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9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空间转向:关于空间形式、空间批评与地理批评的概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建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2期130-141,共12页
空间形式几乎是所有时代和所有文化共有的文学经验与文学阐释的重要方面。空间首先是一个物理的观念,极早成为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基本内容。欧洲物理学、哲学、形而上学关于空间及其属性的争论持续了2000多年。空间、地理空间、社会空间... 空间形式几乎是所有时代和所有文化共有的文学经验与文学阐释的重要方面。空间首先是一个物理的观念,极早成为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基本内容。欧洲物理学、哲学、形而上学关于空间及其属性的争论持续了2000多年。空间、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空间形式、空间批评、空间转向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人文观念。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提出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空间批评发生于1950-1980年代,巴什拉尔、勒菲弗尔、福柯、詹明信、曼德尔、哈维等从人文地理学、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等角度越来越多地关注了空间理论。“空间转向”发生于1990年前后。21世纪初期,其革新的学者范式及其方法迅速从人文地理学扩展/散播到哲学、文学、艺术研究诸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 社会空间 空间形式 空间批评 空间的文学研究 空间转向
下载PDF
乡村教育振兴的空间正义及其实现
2
作者 王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18,共8页
乡村教育振兴的空间正义诉诸于生产空间、权利空间、文化空间以及生态空间的资源利用与转化。乡村教育振兴空间正义以现代性为目标取向、以乡土性为现实指向、以整体性为基本遵循、以人民性为总体导向,旨在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形塑乡... 乡村教育振兴的空间正义诉诸于生产空间、权利空间、文化空间以及生态空间的资源利用与转化。乡村教育振兴空间正义以现代性为目标取向、以乡土性为现实指向、以整体性为基本遵循、以人民性为总体导向,旨在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形塑乡村教育特色、凝聚乡村教育力量、彰显乡村教育价值;在价值诉求上实现生产正义以盘活乡村教育内生动力,实现权利正义以提升乡村教育治理能力,实现文化正义以唤醒乡村教育生命活力,实现生态正义以追求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教育要主动置身于全局性战略框架下,以空间正义为理论指向,不断增加乡村教育产品供给、释放乡村教育内在潜能、激发乡村教育主体自信、夯实乡村教育组织保障、构建城乡教育共生格局,进而拓展乡村教育发展空间,凸显乡村教育的主体地位,发挥乡村教育的独特功能,从而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共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振兴 空间正义 生产空间 权利空间 文化空间 生态空间
下载PDF
SNARC效应的空间参照机制
3
作者 李梦霞 张培琳 邹曲煌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40-47,共8页
SNARC效应是人脑处理和解释数字信息时,数字信息与空间属性产生的一种联结现象。该效应自被发现以来,就成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关于该效应产生的空间机制仍存在争议。从SNARC效应的自我空间参照和非自我空间参照两个角度... SNARC效应是人脑处理和解释数字信息时,数字信息与空间属性产生的一种联结现象。该效应自被发现以来,就成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关于该效应产生的空间机制仍存在争议。从SNARC效应的自我空间参照和非自我空间参照两个角度进行梳理,并基于空间参照的层级系统和内外系统两种假设,深入分析SNARC效应空间参照的组织系统。未来可在深入探讨SNARC效应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参照机制和组织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SNARC效应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的空间参照行为与神经机制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RC效应 空间参照 自我空间参照 非自我空间参照 空间参照的层级系统 空间参照的内外系统
下载PDF
从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兼析国土空间体系构建下的国土空间治理趋向 被引量:7
4
作者 林坚 张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体系表述的形成脉络及内在逻辑,并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趋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具有“区域”和“要素”双重特性...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体系表述的形成脉络及内在逻辑,并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趋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具有“区域”和“要素”双重特性,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旨在解决传统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缺乏统筹问题。从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的演变,实质上是不断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要素”统筹的国土空间治理。在构建国土空间体系的指引下,国土空间治理既要聚焦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绘就国土空间协调发展蓝图,又要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做好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统筹。研究结论:面向国土空间体系构建,国土空间治理未来应做好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区域—要素”统筹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体系 国土空间治理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区域—要素”统筹
下载PDF
空间重构: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浙江省德清县W村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水 范德志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6,M0006,共12页
