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1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1年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1
作者 张丽娜 张艳阁 伍永权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1年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20年5月经手术治疗髋部骨折老年患者314例,男116...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1年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20年5月经手术治疗髋部骨折老年患者314例,男116例,女198例;年龄60-76岁;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Ⅱ-Ⅲ级。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麻醉,根据是否进行RIPC将患者分为两组,157例在常规麻醉基础上应用RIPC为干预组,男56例,女101例,年龄(68.12±7.13)岁;另157例为对照组,男60例,女97例,年龄(68.24±7.05)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MACEs事件。结果:应用RIPC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非致命性心搏停止、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严重心律失常、周围动脉血栓形成、心血管疾病再住院、术后1年全因死亡影响的OR值分别是1.269、1.304、0.977、1.089、1.315、1.335、0.896、0.774、1.19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术后1年内,RIPC并未明显影响改变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非心脏手术中RIPC对临床心血管结局的长期影响需要在适当的随机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缺血预处理 髋部骨折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处理减轻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的作用观察
2
作者 周小伟 万志渝 +1 位作者 刘雨鑫 杨林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049-2053,共5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RIP)减轻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广元市中心医院行择期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4)和对照...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RIP)减轻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广元市中心医院行择期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4)。两组均行食管癌根治术,其中观察组给予RIP,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差异,以及单肺通气前(T 0)、单肺通气后30 min(T 1)、单肺通气后60 min(T 2)和单肺通气结束时(T 3)的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气氧分压(PaO 2/PAO 2),术前、术后7 d的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等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输液量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 1、T 2和T 3时OI分别为(325.45±32.23)、(360.60±37.40)和(390.44±39.43)mmHg,PaO 2/PAO 2分别为0.67±0.08、0.63±0.07和0.64±0.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83.30±34.44)、(310.02±36.65)和(330.32±36.65)mmHg与(0.57±0.09、0.54±0.08、0.57±0.09)],而RI分别为0.88±0.12、0.79±0.14和0.64±0.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14、1.08±0.13、0.9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22.65±4.56)、(6.03±1.23)和(31.18±9.92)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4.49±4.96)、(7.75±1.15)和(39.78±9.3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FEV1%和FVC%分别为(74.45±8.43)%和(75.54±7.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03±7.15)%、(71.15±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P有助于减轻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预处理 食管癌 肺损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芸燕 张传武 +4 位作者 陈靖 曾名望 杨超 张文福(综述) 梁伟东(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发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AIS治疗过程中造成缺血脑组织二次损伤的重要因素。近些年,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发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AIS治疗过程中造成缺血脑组织二次损伤的重要因素。近些年,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认为IRI是多种损伤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炎症因子的分泌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在这一损伤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分泌可诱导神经元凋亡或坏死,引起微血管功能障碍,继发脑出血或脑水肿,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性损伤。炎症相关基因的功能多态性可能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结局的重要因素。研究证实,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可通过调控神经炎症等机制有效减轻AIS患者缺血后脑组织IRI,产生脑保护作用,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远端缺血预处理对炎症反应的调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防治策略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缺血预处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肺癌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4
作者 陆微 朱丹艳 +2 位作者 姜小峰 饶效 彭文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4期19-23,共5页
