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2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极放大反馈机理研究进展及未来“新北极”背景下中-高纬度耦合反馈机理展望
1
作者 黄菲 丁瑞昌 +5 位作者 张涵 赵传湖 王玉玮 石剑 杨宇星 王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75,共10页
近年来全球变暖加剧,北极海冰快速融化,北极近地面增温速率是全球平均的2~4倍,即北极放大效应。北极放大不仅影响北极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极外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北极放大的形成需要有使北极增温的正反馈过程持续作... 近年来全球变暖加剧,北极海冰快速融化,北极近地面增温速率是全球平均的2~4倍,即北极放大效应。北极放大不仅影响北极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极外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北极放大的形成需要有使北极增温的正反馈过程持续作用,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正反馈机理包括冰雪反照率反馈、温度反馈(包含普朗克反馈和温度直减率反馈)、水汽和云反馈等。但这些基于辐射平衡的热力正反馈过程仅能贡献北极放大约1.4~2.3倍的增暖速率,远远低于当前近4倍的北极放大率。在包含了上述多种正反馈机制共同作用的最新CMIP6耦合模式的模拟中,依然普遍低估了北极放大率和海冰融化速率,特别是21世纪初北极逐渐进入海冰加速减退、海冰流动性加快的“新北极”气候态,北极放大率从之前的高估转为明显低估,意味着海冰融化的动力作用在增强。基于中纬度海洋和大气向极热输送的动力作用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有利于加速北极放大的中纬度-北极之间动力-热力耦合反馈机理的科学猜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放大 反馈 中-高纬度 耦合反馈
下载PDF
中国南、北人群体部特征类型的纬度划分
2
作者 李咏兰 郑连斌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612,共16页
本文希望从中国南、北62个人群共44969例样本(男为19883例,女为25086例)的8项体部指数值来探讨南北方体质类型的纬度分界。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在控制变量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年平均温度的条件下,纬度与体部指数... 本文希望从中国南、北62个人群共44969例样本(男为19883例,女为25086例)的8项体部指数值来探讨南北方体质类型的纬度分界。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在控制变量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年平均温度的条件下,纬度与体部指数仍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证实中国人群体部特征存在北方类型和南方类型,未出现除南北体质类型外的汉族类型与藏缅语族类型。中国族群之间体部指数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BMI、身高体质量指数和身高胸围指数这3个指数上。综合男性、女性偏相关分析的结果,发现身高体质量指数是最适合进行南北体质类型纬度分界分析的指数。通过纬度与身高体质量指数的散点图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南方人群位点分布在30.0°N左侧下方,绝大多数北方人群位点分布在35.0°N右侧上方;在30.0°N左侧与35.0°N右侧,人群体部特征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本文建议:把30.0°N作为南方类型人群纬度分布的上限,35.0°N作为北方类型人群纬度分布的下限;北纬30.0°N~35.0°N范围内作为中国南、北体部特征类型分布的过渡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 纬度 体质量 身高 胸围
下载PDF
不同纬度植物群落系统发育与功能性状结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苗乐乐 刘旻霞 +3 位作者 肖音迪 杨春亮 王千月 王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7-329,共13页
研究植物群落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结构有助于了解植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及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甘肃省地理环境复杂,显著而多变的气候梯度形成了区域植被和环境差异,丰富了栖息地类型,具有显著的纵向连通性和纬度隔离性,以甘肃省典型纬度梯度... 研究植物群落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结构有助于了解植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及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甘肃省地理环境复杂,显著而多变的气候梯度形成了区域植被和环境差异,丰富了栖息地类型,具有显著的纵向连通性和纬度隔离性,以甘肃省典型纬度梯度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群落学调查和功能性状测定,计算净亲缘关系指数(Net relatedness index, NRI)和平均成对性状距离(Mean pairwise trait distance, PW)来分析植物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性状格局对不同纬度的响应。