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6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浩《笔法记》中“吾”的艺术发展路线
1
作者 郭莹洲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8期32-34,共3页
荆浩《笔法记》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文献,其中藏有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山水画转型的若干线索。《笔法记》以“叟”与“吾”的问答为基本叙述框架,展现了五代时期山水画教学的基本形态。荆浩借“叟”之口论述“图画之要”,以笔法为线... 荆浩《笔法记》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文献,其中藏有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山水画转型的若干线索。《笔法记》以“叟”与“吾”的问答为基本叙述框架,展现了五代时期山水画教学的基本形态。荆浩借“叟”之口论述“图画之要”,以笔法为线索,逐渐展现图画的精髓。在“叟”的教导下,“吾”对松的理解经历了从《异松图》至《古松赞》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吾”对图画理解的深化,而且展现了“吾”在技艺上的发展轨迹。通过对此轨迹的考察,人们能够了解五代时期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方式,理解唐宋时期山水画的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浩 山水画 笔法 笔法
下载PDF
陆游笔纸选用与其笔法关系探析
2
作者 陈宵梦 王晓亮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61-71,共11页
陆游书风具有“笔法简练流利”“结字清劲紧密”“章法缓急相参”的特征,而笔法乃其风格形成之关键。基于陆游所处时代及地域背景下笔纸技术的发展,梳理其书法笔纸的选用情况,发现陆游倾向于熟性、细滑、紧密之纸张,并配以硬毫、长锋散... 陆游书风具有“笔法简练流利”“结字清劲紧密”“章法缓急相参”的特征,而笔法乃其风格形成之关键。基于陆游所处时代及地域背景下笔纸技术的发展,梳理其书法笔纸的选用情况,发现陆游倾向于熟性、细滑、紧密之纸张,并配以硬毫、长锋散卓之笔。此选择与陆游书写习惯及状态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了其笔法表现的独特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纸 笔法 陆游 书风
下载PDF
探析梁楷《泼墨仙人图》的笔法艺术及历史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凯丽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3期45-47,共3页
梁楷《泼墨仙人图》以泼墨的形式,打破了中国画的纯线表现形式,作品中恣纵放达、淋漓酣畅的“减笔”画法,对明清诸多画家的风格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减笔”风格绘画,也已然发展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泼墨写意绘画形式。从构图... 梁楷《泼墨仙人图》以泼墨的形式,打破了中国画的纯线表现形式,作品中恣纵放达、淋漓酣畅的“减笔”画法,对明清诸多画家的风格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减笔”风格绘画,也已然发展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泼墨写意绘画形式。从构图用笔、笔墨以及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分析梁楷《泼墨仙人图》中的笔法艺术,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并讨论该作品对后世中国绘画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楷 《泼墨仙人图》 “减笔” 笔法艺术
下载PDF
中国水墨人物画笔法探究
4
作者 文嘉欣 王兴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2期62-64,共3页
人物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笔法语言的探索在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在传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探索与创造新形式成为当前水墨人物画家们急需探索的重要主题。在创新过程中,人物画的写意性更是不... 人物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笔法语言的探索在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在传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探索与创造新形式成为当前水墨人物画家们急需探索的重要主题。在创新过程中,人物画的写意性更是不可忽略。从水墨人物画用笔的演变过程、笔法的继承以及当代水墨人物画拓展等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具有书写性的用笔与写意性是当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墨人物画 笔法 写意性
下载PDF
書法形式構成研究的新範式——《筆法·章法·字結構:書法形態研究》讀後
5
