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洲大蠊肠道菌株WA5-1-7的初步鉴定及其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1
作者 汪洁 余田甜 +4 位作者 陈雪琴 赵嘉怡 刘文彬 马艳 金小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1-649,共9页
目的对具有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美洲大蠊肠道来源菌株WA5-1-7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次级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方法采用染色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利用PCR技术扩增菌株16S rRNA,通... 目的对具有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美洲大蠊肠道来源菌株WA5-1-7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次级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方法采用染色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利用PCR技术扩增菌株16S rRNA,通过其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并采用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菌株发酵后经乙酸乙酯溶剂萃取获得粗提物,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HPLC分离纯化,获得单体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质谱数据与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检测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菌株WA5-1-7初步鉴定为环圈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从粗提物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SF2738F(1)、SF2738D(2)、环(脯氨酸-亮氨酸)二肽(3)、SF2738A(collismycin A,4)、环(苯丙氨酸-脯氨酸)二肽(5)、SF2738C(6)、1H-吲哚甲醛(7)、大豆黄酮(8)、放线菌素X2(9)、放线菌素D(10),其中化合物4、9和10有较强抗菌活性。结论本研究从美洲大蠊肠道来源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出具有抗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为深入探索美洲大蠊肠道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5种核苷类成分
2
作者 陈慕媛 冯思琪 +5 位作者 丘振文 罗骞 谢纯珠 齐诗语 黄月纯 李辉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5-1060,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美洲大蠊中尿嘧啶、尿苷、次黄嘌呤、肌苷及鸟苷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梯...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美洲大蠊中尿嘧啶、尿苷、次黄嘌呤、肌苷及鸟苷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0℃;检测波长:260 nm;进样量:10μL。计算内参物尿苷与其他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fa/b)。一测多评法测定10批美洲大蠊中5种成分含量,并与外标法比较。结果5种核苷类在各自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7.0%~100.8%。尿嘧啶、次黄嘌呤、肌苷、鸟苷的fa/b分别是0.9080、1.0053、1.9695、1.303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稳定,可为美洲大蠊药材及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核苷类成分 尿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测多评法
下载PDF
美洲莲地下茎顶芽离体培养
3
作者 刘青青 于银凤 +1 位作者 田代科 张大生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以美洲莲地下茎顶芽为外植体,主要对消毒处理方法、顶芽初代培养激素种类及其浓度进行摸索,并比较取材时间和培养温度对顶芽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研究表明:对顶芽采取消毒后去掉一层鳞片再消毒,或在此基础上再去掉一层鳞片,将去掉一层... 以美洲莲地下茎顶芽为外植体,主要对消毒处理方法、顶芽初代培养激素种类及其浓度进行摸索,并比较取材时间和培养温度对顶芽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研究表明:对顶芽采取消毒后去掉一层鳞片再消毒,或在此基础上再去掉一层鳞片,将去掉一层或两层鳞片后的剩余部分接种至含有0.1%植物组培抗菌保护剂(Plant preservative mixture,PPM)或250 mg∕L头孢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污染率能降低到10.71%—15.99%。外植体在含3 mg∕L激动素(Kinetin,KT)+0.2 mg∕L萘乙酸(1-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的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后转移至含1 mg∕L KT+0.1 mg∕L NAA的培养基上,或始终在含2 mg∕L KT+0.2 mg∕L NAA培养基上培养,能获得较好的成苗和增殖效果。10—12月份冬季休眠期的芽比3—5月份春季萌芽期至营养生长前期的芽更易培养成苗。30℃较25℃培养更利于顶芽的成苗。该研究建立的美洲莲地下茎顶芽离体培养体系可为该物种的推广应用以及试验研究提供一致性的材料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 地下茎 离体培养
下载PDF
基于2016-2018年IGS台网观测的美洲地区的低纬电离层特征分析
4
