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生植物群落的景观设计途径研究——CSR理论介入城市自生地被植物群落改良设计的探索
1
作者 鲍璇 刘晖 +2 位作者 邹子辰 安婷 裴进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09,共6页
作为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广泛认同的植被资源,城市自生地被植物群落在绿地建设过程中存在难以利用的问题,需要通过风景园林设计手法赋予其符合生态秩序的结构与美学特征,才能实现其实践运用价值。面对群落组成复杂、植株难以筛选、缺乏稳... 作为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广泛认同的植被资源,城市自生地被植物群落在绿地建设过程中存在难以利用的问题,需要通过风景园林设计手法赋予其符合生态秩序的结构与美学特征,才能实现其实践运用价值。面对群落组成复杂、植株难以筛选、缺乏稳定性与美学特征等问题,基于以场地自生地被植物群落为基础进行人工改良设计的思路,提出依托CSR理论对自生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景观特质进行调控,并采取低干扰方式进行建植与维护的设计、管理途径,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促进群落的竞争筛选与演替过程,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低维护地被群落景观。研究开展了初步实验,改良设计的实验群落经过3年的生长与演替,物种组成从R型植物优势转向为更加稳定的C型植物为优势,群落植株密度与覆盖度显著提升,形成了包含主景观层、底部空间保护层、点缀性景观层的垂直结构,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了各具特征的植物景观。实验结果验证了自生地被植物群落人工改良设计途径的可行性,为基于城市自生地被植物群落的植物景观生态设计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自生植物群落 地被植物群落 群落改良设计 CSR理论 植物群落景观
下载PDF
抗虫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宋亚娜 陈在杰 +3 位作者 林艳 胡太蛟 吴明基 王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9,共15页
微生物是土壤物质循环与肥力演变的驱动者,其群落组成关系到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对抗虫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了... 微生物是土壤物质循环与肥力演变的驱动者,其群落组成关系到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对抗虫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了田间试验中抗虫转基因水稻‘MFB’及其转基因杂交水稻‘闽丰A/MFB’‘天丰A/MFB’和‘谷丰A/MFB’与非转基因常规水稻‘闽恢3301’及杂交水稻‘天优华占’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组成的差异,并得出以下结果。首先,与两个非转基因水稻品种相比,抗虫转基因水稻及转基因杂交水稻均能显著增产(P<0.05)。同时,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除水稻成熟期的土壤真菌群落外,与‘闽恢3301’相比‘MFB’的土壤细菌或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Chao1、Observed_species和Shannon均有所提高,且分别在水稻成熟期或分蘖期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水稻齐穗期转基因杂交水稻‘闽丰A/MFB’‘天丰A/MFB’和‘谷丰A/MFB’的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介于‘MFB’与‘天优华占’之间;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田间试验中不同品种水稻土壤细菌或真菌的群落组成均没有显著差异。但与‘闽恢3301’相比,稻田土壤细菌中丰度最高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MFB’土壤中明显增加,且在水稻分蘖期及成熟期达显著水平(P<0.05),而土壤真菌中丰度最高的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在‘MFB’土壤中明显减少,且在水稻分蘖期及齐穗期差异显著(P<0.05);水稻齐穗期‘闽丰A/MFB’‘天丰A/MFB’和‘谷丰A/MFB’的土壤变形菌门或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也均介于‘MFB’与‘天优华占’之间。此外,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组成预测可见,随水稻生长,‘MFB’与‘闽恢3301’的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组成间差异存在增大的趋势。综上所述,本研究田间试验中,抗虫转基因水稻及其转基因杂交水稻在增产的同时提高了稻田土壤细菌或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改变了主要细菌或真菌种类的相对丰度,但对细菌或真菌的群落及功能组成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水稻 细菌群落 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现状及植物群落优化对策
3
作者 党媛 李博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145-147,共3页
为了使城市存量绿地达到更高的城市服务水平,结合漯河市存量绿地概况,以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园林城市复检结果,研究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现状。结果表明,漯河市存量绿地斑块植物景观布局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主要不足表现在存量绿地... 为了使城市存量绿地达到更高的城市服务水平,结合漯河市存量绿地概况,以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园林城市复检结果,研究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现状。结果表明,漯河市存量绿地斑块植物景观布局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主要不足表现在存量绿地植物群落方面。针对不足提出优化植物群落的措施与对策,为漯河市存量绿地营造一个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提升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漯河市 存量绿地 植物景观 现状 植物群落 优化
下载PDF
