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幼儿园空间布局适配性的现状、成因与优化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蔡迎旗 崔财艳 +1 位作者 资明贵 张春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7,共14页
供需适配的幼儿园空间布局是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能有效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我国中部地区某省会城市主城区759所幼儿园为例,运用地理信息分析工具中的核密度估计、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分别从“有园上”“入... 供需适配的幼儿园空间布局是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能有效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我国中部地区某省会城市主城区759所幼儿园为例,运用地理信息分析工具中的核密度估计、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分别从“有园上”“入园近”“上好园”“园幼共生”四个维度对幼儿园空间布局是否存在错配的核心议题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该市部分幼儿园空间分布存在欠适配现象,且形成了空间与结构错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资源投入层面的财政失衡、需求提出层面的逐优心理和城市规划层面的建设滞后。本文建议通过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化供需对接机制、加强配套园治理、加大治薄扶弱补缺的力度等措施,推动幼儿园空间布局从错配到适配的转换,从而促进区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空间布局 供需适配 高质量发展 优化建议
下载PDF
综合公园空间布局优化的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2
作者 刘志强 丁吉逸 +1 位作者 洪亘伟 余慧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综合公园作为重要且稀缺的城市公共资源,其合理布局对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优化公园体系、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布局优化模型常用于解决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问题,新重力P中值模型是一种综合多目标导向、设施供需匹配关系和复杂约束条... 综合公园作为重要且稀缺的城市公共资源,其合理布局对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优化公园体系、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布局优化模型常用于解决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问题,新重力P中值模型是一种综合多目标导向、设施供需匹配关系和复杂约束条件的布局优化方法。在辨析新重力P中值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供给主体差异和模型求解难度,构建出面向城市综合公园布局优化的改进新重力P中值模型,主要修正内容如下:(1)通过细化供给主体,改良规模分配规则,改进新重力P中值模型未考虑现有公园和新建公园服务供给差异性的局限;(2)引入遗传算法寻优,解决非线性、多约束的复杂设施布局问题,实现模型求解以促进模型在公园实际规划中的推广应用。以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以多源数据为支撑,将研究尺度下沉至居住区尺度,实证结果表明模型优化后居民至邻近综合公园最大出行成本、平均出行成本和可达性基尼系数等指标均有改善,综合公园空间布局更为合理。研究结果可为综合公园布局规划提供有效决策工具,为公园绿地的精准化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公园 空间布局 新重力P中值模型 遗传算法 苏州
下载PDF
创新型城区体育运动空间布局规划策略——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
3
作者 陈晨 王灿 +3 位作者 苏永锋 康文儒 贾文娇 陈智杰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03,共7页
梳理我国体育运动空间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规划布局的理论方法,分析创新型城区体育运动空间布局规划的难点。以健康活力为基本导向,明确“产业—城市—人群”3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精准匹配、整合联动和运动触媒3大核心策略。同时,以杭... 梳理我国体育运动空间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规划布局的理论方法,分析创新型城区体育运动空间布局规划的难点。以健康活力为基本导向,明确“产业—城市—人群”3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精准匹配、整合联动和运动触媒3大核心策略。同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体育运动空间布局实践为例,对3大核心策略加以验证,以期为我国其他创新型城区的健康活力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区 体育运动空间 空间布局 规划策略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兰州医疗机构空间布局研究
4
作者 李鸿飞 张丽霞 杨芷琼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3期63-79,共17页
为准确判断兰州市医疗服务现状,依据人口集中度、医疗设施分布等因素,选取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4个中心城区部分街道的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地理信息与官方统计等多源数据,并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再借助ArcGIS软件分... 为准确判断兰州市医疗服务现状,依据人口集中度、医疗设施分布等因素,选取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4个中心城区部分街道的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地理信息与官方统计等多源数据,并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再借助ArcGIS软件分析方法将POI数据生成各层级医疗机构空间分布图、核密度分析图与缓冲区分析图等,分析医疗机构的聚集程度,并形成第一、二、三层级医疗机构800 m、1500 m与3000 m的服务范围覆盖率以及服务范围等级图。结果表明:(1)兰州市整体医疗资源配置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聚集程度上,东部明显高于西部,以城关片区为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2)从缓冲区分析图中可以发现,第一层级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区域,地区性特点突出,第二、三层级则随机分布。覆盖率上,城关片区与西固片区覆盖率更高,且第一层级医疗机构数量最多,空间分异大,第二、三层级数量少,分布相对均匀。(3)兰州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范围等级上,城关片区与七里河片区的医疗机构设施全面,分布较广,安宁片区与西固片区严重缺乏第二、三层级资源。建议从尊重城市规划发展要求基础上完善医疗机构的空间配置,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科学预测年就诊量,加强建设各等级医院的分工协作体系,以及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增加就医需求多样化服务三方面,合理优化医疗资源的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兰州市 医疗机构 多源数据 空间布局
