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1篇文章
< 1 2 2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反式维甲酸对肝纤维化氧化应激损伤自然杀伤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平大冰 齐婧姝 +3 位作者 孙鑫 黄恺 彭渊 刘成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9-1363,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纤维化氧化应激损伤NK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_(4)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通过生化及病理检测评价小鼠肝脏受损及纤维化程度,观察小鼠肝组织NK细胞变化及氧化应激损伤;体外采用H_(2)O_(2)诱导...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纤维化氧化应激损伤NK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_(4)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通过生化及病理检测评价小鼠肝脏受损及纤维化程度,观察小鼠肝组织NK细胞变化及氧化应激损伤;体外采用H_(2)O_(2)诱导的NK92细胞株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评价ATRA对NK9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ATRA可以改善CCl_(4)模型小鼠肝功能,抑制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增加肝脏SOD活性和GSH含量,促进肝内NK细胞比例和数量;体外实验证实ATRA可以保护H_(2)O_(2)诱导的NK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结论:ATRA可以改善CCl_(4)引起的肝损伤及纤维化,可能与其保护NK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肝纤维化 氧化应激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沉默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抑制胶质瘤血管拟态形成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婉莹 张斌斌 +1 位作者 李瑞春 梁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沉默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胶质瘤血管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AEG-1 shRNA慢病毒稳染U87胶质瘤细胞并用含2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培养基干预,分组:空白对照组(U87细胞)... 目的研究沉默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胶质瘤血管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AEG-1 shRNA慢病毒稳染U87胶质瘤细胞并用含2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培养基干预,分组:空白对照组(U87细胞)、ATRA组(U87细胞+20μmol/L ATRA),siCon组(U87-siCon细胞)、siCon+ATRA组(U87-siCon细胞+20μmol/L ATRA),siAEG-1组(U87-siAEG-1细胞)和siAEG-1+ATRA组(U87-siAEG-1细胞+20μmol/L ATRA)。体外管腔形成实验评估U87细胞体外血管拟态形成能力,实时PCR及Western-Blot检测U87细胞中血管拟态形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建立裸鼠胶质瘤皮下移植瘤模型并以10mg/kg剂量给予腹腔注射ATRA干预,分为:对照组(U87细胞造模)、ATRA组(U87细胞造模+ATRA干预),siCon组(U87-siCon细胞造模)、siCon+ATRA组(U87-siCon细胞造模+ATRA干预),siAEG-1组(U87-siAEG-1细胞造模)与siAEG-1+ATRA组(U87-siAEG-1细胞造模+ATRA干预)。定期测量皮下移植瘤大小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CD34-PAS双染检测移植瘤中血管拟态。结果沉默AEG-1联合ATRA干预(即siAEG-1+ATRA组)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及胶质瘤模型中血管拟态形成及皮下移植瘤生长,干预后胶质瘤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上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沉默AEG-1联合ATRA能显著抑制胶质瘤血管拟态形成及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以及VE-cadher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 全反式维甲酸 血管拟态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白梅 鲁猛 +4 位作者 骆思君 王志华 伍华英 王芳 赵耀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8-31,36,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分为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HL-60细胞)、...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分为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HL-60细胞)、Ara-C组(加入0.5μmol/LAra-C)、ATRA组(加入2μmol/LATRA)、ATRA+Ara-C组(加入2μmol/LATRA和0.5μmol/LAra-C),继续培养24、48、72h,采用CCK8检测HL-60细胞活力,AnnexinV双染法检测HL-60细胞凋亡,qRT-PCR检测PI3K、AKT-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空白对照组HL-60细胞活力高于Ara-C+ATRA组、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活力高于Ara-C+ATRA组(均P<0.05)。Ara-C+ATRA组HL-60细胞凋亡率高于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HL-60细胞胞体多呈圆形,可见瘤状突起,胞核多为类圆形,Ara-C组、ATRA组染色质凝聚,颜色变深,部分胞核变小,Ara-C+ATRA组染色质凝聚,颜色变深,可见核固缩、核碎裂。空白对照组HL-60细胞PI3K、AKTmRNA表达高于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PI3K、AKTmRNA表达高于Ara-C+ATRA组(均P<0.05)。空白对照组HL-60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高于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高于Ara-C+ATRA组(均P<0.05)。结论:Ara-C+ATRA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促进HL-60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阿糖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HL-60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何首乌-牛膝药对抗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作用及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4
