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8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翻译”定义探讨及其翻译过程探究
1
作者 宋晓丹 《海外英语》 2024年第7期31-33,52,共4页
文学翻译是翻译学习和翻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文学翻译的发展愈发繁荣与热闹。学界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对文学翻译这一话题的阐释,不曾中断。基于文学自身的特点,其注重译本的艺术性、准确性、可读性及读者的审美体验。因此,... 文学翻译是翻译学习和翻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文学翻译的发展愈发繁荣与热闹。学界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对文学翻译这一话题的阐释,不曾中断。基于文学自身的特点,其注重译本的艺术性、准确性、可读性及读者的审美体验。因此,文学翻译难度极大。文章浅析文学翻译的相关概念及要求,并尝试简要归纳和总结文学翻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文学翻译 翻译过程
下载PDF
论译者身份对典籍翻译过程的影响——以宋贤德译《聊斋志异》为例
2
作者 郭亮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2期791-798,共8页
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蓬勃发展。中华经典作品被诸多汉学家所青睐,在文化外宣的过程中,汉学家译者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几年,对汉学家译者作品的研究主要是对其译本的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翻译方向进行研究,但是... 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蓬勃发展。中华经典作品被诸多汉学家所青睐,在文化外宣的过程中,汉学家译者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几年,对汉学家译者作品的研究主要是对其译本的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翻译方向进行研究,但是鲜有对典籍翻译过程的探讨。本文以汉学家宋贤德的译作《聊斋志异》为例,从其翻译的动机和目的探讨其翻译的核心思想,同时探讨汉学家译者身份的独特视角,译者对书籍的大量注解等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身份 典籍翻译 翻译过程 《聊斋志异》英译
下载PDF
文本类型与转喻机制视域下的实用文本翻译过程
3
作者 马立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38-42,共5页
文本类型不同,文本功能就不同。实用文本的功能特征决定了实用文本翻译过程中相应的功能转换(替代),从而使文本类型也发生相应的转换(替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机制是一种翻译策略,体现在翻译过程中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替代关系。翻译过... 文本类型不同,文本功能就不同。实用文本的功能特征决定了实用文本翻译过程中相应的功能转换(替代),从而使文本类型也发生相应的转换(替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机制是一种翻译策略,体现在翻译过程中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替代关系。翻译过程中文本类型的转换过程其实就是转喻机制的工作过程。文章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实用文本翻译实例剖析翻译过程中的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及整体代整体现象,从而使转喻机制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得更加细致和具体,以期为实用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类型 转喻机制 实用文本 翻译过程
下载PDF
贝尔翻译过程模式下中央文献专名翻译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为例
4
作者 李雯君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5-90,共6页
专名翻译的研究在认识论层面上,有意义且有内涵。专名的簇摹状词构成了专名的认知域,专名的认知域受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境的制约。中央文献中的专名除了指称功能,还具有政治意义的表达功能。在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下,译者可以依照“语法... 专名翻译的研究在认识论层面上,有意义且有内涵。专名的簇摹状词构成了专名的认知域,专名的认知域受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境的制约。中央文献中的专名除了指称功能,还具有政治意义的表达功能。在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下,译者可以依照“语法—语义—语用”的认知路径分析中央文献中的专名,再依照“语用—语义—语法”的路径将专名的语义表征合成译入目标语。翻译过程模式为中央文献专名外译提供了有效的认知路径,也为译者自查译文提供了考察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模式 专名 认知
下载PDF
浅谈翻译过程
5
作者 白宇昂 《品位·经典》 2023年第24期76-78,104,共4页
世界上所有语言具有同等价值和重要性,无论是民族语言还是少数民族语言,都有权利表达。翻译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独特性、创新性的学科。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译者理论水平、鉴赏能力、思维模式,还能拓宽译者知识理论,增强思辨能力... 世界上所有语言具有同等价值和重要性,无论是民族语言还是少数民族语言,都有权利表达。翻译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独特性、创新性的学科。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译者理论水平、鉴赏能力、思维模式,还能拓宽译者知识理论,增强思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翻译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语言结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翻译是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的载体,是促进不同国家不同语言沟通的一种方式,是国际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国际化发展的突飞猛进,对翻译需求不断攀升,精准翻译会事半功倍;相反,劣质翻译则适得其反。因此,翻译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翻译过程 文本
下载PDF
浅析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地位
6
作者 刘卫东 《梧州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6-38,共3页
本文在传统的翻译过程模式和奈达的翻译检验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翻译过程的模式,并分析在这一模式上译者的中心地位.
