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9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粮食生产能力区域差异及障碍因子分析
1
作者 李青颐 李敬锁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0期152-159,共8页
分析山东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和障碍因子,有利于更好地保证粮食安全,有助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生产条件水平、产出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用资料投入水平4个方面选取了12个指标构建山东省粮食生产能力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 分析山东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和障碍因子,有利于更好地保证粮食安全,有助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生产条件水平、产出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用资料投入水平4个方面选取了12个指标构建山东省粮食生产能力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山东省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基尼系数、障碍度模型分析山东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发展状况及各市发展水平的差异,探讨影响山东省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1—2021年山东省粮食生产能力水平综合得分从0.0751上升到0.1138。鲁南地区相比鲁东、鲁中和鲁北地区的区域差异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障碍度逐年减少,农用生产资料投入水平的障碍度逐年增加,不同区域制约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有所不同。为此,提高种子质量、科学制定粮食生产方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鼓励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作物产量等可有效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区域差异 障碍因子 山东省
下载PDF
代萍 用好养好黑土地 不断突破粮食生产能力
2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4年第3期61-61,共1页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代萍在今年两会上建议,东北要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用好养好黑土地、坚持科技兴农、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好种产好粮,种业是农业...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代萍在今年两会上建议,东北要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用好养好黑土地、坚持科技兴农、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好种产好粮,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大农业 粮食生产能力 产粮大县 科技兴农 支持力度 辽宁省营口市 国家粮食安全 高标准农田建设
下载PDF
东北地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86
3
作者 石淑芹 陈佑启 +2 位作者 姚艳敏 李志斌 何英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4-586,共13页
分析研究当前区域性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变化格局和态势,研究其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东北地区为例,利用"3S"技术,着重应用GIS空间分析优势,首先分层次开展耕地自然质量评价、耕地... 分析研究当前区域性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变化格局和态势,研究其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东北地区为例,利用"3S"技术,着重应用GIS空间分析优势,首先分层次开展耕地自然质量评价、耕地利用质量评价与耕地综合质量评价,分析耕地自然质量、耕地利用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系,研究区域耕地数量变化引起的耕地综合质量空间分布变化;然后从耕地数量、耕地质量、作物种植制度等方面,探讨东北地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为本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生产发展规划提供借鉴,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耕地质量 粮食生产能力 GIS 中国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产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94
4
作者 张晋科 张凤荣 +3 位作者 张琳 张迪 吴初国 孔祥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78-2285,共8页
【目的】通过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现实产量的对比,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及其省际差异。【方法】以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在确定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计算... 【目的】通过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现实产量的对比,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及其省际差异。【方法】以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在确定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计算了各区域各个耕地亚类的粮食单产能力;再分别乘以各县2004年相应耕地亚类的面积,得到2004年各县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进而汇总出各省以及全国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结合近3年(2002~2004年)的粮食现实产量,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及其省际差异。【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远高于全国近3年4.52亿t的粮食平均产量,目前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从各省的计算结果来看,除新疆以外,单位耕地的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均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中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5个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省区最低;位于中国广大北部、西南部的省市,受土壤质量、灌溉条件的限制,粮食生产能力的开发程度低,粮食生产虽有一定增产空间,但实施难度较大或需大量投入。【结论】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抓好中国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的东部、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同时也要加大广大北部、西南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进一步开发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产量 耕地 中国
下载PDF
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及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翠珍 孔祥斌 +2 位作者 秦静 李建春 马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7,共7页
