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或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喻晶晶 刘学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或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院60例老年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B组采用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血流...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或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院60例老年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B组采用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激反应指标、术后疼痛情况、术后恢复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的动态疼痛评分(VAS)、术毕心率(HR)、术后皮质醇(Cor)、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54±0.97)分、(78.29±10.34)次/分钟、(414.95±92.43)nmol/L、(1.74±0.26)d显著低于A组的(3.26±1.16)分、(84.63±11.28)次/分钟、(485.76±96.94)nmol/L、(2.23±0.59)d,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略低于A纽,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维持老年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麻醉与镇痛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老年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麻醉 硬膜 腹腔镜检查 结肠/外科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Ⅰ期手术方法在左半结肠急症外科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李文煜 黄文彰 吴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90-490,共1页
目的应用术中结肠灌洗技术I期手术方法治疗左半结肠的急症病变.方法腹腔探察满意后,充分游离相应的肠系膜,游离牌曲和肝曲,结扎病变的近端,根据病情,如需切除范围较大,可切断后,置近端于切口外,这适用于肿瘤患者.如范围小,... 目的应用术中结肠灌洗技术I期手术方法治疗左半结肠的急症病变.方法腹腔探察满意后,充分游离相应的肠系膜,游离牌曲和肝曲,结扎病变的近端,根据病情,如需切除范围较大,可切断后,置近端于切口外,这适用于肿瘤患者.如范围小,可经病变近端插管结扎固定.首先挤压或夹出肠腔内成形粪便,后接大口径螺纹管.经阑尾残端或末端回肠造口插入一根22号Forly管.用温生理盐水经Forly导管持续灌注,到流出液清亮为止,平均用盐水3L—8L.待灌洗满意后常规切除病变肠段,放置腹腔引流管于吻合口旁.术毕即扩肛,排出肠腔内的气体和液体.结果本组行左半结肠切除10例;低位前切除3例;局部切除吻合5例.术后死于多脏器衰竭1例,吻合口瘘1例,因瘘口较小经引流后治愈.其中13例肿瘤患者得到根治,平均住院12d.结论应用术中结肠灌洗技术I期手术方法治疗左半结肠的急症病变是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外科学 灌肠 结肠切除术
下载PDF
升降结肠损伤部分窗式外置术9例分析
3
作者 孙志新 徐丹 +1 位作者 费习克 孟令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623-623,共1页
关键词 结肠/损伤 结肠/外科学
下载PDF
老年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外科治疗:附38例报告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静 赵嫚 +2 位作者 谢强 孙玉华 粱健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18-719,共2页
为探讨老年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6年间收治的38例老年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I期切除吻合术31例,II期切除吻合术5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2例。治愈37例(97.4%),死亡1例(2.6%)。术后... 为探讨老年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6年间收治的38例老年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I期切除吻合术31例,II期切除吻合术5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2例。治愈37例(97.4%),死亡1例(2.6%)。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切口皮下积液1例,切口裂开1例,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3例,急性心衰竭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提示老年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并存病多,病情重,易延误诊治,应尽早手术治疗。合理的手术方式和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外科学 肠梗阻/外科学 肠梗阻/病因学 结肠肿瘤/并发症
下载PDF
左半结肠外伤Ⅰ期手术修补45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814-815,共2页
关键词 结肠/损伤 结肠/外科学 修复科手术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许光 李碧香 +3 位作者 周崇高 王海阳 邹婵娟 朱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11期2028-203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外科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影响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58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58例NEC患儿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术后治愈组和死亡组,进行...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外科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影响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58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58例NEC患儿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术后治愈组和死亡组,进行临床疗效和危险因素(包括孕周、出生体重、腹壁发红、气腹、肠壁积气、固定的肠袢、门静脉积气、血小板计数、动脉血气pH值、呼吸衰竭和手术方式)比较。【结果】58例NEC中行手术治疗27例,治愈17人,死亡10人,治愈率63%。手术组较非手术组并腹壁发红、气腹、固定的肠袢、血小板<100×109/L、动脉血气pH值<7.3的比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死亡组较治愈组合并白细胞<5.0×109/L、血小板<100×109/L、动脉血气pH值<7.3和呼吸衰竭的比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腹是NEC的绝对手术指征,而腹壁发红、固定的肠袢、血小板<100×109/L、动脉血气pH值<7.3可作为相对手术指征。