作者 罗伟华 冯睿 耿令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基于2016-2018年IGS台网的地基GPS观测数据,反演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分析了美洲地区(300°E)赤道电离异常(Equatorial Ionization Anomaly,EIA)和低纬电离异常(Low-latitude Ionization Anomaly,LIA)随... 基于2016-2018年IGS台网的地基GPS观测数据,反演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分析了美洲地区(300°E)赤道电离异常(Equatorial Ionization Anomaly,EIA)和低纬电离异常(Low-latitude Ionization Anomaly,LIA)随时间、月份和太阳活动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EIA和LIA的强度均在地方时1300-1500 LT附近出现极大;春/秋季的强度比其他季节的要大;EIA和LIA的强度还随着太阳活动的减弱而减小.EIA和LIA的南-北半球不对称在地方时1700-2100 LT出现极大;夏季(5-8月)的不对称性最为明显.另外,EIA的强度较LIA的强度要大,而LIA的南-北半球不对称特征较EIA的南-北半球不对称特征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电离层 电离异常 美洲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美洲大蠊中多肽含量研究
5
作者 胡筱 姚靖雯 +3 位作者 洪玉燕 詹昆松 余丽双 罗辉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5-70,共6页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快速的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鉴于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_(2))自身具有荧光的特性,通过实验建立一种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_(2))的荧光检测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快速的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鉴于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_(2))自身具有荧光的特性,通过实验建立一种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_(2))的荧光检测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_(2))在0.12~31.25μg/mL浓度内与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0.698x+14.625,R^(2)=0.994 2,检测限为0.09μg/mL,将所建立的新方法用于美洲大蠊药材中其多肽(DPSFNSWG-NH_(2))的测定,回收率为85.50%~89.47%。本研究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可用于美洲大蠊中DPSFNSWG-NH_(2)多肽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多肽 荧光分析法
下载PDF
中美洲六国的中国新老移民探析
6
作者 高伟浓 《八桂侨刊》 2024年第2期59-69,95,96,共13页
传统华人时代中美洲的华侨华人基本上来自广东,其中则以广府人为主,客家人为次。20世纪50年代后,在中美洲国家长期没有与中国建交的情况下,除了有一部分移民来自中国台湾地区外,内地很少有人从家乡移居这些国家,各国华社主要是靠内部的... 传统华人时代中美洲的华侨华人基本上来自广东,其中则以广府人为主,客家人为次。20世纪50年代后,在中美洲国家长期没有与中国建交的情况下,除了有一部分移民来自中国台湾地区外,内地很少有人从家乡移居这些国家,各国华社主要是靠内部的自然繁衍延续自己的根脉,因此华裔的比例较高。20世纪80年代后,中美洲地区来自中国内地的新移民人数不多,基本上是广东人,台湾地区的移民相对较多。中美洲国家的自然条件对中国移民相对不利,不少国家历史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政局动乱,长期经济不振,社会治安不靖,对喜欢经商致富的中国移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 中国移民 广东人
下载PDF
美洲鳗鲡腺瘤病毒(AEAdoV)普通PCR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孔文迪 陈曦 +1 位作者 杨金先 葛均青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5,共8页
为建立美洲鳗鲡腺瘤病毒(AEAdoV)的检测方法,根据AEAdoV福建株(AEAdoVFJ)的superfamily 3 helicases(S3H)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AEAdoV的普通PCR和qPCR检测方法;进一步评价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重复性,利用2种方法对美洲鳗鲡“出... 为建立美洲鳗鲡腺瘤病毒(AEAdoV)的检测方法,根据AEAdoV福建株(AEAdoVFJ)的superfamily 3 helicases(S3H)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AEAdoV的普通PCR和qPCR检测方法;进一步评价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重复性,利用2种方法对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料进行了检测,并对美洲鳗鲡体内不同组织的病毒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普通PCR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约300 bp,利用其构建的qPCR质粒标准品,其拷贝数与qPCR阈值循环数(C_(t))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广,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达到0.999,扩增效率为105.067%。建立的普通PCR法和qPCR的最低检测AEAdoV拷贝数分别为100个和10个。2种方法均可特异性检测AEAdoV,而对蛙虹彩病毒(RGV)、鳗鲡疱疹病毒(AngHV)、鲤疱疹病毒(KHV)、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日本鳗鲡内皮细胞坏死病毒(JEAdoV)和花鳗鲡腺瘤病毒(MEAdoV)均无扩增反应。qPCR法的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其重复性良好。