下载PDF
抗战时期迁渝高校的空间布局及形成机制研究
5
作者 王正 丁仲元 刘彤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244,共12页
抗日战争时期,大量高等院校内迁至重庆,延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血脉,推动了重庆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文献阅读及历史文化地图转译等方法,梳理了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重庆的时代背景、内迁经过及办学历程,确定中央大学等迁渝高校57所,通过新建... 抗日战争时期,大量高等院校内迁至重庆,延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血脉,推动了重庆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文献阅读及历史文化地图转译等方法,梳理了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重庆的时代背景、内迁经过及办学历程,确定中央大学等迁渝高校57所,通过新建、改建、合建的方式在重庆市沙坪坝、北碚、江津等地办学,形成沙磁文化区、北碚文化区两个内迁高校集中地,呈现出适应战时安全需要的“大分散、小集中、郊区化”空间布局特征,总结了包含安全疏散、交通条件、名人效应、功能协同、设施共享等空间布局形成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内迁 空间布局 形成机制 高等教育 校园规划
下载PDF
我国数字经济创新政策热点领域图谱分析与空间布局研究
6
作者 袁野 申永康 付强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2-155,共14页
文章运用文本编码、内容分析系统梳理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创新政策的热点与布局,并运用共词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政策文件的热点领域图谱与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关键词图谱方面,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设... 文章运用文本编码、内容分析系统梳理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创新政策的热点与布局,并运用共词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政策文件的热点领域图谱与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关键词图谱方面,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的数据平台、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我国现阶段各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创新政策的重点;在空间聚类图谱方面,要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发达省份的优势,与西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开展跨区域数字经济联动协同发展;在数字产业化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产业是各个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热点,量子通信、VR/AR、智能机器人、数字内容和智能感知等数字产业的关注度不足,只有部分省份进行了产业布局;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数字政府、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服务、数字医疗等是数字应用场景的布局焦点,对于数字环境、数字贸易、数字文化、数字乡村和数字金融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只有少部分省份进行了布局且政策强度不足。通过空间布局研究发现,我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政策空间布局存在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即东中西部的省市自治区之间存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鸿沟”,80%省份布局的数字产业和数字应用场景集中在20%的数字经济领域,提出了各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空间差异化布局和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政策 热点领域图谱 空间布局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城市生态景观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7
作者 陈晔 林仕熙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9-53,共5页
布局优化过程多采用粒子群算法,但由于缺少对景观因子综合权重的计算,优化后景观的生态阻力阈值较低,优化效果较差。为此,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提出城市生态景观空间布局优化方法。通过对城市生境质量的分析与评测,计算生态景观环境适应度,... 布局优化过程多采用粒子群算法,但由于缺少对景观因子综合权重的计算,优化后景观的生态阻力阈值较低,优化效果较差。为此,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提出城市生态景观空间布局优化方法。通过对城市生境质量的分析与评测,计算生态景观环境适应度,求取城市生态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生态景观空间网络,结合筛选出的核心生态源点,计算生态源点之间的最小累积阻力距离和所有斑块之间的最小路径,构成潜在生态景观廊道。根据生态景观的敏感性,确定景观因子的综合权重,以景观斑块的最大闭合度、最大连接度以及最高连通率为目标函数,构建优化模型,引入改进蚁群算法对其求解,以此获取最佳优化方案。实例论证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方法优化后得到的景观生态阻力阈值较高,空间布局优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蚁群算法 城市生态景观 空间布局 景观生态阻力阈值
下载PDF
二阶聚类和蜂群算法的城市生态景观用地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8
作者 徐文艳 朴成俊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52-58,共7页
传统城市生态景观用地空间布局方法受到城市建设功能性、土地使用性质等多因素限制,在生态景观用地空间布局过程中存在局部偏差,所得布局结果的合理性与设计预期布局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城市布局进度及其整体布局效果... 传统城市生态景观用地空间布局方法受到城市建设功能性、土地使用性质等多因素限制,在生态景观用地空间布局过程中存在局部偏差,所得布局结果的合理性与设计预期布局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城市布局进度及其整体布局效果。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城市生态景观用地空间属性,引入二阶聚类、蜂群算法两种优化方案共同对其布局进行优化。首先,城市生态景观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目标函数确认;然后,蜂群算法引入及参量定义更新;最后,蜂群优化布局策略的二阶聚类优化输出;通过仿真性能对比结果,能够说明提出优化方法局部提升布局合理性,降低多因素扰动对布局结果的影响,改善布局结果精准度的能力,满足方法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景观 空间布局 二阶聚类 蜂群算法