一期吻合术与肠造瘘术的选择需进一步研究。白细胞<5.0×109/L、血小板<100×109/L、动脉血气pH值<7.3和呼吸衰竭为影响NEC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治NEC合并症可提高NEC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 坏死性/外科学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孙德峰 阎妮 +3 位作者 李慧 张丽荣 安刚 吴崇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联合麻醉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与PaO2的变化。方法:28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联合麻醉组(GE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14例。GE组...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联合麻醉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与PaO2的变化。方法:28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联合麻醉组(GE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14例。GE组于T7、8间隙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上达T4、下达T12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分别监测并记录人工气腹前和气腹后1、2、3 h的M AP、ECG、HR、SpO2及PETCO2的情况,并同时于各时间点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G组除无连硬外阻滞及需术中及时补充芬太尼外,余与GE组同。结果:于气腹后1、2、3 h时G组M AP、HR均较气腹前升高(P<0.05),GE组M AP较气腹前仅有轻微变化(P>0.05),HR较气腹前降低(P<0.05),而两组间比较,M AP、HR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腹后1、2、3 h PaCO2值与气腹前比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气腹后3 hpH值低于正常值,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可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膜 麻醉 静脉 腹腔镜检查 结肠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50例报告) 被引量:12
8
作者 陶秀平 唐正华 张裕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549-550,共2页
关键词 结肠肿瘤/并发症 结肠肿瘤/外科学 肠梗阻/并发症 肠梗阻/外科学 急性病
下载PDF
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涛 夏有恒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5例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肠肝曲癌 1 5例分别侵犯十二指肠第 2或第 3段,其中 6例为癌性粘连, 5例侵犯浆肌层, 4例穿通十二指肠形成... 目的 探讨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5例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肠肝曲癌 1 5例分别侵犯十二指肠第 2或第 3段,其中 6例为癌性粘连, 5例侵犯浆肌层, 4例穿通十二指肠形成十二指肠结肠瘘。 1 5例均行手术治疗。黏液腺癌 8例,低分化腺癌 4例,中分化腺癌 2例,印戒细胞癌 1例。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 1例, 5年生存率为 4 6. 7% ( 7 /1 5 )。结论 十二指肠是结肠肝曲癌肿最易受侵器官,根治性联合脏器的整块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十二指肠创缘的正确处理是术后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外科学 肿瘤浸润 腺癌/外科学
下载PDF
结肠慢运输型便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穆殿超 王大巍 张东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结肠疾病/外科学 便秘/外科学
下载PDF
术后快速复发巨大外生性结肠癌1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安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3期479-480,共2页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40~65岁,以男性居多。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饮食结构逐渐调整,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逐渐向年轻化发展[1]。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然而,结肠癌外...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40~65岁,以男性居多。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饮食结构逐渐调整,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逐渐向年轻化发展[1]。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然而,结肠癌外科手术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5.0%~20.0%,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0.0%~60.0%,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期间 复发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P1k-1、TSGF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岐 万莹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血清Polo样激酶-1(P1k-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陕西省岐山县医院收治的136例右半结肠... 【目的】探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血清Polo样激酶-1(P1k-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陕西省岐山县医院收治的13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行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和对照组(行中央入路方式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每组6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输血、血管损伤、中转开腹发生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7 d血清P1k-1、TSGF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P1k-1、TSGF水平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累积生存率为92.65%(63/68),对照组1年累积生存率为89.71%(61/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结论】与中央入路方式相比,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同样可彻底清扫淋巴结,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对近远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及血清P1k-1、TSGF水平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外科学 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预后
