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8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美学史范式下的汉代美学
1
作者 席格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12期19-23,共5页
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与书写中,汉代美学长期处于薄弱环节。依据美学史的研究范式,其原因有二:汉代艺术与非艺术界线的模糊、知识系统内容区分的含混,以及思想家理论抽象思维的不足,与美学作为艺术哲学的界定之间存在错位;汉代美学发展的... 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与书写中,汉代美学长期处于薄弱环节。依据美学史的研究范式,其原因有二:汉代艺术与非艺术界线的模糊、知识系统内容区分的含混,以及思想家理论抽象思维的不足,与美学作为艺术哲学的界定之间存在错位;汉代美学发展的非同一性,与美学史书写的启蒙史观之间存在错位。基于此,《中国美学经典·汉代卷》通过艺术哲学向文化哲学的位移,和从中国美学自身特征出发对启蒙史观的调整,得以形成新的中国美学史研究范式并介入两汉历史,从而为还原汉代美学的本来面目提供了可能。该书运用新美学史范式重新建构了汉代美学史料体系,展现了汉代美学的多元性、丰富性与敞开性,凸显了汉代美学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美学 美学理论 美学史 美学史 中国美学史
下载PDF
中国美学史研究法发微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节末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4,共7页
目前市面上见到的一些中国美学史专著在撰著结构上的缺陷 ,造成了对古代美学史内在规律的研究欠缺力度和深度的现象。对此 ,有必要对美学史的修史方法进行某种反思。与西方人的审美经验更偏重人与艺术的关系不同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 目前市面上见到的一些中国美学史专著在撰著结构上的缺陷 ,造成了对古代美学史内在规律的研究欠缺力度和深度的现象。对此 ,有必要对美学史的修史方法进行某种反思。与西方人的审美经验更偏重人与艺术的关系不同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古人审美经验中最基本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对象 古代美学史 审美经验 现象还原法 中国美学史 研究方法 突破法 会通法 审美优先
下载PDF
从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看西方美学史的写作体例和问题意识 被引量:4
3
作者 章辉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9,共6页
随着中国现代性的曲折展开,西方美学在中国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从20世纪初的王国维、梁启超和蔡元培等人对西方美学的输入开始,美学就成为中国现代的一门学科。但在1949年以前,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还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其原因是,... 随着中国现代性的曲折展开,西方美学在中国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从20世纪初的王国维、梁启超和蔡元培等人对西方美学的输入开始,美学就成为中国现代的一门学科。但在1949年以前,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还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其原因是,当代的西学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学术本身.而是因为政治上的救亡图存,这就导致了现代中国急迫的政治环境下的学术研究的功利性。学术的超越性、积累性和传承性无法实现。1949年以后,政治救亡的历史使命完成。虽然斗争意识仍对学术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纯粹的学术活动毕竟能够得以展开,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得以出现。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朱光潜先生以其深厚的中西学养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其对西方美学的大量译介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基于美学大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也因为大学教学的需要,撰写体系性的西方美学史著作成为急需.于是1963年朱光潜出版了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 写作体例 问题意识
下载PDF
中国美学史研究三十年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柏青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5,共4页
三十年来中国美学史的研究表明中国美学史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发展,并正日趋成熟。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成就主要表现为中国美学史著作的写作,总结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有二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成果显著,二是问题不少。对它们加以总结能使我们更好地... 三十年来中国美学史的研究表明中国美学史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发展,并正日趋成熟。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成就主要表现为中国美学史著作的写作,总结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有二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成果显著,二是问题不少。对它们加以总结能使我们更好地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研究 中国美学史著作写作 成果显著 问题不少
下载PDF
“西方美学史”的概念 被引量:2
5
作者 章启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4-77,共4页
美学史不是一种简单的美学史料编纂、描述史。一部成熟的美学史著应该展现出当代学者与历史上美学思想家的对话 ,这个对话的中心问题是美对于人类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美学史 美学史 美学
下载PDF
一部具有完整中国音乐美学体系建构的学术专著——评《中国音乐美学史》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海鸥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J0012-J0012,共1页