目的探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PHC)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PHC)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2例。对照组术中正常通气,联合组给予允许PHC并进行RIPC,PaCO_(2)保持在45~50mmHg(1mmHg=0.133kPa)。记录术前(T_(0))、单肺通气后10min(T_(1))、单肺通气后30min(T_(2))、肺复张后10min(T_(3))及手术结束时(T_(4))5个时间点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jugular venous blood,SjvO_(2))、计算脑氧摄取率(cerebral oxygen extraction rate,CERO_(2))和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值(CaO_(2)-CjvO_(2))。监测上述5个时间点心率(heart rate,HR)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记录术前1d和术后1d、3d认知功能评分;术前、术后24h及术后48h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Aβ)及S100β蛋白(S100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_(1)至T_(4)时刻联合组患者rSO_(2)、SjvO_(2)高于对照组而CaO_(2)-CjvO_(2)及CERO_(2)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T0至T_(4)时刻MAP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联合组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增高,术后24h及术后48h联合组患者血清中NSE、Aβ及S100β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手术相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联合RIPC可提高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的脑氧饱和度,改善脑氧代谢水平,降低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β淀粉样蛋白及S100β蛋白水平,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远端缺血预处理 肺癌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处理分离液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戴文俊 裴汉军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分离液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K-2细胞分为时间对照组、H/R、RIPC处理组、自噬干预组。时间对照组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培养,RIPC组细胞使用RIPC分离液预处理,自...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分离液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K-2细胞分为时间对照组、H/R、RIPC处理组、自噬干预组。时间对照组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培养,RIPC组细胞使用RIPC分离液预处理,自噬干预组细胞在RIPC处理基础上,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后三组细胞使用三气培养箱进行H/R构建损伤模型。模型成功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状态,应用Western blot观察LC3Ⅱ/Ⅰ蛋白、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镜下示RIPC分离液可明显减轻H/R对HK-2细胞的损伤,加入自噬抑制剂,RIPC分离液对HK-2细胞H/R损伤的保护作用被阻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IPC分离液可使HK-2细胞线粒体中的自噬特异性蛋白LC3Ⅱ/Ⅰ、Beclin1表达水平增高。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H/R组比,RIPC组LC3及Beclin1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加入自噬抑制剂,HK-2细胞线粒体中的自噬特异性蛋白LC3Ⅱ/Ⅰ、Beclin1表达降低,LC3及Beclin1的mRNA表达量同时也明显降低。结论:RIPC分离液对HK-2细胞H/R后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预处理分离液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氧/复氧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有肺保护作用:160例随机对照试验
6
作者 杨杨 刘刚 +1 位作者 欧毅 鹿文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SKR组,n=40)。在麻醉诱导前,SK组以艾司氯胺酮0.5 mg/kg(稀释成10 mL)静脉注射;R组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阻断一侧下肢血流5 min,然后恢复血流5 min,重复3次;SKR组联合上述两组处理方法;C组静脉给10 mL生理盐水,并仅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无压力)30 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0.5 h(T0.5)、单肺通气1 h(OLV T1)、双肺通气后1 h(T3),抽取患者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采集静脉血样,ELISA测定法检测诱导前(T0)、OLV 1 h(T1)、OLV 2 h(T2)、双肺后1 h(T3)、术后24 h(T4)时间点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SP-D),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最终C组有35例患者,R组33例患者,SK组34例患者,SKR组32例患者纳入分析。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SK组及R组相比,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低,且SKR组住院时间较SK组及R组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抗炎反应,减轻急性肺损伤,缩短肺癌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 肺癌 肺损伤 肺保护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围手术期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陶子颖 孔二亮 +1 位作者 张杨 凤旭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86-1089,1096,共5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与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通过对远离靶器官的远端部位实施多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注来增强靶器官对氧化应激的耐受力。大量动物实验已经表明,RIPC可改... 急性肾损伤(AKI)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与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通过对远离靶器官的远端部位实施多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注来增强靶器官对氧化应激的耐受力。大量动物实验已经表明,RIPC可改善肾功能,减轻AKI,提高生存率。然而,在临床研究中关于RIPC减轻AKI的机制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年来RIPC在肾脏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围手术期肾保护策略和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预处理 急性肾损伤 肾脏保护
下载PDF
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对胸腔镜肺切除术肺损伤的影响
8
作者 王彦珍 高昌俊 +3 位作者 郑兰兰 郭飞 刘晨 韩瑞丽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171-1177,共7页