该文选取北京市为例,以1980~2005年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和相关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资料,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农户经济学对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对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特征为更多... 该文选取北京市为例,以1980~2005年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和相关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资料,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农户经济学对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对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特征为更多选择种植蔬菜、西瓜等集约边际较高的作物,部分农户也会选择粗放利用方式。其耕地利用变化表现为北京市1980年以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先增加后大幅减少,且集约度相对较低。而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呈现阶段性变化,从追求粮食产量最大化到粮食产量和利润最优化的双重目标再到更多地关注耕地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农户粮食作物的选择意愿先增高后降低,这对耕地实际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很大。引入粮食单产变动指数对1978~2005年北京市各区县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变化分析,呈现同样阶段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耕地利用 耕地粮食生产能力 大都市区 北京市
下载PDF
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以吉林中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27
6
作者 石淑芹 陈佑启 +2 位作者 姚艳敏 李志斌 何英彬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3-149,共7页
在目前我国粮食供需相对紧张,部分耕地非农化利用的趋势日渐明显,政府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户利益之间的矛盾尚未真正解决,农产品市场日趋国际化以及国内粮食生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分析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变化格局与态势,研究其耕地... 在目前我国粮食供需相对紧张,部分耕地非农化利用的趋势日渐明显,政府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户利益之间的矛盾尚未真正解决,农产品市场日趋国际化以及国内粮食生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分析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变化格局与态势,研究其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着重从空间分布角度,通过研究两个不同时期区域耕地数量变化及引起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变化,探讨区域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综合影响,并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吉林中西部地区耕地数量净增加了0.82×104hm2;②减少的耕地中,三等地减少数量最多,一等地减少量最少;增加的耕地中,五等地增加数量最多,一等地增加数量最少;③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粮食总产净增加了0.52×104t。其中耕地减少使本地区粮食总产减少了39.09×104t,二等地和三等地的减少对粮食总产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分别占粮食总产减少总量的28.36%和44.82%。同时增加的耕地中,二等地的增加对粮食总产增加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占本区粮食总产增加量的44.53%;④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保证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耕地质量评价 粮食生产能力 GIS 空间分析
下载PDF
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徐珊 宋戈 +1 位作者 李丹 王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9,共9页
为了揭示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该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巴彦县为研究区,以1991年土地详查数据库、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和2009年SPOT5影像为基本信息源,以粮食单产等统计数据为基本数据源,运用遥感及地理信息手段,采... 为了揭示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该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巴彦县为研究区,以1991年土地详查数据库、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和2009年SPOT5影像为基本信息源,以粮食单产等统计数据为基本数据源,运用遥感及地理信息手段,采用土地综合指数评价法分析研究区耕地资源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991-2009年研究区耕地资源数量呈持续增加的趋势,耕地向非耕地的转换主要发生在林地和其他用地之间;1991-2006年研究区增加耕地资源中三等地耕地面积增加最多,一等地增加最少。减少的耕地资源中二等地和三等地耕地减少最多,而一等地减少最少;2006-2009年增加耕地中二等地耕地增加最多,一等地耕地增加最少;减少的耕地资源中,三等地耕地减少最多,一等地耕地减少最少;位于北部岗平原农牧区的二等地耕地是影响粮食生产能力最大的区域,三等地和四等地耕地面积虽占到总耕地面积的50%左右,但受到自然因素和土壤因素的制约,粮食生产能力也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粮食 耕地资源 粮食生产能力 东北粮食主产区
下载PDF
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APEC地区粮食安全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余强毅 吴文斌 +2 位作者 唐华俊 陈佑启 杨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838-2848,共11页
【目的】以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在世界粮食供给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地区为研究区域,开展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粮食安全评价研究。【方法】利用机制法模型测算区域的土地生产潜力和粮... 【目的】以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在世界粮食供给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地区为研究区域,开展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粮食安全评价研究。【方法】利用机制法模型测算区域的土地生产潜力和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作为粮食安全评价的基础;分别从粮食生产与消费、粮食增产潜力、人口承载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APEC各成员体的粮食安全形势。【结果】APEC地区粮食生产潜力总和为17.39亿t,其中中国的潜力总产5.69亿t,为区域内最高。比照当前的粮食现实产量,总体来说,各成员体均具有一定的增产空间,但如果综合考虑人口承载、粮食消费等情况,各成员体的粮食安全形势呈现分化态势,除日本、韩国外,发达成员体总体上略好于不发达成员体。【结论】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区域粮食生产潜力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将是保障APEC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评价 机制法 层次分析法 亚太经合组织
下载PDF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粮食生产能力田间质量限制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千五 王数 +3 位作者 张凤荣 徐艳 张晋科 姜广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5-88,共4页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能否正确反映耕地田间质量因素对粮食生产能力的作用,是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于粮食生产能力核算的关键问题。据此,该文依据天津市农用地分等成果,从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过程出发,将自然质量分视为田间质量限制系数,应...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能否正确反映耕地田间质量因素对粮食生产能力的作用,是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于粮食生产能力核算的关键问题。据此,该文依据天津市农用地分等成果,从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过程出发,将自然质量分视为田间质量限制系数,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耕地田间质量因素对粮食产量形成的影响,从而为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于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核算提供思路。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与标准粮的相关关系显著,农用地分等成果正确地反映了耕地质量及其粮食生产能力;自然质量分与标准粮产量的相关关系较差,但自然质量分的高低总体上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即田间质量限制系数起到了耕地田间质量因素对作物产量的正确"限制"作用;但须设置控制性田间试验,才能在机理上建立各田间质量因子与产量的定量化模型,从而使得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更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农用地分等 自然质量等指数 田间质量限制