作者 蔡淇伊 《书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192,共6页
長期以來,書法研究和文化、歷史研究關系緊密,對書法進行純粹形式探索的研究是稀缺的,邱振中新著《筆法·章法·字結構:書法形態研究》是一部跨越四十年的有關書法形態構成研究的著作,提出了書法形態研究的新方法、新概念,局當... 長期以來,書法研究和文化、歷史研究關系緊密,對書法進行純粹形式探索的研究是稀缺的,邱振中新著《筆法·章法·字結構:書法形態研究》是一部跨越四十年的有關書法形態構成研究的著作,提出了書法形態研究的新方法、新概念,局當代書法形態研究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該書由上海書畫出版社于2023年7月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探索 筆法 章法 出版社
原文传递
《孟孝琚碑》书法风格与笔法探析
6
作者 张云霁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2-18,共7页
《孟孝琚碑》书法风格古朴浑穆、端庄平和,在书法史上地位独特,艺术价值极高,被誉为“滇中第一石”。通过与《西狭颂》《石门颂》《张迁碑》等汉隶经典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对《孟孝琚碑》的书法风格与笔法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孟孝琚碑》 书法风格 笔法
下载PDF
《韭花帖》笔法、章法与意趣的考究
7
作者 姚艺涵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8期97-100,共4页
《韭花帖》是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创作的经典行书作品之一,有“天下第五行书”的美誉,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称得上是一件极有影响力的书法作品。本文通过对《韭花帖》笔法、章法与意趣的分析,来阐述《韭花帖》的历史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 韭花帖 笔法 章法 意趣 影响
下载PDF
“六要论”的内涵与山水画创作——论五代荆浩《笔法记》
8
作者 刘丰源 《艺术科技》 2024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在《笔法记》中,荆浩提出备受瞩目的“图真说”,这一理论的核心正是他提出的“六要”原则。文章聚焦荆浩的山水画理论——“六要论”,深入探讨其内涵与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方法:文章深入剖析《笔法记》中的“六要论”,对其核心思... 目的:在《笔法记》中,荆浩提出备受瞩目的“图真说”,这一理论的核心正是他提出的“六要”原则。文章聚焦荆浩的山水画理论——“六要论”,深入探讨其内涵与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方法:文章深入剖析《笔法记》中的“六要论”,对其核心思想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在结合个人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文章系统梳理其中关于山水画理论的主要观点,发现其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重视笔势的流畅与变化、主张笔墨技巧的精湛与独特、追求真实表达的理念,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国历代画者的实践中,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结果:《笔法记》一书精准提炼了荆浩的创作精髓,深入全面地探讨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一系列核心理论问题,为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及理论研究提供了思想基础。结论:荆浩长期隐居洪谷山,以自然为灵感之源,他通过深入观察和深思熟虑,总结出北方山水画的独特创作方法,并将其巧妙融入自己的画作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法记》 “六要论” 荆浩 创作
下载PDF
楚简、秦简墨书比较及笔法溯源
9
作者 王晓光 《中国书画》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简牌帛书是20世纪大发现之一,简墨迹为当今书法史研究及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的上古一手资料。简牌帛按种类及时代可分为楚简、秦简、两汉简、三国吴简、晋简等;依文字系统来说可分为两大系统,即楚系文字、秦汉系文字,前者在秦代统一... 简牌帛书是20世纪大发现之一,简墨迹为当今书法史研究及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的上古一手资料。简牌帛按种类及时代可分为楚简、秦简、两汉简、三国吴简、晋简等;依文字系统来说可分为两大系统,即楚系文字、秦汉系文字,前者在秦代统一后消亡,后者是使用至今的文字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史研究 三国吴简 秦简 书法艺术 楚简 笔法 简牌
下载PDF
书学起源叙述与笔法观念的孕育
10