目的观察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RIPostC)对胸腔镜肺切除术后肺损伤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T组和C组,每组75例。T组于单肺通气(OLV)... 目的观察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RIPostC)对胸腔镜肺切除术后肺损伤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T组和C组,每组75例。T组于单肺通气(OLV)前和恢复双肺通气时将止血带绑于一侧上臂,实施5 min缺血/5 min再灌注3个循环的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采集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OLV 30 min、OLV 1 h、双肺通气后20 min、术后6 h、术后24 h时非缺血处理侧桡动脉血样,通过血气分析并记录吸入氧浓度来计算患者相应时点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以及呼吸指数(RI)。记录机械通气相关参数,计算动态顺应性、静态顺应性以及驱动压。测定T_(1)~T_(6)时血浆TNF-α、IL-6、IL-10浓度,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肺部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T_(2)~T_(6)时PaO_(2)/FiO_(2)低于T_(1)、A-aDO_(2)高于T_(1)(P<0.05),与C组比较,T组于T_(3)、T_(5)时PaO_(2)/FiO_(2)升高、A-aDO_(2)降低(P<0.05)。两组患者RI于T_(2)~T_(6)时高于T_(1)(P<0.05),T组RI于T_(2)、T_(3)、T_(5)时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IL-6、IL-10、TNF-α浓度在各时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24 h急性肺损伤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OLV后30 min和1 h时T组动态顺应性和静态顺应性升高(P<0.05)。两组患者驱动压于T_(2)~T_(4)时高于T_(1)(P<0.05),T组驱动压于T_(2)、T_(3)时低于C组(P<0.05)。结论肢体RIPC联合RIPostC能改善胸腔镜肺切除术围术期氧合,减轻肺损伤,减少PP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 肢体远隔缺血处理 单肺通气 肺切除术 肺损伤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桡动脉并发症的影响
9
作者 王蕊 欧阳琳 +1 位作者 张欣 陈游洲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911-914,924,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桡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9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桡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9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n=89)和对照组(n=104),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桡动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共发生桡动脉并发症65例,其中,干预组患者桡动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8%(23/89),对照组患者为40.4%(42/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桡动脉痉挛、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出血、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发生2种桡动脉并发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桡动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时相缺血预处理对游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0
作者 王建新 凤旭东 +1 位作者 孔二亮 王秀环 《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相缺血预处理(IPC)对游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90例肢体损伤患者,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 目的观察不同时相缺血预处理(IPC)对游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90例肢体损伤患者,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术前1 h IPC),B组(术前24 h IPC),C组(术前不进行IPC),每组30例。IPC采用3次短暂循环缺血/再灌注;在术前24 h(T_(0))、手术开始(T_(1))、术后1 h(T_(2))、术后12 h(T_(3))、术后24 h(T_(4))分别取静脉血检测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P-选择素]水平,并统计术后7 d内皮瓣血管危象发生率和失活率。结果三组术后7 d血管危象发生率和皮瓣失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MDA、iNOS、TNF-α、P-选择素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4个生化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与不同时间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本组T_(0)比较,各组T_(2)~T_(4)的4个生化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T_(2)比较,各组T_(3)~T_(4)时4个生化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_(2)和T_(3)两个时间点,A组、B组分别与C组4个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A组与B组的4个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相缺血预处理均能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指标表达,对游离皮瓣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相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游离皮瓣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老年肝癌切除术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玲玲 丁翠霞 +1 位作者 都义日 陈冬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究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老年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肝癌手术的8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 目的探究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老年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肝癌手术的8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开展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不进行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分析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患者术后产生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术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S100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8-异-前列腺素F_(2α)(8-iso-PGF_(2α))、脑氧摄取率(CERO_(2))、颈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_(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的QoR-15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_(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远隔缺血预处理用于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预处理 老年患者 肝癌手术 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提升运动表现--方法、应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周 吴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869-4875,共7页