数字赋能已成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撑。数字技术向乡村持续渗透与覆盖,使乡村地域系统的实践、社会和文化空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以浙江W村的数字乡村治理实践为案例,探究乡村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阐... 数字赋能已成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撑。数字技术向乡村持续渗透与覆盖,使乡村地域系统的实践、社会和文化空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以浙江W村的数字乡村治理实践为案例,探究乡村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阐释微观实践空间形态与村民治理行动的相互影响。数字乡村空间重构的逻辑包括实践空间的理性建构、社会空间的关系重组和文化空间的价值重塑。空间重构对于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具有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存在实践空间设计的弹性缺失、社会空间的活力受限和文化空间的体验落寞等问题。因此,数字乡村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激活乡村空间中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地域空间的“活化”;确立乡村空间中的地方秩序,推动制度规则的“再造”;唤醒乡村空间中的历史记忆,推进文化资源的“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数字赋能 数字乡村 空间治理 空间重构 社会空间 文化空间
下载PDF
高等教育区域化:多重空间的生产与互构 被引量:1
6
作者 汤建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9,共10页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地理-社会-文化”多重空间的生产与互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通过国家在区域层面选择高等教育集聚区,重塑高等教育空间形态,实现地理空间的生产;以系列制度性安排引导高等教育主体的行为方式以...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地理-社会-文化”多重空间的生产与互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通过国家在区域层面选择高等教育集聚区,重塑高等教育空间形态,实现地理空间的生产;以系列制度性安排引导高等教育主体的行为方式以及高等教育要素的流动,规范高等教育空间秩序,拓宽社会空间的生产;在精神和实践双重维度塑造高等教育空间共识,促进文化空间的生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正处于从以传统规模集聚为主的地理空间生产向以知识创新为主的多维空间有机联动转型的关键期。我们要构建高等教育空间网络,促进“地理-社会-文化”多重空间的有机融合;创新高等教育空间制度,根据不同空间属性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培育高等教育空间意识,创生符合空间基础的区域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区域化 空间生产理论 地理空间 社会空间 文化空间 高等教育集聚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教育空间再审视:维度构成、表征形式与重塑路向 被引量:1
7
作者 贾维强 马宇祥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数字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同时,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领域,其空间生态正经历着颠覆性变革。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理论,发现数字化转型下的教育空间乃社会的、主观的、动态的产物,其既受到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的... 数字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同时,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领域,其空间生态正经历着颠覆性变革。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理论,发现数字化转型下的教育空间乃社会的、主观的、动态的产物,其既受到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的改造和创新,亦反向塑造着教育实践和教育主体,并表现出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三维样态。教育空间的表征彰显出复杂性和动态性,包括资源、方式和地域的多维构建,同时关涉空间制造者的主体性和空间与时间的交互形式。并提出在教学模式的空间颠覆、教育公平的空间生产、教育生态的空间转向和教育主体的空间迁移等多个方面,数字化推动着教育空间不断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教育空间 空间维度 空间表征 空间重塑
下载PDF
月球空间天气探测与研究进展
8
作者 罗冰显 张贤国 +23 位作者 孙天然 白先勇 韦飞 林瑞淋 李磊 张珅毅 孔令高 王馨悦 谢良海 彭松武 唐斌斌 张颖洁 徐秋予 冷双 冯鹏远 苏杨 甘为群 封莉 田晖 陈林杰 颜毅华 宋永亮 刘四清 邓元勇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稳定的天体地质构造、与地球合适的距离、无稠密大气和全球磁场,使得月球成为日地月空间天气监测和研究的天然优良实验室。回顾了国内外月球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进展,梳理了月球空间天气关键科学问题及预报应用问题,提出了建立月球空间... 稳定的天体地质构造、与地球合适的距离、无稠密大气和全球磁场,使得月球成为日地月空间天气监测和研究的天然优良实验室。回顾了国内外月球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进展,梳理了月球空间天气关键科学问题及预报应用问题,提出了建立月球空间天气监测站的构想,明确了监测站具体科学目标,并介绍了监测站三大系统构成及相互关系,包括监测系统、科学研究系统以及建模与预报系统。建立月球空间天气监测站对研究太阳爆发活动、日地月耦合关系以及月球局地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有利于促进月球空间天气建模和预报技术的发展,提升未来月球科研探索任务空间环境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空间天气 月球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 月球空间天气监测站 月球空间天气预报
下载PDF
基于细节增强和多颜色空间学习的联合监督水下图像增强算法
9