作者 杜纶渭 《中国书画》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古代书学文献中的“笔法”多指书法的形式技法类知识,是古代书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1]。千百年来,笔法作为专门知识能在书学的体系框架中逐渐壮大并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在于笔法类知识深扎于传统社会文化之中,另一方面在于笔法反映了书... 古代书学文献中的“笔法”多指书法的形式技法类知识,是古代书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1]。千百年来,笔法作为专门知识能在书学的体系框架中逐渐壮大并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在于笔法类知识深扎于传统社会文化之中,另一方面在于笔法反映了书法独特的艺术特征。同样,传世笔法理论也无不显现出既突出实用性又讲求审美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技法 笔法理论 传统社会文化 专门知识 审美性 体系框架 书法
下载PDF
浅析古代书论中的笔法观
11
作者 张思颖 《书法赏评》 2024年第1期43-44,共2页
在学书中,通过笔法、字法、章法的延续和革新来表现文字的形态、气韵和意境。笔法观作为古代书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以执笔之法和运笔之法使书家在创作过程中巧妙运用,使得书法作品达到新的艺术审美高度。“落笔成点,引点成线”的不同行... 在学书中,通过笔法、字法、章法的延续和革新来表现文字的形态、气韵和意境。笔法观作为古代书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以执笔之法和运笔之法使书家在创作过程中巧妙运用,使得书法作品达到新的艺术审美高度。“落笔成点,引点成线”的不同行笔方法,对构成帖、碑一派的书法风貌有着直接作用,备受历代文人书家的重视和讲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书论 笔法 运笔 创作
下载PDF
浅析荆浩与《笔法记》
12
作者 苏小宇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4期26-28,共3页
荆浩,作为五代时期的画家和画论学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的水墨山水画成功融合了王维山水的意境以及“二李”的技法,并以此创新了中国北方的水墨山水画流派,影响力十分巨大。他的著作《笔法记》是对自己及前人... 荆浩,作为五代时期的画家和画论学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的水墨山水画成功融合了王维山水的意境以及“二李”的技法,并以此创新了中国北方的水墨山水画流派,影响力十分巨大。他的著作《笔法记》是对自己及前人的山水画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究与总结,极大地促进了水墨山水创作与理论发展。画论中提出了著名的“图真论”“六要”“四势”“二病”等理论,本文将着重分析“六要”的美学观点,以更好地理解画论之核心—“图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浩 笔法记》 图真 六要
下载PDF
《烛之武退秦师》的春秋笔法
13
作者 喻美玲 《中学语文》 2024年第29期89-90,共2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与鉴赏史传作品时应深入思考,认真体会春秋笔法的魅力和实质。不断研读经典文本,通过读、问、疑、议,与史实交融碰撞,促进辩证思维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局部细节与整体架构的再学习,掌握春秋笔法的技法。
关键词 《烛之武退秦师》 春秋笔法 研读与深耕
下载PDF
《史记·伯夷列传》笔法及夷齐事迹质疑考释
14
作者 霍建波 苏俊霞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4-60,共7页
伯夷、叔齐两人因司马迁所著《伯夷列传》而为世人所熟知,但《伯夷列传》中的夷齐事迹较之前已有很大演变,文章的叙述笔法及夷齐事迹的阐释引起后世学者对夷齐两人让国后行为的质疑。通过分析《伯夷列传》中夷齐形象的叙述笔法,探讨后... 伯夷、叔齐两人因司马迁所著《伯夷列传》而为世人所熟知,但《伯夷列传》中的夷齐事迹较之前已有很大演变,文章的叙述笔法及夷齐事迹的阐释引起后世学者对夷齐两人让国后行为的质疑。通过分析《伯夷列传》中夷齐形象的叙述笔法,探讨后世学者对夷齐事迹的质疑及原因,使人们对夷齐有更充分的认识,能理性地看待夷齐故事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夷列传》 笔法 夷齐事迹 质疑
下载PDF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研究补遗
15
作者 郭建平 肖洁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2-56,共5页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许是好事者出于“流传千古”之意图而托伪颜真卿的一卷文字,常附于其他著录中,此文与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的内容大量重合,近代学者余绍宋认为“其文实出伪托”。通过分析《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希冀学...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许是好事者出于“流传千古”之意图而托伪颜真卿的一卷文字,常附于其他著录中,此文与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的内容大量重合,近代学者余绍宋认为“其文实出伪托”。通过分析《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希冀学界关注艺术史文献源头的考辨工作,同时也试图以此为切入点揭示古人亦深谙“名人效应”,因为书籍一旦被怀有不同目的之人归于某时代有影响力的文人名下,传播则更为畅通,托伪者通过与名人建立“强制”文化关联,而达到使其所著之书广泛流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颜真卿 文化关联
