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药能持八金中红铜灰煅制新工艺研究
1
作者 尼玛才让 扎西东主 嘎务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4年第1期147-155,共9页
藏药红铜灰的制备是藏药炮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佐太练制中的重要环节。近几年,随着藏医药产业的发展,红铜灰用量不断增大,珍宝类药物配方原料能持八金中红铜灰炮制工艺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确定红铜去毒锈、煅烧的炮制工艺参数。采... 藏药红铜灰的制备是藏药炮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佐太练制中的重要环节。近几年,随着藏医药产业的发展,红铜灰用量不断增大,珍宝类药物配方原料能持八金中红铜灰炮制工艺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确定红铜去毒锈、煅烧的炮制工艺参数。采用可控高温炉和电灶炉分别对能持八金中红铜的去毒锈次数、时间,煅烧辅料、配量、时间和温度进行炮制试验,并通过与藏医文献记载和传统炮制法进行比较。发现去毒祛锈是同时完成的一个工序,再结合现代炮制技术和炮制结果的分析,取消了煅烧辅料中的硼砂,从而简化了炮制工序和次数,提高了炮制效率,减少了无用成分。得出在煅烧过程中只加硫磺辅料煅烧,其煅烧的最佳条件为:文火温度200℃,煅烧时间2h,武火温度为800℃,煅烧时间3h,炮制后的红铜呈不规则的黑色块状,具有表面粗糙多孔隙,可用手指掰碎,咀嚼时不碜牙等特征。通过炮制工艺研究,获得了炮制红铜灰最佳炮制工艺参数,为探讨佐太炼制,珍宝类配方原料八金、八矿的炮制规范研究提供了新工艺,减少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持八金 红铜 煅制 工艺
下载PDF
基于藏医药古籍文献对藏药红铜的考证研究
2
作者 才曾卓玛 何长廷 +1 位作者 娘本先 尼玛才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0期73-80,共8页
目的:全面阐明矿物藏药红铜的基原、炮制方法和组方配伍。方法:对公元8世纪至20世纪的24部藏医药古籍文献中有关矿物药红铜的基原,炮制,组方和功效进行归纳总结,考证分析。结果:矿物藏药红铜的藏文名为“■”,音译为“桑”和“桑玛”,... 目的:全面阐明矿物藏药红铜的基原、炮制方法和组方配伍。方法:对公元8世纪至20世纪的24部藏医药古籍文献中有关矿物药红铜的基原,炮制,组方和功效进行归纳总结,考证分析。结果:矿物藏药红铜的藏文名为“■”,音译为“桑”和“桑玛”,其主要入药方式为红铜灰,藏文名称为“■”,音译名为“桑太”。红铜味甘,性凉,具有干脓血、消浮肿、清肺热、治肺脓肿、疮疡、中毒症的作用;其品类主要以品质、颜色、产地、性质分类,常见按品质分为上品“雌铜”和次品“雄铜”;炮制方法有煅烧法、热制法、急制法、混合制法等,其中煅烧法应用最广泛。在方剂中红铜以红铜灰粉末入药,含红铜灰的组方主要遵循药效相近和随证加减药物的配伍规律,主要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消炎、利肺,适用于陈旧性肺病、腹腔积液、四肢肿痛、脏腑积液、皮肤病等病症。结论:矿物藏药红铜在藏医药应用历史中已具有明确的基原记载、系统的炮制方法、全面的组方配伍,为红铜灰入药应用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古籍文献 红铜 矿物药 炮制
下载PDF
枣庄市徐楼村红铜铸镶青铜器纹饰镶铸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胡钢 刘百舸 +1 位作者 张夏 王丽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红铜铸镶青铜器是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红铜纹饰的镶铸特征是器物铸造工艺的直接反映,但红铜镶嵌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研究探讨。为此,通过直接观察法和X光成像技术,分析探讨了枣庄市徐楼村红铜铸镶青铜器纹饰镶... 红铜铸镶青铜器是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红铜纹饰的镶铸特征是器物铸造工艺的直接反映,但红铜镶嵌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研究探讨。为此,通过直接观察法和X光成像技术,分析探讨了枣庄市徐楼村红铜铸镶青铜器纹饰镶铸特征。红铜纹饰有与器身基体等壁厚型和非等壁厚型两种。与器身等壁厚红铜铸镶纹饰和器身基体有平口直接镶铸和红铜预留凹槽镶铸两种方式。与器身非等厚红铜铸镶纹饰则利用红铜纹饰在器身浇铸时形成凹槽,红铜纹饰通过与纹饰相连的红铜支钉固定在范芯或在纹饰底部加入垫片方式镶铸于器物基体中。研究成果为红铜铸镶青铜器的工艺过程研究提供材料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红铜铸镶 X光成像
下载PDF