关键词 翻译 翻译过程 翻译过程的模式 译者
下载PDF
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过程 被引量:31
7
作者 廖晶 施红梅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7-169,共3页
本文参考Nida、Bell等人的翻译过程模式,结合JefVerschueren在其新作《理解语用学》(UnderstandingPrag-matics,2000)中提出的“语用顺应论”(TheoryofAdapta-tion),以一个新的视角审视翻译,尝试构建连贯统一的翻译过程基本模式,并对其... 本文参考Nida、Bell等人的翻译过程模式,结合JefVerschueren在其新作《理解语用学》(UnderstandingPrag-matics,2000)中提出的“语用顺应论”(TheoryofAdapta-tion),以一个新的视角审视翻译,尝试构建连贯统一的翻译过程基本模式,并对其中涉及的各因素加以简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论 翻译流程 语境 翻译过程
下载PDF
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实证性研究——基于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有声思维调查 被引量:33
8
作者 文军 殷玲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运用有声思维法,选取20名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对于翻译策略的运用情况。研究发现包括:受试在英译汉过程中使用最多的2种策略为"监控目标语文本的准确性"和"自我修改&quo... 本文运用有声思维法,选取20名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对于翻译策略的运用情况。研究发现包括:受试在英译汉过程中使用最多的2种策略为"监控目标语文本的准确性"和"自我修改";而在汉译英过程中使用最多的5种策略是:"接受内在的解决办法""发现问题""汉英词典查询""直觉判断"和"释义源语文本"。翻译策略使用的多少与受试对源语和目的语的掌握程度及在翻译培训中获得的翻译经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翻译策略 有声思维
下载PDF
预制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效应优势及实践 被引量:18
9
作者 吴华佳 刘绍龙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预制语块是整体存储于心理词库中的固定语言组块,预制语块在翻译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相对于独立单词而言,在心理词库中存储的预制语块本身具备"词频性","整体性"和"范例性"等效应优势,从而使得译入语词... 预制语块是整体存储于心理词库中的固定语言组块,预制语块在翻译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相对于独立单词而言,在心理词库中存储的预制语块本身具备"词频性","整体性"和"范例性"等效应优势,从而使得译入语词汇提取迅速、流畅,选词规范、准确,用词自然、地道。预制语块研究对翻译教学也具备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语块 翻译过程模式 英语翻译教学
下载PDF
论翻译过程研究的心理认知视角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志平 程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8-132,共5页
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活动,是揭示翻译活动本质的重要途径。由于大脑思维过程的不透明性,借助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实验方法和研究结果,探讨感知、思维、记忆、解决问题、语言使用与学习等左右翻译行为的翻译智力问题,可能有... 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活动,是揭示翻译活动本质的重要途径。由于大脑思维过程的不透明性,借助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实验方法和研究结果,探讨感知、思维、记忆、解决问题、语言使用与学习等左右翻译行为的翻译智力问题,可能有利于翻译研究心理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认知心理学 有声思维法 选择与决策
下载PDF
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 被引量:160
11
作者 胡庚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95,共6页
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借用"生命体"接受"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 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借用"生命体"接受"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适应"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译者选择的是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度和对译本的最终行文。这种描述可以表达为:翻译过程=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译者对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程度的"选择"+译者对译本最终行文的"选择")。简化地说,翻译=译者的适应+译者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适应 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
下载PDF
简论翻译过程的实际体验与理论探索 被引量:43
12
作者 许钧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9,51,共8页
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经验总结与理论探索两个方面,对近30年来国内外翻译界对翻译过程的探索与研究成果作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就翻译过程的研究做进一步的思考,提出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不仅涉及语言转换层... 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经验总结与理论探索两个方面,对近30年来国内外翻译界对翻译过程的探索与研究成果作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就翻译过程的研究做进一步的思考,提出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不仅涉及语言转换层面的具体过程,而且涉及到人类理解行为的基本倾向和伦理原则,其过程所展示的广阔空间,包括社会与文化空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有助于我们把握翻译的本质,认识与处理好翻译过程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经验总结 理论探索 翻译
下载PDF
言语行为框架·翻译过程·文学翻译 被引量:22
13
作者 司显柱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87,共5页
文章从对言语活动的行为本质属性出发,阐述了言语行为框架及其形式、功能、情景间的运作规律;以此为观照,作者对翻译过程与译本特征开展了讨论,结果表明:由于翻译这一言语行为较之于原文创作时情景的改变,译者与作者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 文章从对言语活动的行为本质属性出发,阐述了言语行为框架及其形式、功能、情景间的运作规律;以此为观照,作者对翻译过程与译本特征开展了讨论,结果表明:由于翻译这一言语行为较之于原文创作时情景的改变,译者与作者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涵化下形成的不尽相同的经验与价值观,以及译者的主观性因素作用和贯穿于原文解码和译文编码之始终,这样译本无论在意义(功能)上还是言辞表征(形式)上都常常与原文不完全一致。就文学翻译而言,基于如上的原因和文学的本质与语言个性,文学作品的复译就应运而生,不同译本呈现出面貌上的千人千面并不足为奇。但另一方面,文章从对不同译本的具体分析,论述了文学翻译并不是"怎么样都行",而是在"原文"制约下的"创造性叛逆"——忠实于原文神韵、精神和意旨,而不是拘泥于对原文字眼的亦步亦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框架 翻译过程 文学翻译