下载PDF
福建粮食生产能力预测与粮食安全保障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曾玉荣 周江梅 +5 位作者 杨军 李建华 郑百龙 刘荣章 李伟伟 吴越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26-432,共7页
分析了福建省粮食生产能力制约因素和宏观约束因素,结合福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的计量分析和粮食生产潜力预测,根据省情,从资源保护、耕地利用、技术支撑、市场机制、预警机制、粮食政策、防灾减灾等方面,提出保障福建粮食安... 分析了福建省粮食生产能力制约因素和宏观约束因素,结合福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的计量分析和粮食生产潜力预测,根据省情,从资源保护、耕地利用、技术支撑、市场机制、预警机制、粮食政策、防灾减灾等方面,提出保障福建粮食安全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粮食生产能力 制约因素 生产潜力 安全对策
下载PDF
单位水量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建生 徐子恺 姚建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9-434,共6页
单位水量粮食生产能力是综合反映灌溉用水水平和粮食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各省(市、区) 粮食生产能力的计算, 结合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 认为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潜力, 主要在于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 单位水量粮食生产能力是综合反映灌溉用水水平和粮食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各省(市、区) 粮食生产能力的计算, 结合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 认为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潜力, 主要在于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益, 在水土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应适当发展灌溉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水量 粮食生产能力 灌溉用水 综合分析
下载PDF
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唐宽金 郑新奇 +1 位作者 姚金明 吴斐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109,共5页
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最终是为了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以不同耕地类型的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础,借助于ArcGIS的空间分析等分析方法,以实地1.0km×1.0km网格单元作为统计单位,结合济南市未来粮食需求情况,对济南... 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最终是为了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以不同耕地类型的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础,借助于ArcGIS的空间分析等分析方法,以实地1.0km×1.0km网格单元作为统计单位,结合济南市未来粮食需求情况,对济南市基本农田保护从数量和布局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要保证济南市2020年的粮食安全,其基本农田面积应不得低于31.7655万hm2,届时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7.81%。从不同耕地类型入选基本农田的情况来看,水浇地,菜地和灌溉水田的入选比例较高,都接近甚至超过90%;从基本农田的空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济南市中北部平原区以及长清区和平阴县两地的西北部和东南部,与济南市耕地分布和粮食生产情况较为一致。该研究已经应用于济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研究成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基本农田规划 网格单元 空间分析 济南市
下载PDF
河北省山前平原粮食生产能力估算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世刚 李英杰 张建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344-348,共5页
以3年滑动平均数为基础,对1995-2006年河北省山前平原耕地面积、灌溉条件、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的变化趋势和1996-2007年河北省粮食作物审定品种区试产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该区域2009、2015和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 以3年滑动平均数为基础,对1995-2006年河北省山前平原耕地面积、灌溉条件、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的变化趋势和1996-2007年河北省粮食作物审定品种区试产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该区域2009、2015和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未来该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呈上升趋势。此结果是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持续提高单产和严格保护耕地、推广节水技术基础上的,如果背离这些原则,粮食生产能力则有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山前平原 粮食生产能力 估算
下载PDF
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段增强 宋静 +1 位作者 黄秀兰 何玉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9-144,共6页
粮食生产能力估算模型是研究粮食生产能力的科学手段之一,是分析当前及今后粮食生产能力的必要手段。文章总结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用于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估算的模型,分析了以机理性模型、统计模型及综合模型为代表的三类耕地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生产能力估算模型是研究粮食生产能力的科学手段之一,是分析当前及今后粮食生产能力的必要手段。文章总结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用于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估算的模型,分析了以机理性模型、统计模型及综合模型为代表的三类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模型的研究脉络,并针对这几类模型的适用范围及国内外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模型充分利用机理性模型、统计模型特点,取长补短,为目前较为有效、准确的估算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但通过对已有模型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模型仍存在一些问题,该类模型应该向着多方法、多角度交叉,社会因素结合自然因素及多种模型综合发展的方向继续改进,逐步加强研究方法的更新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粮食生产能力 估算模型 对比