结果表明:(1) 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谱系α多样性指数表现出随纬度增加而显著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纬度的升高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2)系统发育结构在高、低纬度上趋于发散状态(NRI<0),在中纬度上又表现出聚集(NRI>0)的谱系结构,表明种间竞争作用减弱,环境过滤作用逐渐增强,随纬度继续升高相似性限制作用在物种聚集过程中占优势;而群落的功能性状结构随着纬度增加表现出与谱系结构相反的状态,因此植物群落的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结构不一致;(3)植物高度表现出微弱的系统发育信号(P<0.05),其他性状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表明植物功能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大,与系统发育关系不大。总体而言,甘肃省典型纬度梯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由确定性过程主导,支持生态位理论,其中环境过滤和竞争排斥作用在大多数群落物种聚集过程中占优势地位。土壤含水量、土壤酸碱度和年平均气温等环境因子对植物性状格局影响较大,本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气候带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和潜在的生态维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度梯度 系统发育结构 功能性状 环境因子 系统发育信号
下载PDF
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系湍流混合的微观结构测量和参数化方法评估
4
作者 孙斌 周慧 +4 位作者 汪嘉宁 杨文龙 刘恒昌 于晓彤 董焕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7-829,共13页
湍流混合在调控海洋垂向物质、能量交换以及气候变化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系,湍流混合通过调节温跃层及海气相互作用,在西太平洋暖池结构及演化和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 湍流混合在调控海洋垂向物质、能量交换以及气候变化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系,湍流混合通过调节温跃层及海气相互作用,在西太平洋暖池结构及演化和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湍流观测的高风险性和高费船时特征,直接的湍流观测资料非常稀缺,因此,对该海域的湍流混合认知大多数来自细尺度参数化估计。鉴于湍流的高时变特征及该海域海洋环流结构的复杂性及西边界流区动力环境的特殊性,验证不同细尺度参数化方法对该海域湍流估算的适用性对于我们准确了解该海域的垂向混合特征、提升其在数值模拟的精度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2020年9月在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系沿130°E,10°~18°N进行的直接的微结构观测剖面仪和同期获取的细尺度温盐流测量,研究该海域湍流混合的特征及两种常用的参数化方法--GHP(Gregg-Henyey-Polzin)参数化方法、MG(MacKinnon-Gregg)参数化方法在该海域的适用性。观测结果表明,该海域上200 m湍流混合总体较强,直接观测得到的平均湍动能耗散率约为10^(-8)W/kg。在温跃层中,某些站点观测的湍动能耗散率可达10^(-7)W/kg,特别是在14°N附近,24.5σθ与25.5σθ之间发现一块强湍动能耗散区,初步分析表明其机制与全日内潮的参数化次谐波不稳定有关。参数化评估结果显示,MG方法与观测值相差0.5个数量级的比例为95%,而基于应变的GHP方法和基于剪切的GHP方法与观测值相差0.5个数量级的比例分别为55%和58%,表明MG方法能较好地估算低纬度西边界流系的湍流混合特征并在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表现出一致的分布特征。该评价结果可为研究人员选择细尺度参数化来探讨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系湍流混合的强度和空间分布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系 微结构观测 GHP参数化方法 MG参数化方法
下载PDF
北极—中纬度联系与北极海冰变化的关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武炳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20,共13页
本文概要介绍了近年来(2018~2023年),北极—中纬度联系与北极海冰变化的关系研究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北极海冰融化在欧洲极端降雪个例中的贡献有了实质性的认识,这是以往研究提出的北极海冰影响大气环流的机制所无法解... 本文概要介绍了近年来(2018~2023年),北极—中纬度联系与北极海冰变化的关系研究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北极海冰融化在欧洲极端降雪个例中的贡献有了实质性的认识,这是以往研究提出的北极海冰影响大气环流的机制所无法解释的。(2)冬季亚洲区域气温对北极海冰持续融化的响应有显著的低频振荡特征。北极海冰持续融化,有利于冬季暖北极—冷欧亚(2004/2005~2012/2013年)和暖北极—暖欧亚(2013/2014~2016/2017年)交替出现。前一阶段北极—中纬度联系加强,而暖北极—暖欧亚阶段北极与东亚的联系减弱了,但海冰融化影响北极—欧亚大陆联系强弱变化的机理不清楚。(3)在夏季平均和季节内时间尺度上,东亚中、低纬度区域夏季高温热浪极端天气事件与同期北极对流层中、低层冷异常有直接的动力联系。北极夏季对流层中、低层冷异常不仅有利于减缓北极海冰融化,而且成为预测后期东亚冬季风趋势的前兆因子。(4)北极夏季海冰融化异常,对我国华北以南区域夏季降水并无实质性影响。(5)尽管诸多研究强调了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在连接北极海冰融化与中纬度天气气候中起重要作用,但因果联系依然偏弱,不确定性大于对流层过程。(6)区分北极海冰强迫与大气内部变率在天气事件和气候变率中的不同作用已无实际意义。未来关注北极海冰融化的影响,更应注重其在大气环流低频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北极海冰异常空间分布差异和不同异常振幅的影响,同时需要定量化研究北极海冰融化在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冰 极端天气 夏季降水 北极—中纬度联系
下载PDF
不同纬度黄土-古土壤赤铁矿含量差异及其气候指示意义——基于漫反射光谱和色度方法
6