临床应用结果显示,35份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料,采用普通PCR法的AEAdoV检出率为82.8%,而qPCR法的AEAdoV检出率为97%。对美洲鳗鲡不同组织的病毒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心脏、肝脏、鳃、鳍的AEAdoV相对含量较高,而黏液、皮肤和脾脏的病毒含量相对较低。研究表明,建立的AEAdoV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普通PCR和qPCR检测方法,证实AEAdoV与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密切相关,且在感染鳗鲡主要组织中都存在。实验结果对于研究AEAdoV的致病性,开展其流行情况和病原学情况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鲡腺瘤病毒(AEAdoV) 普通PCR 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Ⅰ 检测方法
下载PDF
NaCl处理对美洲菊苣种子发芽的影响
8
作者 惠俊爱 刘信行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3期15-16,共2页
以美洲菊苣种子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分析NaCl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NaCl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抑制效果越明显,当NaCl浓度达到300mmol/L时,... 以美洲菊苣种子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分析NaCl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NaCl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抑制效果越明显,当NaCl浓度达到300mmol/L时,完全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同一时期低浓度NaCl下的细胞数目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居多,NaCl浓度越高对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越明显。NaCl对美洲菊苣种子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美洲菊苣种子能耐的NaCl浓度为250~300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菊苣 NACL处理 种子
下载PDF
美洲中央银行发展经验及对我国央行政策启示
9
作者 高磊 姜琪 《黑龙江金融》 2024年第7期51-54,共4页
在过去20年间,美洲地区的中央银行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金融和经济冲击,在此期间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中央银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梳理和总结美洲地区中央银行政策的发展经验,指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健全的宏观经济基... 在过去20年间,美洲地区的中央银行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金融和经济冲击,在此期间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中央银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梳理和总结美洲地区中央银行政策的发展经验,指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健全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独立性、不断更新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及公众和中央银行间沟通机制对于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全球中央银行面临的数字化、气候变化、政治和经济压力等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中央银行 发展经验 政策启示
下载PDF
虾青素对饲料组胺胁迫下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肠道自由基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怡彤 江兴龙 +1 位作者 林茂 翟少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535,共10页
氧化应激是饲料组胺胁迫对鱼体产生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虾青素对美洲鳗鲡幼鱼饲料组胺胁迫的缓解效果,对降低鱼类饲料源胁迫具有重要意义。将400尾初始体重为(25.01±0.17)g/尾的试验鱼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 氧化应激是饲料组胺胁迫对鱼体产生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虾青素对美洲鳗鲡幼鱼饲料组胺胁迫的缓解效果,对降低鱼类饲料源胁迫具有重要意义。将400尾初始体重为(25.01±0.17)g/尾的试验鱼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即对照组、H组、H+Ast4组和H+Ast8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高组胺饲料(662 mg/kg)及在高组胺饲料中添加4 mg/kg、8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组美洲鳗鲡幼鱼生长性能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降低(P<0.05),肠道自由基水平显著升高(P<0.05),肠道有害菌群丰度升高;H+Ast组美洲鳗鲡幼鱼的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高于H组(P<0.05),肠道自由基水平显著低于H组(P<0.05),上述指标H+Ast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H+Ast组肠道有益菌群丰度高于H组和对照组。可见,添加4mg/kg虾青素即可缓解饲料组胺胁迫导致的美洲鳗鲡幼鱼生长抑制,提高血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肠道自由基水平,有益调节肠道菌群。添加8 mg/kg虾青素对美洲鳗鲡幼鱼上述指标无进一步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虾青素缓解美洲鳗鲡饲料组胺胁迫及其在饲料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组胺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自由基水平 肠道菌群 美洲鳗鲡
