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的玉米淀粉糊化度的快速检测方法
1
作者 李文娜 严平宇 +1 位作者 李建文 张嘉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0-115,共6页
玉米淀粉糊化是饲料加工中一项关键的物理变化,其影响着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性能。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单因素设计,测定不同水分含量(30%、50%、100%、150%、200%、250%、300%)、水浴温度(50、60、70、80、90℃)和时间(1、3、5、7、10 m... 玉米淀粉糊化是饲料加工中一项关键的物理变化,其影响着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性能。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单因素设计,测定不同水分含量(30%、50%、100%、150%、200%、250%、300%)、水浴温度(50、60、70、80、90℃)和时间(1、3、5、7、10 min)对玉米淀粉糊化的影响,并用快速粘度仪(RVA)分析不同糊化度样品的黏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分、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的增加,玉米淀粉糊化度极显著增加(P<0.01);随着糊化度增加,玉米淀粉的峰值粘度、谷值粘度、最终粘度、回生值和衰减值极显著降低(P<0.01),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极显著增加(P<0.01)。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了糊化度与峰值粘度、谷值粘度、最终粘度、回生值、衰减值、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的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15,检验回归模型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回归相关系数R^(2)为0.9175,该模型可以根据玉米淀粉的粘度特性快速预测其糊化程度,为饲料加工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回归 淀粉 糊化度 快速检测
下载PDF
高糊化度苦荞全粉对鲜湿面条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郭学艺 董桂梅 +1 位作者 申瑞玲 李云龙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9,88,共9页
以苦荞全粉和高糊化度苦荞全粉为原料,制备对应面团,并以这两种全粉和高筋小麦粉为原料制备混合粉和鲜湿面条,研究两种全粉的粉质特性和对应面团的质构特性,以及高糊化度苦荞全粉添加量对混合粉糊化特性、鲜湿面条蒸煮特性等品质特性的... 以苦荞全粉和高糊化度苦荞全粉为原料,制备对应面团,并以这两种全粉和高筋小麦粉为原料制备混合粉和鲜湿面条,研究两种全粉的粉质特性和对应面团的质构特性,以及高糊化度苦荞全粉添加量对混合粉糊化特性、鲜湿面条蒸煮特性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糊化度苦荞全粉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粉质指数分别为(110.54±0.24)%、(11.48±0.14)min和109.00±2.15,与苦荞全粉相比,吸水率增加,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延长,弱化度降低,粉质指数升高;随着水添加量的增加,两种全粉所制备面团的硬度和黏聚性整体均降低,当苦荞全粉水添加量为55%、高糊化度苦荞全粉水添加量为65%时,二者所制备面团具有较好的质构特性;随着高糊化度苦荞全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均显著降低,峰值时间逐渐缩短,当高糊化度苦荞全粉添加量为15%时,苦荞淀粉与小麦淀粉发生交联形成的网状结构连续且致密,鲜湿面条的断条率为(10.11±0.15)%,蒸煮损失率为(9.27±0.35)%,硬度、弹性和咀嚼性适中,水分分布均匀,感官综合评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面条 苦荞全粉 糊化度 质构特性 特性
下载PDF
淀粉糊化度检测方法及在白酒应用中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荣寿 赵江华 +6 位作者 高占争 黄荣 杨果 赵玲 陶洪驰 杨柳 李捷 《酿酒》 CAS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淀粉糊化度是食品行业中重要控制指标,其测定方法主要有酶水解法,粘度检测法、脉冲核磁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累计光密度法、聚焦光束反射分析法,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白酒酿造中对粮食糊化有一定要求,通过测定糊化度可以了解蒸粮情况,... 淀粉糊化度是食品行业中重要控制指标,其测定方法主要有酶水解法,粘度检测法、脉冲核磁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累计光密度法、聚焦光束反射分析法,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白酒酿造中对粮食糊化有一定要求,通过测定糊化度可以了解蒸粮情况,有利于优化白酒酿造工艺,以及白酒品质的提升。白酒酿造过程中糟醅糊化度检测方法不统一,还未形成相关标准,需进一步研究更加适合白酒酿造的糊化度检测方法,促进白酒酿造过程中糊化度的快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淀粉糊化度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玉米及其制品中淀粉糊化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张幻 《中国猪业》 2024年第5期22-3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复性好的快速测定玉米及其制品淀粉糊化度的测定方法。试验将全糊化试样、待测试样及空白试样与糖化酶溶液混合,水解生成葡萄糖,使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以比色法测定各溶液吸光度,从而计算...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复性好的快速测定玉米及其制品淀粉糊化度的测定方法。试验将全糊化试样、待测试样及空白试样与糖化酶溶液混合,水解生成葡萄糖,使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以比色法测定各溶液吸光度,从而计算淀粉糊化度。本试验通过对影响淀粉糊化度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即糖化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样品粒度的试验探究,确定了最佳条件:样品过60目分析筛,每0.3 g样品使用1000 U糖化酶,在40~45℃条件下酶解60 min。在此条件下测定玉米、玉米淀粉、膨胀玉米及膨化玉米的淀粉糊化度,结果与行业标准《NY/T4125-2022饲料中淀粉糊化度的测定》进行对比,P值均大于0.05,RSD均小于2%,表明本研究测定淀粉糊化度筛选出的试验条件准确度高、精密度高,并且简便易行,可降低试剂风险及成本,便于检测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及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淀粉糊化度 酶解条件 样品粒