作者 李嘉伟 吕镔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增温幅度高于世界上其他地区,其增温幅度和机制并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开展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气候记录载体的研究。利用赤铁矿研究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的增温效应,使用漫反射光谱和色度方法...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增温幅度高于世界上其他地区,其增温幅度和机制并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开展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气候记录载体的研究。利用赤铁矿研究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的增温效应,使用漫反射光谱和色度方法量化俄罗斯西伯利亚、中国黄土高原西峰和中国川西高原甘孜3个沉积连续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赤铁矿,揭示其蕴含的气候信息。研究结果显示:(1)漫反射光谱和色度方法相结合是定量赤铁矿的有效方法。(2)在大空间尺度中,赤铁矿主要受控于温度而非降水。(3)在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旋回时期,较高纬度气温变化幅度大于较低纬度气温变化幅度。不同纬度的气温“轨道尺度较差”可能是轨道尺度太阳辐射差异和年内太阳辐射差异的综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反射光谱 色度 黄土-古土壤 赤铁矿 不同纬度
下载PDF
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过程的中尺度风场分析
7
作者 李君 贾瑞 +1 位作者 王俊 胡晓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以山东济南和滨州两部S波段多普勒雷达的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直接合成的方法,反演台风“利奇马”和西风槽相遇引发极端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系统三维风场。(1)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切变线长时间维持是西风槽与台风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极端降水... 以山东济南和滨州两部S波段多普勒雷达的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直接合成的方法,反演台风“利奇马”和西风槽相遇引发极端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系统三维风场。(1)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切变线长时间维持是西风槽与台风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极端降水的关键,暖空气先进后退,表现为东南气流和西北气流先后越过雷达站,垂直方向出现复合切变;(2)最强上升运动出现在对流单体回波梯度最大的区域,最大下沉运动出现在回波顶下风方,中低层回波中心均为弱风速区;(3)发展中的对流单体各层均有气旋式入流,成熟的对流单体高层出流有反气旋式出流;(4)风垂直切变是雨团降水增幅的主要影响因素,成熟期的雨团具有低质心对流单体风暴的结构形态,垂直运动达到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 极端降水 利奇马 中尺度风场 双多普勒雷达
下载PDF
中纬度造山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中亚和北美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孙晨 朱秉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0-1892,共13页
长期化学风化速率(LCWR)和化学风化剥蚀率(CDF)是表征区域化学风化程度和揭示地貌和气候系统演变的重要依据。全球尺度上,中纬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研究远比低纬地区争议更多,原因之一是其风化机制在理论认识上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造... 长期化学风化速率(LCWR)和化学风化剥蚀率(CDF)是表征区域化学风化程度和揭示地貌和气候系统演变的重要依据。全球尺度上,中纬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研究远比低纬地区争议更多,原因之一是其风化机制在理论认识上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造山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与物理侵蚀、构造、气候之间的关系等。本文利用地球化学质量平衡方法,针对北半球中纬度典型造山带(中亚黑河流域和北美内华达山脉)开展了相关数据和资料的系统整理与再分析,估算了黑河流域的LCWR值和物理侵蚀速率(E)值并与内华达山脉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内华达山脉的LCWR分别为17.4~895t/km^(2)/a、1~173t/km^(2)/a,CDF分别为0.17~0.81、0.02~0.61,LCWR与E均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等仅局部相关。研究区的长期化学风化主要表现为“供应受限型”风化,但黑河流域局部地区已处于“供应受限”与“动力学受限”过渡的风化阶段。结合回归分析结果和已有成果的综合分析,中纬度造山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速率受到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协同影响,但主控因素为地质因素,而化学风化剥蚀率则主要受控于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化学风化速率 化学风化剥蚀率 物理侵蚀速率 地球化学质量平衡方法 纬度造山带
下载PDF
长大线性工程归化纬度类高斯投影方法研究
9
作者 刘孟函 金立新 《测绘工程》 2024年第4期29-38,共10页