作者 韩艺杰 袁开智 +2 位作者 王冰 张振秋 孙艳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5-258,I0012,共5页
目的研究何首乌-牛膝药对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及筛选活性成分。方法采取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分析何首乌-牛膝药对指纹共有峰并进行成分确认;采用维甲酸复制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探讨何首乌-牛膝药对的抗骨... 目的研究何首乌-牛膝药对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及筛选活性成分。方法采取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分析何首乌-牛膝药对指纹共有峰并进行成分确认;采用维甲酸复制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探讨何首乌-牛膝药对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应用SPSS分析色谱结果与肝、肾湿重、骨干湿比数据和ELISA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筛选何首乌-牛膝药对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结果HPLC-MS联用法分析结果共确定10个共有指纹峰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杯苋甾酮、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二苯乙烯苷、25-S-牛膝甾酮、大黄素、大黄素甲醚、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牛膝皂苷D。生物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何首乌-牛膝药对能使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BGP-OCN)指标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血清I型胶原C端肽(CTX-1)降低;何首乌-牛膝药对组肝、肾指数明显下降,骨干湿比上升,体质量变化明显。结论何首乌-牛膝药对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筛选出作用最显著活性成分为没食子酸、β-蜕皮甾酮、大黄素和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牛膝药对 骨质疏松 维甲酸 ELISA 活性成分
下载PDF
维甲酸对热应激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石一凡 李晓彤 +3 位作者 锁云鹏 刘俊泽 李春梅 李延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维甲酸对热应激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试验选用40只7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热应激组(HTRA_(0))、5 mg·kg^(-1)·d^(-1)维甲酸处理组(HTRA_(5))和10 mg·kg^(-1)·d^...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维甲酸对热应激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试验选用40只7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热应激组(HTRA_(0))、5 mg·kg^(-1)·d^(-1)维甲酸处理组(HTRA_(5))和10 mg·kg^(-1)·d^(-1)维甲酸处理组(HTRA_(10))。小鼠灌胃相应剂量维甲酸或玉米油后,42℃全身热应激2 h,处理7 d,试验结束后屠宰采样。[结果]与CON组相比,HTRA_(0)组小鼠睾丸重、最小直径以及生精小管的横截面积、直径和上皮厚度显著降低(P<0.05),附睾精子活力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nrf2、ho-1、nqo1、sod1、gpx1)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bax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血睾屏障相关基因(occludin、zo-1、n-cadherin和connexin 43)表达显著增加(P<0.05),精子发生相关基因(plzf、c-kit)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HTRA_(0)比,HTRA_(5)组小鼠生精小管的横截面积、直径和上皮厚度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plzf和c-kit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HTRA_(10)组小鼠生精小管的横截面积、直径和上皮厚度显著升高(P<0.05),精子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nqo1、bax、bcl-2、zo-1、n-cadherin、plzf和c-kit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维甲酸能够改善热应激小鼠的睾丸重、睾丸组织形态和附睾精子活力,使之更接近对照组水平;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小鼠睾丸抗氧化能力、减少生精细胞凋亡、增强血睾屏障、改善生精微环境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维甲酸 小鼠 睾丸 精子活力 氧化应激 血睾屏障
下载PDF
低叶酸和维甲酸诱导神经管畸形小鼠模型胎脑的转录物组学分析
6