油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共生网络对根腐病的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应会 黄耀恒 +3 位作者 陆荣民 杨日升 韦燕妮 梁文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目的】为研发根腐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推进油梨树种产业发展。【方法】本研究以百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健康和根腐病发病油梨植株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基于16S核糖体RNA(rRNA)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 【目的】为研发根腐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推进油梨树种产业发展。【方法】本研究以百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健康和根腐病发病油梨植株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基于16S核糖体RNA(rRNA)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健康和染病植株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比较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确定土壤病原菌和有益菌的变化。【结果】染病植株相对于健康植株,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均没有显著性变化。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油梨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类群,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是油梨根际土壤优势真菌类群。在门分类水平、纲分类水平以及属分类水平上,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有明显的变化,但随着分类水平降低,群落组成变化越明显。此外,健康和染病油梨根际细菌群落α多样性显著高于真菌群落,而健康与染病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小于真菌。细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比真菌网络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更紧密,并且负连接百分比和关节类群数量更多,细菌网络的稳定性更高。同样,油梨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对于真菌群落表现出更高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对根腐病有反应的细菌和真菌,如芽孢杆菌Bacillus、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和溶杆菌lysobacter和球囊菌纲glomeromycetes,由于其在染病油梨根际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健康土壤,可以被视为相关的生物防治菌。【结论】根腐病并不会使油梨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发生显著性变化,但会使得一些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并且细菌比真菌对根腐病具有更高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梨 根腐病 高通量测序 根际细菌群落 根际真菌群落 共生网络
下载PDF
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26
5
作者 吴东辉 张柏 陈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1-412,共12页
对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进行土壤螨类群落调查,了解该区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分布及土地利用差异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共捕获土壤螨类96属16443只。研究结果显示: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各类群空间分布的广狭与个体数量的多寡在吉林省中西... 对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进行土壤螨类群落调查,了解该区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分布及土地利用差异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共捕获土壤螨类96属16443只。研究结果显示: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各类群空间分布的广狭与个体数量的多寡在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未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中部平原区与西部平原区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气候和土壤差异是主导因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境螨类群落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农业生产活动减少了土壤螨类类群数和个体密度,使螨类在土壤剖面不同土层间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农业活动也减少了螨类的群落多样性。MGP分析能够反映人类干扰对甲螨群落结构的影响,其中MGPⅠ分析对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甲螨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动更敏感。MI指数显示,农田和居民点的农业生产活动增加了中气门螨类r-选择类群的数量[动物学报51(3):401-412,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螨类 平原区 群落结构特征 中西部 吉林省 农业生产活动 群落组成 土地利用类型 群落多样性 群落调查 利用差异 个体数量 空间分布 研究结果 主导因素 群落特征 土壤剖面 农业活动 人类干扰 季节变动 r-选择 一致性
下载PDF
自然发酵转化板栗废弃物堆肥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
6
作者 王子夜 闾星 +4 位作者 窦桂铭 贾春雷 冯芳侠 李志朋 严东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34-842,共9页
