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国上海“精武会”音乐部的粤乐活动考察 |
濮筱旭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粤乐应如何发展?——基于文化多样性视角的思考 |
刘瑾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3
|
粤乐唱响上海滩(上)——从文化变迁视角论广东音乐驻沪成因(1867—1949) |
李岩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7 |
7
|
|
4
|
粤乐唱响上海滩(下)——从文化变迁视角论广东音乐驻沪成因(1867—1949) |
李岩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7 |
4
|
|
5
|
20世纪30年代广州的戏院、茶楼和民间乐社——粤剧、粤曲、粤乐在广州的传播研究 |
居地希
|
《音乐传播》
|
2014 |
3
|
|
6
|
解析粤剧、粤曲中粤乐“唱腔化”的现象——从《平湖秋月》在粤剧、粤曲中的运用谈起 |
仲立斌
|
《乐器》
|
2013 |
2
|
|
7
|
超越传统的探索——从当代粤乐名家李助炘作品《粤魂》看粤乐“交响化” |
黄颖仪
|
《黄河之声》
|
2011 |
1
|
|
8
|
粤乐扬琴流派艺术的岭南地域文化品格 |
李艳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2 |
0 |
|
9
|
由潮州重三六、粤乐乙凡调切入的自然律位探索 |
赵宋光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7 |
0 |
|
10
|
当代粤乐传承之“民间”与“学院”跨区域交互对接新趋势——以2004-2014余其伟执教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十年为例 |
吴迪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1
|
粤乐文化中的“多元”欣赏与“一元”守护 |
刘茜
|
《文教资料》
|
2011 |
0 |
|
12
|
《余其伟与当代粤乐》跋 |
冯明洋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3
|
跨地域粤乐演奏风格差异研究 |
刘瑾
靳鑫雨
|
《艺术评鉴》
|
2022 |
0 |
|
14
|
粤乐“八大曲”初析:戏曲清唱、珠江河调、广东汉剧 |
容世诚
|
《文化遗产》
CSSCI
|
2016 |
3
|
|
15
|
浅论粤乐在学校的传承——以广州市番禺区傍江东小学民乐队为例 |
戴欢
|
《音乐时空》
|
2015 |
1
|
|
16
|
对现代音乐史两个问题的再认识——从吕文成粤乐创作谈起 |
余其伟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7
|
“粤乐”之“线”——广东地区传统乐语研究综述 |
杨诺鸣
|
《丽水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8
|
浅析粤乐《小桃红》 |
邓淼
|
《戏剧之家》
|
2019 |
1
|
|
19
|
浅谈粤乐之钢琴改编曲《平湖秋月》 |
徐婧
|
《北方音乐》
|
2011 |
0 |
|
20
|
“声趣”“修辞”“意象”“文心”--粤乐人文内涵小议 |
邓希路
|
《粤海风》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