对东西向长大线性工程而言,传统高斯投影受带宽影响导致控制距离较短且需要进行频繁的换带计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归化纬度的斜轴高斯投影理论。首先,对类归化纬度进行了复平面的解析开拓,实现了将椭球面转化为平面... 对东西向长大线性工程而言,传统高斯投影受带宽影响导致控制距离较短且需要进行频繁的换带计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归化纬度的斜轴高斯投影理论。首先,对类归化纬度进行了复平面的解析开拓,实现了将椭球面转化为平面的过程。其次,结合类归化纬度线弧长的表达式,推导出了其复数形式的弧长公式。此外,利用复变函数的知识,进一步得到了斜轴高斯投影面的坐标。最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与传统高斯投影方法对比,证明此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化纬度 类高斯投影 长度比 子午线收敛角
下载PDF
CMIP6模式对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洋锋强度与冬季风暴轴关系的模拟及预估
10
作者 姚瑶 杨修群 黄晓刚 《气象科学》 2024年第3期420-430,共11页
本文利用参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高分辨率气候模式CNRM-CM6-1-HR资料,对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洋锋强度与冬季风暴轴的关系开展模拟和预估。研究发现,该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海洋锋强度与风暴轴的正相关关系,即当海洋锋加强(... 本文利用参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高分辨率气候模式CNRM-CM6-1-HR资料,对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洋锋强度与冬季风暴轴的关系开展模拟和预估。研究发现,该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海洋锋强度与风暴轴的正相关关系,即当海洋锋加强(减弱)时,风暴轴在其主体及下游区域显著增强(削弱),但模拟的正相关关系在风暴轴北部强于观测,这是由于模拟的海洋锋强度与低层大气斜压性的正相关关系在其北部偏强。对比模式在历史试验和未来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的模拟结果发现,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锋强度与风暴轴依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风暴轴气候态大值区及其北部区域呈现减弱趋势,正相关关系减弱程度在高辐射强迫情景(SSP5-8.5)下最大,在中等至高辐射强迫情景(SSP3-7.0)下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来海洋锋强度与低层大气斜压性的正相关关系呈现出类似的减弱趋势,说明未来海洋锋与风暴轴关系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海洋锋与低层大气斜压性关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轴 纬度海洋锋 CMIP6模式 全球变暖 低层大气斜压性
下载PDF
基于实数等角纬度的高斯投影变换
11
作者 刘大海 方春波 +2 位作者 陈永红 洪声亮 陈永冰 《测绘科学技术》 2024年第4期349-358,共10页
传统的高斯投影变换采用大地纬度作为变换参数。李厚朴、边少锋等研究了基于等角纬度的高斯投影复变换,金立新给出了实数域的非迭代法的反算变换式。基于非迭代法的高斯投影变换,正反算变换为2套各不相同的变换式及其变换系数,表达冗长... 传统的高斯投影变换采用大地纬度作为变换参数。李厚朴、边少锋等研究了基于等角纬度的高斯投影复变换,金立新给出了实数域的非迭代法的反算变换式。基于非迭代法的高斯投影变换,正反算变换为2套各不相同的变换式及其变换系数,表达冗长。本文从数值计算的实用角度出发,正反算变换均采用正算式,反算变换利用正算式迭代计算。算法简明,程序精短,易于在Excel VBA上实现。基于等角纬度的高斯投影变换,变换精度与径差l无关。仅就考虑变换精度而言,无需进行分带投影。The traditional Gaussian projection transformation uses geodetic latitude as the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 Li Houpu, Bian Shaofeng, and others studied Gaussian projection complex transformations based on equiangular latitude, and Jin Lixin provided the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mula for non-iterative methods in the real number field. The Gaussian projection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non-iterative method involves two sets of different transformation equation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coefficients, which are expressed in a lengthy manner.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practical perspective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both forward and inverse transformations are calculated using forward equations, while inverse transformations are iteratively calculated using forward equations. The algorithm is concise, the program is short, and it is easy to implement on Excel VBA. The Gaussian projection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equiangular latitude is independ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accuracy and radial difference l. In terms of transformation accuracy alone, there is no need for band proj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投影 正变换 反变换 等角纬度 复数 实数 Excel VBA