下载PDF
高压对玉米淀粉糊化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马成林 左春柽 +1 位作者 张守勤 王丽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2-176,共5页
采用差热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不同压力及保压时间对玉米淀粉糊化度的影响。在700MPa压力下,保压2min即可使86.8%玉米淀粉糊化,达到一般食品加工要求;保压5min,可使玉米淀粉100%糊化。
关键词 玉米淀粉 差热 糊化度 高压
下载PDF
小麦总淀粉、A-淀粉及B-淀粉的热损伤与其糊化度、糊化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洪静 郑学玲 +2 位作者 刘翀 李利民 沈莎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8-42,共5页
为了探索热处理温度和水分对淀粉损伤及损伤后淀粉糊特性的影响,揭示小麦淀粉的热损伤程度与糊化度、糊黏度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市售面粉分离的总淀粉、A-淀粉和B-淀粉为原料,经30~90℃的温度处理后,测定其在高、低水分下的破损淀粉含量... 为了探索热处理温度和水分对淀粉损伤及损伤后淀粉糊特性的影响,揭示小麦淀粉的热损伤程度与糊化度、糊黏度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市售面粉分离的总淀粉、A-淀粉和B-淀粉为原料,经30~90℃的温度处理后,测定其在高、低水分下的破损淀粉含量、糊化度及糊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水分下,淀粉损伤、糊化度和淀粉糊性质随热处理温度变化不明显;高水分含量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破损淀粉含量和糊化度呈明显上升趋势,热损伤程度与糊化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糊化温度略有增加,主要的黏度参数显著下降,损伤淀粉与峰值黏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热损伤 糊化度 损伤程
下载PDF
挤压方便米的径向膨胀率与其复水率、糊化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庄海宁 夏智 +1 位作者 李军德 金征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0年第10期1057-1062,1075,共7页
以早籼米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研究大米挤出物的径向膨胀率和复水率随挤压加工参数变化规律,同时研究膨胀率与挤压方便米饭复水率、糊化度的关系,以期为挤压方便米饭的生产摸索出方便有效的生产标准。实验表明,不同挤压条件下,径... 以早籼米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研究大米挤出物的径向膨胀率和复水率随挤压加工参数变化规律,同时研究膨胀率与挤压方便米饭复水率、糊化度的关系,以期为挤压方便米饭的生产摸索出方便有效的生产标准。实验表明,不同挤压条件下,径向膨胀率皆和复水率有相同变化趋势,复水率、糊化度亦随膨胀率的变化呈相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水分32%,进料速度70g/min,螺杆转速150r/min,末端机筒温度92℃的情况下,物料径向膨胀率达到2.19,糊化度达到87.8%,产品色泽接近天然大米,内部具有致密多孔的结构,5min内的复水率达到2.03,复水之后,复水20min之内产品外形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方便米 径向膨胀率 复水率 糊化度
下载PDF
不同糊化度马铃薯淀粉的黏度及凝胶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芬 刘伟 +4 位作者 刘倩楠 周童童 刘鑫硕 胡宏海 张泓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0,共9页
为探究不同糊化度马铃薯淀粉黏度及其凝胶特性的差异,本研究将马铃薯淀粉乳(料液比1:9)分别置于59℃和60℃条件下加热1、3、6、9、12、15、18 min,制备出糊化度为38.70%~91.13%的马铃薯淀粉样品。测定了不同糊化度马铃薯淀粉的黏度,微... 为探究不同糊化度马铃薯淀粉黏度及其凝胶特性的差异,本研究将马铃薯淀粉乳(料液比1:9)分别置于59℃和60℃条件下加热1、3、6、9、12、15、18 min,制备出糊化度为38.70%~91.13%的马铃薯淀粉样品。测定了不同糊化度马铃薯淀粉的黏度,微观结构,凝胶强度及弹力,并分析了马铃薯淀粉理化特性与其糊化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水热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马铃薯淀粉颗粒逐渐破裂,椭圆形特征形貌逐渐消失。马铃薯淀粉黏度,凝胶强度及弹力与其糊化度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1)。随糊化度的增大,预糊化马铃薯淀粉黏度由0.17m J增加至3.40m J。未经二次加热的不同糊化度马铃薯淀粉凝胶强度和弹力随初始糊化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但经二次加热完全糊化的马铃薯淀粉凝胶的强度和弹力随初始糊化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不同程度的预糊化处理显著改变了马铃薯淀粉的黏度及凝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糊化度 微观结构 凝胶强
下载PDF
低温加酶挤压玉米淀粉糊化度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冯秋娟 肖志刚 +2 位作者 郑广钊 魏旭 叶鸿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87-290,294,共5页