为探究自然发酵转化板栗废弃物堆肥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在利用外源氮素改善堆料起始C/N,自然发酵板栗废弃物转化堆肥的基础上,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鹿粪和尿素两种氮源堆肥在发酵过程(鹿粪氮源Bff、尿素氮源Bfn)和成熟堆肥(鹿粪氮源... 为探究自然发酵转化板栗废弃物堆肥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在利用外源氮素改善堆料起始C/N,自然发酵板栗废弃物转化堆肥的基础上,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鹿粪和尿素两种氮源堆肥在发酵过程(鹿粪氮源Bff、尿素氮源Bfn)和成熟堆肥(鹿粪氮源Bmf、尿素氮源Bmn)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添加鹿粪或尿素能使板栗废弃物自然发酵转化为成熟堆肥。鹿粪N源堆肥(Bf)和尿素N源堆肥(Bn)熟化后的主要性状评价指标分别为:C/N比,11.3~11.5和12.0~12.8,pH值,7.7~7.9和7.6~7.8;发芽指数,153.5%和140.1%。细菌群落物种组成方面,两类堆肥的成熟期堆肥细菌群落OTUs总数(2807)和特有OTUs比例(29.83%、29.06%)均高于发酵中期(2902、34.37%、33.70%);同一发酵时期Bf特有OTUs比例(29.83%、34.37%)高于Bn(29.06%、33.70%);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菌门丰度较高,但不同时期丰度不同。细菌群落多样性方面,Bn细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在发酵时期和成熟时期有显著性差异,而Bf的则差异不显著;外源氮素对同一发酵时期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物种分配均匀度影响不显著。细菌群落网络关联方面,Bff堆肥细菌群落比Bfn更复杂、稳定。细菌群落功能性方面,发酵时期和氮源对群落功能影响较大,发酵中期两氮源堆肥细菌群落功能聚类集中,差异较小;成熟期功能聚类差异较大;同一氮源堆肥在发酵中期和成熟期的功能细菌群作用不同。研究结果为利用外源氮素调控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改善和自然发酵富碳林木废弃物转化堆肥利用提供了新认识,可为农林废弃物资源转化利用技术的提升应用和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废弃物 细菌群落组成 细菌群落功能预测 尿素氮源堆肥 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功能 氮源
下载PDF
植物群落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7
作者 舒勇 刘扬晶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1-54,共4页
详细阐述了植物群落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并综述了世界、中国的植物群落的研究历史、现状,展望了今后的植物群落学研究动态和研究趋势。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生态学 群落结构 群落生态 群落分类 群落分布
下载PDF
珙桐群落学特征及群落环境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林洁 沈泽昊 +1 位作者 贺金生 陈伟烈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S2期71-78,共8页
珙桐群落学特征及群落环境分析林洁,沈泽昊,贺金生,陈伟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昌430074)ENVIRONMENTEDANALYSISFORTHEDAVIDIAIN... 珙桐群落学特征及群落环境分析林洁,沈泽昊,贺金生,陈伟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昌430074)ENVIRONMENTEDANALYSISFORTHEDAVIDIAINVOLUCRATACIMMUN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群落 群落学特征 主要种类 层盖度 群落环境 后河自然保护区 分布区类型 残遗植物群落 群落分布 重要值
下载PDF
不同底质条件下苦草根部细菌群落的组装模式
9
作者 张文龙 王新梓 +2 位作者 潘沈阳 周鹏程 李轶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7,共9页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不同底质条件,研究了苦草根部细菌群落的组装模式和功能变化。结果表明:底质条件的改变对苦草根际细菌群落产生了显著影响(p=0.003),特别是在添加有机质和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底质条件下;尽管根际细菌群落与根内生菌群落...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不同底质条件,研究了苦草根部细菌群落的组装模式和功能变化。结果表明:底质条件的改变对苦草根际细菌群落产生了显著影响(p=0.003),特别是在添加有机质和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底质条件下;尽管根际细菌群落与根内生菌群落存在较强联系,但根内生菌群落组装过程拥有更高的确定性,而根际细菌群落组装过程更易受到植物宿主以外叠加的环境因素影响;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在添加有机质和植物根际促生菌的条件下,苦草根部细菌群落拥有更高的代谢活性,更有利于有益细菌群落在苦草根部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质条件 苦草 根际细菌群落 根内生菌群落 组装模式
下载PDF
不同优势度的脱皮榆群落特征差异及生态位分析
10
作者 杨丽娜 黄敏 邢韶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7期56-65,共10页
目的:脱皮榆(Ulmuslamellosa)是我国特有植物,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开展脱皮榆群落特征及其生态位研究,可为脱皮榆野生资源的保护和种群壮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京市分布的脱皮榆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重要值、Shannon多样性指数、M... 目的:脱皮榆(Ulmuslamellosa)是我国特有植物,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开展脱皮榆群落特征及其生态位研究,可为脱皮榆野生资源的保护和种群壮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京市分布的脱皮榆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重要值、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不同优势度的脱皮榆群落开展群落特征和生态位的差异分析。结果:在4个不同地点的脱皮榆群落中,上方山Ⅰ样地中的植物科、属、种的数量最多,其余依次是上方山Ⅱ、小龙门和喇叭沟门。群落物种多样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上方山Ⅱ、上方山Ⅰ、小龙门和喇叭沟门。在乔木层,无论是以脱皮榆为优势种的群落,还是以其为伴生种的群落中,脱皮榆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均最大;在灌木层,以脱皮榆为优势种群落中,脱皮榆的生态位宽度排名靠前,以脱皮榆为伴生种群落中脱皮榆的排名靠后。在以脱皮榆为优势种群落中,生态位重叠较大的物种更多,而与脱皮榆生态位重叠较大的物种在伴生种群落中明显多于优势种群落,且重叠程度较大。结论:以脱皮榆为优势种的群落,其物种组成较少,区系分布范围相对集中。优势种群落的脱皮榆生态位宽度较大,与脱皮榆生态位重叠的物种较少,且重叠程度较小,以脱皮榆为伴生种的群落则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皮榆 不同优势度群落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生态位