下载PDF
中医补益优化联合行为干预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欣 韩崇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补益优化联合行为干预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16例结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06... 【目的】探讨中医补益优化联合行为干预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16例结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06)。对照组给予中医补益优化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及免疫球蛋白G(IgG)]。【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GB、ALB、PAB、TRF及PBL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IgM、IgA及IgG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后给予中医补益优化联合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外科学 结肠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结肠肿瘤/免疫学
下载PDF
结肠癌31例外科治疗分析
14
作者 詹德铿 文武魁 +1 位作者 邱淑珍 郑海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952-953,共2页
【目的】总结结肠癌的诊断与手术经验。【方法】对3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术前误诊7例,临床治愈23例,出现吻合口瘘2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结肠癌术前误诊多为病人表现不典型,医务人员检查不全。减... 【目的】总结结肠癌的诊断与手术经验。【方法】对3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术前误诊7例,临床治愈23例,出现吻合口瘘2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结肠癌术前误诊多为病人表现不典型,医务人员检查不全。减少误诊方法是提高对结肠癌的认识。大多数患者可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对有梗阻且年龄大的病人,慎重选择一期切除吻合,一般情况相对不良者宜行二期手术或一期切除再行肠造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高龄患者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外科治疗
15
作者 古晓光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13-314,共2页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2年间31例70岁以上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肿瘤一期切除,2例因肿瘤广泛腹腔转移不能切除而仅行双腔造瘘。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0/31...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2年间31例70岁以上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肿瘤一期切除,2例因肿瘤广泛腹腔转移不能切除而仅行双腔造瘘。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0/31,其中有些病例可发生几种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4例,心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各3例,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脓毒性休克、腹壁切口全层裂开、肠瘘各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对于高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重视合并疾病的治疗,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外科学 肠梗阻 老年人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并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附26例报告)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郑少波 刘春晓 徐亚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9月间26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2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40~390min,其中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120~270min.腹腔镜手术中及术后未见...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9月间26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2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40~390min,其中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120~270min.腹腔镜手术中及术后未见明显出血,出血量<200ml.开放性原位新膀胱术出血量400~800ml,输浓缩红细胞0~4个单位.术后4~8 d恢复饮食,3~8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4周拔除尿管.术后3个月患者白天可完全控制排尿,8例夜间偶有尿失禁.结论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全膀胱切除手术中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全去带可控性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需用肠段短、贮尿囊在原位、尿液自尿道可控排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手术 腹腔镜 膀胱切除术 膀胱肿瘤 乙状结肠/外科学 尿路分流术
下载PDF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和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那万里 毛小强 +4 位作者 侯毅 刘立民 刘凯峰 卢启海 苗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8-900,F0003,共4页