作者 曹志华 谷小龙 +3 位作者 解琪 李建婷 方爱莉 刘志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8-646,共9页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重大出生缺陷型疾病。随着孕龄期妇女叶酸增补政策的推广,其发病率逐年下降致临床标本不易获取,因此,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来研究NTDs的致病机制尤为重要。本研究分别通过...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重大出生缺陷型疾病。随着孕龄期妇女叶酸增补政策的推广,其发病率逐年下降致临床标本不易获取,因此,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来研究NTDs的致病机制尤为重要。本研究分别通过低叶酸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建立的诱导NTDs小鼠模型和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诱导建立的NTDs小鼠模型,对NTDs胎鼠脑组织进行转录物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并分析差异表达谱,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进行结果验证。结果显示,低叶酸联合MTX诱导的胎鼠NTDs发生率为21.7%;RA诱导的胎鼠出现了强烈的致畸现象,畸形率为73.2%。相比正常胎鼠,低叶酸联合MTX诱导的NTDs小鼠组筛选出1443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ion genes,DEGs);RA诱导NTDs小鼠组筛选出3070个DEGs。对DEG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GO富集显示,上调基因主要参与前后轴发育、区域化和模式分化过程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显示,上调基因与心肌收缩、心肌病、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相关。对2种模型鼠的DEGs进行Veen交集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32个DEGs在2组模型中显著上调,其中包括Hox基因家族。通过RT-qPCR进行验证,发现与RNA-seq的结果一致。本研究对2种NTDs小鼠胎脑进行RNA-seq和差异表达谱分析,发现Hox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了NTDs的发生,为后续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探索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转录物组测序 叶酸 维甲酸 同源盒基因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调控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
7
作者 刘春亚 贾炳豪 +2 位作者 唐琴 孙元田 任立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1-1452,共12页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有效诱导剂,其对红系分化过程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为研究ATRA在红系分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本文以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向红系分化为模型,对ATRA干扰红系分化过程的调控机制进行研...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有效诱导剂,其对红系分化过程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为研究ATRA在红系分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本文以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向红系分化为模型,对ATRA干扰红系分化过程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血红素(he-min)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TRA影响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的谱系变化,阻滞细胞分化进程;ATRA处理分化中的细胞后,红系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而通过3C、FAIRE和ChIP技术对其中的表观遗传机制进行探究发现,ATRA处理细胞后,β-珠蛋白家族基因座位内的染色质可及性降低,LCR与其靶基因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频率降低;而基因座位染色质可及性降低导致了红系相关转录因子GATA1、LDB1、LMO2和TAL1在LCR及珠蛋白家族基因座位的启动子区的富集频率降低。上述结果表明,ATRA处理分化中的细胞导致红系分化相关基因的染色质可及性降低,更加封闭的染色质结构阻碍了LCR招募转录因子与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进而抑制β-珠蛋白家族基因表达,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阐明了ATRA调控红系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红系分化 染色质构象捕获 染色质免疫沉淀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8
作者 王宇萌 迟丹丹 +2 位作者 张贝贝 段小红 黄永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0-714,共5页
目的:建立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并分析其表型特征。方法:采用灌胃法于孕鼠妊娠10.5 d(gestational days 10.5,GD10.5),以90 mg/kg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或等量玉米油+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 目的:建立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并分析其表型特征。方法:采用灌胃法于孕鼠妊娠10.5 d(gestational days 10.5,GD10.5),以90 mg/kg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或等量玉米油+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剂处理,GD14.5/GD17.5取胎鼠,行体视显微镜、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胎鼠的全身及腭组织结构和发育情况;免疫荧光染色验证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α)在小鼠腭部及牙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胎鼠出现腭裂、磨牙发育异常、肢体畸形、心肌致密化不全等表型。实验组RARα表达升高。结论:atRA诱导建立的小鼠腭裂模型具有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特征,可通过激活RARα受体影响小鼠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综合征型唇腭裂 先天性心脏病 磨牙 成釉细胞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在消化道肿瘤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鲍英 袁耀宗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3年第3期152-155,共4页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为目前用于临床床肿瘤化学治疗的一种常用的诱导分化剂,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并初显成效。大量研究表明ATRA的这种作用与某些消化道肿瘤基因表达的抑制、失活或活化有关。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全反式维甲酸 基因表达 维甲酸结合蛋白 维甲酸受体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及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叉头框转录因子P3失衡在妊娠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春燕 冯晓玲 《中国医药》 2024年第9期1436-1440,共5页