下载PDF
拉丁美洲开发银行投资2500万美元支持再造林
11
作者 李茗(译) 《绿色中国》 2024年第6期29-29,共1页
拉丁美洲开发银行网站2024年1月16日报道,拉丁美洲开发银行于当日宣布,向巴西百达投资银行(BTG Pactual)下设的林地投资管理公司TIG投资2 500万美元,用于实施其在拉丁美洲的再造林战略。TIG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美国林地投资管理公司,管理... 拉丁美洲开发银行网站2024年1月16日报道,拉丁美洲开发银行于当日宣布,向巴西百达投资银行(BTG Pactual)下设的林地投资管理公司TIG投资2 500万美元,用于实施其在拉丁美洲的再造林战略。TIG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美国林地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着62亿美元资产,在美国和拉丁美洲拥有超过100万公顷的林地。TIG的重新造林战略旨在保护和恢复巴西、乌拉圭和智利的近15万公顷受毁林威胁的天然林。在可持续经营、经独立认证的商品林中种植数亿棵树木,改善生物多样性,支持包容、公平的社区发展。该战略的目标还包括在15年内产生约3 200万吨固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开发银行 投资管理公司 再造林 可持续经营 保护和恢复 拉丁美洲 投资银行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美洲鲥鱼嗜水气单胞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会林 晋怀远 +2 位作者 高晔 夏苏东 李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一养殖场养殖的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突发疾病并出现严重死亡,日死亡率高峰期达到2.5%,累积死亡率约为90%。患病鱼主要症状为体表出血、溃疡,解剖可见腹腔腹水、肝脏暗红,并伴有肠炎。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病...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一养殖场养殖的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突发疾病并出现严重死亡,日死亡率高峰期达到2.5%,累积死亡率约为90%。患病鱼主要症状为体表出血、溃疡,解剖可见腹腔腹水、肝脏暗红,并伴有肠炎。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病鱼肝脏出现弥散性坏死,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和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脾脏出现出血性贫血性坏死灶、核破裂和核固缩;肾脏淋巴细胞坏死脱落,肾小体毛细血管球萎缩,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内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结构消失。发病鱼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未见明显寄生虫,利用PCR方法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鲈鱼蛙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等淡水鱼类常见病毒均为阴性。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从发病鱼的肝脏、肾脏和脾脏中分离得到形态一致的优势菌,命名为AS-AH2101。经16S rRNA测序比对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AS-AH210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S-AH2101携带气溶素(aerA)、溶血素(hlyA)、丝氨酸蛋白酶(ahpA)、热稳定细胞肠毒素(ast)、热敏感细胞肠毒素(altA)和密度感应系统(luxS)基因。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AS-AH2101能引起蓝曼龙(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发病死亡,半数致死量为3.23×10^(4)CFU/尾。药物敏感性研究表明,AS-AH2101对头孢拉啶、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等4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对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等11种抗生素敏感。综上所述,本研究报道了我国养殖美洲鲥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典型病例,为美洲鲥鱼在我国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以及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鱼 嗜水气单胞菌 细菌鉴定 毒力基因
下载PDF
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创制和综合评价
13
作者 许兴华 黄启伦 +5 位作者 李善文 孟宪伟 李宗泰 乔艳辉 董玉峰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6,共8页
