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院校绿松石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1
作者 胡昌龙 任政 冷晓颖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随着绿松石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分析了绿松石产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探讨了绿松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跟踪政策、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增强人才... 随着绿松石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分析了绿松石产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探讨了绿松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跟踪政策、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增强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为绿松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绿松石产业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新疆天湖东绿松石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2
作者 刘玲 杨明星 +5 位作者 李俏俏 唐毅 温慧琳 袁冶 李妍 刘佳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29-31,共3页
中国是世界绿松石的主要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绿松石资源,主要分布于湖北、安徽、陕西、河南和新疆等地。根据赋矿类型可分为沉积变质岩和岩浆岩^([1])。其中,鄂豫陕和新疆矿区绿松石均属于沉积变质岩类型[1],安徽的马鞍山和铜陵矿区绿... 中国是世界绿松石的主要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绿松石资源,主要分布于湖北、安徽、陕西、河南和新疆等地。根据赋矿类型可分为沉积变质岩和岩浆岩^([1])。其中,鄂豫陕和新疆矿区绿松石均属于沉积变质岩类型[1],安徽的马鞍山和铜陵矿区绿松石属于岩浆岩类型^([2])。天湖东绿松石矿床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东南180 km处。该矿床最早被开采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79-379年,属于古代采矿遗址^([3])。2015年左右,天湖东绿松石矿被重新开采,产出的绿松石在中国市场上短暂销售过一段时间。出于对该古矿遗址保护的考虑,这里的开采活动后来被禁止了。长期以来,沉积变质岩类型的绿松石一直是我国绿松石市场上的主要来源,如产自湖北竹山、郧西、郧县、以及陕西白河等地的绿松石均属于此种类型,其成因与黑色岩系密切相关^([4-6])。关于该类型绿松石的成矿机制,一直有不同的观点^([6-8])。本研究以新疆哈密天湖东绿松石为例,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和地质资料,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宝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重点研究了该地区绿松石的产地特征,并阐明其成矿过程。天湖东绿松石常呈蓝色和蓝绿色细脉出现在寒武纪坡城山组石英岩的裂隙和剪切带中。该矿点绿松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以高Li、V、Cr、Sr、Ga以及低Ba为显著特征。通过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发现该矿点绿松石中典型的杂质矿物有石英、磷灰石、硫磷铝锶石、针铁矿、赤铁矿、黄钾铁钒、三水胆矾、白云母、石膏等。同时本研究首次在中国绿松石中发现了氯铜矿,该矿物可作为该产地的标志性矿物,可与中国其他产地绿松石区分,具有重要的产地鉴别意义。根据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伴生矿物的结晶顺序,本文提出天湖东绿松石矿属于表生风化淋滤成因。黑色岩系是绿松石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为绿松石的形成提供了所需的Al、P和Cu元素,而石英岩为其沉积成矿提供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杂质矿物 表生风化淋滤成因 新疆天湖东
下载PDF
基于“五维一体,六方共赢”的高职院校绿松石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
作者 林辉山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绿松石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绿松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提出“五维一体,六方共赢”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深度校企协同育人,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绿松石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及创新...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绿松石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绿松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提出“五维一体,六方共赢”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深度校企协同育人,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绿松石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及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绿松石产业发展需求,推动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达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维一体 六方共赢 高职院校 绿松石产业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借君一抹绿,助我上青天 贾湖遗址出土的绿松石