下载PDF
多尺度行政区平衡视角下耕地空间布局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乐松 陈莉珍 +4 位作者 肖瑶 程迎轩 聂嘉琦 王红梅 刘光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9-329,共11页
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对提升耕地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广东封开县为例,基于“现状耕地调出-可恢复地类调入”的微观调整逻辑,综合运用空间叠加、综合评价及蚁群优化算法,构建了耕地空间布局调整模型,以调入... 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对提升耕地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广东封开县为例,基于“现状耕地调出-可恢复地类调入”的微观调整逻辑,综合运用空间叠加、综合评价及蚁群优化算法,构建了耕地空间布局调整模型,以调入调出数量平衡为约束条件实现了不同行政区尺度下的耕地布局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调出耕地1689.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62%,整体上呈现出“全局零散、局部聚集”的分布特征。(2)研究区可恢复地类农业生产适宜性均值为67.04,具有开展作物种植的良好禀赋条件。(3)不同行政区尺度平衡情景下,调入结果在研究区北部空间差异显著,与镇内平衡情景相比,县内平衡情景下,调入耕地的农业生产适宜性均值提高了2.08,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均值下降了0.67。(4)两种情景下,耕地的连片性、质量及稳定性均得到提升,因不受调入规模和行政单元空间范围限制,县内平衡情景下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适当扩大可恢复地类筛选范围有利于提升整体耕地质量并降低重要生态用地筛选概率。该研究构建的耕地空间布局调整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制定农用地布局优化与整治提升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 空间布局优化 多尺度行政区 县内平衡 优化算法 农业生产适宜性
下载PDF
京津冀汽车制造业空间布局演变
10
作者 赵继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1期38-40,共3页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汽车制造业在本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在学术上和实践中都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要求,北京、天津应当进一步强化创新、研发,河北重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基于企查查网站采集的工商数据...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汽车制造业在本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在学术上和实践中都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要求,北京、天津应当进一步强化创新、研发,河北重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基于企查查网站采集的工商数据,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汽车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发现:相较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之前,河北省的邯郸、石家庄、唐山、承德等原本汽车制造业不够发达的地区都有了大、中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布局,汽车制造产业布局整体上呈现分散化的趋势;北京和天津则在利润较高的整车制造小类发展迅速;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北京和河北的发展显著优于天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制造 产业细分 空间布局
下载PDF
增长极视角下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11
作者 鲁楠 《商业观察》 2024年第29期44-48,共5页
文章以增长极视角为理论基础,探讨了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从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分析入手,介绍了增长极视角在区域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国内外区域发展中增长极视角的应用情况。随后,构建了基... 文章以增长极视角为理论基础,探讨了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从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分析入手,介绍了增长极视角在区域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国内外区域发展中增长极视角的应用情况。随后,构建了基于增长极视角的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模型,并对模型框架、变量定义、假设和参数进行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增长极视角的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结合各地区产业特色和优势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视角 长江经济带 产业空间布局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多维度传导视角下北镇市城乡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12
作者 钟鑫 姜岩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S01期84-86,共3页
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以北镇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研究为基础,构建多维传导视角下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研究核心在于探索城乡空间布局优化的创新路径,为实现地... 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以北镇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研究为基础,构建多维传导视角下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研究核心在于探索城乡空间布局优化的创新路径,为实现地域特色的凸显和城乡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多维视角 城乡空间 空间布局
下载PDF
基于区划的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空间布局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美青 黄宏胜 +2 位作者 崔佳莹 史文娇 张永寿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1-262,共12页