下载PDF
淡水生态系统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利平 吕慧 +2 位作者 唐佳玲 王贵春 吕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73-77,共5页
人类活动和气候环境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细菌通常占淡水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总量的90%以上,淡水生态系统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改变显著影响其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动力学中的作用。通过对比不同淡水生态系统(河... 人类活动和气候环境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细菌通常占淡水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总量的90%以上,淡水生态系统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改变显著影响其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动力学中的作用。通过对比不同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等)、不同环境介质(水体、沉积物、河岸土壤等)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分析了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物理化学因素,介绍了现有研究细菌群落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已有的研究表明,未来还需对多种淡水生态系统和其他环境介质中的细菌群落展开系统测量和研究,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淡水生态系统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生态系统 细菌群落 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森林不同恢复途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婧怡 陈晓霞 +6 位作者 李梦玮 张楠楠 周志琼 李晓明 丁建林 何其华 石福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71-3482,共12页
川西亚高山森林作为西南林区主体,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该区域植被恢复方式主要为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比较不同恢复方式下森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对于川西亚高山森林恢复与重建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策略... 川西亚高山森林作为西南林区主体,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该区域植被恢复方式主要为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比较不同恢复方式下森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对于川西亚高山森林恢复与重建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茂县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不同恢复模式形成的的华山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和自然恢复的次生林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2005—2020年乔、灌、草三个层次的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途径下,乔木层物种数都呈现增加趋势,华山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乔木层物种数分别增加了11种、7种、8种;(2)华山松人工林中华山松重要值从48.06%降低到31.1%,乡土阔叶树种四川蜡瓣花进入乔木层,2020年重要值增大至21.62%,油松人工林中油松重要值逐渐降低,从43.59%降至29.76%;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中,乡土树种锐齿槲栎逐渐成为第一优势种,2020年重要值增至19.9%。(3)华山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和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中,温带区系成分分别占总属数的71.43%,80.77%和84%,温带区系特征明显。(4)华山松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径级结构均为偏正态分布;而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径级分布呈倒“J”形,以小径级个体为主。(5)不同林型的乔木层高度在15年间呈现增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油松人工林>华山松人工林>自然恢复的次生林。(6)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显著大于两个人工林,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为油松人工林最大;灌木层4个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油松人工林最大;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油松人工林较大,均匀度指数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人工林恢复速度大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但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更新能力更强,且更有利于多样性的保存。两个人工林逐渐由常绿针叶林演替为以常绿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演替为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演替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恢复模式 亚高山森林