4
作者 张居中(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8期30-35,共6页
爱美之心,古已有之。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各种喜爱的物品做成串饰或坠饰来装扮自己,到了旧石器时代末期,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出现了环、璜、块等玉质装饰品,表明人类对玉的开发可追溯到几万年前。当时的玉石,按质料可分为透闪石玉... 爱美之心,古已有之。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各种喜爱的物品做成串饰或坠饰来装扮自己,到了旧石器时代末期,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出现了环、璜、块等玉质装饰品,表明人类对玉的开发可追溯到几万年前。当时的玉石,按质料可分为透闪石玉、蛇纹石玉、滑石质玉、云母质玉等。后又把宝石从玉类分离出来,再细分为单晶质宝石类(如钻石等)和多晶质玉石类(如翡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串饰 蛇纹石玉 绿松石 贾湖遗址 爱美之心 透闪石玉 上青天
下载PDF
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考古清理与器型复原研究
5
作者 李存信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10-22,共13页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队在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实施田野发掘过程中,于贵族墓葬(编号2002V M3)出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绿松石镶嵌的龙形器,随即采取适宜方式将遗物迁移至实验室内进行清理工作。经过系统的发...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队在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实施田野发掘过程中,于贵族墓葬(编号2002V M3)出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绿松石镶嵌的龙形器,随即采取适宜方式将遗物迁移至实验室内进行清理工作。经过系统的发掘清理工作,这件绿松石龙形器的原本形貌较完整地展现出来,全长70 cm、头部宽15 cm、身形宽4 cm;由2030余块绿松石饰片拼合组合,每个饰片长度仅为0.3~0.4 cm,厚度不足0.1 cm。根据饰物外观、饰片连接关系及纹饰图样,采用经加工后的湖北十堰溢水镇洞子沟绿松石矿料对这件龙形器进行了复原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清理 绿松石 器形梳理 复原复制
下载PDF
绿松石及其处理品与仿制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表征 被引量:32
6
作者 陈全莉 亓利剑 张琰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采用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对市面上常见的充填和压制处理绿松石、仿绿松石及天然绿松石制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充填处理绿松石制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具有由聚合物中‰(CH:)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地(CH2)对称伸缩振... 采用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对市面上常见的充填和压制处理绿松石、仿绿松石及天然绿松石制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充填处理绿松石制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具有由聚合物中‰(CH:)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地(CH2)对称伸缩振动致的吸收谱带(2934-2924,2863-2854cm^-1)及v(C=O)伸缩振动所致的红外吸收特征谱带(1739~1718cm^-1);仿绿松石制品中则明显缺乏天然绿松石中的v(OH)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3507,3465cm^-1),并出现由vas(CH2)反对称伸缩振动和vs(CH2)对称伸缩振动及v(C=O)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以及由各自基团振动的红外吸收特征谱带(指纹区内)。依据这些特征的红外吸收光谱有助于将它们区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处理绿松石 绿松石仿制品 红外吸收光谱
下载PDF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绿松石原石产源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斌成 李欣桐 +2 位作者 秦小丽 韩建华 李冀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8,共8页