【目的】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向,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方法】在明确了江西省绿色发展总体思路基础上,搜集提炼了江西省农业领域10种典型绿色发展模式,具... 【目的】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向,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方法】在明确了江西省绿色发展总体思路基础上,搜集提炼了江西省农业领域10种典型绿色发展模式,具体包含种植业领域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模式,林业领域的山地开发治理模式、低效林优化增效发展模式、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草业领域的现代规模化生态牧业发展模式,湿地领域的沙化土地开发治理模式、岗丘土地开发治理模式、湿地开发治理模式,同时分析了典型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判别标准。然后基于江西省绿色发展区划结果及不同区域特征,将典型模式进行了空间布局。【结果】首次实现了不同区划类型下县级尺度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空间布局。种植业领域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模式分别可在13个、10个、24个县区进行推广布局;林业领域的山地开发治理模式、低效林优化增效发展模式、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分别可在18个、22个、49个县区进行推广布局;草业领域的现代规模化生态牧业发展模式可在5个县区进行推广布局;湿地领域的沙化土地开发治理模式、岗丘土地开发治理模式、湿地开发治理模式分别可在10个、17个、18个县区进行推广布局。【结论】基于区划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空间布局研究,为模式的复制推广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区划结果与模式综合效益的实现,也进一步推动了江西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模式 区划 空间布局 江西省
下载PDF
全民健身视角下老城区公共体育服务空间布局及优化策略:以成都市金牛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亦璟 袁红 +1 位作者 钟沐成 周斯翔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9,共10页
为提高老城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以成都市金牛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采集POI(pointofinterest,兴趣点)进行数据收集,运用ArcGIS路网分析方法分析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应用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分析公共体育服... 为提高老城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以成都市金牛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采集POI(pointofinterest,兴趣点)进行数据收集,运用ArcGIS路网分析方法分析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应用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分析公共体育服务空间布局公平性。结果显示,金牛区存在着公共体育服务空间规模不足、居住小区到公共体育设施点的可达性不高、人口分布与公共体育空间布局不匹配等问题。研究表明,应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改善公共体育设施到住区的交通条件、提升多人口街道的公共体育空间覆盖率,从而改善老旧社区健身难、健身体验差等问题,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公共体育服务 可达性 公平性 公共体育设施 空间布局
下载PDF
面向空间布局优化的智能规划系统与应用
15
作者 晏龙旭 张尚武 +3 位作者 王颖 王德 胡杨 牟聆汀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5,共10页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加强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规划师应具备分析和评价方案空间绩效的能力。构建面向空间布局优化的智能规划模拟评价系统SimPlan,集成二十多种模型和七大维度评价体系,通过“智能模拟—智能评价—迭代优化”工作流,全面支持...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加强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规划师应具备分析和评价方案空间绩效的能力。构建面向空间布局优化的智能规划模拟评价系统SimPlan,集成二十多种模型和七大维度评价体系,通过“智能模拟—智能评价—迭代优化”工作流,全面支持总体空间布局统筹优化和向详细规划的精准传导落实。以鄂尔多斯市中心城区开发边界内详规统筹为案例开展应用,通过对总规空间布局方案的模拟评价和系统诊断,在用地调整、交通系统规划、空间结构、设施布局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和指引,有效支撑了上下联动的空间布局统筹优化。认为SimPlan基本实现了可解释、善学习、能推广、高效率的设计目标,能够在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智能方案生成与优化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布局 方案评估 智能规划 SimPlan
下载PDF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南方冬季耕地资源利用潜力空间布局及优化——以鄱阳湖平原为例
16
作者 申格 刘航 +3 位作者 余强毅 吴绍华 祝锦霞 吴文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144,共12页
研究目的:基于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背景,分析冬季耕地资源利用现状,模拟其兼并作物类型和种植窗口的利用潜力空间布局,评估对区域粮食的增产效应,并探究空间优化方案。研究方法:EcoCrop模型、全球农业生态区划(GAEZ)模型、... 研究目的:基于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背景,分析冬季耕地资源利用现状,模拟其兼并作物类型和种植窗口的利用潜力空间布局,评估对区域粮食的增产效应,并探究空间优化方案。研究方法:EcoCrop模型、全球农业生态区划(GAEZ)模型、文献归纳法等。研究结果:(1)鄱阳湖平原近30年冬季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平均为50%左右,以2007年为突变年份呈显著减小趋势。(2)冬季耕地资源对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提升粮食产量均具有较大潜力。研究区97%耕地适合冬种,完全利用可实现约440万~490万t的产量提升,同时促使水稻增产约42.2万t。(3)冬种作物在不同种植窗口下的分布和产量均存在空间差异,可细化作物种植时空分异性的布局特征,实现协同高适宜性和高产量的空间优化。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兼并作物类型和种植窗口的冬季耕地资源利用潜力空间布局和优化方案,对实际农业生产更具指导价值,可为区域耕地集约化管理和利用、种植结构优化和调整提供路径选择和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适宜性 空间布局 EcoCrop模型 冬闲田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基于BIM的大型转体桥梁精细化建模和施工空间布局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刚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0期110-114,151,共6页
