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3篇文章
< 1 2 2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不同部位股骨干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培镇 董航 +2 位作者 蔡群斌 林梓凌 黄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8-872,共5页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并发无菌性骨不连,其原因为机械性不稳定。股骨作为人体最长最大的骨骼,不同部位骨折是否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不同进钉方式对于不同部位骨折端稳定性存在何种影响...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并发无菌性骨不连,其原因为机械性不稳定。股骨作为人体最长最大的骨骼,不同部位骨折是否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不同进钉方式对于不同部位骨折端稳定性存在何种影响均研究甚少。目的:分析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不同部位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评估最佳进钉方式,减少骨不连发生率。方法:选取一名志愿者CT资料导入Mimics 19.0和Geomagic studio 2017软件中进行提取、优化得到右侧股骨三维模型;运用Solidworks 2017软件画出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模型并与不同骨折部位股骨干骨折模型按照标准手术技术装配,以STEP格式导入Abaqus 2017软件中设置材料属性参数、边界条件、施加载荷、提交运算,于可视化模块中查看结果。其中上段股骨干骨折顺行和逆行髓内钉分别为A1、A2模型,中段为B1、B2模型,下段为C1、C2模型。结果与结论:(1)A1、B1、C2模型股骨整体应力分布更为均匀,位移、骨折端间隙与成角、股骨近折端骨块内翻均更小;(2)对于上段和中段股骨干骨折,顺行髓内钉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效果;对于下段股骨干骨折,逆行髓内钉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髓内钉 逆行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骨不连
下载PDF
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对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指标以及骨代谢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利伟 王素冬 刘仕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手术固定治疗中采用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对围手术期指标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行内固定治疗的13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获得完整的1年随访结果,根据内固定...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手术固定治疗中采用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对围手术期指标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行内固定治疗的13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获得完整的1年随访结果,根据内固定方法分为髓内钉组66例和钢板组67例。通过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首次复查时骨代谢指标及随访1年内并发症,探讨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在股骨干骨折手术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髓内钉患者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钢板组(P<0.05);两组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复查时骨代谢指标均得到改善,血清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骨碱性磷酸酶(BALP)相比术前升高;但髓内钉组患者术后血清BGP、OPG、BALP高于钢板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畸形愈合发生率低于髓内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手术固定治疗中采用髓内钉固定能相对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显著改善骨代谢指标,但畸形愈合风险相比钢板固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髓内钉固定 钢板固定 骨代谢 围手术期
下载PDF
数字断层融合摄影技术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浩东 曾桔 +2 位作者 罗铧 代承忠 钟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TS)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0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于术后6月时完成了数字化X线摄影(DR)及DTS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所获图像进行图像质量... 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TS)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0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于术后6月时完成了数字化X线摄影(DR)及DTS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所获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及对比。同时由临床医师对DTS及DR的骨折愈合显示率进行对比。结果术后6月时,DTS图像质量评分为(3.689±1.148)分,DR图像质量评分为(2.778±1.197)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图像骨折愈合情况显示率为95.56%(86/90),DR图像骨折愈合情况显示率为72.23%(65/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DTS能清晰显示术区骨质结构,准确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图像质量较DR更优,可作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临床实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数字断层融合摄影 数字化X线摄影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
4
作者 孟亚强 田云 岳晓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长型PFNA治疗30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情况、患者下地行走情况、髋及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and...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长型PFNA治疗30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情况、患者下地行走情况、髋及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ander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0个月。术后1个月股骨转子间骨折线开始模糊,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3个月股骨干骨折端周围均骨痂丰富,包裹断端,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术后均未发生血管损伤、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屈曲110°~120°、后伸5°~10°,膝关节屈曲110°~115°、伸直0°。患者均可弃拐行走,其中24例步态正常,5例轻度跛行,1例跛行明显;采用Sander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24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29/30。结论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辅助治疗股骨干骨折缺损数值模拟分析
5
作者 彭春雷 彭彦龙 +1 位作者 陈建刚 杨立峰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2期328-333,338,共7页
