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本《百行章》所反映的唐初统治思想 被引量:4
1
作者 陆离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6-100,共5页
本文主要结合史籍中有关贞观年间唐太宗君臣论治的记载,从七个方面探讨了敦煌本《百行章》所反映的唐初统治思想。
关键词 救煌本 百行章 唐初 统治思想
下载PDF
秦帝国统治思想的狭隘性与局限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禹阶 赵昆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0-185,共6页
秦王朝在国家统治思想上呈现出极端的狭隘性、单维性与局限性。它表现在秦君臣对其战争力量和主观作用的深信不移和盲目夸大,以致未能及时调整"马上"与"马下"治天下的攻守异势的统治思想及策略;在意识形态、政治价... 秦王朝在国家统治思想上呈现出极端的狭隘性、单维性与局限性。它表现在秦君臣对其战争力量和主观作用的深信不移和盲目夸大,以致未能及时调整"马上"与"马下"治天下的攻守异势的统治思想及策略;在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上则呈现出极端的功利化特征;而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秦专制王权理论在政治哲学方面又表现出贫乏性、单一性特点。这种统治思想的局限性使秦王朝在统一后的社会整合与控制上缺乏稳固的思想基础,导致它在社会转型重建中的不成熟内敛机制及大一统社会发展中的秩序失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王朝 统治思想 狭隘性
下载PDF
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论衡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永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构成似乎只是儒、释、道三大学说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以主张暴政的法家学说因其暴虐而臭名昭著从此销声匿迹,不再复出。历史的真相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儒、...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构成似乎只是儒、释、道三大学说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以主张暴政的法家学说因其暴虐而臭名昭著从此销声匿迹,不再复出。历史的真相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儒、释、道(主要是儒学)虽然总是以官方的哲学表现在政治舞台上,但这仅仅是思想文化形态层面的一种表象,而在封建统治集团潜在的心灵深处,法家学说才是他们对付被统治者的政治底牌与精神武器。"内法外儒"或"内法外佛"、"内法外道"政治无疑是中国封建统治思想最本质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封建社会 统治思想 论衡
下载PDF
深化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分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4,共7页
最高统治者的政见和政治倾向、统治集团的思想、各种政治习俗和政治惯例的理据、官方学说、统治阶级思想家的思想、占统治地位或影响广泛的社会政治思潮、现行制度与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政治观念乃至政治信仰... 最高统治者的政见和政治倾向、统治集团的思想、各种政治习俗和政治惯例的理据、官方学说、统治阶级思想家的思想、占统治地位或影响广泛的社会政治思潮、现行制度与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政治观念乃至政治信仰等都是统治思想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研究必须综合考察统治思想各种重要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这就需要适度淡化学派概念,并将制度、惯例、政策、方略、心态、行为的研究纳入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治思想 法家 儒家 道家
下载PDF
《二年律令》所见汉初国家统治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健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86,共5页
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设置原理与政治基础看,这一法律文书是围绕二十级军功爵制制定而成的,汉初承纳分封制并建构"内""外"结合的政治结构是这一法律文献形成的政治基础。汉初国家统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暂... 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设置原理与政治基础看,这一法律文书是围绕二十级军功爵制制定而成的,汉初承纳分封制并建构"内""外"结合的政治结构是这一法律文献形成的政治基础。汉初国家统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暂时承纳分封体制的前提下,围绕二十级军功爵制制定法规,并以此来建构新的统治基础,同时,又通过限制分封,消解"内""外"格局中制约皇权的政治因素,逐步使皇权成为支配国家权力、财富的中心力量。在这一国家统治思想体系中,黄老无为与"汉承秦制"是交替运用的统治技术,而非国家统治思想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二年律令》 国家统治思想 汉承秦制 黄老无为
下载PDF
“天下为公”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分田 《阴山学刊》 2003年第3期55-61,共7页