【目的】通过美洲黑杨种内杂交育种,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的新种质,进一步丰富美洲黑杨育种资源。【方法】以美洲黑杨无性系Ⅰ-69为母本,D324为父本杂交,获得22个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以母本Ⅰ-69杨为对照开展苗期试验和造林试验,进行无性... 【目的】通过美洲黑杨种内杂交育种,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的新种质,进一步丰富美洲黑杨育种资源。【方法】以美洲黑杨无性系Ⅰ-69为母本,D324为父本杂交,获得22个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以母本Ⅰ-69杨为对照开展苗期试验和造林试验,进行无性系测定,对苗高、苗木胸径、第1年~第8年的树高和胸径、干形、冠型等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综合选择美洲黑杨优异种质。【结果】苗高、苗木胸径、第1年~第8年的树高和胸径以及第8年的材积、冠幅、分枝度、通直度和冠高比在无性系间差异显著,分枝角度、枝下高和分枝粗度在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各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49%~23.98%;苗高、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分枝度的重复力在0.679 8~0.940 5之间,属于高重复力,受到较强遗传控制。美洲黑杨无性系的生长、干形、冠形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第8年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冠高比两两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较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6.85%;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57.04%,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冠高比对第1主成分的贡献最大,可作为无性系的评价指标;第1主成分值超过对照Ⅰ-69的有616、607、609、623和624共5个无性系。【结论】美洲黑杨种内杂种无性系存在丰富遗传变异,创制的这5个无性系具有生长快、树干通直、冠幅大、冠高比高等优良特性,综合性状优于对照Ⅰ-69杨,为优异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育种 美洲黑杨 种质资源 创制 综合评价
下载PDF
3株肠道原籍菌在美洲鳗鲡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魏成业 杨红玲 +3 位作者 夏孟婷 聂庆杰 翟少伟 孙云章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为评价3株鳗鲡肠道原籍菌——拟蕈状芽孢杆菌MYα、变异不动杆菌MYAⅡ和高地芽孢杆菌MY5的益生效果,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将3株菌以5.0×10^(7) cfu/g添加量添加至基础饲料中,投喂初始体质量(10.00±0.09)g的美洲鳗鲡63 d,探究... 为评价3株鳗鲡肠道原籍菌——拟蕈状芽孢杆菌MYα、变异不动杆菌MYAⅡ和高地芽孢杆菌MY5的益生效果,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将3株菌以5.0×10^(7) cfu/g添加量添加至基础饲料中,投喂初始体质量(10.00±0.09)g的美洲鳗鲡63 d,探究其对美洲鳗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拟蕈状芽孢杆菌MYα和变异不动杆菌MYAⅡ提高了美洲鳗鲡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高地芽孢杆菌MY5组与对照组相比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变异不动杆菌MYAⅡ和高地芽孢杆菌MY5显著提高了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同时变异不动杆菌MYAⅡ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变异不动杆菌MYAⅡ组和高地芽孢杆菌MY5组肝脏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略有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拟蕈状芽孢杆菌MYα和变异不动杆菌MYAⅡ组乳杆菌属丰度有所升高,短螺旋菌属丰度下降,同时拟蕈状芽孢杆菌MYα组埃希氏菌属丰度升高;高地芽孢杆菌MY5组支原体丰度显著升高(P<0.05),乳杆菌属丰度下降。综上,变异不动杆菌MYAⅡ的综合益生效果最为明显,能提高美洲鳗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具有作为鳗鲡益生菌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鲡 肠道原籍菌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外源钙对镉胁迫下美洲黑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孙琳 刘美华 +1 位作者 伊力塔 徐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0-403,共14页
研究外源钙(calcium,Ca)对镉(cadmium,Cd)胁迫下雌雄株美洲黑杨的生长和生理影响,探讨雌雄异株植物对Cd胁迫的响应差异,有助于了解外源钙提高植物Cd抗性的机制,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背景下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棚盆栽试验,研究了... 研究外源钙(calcium,Ca)对镉(cadmium,Cd)胁迫下雌雄株美洲黑杨的生长和生理影响,探讨雌雄异株植物对Cd胁迫的响应差异,有助于了解外源钙提高植物Cd抗性的机制,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背景下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棚盆栽试验,研究了施加外源钙(2 g·kg^(-1))对土壤Cd(50 mg·kg^(-1)和100 mg·kg^(-1))胁迫下美洲黑杨雌、雄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1)外源钙显著提高Cd胁迫下美洲黑杨雌雄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降低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含量,增强雄株的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其中,100 mg·kg^(-1)Cd浓度下施加外源钙显著提高雌株的GSH含量。此外,在50 mg·kg^(-1)Cd胁迫下,施加外源钙显著提高雌雄植株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雄株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使丙二醛含量(malondialdehyde,MDA)下降,说明外源钙能有效缓解Cd对美洲黑杨雌雄植株抗氧化酶系统的伤害;(2)50 mg·kg^(-1)Cd胁迫下施加外源钙显著提高美洲黑杨雌雄株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雄株气孔导度(G_(s))显著上升,雌株的蒸腾速率(T r)显著提高,说明外源钙能增强植株叶片对光的捕获能力,有效缓解Cd对美洲黑杨雌雄植株光合结构的伤害;(3)与单独Cd处理相比,钙能够抑制雌雄美洲黑杨根部对Cd的吸收,最高可使根系Cd含量降低19.7%,提高Cd耐受性。综上所述,外源钙能促进光合作用,减轻氧化损伤,增强美洲黑杨幼苗对Cd胁迫的抗性;在施钙条件下,与雌株相比,雄株的抗氧化性较高,表现出较好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外源钙 雌雄异株 生长生理 镉含量 美洲黑杨