在免疫学领域,妊娠相当于一次成功的半同种移植现象,母体对半异体胎儿的免疫耐受情况关乎妊娠的结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最新发现的CD^(+)_(4)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和叉头框转录因... 在免疫学领域,妊娠相当于一次成功的半同种移植现象,母体对半异体胎儿的免疫耐受情况关乎妊娠的结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最新发现的CD^(+)_(4)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和叉头框转录因子P3的表达水平与Th17/Treg之间的平衡密切相关。Th17/Treg免疫失衡会导致母体对胎儿的异常攻击,造成母胎耐受紊乱,并与复发性流产、先兆子痫、妊娠糖尿病等病理妊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疾病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叉头框转录因子P3
下载PDF
基于三维细胞牵引力定量监测技术探究新型维甲酸诱导肿瘤干细胞凋亡的力学生物学机制
11
作者 陈俊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3-123,共1页
目的肿瘤干细胞(C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肿瘤细胞亚群,并对传统抗癌药耐药。为了根治肿瘤,研发了新型维甲酸-WYC-209,可高效诱导CSCs凋亡,效率远高于传统化疗药,且低毒安全,但其高效诱导CSCs凋亡的机制并不清楚,这阻碍了抗癌维... 目的肿瘤干细胞(C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肿瘤细胞亚群,并对传统抗癌药耐药。为了根治肿瘤,研发了新型维甲酸-WYC-209,可高效诱导CSCs凋亡,效率远高于传统化疗药,且低毒安全,但其高效诱导CSCs凋亡的机制并不清楚,这阻碍了抗癌维甲酸的优化和研发。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弹性微球实时定量CSCs克隆的三维细胞牵引力,实现WYC-209处理下,CSCs多细胞三维牵引力变化的实时监测;采用小分子抑制剂等手段阐明WYC-209抑制细胞张力的分子机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药物靶点与Cdc42相互作用机理;利用电子显微镜及Ch IP技术揭示牵引力与染色质构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凋亡基因的调控规律,阐明WYC-209诱导CSCs凋亡的机理。结果利用三维细胞牵引力定量技术,发现WYC-209抑制细胞牵引力先于诱导细胞凋亡。WYC-209通过结合靶点RARγ并诱导其出核下调Cdc42的表达,以此下调牵引力。牵引力的降低诱导染色质疏松,促使Pol II与凋亡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激活凋亡基因表达,诱导CSCs凋亡。以此提出染色质疏松剂与化疗药协同治疗策略,通过疏松染色质可增加化疗药WYC-209的诱导凋亡效率,提高WYC-209对CSCs的肺转移抑制效率及小鼠成活率。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WYC-209通过抑制细胞牵引力诱导染色质疏松激活凋亡基因诱导CSCs凋亡的力学生物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生物学 化疗药 肿瘤干细胞 细胞亚群 维甲酸 抑制效率 定量监测 药物靶点
下载PDF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联合蛋白质组学分析敲除维甲酸诱导蛋白16对人结肠癌细胞的影响
12
作者 陈奕孛 苗根 +2 位作者 王文 丁翠玲 戚中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820-830,共11页
目的分析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敲除维甲酸诱导蛋白16(RAI16)后细胞内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探究RAI16影响HCT116细胞蛋白质功能的可能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收集并提取HCT116 KO和WT细胞蛋白,SDS-PAGE检验蛋白提取效果。利... 目的分析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敲除维甲酸诱导蛋白16(RAI16)后细胞内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探究RAI16影响HCT116细胞蛋白质功能的可能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收集并提取HCT116 KO和WT细胞蛋白,SDS-PAGE检验蛋白提取效果。利用胰蛋白酶酶解蛋白后,标记肽段并进行质谱分析。对鉴定到的差异蛋白及差异磷酸化蛋白质利用GO数据库、KEGG数据库和STRING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SDS-PAGE结果提示蛋白无明显降解,且实验组与对照组部分关键条带有明显差异;按Foldchange≥1.5或Foldchange≤1/1.5且P<0.05为条件进行差异蛋白的筛选,共筛选出147个上调差异蛋白和230个下调差异蛋白;并筛选到106个上调磷酸化位点和217个下调磷酸化位点。将去本底差异磷酸化位点功能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在核质、细胞核及细胞质组成,RNA、钙黏着蛋白及染色质结合,DNA修复、RNA剪接及DNA为模板转录的正调控等多个方面有显著富集趋势。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在核质转运、剪接体、细胞周期、细胞间紧密连接、病毒致癌作用和癌症中的微小RNA等通路具有显著富集趋势。蛋白互作网络主要以DDX17、NCL、EEF2、CDK1、SSRP1和SMARCC1为核心蛋白质。统计发现,SKP1、ORC1和BAD等两组学差异变化均上调,且磷酸化差异变化比蛋白差异变化更显著,RBL1、RB1、CDK1、CDC6、MCM4、TFDP1、CHD4和SNW1等两组学差异变化均下调,且磷酸化差异变化比蛋白差异变化更显著。结论RAI16可能通过SKP1、ORC1、RB1和CDK1等关键蛋白质在多方面生物功能和多条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影响细胞周期,进而影响癌症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维甲酸诱导蛋白16 HCT116细胞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及氧化应激的作用和机制探索