利用稀土等微量元素区分自然铜与早期冶炼红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秦颖 罗武干 +4 位作者 魏国锋 王昌燧 杨立新 龚长根 曲艺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前期大量古铜矿冶炼遗物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ICP等手段对一些出土先秦时期的冶炼红铜与自然铜进行了稀土等微量元素的测定和对比分析,初步结果显示,稀土等微量元素含量可以作为区分冶炼红铜和自然铜的判别标志。
关键词 冶炼红铜 自然铜 稀土元素 区分
下载PDF
春秋时期红铜纹饰青铜器透镶铸造工艺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胡钢 王丽华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10期2231-2234,共4页
枣庄市徐楼村出土两对镶嵌红铜纹饰的青铜盘和匜,红铜纹饰与青铜器体壁厚相等,个别纹饰外壁有青铜皮覆盖层现象。对盘和匜进行了X光影像、成分和组织分析。结果表明,这两对盘和匜铸造未使用垫片,红铜纹饰含铜量高达99%以上,青铜器体含... 枣庄市徐楼村出土两对镶嵌红铜纹饰的青铜盘和匜,红铜纹饰与青铜器体壁厚相等,个别纹饰外壁有青铜皮覆盖层现象。对盘和匜进行了X光影像、成分和组织分析。结果表明,这两对盘和匜铸造未使用垫片,红铜纹饰含铜量高达99%以上,青铜器体含锡量约10%,含铅量约为30%左右。红铜纹饰为铸造退火组织,青铜器体为铸造组织。由此推断,这两对红铜纹饰镶嵌盘和匜为透镶制作而成,成型工艺为:首先铸造红铜纹饰,将纹饰固定于器物铸造的内芯与外范之间,控制好器物浇铸型腔,然后浇铸青铜液制作器体,实现红铜纹饰与青铜器体镶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红铜纹饰 透镶工艺
下载PDF
战国嵌红铜铺首衔环三兽纽盖铜壶的保护修复 被引量:1
6
作者 梁萍 李王程 石美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期19-21,共3页
战国嵌红铜铺首衔环三兽纽盖铜壶残缺严重,铁锈、青铜锈蚀、表面硬结物层状堆积。通过检测分析,重点对镶嵌物成分、铁锈成因进行了分析判断,并对铜壶进行了清洗、去锈、补配、做旧、封护等保护修复处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 红铜 铁锈 补配 做旧
下载PDF
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造型纹饰及当代应用研究
7
作者 康艳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出土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庙前村的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采用先进的错红铜工艺装饰壶壁神鸟纹,红铜与青铜的不同质感与光泽度对比,体现出低调奢华的视觉美感。本文从美术考古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它纹饰和造型的艺术特点、总结其美学风格,... 出土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庙前村的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采用先进的错红铜工艺装饰壶壁神鸟纹,红铜与青铜的不同质感与光泽度对比,体现出低调奢华的视觉美感。本文从美术考古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它纹饰和造型的艺术特点、总结其美学风格,进而挖掘其文化内涵。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造型稳重,充满张力,纹饰井然有序又不失活泼浪漫,再次体现了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山西青铜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铜络绳纹壶 造型与纹饰工艺 设计 文化内涵 当代应用
下载PDF
徐楼青铜敦铸镶红铜工艺赏析
8
作者 胡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8期36-37,共2页
文章通过对徐楼出土的一对青铜敦红铜纹饰的分析,解析了这种红铜纹饰“铸镶”工艺。
关键词 徐楼 青铜敦 红铜纹饰 铸镶
下载PDF
辽宁红铜沟大白鹭和苍鹭栖息地调查
9
作者 宋立奕 《辽宁林业科技》 2001年第6期19-19,33,共2页
对辽宁省宽甸县红铜沟大白鹭、苍鹭栖息地调查表明 ,虽然百余年来鹭鸟一直是红铜沟的夏候鸟 ,但由于鹭鸟营巢林无人看管 ,鱼类食物遭到掠捕 ,所以鹭鸟的栖息环境不容乐观。为使鹭鸟不另徙他处 ,建议当地政府采取保护措施 ,封河育鱼 ,专... 对辽宁省宽甸县红铜沟大白鹭、苍鹭栖息地调查表明 ,虽然百余年来鹭鸟一直是红铜沟的夏候鸟 ,但由于鹭鸟营巢林无人看管 ,鱼类食物遭到掠捕 ,所以鹭鸟的栖息环境不容乐观。为使鹭鸟不另徙他处 ,建议当地政府采取保护措施 ,封河育鱼 ,专人看护营巢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铜 大白鹭 苍鹭 栖息地 调查