公天下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政治理论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君主论,着重回答设君之道、为君之道和择君替君之道等重大政治理论问题。"天下为公"既论证了治权在君的合理性,描绘出"圣王之制"的理想政治蓝图,又为君... 公天下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政治理论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君主论,着重回答设君之道、为君之道和择君替君之道等重大政治理论问题。"天下为公"既论证了治权在君的合理性,描绘出"圣王之制"的理想政治蓝图,又为君权的存在与行使设置了条件和规范,还为政治批判提供了价值尺度。立君为公、君位为天下之公器、君道尚公、天下非一家一人私有等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中国的帝王观念有其精致、周到之处,甚至包含着许多超越时代的政治理性。以往的思想史研究对这个特点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是需要改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为公” 统治思想 帝王观念 君主
下载PDF
论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原因及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庆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8-70,共3页
儒家思想作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支配和影响了中国整个思想学术界,塑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儒家思想依据外在环境和形式,进行了内部的调整和演变,儒学大师迭出。儒家思想经久不衰,经世致用、创新发展以及其自身的比... 儒家思想作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支配和影响了中国整个思想学术界,塑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儒家思想依据外在环境和形式,进行了内部的调整和演变,儒学大师迭出。儒家思想经久不衰,经世致用、创新发展以及其自身的比较优势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封建统治思想 发展脉络
下载PDF
“法家独尊”何以可能——试析韩非为确立大一统帝国统治思想所做的理论努力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家鹏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1期186-190,共5页
在确立统治思想过程中,韩非认为治国之道不可兼任杂反之学。既然不可兼任,就必然出现独尊一家的形态。统治思想层面上独尊的必要性需要来自天道和人道层面的依据。韩非以矛盾说揭示了两难困境,论证了一尊的必要性,解决了天道上的“为什... 在确立统治思想过程中,韩非认为治国之道不可兼任杂反之学。既然不可兼任,就必然出现独尊一家的形态。统治思想层面上独尊的必要性需要来自天道和人道层面的依据。韩非以矛盾说揭示了两难困境,论证了一尊的必要性,解决了天道上的“为什么要独尊”的问题,人道方面“为什么要法家独尊”的依据则是韩非提出的以人性自私论与人性不改易论为内容的单一人性论。韩非的理论努力为后来的黄老和董仲舒的进一步工作提供了前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治思想 韩非 独尊 天道 人道 前鉴
下载PDF
统治思想视野的中国传统理想政治模式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分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2,共7页
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地研究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理想政治模式理论,有助于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文明及"帝制"、"儒学"等相关历史现象,全面评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历史价值。推进性、开掘性、... 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地研究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理想政治模式理论,有助于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文明及"帝制"、"儒学"等相关历史现象,全面评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历史价值。推进性、开掘性、创新性的研究有必要大力拓展史料的取材范围,更加关注理论结构的剖析,着力于价值共识的揭示,引入统治思想的视野,注重政治实践的研究,适度超越"民主与专制"的主观预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政治模式理论 中国传统社会 统治思想 社会普遍意识
下载PDF
论清初统治思想的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俊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69-,71+73+89+70+72,共6页
从努尔哈赤到康熙,清初统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重武尚战、建纲立纪,到抬高理学、标榜教化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实质上是清统治者在入关前后向中原汉文化靠拢的历史必然与明清之际理学进入批判总结思潮的学理逻辑的结合。而康熙帝为稳固... 从努尔哈赤到康熙,清初统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重武尚战、建纲立纪,到抬高理学、标榜教化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实质上是清统治者在入关前后向中原汉文化靠拢的历史必然与明清之际理学进入批判总结思潮的学理逻辑的结合。而康熙帝为稳固统治积极提倡理学,以及一大批正统派理学家对传统理学的总结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统治思想 演变 康熙 理学 正统派理学