由蔡仲德先生撰写的《中国音乐美学史》,可谓是我国音乐美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其富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音乐美学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部著作洋洋洒洒六十多万字,构建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体系,记载和编纂了三千多... 由蔡仲德先生撰写的《中国音乐美学史》,可谓是我国音乐美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其富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音乐美学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部著作洋洋洒洒六十多万字,构建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体系,记载和编纂了三千多年的历代乐论文献史,称得上是一部全面系统、内容丰富、理论性与学术性兼并的学术专著。这部专著倾注了作者一生的心血,充分展现出一位深情关怀人生的人本主义者形象,也揭示出作者是一位献身于音乐文化、音乐教育、音乐美学的研究学者。蔡先生不仅开拓了中国音乐美学史这块处女地。还为之辛勤耕耘了一生,他为中国音乐美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美学史 学术专著 美学体系 美学史研究 研究成果 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 人本主义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论述”性质与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俐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6-169,共4页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新世纪美学"史"之叙述,主要体现为直接提出问题、发现陈述对象的内在矛盾予以分析、美学理念相通或相符处予以充分阐述、寻求方法论的相近相通给予确认性叙述等四种主要介入方式。质言之,《中国现当代...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新世纪美学"史"之叙述,主要体现为直接提出问题、发现陈述对象的内在矛盾予以分析、美学理念相通或相符处予以充分阐述、寻求方法论的相近相通给予确认性叙述等四种主要介入方式。质言之,《中国现当代美学史》"史"之叙述描写,业已具有"论述"之性质。此性质给予的思考和启示为:其一,考察此史可信与否,实质是考察渗透于其中的美学理念和思想可信否,自然将审视和评判目光聚焦于写此史的美学家,反转去阅读和理解撰写此史的美学家著作。其二,此史具有学术讨论的合理性,尤其具有质疑撰写者本人美学体系的合理性。撰写者开放了一个供大家讨论的学术空间。其三,启示人们关注六位美学家理论相互之间具有若干相通之处,探究相通之处的合理性并予以深入研究,此举更有可能接近科学可信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史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 “论述”性质
下载PDF
成果丰硕的中西美学史研究
8
作者 董志强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9,共3页
这组笔谈 ,是对世纪末中国美学的一次系统总结。《超越局限》是对 2 0 0 0年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综述。作者在充分肯定这一年研究进展的同时 ,特别指出正如整个当代文化的发展必须走出后现代思潮的阴影一样 ,新世纪美学的发展同样必须摆... 这组笔谈 ,是对世纪末中国美学的一次系统总结。《超越局限》是对 2 0 0 0年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综述。作者在充分肯定这一年研究进展的同时 ,特别指出正如整个当代文化的发展必须走出后现代思潮的阴影一样 ,新世纪美学的发展同样必须摆脱这个阴影的侵蚀。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基本课题是建立真正当代中国的美学。这个美学不仅在某种意义上要显示中国的特色 ,而且真正要成为中国人文教育、精神发展的活力元素。《沉静进展的美学原理研究》总结了 2 0 0 0年美学原理研究的新进展 ,分四部分 :(1)审美形而上学 ;(2 )审美心理学 ;(3)现代科技与美学理论 ;(4 )美育与自然美。《成果丰硕的中西美学史研究》系统梳理 2 0 0 0年中国美学在中西美学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全文分三个部分 :(1)中国美学研究 ;(2 )西方美学研究 ;(3)中西美学比较研究。《风势尚健的审美文化研究》系统梳理 2 0 0 0年中国美学在审美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全文分四个部分 :(1)审美文化的理论建设 ;(2 )大众文化解读与批判 ;(3)文化的时尚化发展研究 ;(四 )大众传媒与审美当代性。这个总结对于发展新世纪中国美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发表这组笔谈 ,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美学史 中国美学史 美学史研究 中西 整体 比较美学 相对 学科 研究成果 概括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美学史学科的建构与书写(笔谈)——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志荣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共2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如何在日渐同质化的形势下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成了一个时代的课题。作为旨在整理中国传统美学遗产的中国美学史学科的建构与书写,也面临着同样的情景。为此,我们特约了长期从事中国美...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如何在日渐同质化的形势下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成了一个时代的课题。作为旨在整理中国传统美学遗产的中国美学史学科的建构与书写,也面临着同样的情景。为此,我们特约了长期从事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相关专家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这里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大都围绕中国美学史学科建构与书写的切实需要,从较为宏观的层面上展开探讨。各自的观点不尽相同,旨在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更为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美学史 中国美学史
下载PDF
鲍桑葵和朱光潜对中世纪美学地位的评价——以《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为例
10
作者 王艳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0-65,共6页