本文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的17件绿松石原石以及产自邻近乌兰县断层山绿松石矿区的30件矿样进行了测试。结合测试数据及其他已发表数据对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绿松石原石产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 本文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的17件绿松石原石以及产自邻近乌兰县断层山绿松石矿区的30件矿样进行了测试。结合测试数据及其他已发表数据对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绿松石原石产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土的绿松石原石与乌兰矿区有密切关系。这说明至少在8世纪青海本地的绿松石就已得到开发和利用,并很有可能作为商品向东西方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8血渭一号墓 乌兰绿松石 产源分析
下载PDF
基于矿源视角下浙江安吉龙山越国107号墓(八亩墩大墓)绿松石组饰研究
8
作者 姜炎 杨明星 +3 位作者 田正标 游晓蕾 刘玲 顿瑾涵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76-90,共15页
浙江安吉龙山越国D107(八亩墩大墓)是龙山越国贵族墓群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重要墓葬,它的发现为研究春秋时期古越文明提供了直接的考古学证据。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拉曼光谱、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等测试方法,... 浙江安吉龙山越国D107(八亩墩大墓)是龙山越国贵族墓群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重要墓葬,它的发现为研究春秋时期古越文明提供了直接的考古学证据。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拉曼光谱、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等测试方法,对48件八亩墩大墓出土绿松石制品进行了宝石学特征和谱学特征研究。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测试显示,八亩墩大墓出土绿松石与标准绿松石谱学特征一致,可见较为丰富的杂质矿物,主要有石墨、针铁矿、赤铁矿、云母、石英、金红石、磷铝石和银星石。利用国标《绿松石分级》(GB/T 36169-2018)的参数指标对八亩墩绿松石制品进行分级,发现其颜色、质地一致性高,符合优质绿松石标准。与现代绿松石产地进行产源对比分析发现,八亩墩大墓中绿松石均来自鄂豫陕矿区,且并非单一矿源,北矿带(陕西洛南一带)和南矿带(湖北十堰一带)是浙江安吉龙山地区八亩墩大墓绿松石矿料的主要来源地。结合同时期吴越地区绿松石制品出土情况讨论八亩墩大墓绿松石制品组合关系,发现吴越地区绿松石组饰使用方式具有强烈地域特色,展现了区域性文明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龙山越墓 八亩墩大墓 吴越地区 绿松石 矿源
下载PDF
黄河流域史前绿松石镶嵌制品初探
9
作者 闫红贤 陈洪海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3,共9页
绿松石镶嵌制品是黄河流域史前时期颇具特色的一类器物,镶嵌技术可分为孔嵌和平面镶嵌两类。孔嵌法最早出现在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时代向晋南和陕北地区传播。平面镶嵌法最早出现在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时期,大致... 绿松石镶嵌制品是黄河流域史前时期颇具特色的一类器物,镶嵌技术可分为孔嵌和平面镶嵌两类。孔嵌法最早出现在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时代向晋南和陕北地区传播。平面镶嵌法最早出现在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时期,大致在龙山时代向东传播到晋南和海岱地区。绿松石镶嵌技术的东西传播与互动,体现出史前时期“玉石之路”上文化交流与传播方式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史前时期 绿松石 镶嵌
下载PDF
绿松石及其常见仿制品的矿物学及谱学特征研究
10
作者 许多 周征宇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13-15,共3页
绿松石在全世界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而到了现代,绿松石因其颜色、质地、历史寓意以及宗教韵味而在全世界风靡,绿松石的造假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绿松石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冲击。本研究选取来自矿区、厂... 绿松石在全世界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而到了现代,绿松石因其颜色、质地、历史寓意以及宗教韵味而在全世界风靡,绿松石的造假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绿松石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冲击。本研究选取来自矿区、厂家与可信渠道购得的绿松石及其相似品,通过这些样品研究天然绿松石样品与绿松石仿制品的矿物谱学特征,以期系统性地分析天然绿松石与绿松石仿制品的谱学特征差异,并为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与能谱分析等现代测试技术对天然绿松石及其仿制品样品进行系统的矿物谱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天然绿松石样品的密度2.45~2.75 g/cm^(3),折射率1.61~1.63,w(Al_(2)O_(3))为33.84%~34.03%,w(P_(2)O_(5))为29.97%~33.69%,w(Fe_(2)O_(3))为2.60%~3.25%,w(CuO)为8.19%~9.13%。(2)结构水、结晶水与磷酸根基团的振动频率决定了天然绿松石的红外吸收光谱与拉曼光谱。其中,由结构水的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峰出现在3508 cm^(-1)和3463 cm^(-1)处,拉曼光谱谱峰则出现在3496、3471、3448 cm^(-1)处;弯曲振动致红外吸收峰出现在841 cm^(-1)和784 cm^(-1)处,拉曼光谱谱峰出现在812 cm^(-1)处。