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抱石:一个不应被淡忘的美术史家 被引量:2
1
作者 万新华 《中国书画》 2012年第4期36-56,共21页
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最为杰出的画家之一,其艺术实践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改革与创新,勇于探索,勤于创作,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画作。他的绘画卓尔拔群,山水画元气淋漓,人物画苍茫高古。或元气... 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最为杰出的画家之一,其艺术实践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改革与创新,勇于探索,勤于创作,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画作。他的绘画卓尔拔群,山水画元气淋漓,人物画苍茫高古。或元气淋漓,或清新细腻,皆境界超迈,诗意盎然。晚年,他结合生活,紧随时代,大胆革新,赋予中国画以新境界、新思想、新笔墨、新内容,成为新中国画的杰出代表,而且更以"思想变了,笔墨不能不变"的重要论述,引领20世纪中期中国画的发展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家 傅抱石 20世纪中期 中国现代 中国画 艺术实践 山水画 人物画
下载PDF
美术史家与史学家眼中的“上古”“中古”和“近古”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墨 《中国书画》 2016年第12期26-27,共2页
翻开中国美术史,尤其是老一辈的中国美术史,总会看到"上古"如何、"中古"如何以及"近古"如何。比如陈师曾《中国绘画史》,"上古史"部分就包括了从三代到隋朝的绘画,"中古史"部分是从唐代开始到元朝,从明朝开始,陈师曾就把它们... 翻开中国美术史,尤其是老一辈的中国美术史,总会看到"上古"如何、"中古"如何以及"近古"如何。比如陈师曾《中国绘画史》,"上古史"部分就包括了从三代到隋朝的绘画,"中古史"部分是从唐代开始到元朝,从明朝开始,陈师曾就把它们称为"近世史",吴昌硕为段军人物。陈虚中所译日本中村不折与小鹿云所著《中国绘画史》(1937年由正中书局出版),也引进史学的框架,将中国历史分做"上世""中世""近世"三期——"上世期"从盘古时代至隋朝终止;从唐代尤其是从吴道子开始,是绘画史上的"中世期";自然,明清时期,即是他所说的"近世期"。中村不折在绪论中说:中国绘画发展的途径,假如详细地区别,也可以分作若干的小时期,各时代中都有它的特点;唯是从大势上征其画风的变迁,技巧的发达,那么区划之如上述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史 中村不折 陈师曾 美术史家 中古史 吴昌硕 吴道子 夏曾佑 中国历史 中国史
下载PDF
沉痛悼念著名美术史家朱伯雄先生
3
作者 杨孝鸿 《艺术探索》 2005年第4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美术史家 先生 悼念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家 教授 逝世 华山
下载PDF
学术之树常青——记美术史家王伯敏
4
作者 徐建融 《艺苑(美术版)》 1992年第4期36-39,共4页
王国维《人间词语》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风雨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人间词语》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风雨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这里,第一个境界是立志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伯敏 美术史家 中国美术 上海美专 美术史论 中国美术通史 张彦远 绘画创作 俞剑华 郭若虚
下载PDF
本体探索与文化观照--记中国美术史家罗世平
5
作者 刘韬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69,共5页
1955年,罗世平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77年毕业于湖北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今湖北美术学院),主修油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随阮璞先生研修古代画史文献。湖北美术学院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为其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1978年,罗世平进入中... 1955年,罗世平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77年毕业于湖北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今湖北美术学院),主修油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随阮璞先生研修古代画史文献。湖北美术学院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为其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1978年,罗世平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师资班进修;1981年进入《世界美术》杂志社工作;198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跟随邵大箴先生攻读西方美术史方向硕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并继续跟随金维诺先生专攻中国佛教美术史;1990年毕业,他是中国首批美术学专业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西方美术 湖北美术学院 金维诺 硕士研究生 艺术专科学校 美术史家 文化观照
原文传递
露寒香冷到如今——记美术史家李浴教授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世昌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68-70,共3页