鲍桑葵和朱光潜都是美学大家,在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影响了无数研究西方美学的学者,朱先生开风气之先,衣被学人,不止一代。而鲍桑葵的《美学史》以其独特的体例和新颖的见解成一家之言,在美学史上地位煊... 鲍桑葵和朱光潜都是美学大家,在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影响了无数研究西方美学的学者,朱先生开风气之先,衣被学人,不止一代。而鲍桑葵的《美学史》以其独特的体例和新颖的见解成一家之言,在美学史上地位煊赫。《西方美学史》深受《美学史》的影响,由于文化、时代、方法论等因素,两者又呈现出巨大的不同,他们对中世纪美学地位的不同评价就是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 中世纪美学 差异性 评判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的美学史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席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北朝美学的重要历史文献。作为写景文,它是城市文学丘墟审美的经典;作为美学史料,它对北魏时期民族与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城市、艺术与文化等维度的多元审美观念融合有着充分的展现,进而在整体上呈现了北魏洛都的生存...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北朝美学的重要历史文献。作为写景文,它是城市文学丘墟审美的经典;作为美学史料,它对北魏时期民族与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城市、艺术与文化等维度的多元审美观念融合有着充分的展现,进而在整体上呈现了北魏洛都的生存状态。但因城市审美研究视角的阙如,《洛阳伽蓝记》在城市丘墟审美类型与城市美学史中的价值被遮蔽;因美学理论史研究范式强调美学史料具有相当的理论品格,它由于自身不属于理论著述而没有被纳入中国美学理论史的研究视域。可这并不意味着对《洛阳伽蓝记》美学史价值的否定,若从城市美学史考察,便会呈现它凸显城市丘墟审美类型的价值;若从审美观念史研究范式重新提问,便会呈现它对研究北朝审美观念融合的美学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美学史 美学史 北朝美学 丘墟审美
下载PDF
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 被引量:40
12
作者 王晓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3,共9页
20世纪是身体美学迅速扩张的世纪,人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崛起之势跃升为最重要的审美对象。然而,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相应话语都仅仅把身体当作审美客体,这至少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身体美学作为一个词组有以下可能意义:(1)以身体为审... 20世纪是身体美学迅速扩张的世纪,人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崛起之势跃升为最重要的审美对象。然而,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相应话语都仅仅把身体当作审美客体,这至少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身体美学作为一个词组有以下可能意义:(1)以身体为审美主体的美学;(2 )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3)以身体为审美主体且同时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将身体当作众多审美客体之一并非新鲜的主张,这种意义上的身体美学的兴起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美学革命。本文所说的身体美学首要地指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这种意义上的身体美学不是美学的一个学科,而是所有回到了其根基的美学本身。它的诞生意味着美学在漫长的迷途之后终于回归了身体之根。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迟至19世纪下半叶才由德国哲学家尼采冲创出来,并且在2 0世纪仍未在西方美学中占据主流地位,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呈现这个复杂的逻辑因缘有助于我们建构真正的身体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美学 西方美学史 回归 19世纪下半叶 审美客体 20世纪 审美主体 审美对象 大众传媒 主流地位 意义 哲学家 逻辑 意味 主张 尼采 呈现
下载PDF
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海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6,共9页
朴素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或审美趣味 ,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对朴素之哲学思想渊源及具体表现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归纳 ,并对有关朴素的某些误解作了澄清 ,指出朴素既是一种事物的本然状态 ,同时也可以是一种“绚烂之... 朴素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或审美趣味 ,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对朴素之哲学思想渊源及具体表现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归纳 ,并对有关朴素的某些误解作了澄清 ,指出朴素既是一种事物的本然状态 ,同时也可以是一种“绚烂之极 ,归于平淡”的大巧 ,两种朴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朴素美理论 美学史 审美趣味 艺术风格 儒家思想
下载PDF
情味:中国美学研究的核心——《中国美学史》前言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文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3,共7页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中国美学研究 人类生活 造型设计 哲学思辨 思想家
下载PDF
身体美学与美学史写作 被引量:7
15
作者 席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6,共2页
近年来,国内美学界开始关注身体问题,但与文化领域的身体实践,如人体艺术、身体写作等层出迭见的状况相比,美学研究仍然显得滞后而沉寂。本期编发的这组笔谈,意在从美学角度揭示出现这些现象的现实和历史原因,澄清身体美学研究的基本问... 近年来,国内美学界开始关注身体问题,但与文化领域的身体实践,如人体艺术、身体写作等层出迭见的状况相比,美学研究仍然显得滞后而沉寂。本期编发的这组笔谈,意在从美学角度揭示出现这些现象的现实和历史原因,澄清身体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理论线索,为身体美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美学 美学史 写作 学科界定 感性知识 类比推理 美学研究 自然属性 艺术 美的 作为