结晶水的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峰出现在3287 cm^(-1)和3086 cm^(-1)处,拉曼光谱谱峰出现在3265 cm^(-1)和3069 cm^(-1)处;弯曲振动致红外吸收峰出现在1652 cm^(-1)处,拉曼光谱出现在1618 cm^(-1)处。磷酸根基团的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峰出现在1112 cm^(-1)和1060 cm^(-1)处,拉曼光谱出现在1159、1102、1039、937 cm^(-1)处;弯曲振动致红外吸收峰出现在648、569、483 cm^(-1)处,拉曼光谱出现在643、589、547、470、414 cm^(-1)处。天然绿松石的紫外-可见光谱发现有4个吸收峰,分别是位于267 nm处由O^(2-)-Fe^(3+)的电荷转移所引起的吸收峰,位于430 nm处由Fe的水合离子中Fe^(3+)的d—d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峰,位于670nm与799 nm由Cu的水合离子中Cu^(2+)的d—d电子跃迁所引起的两个吸收峰。(3)绿松石仿制品品种繁多,市场常见的品种主要包括三水铝石、重晶石、菱镁矿、方解石及多种矿物混合物5大类,其与天然绿松石鉴别较为有效且快速的方法是红外吸收光谱。天然绿松石及其仿制品的鉴别可以通过3600~3000 cm^(-1)和1200~900 cm^(-1)范围内的红外吸收峰与绿松石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1-2],且紫外-可见光谱中是否有Fe的水合离子中Fe^(3+)的d—d电子跃迁所引起的430 nm处的吸收峰[3-4]和化学成分中是否含有Cu和Fe这两种绿松石的致色元素作为辅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仿制品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基于气体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天然和无机结合剂充填处理绿松石的孔隙特征
11
作者 赵安迪 陈全莉 杨志祥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
绿松石为一种多孔的宝石材料,孔隙度可以直接影响其物理性质,如颜色、光泽、耐久性等,从而影响绿松石的品质,故孔隙度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气体吸附法可以测得绿松石中的介孔(2~50 nm)以及不同孔径的孔隙的分布特征。采用Bet全自动气体... 绿松石为一种多孔的宝石材料,孔隙度可以直接影响其物理性质,如颜色、光泽、耐久性等,从而影响绿松石的品质,故孔隙度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气体吸附法可以测得绿松石中的介孔(2~50 nm)以及不同孔径的孔隙的分布特征。采用Bet全自动气体吸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无机充填处理前后绿松石样品的孔隙特征进行了对比。气体吸附测试结果显示,经过充填处理后绿松石的比表面积及孔容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吸脱附曲线属于第Ⅲ类无滞后回线的曲线;平均孔径分布图显示各级孔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的孔隙被无机充填物充填为小孔隙,但处理过程中也会出现较小孔径被腐蚀成大孔径的现象。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处理前后绿松石的微晶集合体形貌、晶体特征以及孔隙度结构有较大的变化;结合计算,经无机结合剂充填处理后绿松石的表面孔隙率明显降低,其与处理前的天然绿松石中的孔隙是一端封闭且不贯穿的孔隙,符合吸脱附曲线表征的孔隙形状;微形貌特征的明显差异可以作为无机结合剂充填处理绿松石与天然绿松石的有效判别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气体吸附 无机充填处理 孔隙特征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重晶石、三水铝石及方解石混合物仿绿松石与天然绿松石的光谱特征及化学成分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池玉 汤维茜 +1 位作者 张维肖 汪田田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采用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能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目前市场上新出现的一类绿松石仿制品和天然绿松石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类仿制品主要由重晶石、三水铝石、方解石及有机物胶结而成,外观和天然“铁线... 采用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能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目前市场上新出现的一类绿松石仿制品和天然绿松石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类仿制品主要由重晶石、三水铝石、方解石及有机物胶结而成,外观和天然“铁线”绿松石十分相似,可根据以下几项鉴定依据区分:绿松石仿制品样品的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均显示三水铝石、重晶石、方解石及有机物特征峰,且黑色花纹部分不存在石英、石墨等天然矿物;其化学成分以BaO、Al_(2)O_(3)、SO_(2)、CaO为主,缺失天然绿松石的关键化学成分P_(2)O_(5);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缺失427 nm处的吸收峰,显示675 nm位于可见光红光谱的吸收峰,缺失近红外光区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仿制品 重晶石 三水铝石 谱学特征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从历史的角度看绿松石在首饰中的发展创新
13
作者 王菡 罗理婷 《辽宁丝绸》 2024年第2期61-62,64,共3页
