缓解了后天麻痹性斜视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改善了机体状态,促进了预后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穴位疗法 正容汤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下载PDF
中医穴位疗法联合热奄包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福梅 李鸿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2期314-316,共3页
目的 探究中医穴位疗法联合热奄包在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 目的 探究中医穴位疗法联合热奄包在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穴位疗法联合热奄包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运动轨迹和外周面积值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运动轨迹和外周面积值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穴位疗法联合热奄包干预用于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偏瘫 中医穴位疗法 热奄包
下载PDF
中医穴位疗法联合阿瑞匹坦三联疗法对高致吐化疗方案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彦秋 张新法 +4 位作者 管霞 王玉梅 刘敬芹 王洛珍 王京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疗法联合阿瑞匹坦三联疗法对高致吐化疗方案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临沂市肿瘤医院肿瘤中心接受高致吐化疗方案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疗法联合阿瑞匹坦三联疗法对高致吐化疗方案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临沂市肿瘤医院肿瘤中心接受高致吐化疗方案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瑞匹坦三联疗法止吐,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化疗后24 h和第4天的恶心呕吐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营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疗法联合阿瑞匹坦三联疗法对高致吐化疗方案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及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穴位疗法 化疗 不良反应 阿瑞匹坦 地塞米松
下载PDF
穴位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斌 尹莹 +3 位作者 罗光伟 贾珉 邹燃 王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66-1469,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病例来源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本院针灸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治疗,治疗组在... 目的:探讨穴位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病例来源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本院针灸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之上结合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哮喘症状积分、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ECP、IL-5、IL-10、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哮喘症状积分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0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FEV1、PEF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ECP、IL-5、IL-10水平治疗后3个月明显低于治疗后(P<0.05);治疗组ECP、IL-5、IL-10水平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CD_4^+、CD_4^+/CD_8^+水平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CD_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患者ECP、IL-5、IL-10水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支气管哮喘 缓解期
下载PDF
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稳定期脾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马敏敏 张惠勇 +2 位作者 段晨霞 鹿振辉 郭晓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3-927,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稳定期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及在稳定期COPD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 目的:观察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稳定期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及在稳定期COPD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冬病夏治("温阳抗寒敷贴方"穴位敷贴+"喘可治"穴位注射),2次/周,12次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肺功能、急性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咳、痰、喘、中医证候总积分、日常生活、焦虑心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咳、痰、喘、闷、中医证候总积分、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症、焦虑心理、生存质量总积分、FEV1/pre、FEV1/FV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胸闷、FEV1/pre、FEV1/FVC较治疗前显著加重或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急性发作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特色治疗具改善COPD患者气道通气功能效应,可能延缓或阻止COPD气道通气功能进行性下降;能减少COPD患者急性加重效应,改善COPD患者生存质量,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综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脾肾阳虚 冬病夏治 温阳抗寒法 穴位疗法
下载PDF
不同穴位疗法对高强度军训士兵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立红 陈志刚 +2 位作者 沈忠民 董茂生 林建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疗法对高强度军训士兵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120名男性士兵随机分为训练对照组(n=30)、穴位电疗组(n=30)、穴位艾灸组(n=30)和穴位注射组(n=30)。除训练对照组外,其余3个干预组士兵,从高强度军事训练前2周开始分别...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疗法对高强度军训士兵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120名男性士兵随机分为训练对照组(n=30)、穴位电疗组(n=30)、穴位艾灸组(n=30)和穴位注射组(n=30)。除训练对照组外,其余3个干预组士兵,从高强度军事训练前2周开始分别采用穴位电疗(电疗参数为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20 mA,30 min/次,1次/天)、穴位艾灸(艾条温和灸,30 min/次,1次/天)和穴位注射(生理盐水,1 ml/穴,1/Qod)3种方法刺激双侧足三里穴,连续2周。分别测试各组训练前和训练第1、5天时5 km跑成绩、血浆乳酸(L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训练第1天和第5天,各干预组5 km跑成绩、SOD活力、SOD/MDA比值均显著优于训练对照组(P<0.05,P<0.01),LA含量、MDA浓度均显著低于训练对照组(P<0.01)。