为了探讨淀粉加酶挤压转化规律,以中温α-淀粉酶为外加酶,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对玉米淀粉进行了糊化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糊化程度的挤出物;在单因素研究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机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和酶浓度对挤出物糊化... 为了探讨淀粉加酶挤压转化规律,以中温α-淀粉酶为外加酶,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对玉米淀粉进行了糊化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糊化程度的挤出物;在单因素研究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机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和酶浓度对挤出物糊化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机筒温度为71.35℃、物料水分31.81%、转速133.96r/min、酶浓度3.15u/g条件下,挤压玉米淀粉糊化度的最优值为5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糊化度 加酶挤压 双螺杆挤压机
下载PDF
挤压膨化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庆 张光 +4 位作者 杨春华 吕铭守 刘琳琳 王尚杰 石彦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0-234,共5页
以大米粉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法研究挤压膨化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分析了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第五区温度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分析得出挤压膨化大米粉的最佳参数为:物料... 以大米粉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法研究挤压膨化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分析了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第五区温度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分析得出挤压膨化大米粉的最佳参数为:物料含水量为18%,螺杆转速为190 r/min,第五区温度为190℃;在此实验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糊化度为90.72%,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82.80%,挤压膨化后大米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比未经挤压处理的大米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提高了10.31%。本研究为大米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粉 挤压膨 糊化度 蛋白质体外消
下载PDF
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的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海东 董致远 +2 位作者 吕小文 李军国 秦玉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9-253,共5页
淀粉糊化度是评价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畜禽吸收利用饲料中能量物质的效率,进而影响饲料的转化效率和畜禽生长状态。该文建立了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的两种快速检测方法,其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NIRS)检测淀粉糊化度的定... 淀粉糊化度是评价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畜禽吸收利用饲料中能量物质的效率,进而影响饲料的转化效率和畜禽生长状态。该文建立了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的两种快速检测方法,其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NIRS)检测淀粉糊化度的定标和验证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759和0.9608;而快速黏度分析法(RVA)预测淀粉糊化度的定标和验证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025和0.8746。试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快速黏度分析法均可快速且较准确地预测颗粒饲料的淀粉糊化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满足实时监测饲料加工过程淀粉糊化程度、实现颗粒饲料精细加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糊化度 快速黏分析法
下载PDF
加工对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糊化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程译锋 袁信华 过世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和β-淀粉酶法分别测定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探讨了粉碎、调质和制粒对二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调质前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粉碎粒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淀粉糊化度受粒度影... 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和β-淀粉酶法分别测定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探讨了粉碎、调质和制粒对二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调质前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粉碎粒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淀粉糊化度受粒度影响很小;调质使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增加9%~12%和11%。15%,二者的增加值与粒度也呈负相关;制粒使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进一步增加2%~3%和3%~5%。对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原料性质和粉碎贡献率为82%~83%,调质为13%~15%,制粒为3%~4%;对于淀粉糊化度,原料性质和粉碎贡献率为52%-56%,调质为30%~38%,制粒为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粉碎 调质 制粒 蛋白质体外消 淀粉糊化度