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绿松石在首饰中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梳理绿松石在首饰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绿松石首饰的风格特点,并探讨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同时,还关注了现代首饰设计中绿松石的创新应用,以及新材料、... 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绿松石在首饰中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梳理绿松石在首饰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绿松石首饰的风格特点,并探讨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同时,还关注了现代首饰设计中绿松石的创新应用,以及新材料、新工艺对绿松石首饰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绿松石首饰的发展与创新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它既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时代的审美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首饰 历史 发展 创新1、引言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绿松石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研究
14
作者 沈玲 《鄂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7-79,共3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绿松石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探讨其对绿松石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高职院校绿松石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发现...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绿松石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探讨其对绿松石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高职院校绿松石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发现当前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差、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提出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人才培养策略,以提升高职院校绿松石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绿松石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绿松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职院校 绿松石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一类绿松石仿制品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全莉 艾苏洁 +3 位作者 王谦翔 刘衔宇 丁欣荣 尹作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29-2633,共5页
绿松石的仿制品由来已久,早期主要以染色压制碳酸盐为主,后期陆续出现天然矿物的绿松石仿制品,如染色磷铝石、染色玉髓以及染色菱镁矿等,这些仿制品普遍不具有天然绿松石的颜色和结构特征,物理和光学性质与天然绿松石也有较大差异。选... 绿松石的仿制品由来已久,早期主要以染色压制碳酸盐为主,后期陆续出现天然矿物的绿松石仿制品,如染色磷铝石、染色玉髓以及染色菱镁矿等,这些仿制品普遍不具有天然绿松石的颜色和结构特征,物理和光学性质与天然绿松石也有较大差异。选取市场上新出现的一类绿松石仿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红外吸收光谱及X射线粉晶衍射重点对其矿物组成、宝石学性质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绿松石仿制品表面可见角砾状构造,铁线浮于表面,分布形态单一,蓝色样品上可见明显的深蓝色颗粒,白色样品上见少量黑色点状物质,为典型的压制处理特征,蓝色绿松石仿制品则经染色压制处理。此类绿松石仿制品折射率在1.54~1.58,较天然绿松石低并具明显的蓝白色紫外荧光,可作为鉴别其与天然绿松石差异的重要证据。X射线粉晶衍射说明该类绿松石仿制品主要由顽火辉石与石英组成。红外吸收光谱显示该类绿松石仿制品的吸收谱峰主要表现为顽火辉石的典型吸收光谱,在1 088和799 cm^(-1)附近的吸收峰则与石英中的Si—O和Si—O—Si伸缩振动有关;2 947和2 882 cm^(-1)附近的吸收峰与外来的有机树脂中CH_2的伸缩振动有关,1 736和1 510 cm^(-1)附近的吸收峰,则由C=O伸缩振动和CH_2的弯曲振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绿松石仿制品 红外吸收光谱 X粉晶衍射 顽火辉石
下载PDF
我国绿松石致色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倩 徐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6-140,共5页
本文在阐述绿松石的形成环境以及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对于绿松石致色机理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水的存在形式对于颜色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绿松石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绿松石 致色机理 绿松石中的水
下载PDF