下载PDF
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作用研究
16
作者 韩姗妮 王建赟 +4 位作者 李金磊 林余伦 王景威 陈俊谕 张方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7-235,共9页
为了明确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对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的捕食情况及防治潜能,在27℃条件下研究了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雌成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伪蛹、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自身密度干扰效应及喜好性。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对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的捕食情况及防治潜能,在27℃条件下研究了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雌成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伪蛹、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自身密度干扰效应及喜好性。结果表明: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HollingⅢ模型,采用HollingⅡ模型拟合,海岛小花蝽雌成虫及5龄若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捕食能力(a′/Th)最强,分别为52.97和58.15,捕食上限最大,分别为47.38头/d和49.22头/d;采用HollingⅢ模型拟合,海岛小花蝽雌成虫及5龄若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捕食上限最大,分别为27.50头/d和27.41头/d。海岛小花蝽在捕食时存在自身密度干扰情况,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单头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逐渐降低,分摊竞争强度逐渐增大,表明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符合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捕食选择性试验表明,海岛小花蝽更偏向于捕食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其次为成虫,对伪蛹偏好性最弱。综上所述,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有较强的控害能力,是一种可应用于防治入侵昆虫美洲棘蓟马的本土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小花蝽 美洲棘蓟马 捕食功能 自身干扰
下载PDF
鳗鲡爱德华氏菌对美洲鳗鲡的致病性与宿主抗感染相关基因的表达
17
作者 王岳 翟少伟 +3 位作者 万绮娟 许明 陈敏霞 郭松林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7-108,共12页
采用1.0×10^(7)~2.0×10^(8)cfu/mL的鳗鲡爱德华氏菌感染美洲鳗鲡以确定其半数致死量(LD_(50)),然后采用略低于LD_(50)的菌浓度(3.3×10^(6)cfu/尾)感染鳗鲡,并于感染后12、24、36、48、60、72 h等6个时间点检测鳗鲡肝脏... 采用1.0×10^(7)~2.0×10^(8)cfu/mL的鳗鲡爱德华氏菌感染美洲鳗鲡以确定其半数致死量(LD_(50)),然后采用略低于LD_(50)的菌浓度(3.3×10^(6)cfu/尾)感染鳗鲡,并于感染后12、24、36、48、60、72 h等6个时间点检测鳗鲡肝脏、肾脏和血液的载菌量,同时观察感染后36、60 h鳗鲡肝脏、肾脏和脾脏的病理变化。此外,采用qRT-PCR方法探究感染前和感染后12、36、60 h等4个时间点细菌外膜蛋白A(OmpA)和宿主抗鳗鲡爱德华氏菌感染的16个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感染鳗鲡爱德华氏菌后,美洲鳗鲡的LD_(50)为2.5×10^(5)cfu/g(5.0×10^(6)cfu/尾);美洲鳗鲡肾脏的载菌量于感染后36、48、60 h均显著高于在肝脏和血液中的载菌量,且感染后36 h菌浓度在肾脏和血液中均达到峰值,而在肝脏中的峰值则为感染后72 h。感染后36 h鳗鲡肝脏血管充血,肾小球萎缩且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脾脏血管内形成血栓;感染后60 h肝血管出现血栓且部分肝细胞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并脱落入肾小管管腔,脾脏出现大量因细菌感染而导致的坏死性结节。与感染前相比,感染后12 h细菌OmpA基因在肝脏的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感染后OmpA基因在脾脏的表达量先下降后急剧上升,在肾脏的表达量则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鳗鲡抗爱德华氏菌感染的5个免疫球蛋白相关的基因,在肝脏和肾脏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而感染后早期在脾脏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晚期;感染后3个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基因在早期的表达量相对较高;此外,感染后12 h多个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鲡 鳗鲡爱德华氏菌 半数致死量(LD_(50)) 载菌量 病理变化
下载PDF
美洲南瓜种质资源初步评价及白粉病抗性鉴定
18
作者 温瑞琦 王香 +3 位作者 付宇航 杨甜 程永安 马建祥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25,共9页