下载PDF
朱彝尊《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笔法表微
16
作者 杨洪升 《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40-49,共10页
朱彝尊之文章根基于其学,涵养深厚。《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一文言简意隐而丰。篇题称“先生”包蕴着对墓主的敬仰及褒扬;铭文用《洪武正韵》,寄托着遗民情结;简要的铭文,蕴藏着易代之际的重要史事及对墓主行义的表彰。此... 朱彝尊之文章根基于其学,涵养深厚。《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一文言简意隐而丰。篇题称“先生”包蕴着对墓主的敬仰及褒扬;铭文用《洪武正韵》,寄托着遗民情结;简要的铭文,蕴藏着易代之际的重要史事及对墓主行义的表彰。此文由墓表改为墓志铭,文体与时代更契合。这种言简意丰的文学笔法与微言大义的史学笔法,缘于时代隐讳等不得已的因素,却使借文传人与文章“庶几可传于后”均得以实现,也颇见朱氏文章的高妙与多姿多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彝尊 《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 笔法
下载PDF
论孔子《春秋》笔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春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76-88,共13页
《春秋》笔法是研究《春秋》以及我国古代史籍、史学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前代学者论著不少,但都过于专精而割裂穿凿。今从《春秋》编写实际看,所谓《春秋》笔法是在继承先前史家笔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以史事、文辞、史家... 《春秋》笔法是研究《春秋》以及我国古代史籍、史学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前代学者论著不少,但都过于专精而割裂穿凿。今从《春秋》编写实际看,所谓《春秋》笔法是在继承先前史家笔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以史事、文辞、史家思想完美统一为根本准则的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孔子 变书笔法 讳书笔法 编军记事笔法
下载PDF
颜真卿篆籀笔法研究
18
作者 谭延祯 马娜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3期61-63,共3页
篆籀笔法在书法的笔法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是历代书法家孜孜以求的笔法。颜真卿作为盛唐书法发展中的杰出代表,擅长运用篆籀笔法,书法风格呈现出外拓的特点,结体宽博舒朗、大气磅礴。该文研究颜真卿书法中的篆籀笔法,梳理其笔法来... 篆籀笔法在书法的笔法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是历代书法家孜孜以求的笔法。颜真卿作为盛唐书法发展中的杰出代表,擅长运用篆籀笔法,书法风格呈现出外拓的特点,结体宽博舒朗、大气磅礴。该文研究颜真卿书法中的篆籀笔法,梳理其笔法来源,探究其书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籀笔法 颜真卿 书法
下载PDF
史相之相:唐宋书学丛纂所存“笔法谱系”的后世赓续
19
作者 赵紫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27,共6页
关于唐宋书学丛纂所存“笔法谱系”的研究,以往尤重其历史生成而忽视后世赓续的相关问题;该“谱系”供以赓续的内容存在“复合”和“精简”两个范畴,但因皆具臆衍属性,遂可视为是一种基于部分现实但不等同于现实的书史之“相”。而后世... 关于唐宋书学丛纂所存“笔法谱系”的研究,以往尤重其历史生成而忽视后世赓续的相关问题;该“谱系”供以赓续的内容存在“复合”和“精简”两个范畴,但因皆具臆衍属性,遂可视为是一种基于部分现实但不等同于现实的书史之“相”。而后世则将其追认为“实”,并呈现出代际赓续的现象。然目的却不在赓续本身,而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和寻求自身笔法的合法性。由此所进行的调整、附益、删补等过程,即是一种“史相之相”;该赓续过程无疑促进了笔法理论的继拓,也催发了将误读与异化归为创造的多向度结果,究其关键即在于对其中“相”与“实”取舍的分辨及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书学丛纂 笔法谱系 后世赓续
下载PDF
固守、存异与兼顾——刍议明末书家关于“笔法”叙述的三个模式
20
作者 赵紫文 《美术大观》 2023年第7期94-97,共4页
明末书家对笔法的阐释,总体上涉及“正统”与“个性”两个范畴。并在自我表述、经验描述、笔法品评等模式下有所侧重。书家在自我表述模式中,着意接续笔法谱系和对自身“正统之法”的宣称;在经验描述模式中,可见书家之间明显存异的笔法... 明末书家对笔法的阐释,总体上涉及“正统”与“个性”两个范畴。并在自我表述、经验描述、笔法品评等模式下有所侧重。书家在自我表述模式中,着意接续笔法谱系和对自身“正统之法”的宣称;在经验描述模式中,可见书家之间明显存异的笔法理念,但书家均以正统作为“个性之意”的根基;在笔法品评模式中,书家是以“正统之法”为绝对标准与以“个性之意”为相对标准相组合,目的在于回避舍弃其中一方所带来的标准缺失。笔者尝试以区分不同模式的方式介入对明末书家笔法阐释的认识,将对以往研究仅关注创新性与个性书风的单一视角,具有一定的反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 草书 笔法 正统 个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