下载PDF
曾侯乙红铜纹铸镶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贾云福 胡才彬 华觉明 《江汉考古》 1981年第S1期57-66,共10页
商周以来青铜器物常饰有华丽生动的花纹,这些意匠奇妙的纹饰表现了该时代的工艺美术特征,也表现了人们的观念形态,因而具有重要价值,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这种传统工艺在春秋战国时期虽占有重要地位,盛行一时,但在史籍中却找不到具... 商周以来青铜器物常饰有华丽生动的花纹,这些意匠奇妙的纹饰表现了该时代的工艺美术特征,也表现了人们的观念形态,因而具有重要价值,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这种传统工艺在春秋战国时期虽占有重要地位,盛行一时,但在史籍中却找不到具体的技术记述。过去,一般认为这类纹饰是红铜锤成薄片或长条,然后压入预铸的纹槽中而形成的。本文从纹饰的表面状态,宏观及微观孔洞的形状和排列,晶形的特征及模拟实验的立证,可以断定,青铜器上的红铜纹饰是以铸造的方法形成的。对所取之古代红铜的相结构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从微量元素的含量,共晶体结构的特征,初步认为此红铜的组成是晶体为α固溶体,灰色呈网状分布灰点为(Cu—Bi)共晶体中之Bi。此外曾有Cu_2O 夹杂及“孤岛”状缩松。本文最后部分对如何实现铸造纹饰的工艺进行了复原试验并提出了看法。1978年湖北随县擂墩墩发掘了战国早期着国国君曾侯乙的墓葬,根据随葬的楚惠王五十六年所铸缚钟,可以断定其年代为公元前438年或稍后一些。墓中出土的大批文物为学术界研究先秦时期科学技术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总重达十吨的青铜器件(1)。数量之多,体形之大,有力地证明了战国早期青铜冶铸业所达到的巨大生产能力;复杂的器形、繁美的纹饰,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术水平。本文将对此墓中青铜器红铜花纹的铸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 红铜 青铜器物 重要地位 重要价值 我国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时期 故宫博物院 最后部分
下载PDF
一件战国红铜嵌镶青铜豆的工艺逻辑探究
11
作者 盛崇珊 胡钢 付淑华 《铸造技术》 CAS 2019年第11期1215-1219,共5页
青铜器的红铜嵌镶工艺是一种高超的青铜器表面修饰技法,对于其工艺特点及流程,学界有较为完整的推测,但尚无实例证实。通过观察法、金相分析、SEM-EDS分析等,探索分析北京怀柔出土红铜嵌镶青铜豆的形态特征、组织特征和器物成分特征,推... 青铜器的红铜嵌镶工艺是一种高超的青铜器表面修饰技法,对于其工艺特点及流程,学界有较为完整的推测,但尚无实例证实。通过观察法、金相分析、SEM-EDS分析等,探索分析北京怀柔出土红铜嵌镶青铜豆的形态特征、组织特征和器物成分特征,推断其表面装饰工艺逻辑。结果表明,首先制作青铜器体,铸造后使用錾刀依据纹饰在青铜器表面錾刻出嵌槽;使用红铜丝或红铜片制成纹饰,并对其进行反复热锻,使纹饰基本吻合青铜凹槽形状,再直接捶打嵌入青铜基体。研究增强对于红铜嵌镶青铜器的认识,为保护修复红铜嵌镶青铜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铜嵌镶 青铜器 表面装饰工艺
下载PDF
红铜的冶炼锻灰工艺试验研究
12
作者 边巴坚参 次旦南卓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1年第9期88-88,共1页
以同一实验目的对红铜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冶炼研究。第一组以传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实验,第二组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个别反应试剂和加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关键词 传统 现代 红铜 锻灰
下载PDF
试析红铜镶嵌工艺的表面微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璐 杜安 郁田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22期130-133,共4页