13
作者 修建平 杨朝爱 +3 位作者 刘禧澳 潘乾禹 韦广旭 王卫星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4年第7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及氧化应激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应用10 ng/ml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诱导HSCs活化,以5μmol/L剂量的ATRA处理48 h。检测细胞生长活力和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变化,评价ATRA对HSC...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及氧化应激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应用10 ng/ml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诱导HSCs活化,以5μmol/L剂量的ATRA处理48 h。检测细胞生长活力和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变化,评价ATRA对HSCs活化的影响;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抗氧化基因表达的变化,评价ATRA对HSCs氧化应激的影响;检测自噬标志物表达和自噬流的变化,评价ATRA对HSCs自噬活性的影响。结果与PDGF-bb组相比,ATRA处理的HSCs生长活力显著降低(P<0.01),α-SMA和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细胞内ROS和MDA显著减少(P<0.01),GSH显著增加(P<0.01),抗氧化基因NRF2、HO-1和ATF4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同时自噬标志物Beclin 1和LC3 II/I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自噬流信号显著降低。结论ATRA显著抑制PDGF-bb诱导的HSCs活化,降低HSCs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自噬活性,对肝纤维化的防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肝星状细胞 激活 氧化应激 自噬
下载PDF
维甲酸介导的线粒体片段化抑制肝癌细胞营养缺乏相关凋亡抵抗
14
作者 杜钰璐 陈佳琪 +6 位作者 高铭舒 李佳颖 廖达文 王星琛 张志刚 黄启超 季乐乐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56-762,共7页
目的探索代谢物和线粒体如何在营养缺乏环境中调控肝癌细胞存活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敏感及耐受肝癌样本的转录组数据,鉴定肝癌细胞抵抗营养缺乏的关键通路;在营养剥夺耐受(HLF、Huh7)和敏感(Hep3B、HLE... 目的探索代谢物和线粒体如何在营养缺乏环境中调控肝癌细胞存活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敏感及耐受肝癌样本的转录组数据,鉴定肝癌细胞抵抗营养缺乏的关键通路;在营养剥夺耐受(HLF、Huh7)和敏感(Hep3B、HLE)细胞中检测维甲酸含量;利用维甲酸或维甲酸受体抑制剂处理肝癌细胞,MTS、流式细胞术等检测细胞在营养剥夺下的生长及凋亡情况;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维甲酸对肝癌细胞线粒体数目、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转录组分析提示TACE治疗耐受与敏感肝癌组织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视黄醇代谢通路。进一步发现与营养剥夺敏感肝癌细胞相比,耐受肝癌细胞中视黄醇代谢产物维甲酸显著降低(P<0.01)。HLF细胞在营养剥夺情况下补充维甲酸,线粒体呈片段化且细胞死亡增加(P<0.01);而在Hep3B细胞中抑制维甲酸受体,线粒体片段化减少,细胞死亡减少(P<0.01)。结论补充维甲酸可通过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片段化抑制肝癌细胞在营养缺乏环境下的凋亡抵抗,而低水平维甲酸可通过增强线粒体融合,促进营养缺乏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肝癌 线粒体片段化 营养剥夺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和血红素加氧酶1加重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表达
15
作者 董毅玲 张文文 +1 位作者 闫琰 覃志成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41-745,I0003,共6页
目的 观察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否会加重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表达。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选取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并按随机数... 目的 观察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否会加重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表达。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选取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即假手术组(Sham)、肾脏缺血再灌注(I/R)组、全反式维甲酸(I/R+ATRA)组。其中Sham组和I/R组给予腹腔注射玉米油(1 m L·kg^(-1)·d^(-1))1周,ATRA组则给予腹腔注射溶于玉米油的ATRA(10 mg·kg^(-1)·d^(-1))1周后,3组大鼠用10%的水合氯醛(0.3 m L/100 g)进行麻醉后固定四肢,将其在37℃条件下沿腹中线打开腹腔并分离出左肾动脉。其中Sham组切除右肾,不予以夹闭左肾动脉;I/R组和ATRA组采用右肾切除联合左肾动脉夹闭45 min后再灌注24 h的方法建立大鼠肾脏I/R模型。实验结束后收集3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标本,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浓度;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TUNEL法进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检测;二氢乙啶(DHE)荧光染色评估肾组织活性氧的表达情况;通过比色法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蛋白质印迹法分别对Nrf2、HO-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肾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活性氧表达量增加,SOD活性下降,MDA含量、血清Scr、BUN浓度升高(P<0.01),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细胞表达较高(P<0.05),其中Nrf2蛋白和HO-1蛋白分别为0.52±0.09和0.37±0.79,高于Sham组的0.06±0.01和0.02±0.01。