下载PDF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探析与政策思考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宪法 高旺盛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0-143,共4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粮食安全内涵的动态演进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阶段性变化,分析了粮食生产变化的内在原因,明确了目前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所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自然资源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提出... 本文简要回顾了粮食安全内涵的动态演进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阶段性变化,分析了粮食生产变化的内在原因,明确了目前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所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自然资源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提出了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能力 制约因素 政策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姚慧敏 张凤荣 鞠正山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1-33,共3页
耕地变化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粮食安全问题。本文依据 1 991~ 2 0 0 1年黄淮海平原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以及粮食生产变化情况 ,分析了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结果表明 :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 ,通过影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耕地变化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粮食安全问题。本文依据 1 991~ 2 0 0 1年黄淮海平原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以及粮食生产变化情况 ,分析了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结果表明 :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 ,通过影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 ,最终影响到粮食总产量。 1 991~ 2 0 0 1年 ,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质量降低 ,导致黄淮海平原区粮食总产量损失 634.87万吨 ,占 2 0 0 1年粮食总产量的 5 .1 %。因此 ,保护现有耕地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 ,对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数量 粮食总产量 粮食生产能力 耕地变化 黄淮海平原 耕地面积 粮食安全问题 质量变化 单产 粮食作物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多维灰关联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颜齐 马翠萍 郭翔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43,共3页
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为此,在阐述了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1991~2005年数据为样本,对黑龙江省农机化程度和粮食生产能力两组指标进行测算,得... 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为此,在阐述了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1991~2005年数据为样本,对黑龙江省农机化程度和粮食生产能力两组指标进行测算,得出了影响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的具体因素,为制定省内相关农业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农业机械化 灰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18
作者 卢新海 柯楠 匡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3-62,共10页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在结构和区域上的差异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提升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路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核密度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结果:(1)2000—2018年,中国各类粮食生产能力总...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在结构和区域上的差异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提升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路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核密度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结果:(1)2000—2018年,中国各类粮食生产能力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极化态势增强,区域差异逐渐扩大。(2)粮食主产区各类粮食生产能力与中国整体层面的变化趋势相似;粮食主销区各类粮食生产能力均呈现下降趋势;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生产能力和饲料粮生产能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口粮生产能力呈现波动下降特征。(3)各类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存在“棘轮效应”;各类粮食播种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对各类粮食生产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能力和口粮生产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总值对饲料粮生产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在结构和区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可通过“强化区域粮食生产联动效应”“挖掘粮食生产新动能”“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稳步提升中国粮食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口粮生产能力 饲料粮生产能力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江苏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建设的途径与对策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康贫 朱方林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4期47-50,共4页
本文对江苏粮食生产能力现状作了简要分析,阐述了江苏粮食安全的数量界限,提出以食物生产观念涵复粮食生产、合理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土地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和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实现藏粮于田,藏粮于科技等发展江苏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途径与对策 江苏 储备 能力现状 数量界限 粮食安全 生产观念 粮食价格 科技水平 基本思路 土地 于田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Output-DEA模型的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评价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宁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3,共5页
应用超效率Output-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产区处于技术有效的省份仅有4个,其超效率值存在较大差距。多数省区技术无效率是规模效率低造成的。如果能够提高无效率省区的技术效率,... 应用超效率Output-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产区处于技术有效的省份仅有4个,其超效率值存在较大差距。多数省区技术无效率是规模效率低造成的。如果能够提高无效率省区的技术效率,发挥有效率省份的生产潜力,对提升全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将产生十分明显的效果。各无效率省区还存在投入的冗余,减少这些投入冗余对于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应该把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作为粮食政策的首要目标,促进粮食生产区域的合理布局,优化粮食生产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Output-DEA模型 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