以47份美洲南瓜种质为试材,采用形态学调查和苗期鉴定的方法,研究了白粉病对美洲南瓜种质的影响,并初步评价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美洲南瓜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7个质量的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18~1.82,平均值为0.80,... 以47份美洲南瓜种质为试材,采用形态学调查和苗期鉴定的方法,研究了白粉病对美洲南瓜种质的影响,并初步评价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美洲南瓜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7个质量的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18~1.82,平均值为0.80,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5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04~1.32,平均值为1.20,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高于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基于病害指数和隶属函数值进行评价,筛选出高抗种质34份,中抗种质12份,感病种质1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南瓜 农艺性状 白粉病 病害指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Fe_(3)O_(4)@ZIF-8-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法检测美洲大蠊多肽
19
作者 赖心仪 张美铃 +5 位作者 王丽丽 林婉真 许惠凤 李琦 胡筱 余丽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实验在室温下合成了以Zn作为金属中心,2-甲基咪唑作为连接剂的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Fe_(3)O_(4)@ZIF-8,以Fe_(3)O_(4)@ZIF-8作为固体基质,通过建立Fe_(3)O_(4)@ZIF-8-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SALDI-MS)法,实现了美洲大蠊小分子多肽... 本实验在室温下合成了以Zn作为金属中心,2-甲基咪唑作为连接剂的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Fe_(3)O_(4)@ZIF-8,以Fe_(3)O_(4)@ZIF-8作为固体基质,通过建立Fe_(3)O_(4)@ZIF-8-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SALDI-MS)法,实现了美洲大蠊小分子多肽IPMTAPGL-NH_(2)、LTAPGL-NH_(2)、SLMTGPGL-NH_(2)、SLHTAPGL-NH_(2)的快速检测。实验优化了基质浓度、检测限和点样方法等条件,考察了该基质对美洲大蠊多肽IPMTAPGL-NH_(2)的质谱信号影响。与传统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法(MALDI-MS)相比,Fe_(3)O_(4)@ZIF-8-SALDI-MS法检测背景更干净,目标多肽响应更强,检测灵敏度更高。该法可应用于血样中美洲大蠊多肽IPMTAPGL-NH_(2)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Fe_(3)O_(4)@ZIF-8 美洲大蠊 小分子多肽
下载PDF
美洲大蠊抗菌肽的提取及其对不同致病菌抑菌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柳婷婷 王政力 +3 位作者 闫佳许 马艳 朱建军 申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72-608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美洲大蠊抗菌肽的最佳提取时间及其对不同致病菌抑菌活性的影响。选取100只5龄美洲大蠊,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以大肠杆菌为诱导源诱导美洲大蠊产生抗菌肽,诱导组注射1μL 1×10^(8) CFU/kg的... 本试验旨在探究美洲大蠊抗菌肽的最佳提取时间及其对不同致病菌抑菌活性的影响。选取100只5龄美洲大蠊,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以大肠杆菌为诱导源诱导美洲大蠊产生抗菌肽,诱导组注射1μL 1×10^(8) CFU/kg的大肠杆菌,对照组注射1μL的生理盐水,分别在诱导后12、24、36、48、60和72 h提取美洲大蠊抗菌肽。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试验确定美洲大蠊抗菌肽的分子质量,通过BCA试剂盒测定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蛋白浓度,通过药敏片法测定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同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热稳定性、pH稳定性和反复冻融稳定性。结果表明:1)美洲大蠊抗菌肽的分子质量在7.5 ku左右。诱导后12、24、36、48、60、72 h,诱导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蛋白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诱导后48 h时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蛋白浓度最高,因此选择48 h时诱导产生的美洲大蠊抗菌肽进行后续的抑菌试验。2)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极显著升高(P<0.01)。美洲大蠊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 mg/L,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0 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 mg/L。3)与对照组相比,经75、85、95、100℃水浴加热后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直径显著降低(P<0.05),冻融2、4、6、8、10次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显著降低(P<0.05),pH为1、3、7、9、11溶液处理后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大肠杆菌诱导后48 h为美洲大蠊抗菌肽的最佳提取时间,同时具备浓度高、热稳定性强和耐酸碱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抗菌肽 抑菌活性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