与I/R组相比,I/R+ATRA组大鼠肾组织Nrf2、HO-1蛋白显著减少(P<0.01),活性氧表达量明显增加,SOD活性严重下降,MDA含量、血清Scr、BUN浓度明显升高(P<0.01),肾小管损伤评分显著增加,肾脏凋亡细胞表达亦增高(P<0.05),其中I/R+ATRA组Nrf2蛋白和HO-1蛋白分别为0.29±0.04和0.15±0.03,显著低于I/R组。结论 Nrf2/HO-1通路参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ATRA可能通过抑制Nrf2/HO-1通路,加重氧化应激,进一步加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再灌注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全反式维甲酸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与心肌重构
16
作者 魏俊萍 孟庆雯 +2 位作者 林道飞 林燕仔 符达佳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3-210,共8页
目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下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ISO组、ATRA+ISO组、4-PBA(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 目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下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ISO组、ATRA+ISO组、4-PBA(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ISO组,每组10只;ATRA+ISO组和4-PBA+ISO组预先分别通过腹腔注射ATRA与4-PBA,然后再通过背部皮下注射ISO进行诱导。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meter in diastole,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meter in systole,LVIDs)、左心室的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及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称量各组大鼠体重、全心质量及左心室质量,计算全心质量指数(heart mass index,HMI)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le mass index,LVMI)。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N端B型利钠肽原(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含量。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与胶原纤维化程度。蛋白质印迹检测心肌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y protein,CHOP)、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PERK)、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hosphorylated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p-eIF2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胶原蛋白Collagen-Ⅰ及Collagen-Ⅲ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大鼠EF和FS显著降低(P<0.05),LVIDd、LVIDs、HMI及LVMI显著升高(P<0.05),血清NTproBNP含量显著增加(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胶原纤维面积显著增加(P<0.05),心肌组织中GRP78、CHOP、PERK、p-eIF2α、TGF-β1、α-SMA、Collagen-Ⅰ及Collagen-Ⅲ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与ISO组比较,ATRA+ISO组和4-PBA+ISO组的大鼠EF和FS显著升高(P<0.05),LVIDd、LVIDs、HMI及LVMI显著降低(P<0.05),血清NT-proBNP含量显著减少(P<0.05),心肌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胶原纤维面积显著减小(P<0.05),心肌组织中GRP78、CHOP、PERK、p-eIF2α、TGF-β1、α-SMA、Collagen-Ⅰ及Collagen-Ⅲ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ATRA能够减轻ISO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及其纤维化,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该作用与其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重构 心肌纤维化 异丙肾上腺素 全反式维甲酸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新型维甲酸衍生物诱导NB4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阮晶晶 陈飞虎 +4 位作者 徐佼 沈娟 石静波 程昌斌 吴繁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237-124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10种新型维甲酸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株NB4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活性。方法:维甲酸类衍生物作用于NB4细胞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瑞氏染色法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加药处理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NBT还原实验法分析... 目的:本研究探讨10种新型维甲酸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株NB4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活性。方法:维甲酸类衍生物作用于NB4细胞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瑞氏染色法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加药处理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NBT还原实验法分析细胞的分化指标。FCM检测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变化。结果:维甲酸衍生物作用3 d后,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10种维甲酸衍生物(10-5mol/L)的诱导分化活性表现在油镜下观察NB4细胞向粒系分化成熟的改变,NBT阳性细胞率增加,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表达量增加,CD13表达则减少。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分析,发现G0/G1期细胞表达量增加,呈G1期阻滞。结论:维甲酸衍生物2a-03,4a-02和5a-02显示有较强的诱导NB4细胞分化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维甲酸衍生物 白血病 NB4细胞株 诱导分化