训练第5天,穴位电疗组5 km跑成绩显著优于穴位注射组(P<0.01),穴位电疗组与穴位艾灸组SOD活力均显著高于穴位注射组(P<0.05,P<0.01)。四组LA含量、MDA浓度及SOD活力在训练第1天和第5天均显著高于实验前(P<0.01),训练对照组SOD/MDA比值显著低于实验前(P<0.01),各干预组训练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灸疗法能减少高强度军训士兵机体血乳酸堆积,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效防治运动性疲劳,穴位电疗组疗效略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穴位疗法 乳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斌 尹莹 +4 位作者 罗光伟 陈奇志 梁亚光 莫松雅 黄白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哮病缓解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分别采用穴位疗法、穴位注射、舒利迭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2月后(近期)、停止治疗3月后(远期)三个时间点的哮喘症状积分、ACT评分(... 目的:观察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哮病缓解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分别采用穴位疗法、穴位注射、舒利迭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2月后(近期)、停止治疗3月后(远期)三个时间点的哮喘症状积分、ACT评分(Asthma Control Test)、肺功能,并记录3组近、远期疗效情况。结果:在哮喘症状积分、ACT评分、肺功能方面比较:A组近期、远期与B组、C组同期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近期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B组(80.00%)和C组(66.67%),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远期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B组(76.67%)和C组(63.33%),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缓解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哮病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亚光 李斌 +5 位作者 谢俊刚 尹莹 罗光伟 贾珉 莫松雅 黄白银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疗法对哮病缓解期患者临床疗效的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哮病缓解期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穴位疗法,B组给予穴位注射,C组给予舒利迭治疗,共治疗8周... 目的:探讨穴位疗法对哮病缓解期患者临床疗效的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哮病缓解期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穴位疗法,B组给予穴位注射,C组给予舒利迭治疗,共治疗8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近期)和停止治疗3个月后(远期)的哮喘控制情况(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以及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近期)、停止治疗3个月后(远期)的皮质醇(CO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白介素5(IL-5)、白介素10(IL-10)的水平,并对3组近远期疗效及COR、CD4^+、CD8^+、CD4^+/CD8^+、IL-5、IL-10)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近期疗效,A组治疗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B组(80.00%)和C组(6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远期疗效,A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B组(76.67%)和C组(6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2个月后和停止治疗3个月后的COR、CD4^+、CD8^+、CD4^+/CD8^+、IL-5、IL-10的水平与B组、C组同期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疗法通过补肾、健脾、通肺气可能改善哮病患者COR、CD4^+、CD8^+、CD4^+/CD8^+、IL-5、IL-10水平的变化,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哮病 皮质醇 T淋巴细胞亚群 白介素
下载PDF
抚触联合中药熨穴位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进英 王云鹏 +1 位作者 高海妮 张淳珂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3期2934-2935,共2页
目的观察抚触联合中药熨穴位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厌食症小儿4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抚触联合中药熨穴位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儿保颗粒口服,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2%,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 目的观察抚触联合中药熨穴位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厌食症小儿4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抚触联合中药熨穴位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儿保颗粒口服,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2%,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抚触联合中药熨穴位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 中药熨穴位疗法 小儿厌食症
下载PDF
脑卒中抑郁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黎佩华 黎佩芳 +1 位作者 梁惠芳 温雅敏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9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1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确诊后和治...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1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确诊后和治疗20d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20d干预组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情志护理 穴位疗法
下载PDF
创研激光经络穴位疗法治疗耳鸣症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德明 李少芬 李少敏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8期41-43,共3页
目的探寻理想的耳鸣症治疗方法。于1985年开始激光经络穴位疗法治疗耳鸣症的创研工作,已收治各类耳鸣病人1808例(3307只患耳)。方法应用氦-氖激光治疗仪之光纤头接触性照射医风、翳明、风池、听宫、耳门、百会等穴位,每穴(每次)10~15m... 目的探寻理想的耳鸣症治疗方法。于1985年开始激光经络穴位疗法治疗耳鸣症的创研工作,已收治各类耳鸣病人1808例(3307只患耳)。方法应用氦-氖激光治疗仪之光纤头接触性照射医风、翳明、风池、听宫、耳门、百会等穴位,每穴(每次)10~15min,剂量9.555~286.623J/cm2,每日治疗1次,7~14天为1疗程。结果1808例3307耳近期疗效耳鸣消失1469例(81.25%)2686耳(81.22%)、显著减轻和减轻313例(17.31%)577耳(17.45%)、无效26例(1.44%)44耳(1.33%),总有效率98.56%例98.67耳;其中1139例2043耳随访观察1~9年,结果耳鸣消失936例(82.18%)1678耳(82.14%)、显(有)效188例(16.51%)340耳(16.64%)、无效15例(1.32%)25耳(1.22%),总有效率98.68%例98.78%耳。结论激光经络穴位疗法治疗耳鸣症是作者首创的成果技术,其近期疗效良好、远期效果稳定而理想,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治疗 激光经络穴位疗法 氦-氖激光 首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