针对股骨干断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康复治疗问题,使用医学影像处理和逆向工程技术,依据股骨CT扫描数据,重构股骨干2mm横断缺损和股骨干10°楔形缺损断裂模型。为了分析接骨板、螺钉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及股骨整体应力集中状况,在700N... 针对股骨干断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康复治疗问题,使用医学影像处理和逆向工程技术,依据股骨CT扫描数据,重构股骨干2mm横断缺损和股骨干10°楔形缺损断裂模型。为了分析接骨板、螺钉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及股骨整体应力集中状况,在700N轴向载荷和15N·m扭转载荷条件下,建立锁定型和锁定加压型接骨板数值模拟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发现:锁定加压型内固定系统适用于股骨干2mm横断模型,螺钉不易发生失效断裂;锁定型内固定系统适用于股骨干10°楔形缺模型,螺钉未出现失效断裂现象,便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断裂模型 接骨板 数值模拟分析 生物力学分析
下载PDF
1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残留畸形原因分析
6
作者 安国尧 尤从新 +3 位作者 南学彦 郑恒恒 李百通 靳博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4期165-168,共4页
股骨干骨折为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要求骨折断端坚强的固定,确保良好的对位对线,以达到骨折如期愈合,避免出现并发症。如果治疗方法、内固定物选择错误,就会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甚至残留畸形... 股骨干骨折为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要求骨折断端坚强的固定,确保良好的对位对线,以达到骨折如期愈合,避免出现并发症。如果治疗方法、内固定物选择错误,就会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甚至残留畸形,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灾难。本文通过股骨干骨折患儿历经6次手术治疗,分析整个治疗过程,找到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及不足,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为后期临床医生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敲响警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股骨干骨折 治疗 畸形原因 应对措施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杨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7期152-155,共4页
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LCP)与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FS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FS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LCP内固定,观... 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LCP)与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FS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FS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LCP内固定,观察组行IIN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09.68±10.42)mL,少于对照组的(153.75±14.89)m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6.31±6.59)min、(10.50±1.89)d、(19.75±2.01)周,均短于对照组的(87.85±8.72)min、(14.32±2.57)d、(21.41±2.59)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36±0.21)分,低于对照组的(2.57±0.35)分,髋关节Harris评分量表评分为(78.96±6.21)分,高于对照组的(69.84±4.6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周围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76.88±4.21)分、(80.35±4.03)分、(81.26±4.13)分、(82.57±3.9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9.84±3.60)分、(71.26±3.28)分、(73.39±3.40)分、(72.49±3.0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IN内固定具有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术式时间,能够更好地减轻FSF患者疼痛,加速其髋关节功能改善,最终提升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术后疗效对比
8
作者 宋伟 徐维臻 +3 位作者 刘晖 罗德庆 张金辉 吴进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4-28,33,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术后的旋转移位和关节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科接受髓内钉治疗的45例股骨干中段骨折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9.5... 目的比较分析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术后的旋转移位和关节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科接受髓内钉治疗的45例股骨干中段骨折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9.5±10.4)岁;左侧21例,右侧24例。根据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进行分组,顺行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2~60岁,平均(39.8±11.0)岁;逆行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1~60岁,平均(39.2±9.9)岁。记录比较两组术后股骨旋转角度、髋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4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10.1±3.3)个月。术后即刻顺行组股骨平均旋转角度为(11.4±4.0)°,逆行组为(7.7±4.3)°,逆行组小于顺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时顺行组股骨平均旋转角度为(11.2±4.3)°,逆行组为(7.7±4.0)°,逆行组仍小于顺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顺行组和逆行组股骨旋转角度较术后即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顺行组Harris评分(90.9±2.7)分,Lysholm评分(92.1±3.1)分;逆行组Harris评分(93.1±2.5)分,Lysholm评分(90.6±2.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疼痛发生率方面,逆行组(5/19,26.3%)高于顺行组(1/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行组和逆行组膝关节屈曲度分别为(130.5±5.4)°和(127.1±4.5)°,顺行组优于逆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均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逆行髓内钉术后旋转角度小于顺行髓内钉,同时膝关节屈曲角度小于顺行髓内钉且膝关节疼痛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髓内钉 逆行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旋转移位 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干粉碎性(Winquist-Hansen Ⅲ级)骨折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董逸北 杨君健 +3 位作者 郭建平 张立岩 白长双 杨知伦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目的探讨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单纯髓内钉、双锁定钢板及髓内钉联合钢丝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Winquist-HansenⅢ级)的生物力学性能,以选择最佳的内固定方式,从而有效刺激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方法应用有限元分析方... 