下载PDF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汪楠 陈飞虎 +3 位作者 葛金芳 潘春晓 彭晓清 居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MCF-7细胞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瑞氏-吉姆萨染...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MCF-7细胞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粘蛋白(mucin 1,MUC-1)活性;RT-PCR法检测维甲酸受体(RARα、RARβ、RARγ)、维甲酸受体诱导基因1(RRIG1)、雌激素受体(ERα、ER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Rα、RARβ、R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 ATPR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和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镜下观察ATPR作用72 h后MCF-7细胞形态趋向正常细胞分化;ELISA结果显示ATPR明显降低MCF-7细胞培养上清MUC-1浓度(P<0.05);ATPR作用MCF-7细胞72 h后,RARβ、RRIG1、ERβ表达增强(P<0.05),RARγ表达下调(P<0.05),RARα和ERα表达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ATPR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程度增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维甲酸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平衡,并上调RRIG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 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MCF-7细胞 维甲酸衍生物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HepG2细胞分化和降低软琼脂克隆形成 被引量:8
19
作者 谢斌 左莉 +6 位作者 江志奎 徐大林 朱华庆 周青 胡若磊 桂淑玉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分化、软琼脂克隆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ATRA处理HepG2,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甲胎蛋白(AFP)等分化指标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ATRA对He...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分化、软琼脂克隆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ATRA处理HepG2,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甲胎蛋白(AFP)等分化指标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ATRA对HepG2增殖的影响;软琼脂培养法观察HepG2的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骨桥蛋白(OPN)表达变化。结果ATRA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分化,使代表肝细胞恶变的γ-GT比活力、AFP分泌量明显下降。ATRA可降低HepG2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并使OPN表达减少。结论ATRA是HepG2有效的分化诱导剂,并可抑制HepG2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OPN表达减少有关,为ATRA诱导分化治疗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药理学 细胞分化 肝细胞/药物疗法 全反式维甲酸 软琼脂 骨桥蛋白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骨肉瘤细胞143B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牟钰钦 周龙洋 +2 位作者 杨秋珺 周岐新 何百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143B骨肉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Western blot检测RAR和RXR在骨肉瘤细胞143B和MG63的内源性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证实全反式维甲酸...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143B骨肉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Western blot检测RAR和RXR在骨肉瘤细胞143B和MG63的内源性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证实全反式维甲酸抑制143B细胞生长,利用凋亡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全反式维甲酸是否诱导143B细胞凋亡;利用萤光素酶报告质粒测定成骨分化早期转录调节因子Runx2的转录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骨桥素和骨钙素的表达,确证全反式维甲酸对143B细胞成骨分化不同时期标志物的影响。结果 RAR及RXR在骨肉瘤细胞143B和MG63中均存在内源性表达。全反式维甲酸能明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143B骨肉瘤细胞的生长;全反式维甲酸处理后,Caspase-3蛋白水平增加,且凋亡染色出现明显阳性;全反式维甲酸不仅使Runx2转录活性增加,而且也促进骨桥素和骨钙素的表达。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明显抑制143B骨肉瘤细胞生长,这种作用至少与其通过维甲酸信号通路促进143B细胞成骨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骨肉瘤 增殖抑制 凋亡 成骨分化 维甲酸信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