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萧楚女为代表的“红烛精神”之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 |
赵刚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红烛精神 |
冯赐杭
|
《上海集邮》
|
2024 |
0 |
|
3
|
从生命诗学视角解读闻一多的《红烛》 |
张光焱
李汉桥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 |
0 |
|
4
|
闻一多《红烛》《死水》批评接受史综论 |
陈澜
方长安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5
|
人世须珍红烛会——纪1954年周汝昌先生北碚之行 |
凌梅生
|
《文史杂志》
|
2013 |
1
|
|
6
|
闻一多《女神》批评与《红烛》创作考论 |
刘静
万龙生
|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2
|
|
7
|
闻一多诗集《红烛》的艺术追求 |
刘殿祥
|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
1
|
|
8
|
浪漫和唯美向度的《红烛》 |
李乐平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
2006 |
0 |
|
9
|
永远的红烛——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闻一多 |
冯茵
|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0
|
幸凭圣火燃红烛——记江苏省优秀教研员陶卫东 |
曹兴戈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1
|
凌道新与“红烛会” |
常崇宜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2
|
《女神》和《红烛》比较略论 |
刘殿祥
|
《郭沫若学刊》
|
2009 |
0 |
|
13
|
在长夜中探索的足迹——评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的思想倾向 |
陈乃刚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4
|
闻一多新诗的色彩研究与孤独意识——以《红烛》《死水》为分析文本 |
史言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0 |
0 |
|
15
|
山村红烛——记化隆县扎巴中心学校校长公保龙智 |
陈巍
高建斌
|
《青海教育》
|
2005 |
0 |
|
16
|
蒙定鲜:苗山深处红烛情 |
欧孔群
|
《广西教育》
|
2009 |
0 |
|
17
|
河北理工大学红烛社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研究 |
张盈
马志强
张玲潇
|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8
|
春蚕红烛两相宜——记沪上著名中医教育家黄文东教授 |
楼绍来
|
《医古文知识》
|
2002 |
0 |
|
19
|
山村红烛 |
徐昭
|
《党的生活(青海)》
|
2008 |
0 |
|
20
|
点燃思政课“红烛”,照亮育新人之路 |
卢克平
|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