背景: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效应在医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证实和应用,但在运动领域的使用方法、干预部位、施加压力和时长尚无统一定论,对于不同运动类型的运动表现的作用效果在相关研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目的:阐述国内外关于缺血预处理提... 背景: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效应在医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证实和应用,但在运动领域的使用方法、干预部位、施加压力和时长尚无统一定论,对于不同运动类型的运动表现的作用效果在相关研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目的:阐述国内外关于缺血预处理提升运动表现的研究现状,为缺血预处理在运动领域的应用提供最佳方法和理论支持。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Web of Science、EBSCO、PubMed和Cochran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缺血预处理、预适应、预处理、血流限制”和“运动、运动表现”为中文检索词,以“Remote conditioning,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transient limb ischemia,muscle ischemia,ischemic preconditioning”“exercise performance,sport,exercise,athletes”为英文检索词,最终纳入69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缺血预处理的干预方式分为远程缺血预处理和局部缺血预处理,常见施加部位为上臂或大腿中下1/3交界处,双侧同时或交替进行皆可,压力为220 mmHg(1 mmHg=0.133 kPa),干预时长常采用4×5 min。②缺血预处理在运动科学领域的研究集中于自行车、游泳、跑步和抗阻训练等,该方法对提升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和力量耐力的运动表现效果显著,但其对爆发力的影响仍存在争议。③缺血预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在应激条件下激发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促进阿片、缓激肽及腺苷等物质的释放,增强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疲劳信号转导,进而提升运动表现。④目前缺血预处理提升运动表现的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建议今后进一步探讨其发挥积极效应可能机制的同时,也应关注其是否有负面效应,以期为该方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远程缺血预处理 血流限制 缺血再灌注 运动表现 有氧耐力 无氧耐力 力量耐力 爆发力 抗阻训练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洋 倪锦萍 +3 位作者 康利 仲志栋 王立仁 尹述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282-4286,共5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保护作用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腹主动脉30 min后再灌注方法建立SCIRI模型,将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组、SCIRI组及SCIRI+RIP...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保护作用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腹主动脉30 min后再灌注方法建立SCIRI模型,将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组、SCIRI组及SCIRI+RIPC组各12只。除S组不阻断腹主动脉,SCIRI组和SCIRI+RIPC组均建立SCIRI模型,SCIRI+RIPC组于模型建立前1 h实施RIPC,灌注后第5天处死所有实验动物。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后取脊髓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Naslund分级评分法评估各组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Px)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脊髓组织BDNF、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和Caspase-3 mRNA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脊髓组织中BDNF、酶切的(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同一时间点,与SCIRI组相比,SCIRI+RIPC组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组织HE染色及病理切片分级明显改善(P<0.05);与SCIRI组相比,SCIRI+RIPC组MDA水平明显降低,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脊髓组织中BDNF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RIPC对兔SCIRI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RIPC降低Cleaved-caspase-3/9的表达,同时上调脊髓损伤区域BDNF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处理 脊髓缺血再灌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自由基在肢体缺血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
14
作者 冯荣芳 袁强 +2 位作者 张晓 李淑琴 孙晓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9-607,共9页