探讨BIM技术在广汕铁路跨京九铁路特大桥转体工程中的应用,并对桥梁转体的总体施工方案及关键步骤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例分析,详细介绍转体施工的准备工作、监控设施布置及施工具体步骤,包括试转和正式转体的详细流程。在此基础上基于... 探讨BIM技术在广汕铁路跨京九铁路特大桥转体工程中的应用,并对桥梁转体的总体施工方案及关键步骤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例分析,详细介绍转体施工的准备工作、监控设施布置及施工具体步骤,包括试转和正式转体的详细流程。在此基础上基于BIM技术,对球铰支座进行精细化建模研究,并进一步通过BIM技术优化了墩顶转体空间布局,预测并解决潜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建筑信息模型 施工管理 空间布局
下载PDF
优质均衡视域下区域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18
作者 徐艳贞 蓝晨 冯婉桢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53,共9页
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对实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本借助GIS技术从数量供给、服务范围、生均可获得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质量和高质量学前教育资源聚集程度四个维度,对G省P区普惠性学前教... 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对实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本借助GIS技术从数量供给、服务范围、生均可获得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质量和高质量学前教育资源聚集程度四个维度,对G省P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认为:该区域整体呈现高服务压力与生均教育资源质量分布不均现象;新城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优于老城区,但内部差异大;人口稳定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在数量与质量方面均优于人口流动区。未来应结合区域发展规划,以提质扩容为主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新城区普惠性幼儿园,在高质量起点上解决农村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滞后问题;建立人口与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公共平台,实现人口需求与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双向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均衡 普惠性 学前教育资源 空间布局 GIS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和SWMM的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19
作者 程麒铭 尹超 +3 位作者 陈垚 杨真梅 苏义鸿 刘非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6,共9页
针对传统算法无法满足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求解的性能要求的问题,以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为研究区,基于MATLAB软件的platEMO4.0平台,对比分析了NSGA-Ⅱ、NSGA-Ⅲ、MOEAD、PICEA-g、MOEAPSL、CCMO与CAMOEA7种多目标进... 针对传统算法无法满足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求解的性能要求的问题,以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为研究区,基于MATLAB软件的platEMO4.0平台,对比分析了NSGA-Ⅱ、NSGA-Ⅲ、MOEAD、PICEA-g、MOEAPSL、CCMO与CAMOEA7种多目标进化算法对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问题的求解结果与性能评价指标,并提出最佳方案。结果表明:新算法大部分性能指标优于传统算法,其中CCMO算法的多样性与收敛性最佳,而MOEAPSL算法的求解速度最快,搜索能力最强,且最优解数量最多;采用CCMO和MOEAPSL算法可获得研究区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Pareto近似前沿,即LID设施空间布局的最优解集;以径流削减为控制目标的最佳方案在降雨重现期为5~100 a时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7.23%~76.70%,洪峰流量削减率为66.42%~77.86%,LID单位面积建设成本为203.90~245.23元/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进化算法 SWMM LID设施 空间布局 platEMO4.0平台
下载PDF
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视角下中国省域休耕规模与空间布局
20
作者 熊雯颖 孟菲 +1 位作者 陈航 谭永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40-250,共11页
实施土地休耕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目前宏观尺度的全国休耕空间布局尚未确定,该研究探究了粮食安全约束下的全国范围内最大休耕规模以及中国省域休耕空间优化布局。以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研究视角,该研究... 实施土地休耕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目前宏观尺度的全国休耕空间布局尚未确定,该研究探究了粮食安全约束下的全国范围内最大休耕规模以及中国省域休耕空间优化布局。以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研究视角,该研究通过系统动力学、灰色预测模型等方法构建最大休耕规模预测模型,并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休耕迫切度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结果分配各省休耕规模,从而得到中国省域休耕空间布局。结果表明:1)预计在90%、95%、100%的粮食自给率下,到2030年中国最大休耕规模分别为3237.310万、2678.970万和2120.640万hm^(2);2)省域之间的休耕迫切度水平存在差异,上海、内蒙古等地休耕迫切度较高,四川、广西等地休耕迫切度较低;3)在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约束条件下,地区之间休耕规模差异较大,内蒙古、甘肃等地休耕规模较大,北京、上海等地休耕规模较小。该研究将数量、质量和生态多元目标融合进休耕空间分区研究,能够为未来休耕制度的全面建立以及精准落地提供思路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耕规模 休耕空间布局 系统动力学 PSR模型 耕地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