下载PDF
河西旱区番茄潜叶蛾中肠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伟宁 魏玉红 +3 位作者 周昭旭 罗进仓 刘月英 郭致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8,共12页
为了分析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不同地理种群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本研究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番茄潜叶蛾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并通过KEGG分析了内共生菌生物群落基因代谢途径差异。结果表明... 为了分析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不同地理种群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本研究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番茄潜叶蛾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并通过KEGG分析了内共生菌生物群落基因代谢途径差异。结果表明,酒泉种群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进化多样性等方面均相对高于张掖。两个地理种群丰度前20的中肠细菌分别隶属于放线菌门Acf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其中均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细菌相对丰度较高。张掖地理种群相对丰度最高的为沃尔巴克菌属Wolbachia(16.06%),隶属于变形菌门;酒泉地理种群相对丰度最高的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13.75%),隶属于厚壁菌门;两个地理种群相对丰度总和最高且差异最大的为沃尔巴克菌属,张掖地理种群的相对丰度为酒泉地理种群的18.89倍。另外,本研究对微生物群落的33种基因功能进行了预测,主要群落基因功能表现为代谢功能,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最强,且种群间没有显著差异;两个地理种群间代谢功能差异最显著的为异生物降解和代谢功能,以酒泉种群相对较强。总体而言,两个地理种群的中肠细菌多样性差异较小,其中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细菌可能与害虫抗性密切相关,沃尔巴克菌属细菌可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细菌群落 群落差异 地理种群 代谢途径
下载PDF
淡黄金花茶伴生群落优势乔灌木的种间联结及群落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阮枰臻 王斌 +7 位作者 钟艺倩 罗婷 刘晟源 陆茂新 陶旺兰 陆芳 李冬兴 李先琨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0,共11页
为阐明原生境条件下淡黄金花茶(Camellia flavida Hung T.Chang)伴生群落的物种联结关系及其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弄岗保护区的10个600 m2样方间隔10年(2011-2021年)的每木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 为阐明原生境条件下淡黄金花茶(Camellia flavida Hung T.Chang)伴生群落的物种联结关系及其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弄岗保护区的10个600 m2样方间隔10年(2011-2021年)的每木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M.Godron稳定性等方法,分析淡黄金花茶与群落不同层次优势物种的种间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乔木层优势物种间的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负联结,灌木层优势物种间呈显著正联结,随着时间的变化,乔木层的总体联结性趋于正联结,灌木层的正联结程度有所增加;(2)χ^(2)检验与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均表明群落大多数种对间呈不显著联结关系,种间联结较为松散,相关性较弱。其中,淡黄金花茶与乔木层的苹果榕(Ficus oligodon Miq.)、灌木层的广西澄广花(Orophea polycarpa A.Candolle)等优势种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但与乔木层的对叶榕(Ficus hispida L.f.)、灌木层的日本五月茶(Antidesma japonicum Siebold&Zucc.)等优势种呈显著负相关;(3)淡黄金花茶伴生群落稳定性较高,并且群落特征及稳定性对淡黄金花茶种群的保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说明,淡黄金花茶伴生群落的部分优势乔灌木对淡黄金花茶的分布有重要影响,10年间伴生群落整体较稳定,淡黄金花茶数量有所增长,应继续加强原生境的保护和群落长期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黄金花茶 伴生群落 种间联结 乔灌木 群落稳定性
下载PDF
黔中喀斯特地区马尾松群落主要物种种间联结、生态位及群落稳定性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德芳 王志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3-4367,共15页