目的:我们前期的研究证实,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能够诱导大鼠的脑缺血耐受,并且p38 MAPK和ERK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自由基是否参与LIP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和p38 MAPK和ERK表... 目的:我们前期的研究证实,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能够诱导大鼠的脑缺血耐受,并且p38 MAPK和ERK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自由基是否参与LIP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和p38 MAPK和ERK表达的上调。方法:128只永久凝闭双侧椎动脉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6)、全脑缺血(cerebral ischemia,CI)组(n=16)、LIP+CI组(n=16)、DMTU(自由基清除剂)+LIP+CI组(n=64)和DMTU+sham组(n=16)。各组6只大鼠于末次手术后7 d取材,硫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elayed neuronal death,DND)情况;另外10只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观察海马CA1区p38 MAPK和ERK的表达。结果:致死性全脑缺血引起大鼠海马CA1区出现明显的DND。然而,LIP明显逆转了上述损伤性变化:与CI组比较,CA1区组织学分级降低、神经元密度增加(P<0.01);此外,与CI组比较,海马CA1区p38 MAPK和ERK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LIP+CI组相比,LIP前经股静脉给予自由基清除剂DMTU,可部分逆转LIP的脑保护作用,也可部分阻断LIP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p38 MAPK和ERK表达的上调作用(P<0.01)。结论:自由基参与了LIP诱导的大鼠脑保护作用和p38 MAPK和ERK表达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肢体缺血预处理 缺血耐受 p38 MAPK信号通路 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时相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术中心肺损伤的影响
15
作者 王海东 许亚梅 +2 位作者 牛荣 陈俊瑶 李栋 《甘肃医药》 2023年第5期385-388,39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相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单肺通气心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且符合标准的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早期时... 目的:探讨不同时相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单肺通气心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且符合标准的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早期时相远端缺血预处理组(ER组)、延迟时相远端缺血预处理组(LR组)和不同时相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ER+LR组),每组15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单肺通气后30分钟(T_(1)),单肺通气后60分钟(T_(2)),单肺通气后2h(T_(3)),双肺通气后30分钟(T4),术后6h(T_(5))时间点检测肺氧合参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实验室测定血清TNF-α、IL-6、hs-cTnT及IL-8浓度变化;观察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组间比较发现,ER+LR组比其余三组T_(3)~4时点氧分压(PaO_(2))升高(P<0.05)、T_(3~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_(2))与T_(3)Qs/Qt降低(P<0.05)。与T_(0)时点比较,四组患者T_(1)时点PaO_(2)降至最低,T_(2~3)时点逐渐升高;PA-aDO_(2)在T_(1)时升至最高,T_(2~3)时点逐渐降低(P<0.05);且ER+LR组较之其余三组较早恢复至T_(0)时点水平。实验室测定结果表明,ER+LR组比其余三组T_(3~5)时点血浆TNF-α浓度降低(P<0.05)。与C组及ER组比较,ER+LR组T_(4~5)时点及LR组T4时点血浆IL-6浓度降低(P<0.05)。另外,ER+LR组T_(3)~5时点IL-8、T_(4~5)时点hs-cTnT水平降低(P<0.05)。ER+LR组术毕肺炎及低氧血症发生率下降(P<0.05),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时相RIPC联合应用对老年患者术中单肺通气诱发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从而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 远端缺血预处理 心肺损伤 老年人
下载PDF
远端缺血预处理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孙腾飞 金虎 曹隆檬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9期6-10,14,共6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行择期PCI术的ACS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行择期PCI术的ACS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分别给予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和现代医学常规治疗联合RIP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校正TIMI血流桢数(CTFC)及术中无复流、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变化及PCI术后出血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和TMPG分级均优于对照组(χ^(2)=12.104、13.976,P<0.05)。观察组PCI术中无复流、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31、6.632,P<0.05),PCI术后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t=15.494,P<0.01)。两组PCI术后24 h血清vWF、sICAM-1、sVCAM-1、MPO较PCI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对照组升高较观察组更为显著(t=3.231、4.330、2.566、4.333,P<0.05);两组PCI术后24 h血清SOD较PCI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对照组降低较观察组更为显著(t=4.880,P<0.05)。两组PCI术后30 d LVEF较PCI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t=2.587,P<0.05);两组PCI术后30 d LVEDV、LVESV较PCI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t=7.294、4.049,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出血事件和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行择期PCI术前接受RIPC治疗可降低术中无复流发生率,改善心肌微血流灌注和心功能,减轻PCI术后氧化应激反应和血管内皮损伤,且并未增加短期出血事件和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处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无复流
下载PDF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
17
作者 李克颖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6期122-126,共5页
目的:评价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诊治的74例SIV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进行RIPC治疗,对照组给予... 目的:评价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诊治的74例SIV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进行RIPC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能力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和磁共振成像参数。结果:治疗前两组认知能力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和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受控口头词语联想测试(COWAT)、连线试验A和B(TMT-A、TMT-B)及线方向判断(JLO)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所有炎症因子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HVLT-R和TMT-B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参数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IPC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缺血预处理 脑小血管病 血管性痴呆 白质病变 认知能力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处理联合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8