李浴教授是我国建国初期运用马列主义世界观观照、探索美术发展规律并卓有成效的学者,他著的《中国美术史纲》,1957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是建国后最早的美术史专著之一。这部著作对培养我国几代新型美术人材,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美术... 李浴教授是我国建国初期运用马列主义世界观观照、探索美术发展规律并卓有成效的学者,他著的《中国美术史纲》,1957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是建国后最早的美术史专著之一。这部著作对培养我国几代新型美术人材,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美术史研究上,李浴教授是位有坚定信念而又执着的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浴 美术史家 中国美术史纲 美术史研究 现实主义艺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 西方美术 大足石窟 写实手法 佛教石窟
原文传递
学术之树常青——记美术史家王伯敏
7
作者 徐建融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86-88,共3页
王国维《人间词话》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风雨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 王国维《人间词话》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风雨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这里,第一个境界是立志的境界;第二个境界是求索的境界;第三个境界是收获的境界。当然,这三个境界的划分,只能是相对的而不能是绝对的。立志、求索、收获,再立志、再求索、再收获,生命不息,立志不息,求索不息,收获亦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伯敏 美术史家 上海美专 美术史论 中国美术通史 《人间词话》 中国美术 俞剑华 绘画创作 黄宾虹
原文传递
美术史家迟轲教授
8
作者 杨小彦 邵宏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30-32,26,共4页
80年代初,当迟轲先生埋头撰写他的《西方美术史话》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本书后来会成为同类书籍中发行量最大的书。他接受中青社的约稿写作此书,只是想为广大青年提供一本可读性较强而又有相当史学内容的读物——结果一印就是5版23万册。
关键词 美术史家 西方美术 沃尔夫林 文杜里 美术出版社 贡布里希 艺术发展史 瓦尔堡 美术史研究 现代艺术
原文传递
在京部分中国美术史家座谈 中国美术史研究现状和发展问题
9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9-69,共1页
1989年12月23日,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美术研究所、美术编辑部邀请在京中国美术史家30余人座谈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问题。 会上,大家回顾了近十年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成果。各地美术史家通过集体努力,已完成具有世界影响的60卷《... 1989年12月23日,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美术研究所、美术编辑部邀请在京中国美术史家30余人座谈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问题。 会上,大家回顾了近十年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成果。各地美术史家通过集体努力,已完成具有世界影响的60卷《中国美术全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研究 美术史家 中国美术 美术研究所 理论委员会 中国美协 发展问题 王伯敏 王朝闻 美术史学
原文传递
著名美术史家恩斯特·贡布里希
10
作者 安德烈.格雷安-狄克松 黄笃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64-65,共2页
在当今的英国,唯有一位学者的著作被皇室授予殊荣。他曾在伦敦大学教古代历史。去年,他的《艺术发展史》自1950年出版以来第15次再版。该书是主要分析如波提切利和卡拉瓦乔等作品的精典之作。《艺术发展史》象杰克·科林斯(Jackie C... 在当今的英国,唯有一位学者的著作被皇室授予殊荣。他曾在伦敦大学教古代历史。去年,他的《艺术发展史》自1950年出版以来第15次再版。该书是主要分析如波提切利和卡拉瓦乔等作品的精典之作。《艺术发展史》象杰克·科林斯(Jackie Collins)的小说一样多次再版并且畅销(超过200万)。目前,它仍是世界上关于艺术方面最受欢迎和畅销的著作。 此书作者,思斯特·贡布里希爵士刚渡过81岁生日,他住在伦敦汉普斯特花园区,这里宁静而舒适。他和54岁的夫人艾尔斯生活在一起。进入九十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布里希 美术史家 恩斯特 卡拉瓦乔 艺术发展史 波提切利 伦勃朗 伦敦大学 花园区 艺术史家
原文传递
探赜索隐 矻矻穷年——记美术史家金维诺
11
作者 李松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7-30,共4页
自从1955年登上鸣沙山东麓的崖壁,带着苦行僧般的虔诚瞻仰莫高窟千秋艺术剧迹,金维诺从此与宗教艺术结下终生不解之缘。 那时他刚届而立之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着理论教研组长,所教的是政治理论课,而心思却在绘画和美术史的研究上。 ... 自从1955年登上鸣沙山东麓的崖壁,带着苦行僧般的虔诚瞻仰莫高窟千秋艺术剧迹,金维诺从此与宗教艺术结下终生不解之缘。 那时他刚届而立之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着理论教研组长,所教的是政治理论课,而心思却在绘画和美术史的研究上。 和很多美术家一样,金维诺从少年时期就喜欢绘画。他于1929年12月9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北。少年时期家道中落,十二岁后寄养在武汉的亲戚家中,半工半读修完了中学课程。1942年从武汉步行到四川江津,进入唐义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维诺 美术史家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教育 美术理论 艺术专科学校 唐一禾 宗教艺术 美术史论 中国美术
原文传递
美术史家的功绩
12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8-68,共1页
自80年代以来,各地美术史家相继投入几部大型美术著作的编撰工作,为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推动当代美术史论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现将几部主要著作的编撰、出版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 美术史家 美术史论 中国美术 中国古代美术 世界美术 编撰工作 研究成果 金维诺 美术研究所 中央美术学院