下载PDF
曹参治齐与汉初统治思想与统治政策的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祥才 《管子学刊》 1998年第4期70-74,共5页
西汉以后的历史学家一直以浓笔酣墨为西汉初年的黄老思想和黄老政治抒写充满激情的赞美词,但很少有人把将黄老思想与黄老政治从齐国一隅推向全国的关键人物曹参视为一流政治家,更多的人将他看作刘邦那个布衣将相群中的一介武夫。其实... 西汉以后的历史学家一直以浓笔酣墨为西汉初年的黄老思想和黄老政治抒写充满激情的赞美词,但很少有人把将黄老思想与黄老政治从齐国一隅推向全国的关键人物曹参视为一流政治家,更多的人将他看作刘邦那个布衣将相群中的一介武夫。其实,曹参不仅是一位智勇兼备的统帅,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思想 统治思想 曹参 统治政策 汉初 刘邦 黄老之治 指导原则 齐国 黄老之术
下载PDF
秦汉统治思想的演变轨迹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尔春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年第7期102-104,共3页
秦汉两朝统治思想表面上不同,但实际上,奉行的统治策略是一致的。秦朝执行法家路线,但实际运作中还是讲究儒家的修身之法、处事哲学;西汉初虽然接受秦亡教训,奉行黄老的无为主张,但黄老思想本身就经历了与其他诸家思想相糅合的过程;到... 秦汉两朝统治思想表面上不同,但实际上,奉行的统治策略是一致的。秦朝执行法家路线,但实际运作中还是讲究儒家的修身之法、处事哲学;西汉初虽然接受秦亡教训,奉行黄老的无为主张,但黄老思想本身就经历了与其他诸家思想相糅合的过程;到了武帝时期,虽然确立了儒家独尊的地位,但执行中却是"霸王道杂之";东汉继续尊崇儒家,但此时的儒家不但是经历了自身的有意识的改造,而且随着谶纬的盛行,出现了一大批方士化的儒生,儒家思想进一步神秘化,最终完成了作为封建统治者选中的官方哲学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统治思想 法家 道家 儒家
下载PDF
宋元两朝经营广西的统治思想与横山寨的兴衰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金东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15,共5页
横山寨在宋元时期经历了北宋的开始设置、南宋的盛极一时及至元代的破败,最后被废置,成为一个历史名词的过程。横山寨的兴衰,除了边疆地区形势的变化以及横山寨的地理位置因素外,与各时期统治者经营广西的思想也有莫大的关系。宋元是广... 横山寨在宋元时期经历了北宋的开始设置、南宋的盛极一时及至元代的破败,最后被废置,成为一个历史名词的过程。横山寨的兴衰,除了边疆地区形势的变化以及横山寨的地理位置因素外,与各时期统治者经营广西的思想也有莫大的关系。宋元是广西羁縻制度向土司制度转化的时期,梳理不同时期朝廷统治广西的思想,有助于理解广西羁縻制度向土司制度转化的实质及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 横山寨 横山寨博易场 统治思想 羁縻制度 土司制度
下载PDF
宋儒与宋代统治思想的形成
14
作者 王瑞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7-72,共6页
赵宋政权实行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与之相适应的统治思想,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其实质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但由于赵宋政权坚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吸收法家思想中某些因素,辅以佛道,凡能为其所用的思想意识,兼容并蓄,讲究实用,... 赵宋政权实行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与之相适应的统治思想,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其实质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但由于赵宋政权坚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吸收法家思想中某些因素,辅以佛道,凡能为其所用的思想意识,兼容并蓄,讲究实用,其统治思想又表现出较为开明的特性。一、宋统治思想的奠基赵宋开国之君赵匡胤,为宋统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孙光宪有言:“宋有天下,四方诸侯屈服面内,凡下诏书,皆合仁义,此汤武之君也。”将推行仁义的赵匡胤誉为汤武之君,言其“顺乎天而应于人”。赵匡胤即位之初,施政纲领中即贯穿儒家思想,崇尚忠义,维护仁孝。他见武成王庙两廊所绘名将中有白起,就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胡为受飨食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治思想 儒家思想 法家思想 赵匡胤 宋儒 君主专制 集权政治 地主阶级 统治 朱熹
下载PDF
浅论曹操统治思想中的民本思想理念
15
作者 洪卫中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6-300,共5页
作为在汉末军阀混战中崛起、最后基本统一中国北方的曹操,尽管其思想颇为复杂,既有儒、法思想的因素,也有不同程度上墨、名、道教等影响的痕迹,但透过他所采取的诸多政治举措不难发现,在曹操施政理念中,一直都存在有重视百姓在统治中的... 作为在汉末军阀混战中崛起、最后基本统一中国北方的曹操,尽管其思想颇为复杂,既有儒、法思想的因素,也有不同程度上墨、名、道教等影响的痕迹,但透过他所采取的诸多政治举措不难发现,在曹操施政理念中,一直都存在有重视百姓在统治中的根本地位和基础性作用的民本思想理念。这种民本思想理念表现为他致力于重建统一过程中的"为生民计"、不少措施以百姓生命和生活为关注点和着落点、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统治思想 百姓 农业 民本思想理念
下载PDF
秦前后期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
16
作者 高兵 《北方论丛》 CSSCI 1997年第4期38-43,共6页