下载PDF
从美学史到思想史:寻找学术“铸式”的转型与转向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艺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31-34,共4页
对象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学者对它的研究类型或样式,古称铸式的工作,也即为对象塑型。显然中国音乐思想史的铸式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铸式不同,在材料域、问题域、观念和方法等关键论式上都有差别,因之它们的学科架构、问题设定、价值取... 对象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学者对它的研究类型或样式,古称铸式的工作,也即为对象塑型。显然中国音乐思想史的铸式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铸式不同,在材料域、问题域、观念和方法等关键论式上都有差别,因之它们的学科架构、问题设定、价值取域以及目标和目的当然也不一样,它们不能互相取代,却也不能不明确自己的范围。本文以作者自己的学术转型与转向,讨论了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史 思想史 铸式 赋型 论式
下载PDF
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历史回顾与得失研判 被引量:6
17
作者 祁志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5,共10页
《中国美学全史》五卷本是笔者参与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构的一项重大学术工程。任何有价值的创构都必须建立在学术史的全面回顾与审慎反思之上。笔者以已经出版的十余部中国美学史为研究对象,从如何理解"美学... 《中国美学全史》五卷本是笔者参与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构的一项重大学术工程。任何有价值的创构都必须建立在学术史的全面回顾与审慎反思之上。笔者以已经出版的十余部中国美学史为研究对象,从如何理解"美学"概念,确定美学史的研究范围和叙述重点、如何理解"美"的统一规定性及"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如何理解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分期三方面,仔细研判、简要阐述了诸种著作的观点和做法,坦诚比较了这些不同观点及其得失,并从哲学美学与文艺美学的关系、超功利审美与审美功利主义的关系、合理的叙述结构和评述方式、纵向照应与横向顾盼、是立足于单干还是满足于合作等方面阐述了美学史书写中应当处理好的五个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历史回顾 得失研判
下载PDF
论中国美学史的核心与边界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望衡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8,共5页
中国美学史的核心是审美,审美集中体现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并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建构了中国美学史的基本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然而,在中国古代,审美并未止于艺术,亦延及人生、社会和自然等诸多领域,因此,中国美学史的边界应当是... 中国美学史的核心是审美,审美集中体现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并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建构了中国美学史的基本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然而,在中国古代,审美并未止于艺术,亦延及人生、社会和自然等诸多领域,因此,中国美学史的边界应当是人类社会一切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审美 核心 边界
下载PDF
中国美学史研究历程中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49,共6页
自现代以来,中国美学史研究与三个方面相关联:一是美学观念的输入与中国美学研究框架的出现和展开,二是由移植西方美学原理著作而来的模式对中国美学史写作的阻碍,三是在中外对话中力图凸显中国美学特色。这三个方面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 自现代以来,中国美学史研究与三个方面相关联:一是美学观念的输入与中国美学研究框架的出现和展开,二是由移植西方美学原理著作而来的模式对中国美学史写作的阻碍,三是在中外对话中力图凸显中国美学特色。这三个方面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基础和面貌,也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研究 美学学科 中国美学特色
下载PDF
郭沫若的先秦美学史研究成就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功正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8,共8页
郭沫若的先秦美学史研究,卓越地将审美形式和审美意识及其美学史结论融汇在一起,有着浓厚的经验理性色彩。他以青铜器皿上的器型、铭文和纹饰为切入点,从业经抽象的线条、图案和组配的结构形式,发掘其审美意味,彰显蓬勃旺盛的生命生机... 郭沫若的先秦美学史研究,卓越地将审美形式和审美意识及其美学史结论融汇在一起,有着浓厚的经验理性色彩。他以青铜器皿上的器型、铭文和纹饰为切入点,从业经抽象的线条、图案和组配的结构形式,发掘其审美意味,彰显蓬勃旺盛的生命生机和历史性的深重涵值,并首次原创性地运用青铜器花纹来解读和确定美学史的时代内涵和特征。郭沫若以时代精神和时代审美理想为核心,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宏深语境中考察美学现象的变化,反转过来,美学现象则成为社会、历史、文化的表征,呈现双向互涵相协之关系。郭沫若同时兼具了青铜时代的社会史和美学史的开山祖身份和地位,他对先秦美学史精神、特征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说。郭沫若坚守实践美学观,从社会文化实践层面上加以解读、阐释和动态说明,他所进行的是社会学、文化学的美学史研究,所形成的论述话语和逻辑结构,至今仍是治先秦美学史学者的范例。他采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器皿学、文字学等原理,独得先例地创造了"标准器论"和"波动论",这在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研究,进而在先秦美学史的研究方面是世纪性的创获。他谛听远古美学史的"心音",从文物和文献出发复原和复现美学史的现场。郭沫若先秦美学史研究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缘自科学的实证精神、先进的方法论、优越的学术生态环境合力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先秦美学史 实践美学 方法论 世纪性贡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