目的探讨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单纯髓内钉、双锁定钢板及髓内钉联合钢丝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Winquist-HansenⅢ级)的生物力学性能,以选择最佳的内固定方式,从而有效刺激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方法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股骨干粉碎性骨折(Winquist-Hansen Ⅲ级)模型施加700 N轴向载荷,比较4种不同内固定方式下的股骨整体应力及位移。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的股骨整体应力低于单纯髓内钉及髓内钉联合钢丝,高于双锁定钢板;在施加700 N轴向载荷下,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的股骨整体位移为0~1.13 mm,单纯髓内钉位移为0~2.31 mm,双锁定钢板位移为0~0.67 mm,髓内钉联合钢丝位移为0~2.02 mm。结论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应力更适中,双锁定钢板稳定性最好,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能产生更合适应力刺激骨痂生长,进而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有限元分析 内固定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基于动物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伤痛胶囊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杨家麟 张超 +2 位作者 刘爱峰 和琪 牛朴钰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459-1467,共9页
[目的]基于动物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复方伤痛胶囊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股骨干骨折大鼠模型并观察复方伤痛胶囊干预后的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结果、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血清... [目的]基于动物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复方伤痛胶囊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股骨干骨折大鼠模型并观察复方伤痛胶囊干预后的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结果、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阳性细胞数量。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出药物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与股骨干骨折相关的疾病靶点,将其与药物靶点取交集,作为复方伤痛胶囊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在String数据库中得到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关系,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复方伤痛胶囊治疗组大鼠在Micro-CT扫描下显示骨折端恢复良好,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股骨干最大载荷高于对照组。复方伤痛胶囊可下调股骨干骨折大鼠IL-6、TNF-α的表达,上调VEGF的表达。在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中获取复方伤痛胶囊209种成分及60个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靶点,PPI网络中自由度靠前的5个靶点是白蛋白(ALB)、蛋白激酶Bα(AKT1)、IL-6、TP53和VEGFA,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共富集到452个GO条目,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得到与治疗股骨干骨折相关的通路有23条。[结论]本研究初步阐明了复方伤痛胶囊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复方伤痛胶囊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技术进展
11
作者 孙鸿朔 张治博 +3 位作者 李朋 杜刚强 姜建浩 杨淑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儿童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全部儿童骨折的1.4%~1.7%。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骨折类型、受伤方式等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采用非侵入性固定治疗(如Pavlik吊带、髋人字石膏),学龄儿童采用内固定...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儿童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全部儿童骨折的1.4%~1.7%。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骨折类型、受伤方式等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采用非侵入性固定治疗(如Pavlik吊带、髋人字石膏),学龄儿童采用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治疗方案包括钢板、弹性髓内钉、锁定髓内钉。外固定治疗则通常只适用于复杂创伤等特殊情况。本文就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各种治疗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儿童 保守治疗 外固定 闭合复位 进展
下载PDF
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段炼 李连永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2-577,共6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spica casting,SC)与弹性髓内钉(flexible intramedullary nail,FIN)固定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2~5岁学龄...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spica casting,SC)与弹性髓内钉(flexible intramedullary nail,FIN)固定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2~5岁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根据治疗方式分为SC组和FIN组,收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合并损伤、创伤严重程度、相关时间指标、住院费用及影像学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40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73个月(24~57个月)。SC组和FIN组各20例,分别有1例(5%)和8例(40%)合并其它损伤;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分别为9.0(9.0,9.0)分和10.0(9.0,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2.90±10.30)d和(53.05±10.8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0);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07.35±14.66)d和(102.50±22.7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1.0,2.0)d和2.0(2.0,3.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住院费用分别为(12750.9±3790.4)元和(35196.9±4893.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C组和FIN组骨折愈合、完全负重以及末次随访三个时间点的冠状面成角分别为6.5(4.3,8.8)°、5.0(2.0,13.0)°、3.0(2.0,5.0)°和3.0(2.0,4.0)°、2.0(2.0,3.8)°、2.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个时间点矢状面成角分别为9.5(6.3,13.0)°、8.5(5.3,11.5)°、5.0(3.3,7.8)°和4.0(2.0,5.0)°、3.0(2.0,4.0)°、2.0(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双下肢长度差SC组为(5.30±3.26)mm,FIN组为(7.78±5.0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SC组和FIN组Flynn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0%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且均为改良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并发症。结论在国内现有医疗模式下,SC和FIN两种方法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过程无明显差异。与SC相比,FIN治疗花费更高,且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关于两种治疗方式的远期疗效以及给家庭护理带来的负担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骨折闭合复位 骨折固定术 髓内 石膏 外科 儿童 学龄前