本文认为,秦统一后在以法治国的同时,宣扬儒家的忠孝仁义礼和仁政德治,因此有一个注意发展生产,为政宽缓的儒法并用时期。但始皇三十二年以后,“内兴功作,外攘夷狄”,统治思想发生变化,儒家思想被摒弃,据此,秦代的历史应划为... 本文认为,秦统一后在以法治国的同时,宣扬儒家的忠孝仁义礼和仁政德治,因此有一个注意发展生产,为政宽缓的儒法并用时期。但始皇三十二年以后,“内兴功作,外攘夷狄”,统治思想发生变化,儒家思想被摒弃,据此,秦代的历史应划为前后两个时期。秦王朝统治思想变化的原因,一是因为以秦始皇为首的无数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军功地主掌权,导致秦王朝对外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对内实行大规模的徭戍征发和酷烈的专制主义统治;二是因为仁政德治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儒家在统治理论方面所体现的相对性和弹性机制,儒学所强调的君权、父权和夫权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随着秦王朝大规模的租赋徭戍征发,具有相对性特点的儒学与秦王朝的现实政治发生冲突,必然遭受专制皇权的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朝 统治思想 变化
下载PDF
日本武士道的伦理道德、战争精神和统治思想——兼评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之三
17
作者 娄贵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8-56,共9页
武士道作为武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既是幕府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主流地位的思想文化,又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涵盖了伦理文化、军事文化和政治文化。要弄清武士道的真实面貌和本质,武士道的伦理道德、战争精神和统治思想... 武士道作为武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既是幕府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主流地位的思想文化,又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涵盖了伦理文化、军事文化和政治文化。要弄清武士道的真实面貌和本质,武士道的伦理道德、战争精神和统治思想缺一不可。日本学者新渡户稻造理想化的武士道主要是伦理道德范畴的武士道,特别是从者对主君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非完整的武士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武士道 伦理道德 战争精神 统治思想
下载PDF
试论儒学是汉初的统治思想
18
作者 惠吉兴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147,共7页
传统观点认为,汉初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是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才取得统治地位。本文则认为,汉初儒学已发挥了统治和主导作用。首先,儒学提出的“文武并用”、无为政治、礼制建设等统治策略,比黄老之学更全面、更深刻地把... 传统观点认为,汉初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是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才取得统治地位。本文则认为,汉初儒学已发挥了统治和主导作用。首先,儒学提出的“文武并用”、无为政治、礼制建设等统治策略,比黄老之学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和回答了时代课题;其次,汉初的文化、政治、法律政策以及有关制度建设特别是文景之治,基本上体现了儒家的政治原则;第三,汉初社会已经出现了传习、尊崇儒学的风尚,儒学的基本规范和价值标准已经被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儒学 黄老之学 统治思想
下载PDF
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思想探析
19
作者 高云虹 明磊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79-80,共2页
汉初的黄老之学因其“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备受统治者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推行“大一统”军事外交政策的需要,汉武帝登基后,逐渐弃“黄老”而尊“儒学”。然而独尊儒术,并不是其它思想的销声匿迹,... 汉初的黄老之学因其“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备受统治者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推行“大一统”军事外交政策的需要,汉武帝登基后,逐渐弃“黄老”而尊“儒学”。然而独尊儒术,并不是其它思想的销声匿迹,统治者真正推崇的是一种“儒法并用、内法外儒”的新的统治哲学———霸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 黄老 儒家 法家 统治思想
下载PDF
论东汉初统治思想演化的轨迹及其原因
20
作者 杨建宏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7-69,127,共4页
东汉初年统治思想经历了"柔道"———尚法崇刚———尊儒尚柔的发展与调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统治思想曲线呈现出刚柔相济,正反结合的轨迹。这一轨迹又与东汉初年豪强地主势力的兴衰强弱相一致,从根本上保证了东汉初年社会... 东汉初年统治思想经历了"柔道"———尚法崇刚———尊儒尚柔的发展与调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统治思想曲线呈现出刚柔相济,正反结合的轨迹。这一轨迹又与东汉初年豪强地主势力的兴衰强弱相一致,从根本上保证了东汉初年社会的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章二帝 统治思想 尚法崇刚 尊儒尚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