作者 胡锐 程家亮 胡伏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由于水下特殊的成像环境,水下图像往往具有严重的色偏雾化等现象。因此文中根据水下光学成像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增强算法,即基于细节增强和多颜色空间学习的无监督水下图像增强算法(UUIE-DEMCSL)。该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颜色空间的增... 由于水下特殊的成像环境,水下图像往往具有严重的色偏雾化等现象。因此文中根据水下光学成像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增强算法,即基于细节增强和多颜色空间学习的无监督水下图像增强算法(UUIE-DEMCSL)。该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颜色空间的增强网络,将输入转换为多个颜色空间(HSV、RGB、LAB)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到的特征融合,使得网络能学习到更多的图像特征信息,从而对输入图像进行更为精确的增强。最后,UUIE-DEMCSL根据水下光学成像模型和联合监督学习框架进行设计,使其更适合水下图像增强任务的应用场景。在不同数据集上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UUIE-DEMCSL算法能生成视觉质量良好的水下增强图像,且各项指标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增强 多颜色空间学习 无监督学习 细节增强 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空间地理图谱构建方法
10
作者 吴越 胡威 +5 位作者 李城龙 杨家海 李祉岐 尹琴 夏昂 党芳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1-328,共8页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且网络安全愈发重要的数字信息时代,网络空间地理图谱被认为是认知和管理网络空间的新型手段,其通过综合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的信息,能够从多个角度更加全面地展示网络空间态势。但目前对于网络空间地理图谱的研究工作...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且网络安全愈发重要的数字信息时代,网络空间地理图谱被认为是认知和管理网络空间的新型手段,其通过综合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的信息,能够从多个角度更加全面地展示网络空间态势。但目前对于网络空间地理图谱的研究工作缺乏对网络空间模型细粒度的刻画,也缺乏网络空间地理图谱的具体构建方法和应用方式。针对上述问题,以网络空间认知为目标,文中扩展提出了一个带有时间参考轴的四层四级的网络空间分层模型。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网络空间环境,还结合知识图谱技术,提出了一个构建网络空间地理图谱的具体框架以及构建网络空间本体的方法。基于Censys的真实测绘数据,成功构建了一个模拟园区网络的网络空间地理图谱原型。本研究提出了对网络空间分层结构的改进方法,同时也将知识图谱引入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对网络空间的理解,而且在网络安全、资源管理、故障恢复、决策制定等方面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地理学 知识图谱 网络空间层次模型 网络空间本体 网络空间地理图谱
下载PDF
多感官视角下城市居民滨江空间景观感知偏好
11
作者 朱战强 李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4,共13页
中国城镇化迈入人口城镇化的“下半场”,多感官下的居民景观感知与规划设计是近年空间感知分析与规划设计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视觉、听觉单一感官分析或双重感官分析,存在着对嗅觉、触觉等感官缺乏关注,以及对多感官结合分析... 中国城镇化迈入人口城镇化的“下半场”,多感官下的居民景观感知与规划设计是近年空间感知分析与规划设计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视觉、听觉单一感官分析或双重感官分析,存在着对嗅觉、触觉等感官缺乏关注,以及对多感官结合分析关注很少的理论不足。本文以多感官感知为视角,以广州市滨江公共空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自然、人类/人类活动、人造/机械”3种景观要素及33个景观因素,通过构建感知增长率指数,对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4种感官下的不同类型滨江空间的居民景观感知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景观要素下4种感官的感知相对敏感度不同,自然景观中嗅觉敏感,人类活动景观中听觉敏感,人造景观中触觉敏感。相对视觉和触觉而言,听觉和嗅觉下居民景观感知需求更容易被忽视。居民对自然声音和自然气味的景观要素感知期待仍需加强,而人类活动声和机械气味则不受欢迎。多感官下的景观要素感知特征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下存在差异,广场和桥下/码头是重点改造空间,需特别关注避免电子设备声和交通噪声的干扰。最后形成了各滨江空间相应的感知设计指引。本文提出,集成多感官的居民景观感知分析可为城市滨江空间规划和设计提供实质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感知 滨江空间 景观要素 偏好 广州市
下载PDF
青年新部落的空间性特征与动态变化:以“706青年空间”为例
12
作者 郑天畅 张敏 陈培培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5-1635,共11页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空间现象,青年新部落的空间性特征与动态体现了其与所处社会环境互动的模式、过程与策略。但既有研究主要将空间作为新部落的形成条件和内在特征,而缺乏将空间作为理解新部落的社会与历史过程的关键视角。为此,文章...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空间现象,青年新部落的空间性特征与动态体现了其与所处社会环境互动的模式、过程与策略。但既有研究主要将空间作为新部落的形成条件和内在特征,而缺乏将空间作为理解新部落的社会与历史过程的关键视角。为此,文章基于索亚(Soja)提出的2条向空间开放的分析路径,即“时间-空间”与“社会-空间”,构建分析框架,以“706青年空间”为例,剖析青年新部落的空间性特征与动态。研究表明,“706青年空间”具有成员流动性、共同的情感、仪式与符号、共同占用的空间等新部落属性。同时,“706青年空间”也在现场的情感流动与认同中呈现瞬时的空间性特征,在记忆与想象的过程中呈现空间性的稳定与延续。在与外部社会环境的互动中,青年新部落采取多种空间策略,以便嵌入到现实社会中,包括通过空间的收缩和刺激扩散得以保存和发展,通过空间的开放和关系的拓展,以实现与地方的连接。文章突破了新部落理论有关空间认知的局限,揭示了新部落与社会环境互动中所呈现的空间性特征与动态模式,为解释城市中不断涌现的新部落现象提供了基于空间性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部落 空间 青年空间 空间策略 空间动态 “706青年空间
下载PDF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视域下乡村旅游空间生产——基于安徽省肥东县黄张村的案例研究
13