下载PDF
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辅助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尸体标本研究
13
作者 肖鸿鹄 赵春鹏 +5 位作者 卑明健 李波 朱罡 王豫 宋迎春 吴新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3-762,共10页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研究探索自主研发的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辅助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效果。方法以4例新鲜冰冻成人尸体股骨为实验对象(男2例,女2例),参考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骨折形态建立8个股骨干骨折模型(依据AO分型:A1型1例,A2型...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研究探索自主研发的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辅助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效果。方法以4例新鲜冰冻成人尸体股骨为实验对象(男2例,女2例),参考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骨折形态建立8个股骨干骨折模型(依据AO分型:A1型1例,A2型3例,A3型2例,B2型2例),使用本团队研发的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完成标本骨的自动复位并记录术中配准时间、骨折复位时间、手术总时间。截骨与复位后进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测量截骨前与复位后股骨长度和前倾角,利用Geomagic Qualify软件对术前和复位后股骨三维模型匹配,测量复位误差,以评价骨折复位精度和质量。结果8例股骨干骨折标本均通过机器人系统完成了有效复位。术中配准平均时间为(33.3±3.7)min,骨折复位平均时间为(34.8±3.3)min,手术总时间平均为(68.0±4.1)min。复位后与复位前的长度差为(1.6±1.6)mm,前倾角差为(4.1±3.5)°。8例标本的平均复位误差为(4.3±2.2)mm。结论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可以辅助完成股骨干骨折的闭合复位,复位过程符合临床手术流程,具有较高的复位精度和操作可行性,减少了传统手术的复位时间,避免了骨折端切开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同时也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放射线暴露,为股骨干闭合复位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股骨干骨折 闭合复位 解剖学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弹性钉加尾帽治疗长度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儿的影响
14
作者 聂维 李立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1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弹性钉加尾帽治疗长度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长度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弹性钉加尾帽进行治疗,均采用综合护理.观察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并发...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弹性钉加尾帽治疗长度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长度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弹性钉加尾帽进行治疗,均采用综合护理.观察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患肢康复情况.结果:32例患儿均接受随访,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对患儿患侧肢体行Harris评分,优良率为100%.未发生弹性钉自股骨远端进钉点退出、髋关节活动受限、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并发症.轻度跛行1例,其余患儿均无患肢疼痛及跛行表现.结论:对弹性钉加尾帽固定治疗长度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不稳定型 股骨干骨折 综合护理 弹性钉加尾帽
下载PDF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成 张正阳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 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病人97例,其中42例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钢板组),55例实施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桥接组),随访至少12... 目的 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病人97例,其中42例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钢板组),55例实施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桥接组),随访至少12个月。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资料、随访资料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钢板组和桥接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5.37±19.31)分钟和(77.83±15.32)分钟,术中出血分别为(425.37±47.56)ml和(398.72±43.29)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23.42±19.87)ml和(106.39±14.20)ml,住院时间分别为(19.31±4.26)天和(16.2 4±3.7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桥接组和钢板组的髋关节ROM分别为(132.31±15.47)°和(125.35±17.11)°、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为(139.68±16.69)°和(131.49±1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42±0.87)个月和(6.28±1.07)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83.49±9.31)分和(77.57±6.39)分,HSS评分分别为(85.35±6.90)分和(80.32±7.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长度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锁定加压钢板,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创伤更小,骨折愈合更快,术后功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疗效对比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髓内钉参数对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影响
16
作者 肖有伸 陈睿娜 +3 位作者 杨玉菊 郑钰 谷雪莲 李海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21-228,共8页