下载PDF
不同品种玉米的化学成分、淀粉糊化度及活体外发酵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0
13
作者 乔富强 姚华 +4 位作者 王晓霞 孙长勉 任丽萍 鲁琳 孟庆翔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428,共5页
本试验以常规玉米品种农大108(CAU108)、优质蛋白玉米9409(HQPC9409)和高油玉米(HOC)为材料,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活体外人工瘤胃消化试验和产气量试验,研究玉米品种对化学成分、淀粉糊化度和活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 本试验以常规玉米品种农大108(CAU108)、优质蛋白玉米9409(HQPC9409)和高油玉米(HOC)为材料,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活体外人工瘤胃消化试验和产气量试验,研究玉米品种对化学成分、淀粉糊化度和活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玉米品种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淀粉糊化度、48 h产气量、产气速度、理论最大产气量、12和24 h干物质及淀粉消化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3个品种中,CAU108品种的各项能量指标均优于HQPC9409和HOC,但不同品种玉米的活体外瘤胃发酵参数(pH、NH3-N、VFA)差异不显著(P>0.05)。由本试验得出,CAU108玉米较其他2个品种具有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学成分 淀粉糊化度 活体外瘤胃发酵
下载PDF
超高压技术对玉米粉糊化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建珍 刘景圣 +2 位作者 张大力 郑明珠 闵伟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8-150,共3页
为改善玉米粉加工和食用品质,以普通玉米粉为原料,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压力、保压时间、玉米粉质量浓度对其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超高压处理压力的增大、保压时间的延长、玉米粉糊化度逐渐升高、玉米粉质... 为改善玉米粉加工和食用品质,以普通玉米粉为原料,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压力、保压时间、玉米粉质量浓度对其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超高压处理压力的增大、保压时间的延长、玉米粉糊化度逐渐升高、玉米粉质量浓度的增大,玉米糊化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通过正交试验可知,压力500MPa、保压时间20min、玉米粉质量浓度15g/100mL时,玉米粉糊化度达到最大为9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粉 超高压技术 糊化度
下载PDF
米饭回生研究(I)脉冲核磁共振法测定谷物及淀粉糊化度与回生度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5
作者 姚远 丁霄霖 华聘聘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0-14,共5页
脉冲核磁共振法(PNMR) 测定谷物及淀粉糊化度与回生度,具有快速准确,对样品无损伤,且可测定完形谷物颗粒等优点。简要叙述了PNMR的工作原理,并以标准曲线法确定了PNMR测定值S’与米粉及米淀粉糊化度(DG)间的关... 脉冲核磁共振法(PNMR) 测定谷物及淀粉糊化度与回生度,具有快速准确,对样品无损伤,且可测定完形谷物颗粒等优点。简要叙述了PNMR的工作原理,并以标准曲线法确定了PNMR测定值S’与米粉及米淀粉糊化度(DG)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仪器参数fs ,可使S’—DG标准曲线具备良好的线性(r2 > 0.99) ,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化度 回生 标准曲线 米饭回升 谷物 脉冲核磁共振法 测定
下载PDF
处理温度·时间和物料粒度对玉米糊化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伟 王洪荣 +3 位作者 朱素华 宋荣渊 董淑红 谢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36-2837,2892,共3页
[目的]研究玉米淀粉糊化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温度、时间和物料粒度为3个不同的因素,利用3因素各水平试验设计,研究了它们对玉米淀粉糊化度的影响。[结果]粒度、温度和时间及其两两互作和三者的互作均对玉米淀粉糊化度有极显著影响。... [目的]研究玉米淀粉糊化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温度、时间和物料粒度为3个不同的因素,利用3因素各水平试验设计,研究了它们对玉米淀粉糊化度的影响。[结果]粒度、温度和时间及其两两互作和三者的互作均对玉米淀粉糊化度有极显著影响。单因素试验表明,20目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90℃下处理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处理10 min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两因素互作比较表明,粒度为20目,处理温度为90℃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粒度为40目,处理10 min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在90℃下处理10 min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三因素互作比较表明:粒度为20目,90℃下处理10 min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可达85%。[结论]该研究为山区的饲料生产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时间 物料粒 糊化度