研究群落内主要物种的种间联结、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及群落稳定性,能够了解群落结构及优势物种的资源利用习性,对森林经营管理和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黔中喀斯特山地贵阳市乌当区2021年7月的马尾松群落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 研究群落内主要物种的种间联结、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及群落稳定性,能够了解群落结构及优势物种的资源利用习性,对森林经营管理和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黔中喀斯特山地贵阳市乌当区2021年7月的马尾松群落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和M.Godron稳定性等方法,对该群落主要物种的种间联结、生态位及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均呈不显著正关联,66.67%—80.95%的种对均无显著关联,种间关联较松散且相关性较弱,各物种间呈独立分布格局;马尾松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最大(为20.78),与伴生物种间均存在生态位重叠;群落整体及各垂直层次的稳定性均远离20/80,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在喀斯特山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中,应优先选择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相近的物种,合理调整植被组成以维持种间平衡,提高群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群落 种间联结 生态位 群落稳定性 喀斯特山地城市
下载PDF
河南栾川老君山麻栎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瑞婧 毕会涛 +3 位作者 张志铭 靳珊珊 周梦丽 吴明作 《河南科学》 2024年第2期242-248,共7页
在河南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麻栎林设置样地,分别于2018年、2023年进行了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5 a间,麻栎林的乔木密度下降,种类组成由52科86属110种减少至41科72属102种,常见种数量由70增加至79,物种丰富度指数增... 在河南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麻栎林设置样地,分别于2018年、2023年进行了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5 a间,麻栎林的乔木密度下降,种类组成由52科86属110种减少至41科72属102种,常见种数量由70增加至79,物种丰富度指数增加,但各层次优势种、建群种相对稳定,群落具有一定相似性;胸径级与树高级的个体分布均表现出倒“J”形;多样性指数以灌木层的最大,灌木层与草本层均表现为增加,而乔木层表现为下降.研究表明,5 a间,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总体上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胸径级 树高级 麻栎林 老君山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窖龄窖泥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海伟 李志娟 +7 位作者 刘美琪 蔡早宁 孙一帆 郭晓鹏 范文广 张丙云 李彦涛 尉军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冗余分析和FUNGuild等方法对甘肃金徽酒10a和50a窖龄窖池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真菌菌群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真菌功能预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窖池深度的增加,10 a窖池窖泥... 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冗余分析和FUNGuild等方法对甘肃金徽酒10a和50a窖龄窖池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真菌菌群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真菌功能预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窖池深度的增加,10 a窖池窖泥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呈现降低趋势,50 a窖池窖泥的多样性整体呈现升高趋势,而丰富度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10a窖池窖壁上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P<0.05),而50a窖池窖底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P<0.05)。10a窖池窖壁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50a窖池(P<0.05),而50a窖底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10a窖池(P<0.05)。所有窖泥样品共检测到21个真菌门和520个真菌属,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4个优势真菌门以及曲霉属(Aspergillus)和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等多数优势真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窖池窖龄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镰刀霉属(Fusarium)、Aspergillus、Kazachstania和红曲霉属(Monascus)与水分、腐殖质、K^(+)和Ca^(2+)含量呈正相关,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维希尼克氏酵母属(Vishniacozyma)与pH值呈正相关。窖泥真菌营养类型主要有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等7种,功能类群包括4个单一功能群和7个混合功能群。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窖龄窖池和空间位置的窖泥真菌群落多样性,为明确甘肃金徽酒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 冗余分析 功能预测
下载PDF
不同轮作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峥 朱元宏 +3 位作者 周德平 褚长彬 王庆峰 吴淑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4-885,共12页