下载PDF
北太平洋副极地海洋锋四季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大气的联系
12
作者 张然 陈圣劼 黄晶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42,共16页
基于高分辨率海洋与大气再分析资料,结合统计分析与动力学诊断,揭示了北太平洋副极地海洋锋区(Subarctic Oceanic Frontal Zone,SAFZ)强度四季变异的特征及成因,阐释了与SAFZ四季异常相伴随的中纬度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及其对应的动力学过... 基于高分辨率海洋与大气再分析资料,结合统计分析与动力学诊断,揭示了北太平洋副极地海洋锋区(Subarctic Oceanic Frontal Zone,SAFZ)强度四季变异的特征及成因,阐释了与SAFZ四季异常相伴随的中纬度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及其对应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SAFZ在秋、冬、春季较强,夏季相对较弱。海温经向平流过程是秋、冬、春季SAFZ强度维持的主导因素,而海-气界面净热通量交换过程对夏季SAFZ强度减弱起决定作用。在不同季节,伴随SAFZ强度变异,边界层湍流热通量发生变化,非绝热加热异常引起锋区上方低层气温经向梯度与大气斜压性的异常,进而导致大气瞬变涡旋活动异常。由瞬变涡旋涡度强迫异常主导,中纬度北太平洋及中国东部、东北部等地上空对应产生相当正压结构的大气位势高度场异常与风场异常,相应的大气环流异常场存在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极地海洋锋区 海温异常 四季变异 大气瞬变涡旋强迫 纬度大气环流
下载PDF
基于机载ARINC429总线输出的纬度差数据异常判定与处理
13
作者 李波 姚金彪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期11-12,共2页
ARINC429数据总线已成为当前航空电子产品交互的重要媒介,针对某型机地面调试时纬度差数据在综显上跳变这一异常现象,通过分析子系统之间ARINC429总线数据的交互过程,逐一排查筛选问题原因,并结合总线通信模拟测试,成功定位并解决故障。
关键词 惯导 总线 纬度
下载PDF
基于Bowring公式的大地纬度两种高精度解法
14
作者 宋保全 《天津建设科技》 2024年第3期75-77,共3页
为了提高大地纬度的解算精度,以Bowring 1976公式为基础,通过减小归化纬度的偏差,给出两种大地经纬度解法,使得解算精度从10-3″量级分别提高到不低于10-10″、10-14″量级。
关键词 大地纬度 迭代解法 直接解法 Bowring公式 解算精度
下载PDF
高纬度冻土区铁路路基和渗水盲沟施工技术研究
15
作者 刘宇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简述了新建铁力至伊春铁路合同段冻土路基及其渗水盲沟工程施工概况,阐述了冻土路基、渗水盲沟和检查井以及引水管和排水管施工技术,修筑渗水盲沟后,通过长达数月的监测数据表明,在监测时间段内路基内部水的流动场趋于稳定,形成了一条... 简述了新建铁力至伊春铁路合同段冻土路基及其渗水盲沟工程施工概况,阐述了冻土路基、渗水盲沟和检查井以及引水管和排水管施工技术,修筑渗水盲沟后,通过长达数月的监测数据表明,在监测时间段内路基内部水的流动场趋于稳定,形成了一条标准的地下水迁移通路,达到了预期的排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度冻土区 铁路路基 渗水盲沟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信息系统中多纬度匹配技术的运用
16
作者 曹秋仙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考虑到线上教学方法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必要性,以及在平时教学平台的应用补充功能,现以对多维度线上教学平台的设计为出发点,展开线上教学网络支持方法的探索与研究,研究中涉及技术设计与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同时强调了其主体、内容、技... 考虑到线上教学方法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必要性,以及在平时教学平台的应用补充功能,现以对多维度线上教学平台的设计为出发点,展开线上教学网络支持方法的探索与研究,研究中涉及技术设计与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同时强调了其主体、内容、技术三者的统一性,希望可在明确影响线上教学有效性因素的前提下,立足前沿网络技术,提出同其相适应的优质线上使用策略,使之真正符合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信息系统 使用策略 补充功能 纬度 有效性因素 多维度 应用必要性
下载PDF
中高纬度地区劲性复合桩冬季施工问题研究
17
作者 勾艳东 刘立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3期31-33,37,共4页
劲性复合桩是一种新型地基处理工艺,通过充分利用土层侧阻力来增加桩基的抗压强度和抗拔强度。在高寒地区施工时,由于劲性复合桩对水泥浆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受低温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依托雄安新区某项目,对劲性复合桩在... 劲性复合桩是一种新型地基处理工艺,通过充分利用土层侧阻力来增加桩基的抗压强度和抗拔强度。在高寒地区施工时,由于劲性复合桩对水泥浆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受低温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依托雄安新区某项目,对劲性复合桩在冬季受寒潮影响下的施工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施工难点主要为控制水泥浆温度、防止堵管和管桩植入过程,通过建立制浆站、控制水泥浆温度、酌情使用早强剂及减水剂,以及对钻杆进行加热、保温等控制措施,有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现场静载试验和低应变检测结果,受检桩均为Ⅰ类桩,无断桩和缩径等质量缺陷,成桩质量为优良,抗压强度和抗拔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纬度地区 劲性复合桩 冬季施工 控制措施