陕西洛南河口绿松石矿遗址调查报告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延祥 先怡衡 +4 位作者 陈坤龙 杨岐黄 邵安定 张登毅 谭宇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7,55,共8页
河口矿业遗址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河沿岸。2010~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河口遗址周边进行了数次调查,发现了10处古代开采绿松石的洞穴遗址。这批洞穴规模较大,采集到的遗物较为丰富,主要为石器和陶片。遗址中采集的石... 河口矿业遗址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河沿岸。2010~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河口遗址周边进行了数次调查,发现了10处古代开采绿松石的洞穴遗址。这批洞穴规模较大,采集到的遗物较为丰富,主要为石器和陶片。遗址中采集的石锤为一种古代的采矿工具,洞穴内发现的蓝色矿石经过定性分析,确认为绿松石,因此判断这批洞穴为古代开采绿松石的矿业遗址。从发现的陶片、开采工具的年代以及碳十四测年等资料判断,其开采年代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延续到春秋时期。唐宋时期仍有使用,但不能确定是否与矿石开采有关。河口古代绿松石矿业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国早期绿松石的开采、使用、流通及来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遗址 绿松石 石锤 先秦时期
下载PDF
不同产地绿松石无损检测及岩相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虹霞 伏修锋 +2 位作者 干福熹 马波 顾冬红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概述了绿松石的使用历史和产地来源。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光谱(PIXE)、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技术对来自伊朗、湖北郧县和西藏等地的绿松石样品进行岩石矿物学特征分析,从成分组成方面探讨绿松石的呈色机理。结果显示,不同产... 概述了绿松石的使用历史和产地来源。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光谱(PIXE)、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技术对来自伊朗、湖北郧县和西藏等地的绿松石样品进行岩石矿物学特征分析,从成分组成方面探讨绿松石的呈色机理。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不同质地绿松石的成分组成存在较大差别,但主成分含量基本一致;绿松石的颜色主要由其中CuO和Fe_2O_3的含量比值变化决定,比值由大至小,实现了绿松石颜色由天蓝色到绿色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无损检测 矿物学特征 产地 使用历史
下载PDF
竹山和马鞍山绿松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21
19
作者 何煦 陈林 +4 位作者 李青会 顾冬红 干福熹 李飞 李珍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9-713,共5页
对竹山和马鞍山两地绿松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作了对比研究,同时分析了两地绿松石矿物特征和结构特征。采用X射线能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对竹山和马鞍山地区的绿松石样品进行... 对竹山和马鞍山两地绿松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作了对比研究,同时分析了两地绿松石矿物特征和结构特征。采用X射线能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对竹山和马鞍山地区的绿松石样品进行岩石矿物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竹山与马鞍山地区绿松石在微量元素的含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别,但主成分含量基本一致;两地区绿松石的稀土元素均富集重稀土,二者的稀土配分模式图出现镨反向,马鞍山地区的绿松石表现出铕负异常;马鞍山绿松石的结晶程度优于竹山县绿松石。该方法对绿松石产地划分的研究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山 马鞍山 绿松石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下载PDF
绿松石显微拉曼光谱及产地意义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佘玲珠 秦颍 +3 位作者 冯敏 毛振伟 许存义 黄凤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07-2110,共4页
运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RM)分析了实地采集的我国湖北、安徽两地的4件现代绿松石样品,发现处于同一绿松石成矿带内、成矿背景和成因类型相同的3件湖北绿松石样品,尽管颜色上有差异,但其拉曼图谱保持基本一致,而与成矿背景和含矿岩系明... 运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RM)分析了实地采集的我国湖北、安徽两地的4件现代绿松石样品,发现处于同一绿松石成矿带内、成矿背景和成因类型相同的3件湖北绿松石样品,尽管颜色上有差异,但其拉曼图谱保持基本一致,而与成矿背景和含矿岩系明显不同的安徽马鞍山绿松石拉曼图谱在900~100cm^-1区域差别很大,且荧光背景强度和光谱特征也有明显区别;同时选取了2件古代绿松石样品用激光拉曼光谱进行原位无损分析,通过与已知产地绿松石样品(所有样品均为实地采集)拉曼图谱的对比,探讨利用已知产地绿松石样品的拉曼图谱作为“指纹”示踪古代绿松石产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拉曼光谱 绿松石 产地 考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