作者 王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探究和发挥乡村旅游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是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安徽省肥东县黄张村为例,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方法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乡村旅游开发与生... 探究和发挥乡村旅游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是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安徽省肥东县黄张村为例,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方法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的耦合关系与互动机制,构建了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视角的乡村旅游空间生产分析框架。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间的耦合关系为“发展动力—价值感知—耦合协调—复合增益”,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渗透于乡村旅游空间生产并促进乡村“社会空间—生态空间—文化空间”三种类型空间演化,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被游客和居民感知并被开发与利用,在实现农民增收和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黄张村旅游空间生产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表现出色,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发挥推动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乡村旅游 互动机理 空间生产 黄张村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广州市居民公园访问行为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刘晔 叶柏麟 吴景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加快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既有研究大多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城市居民的公园访问行为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和科学性有限。手机信令数据具有大样本、覆盖范围广、信息被动提供和动态... 加快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既有研究大多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城市居民的公园访问行为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和科学性有限。手机信令数据具有大样本、覆盖范围广、信息被动提供和动态实时性强等优点。利用手机信令数据精准刻画城市居民的公园访问行为,有助于开展城市公园的布局优化与品质提升工作。基于个体尺度的手机信令数据,本研究试图揭示广州市居民公园访问行为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识别其影响因素,尤其关注城区居民和郊区居民的差别。结果表明:(1)城区居民的公园访问频率、公园访问时长和公园访问强度均高于郊区居民,前者的公园平均访问距离低于后者;(2)公园访问频率、公园访问强度、公园平均逗留时间和公园平均访问距离呈现高值集聚区/低值集聚区在城区连片分布,在郊区零星分布的空间特征;(3)公园访问行为受性别、年龄、时空约束性、社会经济地位、公园可达性、社区出行便利性和出行适宜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精准开展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公园访问行为 空间分异 手机信令数据 广州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对空间色彩及灯光设计的影响
15
作者 刘昌瑜 《文化产业》 2024年第8期71-73,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空间体验感的追求日益提升,因此,打造一个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室内空间十分重要。现通过对环境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环境心理学下视觉空间的创作原理,探讨环境心理学与办公空间、展示空间、餐饮空间等多种空间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空间体验感的追求日益提升,因此,打造一个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室内空间十分重要。现通过对环境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环境心理学下视觉空间的创作原理,探讨环境心理学与办公空间、展示空间、餐饮空间等多种空间融合的设计策略,加强环境心理学与空间的联系,创造更加健康、合理的空间设计。色彩与光在空间设计中被赋予了许多美学意义,并被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注重形式的空间设计趋势降低了空间的活性,使设计表达缺乏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 灯光设计 办公空间 空间体验 空间融合 空间色彩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非对称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区域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实证检验
16
作者 程开明 滕蔓洲 庄燕杰 《统计学报》 2024年第6期83-92,共10页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但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主观性一直富有争议。在系统梳理现有空间权重矩阵构造方式的基础上,针对现行设定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引力模型的非对称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方法,并应用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但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主观性一直富有争议。在系统梳理现有空间权重矩阵构造方式的基础上,针对现行设定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引力模型的非对称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方法,并应用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结构黑箱”的分解。构建基于非对称引力权重矩阵的城市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普通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和引力空间权重矩阵的估计结果发现,非对称引力空间权重矩阵在空间相关性检验及空间计量模型拟合优度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空间权重矩阵 引力模型 地理距离矩阵 经济距离矩阵 空间相关性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交互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基于医疗服务半径的中医类医疗机构空间配置及优化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17
作者 李成程 周尚成 +4 位作者 贺凯玥 刘爱玲 梁珊珊 高婧 钟艾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1,共8页
