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荒原意象与西方文学的精神流变观 |
张岩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1
|
|
2
|
论寻根文学以来知识分子形象的精神流变 |
郑正平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3
|
如何变化,怎样提升——论新世纪十年先锋诗坛的精神流变 |
刘波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4
|
唐代“三李”诗歌的精神流变 |
韩大强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9 |
0 |
|
5
|
从虞世南到贺知章:论初盛唐江南文人的精神流变 |
周衡
|
《中国韵文学刊》
|
2013 |
0 |
|
6
|
论回族文学中阿訇形象的精神流变 |
王继霞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1
|
|
7
|
朱天文的文学创作精神流变——以《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和《巫言》为中心 |
金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8
|
西方现代荒原精神流变观 |
刘成纪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3
|
|
9
|
屈骚批评与两汉士人的精神流变 |
李春霞
刘生良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2018 |
0 |
|
10
|
论寻根文学以来知识分子形象的精神流变 |
岳蔚敏
|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1
|
独领风骚的先锋精神——1979—1989年安徽新诗的精神流变 |
李桦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2
|
试析明清传统版画艺术的精神流变 |
李秋实
孟昕
|
《芒种》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现实、介入与转化——论新世纪先锋诗歌的审美转型和精神流变 |
刘波
|
《江南(诗)》
|
2018 |
0 |
|
14
|
传承与重构:从“人民性”到“新人民性”——以《讲话》精神的文学史流变为视角 |
张继红
刘金凤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5
|
略论艺术精神形态嬗变的理性能力 |
卢燕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
16
|
从图式到精神:钟馗的文化意味与艺术特质 |
张玉
张宜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0 |
2
|
|
17
|
赫索格与神话精神 |
傅勇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0 |
2
|
|
18
|
儿童影像:隐喻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 |
杨勇
|
《南腔北调》
|
2017 |
0 |
|
19
|
苏轼《前赤壁赋》新解 |
詹珊
|
《莆田学院学报》
|
2004 |
1
|
|
20
|
20世纪以来回族小说中的少年形象 |
王继霞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