目的:评价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和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64例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根据适应证的不同分别行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n=33)和回肠新膀胱术(n=31)治疗。术后跟踪随访平均30个月(3~60个月),并对... 目的:评价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和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64例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根据适应证的不同分别行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n=33)和回肠新膀胱术(n=31)治疗。术后跟踪随访平均30个月(3~60个月),并对手术情况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手术时间为(3.8±0.8)h,术中出血量为(400±146)mL;贮尿囊容量(495±165)mL;回肠新膀胱术手术时间(7.0±1.5)h,术中出血量(750±213)mL,贮尿囊容量(525±125)m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后1例发生尿失禁,4例代谢性酸中毒,1例左肾积水,1例尿液返流。回肠新膀胱术术后7例发生尿失禁,5例代谢性酸中毒,3例肾积水,4例尿液返流。结论:两种术式均达到大容量、低压、高顺应性的要求。回肠新膀胱具有经尿道原位排尿的特点,最易为患者所接受。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操作简便,对肠管扰动小、术后尿控、排空满意,且手术适应证相对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流改道术 乙状结肠/外科学 直肠/外科学 膀胱/外科学
下载PDF
经尾路巨直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在治疗肛门成形术后顽固性便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龙 王燕霞 +1 位作者 吴小娜 张金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 经尾路行巨直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治疗肛门成形术后顽固性便秘的可行性。 方法 患儿6例,年龄2~18岁,均为先天性肛门闭锁行会阴肛门成形术后合并顽固性便秘和充盈性大便失禁。钡灌肠示:直肠及乙状结肠高度扩张,蠕动差。6例患... 目的 探讨 经尾路行巨直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治疗肛门成形术后顽固性便秘的可行性。 方法 患儿6例,年龄2~18岁,均为先天性肛门闭锁行会阴肛门成形术后合并顽固性便秘和充盈性大便失禁。钡灌肠示:直肠及乙状结肠高度扩张,蠕动差。6例患儿均经尾路切除直肠及远端乙状结肠,同时行肛门成形术。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05 min(125min~265min),切除扩张肠管长度23.3cm(10cm~40cm)。术后2月~4月后,6例患儿均可控制排便:12月~30月随访结果示:患儿便秘均消失。6例中4例患1度污便,另2例2度污便,无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 尾路切除巨直肠及乙状结肠是治疗无肛术后顽固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术 便秘/外科学 直肠/外科学 乙状结肠/外科学 直肠结肠切除术 重建性/方法
下载PDF
喉罩联合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腹腔镜结肠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双琴 许毓光 +2 位作者 郭文龙 谭贤辉 付冬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11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探讨喉罩联合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择期拟行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48例(ASAⅠ~Ⅱ级),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四组(n=12)。(... 【目的】探讨喉罩联合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择期拟行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48例(ASAⅠ~Ⅱ级),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四组(n=12)。(A组):食管引流型喉罩+骶管阻滞联合全麻组,(B组):气管导管+骶管阻滞联合全麻组,(C组):食管引流型喉罩+全麻组,(D组):气管导管+全麻组。比较各组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麻醉期间呼吸力学参数变化、麻醉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气腹前后血流动力学波动不明显;气腹后四组的气道峰压、平台压均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气腹后A组、c组的漏气率明显高于B组和D组(P〈0.05)。四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B组睁眼时间、拔除喉罩或导管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A、B、C三组OAAS评分达5级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各组围麻醉手术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联合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麻醉安全可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外科学 麻醉 喉面罩 科手术 腹腔镜
下载PDF
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巨结肠同源病23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毛永忠 汤绍涛 +3 位作者 阮庆兰 王勇 童强松 李时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巨结肠同源病(HA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巨结肠同源病的病例资料,男8例,女15例,年龄5个月~16岁,其中5个月~3岁4例,3~16岁19例。患儿均以便秘、腹胀为主诉,术前常规行钡灌肠、直肠肛管测压检查。其中11... 目的探讨小儿巨结肠同源病(HA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巨结肠同源病的病例资料,男8例,女15例,年龄5个月~16岁,其中5个月~3岁4例,3~16岁19例。患儿均以便秘、腹胀为主诉,术前常规行钡灌肠、直肠肛管测压检查。其中11例行直肠粘膜活检术;5例因肠梗阻行结肠造瘘术;3例为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复发便秘。结果全部病例均行腹会阴Soave法结肠次全切除术。23例中,钡剂灌肠均未见明显狭窄段、移行段,24h延迟拍片提示钡剂滞留;部分病例有结肠扩张和结肠冗长表现;直肠肛管测压均有抑制反射,11例直肠粘膜活检AchE阴性。23例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腹泻,1例出现伤口裂开,2例直肠粘膜脱垂,2例粘连性肠梗阻;无吻合口瘘、肌鞘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会阴Soave法结肠次全切除术是治疗HAD较为彻底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结肠/外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