下载PDF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翻译过程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苟萍 王浩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6-50,共5页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翻译过程研究,把翻译的心理过程和跨学科的研究意识引入到翻译理论的研究中。其透过外在的翻译行为,研究翻译的心理过程并为其提供了实验上的证据,给翻译研究带来了启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翻译过程的理论基础、研究...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翻译过程研究,把翻译的心理过程和跨学科的研究意识引入到翻译理论的研究中。其透过外在的翻译行为,研究翻译的心理过程并为其提供了实验上的证据,给翻译研究带来了启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翻译过程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翻译模型的梳理与总结反映了以下三点:翻译过程的理论基础逐步完善;认知心理学方法为翻译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新契机;假设模型更加深入到翻译加工过程的本质。这样的转变不仅为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翻译过程 模型假设
下载PDF
从概念整合视角探析翻译过程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忻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87,共5页
本文从福康涅与特纳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角度,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原文理解、译文表达、修改润色三个环节。作者提出,翻译中每个环节都涉及概念整合,其中,表达环节体现为译者基于对原文的理解和对目的语读者认知语境空间的判断所进行的双域... 本文从福康涅与特纳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角度,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原文理解、译文表达、修改润色三个环节。作者提出,翻译中每个环节都涉及概念整合,其中,表达环节体现为译者基于对原文的理解和对目的语读者认知语境空间的判断所进行的双域概念整合,从认知角度解释了"创而有度"的翻译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 心理空间 认知网络 翻译过程 跨语言交际
下载PDF
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金明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4-37,共4页
本文试图从哲学、语言学、文学等角度,研究译者的主体意识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提出译学研究应当把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关键词 主体 主体意识 客体 翻译过程 客观 非个性化原则
下载PDF
评价理论观照下的翻译过程模型 被引量:32
17
作者 刘世铸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28,共5页
评价理论是适用理论,其应用范围可涉及语篇分析、外语教学和翻译研究等领域。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了评价意义翻译过程中态度、介入、级差资源的识别、分析和传达,构建了评价意义的翻译过程模型。作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评价意... 评价理论是适用理论,其应用范围可涉及语篇分析、外语教学和翻译研究等领域。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了评价意义翻译过程中态度、介入、级差资源的识别、分析和传达,构建了评价意义的翻译过程模型。作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评价意义的传达涉及语境、词汇语法、句法、语义等多个层次的识别和分析。翻译过程中,译者应综合考虑态度、介入、级差三个系统的评价意义,达到系统上的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翻译研究 翻译过程 模型
下载PDF
论翻译过程中美学意识的传递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健禾 陈琪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1-94,共4页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信息来代替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技巧,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总免不了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承载的内容的"美"的追求,认识和研究翻译过程中美学意识的传递对于翻译本身来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如何在理...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信息来代替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技巧,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总免不了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承载的内容的"美"的追求,认识和研究翻译过程中美学意识的传递对于翻译本身来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如何在理解过程(对"美"的直观理解和对"美"的深层理解)与表达过程("功能对等"的选择、"归化"与"异化"的选择、对"美"的再现和再创造)中准确领悟和恰当传递美学意识,实可影响到能否正确生动地将原文信息中的美学内涵传递给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关学意识 理解 表达
下载PDF
一个简单翻译过程模式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国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解码编码等几个主要因素,讨论重点之一是源语语篇与目的语语篇在意义上的对等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过程,它是一个至少涉及到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情景、两种不同的目的和动...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解码编码等几个主要因素,讨论重点之一是源语语篇与目的语语篇在意义上的对等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过程,它是一个至少涉及到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情景、两种不同的目的和动机的复杂的人际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源语语篇是译者联系作者的重要因素,译者从源语语篇中解读、推测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交际目的以及他自觉和不自觉地所表达的意义,并通过源语语篇与原文作者进行对话,从中寻求自己认为合理、合适、贴切、准确的交际意义,最终提供一个目的语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对等 解码 编码 功能分析
下载PDF
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管窥翻译过程的特点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占喜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本文在G u tt的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内,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运作特点进行了尝试性的概括与总结:关联性、动态性、不确定性。这三个特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与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没有任何关联性的译文是失败... 本文在G u tt的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内,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运作特点进行了尝试性的概括与总结:关联性、动态性、不确定性。这三个特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与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没有任何关联性的译文是失败的。在关联性的观照下,原文作者传达的明示刺激、原文认知语境、译者在大脑中对作者意图的加工处理、译者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他们的审美期待与接受能力的了解、以及译者的综合素质等的互动过程,使具有不确定性特点的翻译过程自始至终处于动态的运作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最佳关联 关联性 动态性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