下载PDF
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鹏 罗晓莲 +10 位作者 夜明登 肖洪 李金荣 周兴兵 张林 朱永川 郭晓艺 刘茂 郭长春 熊洪 徐富贤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84,共7页
为探明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泸优727和高产杂交稻内6优107为材料,在四川省汉源县(高海拔)、沐川县(中海拔)和泸县(低海拔)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225、180、150、... 为探明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泸优727和高产杂交稻内6优107为材料,在四川省汉源县(高海拔)、沐川县(中海拔)和泸县(低海拔)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225、180、150、105、0 kg/hm^(2),分别记作N1、N2、N3、N4、N0)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间超级杂交稻产量差异较大。与泸县点和沐川点相比,汉源点超级杂交稻产量分别增加62.1%和84.1%,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齐穗前干物质、齐穗后干物质、总干物质和收获指数增加上。超级杂交稻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改变。汉源点和沐川点4个施氮处理间超级杂交稻产量差异不显著;泸县点N2处理超级杂交稻产量与N1处理相当,N3、N4处理超级杂交稻产量较N1处理分别显著降低6.7%和18.0%。超级杂交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氮肥减施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与N1处理相比,N2、N3和N4处理超级杂交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6.8%~27.1%、27.9%~70.0%和37.3%~138.6%,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20.9%~25.5%、40.5%~53.6%和81.6%~118.8%。综合考虑超级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汉源点和沐川点氮肥适宜减施量为20.0%~33.3%,泸县点氮肥适宜减施量为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施氮量 纬度 氮肥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中国热带-温带地区森林群落种序多度的纬度梯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玥 杨欣 +3 位作者 贾珺婷 张志明 林露湘 谭正洪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3期307-319,共13页
为了深入了解森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在纬度梯度上的分布特征,以位于21°~42°N纬度范围内的4个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纯统计、中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三类物种多度分布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合群落多样性的变... 为了深入了解森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在纬度梯度上的分布特征,以位于21°~42°N纬度范围内的4个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纯统计、中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三类物种多度分布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合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此纬度梯度上,各森林群落中α多样性均随纬度升高逐渐减小;在种多度模型拟合方面并未显示出纬度梯度上的差异,结果均为中性理论模型中的复合群落零和多项式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随纬度上升,群落中常见种和稀有种物种数均逐渐减少,稀有种种多度分布拟合结果与整体群落种多度分布最优模型一致,而常见种种多度分布拟合结果则显示出生态位理论模型中的断棍模型效果更优。热带雨林群落中的稀有种比例较高,当受到干扰时更容易造成物种的丧失,从而具有更高的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度梯度 群落多样性 种多度分布模型
下载PDF
纬度对陀螺经纬仪的影响测试分析
20
作者 马小辉 刘思伟 +1 位作者 刘君浩 朱永兴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理论分析了纬度对陀螺经纬仪的影响规律,纬度越高陀螺指向力矩越小,陀螺仪跟踪周期和不跟踪周期越长,由此引起的陀螺经纬仪测量精度随纬度增高而趋势性变差。利用4台高精度陀螺经纬仪在纬度间隔约5°条件下进行了实地测试实验。结... 理论分析了纬度对陀螺经纬仪的影响规律,纬度越高陀螺指向力矩越小,陀螺仪跟踪周期和不跟踪周期越长,由此引起的陀螺经纬仪测量精度随纬度增高而趋势性变差。利用4台高精度陀螺经纬仪在纬度间隔约5°条件下进行了实地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纬度从18°升高到53°,陀螺经纬仪测量精度变化约在3″左右,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在考虑随机误差、仪器常数稳定性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对中低精度的陀螺经纬仪影响可以接受,而对于高精度陀螺经纬仪不可忽视,可通过适当的测试数据拟合方式对纬度影响进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经纬仪 寻北 纬度 陀螺力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