红铜镶嵌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装饰工艺,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目前对于红铜装饰技术的判断主要有X光、CT成像及表面微痕信息提取等方式,针对保存完整的青铜器,表面微痕信息能更方便、有效地辅助判断纹饰制作技术。通过梳理预铸嵌槽... 红铜镶嵌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装饰工艺,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目前对于红铜装饰技术的判断主要有X光、CT成像及表面微痕信息提取等方式,针对保存完整的青铜器,表面微痕信息能更方便、有效地辅助判断纹饰制作技术。通过梳理预铸嵌槽法和镶铸法两类红铜镶嵌技术的表面微痕,同时对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鄬子倗浴缶进行实物案例分析,证实红铜纹饰采用不同镶嵌工艺会有相对应的表面残留痕迹,对于今后镶嵌纹饰制作技术研究及文物保护中残留信息的提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铜纹饰 镶嵌工艺 预铸嵌槽法 铸镶法 表面微痕
下载PDF
新疆铸造的红铜“开元通宝”钱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政 《西安金融》 2003年第9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开元通宝”钱 古钱币 红铜 新疆
下载PDF
葡萄牙埃斯特雷马杜拉红铜时代黄金制品无损EDXRF研究
15
作者 谢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82,共1页
利用无损EDXRF技术研究了葡萄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属于钟杯文化时期的黄金制品。黄金制品有管状珠子、双锥形珠子、螺旋环和金属丝碎片。
关键词 黄金制品 葡萄牙 EDXRF 红铜 RF技术 金属丝
下载PDF
红铜鼓
16
作者 李文璇 程龙 《民族音乐》 2003年第2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铜鼓 太阳 红铜 渴望 远古 五谷 未来 渔情 男人 打开
下载PDF
红铜的炮制法
17
作者 巴达玛拉 《蒙医药》 1997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红铜 炮制法 蒙医药 方药
下载PDF
焉耆出土红铜“开元通宝”钱
18
作者 戴政 《西安金融》 2004年第12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铜质 红铜 开元钱 出土 “开元通宝”钱 青铜 情况 品相 一体 发现
下载PDF
战国错红铜鸟兽纹壶
19
作者 胡春良 《铸造工程》 2021年第5期69-71,共3页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珍贵的战国错红铜鸟兽纹壶,可能采用了错嵌法和铸镶法两种工艺,器形华丽,造型独特,具有战国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堪称古代青铜艺术的精品。介绍了该铜壶的基本特点、铸造工艺、时代特征与使用功能,对研究古代...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珍贵的战国错红铜鸟兽纹壶,可能采用了错嵌法和铸镶法两种工艺,器形华丽,造型独特,具有战国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堪称古代青铜艺术的精品。介绍了该铜壶的基本特点、铸造工艺、时代特征与使用功能,对研究古代错红铜工艺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铜 鸟兽纹壶 错嵌法 铸镶法
下载PDF
论陕西汉中出土的商代红铜容器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坤龙 梅建军 赵丛苍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2-138,共7页
本文以汉中出土商代红铜容器的科学分析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就红铜容器体现的区域间技术文化交流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认为,汉中出土红铜容器与关中地区同类器物较为接近,表明在汉中青铜器发展的早期阶段,商文化或经由关... 本文以汉中出土商代红铜容器的科学分析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就红铜容器体现的区域间技术文化交流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认为,汉中出土红铜容器与关中地区同类器物较为接近,表明在汉中青铜器发展的早期阶段,商文化或经由关中地区对其产生过影响。红铜容器在商代周边地区出现的几率有高于中原地区的趋势,显示了周边地区与中原商文化的密切联系,也暗示了其制作地的铜器冶铸技术或许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红铜容器 周边地区 技术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