背景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编码,基层中医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中西医融合和优质医疗资源全民覆盖的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布局和服务能力不均衡,导致城市乡镇地区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供需错位问题。目... 背景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编码,基层中医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中西医融合和优质医疗资源全民覆盖的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布局和服务能力不均衡,导致城市乡镇地区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供需错位问题。目的了解我国乡镇中医药服务开展状况,科学评价基层中医药诊疗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可及性,为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空间资源配置提供新思路并据此提出优化策略。方法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点状地理空间数据,引入医疗服务半径概念来计算步行模式下不同层级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诊疗范围。采用空间核密度指数、空间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揭示中医类医疗服务供需能力的空间公平性。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中医类医疗资源布局优化类型及措施。结果截至2022年增城区共计医疗机构699家,其中带有床位的中医类医疗机构18家,不同乡镇、街道的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中滩镇千人口床位数为14.31张,在所有街道中排在第一位。永宁街道千人口床位数排在末位,仅为0.89张。增城区中医类医疗机构呈现出明显的双中心格局,中新镇中部、派潭镇北部和石滩镇西南部居民的中医药服务可获得性较弱。不同乡镇的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差别较大,中医类医疗机构空间分布同城镇居民的整体空间聚集程度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吻合,不同乡镇间的中医药服务半径存在差异。结论中医药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传统医学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应当采取更为科学的策略将中医药服务同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紧密结合,积极采取增加设施点、资源转移和下沉相结合、跨区域的中医药信息化联合诊疗的差异化策略,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和中西医并重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疗机构 医疗服务半径 基层中医药服务 空间标准差椭圆 空间优化
下载PDF
无边界大服务格局下高校图书馆元空间与服务生态建设探讨——以浙江大学主图书馆建设为例
18
作者 孙晓菲 唐嘉铿 何东洋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1,共10页
文章在深入研究高校图书馆空间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图书馆根本属性出发,重新审视空间的特性,提出了元空间、空间共同体、无边界大服务等新概念以及元空间、空间共同体的构建要素;并借鉴浙江大学主图书馆建设经验和成效,以无边界... 文章在深入研究高校图书馆空间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图书馆根本属性出发,重新审视空间的特性,提出了元空间、空间共同体、无边界大服务等新概念以及元空间、空间共同体的构建要素;并借鉴浙江大学主图书馆建设经验和成效,以无边界大服务作为图书馆解决方案,探讨空间共同体与服务生态的范式构建,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空间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空间资源 空间服务 空间共同体 无边界大服务
下载PDF
数字赋能城市更新下的业态导入及空间生产——以长沙丰盈西里的“网红空间”为例
19
作者 周恺 曾文菁 张海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本文介绍长沙丰盈西里的城市更新经验,总结其在完成物质空间环境改造之后,通过选择性地导入商铺激活商业空间,并借助网络热度积聚来构建“网红空间”的历程。研究访谈和调研了业态特征和各类人群主张,并利用网络大数据解析虚拟空间中相... 本文介绍长沙丰盈西里的城市更新经验,总结其在完成物质空间环境改造之后,通过选择性地导入商铺激活商业空间,并借助网络热度积聚来构建“网红空间”的历程。研究访谈和调研了业态特征和各类人群主张,并利用网络大数据解析虚拟空间中相关消费观念、集体审美和空间想象的生成。研究发现:丰盈西里利用了虚拟空间中的信息传播弥补了旧城街巷的可见度缺陷;找到了迎合当下消费者需求和审美的业态定位和空间特质;在经营者、社区、消费者主动或被动信息扩散和共享中,通过数字蜂鸣效应成功地培养和营造了消费场景;利用打卡式消费行为聚集了消费人气并激活了商业空间。在数字赋能的城市更新实践中,丰盈西里的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性空间的关系是密切而复杂的,三者在虚拟和实体空间之间互动,网红空间通过对消费空间的集体审美和空间想象完成了新的消费空间生产,实现旧城商业活力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数字赋能 空间生产 实体空间 虚拟空间 网红空间
下载PDF
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治理中的正义偏失与矫正路径
20
作者 黄建 姚小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4,共9页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治理中的正义偏失与矫正路径。研究认为,空间正义视域下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治理可以从分配正义、价值正义、生产正义、制度正义四方面进行。针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治理中的正义偏失与矫正路径。研究认为,空间正义视域下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治理可以从分配正义、价值正义、生产正义、制度正义四方面进行。针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分配的失“衡”、弱势群体公共体育空间权利的失“权”、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开发过程的失“序”、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制度建设的失“位”等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治理中的正义偏失问题,提出以下矫正路径:创新区域协调多元策略,加速资源分配均等化;探索定制式供给模式,维护弱势群体空间权益;转变政府空间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全过程监督机制;全方位纵深推进制度改革,破除空间治理制度壁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空间正义 空间治理 全民健身 弱势群体 体育空间开发 体育空间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