下载PDF
双螺杆挤压蒸煮对普通玉米粉糊化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宝石 庞海强 +2 位作者 修琳 郑明珠 刘景圣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2年第2期13-15,100,共4页
本研究以普通玉米粉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挤压蒸煮条件对玉米粉糊化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物料含水量增加,挤出玉米粉的糊化度先增加后降低,物料含水量为35%时,糊化度达到最大为96.03%;随着挤出温度的增加,挤出玉米粉的糊化度先增加... 本研究以普通玉米粉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挤压蒸煮条件对玉米粉糊化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物料含水量增加,挤出玉米粉的糊化度先增加后降低,物料含水量为35%时,糊化度达到最大为96.03%;随着挤出温度的增加,挤出玉米粉的糊化度先增加然后略有降低,挤出温度为150℃时,糊化度达到最大为94.1%;随着螺杆转速的增加,挤出玉米粉的糊化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螺杆转速为225r/min时,糊化度达到最大为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玉米粉 双螺杆挤压蒸煮 糊化度
下载PDF
挤压膨化工艺对玉米糊化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祥 程秀花 +4 位作者 赵国琦 王丽 刘雄伟 马亮 吴千茂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9期1-4,共4页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蒸汽添加量以及不同的压力环直径条件下,挤压膨化对玉米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膨化温度和玉米糊化度存在线性关系;玉米糊化度与原料中水分存在着二次关系,其方程为Y=-1.307X2+10.75X+67.8;要得到品质优良...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蒸汽添加量以及不同的压力环直径条件下,挤压膨化对玉米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膨化温度和玉米糊化度存在线性关系;玉米糊化度与原料中水分存在着二次关系,其方程为Y=-1.307X2+10.75X+67.8;要得到品质优良的膨化料,也不能忽视压力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 压力环 糊化度
下载PDF
不同糊化度籼米淀粉在贮藏过程中结晶性和抗性淀粉的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鑫 周裔彬 +2 位作者 徐亚元 刘梅 万苗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27,共5页
本试验以籼米淀粉为原料,经完全和部分糊化后,在25、4和-18℃贮藏过程中分别测定其结晶性和抗性淀粉的变化,结果表明:完全糊化淀粉在25、4和-18℃贮藏过程中,结晶度从0%分别增至7.98%、12.53%和11.77%,相应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4.1%... 本试验以籼米淀粉为原料,经完全和部分糊化后,在25、4和-18℃贮藏过程中分别测定其结晶性和抗性淀粉的变化,结果表明:完全糊化淀粉在25、4和-18℃贮藏过程中,结晶度从0%分别增至7.98%、12.53%和11.77%,相应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4.1%、8.6%、6.5%与起始时相比,增加了2.7%、7.2%、5.1%;部分糊化淀粉的结晶度从11.14%分别增至19.11%、24.45%和22.89%,相应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13.8%、17.8%、15.8%,与起始时相比,增加了5.7%、9.7%、7.1%。部分糊化淀粉和完全糊化的淀粉相比,在相同的贮藏温度下,部分糊化淀粉结晶速率较快,抗性淀粉和慢消化淀粉的含量较多;与-18℃和25℃贮藏温度相比,4℃结晶速率较快,更易形成抗性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米淀粉 糊化度 抗性淀粉
下载PDF
不同淀粉糊化度处理的颗粒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于纪宾 秦玉昌 +2 位作者 牛力斌 于治芹 李军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4-17,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糊化度的颗粒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添加膨化玉米和改变调质温度来获得有较大差异淀粉糊化度的颗粒饲料、试验选用80头体重为30kg左右的猪,分为4个处理组,饲粮为同一配方,Ⅰ组、Ⅳ组制粒调质温度分别为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糊化度的颗粒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添加膨化玉米和改变调质温度来获得有较大差异淀粉糊化度的颗粒饲料、试验选用80头体重为30kg左右的猪,分为4个处理组,饲粮为同一配方,Ⅰ组、Ⅳ组制粒调质温度分别为70℃和85℃;Ⅱ、Ⅲ组分别用20%、40%的膨化玉米替代普通玉米,制粒调质温度为70屯,试验结果表明,在1~4周小猪阶段,虽然4组的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Ⅱ组的料重比和Ⅰ组的日采食量明显好于其它3组,使得Ⅰ组、Ⅱ组日增重显著高于Ⅳ组(P〈0.05),高含量膨化玉米组和高调质温度组对小猪的生长性能没有表现出优越性,可能与饲料淀粉糊化度高造成颗粒较硬、较黏有关。在5~12周生长育肥猪阶段,虽然各组之间猪的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但Ⅲ组的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小,Ⅱ组的日采食量最高、日增重仅次于Ⅲ组,Ⅰ组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现最差,Ⅳ组好于Ⅰ组,说明提高饲料的淀粉糊化度能够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糊化度 生长育肥猪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