原文传递
黄宾虹与同时代美术史家研究之比较
13
作者 朱萍 于大治 《美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6,共4页
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怀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借古开今承上启下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创作实践中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亦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关键词 黄宾虹 美术史家 中国近现代 民族自豪感 美术史研究 艺术大师 承上启下 创作实践
原文传递
美术史家谭树桐二、三事
14
作者 陈少丰 《美术》 1988年第12期41-,共1页
谭树桐同志因车祸不幸遇难,行将一个周年了。倘若树桐同志还在活着,在这一年中,不知又取得了多少学术成果!虽然他已年逾花甲,但体魄强健,精力充沛,学养宏富,勤劳奋发,正是出成果、作贡献的年代,不意却被车祸夺去了宝贵的生命!本来就... 谭树桐同志因车祸不幸遇难,行将一个周年了。倘若树桐同志还在活着,在这一年中,不知又取得了多少学术成果!虽然他已年逾花甲,但体魄强健,精力充沛,学养宏富,勤劳奋发,正是出成果、作贡献的年代,不意却被车祸夺去了宝贵的生命!本来就不够宏壮的我国美术史队伍,又失树桐这样一位强兵健将,尤其令人哀惋痛惜! 我和谭树桐同志结识、共事,是在七十年后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家 美术研究所 中国美术 活着 艺术现象 亲眼所见 浩若烟海 上下左右 十年 秋至
原文传递
欣然接受“差点儿成功”——著名美术史家萨拉·路易斯在TED大会上的演讲
15
作者 《读写月报》 2020年第8期33-35,共3页
很幸运,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画家伊丽莎白·莫里的作品回顾展,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馆长罗伯特·斯托尔从她一生的作品中挑选出了展出作品,我最喜欢她20世纪70年代的画,画中的一些图案和元素又出现在了她后... 很幸运,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画家伊丽莎白·莫里的作品回顾展,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馆长罗伯特·斯托尔从她一生的作品中挑选出了展出作品,我最喜欢她20世纪70年代的画,画中的一些图案和元素又出现在了她后来的作品中。伊丽莎白·莫里的一些早期作品,如果你不知道那是她的画,也许就猜不出是她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博物馆 美术史家 早期作品 斯托尔 莫里 伊丽莎白
原文传递
美术史家张敢展出“我喜爱的世界”
16
作者 续鸿明 《艺术市场》 2019年第1期142-142,共1页
2018年12月22日,“我喜爱的世界——张敢作品展”在北京798桥舍画廊开幕。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家张敢教授的首次个人展览,展出其近两年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之余创作的动物题材绘画。
关键词 美术史家 世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动物题材 学术研究 作品展 教学
原文传递
《艺术的故事》的叙述者--纪念伟大的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诞辰100周年 被引量:7
17
作者 范景中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8,共8页
一 今天讲一位伟大的美术史家贡布里希和他的代表著作《艺术的故事》,以纪念他诞辰一百周年,在讲正题之前,我先介绍几种与美术史有关的重要观念。
关键词 《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 诞辰100周年 艺术史家 纪念 叙述者 诞辰一百周年 美术史家
下载PDF
徐门一脉(上)——徐燕孙与任率英
18
作者 刘曦林 刘磊(整理) 安慧(整理) 《中国书画》 2024年第2期102-107,共6页
20世纪的北京画坛,曾经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但在革新派看来,这里“暮气已深”,其“顽冥不灵,殊为可怜”,甚至被视为“最封建、最顽固之堡垒”。美术史家较为公正,俞剑华认为民国初年的北平“人才济济,各体具备。除齐白石外,都是... 20世纪的北京画坛,曾经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但在革新派看来,这里“暮气已深”,其“顽冥不灵,殊为可怜”,甚至被视为“最封建、最顽固之堡垒”。美术史家较为公正,俞剑华认为民国初年的北平“人才济济,各体具备。除齐白石外,都是笔墨纯正,气息古雅”(俞剑华《七十五年来的国画》)。就人物画而言,陈师曾、齐白石长写意人物,笔简意深,独出机;徐悲鸿、蒋兆和采西法,直面人生、深入人心;另有一大批工笔古装人物画家,以工笔重彩之法,描绘历代英杰、仕女,宣扬传统道德及爱国史迹,颇受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剑华 工笔重彩 人物画家 陈师曾 任率英 美术史家 蒋兆和 徐燕孙
下载PDF
卡里斯马式学者的镜子——评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19
作者 王菁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3年第6期65-68,共4页
在1980年就读于哈佛大学之前,巫鸿已经在中国接受了17年的学术训练,即便如此,那些针对其“文献功底”的指责并不全然公平。这位幸运的海外美术史家的每一本新书都以最快的速度译介成为中文,
关键词 美术史家 古代墓葬 卡里斯马 中国 宏观 镜子 学者 哈佛大学
下载PDF
历史的重构——西方美术史方法论概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易英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3-127,共15页
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在欧洲已有百余年历史了。但事实上,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就已经存在着专门的美术史记载,最早从事这项工作的是意大利画家、建筑家和美术史家瓦萨卫(Giorgio Vasari,1511-1574)。
关键词 西方美术 历史 方法论 重构 文艺复兴 美术史家 意大利 画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