目的研究髓内钉关键参数对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影响,为后续儿童髓内钉的几何尺寸设计及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Mimics建立儿童股骨模型,使用SolidWorks进行180 mm、210 mm、240 mm 3种长度的髓内钉设计,使用Ansys Work... 目的研究髓内钉关键参数对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影响,为后续儿童髓内钉的几何尺寸设计及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Mimics建立儿童股骨模型,使用SolidWorks进行180 mm、210 mm、240 mm 3种长度的髓内钉设计,使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对3种长度的髓内钉进行医用不锈钢和钛合金材料的赋值,求解出使用不同长度及材料的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时,股骨在轴向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及位移,评估髓内钉固定股骨的稳定性和术后股骨的愈合情况。结果在同种材料下,髓内钉长度与股骨平均应力值、股骨最大位移呈负相关,即随髓内钉长度的增加,股骨平均应力值及股骨最大位移减小,稳定性更好。相同长度下,钛合金髓内钉与医用不锈钢髓内钉相比较,可适当减弱应力屏蔽效应,利于术后股骨愈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儿童股骨及髓内钉内固定模型说明了髓内钉长度及材料对于股骨的稳定性及骨折愈合的影响,可为后续儿童髓内钉的几何尺寸初步设计及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矫治
下载PDF
如意黄金散外敷在股骨干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利君 刘万川 王银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465-467,共3页
股骨干骨折是骨伤科常见骨折,通常发生在多发性创伤患者中,常见于机动车事故、涉及机械的工伤、高空坠落等高能量损伤。股骨干骨折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虽然钢板、髓内钉等可为骨折部位提供牢固固定,但患者术后功能的恢... 股骨干骨折是骨伤科常见骨折,通常发生在多发性创伤患者中,常见于机动车事故、涉及机械的工伤、高空坠落等高能量损伤。股骨干骨折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虽然钢板、髓内钉等可为骨折部位提供牢固固定,但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股骨干手术后功能限制、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等与骨折和手术创伤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密切相关。骨折创伤与手术创伤损伤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导致微循环障碍,增加血管通透性,患肢出现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机动车事故 多发性创伤 血管通透性 微循环障碍 软组织损伤 骨伤科 功能限制
下载PDF
第三骨折块周径和移位程度与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关系
18
作者 杨烁 封涛 +5 位作者 陈舒畅 于健 张艳艳 霍永峰 顾光学 殷照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839-5845,共7页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第三骨折块切开复位的指征存在较大的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有限切开复位能实现解剖复位,有利于骨折愈合;但亦有部分学者认为不切开复位第三骨折块仍有较高的骨折愈合率。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合并第三骨折块的...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第三骨折块切开复位的指征存在较大的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有限切开复位能实现解剖复位,有利于骨折愈合;但亦有部分学者认为不切开复位第三骨折块仍有较高的骨折愈合率。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合并第三骨折块的股骨干骨折术后,第三骨折块周径大小及移位程度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142例股骨干骨折伴有第三骨折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分析,参考骨折处骨干周径,按第三骨折块的周径从小到大将骨折块分为3型:1型71例,2型52例,3型19例。参考骨折处骨干直径,按第三骨折块的移位程度从小到大分为3度:Ⅰ度95例,Ⅱ度31例,Ⅲ度16例。所有患者均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术中均未对移位的第三骨折块进行干预。术后进行随访,比较各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及术后第9个月的改良胫骨放射愈合评分(mRUST),评估第三骨折块周径和移位程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共有142例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7±4.1)个月,总体愈合率为73.4%;②第三骨折块Ⅰ度移位时,周径分型的3个亚组间的愈合率、愈合时间以及第9个月改良胫骨放射愈合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第三骨折块Ⅱ,Ⅲ度移位时,周径分型3个亚组间的愈合率分和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型组的第9个月改良胫骨放射愈合评分高于2,3型组(P=0.017);④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第三骨折块移位较大、周径较大与较低的骨折愈合率相关(P<0.05);⑤结果表明,髓内钉治疗伴有第三骨折块的股骨干骨折,骨折块移位至Ⅰ度移位时,周径大小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较小,术中无需干预;骨折块移位至Ⅱ,Ⅲ度时,当周径大小为1型时,不干预骨折块亦可获得较高的改良胫骨放射愈合评分;周径大小为2,3型时,明显影响骨折愈合,需术中干预骨折块以减少移位距离,降低骨不连发生率;提示第三骨折块的移位程度比周径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第三骨折块 微创复位 周径 移位程度
下载PDF
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刘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9例患者施以...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9例患者施以切开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试验组59例患者施以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功能、临床效果、住院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关节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8.31%)高于对照组(86.44%)(P<0.05)。试验组住院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69%)低于对照组(15.25%)(P<0.05)。手术后1周,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方法,通过股骨大粗隆入路结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闭合复位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改善关节活动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股骨大粗隆入路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股骨干骨折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
作者 卢蓉蓉 张莺 黄惠敏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股骨干骨折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34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7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股骨干骨折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34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膝关节功能(Marshall量表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身体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角色、活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关节屈曲畸形程度、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50%,高于对照组的8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患者手术中,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股骨干骨折 生命质量 心理状态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