为了探索不同水稻轮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与土壤养分供给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种不同轮作模式下(水稻-小麦轮作、水稻-紫云英轮作、水稻-休耕)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 为了探索不同水稻轮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与土壤养分供给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种不同轮作模式下(水稻-小麦轮作、水稻-紫云英轮作、水稻-休耕)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紫云英轮作模式能够明显改善稻田土壤的综合肥力,紫云英连续翻压还田后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总氮(TN)和有效氮(AN)的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不同种植模式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真菌。水稻-紫云英轮作模式中优势菌群如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等的富集有助于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与生态健康。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土壤养分的变化如TN、AN、总钾(TK)及速效钾(AK)等可能是导致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稻田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对于土壤养分变化的敏感性要高于真菌。综合来看,水稻-紫云英轮作模式是更加适合水稻生态可持续栽培的种植模式,能够明显改善稻田土壤的综合肥力和土壤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轮作 紫云英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深圳双扇蕨依存环境的植物群落学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钰琦 李宇惠 +3 位作者 林琳 沈悦 顾钰峰 王发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4,共11页
深圳双扇蕨(Dipteris shenzhenensis)是仅在深圳分布的极度濒危(CR)植物。对该种占优势群落进行植物群落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双扇蕨群落共有维管植物49科73属85种,优势种有深圳双扇蕨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谷木叶冬青(Ilex ... 深圳双扇蕨(Dipteris shenzhenensis)是仅在深圳分布的极度濒危(CR)植物。对该种占优势群落进行植物群落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双扇蕨群落共有维管植物49科73属85种,优势种有深圳双扇蕨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谷木叶冬青(Ilex memecylifolia)、竹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neglecta)、吊钟花(Enkianthus quinqueflorus)、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 var.oblongifolia)、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植株个体随着树木高度增加而减少,呈现“倒J”型分布,是亚热带地区明显特点;各生活型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对相同地区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T检验,证明不同群落之间多样性水平无显著差异,同属生态演替的稳定阶段;生态位分析揭示了深圳双扇蕨在群落中的生存状态,说明该种并非广布种,对环境要求苛刻且对资源竞争力差,在群落演替中存在灭绝风险;种间联结分析揭示了该物种与其他优势草本的种间关系,找到了可能的互补与竞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双扇蕨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群落演替 生态位
下载PDF
应用中性理论分析局域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 被引量:38
20
作者 张立敏 陈斌 李正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56-1563,共8页
如何解释群落中物种的丰富与稀少,并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进行合理的量化评价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20世纪中期,MacArthur将影响自然群落稳定性的因素归结为物种数量多少以及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大小,20世纪末Doak等学者... 如何解释群落中物种的丰富与稀少,并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进行合理的量化评价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20世纪中期,MacArthur将影响自然群落稳定性的因素归结为物种数量多少以及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大小,20世纪末Doak等学者提出群落的容纳能力和物种间的维持机制是决定群落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同时对群落结构及物种间维持机制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Hubbell提出"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统一的中性理论(Unified Neutral Theory of Biodiversity and Biogeography)"为群落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群落中性理论的基本假设出发,对Hubbell中性理论中局域群落的物种多度动态模型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群落中性理论中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之间的量化关系。封闭的局域群落中,出现物种灭绝或单物种独占的时间与群落大小及物种相对多度成正比,物种多样性程度的增加可延长物种灭绝或独占的时间;开放的局域群落中,物种多度期望值与局域群落大小、物种在集合群落中的物种相对多度成正比,周围群落中物种的灭绝会引起局域群落中相应物种的灭绝,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降低;群落中物种多度的方差与局域群落大小、迁移率、物种在集合群落中的物种相对多度相关,局域群落物种多度的波动幅度随着群落间生态隔离的减弱或物种多样性程度的增加而减小。由此,集合群落物种多样性是影响局域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生态隔离程度的减弱及物种多样性的增加都将增强群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中性理论 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局域群落 集合群落 马尔可夫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