作者 王凌 庄志川 +2 位作者 吴茵茵 杨金涛 柳丽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联合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VNS)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STEMI患者132例,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随机分为对照组、tVNS组和联合组(RIPC联合tVNS)。132例患者共9...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联合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VNS)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STEMI患者132例,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随机分为对照组、tVNS组和联合组(RIPC联合tVNS)。132例患者共9例患者被排除,最终对照组纳入42例,tVNS组40例,联合组41例。比较3组72 h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曲线下面积(AUC),再灌注后24 h内室性心律失常(VAs)情况。比较3组入院时及再灌注后24 h的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再灌注后7 d心脏彩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联合组72 h内CK-MB的AUC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NS组及联合组再灌注后24 h内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再灌注后24 h的IL-6、HMGB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再灌注后7 d LVEF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NS可显著降低STEMI患者行PCI治疗后VAs的发生率,但对再灌注炎症标志物水平、心肌梗死面积以及急性期左室收缩功能方面的改善效果不显著。tVNS联合RICP治疗在上述指标方面均能产生明显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远程缺血预处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苑淞 杨柳 +2 位作者 吴悠 张娜 田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6-863,共8页
目的评价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择期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部分肝切除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C组)、CLCVP组(L组)、RIPC组(R组... 目的评价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择期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部分肝切除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C组)、CLCVP组(L组)、RIPC组(R组)、RIPC联合CLCVP组(RL组),每组20例。L组接受CLCVP干预,R组接受RIPC干预,RL组同时接受CLCVP和RIPC干预。比较患者术前第1天(D0)、术后第1天(D1)、术后第3天(D3)、术后第5天(D5)、术后第7天(D7)TNFα、ALT、AST、TBil和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RL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H=14.278,P=0.015)、总输液量(H=24.175,P=0.001)、出血估计量(H=45.625,P<0.001)均低于R组。分组和时间因素对四组患者TNFα、ALT、AST均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值分别为<0.001、0.010、0.012)。RL组患者D1的TNFα均低于L组(P值均<0.001)。RL组患者D1(P=0.008)、D7(P<0.001)ALT水平均低于L组。结论RIPC联合CLCVP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肝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提供清晰手术视野和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还能通过降低患者TNFα,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但不能有效减轻CLCVP技术下肝切除术后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中心静脉压 再灌注损伤 肝切除术
下载PDF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老年患者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佳玲 李鹏涛 +6 位作者 于晓东 李玉倩 王春生 亚力·亚森 李孟 房志远 叶建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1-915,共5页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对老年患者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9例,男43例,女16例,年龄65~85岁,BMI 18~35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远端缺血预处理...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对老年患者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9例,男43例,女16例,年龄65~85岁,BMI 18~35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n=27)和对照组(C组,n=32)。RIPC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进行3个循环的RIPC,每个循环行单侧下肢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C组不做处理。两组麻醉方案和手术操作均相同。记录术后24、48 h的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浓度,以及术后48 h 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浓度。记录心肌损伤(cTnI≥0.2μg/L)以及术后30 d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RIPC组术后24、48 h cTnI明显降低,术后24 h CRP、IL-6明显降低,术后24、48 h MDA明显降低,术后48 h eNOS、iNOS明显升高,D-二聚体、FDP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心肌损伤、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端缺血预处理能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的释放,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高凝状态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不能降低心肌损伤以及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 心肌损伤 远端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